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75

  • 日本央行“突变”,全球市场影响几何?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待日本央行将10年期日本债券收益率上限提高一倍的决定,这一举措都有可能在全球市场引发反响。这是因为日元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融资货币之一,为全球的“套利交易”提供了基础。 多年来,日元一直是最廉价的货币之一,日本央行为抗击国内通缩,将利率维持在零以下,并控制债券收益率。这导致日元兑美元汇率在今年早些时候跌至199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但在日本央行决定上调10年期日本国债收益率上限后,日元在周二大幅上涨。此举令日元作为廉价融资货币的地位受到质疑,并可能引发全球资本的大规模重组。 Newedge Wealth LLC高级投资组合经理兼固定收益主管Ben Emons表示:“日本央行震惊了市场,但套利交易并未完全结束。日本利率仍然为负,日元今年迄今仍然疲软,然而,主要的含义是日元和美国10年期国债之间的联系将发生变化。这意味着日本投资者对美国国债的需求将减少。” 随着日本政府债券利率提高,资金有可能从外国投资中撤出,投入日本市场。这可能会加剧人们的担忧:在通胀上升、对大型投资者提出新的监管要求、或许还有来自日本国债的新竞争之际,谁将购买美国国债? 不过,目前尚不清楚全球金融体系中仍有多少日元套利交易。据说,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随着各大央行设定的利率趋近于零,套利交易已不再受欢迎。不过,今年此类交易可能再度复苏,因为在其他央行采取行动抑制通胀之际,日本央行仍在继续实施其收益率曲线控制(YCC)政策。 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的数据显示,对冲基金今年早些时候加大了对日元的看空押注,但在日本财务省似乎出手干预汇市以提振日元后,对冲基金纷纷撤离。在多分析师预测日本央行将在新的一年改变政策的情况下,日本央行放松收益率曲线控制的决定比预期来得早。 Spectra FX Solutions策略师Brent Donnelly表示:“美元兑日元主要有一些残留因素。但我认为,人们对2023年上半年政策转变的预期已经足够多,其中大部分都被解除了,而且日本财政部的干预让很多人感到害怕,所以一些人已撤资。” Donnelly补充称:“虽然将日本央行此举视为一个分水岭令人兴奋,但也许这只是YCC缓慢而艰难的放松过程的另一部分。由于对日本央行或日本财务省没有什么可期待的,美元兑日元现在应该回到美元的故事,而不是日元的故事。”

