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3763个
能源化工是不锈钢终端需求中最受关注的板块,其中包括三大部分:石油化工设备、能源发电设备以及环保设备。该板块涉及的各种设备对不锈钢的具体使用情况如何?未来对不锈钢的需求量会有多大的增速? 1. 石油化工设备 (1)纺织印染:绞盘染色机和绞纱染色机中的染槽,一般为不锈钢材质,主要使用的钢种为316L、2205等含钼元素的不锈钢,以及304、304L、321等不锈钢。 (2)氯碱工业:化学品储存装置多为316L和304L等低碳不锈钢制成。在焊接后或者消除应力后,低碳型不锈钢的抗晶界腐蚀能力较为优秀。 (3)化工填料:脱CH4塔项目装置填料多用304L不锈钢,三相分离器填料多用316L不锈钢。 (4)压力容器:化工压力容器使用的不锈钢多为316L、304L、904L等。 (5)离心机:离心机的内胆和外壳均为不锈钢材质,主要为316L以及904L。 (6)精炼石油设备:蒸馏塔使用的多是400系不锈钢。 2. 能源发电设备 (1)水力发电:发电站的锅炉管道一般为不锈钢管,主要为321和347等稳定性非常好的合金不锈钢。321合金不锈钢添加了钛,在碳化铬形成的情况下,321合金仍然可以保持稳定性;347合金则是添加了钶和钽来保持其稳定性。 (2)风力发电:发电站的锅炉管道一般为不锈钢管,主要为321和347等稳定性非常好的合金不锈钢。 (3)核能发电:发电站的锅炉管道一般为不锈钢管,主要为耐腐蚀性能,焊接性能和热强性能均较为优秀的347H奥氏体不锈热强钢。 (4)火力发电:发电站的锅炉管道一般为不锈钢管,主要为321和347等稳定性非常好的合金不锈钢。 (5)光伏发电:发电站的锅炉管道一般为不锈钢管,主要为321和347等稳定性非常好的合金不锈钢。光伏支架根据主要受力杆件所采用材料的不同,可将其分为铝合金支架、钢支架以及非金属支架,其中非金属支架使用场景较少,而钢支架又包括镀锌镁铝碳钢支架和不锈钢支架。由于材料成本较高,目前304不锈钢支架没有被广泛使用;随着环保理念的深入,不需要防腐维护并且可回收利用价值高的不锈钢支架,或将争夺更多的光伏支架市场。另外,光伏板也有一些不锈钢材质的零部件,如安装在光伏板于铝轨道之间的导电片等。 (6)通信基站:光缆交接箱箱体和户外控制柜柜体多为最常见的304不锈钢材质。 3. 环保设备 (1)污水处理设备:埋地式污水处理水箱和微滤机等污水处理设备对材质的抗晶界腐蚀能力要求较高,一般使用304L不锈钢。 (2)海水淡化设备:系统中的换热管一般为含钼元素的316L或317不锈钢管, 能源化工板块对不锈钢需求量的 增速非常快 。随着国家对环保的重视及新基建板块的高速发展,这一大类需求的 占比有逐年增加 的趋势。传统的风力和火力发电的发展速度在2021年开始下滑,而 光伏和水利发电 则是能源板块需求增量的主力军。根据《“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刚要》,提到未来将大力提升光伏发电规模;同时纲要再次明确强调了可再生新能源的重要性,要求加快水电站的布局,推动能源清洁化。另外,大气污染防治设备、废水处理设备等环保设备的需求增长量也有亮眼表现。整体来看, 能源设备板块的快速发展将为不锈钢需求量贡献极大的增量 ,预计2027年其需求占比或将达到27%。 敬请期待更多终端板块分析 》点击查看SMM不锈钢现货历史价格
12月5日,自然资源部发布“《光伏发电站工程项目用地控制指标》等3项行业标准报批稿公示”,文件指出:光伏发电站工程项目用地总体指标按Ⅰ类地形区、Ⅱ类地形区、Ⅲ类地形区分别计算。光伏发电站工程项目处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地形区时,应根据不同地形区分别计算用地规模,再累计得出总用地面积。项目用地总面积应符合各地形区用地总体指标之和的规定。 原文如下: 点击查看原文件: 1. 1-1 《光伏发电站工程项目用地控制指标》(报批稿) 2. 1-2 《光伏发电站工程项目用地控制指标》(报批稿)编制说明 3. 2-1 《国土调查数据缩编技术规范》报批稿 4. 2-2 《国土调查数据缩编技术规范》编制说明 5. 3-1 《地籍调查基本术语》(报批稿) 6. 3-2 《地籍调查基本术语》(报批稿)编制说明
近日,湖州市港航管理中心和孚、南浔水上服务区分布式屋顶光伏发电项目顺利通过竣工验收,成功并网发电,补齐了湖州市水上服务区光伏项目的最后一块拼图,于全省率先完成市域水上服务区光伏全覆盖。 据了解,湖州水上服务区的光伏项目开建于2021年,为推进低碳水上服务区建设,湖州市市利用水上服务区综合大楼及附属建筑的房屋面,建设分布式屋顶光伏发电项目。该项目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方式,光照充足下,可基本满足服务区综合大楼的用电需求,同时,剩余电力可供近处的船舶使用。 有别于之前的光伏建设项目,该项目采用了发电效率更高的迭代新技术:一是采用了光线采集效率更高的N型单晶高效双面双玻组件,在工作状态下能较常规组件提升10%-30%的功率输出;二是有光伏功率优化器这一“黑科技”加持,采用独特的软件算法,通过实时追踪单块组件的最大功率点来解决因阴影遮挡、组件朝向差异等带来的发电量降低问题,从而提升系统效率。据测算,和孚水上服务区实际装机容量71.5kwp,全年发电量约7.87万度,每年可减少CO2排放74.97吨;南浔水上服务区实际装机容量70.95kwp,全年发电量约7.79万度,每年可减少CO2排放74.19吨(取全国电网排放因子0.997kgCO2/kWh)。 湖州市港航管理中心介绍,接下来,该中心在水上服务区生态发展上,将继续面向更低碳排水平,从“能源替代、房建科学、绿化密度、废污利用、运维功效”等方面着手,合理运用更多的先进工艺,甚至是零碳工艺,由试点促规模,由生态促效益,力争在未来一到两年内打造出一众“低碳内河水上服务区示范群”。 原文如下:
