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9242个
SMM7月16日讯: 据SMM统计,过去六个月,电解液的总产量达到了907480吨,相较于2024年上半年的558390吨,同比增长了62.5%。产量方面,电解液市场呈现出与电芯市场高度联动的特征。从具体数据表现来看,2025 年 1-2 月受春节假期传统消费淡季影响,终端新能源汽车及储能需求阶段性收缩,下游电芯企业随之调整生产节奏,直接导致电解液订单量下滑,产量同步进入下行通道;假期结束后,随着终端市场逐步恢复运转,下游需求呈现复苏回暖迹象,3 月电芯产量环比增长 14.3%,电解液作为配套材料,产量也随之实现 14.4% 的环比提升。 然而,进入第二季度后,市场需求回暖力度未达预期。4-6 月,受终端消费市场复苏节奏放缓影响,电芯企业排产增速放缓,产量环比增幅明显收窄,这一变化直接传导至上游电解液环节,使得电解液产量虽延续增长态势,但涨幅较3月显著放缓,行业整体生产活跃度有所降低。 价格方面,需求端的疲软态势对产业链成本传导形成明显压制。由于下游需求复苏不及预期,电解液原材料市场呈现供过于求格局,溶剂、添加剂等原材料价格持续下探至低位区间;同时,核心原材料碳酸锂价格的持续下行,进一步带动六氟磷酸锂等关键溶质价格加速回落,电解液生产成本支撑力度大幅减弱。多重因素叠加下,电解液市场价格陷入长期低位运行态势。 图:SMM2025年1-6月中国锂电池月度产量(单位:GWh) 图:SMM2024年1月-2025年6月中国电解液月度产量 总体来看,2025年上半年电解液市场呈现 “量增缓、价承压” 的运行态势。从产量维度看,春节假期后随着下游电芯企业复工复产推进,电解液产量自3月起呈现逐月回升趋势,但受终端需求复苏节奏不及预期因素影响,产量上涨幅度低于行业年初预期,整体处于温和增长区间。价格方面,上半年电解液市场价格持续承压下行,核心驱动因素来自成本端与供需端的双重压制。成本端,碳酸锂、六氟磷酸锂等核心原材料价格因产能过剩持续走低,溶剂、添加剂等材料价格也受需求疲软影响回落,直接拉低电解液生产成本;供需端,行业前期扩产项目集中释放产能,而下游需求增速未能匹配供给增量,市场呈现供过于求格局,进一步加剧价格下行压力。 展望下半年,虽然国外储能需求增长及终端消费旺季临近将对市场需求形成一定支撑,使得电解液产量随之有所增加,但当前电解液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存量产能与新增产能叠加,市场供给冗余格局短期内难以扭转,所以对其价格提振作用较弱。同时企业将持续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头部企业凭借规模效应和客户绑定优势,有望通过成本控制抢占更多市场份额;而中小企业在价格竞争、产能利用率不足的双重压力下,生存空间可能进一步收窄。在此背景下,企业需密切追踪原材料价格波动与下游需求变化,动态调整生产计划,增强经营灵活性与抗风险能力,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 说明:对本文中提及细节有任何补充或修正随时联系沟通,联系方式如下 : 电话021-20707858 胡雪洁,谢谢!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马睿 021-51595780 冯棣生 021-51666714 吕彦霖 021-20707875 张浩瀚021-51666752 周致丞021-51666711 王子涵021-51666914 王杰021-51595902 徐杨021-51666760 徐萌琪021-20707868 胡雪洁021-20707858
据SMM统计,过去六个月,六氟磷酸锂的总产量达到了113985吨,相较于2024年上半年的77628吨,同比增长了46.8%。与此同时,六氟磷酸锂市场呈现出显著的阶段性特征。从数据来看,2025 年 1-2 月受春节假期因素影响,市场需求阶段性回落,直接导致六氟磷酸锂产量同步下降;假期结束后,下游需求逐步复苏回暖,但受碳酸锂价格持续下行的传导影响,六氟磷酸锂价格进入长期下降通道。这一价格趋势使得下游企业普遍采取 “刚需采购 + 低库存” 的谨慎策略,最终导致市场需求表现不及预期,产量环比增幅较小。进入 5-6 月,下游需求增速放缓叠加六氟磷酸锂价格长期低位运行,行业盈利空间被持续压缩,倒逼六氟企业主动降低开工率,消化前期积累的库存,产量随之下降。 总体来看,2025 年上半年,六氟磷酸锂企业遭遇需求增速不及预期与利润持续收缩的双重压力,经营承压明显,产量与利润表现均未达预期。展望下半年,尽管国外储能需求增长及终端消费旺季临近将对市场需求形成一定支撑,但受限于六氟磷酸锂行业产能过剩的基本面未改,价格提振动力偏弱。这一市场格局或将加速行业洗牌,推动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 头部企业凭借规模与技术优势有望扩大市场份额,而中小企业则将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挑战。