  • 2022年最后的全球“惊雷”?一文读懂:日本央行究竟做了什么

    12月20日,日本央行无疑引爆了2022年最后的一颗全球政策“惊雷”,几乎没有人能想到,明春即将离任的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会在任期即将结束前突然“唱上”这么一出轰动全球市场的“大戏”。而且偏偏挑了这么一个时候——再过几天,欧美市场就将迎来圣诞假期。 相信在过去这几个小时里,很多原本尚在午夜被窝中的华尔街交易员,会被同事们的电话铃声惊醒,然后两眼迷糊地打开电脑,最后被日元、美股期货、美债等标的的剧烈波动吓坏。 事实上,一些年长的交易员已从今天的波动中,联想到了1989年的一段“圣诞往事”——当时在西方圣诞假期里,日本央行玩了一出加息,给了欧美交易员一个大大的“surprise”。 “大约是33年前的这个时候,日本央行也曾对美元兑日元汇率感到不满,然后在圣诞节那天将利率上调25个基点至4.5%,”澳大利亚联邦银行固定收益和货币策略主管Martin Whetton就翻出老黄历表示。 那么,今日日本央行究竟做了什么?为何全球金融市场的反应会如此巨大呢?在此,我们简要解答市场上可能存在的四个主要疑惑。 问题①:今日日本央行究竟做了什么重大决策? 日本央行今日引发市场波动的主要转变,就是意外宣布修改收益率曲线控制计划(YCC),将收益率目标从±0.25%上调至±0.5%左右。 可能有金融小白看了上面这段文字依然一头雾水。那么我们用一张直观的图表来说话 :日本央行之前的YCC政策,是把10年期日债收益率限制在0.25%以内,也就是图中箭头的初始位置,而如今,日本央行把这一限制放宽到了0.5%。 自2016年以来,日本央行就一直将基准10年期日本国债收益率的波动目标区间设定在零附近,并将此当做一种维持整体市场低利率的手段。 而众所周知,一国基准的10年期国债收益率往往是该国借贷成本的关键标杆。日本央行通过坚定捍卫10年期国债收益率的承诺,能够起到锚定的作用,间接帮助把日本借贷成本维持在世界低位。 很显然,日本央行今日放宽YCC政策的范围,虽然绝不等同于加息,但是确实能在短时间立竿见影地起到“类加息”的效果 ——这从10年期日债收益率的波动中反映得就非常直观,日本央行决议公布后,10年期日债收益率迅速从原先的0.25%飙涨至了0.45%上方。至少就10年期日债收益率而言,几乎相当于几分钟内就“加息”了约25个基点。 同样,在日本央行决议公布后,很多人可能光光关注了日股的暴跌,但其实,日本银行股在今日盘中逆势出现了飙升。日本最大的银行三菱日联金融和三井住友金融一度上涨超过8%。这是因为,今日日本央行的意外举措对这些金融公司来说是一个积极信号,这些公司的利息收入多年来被日本央行的低利率政策长期压垮。 问题二:是什么导致今日日本央行作出了这一决定?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长期秉持鸽派立场的日本央行在今日突然决定修改YCC政策了呢? 有部分市场人士在日本央行决议后曾认为,日本央行今日作出转变是基于汇率的原因——日元年内仍是最为疲软的G10货币,但我们认为不是。 道理很简单,日本央行在今年9/10月份日元汇率跌得最惨的时候都没有祭出这一大招,而如今在日元已经于第四季度出现大幅反弹的背景下,就更没必要了。 事实上,如同日本央行所言的,导致日本央行作出这一转变的,可能就是债市本身。 日本央行在日内的声明中表示,决定调整对收益率曲线的控制,是为了改善市场功能,并鼓励整个收益率曲线更平稳地形成,同时保持宽松的金融环境。通过这些步骤,日本央行将致力于在这一框架下加强货币宽松的可持续性,以实现价格目标。 日本央行在周二的决策声明中没有把通胀视为其允许日本国债收益率上升至0.5%的一个原因,而是提到了国债市场功能的恶化以及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与其他期限债券收益率之间的差异。 很有意思的是,正好在今日日本央行决议前,一份最新出炉的统计显示,日本央行对日本国债的持有比例首次升破了50%的历史性门槛 。据日本央行周一公布的最新季度数据,截至9月末,央行持有国债总量的50.3%,高于三个月前的49.6%。作为其收益率曲线控制政策的一部分,央行一直买入日本国债,这本身已引发了挤出私人投资者、加剧市场流动性枯竭的担忧。 德银在今年10月时就曾表示,日本央行对超常规宽松政策的坚定承诺和不愿放弃收益率曲线控制(YCC)的立场,已经充斥着“自欺欺人”的意味。最直观的就是收益率曲线图——直接在日本央行牢牢控制的10年期收益率附近出现了“断裂”:早在10月,就只有三种符合日本央行固定利率购买业务的10年期国债的收益率,位于0.25%的收益率上限之下。而在目标期限两侧到期的债券,收益率均已远高于这一央行设定的上限。 而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在今日会后的新闻发布会上也承认,(债券)市场功能正在下降。 问题三:为什么今日全球金融市场反应那么大? 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层面来回答。 最直观的就是日本央行政策变动对金融市场的直观冲击力。 正如同我们在最早的市场反应报道中介绍的,这标志着市场会产生预期,作为发达市场最后一个坚持低利率的国家,日本可能也正开始向政策正常化迈进(即便日本央行依然不承认这点)。 换言之,市场最怕的是:今天过后全球已经没货币宽松的央行了。 而另一个更关键的影响则是全球资金流向方面的。 在全球范围内,来自日本养老基金乃至散户投资者的庞大资本积累,从来就是不容小觑的一股力量。最显著的宏观经济影响就是全球期限溢价(投资者持有较长期债券所需的额外补偿)的重新定价。 日本对外国债券的持续需求一直是发达市场收益率维持低位的重要驱动因素,因此,政策的逆转可能导致这些头寸的平仓,并推动美国或欧洲等其他发达市场的政府债券收益率上升。YCC政策若彻底逆转,将进一步推动全球债券市场的抛售,并引发一波资金从美国国债等海外资产流入日本的浪潮。 其实,美债收益率今日的大涨本身就有这么一层意味在里面。 要知道,在上周四欧洲央行鹰派加息导致欧债全线抛售的时候,美债收益率都没像今天这样大涨。 问题四:今日的政策举措意味着日本央行转向吗? 这个问题你要是直接问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在1个多小时前的新闻发布会上,他已经回答你了:“没有”! 黑田东彦 在新闻发布会上直截了当地表示,现在讨论退出宽松政策为时过早——扩大收益率曲线控制区间并不等同于加息,也不是向政策正常化迈出的一步。 黑田还表示,如有必要,将毫不犹豫地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因为宽松政策带来了非通缩环境。他依然预计明年下半年日本CPI增速将放缓,输入性通胀将开始消退,2023财年整体通胀不太可能达到2%。 很显然的是,在今日做出了鹰派的利率决议转变后,黑田东彦正试图在会后的新闻发布会上竭尽全力地承诺自己仍是个“鸽派”。但最有意思的其实是市场反应,在黑田东彦讲话后,日元回吐了日内的一小部分涨幅——大约60个点吧。 随后……呃,又涨了!目前美元兑日元已刷新了日内低位132.28。 上周末曾有日美爆料日本政府正计划修订与日本央行达成的一项10年前的联合声明,并将考虑为该协议2%的价格目标增加灵活性。尽管这一爆料随后被日本政府官员否认,但围绕日本央行未来是否会在行长黑田东彦明年任期结束后作出重大政策转变的猜测,始终未曾消散。 而今日日本央行扩大收益率目标的决定,其实只会助涨市场对明年日本央行彻底转向的猜测。日本央行既然已经迈出了扩大区间的第一步,谁知道会不会哪天就彻底取消YCC政策了呢? 国泰君安期货就表示,尽管日央行解释日内此举是对微观金融市场功能有效性的考虑,并宣称此行动“可增强货币宽松的可持续性”,但无法阻止市场揣测日本央行将逐步退出长期实施的“超宽松”货币政策,并开启货币政策正常化。