12月6日,天合光能(SH:688599)就有媒体报道公司分布式业务下属子公司分拆上市事项,特此澄清说明如下: 截至本公告日,公司分布式业务下属子公司未来是否分拆上市尚处于前期初步论证阶段,尚不存在具体实施方案,公司尚未履行董事会等审批决策程序。后续公司将根据法律法规要求,结合市场环境及分布式业务下属子公司的运营情况等因素综合考虑是否推进该分拆事项。该事项在能否实施、具体实施方案以及实施时点上均存在重大不确定性。请广大投资者理性投资,注意风险。公司将根据相关监管规则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资料显示,天合智慧是天合光能旗下专注于中小型分布式光伏发电市场的子公司,主要面向市场提供分布式光伏系统解决方案,包含天合富家标准化原装家用光伏系统,天合蓝天定制化原装工商业光伏系统,以及应用类光伏产品。公司目前拥有1700余家县级经销商、15000多个乡镇服务网点,渠道规模行业领先,已经成为分布式光伏领域的领军企业之一。 今年6月24日,天合光能曾宣布天合智慧拟通过增资扩股的形式引进投资者。其中,长欣赋嘉向天合智慧增资6,262万元,众襄景策向天合智慧增资6,993万元,上海凝涵向天合智慧增资20,001万元。交易完成后,天合光能的控股比例将由76.4535%变更为73.5749%,天合智慧仍为公司的控股子公司。
12月7日,海源复材发布公告,公司于2022年12月6日召开了第五届董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和第五届监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的议案》,同意公司以自有资金1,000万元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滁州赛维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经营范围为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光伏设备及元器件销售。 本次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是为了积极开拓市场,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公司的市场布局,促进公司发展战略的落地实施,不断提升公司综合实力,助力公司持续健康发展。 10月31日海源复材发布2022年三季报。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营业总收入2.47亿元,同比上升46.68%,归母净利润-6345.07万元,同比下降26.85%。按本报告期单季度数据看,本季度营业总收入3338.48万元,同比上升10.91%,本季度归母净利润-6486.26万元,同比下降91.03%。毛利率2.13%,同比增2.14%,净利率-25.68%,同比增13.52%,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总计4506.8万元,三费占营收比18.24%,同比减19.46%,每股净资产2.64元,同比减15.14%,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04元,同比增138.1%,每股收益-0.24元,同比减26.82%。
大全能源12月6日晚间公告称,该公司于2021年12月18日与包头市九原区人民政府签订《包头市九原区人民政府、新疆大全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项目投资协议书》,约定《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项下20万吨/年高纯多晶硅项目和2.1万吨/年半导体多晶硅项目在内蒙古包头市九原工业园区投资建设,分两期建成。该项目实施主体为公司全资子公司内蒙古大全新能源有限公司。目前该项目中的二期年产10万吨高纯多晶硅项目已完成能评批复手续并将于近期正式启动。 此外,该二期项目中的半导体多晶硅项目将根据市场需求情况适时推进。 上述二期年产10万吨多晶硅项目预计总投资91.85亿元,计划将于2023年底建成投产。 公告还显示,项目实施达产后,公司累计年产能可实现30.5万吨。该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公司把握光伏行业发展的战略机遇,顺应光伏市场提效降本的发展趋势,在促进光伏产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同时,扩大公司产能规模,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公司在高纯多晶硅生产领域的产能、技术等综合优势,不断巩固和提升公司在光伏行业的领先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大全能源在公告中表示,该二期项目中的半导体多晶硅项目将根据市场需求情况适时推进。而近来硅料价格的松动,引起市场热议。 》供需关系发生转化 硅料涨价划上“休止符 ”?【SMM观察】