  • 日本央行“急转鹰”?行长反驳:宽松的货币政策框架没有改变

    当地时间周二(12月20日),日本央行在货币政策决议中宣布,把日本10年期国债收益率的波动区间上限从目前的0.25%左右 上调至0.5%左右 。 虽然明面上日本央行的基准利率维持不变,但放松对日债收益率的管理将缩小其与美债的利差,可以称得上是“事实上的加息”。 该举动几乎超出了所有分析师预测,也被市场视作该行由“鸽派”向“鹰派”的快速转变。 “宽松的货币政策框架没有改变” 不过,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在之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反驳了市场“急转鹰”的观点。他解释称,先前央行执着于将10年期日债收益率维持在0.25%下方,导致了收益率曲线出现了一些扭曲。 “现在是纠正这种扭曲现象的适当时机了,”黑田东彦说到,“今天的政策决定是为了改善市场功能,加强货币政策框架的可持续性,增强货币政策宽松的效果。” 他强调, 这绝不是一次加息,也不是有关放弃收益率曲线控制(YCC)政策的审查 。 黑田东彦称,日本当前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增速高企的原因在于疲软的日元,但年率也仅达到3.6%,在全球发达国家之列是最低之一的。展望2023明年,他甚至认为通胀整体会低于央行2%的目标。 除此以外,黑田东彦还认为全球其他主要央行继续加息的空间有限,日债与其他主要国债的利差很难进一步扩大。因此,日本央行暂时不需要审查当前的YCC和超宽松货币政策。 市场反应 即使黑田东彦激励辩驳放松管理日债收益率的合理性,但日本央行本次重大政策转变是客观发生了的,市场行情依然难以摆脱这场足以堪称“黑天鹅”会议决议的影响。 在黑田东彦讲话后,日元仍维持涨势,美元/日元现报132.34,日内连破137、136、135、134、133五个整数关口。

  • 冬季风暴持续袭击美国东北部 天然气期货一度飙升逾9%

    美东时间周四(12月15日),冬季风暴持续席卷美国东北部地区并引发强风、降雪和冻雨,目前已造成至少3人死亡,数十人受伤,多地社区遭到破坏。寒潮也推动美国天然气期货一度飙升逾9%,最新涨幅收窄至7%。 由于电力设施被损坏,路易斯安那州和密西西比州14日晚间有超过50000户用户断电。美国风暴预测中心称,当地时间14日和15日,在路易斯安那州、密西西比州、得克萨斯州、亚拉巴马州和佛罗里达州至少有49起龙卷风报告。截至15日9时,亚拉巴马州东南部、佛罗里达州北部和佐治亚州南部有超过150万人处于龙卷风警报之下。 美国国家气象局发布警告称,对于那些没有避难所的人来说,四处乱飞的碎片可能是致命的,房屋和车辆可能会被摧毁,很多人面临危险情况。 气象预报称,从落基山脉到东海岸,暴风雪天气将继续产生大量、广泛和有影响力的天气灾害。 天气预报员警告称,多地气温可能会降至零下29摄氏度,低温会在短时间内导致暴露在外的皮肤冻伤。 此外,数据显示,自周二以来,六个州报告了近50次龙卷风,其中绝大多数在路易斯安那州和密西西比州。 AccuWeather气象学家表示,纽约、佛蒙特州、新罕布什尔州和缅因州的部分地区将有18英寸的积雪,个别地区将有2英尺的积雪。下周,包括德克萨斯州在内的美国中部地区将受到极地涡旋的影响,气温可能会触及几十年来的低点。 纽约州州长Kathy Hochul表示,该州已经为几英寸的降雪做好了充分准备,除了降雪之外,强风也可能导致电线杆倒塌,不过我们已经安排好了公共设施人员。 负责评估停电风险的North American Electric Reliability表示,极端天气可能会给德克萨斯州电网带来巨大压力,预计电力需求将在12月22日达到峰值。