12月6日,声光电科(600877.SH)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公司的北斗导航芯片及模组在汽车前装领域还在做最后阶段的验证;公司BMS芯片已初步运用于储能电源领域,预计明年实现销售,后续公司将启动BMS芯片的车规级认证工作;光伏保护芯片已推出系列化产品并实现量产。 业绩方面,声光电科第三季度营业收入3.38亿元,同比下跌4.13%;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32亿元,同比增长3.92%。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4185.41万元,同比大增136.68%;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19亿元,同比增长143.00%。第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0353元,同比增长64.19%;前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1008,同比增长68.56%。 关于疫情对公司四季度生产经营的影响,公司表示,近期重庆疫情较为严峻,公司立即启动了应急预案,安排对接工作,通过居家开展研发设计工作、线上会议、厂区隔离值守等形式确保公司运营,目前上市公司研发生产运营基本正常。
12月6日午后,天合光能股价快速下跌,一度跌超12%。截至收盘,其股价下跌11.04%,报收于57.53元/股。 消息面上,有市场传闻称,该公司分布式业务将分拆。 针对上述传闻,天合光能方面相关人士回应称:“公司始终以有利于业务发展(包括更好地发展分布式业务)为最高指导原则;有关事项请以公司公告为准,勿轻信市场传言;目前公司董事会没有收到任何关于分布式业务分拆的指导意见。” 那么,天合光能“分布式业务分拆”传闻为何会引发其股价暴跌? 建信安盈新能源行业研究员冯晓婷分析称,“从基本面因素来看,若如分拆,分布式业务的股权会被稀释,而这部分又是高增长板块,或对其整体估值产生一定影响。但同时,分拆也有利于分布式业务更好发展。” “从市场情绪化因素来看,中天科技事件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投资者的判断。”冯晓婷表示。此前,中天科技因启动分拆其海缆业务,引发市场震动。 关于天合光能,当前,该公司主要业务包括光伏产品(含光伏组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光伏系统(包括电站业务、系统产品业务;其中,系统产品业务又分为支架、分布式两大业务)、智慧能源(主要由光伏发电及运维、储能智能解决方案、智能微网及多能系统的开发和销售等业务构成)三大板块。 从业绩表现来看,今年上半年,天合光能分布式光伏业务系统出货量超2.2GW,于报告期末有超1500家经销商合作伙伴,渠道成长态势良好。 今年前三季度,天合光能实现营业收入为581.98亿元,同比增长86.1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4.02亿元,同比增长107.74%。这主要由于报告期内,该公司光伏组件、分布式电站等业务板块营收大幅增长,其毛利增加。 此前,在2022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天合光能董事长、总经理高纪凡表示,报告期内,该公司分布式智慧能源的各类型业务快速发展,出货量及销售量持续高速增长,对其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增长做出显著贡献。 与此同时,天合光能在海外市场也布局了分布式光伏系统产品,目前已在欧洲、澳洲、印度等进行渠道布局。 另据天合光能此前披露,该公司还积极储备N型电池技术,计划继续推出基于210/210R平台技术的N型TopCon组件产品,进一步扩大海外高端分布式市场。 当前,在“双碳”目标、整县推进、能耗双控等强有力的政策牵引下,分布式光伏迎来高速增长。 近日,在中国光伏行业年度大会暨光伏高质量发展高峰论坛上,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表示,今年国内光伏装机量继续大幅攀升,装机结构方面,户用、工商业分布、集中式三分天下,其中“分布式占比非常高。” 王勃华曾分析表示,未来分布式光伏有望迎来规模化发展的市场空间。一是由于国家、地方政策的支持,以央企为梯队,地方国有企业和跨界能源巨头企业为代表纷纷进入分布式市场;二是光伏盈利模式、商业模式的多元化。 政策层面,就在昨日(12月5日),深圳市发改委发布《深圳市关于大力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的若干措施》提出,强化光伏装备、电池片及组件、系统集成、电站建设运维产业链条;做大做优光伏逆变器、太阳能电池制造装备等优势领域,积极开发新一代晶硅太阳能电池制造设备。 另据行业机构预测,今年11-12月预期分布式光伏新增约11GW,全年为51GW左右,地面电站新增21GW,全年为40GW左右。