  • 滥用出口管制措施!美国政府将长江存储等36家中国企业列入实体清单

    美东时间周四,美国政府将长江存储、寒武纪、上海微电子装备等在内的36家中国科技公司列入了“实体清单”,以期进一步阻挠和打压中国科技行业的发展。 美国商务部将这些公司列入所谓的实体清单,意味着上述任何公司如果对名单上企业提供的产品涉及美国技术,必须获得华盛顿方面的许可,而这个许可证很难申请成功。 最新的举措是美国企图限制中国芯片和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一部分,在10月份,拜登政府公布了限制美国公司向中国出售产品的全面措施,且美国一直在推动盟国配合这一计划。 美国参议院民主党领袖查克·舒默直言要限制中国科技的发展,他表示,拜登政府需要迅速采取行动,要防止长江存储等企业获得哪怕一英寸的军事或经济优势。 中国驻华盛顿大使馆表示,美国正在进行公然的经济胁迫和技术领域的霸凌,破坏中美企业之间的正常商业活动,威胁全球供应链的稳定。中方将坚决维护中国企业和机构的合法权益。 此前已有报道称,上述企业将被列入禁止购买部分美国零部件的实体清单。在周三的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指出,美方一再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滥用出口管制措施、对他国企业采取歧视性、不公平做法,将经贸科技问题政治化、武器化,这是赤裸裸的经济胁迫和科技霸凌行径。 汪文斌表示,美方做法严重损害中美企业间正常经贸往来合作,严重破坏市场规则和国际经贸秩序,严重威胁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这不利于中美两国,也不利于世界。中方将坚决维护中国企业和机构的合法权益。 添加到实体名单中的36家公司具体如下: Anhui Cambric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安徽寒武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AVIC Research Institute for Special Structures of Aeronautical Composites(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复合材料特种结构研究所) AZUP International Group Co., Ltd.(安洲国际集团有限公司) Beijing HiFar Technology Co., Ltd.(北京华天海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Beijing Machinery Industry Autom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有限公司) Beijing UniStrong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北京合众思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Beijing Vision Strategy Technology Co., Ltd.(北京银景科技有限公司) Cambricon (Hong Kong) Co., Ltd.(寒武纪(香港)有限公司) Cambricon (Kunsh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寒武纪(昆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Cambricon Jixingge (Nanjing) Technology Co., Ltd.(寒武纪(南京)科技有限公司) Cambricon (Nanj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寒武纪(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Cambricon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Limited(寒武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ambricon (Xi’an) Integrated Circuit Co., Ltd.(寒武纪(西安)集成电路有限公司) CETC Cloud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电科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ETC LES Information System Group Co., Ltd.(中电莱斯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China Electronics Technology Group Corporation No. 28 Institute(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e of Computing Technology(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Guangdong Qinzhi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广东琴智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Hefei Core Storage Electronic Ltd.(合肥兆芯电子有限公司) Key Laboratory of Information Systems Engineering(信息系统工程重点实验室) Nanjing Aix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南京艾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Nanjing LES Cybersecurit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南京莱斯网信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Nanjing LES Electronic Equipment Co., Ltd.(南京莱斯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Nanjing LE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南京莱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PXW Semiconductor Manufactory Co., Ltd.(深圳市鹏芯微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 Shanghai Cambric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上海寒武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Shanghai Integrated Circui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上海集成电路研发中心) Shanghai Micro Electronics Equipment (Group) Co., Ltd.(上海微电子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Shanghai Suowe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上海索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Suzhou Cambric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苏州寒武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System Equipment Co., Ltd. of the 28th Research Institute (Liyang)(溧阳二十八所系统装备有限公司 ) Tianjin Tiandi Weiye Technologies Co., Ltd.(天津天地伟业科技有限公司) Xiong’an Cambricon Technology Co., Ltd.(雄安寒武纪科技有限公司) Yangtze Memory Technologies Co., Ltd.(长江存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Zhongke Xinliang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北京中科新联科技有限公司) Yangtze Memory Technologies (Japan) Inc.(长江存储技术(日本)有限公司)

  • 俄罗斯经济如何在西方制裁下复苏?汽车业正成为最真实“缩影”

    今年在西方制裁下受到重创的俄罗斯汽车市场,眼下正明显回暖,这或许也正成为俄罗斯经济在欧美制裁下如何焕发新生的“缩影”! 也许没有哪个俄罗斯行业,比汽车业在今年2月俄乌危机爆发后受到的打击更重 ——仅仅三个月的时间,俄罗斯轻型汽车的产量就骤降了近97%,当这场行业危机在5月和6月达到顶峰时,俄罗斯汽车销量下降了80%以上。 然而时至今日,这个看上去极为“悲惨”的故事,却并没有随着数十家西方汽车企业的出走,以及美国及其盟国对俄多轮制裁后的需求下滑作为结局…… 快进到现在,自5月以来,俄罗斯国内汽车销售几乎翻了一番——得益于政府支出和货币刺激,以及从中国整车和零部件进口的激增,俄罗斯汽车行业的境况已经出现了明显好转。 将于本周公布的俄罗斯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的细分项目,很可能会显示出该国制造业和采矿业等部门的收入回暖,甚至可能使该国经济开始处于连续扩张的轨道上。 虽然俄罗斯联邦统计局早前公布的初值数据显示,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萎缩了4%,但如果考虑到季节性因素,业内预计经济产出实际上可能将比前三个月环比增长1%。 Finam公司的经济学家Olga Belenkaya表示,“汽车行业似乎已经成为俄罗斯经济的一个领先指标,因为它对经济状况的变化反应最迅速。” 不过他也指出,目前尚并不能确定俄罗斯经济已经触底——也许这将在明年发生。 汽车业成俄经济“缩影” 俄罗斯的汽车市场——曾经能够与那些欧洲最大经济体的销量相媲美,尽管眼下在俄乌危机下仍面临着萎缩和转型压力,但显然已经逐渐存活了下来。 在过去大半年的时间里,占俄罗斯对外贸易约一半的国家对俄罗斯联合实施了制裁,使该国制造商遭遇了空前的供应链中断和技术封锁。不过,随着过去几个月的艰难摸索,俄罗斯汽车行业似乎逐渐找到了存活的方式。 在今年5月与雷诺(Renault SA)分道扬镳后,俄罗斯车企AvtoVAZ曾因零部件短缺,而不得不只能生产没有防抱死制动系统等基本安全功能的汽车。 但该公司首席执行官Maxim Sokolov近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该公司如今已经接近解决了困境,并重新开始组装带有气囊等组件的汽车。AvtoVAZ在11月的销售额已经与俄乌冲突的销售额相当,该公司正在招聘工人,预计2023年的产量可能会超过去年的总产量。 值得一提的是,俄罗斯汽车行业能够顺利走出困境的秘诀之一,显然是拥抱中国。 俄罗斯汽车经销商协会在给中国品牌经销商的一封信中指出,2022年年底,俄罗斯汽车市场上将仅剩14个品牌,其中3个为俄罗斯品牌,而其余均为中国品牌。中国汽车品牌目前在俄罗斯汽车市场上的销售份额约为30%,并可能在未来几年达到70%。 在整车进口的背后,俄罗斯车企也正积极与中国企业进行合作。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州长阿里汗诺夫上周在“俄罗斯-24”频道节目中表示,“我们很高兴地宣布,(俄罗斯车企)阿维托托尔公司(Avtotor)复工。该公司与三家中国公司签署了协议,正在进行组装工作,于上周开始。今年年底前计划生产1500-2000辆汽车。” 阿里汗诺夫表示,Avtotor现在正在进行车辆的组装测试。他指出:“该公司已经生产几百辆汽车。明年计划至少生产5万辆。同时我们仍有意在一年内生产10万辆汽车。” 阿里汗诺夫没有透露品牌名称。但据俄罗斯媒体报道,其中两家合作公司可能是北汽和东风。与此同时,东风汽车公司已自主向俄罗斯出口汽车,并向利佩茨州Motor-Invest工厂输送汽车配件用于组装工作。至于第三个品牌是什么,目前还不清楚。 当然,俄罗斯汽车行业目前想要完全恢复到俄乌冲突前的水平,可能还需要数年时间。咨询公司Avto的分析师Azat Timerkhanov表示,这可能不会早于2025年发生。

  • 自作自受!因进口禁令 美国今年新增光伏装机量料锐减23%

    美东时间周二,根据美国行业贸易组织太阳能工业协会(SEIA)和研究公司Wood Mackenzie联合发布的一份市场报告显示,美国今年的新增光伏装机量将同比下降近四分之一,因美国对中国光伏组件禁令导致美国的太阳能电池板进口大受影响。 美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2021年12月,美国通过UFLPA法案,来自中国的太阳能电池板以及其他关键性的可再生能源设备将受到进口限制。 据报道,自UFLPA法案今年6月生效以来,已经有超过1000批价值数亿美元的太阳能进口货物堆积在美国港口,后续的发货也已经完全暂停。 事实上,美国的UFLPA法案可谓“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根据SEIA报告显示,美国今年公用事业规模项目的新增光伏装机量将同比减少40%至10.3GW,而公用事业和其他大客户的大型项目构成美国太阳能市场的最大部分。同时,美国商业和社区新增光伏装机量预计也在下降,不过住宅光伏新增装机量预计将同比增长37%。 总体而言,美国今年的新增光伏装机量预计将同比下降23%,至18.6GW。 拜登IRA法案效果被迫推迟 这对于拜登政府来说恐怕是个噩耗。长期以来,拜登政府一直希望刺激美国光伏行业发展,并推出了《通货膨胀减少法案》(IRA),来鼓励企业使用清洁能源技术,推动光伏等绿能行业发展。然而如今,在其UFLPA法案影响下,拜登政府也只能事与愿违了。 SEIA在报告中表示, 事实证明,禁止进口中国设备给美国太阳能公司造成的困难要比预期大得多。他们预计供应限制将持续到明年下半年,并推迟拜登政府IRA法案的效果。 12月6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指出,美方以谎言为依据,制定并实施涉疆恶法,严重干扰中美正常光伏产品贸易,严重违背市场规律和国际经贸规则,严重损害全球光伏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和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最终将损害自身利益。