12月06日,宝馨科技(002514)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了投资者关心的问题。 投资者提问,近期阳光电源下调了用户储能及逆变器的销售预期,导致储能、光伏、逆变器板块震荡,是否对公司光伏业绩是否有影响? 对此,宝馨科技表示,公司于今年年初组建了绿电事业部,负责光伏产品的销售,并通过项目合作获取了一定量的绿电资源,而具有稀缺属性的绿电资源对公司光伏组件销售起到保障作用。目前公司已与国内各大能源集团及光伏电站领域主要企业达成合作关系。基于此,公司预计短期内光伏业务的主要客户集中于国内,海外市场波动尚不会对公司光伏业务造成影响。公司将密切关注海外市场机遇,在稳定国内业务,保障产品消纳的同时,积极开拓海外业务渠道。 宝馨科技2022三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5.19亿元,同比上升19.05%;归母净利润580.1万元,同比上升10.05%;扣非净利润74.56万元,同比上升105.93%;其中2022年第三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1.36亿元,同比上升44.55%;单季度归母净利润-1024.57万元,同比上升61.12%;单季度扣非净利润-1043.57万元,同比上升54.01%;负债率40.98%,投资收益568.71万元,财务费用1305.49万元,毛利率21.12%。 宝馨科技主营业务:精密数控钣金制造、智能装备制造、火电灵活性调峰业务及环保业务。
SMM12月6日讯:12月6日,半导体板块开盘冲高走强,盘中一度涨逾3%。截至午间收盘,半导体板块涨幅为2.71%。板块中大部分个股均出现上涨,其中,博通集成涨停,满坤科技涨逾10%,帝奥微、富创精密、大港股份、拓荆科技以及国科微等均涨超7%。 据博通集成日前公布的消息显示,博通集成电路的BK7231和BK7235等系列芯片率先通过CSA联盟(Connectivity Standards Alliance)的Matter认证,成为全球首批通过Matter认证的厂商。同时,BK7231和BK7235也是获得Wi-Fi联盟认证的芯片产品,因此博通集成是全球首批同时拥有Matter暨Wi-Fi联盟双认证芯片产品的企业。通过全面的技术积累和丰富的产品组合,博通集成将继续携手推进物联网生态体系建设,全力赋能AIoT新时代。 有分析人士认为,半导体行业虽然出现阶段性调整,不过受益于国产替代的预期以及市场有半导体产业将于明年触底反弹的预期,都带动半导体板块走强。 也有技术派分析人士表示,半导体板块6日的集体拉升是板块轮动的表现,半导体作为比较热门的板块,一直比较受市场和资金的关注,在市场风格发生转换时,其也容易受到追捧。 机构观点:多家机构看好半导体企业将受益国产替代 东方证券看好半岛体企业的国产替代趋势下的成长属性,其近期发布的研报称,万物互联时代数据量指数级增加,驱动芯片需求持续增长,上游半导体设备需求持续旺盛。中国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仍处于低位,尽管短期部分晶圆厂扩产受阻,但负面预期已体现在股价中,美国芯片管制新规有望推动国产设备份额加速提升,持续看好国内半导体设备产业。半导体设备领域壁垒高,市场前景广阔,本土厂商在国产替代趋势下业绩确定性高,长期成长属性凸显。 浙商证券也看好芯片企业的国产替代,在其12月5日发布的关于立昂微的研报中,浙商证券表示,12英寸大硅片已经成为下游晶圆需求主流,市场规模已经超过百亿美金,但是巨大的市场机会长期被国外五家巨头垄断(合计超过94%)。随着海外半导体管制的加剧,国内大硅片供应安全问题日益严峻,大硅片进口替代已是势不可挡。中国拥有全球新能源行业最大的下游市场,新能源汽车、光伏逆变器的销量占全球比重均超过50%。虽然功率半导体市场仍被国外巨头们主导,但是下游国内市场的繁荣为上游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增长和国产替代机会。 与此同时,中邮证券日前发布的关于海光信息的研报称,专注于高端处理器,受益国产替代浪潮。海光信息作为国产高端处理器领先厂商,受益国产替代大趋势。高端处理器是现代信息系统设备的核心部件,但是国产化率较低。根据IDC数据,2020年国内x86服务器芯片出货量698.1万颗,绝大部分市场份额被Intel和AMD两家公司占据,合计市场份额超过95%,其中Intel产品市场占有率遥遥领先。海光信息专注于高端处理器研发设计,将受益于信创国产化浪潮。 》查看SMM硅产品现货报价 》 订购查看SMM硅产品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