  • 俄罗斯自建船队以应对欧美制裁 行业却担忧俄油轮数量仍远远不够

    周一,欧盟对俄罗斯石油的禁运令正式生效。与此同时,针对俄罗斯石油的价格上限政策也终于确定,西方航运业、保险业及金融业需遵守60美元每桶的价格上限政策,才能参与俄罗斯石油贸易。 然而,据媒体报道,俄罗斯已经组建了一支由100多艘船龄较老的油轮组成的“影子船队”,以绕开西方国家的航运封锁。 哈佛大学戴维斯中心的俄罗斯石油专家Craig Kennedy表示,最近几个月观察到很多与俄罗斯达成的油轮买卖,且在交易完成后的几周,这些油轮就出现在俄罗斯,并装载其出口的石油。 能源咨询公司Rystad则透露,俄罗斯今年通过购买和重新谈判,获得了原先为伊朗和委内瑞拉提供运输服务的油轮,规模大概在103艘油轮左右。 船运服务公司Braemar的油轮研究负责人Anoop Singh则称,今年通过匿名交易购买的这些油轮服役期一般在12-15年左右,也就意味着以它们目前的船龄来看,将在未来几年就会退役。 11月时,Braemar曾告诉国际能源署,俄罗斯相关方在今年可能已经购买了29艘超级油轮(VLCC),每艘可运载超过200万桶石油。此外俄罗斯还可能购买了31艘容量在100万桶的苏伊士型油轮和49艘容量在70万桶的阿芙拉型油轮。 俄罗斯国有银行VTB行长Andrei Konstin在10月也暗示了俄罗斯在油轮上的大买卖,据其表示俄罗斯至少需要1万亿卢比(约162亿美元)用于扩张油轮船队。 船仍不够多 尽管俄罗斯似乎花了大力气打造其“影子船队”,但分析师们仍认为该船队不足以维持俄罗斯的现有石油出口水平。俄罗斯可能会在2023年的前几个月被迫减少出口,从而有可能导致国际石油价格走高。 Braemar预计俄罗斯石油出口缺口将在每天70万到150万桶之间,并警告俄罗斯短期内需要更多的油轮。 Rystad估计俄罗斯仍需要额外的60-70艘油轮来进行出口。在制裁启动后,目前每天的俄油海运出口量可能将下降20万桶。 此外,Rystad补充称,如果算上俄罗斯通过管道运输到欧洲的石油供应削减,全球市场损失的俄罗斯石油总量可能达到每天60万桶。 该公司分析师Viktor Kurilov估计,俄罗斯需要超过240艘油轮才能维持其当前的出口水平。 Kennedy则进一步警告,当欧盟的禁运令在明年2月时扩大到俄罗斯石油产品时,油轮短缺将进一步扩大。俄罗斯需要更多的油轮来将原本卖给欧洲的产品送到更远的亚洲。 他表示,俄罗斯的确可以绕开欧盟的制裁,但因为它出口的石油实在太多了,这导致俄罗斯短时间内很难保持高水平的出口规模,欧美实施的价格上限计划确实给国际油市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 俄油制裁与俄油限价即将实行之际 欧佩克+决定维持石油产量不变

    当地时间12月4日,欧佩克+召开线上会议,决定将产量维持在当前水平。而在上一次部长级会议上,该组织决定大幅减产,计划将原油总产量下调200万桶/日。欧佩克+此次维持产量不变是由欧盟俄油制裁和俄油价格上限推动的,同时也与中国调整抗疫措施有关。 布油在11月28日触及9月以来的最低点,之后开始回升。截至发稿,布油上涨1.38%,报86.75美元。 据悉,欧佩克+下次会议将于明年6月4日举行,不过根据情况,会议可能会提前召开。代表们表示,负责监督减产实施情况的联合部长级监督委员会(JMMC)将于2月1日再次召开会议。 到2023年初,石油市场看起来可能会大不相同,未来几天和几周内,供需或许将发生一些历史性的变化。为大力发展经济,中国对石油的需求可能会增加。 周一,欧盟将禁止进口大部分海运俄油,并阻止其他任何买家使用该地区的航运或保险服务购买俄油,除非其价格低于每桶60美元的价格上限。 目前尚不清楚这些措施将在多大程度上限制俄油出口。 由于这些强大的力量可能会将石油市场推向不可预测的方向,欧佩克观察人士表示,该组织的决定是可以理解的。 咨询公司Energy Aspects首席石油分析师兼联合创始人Amrita Sen表示,由于俄油价格上限等因素的不确定性,欧佩克+决定维持产量不变。该组织将继续监测市场动态,如果基本面恶化,下一次部长级会议将早于明年6月提前举行。 欧佩克+周日公布决定后,全球的反应比10月的会议更平静,美国尚未对此表态。 对于10月的减产决定,欧佩克+指出那纯粹是出于市场方面的考虑,市场参与者也认可这是稳定全球石油市场的必要和正确的行动方案。

  • 以不变应万变!国际油市前景不明 OPEC+宣布维持现有减产协议

    随着欧盟对俄油设置的价格上限落地、市场不确定性日益增加,OPEC+在最新会议上决定“按兵不动”,宣布维持原有产量政策不变来应对。 在当地时间12月4日举行的OPEC+部长级会议上,由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成员国与非欧佩克产油国组成的OPEC+决定坚持其现有政策,即从11月至2023年底,将石油产量每天减少200万桶,约占世界需求的2%。 OPEC+在一份会后声明中表示,仅从市场角度出发,为了稳定原油市场,该组织决定延续10月会议上的决定。今后,为了石油市场的平衡,OPEC+各产油国可能会采取额外措施以适应市场发展。 鉴于一系列市场不确定性可能将把油市推向难以预测的方向,观察人士表示,该组织的决定是可以理解的。欧佩克周日重申,减产“纯粹是出于市场考虑”,市场参与者回顾后也认为,这是稳定全球石油市场的必要和正确的举措。 能源顾问公司Rapidan Energy Advisers LLC总裁Bob McNally表示,“在巨大的的基本面因素和地缘政治风险压在石油市场上的情况下,部长们选择保持稳定并保持低调是可以理解的。” 能源咨询公司Energy Aspects Ltd首席石油分析师Amrita Sen则表示,“由于实施价格上限后俄罗斯石油流量的不确定性,欧佩克+如期延长了现有配额。欧佩克+将继续监测市场,如果基本面恶化,他们在6月(目前计划的下一次部长级会议)之前就会会面。” 到2023年初,石油市场可能会大不相同,未来几天或几周内,供需将发生几次潜在的历史性转变。欧盟准备从周一开始禁止从俄罗斯进口所有海运原油,并已达成协议、将俄罗斯海上石油价格限制在每桶60美元。 根据该协议,除非俄罗斯石油以低于每桶60美元的价格出售,否则西方公司将无法为俄罗斯石油投保、融资或运输。此举旨在削减莫斯科的石油收入。 目前还不清楚这些措施将在多大程度上限制俄罗斯的出口。 然而,莫斯科方面此前曾警告称,它宁愿削减产量,也不愿向任何接受价格上限的国家出售石油;任何对俄油实施价格上限的企图都将弊大于利。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