密切关注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生产和库存策略,提高经营灵活性和抗风险能力是目前企业所需要的。 说明:对本文中提及细节有任何补充或修正随时联系沟通,联系方式如下 : 电话021-20707858 胡雪洁,谢谢!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马睿 021-51595780 冯棣生 021-51666714 吕彦霖 021-20707875 张浩瀚021-51666752 周致丞021-51666711 王子涵021-51666914 王杰021-51595902 徐杨021-51666760 徐萌琪021-20707868 胡雪洁021-20707858
》查看SMM镍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截至目前,MHP系数(相对于SMM电池级硫酸镍指数)为83.5%-84%,印尼MHP的FOB价格为12368美元/镍吨。 从供应端分析,近期,MHP市场流通量相对紧俏,部分贸易商可外售量已出现告罄。受刚果金政策端影响,部分贸易商MHP中钴的报价系数有所上行。有部分生产商目前已开始签单四季度的MHP。从需求端来看,本周有部分镍盐厂进行询单,整体采购情绪相比较弱。综合来看,市场供需偏紧,预期短期将持稳运行。 》查看SMM镍产品现货报价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更多内容请订阅SMM镍研究组产品《中国镍铬不锈钢产业链常规报告》、《中国镍铬不锈钢产业链高端报告》,获取 最新镍矿、镍生铁(中国+印尼)、电解镍、硫酸镍、铬矿、 铬铁、不锈钢(中国+印尼)相关数据分析及行情解析! 】 》点击订阅SMM中国镍产业链年报,掌握全面深度的产业链数据、调研信息和SMM专业分析
洛阳钼业7月16日股价出现上涨,截至16日14:10分,洛阳钼业涨0.25%,报8.12元/股。 洛阳钼业日前发布的半年度业绩预增公告显示:预计 2025 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82 亿元到 91 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 27.83 亿元到 36.83 亿元,同比 增加 51.37%到 67.98%。 2、预计 2025 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 损益的净利润 83 亿元到 92 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 26.75 亿元到 35.75 亿元,同比增加 47.55%到 63.55%。 对于上半年业绩预增的主要原因,洛阳钼业表示:公司2025年上半年业绩同比上升的原因系主要产品铜钴价格同 比上升,叠加铜产品产销量同比实现增长,由此带来业绩提升。 根据洛阳钼业2024年度分红派息实施的公告,6月27日,公司以213.94亿股公司股份为基数,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255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红利54.56亿元(含税),创历史新高。 据洛阳钼业官方公众号消息,6月26日,洛阳钼业宣布完成对Lumina Gold上市公司的收购交易,从而获得厄瓜多尔凯歌豪斯金矿(Cangrejos Project)100%的股权,公司资源版图新增黄金资源。该交易已于2025年6月24日正式完成。根据初步规划,该项目计划2028年实现投产,年产约11.5吨金。 洛阳钼业此前发布的2024年年报显示,2024年,该公司营业收入首次突破2000亿元大关,达2130.29亿元,同比增长14.37%;归母净利润首次突破百亿元,为135.32亿元,同比增长64.0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31.19亿元,同比增长110.48%;每股收益0.63元,同比增长65.79%。2024年,该公司铜、钴、铌、磷肥等主要产品产量均创历史新高。其中,全年产铜65.02万吨,同比增长55%,首次跻身全球前十大铜生产商。据机构测算,洛阳钼业2024年新增矿产铜产量占全球增量近六成。在其他矿产品方面,2024年,洛阳钼业全年产钴11.42万吨、产铌10024吨、磷肥产量118万吨、产钨8288吨、产钼15396吨,继续稳居行业前列。 洛阳钼业还在其2024年中公告了2025年的经营计划,根据洛阳钼业2025年度公司矿业、贸易业务板块主要产品产量、实物贸易量指引显示:2025年公司计划生产铜金属60万吨至66万吨;钴金属10万吨-12万吨;钼金属1.2万吨-1.5万吨。 》点击查看SMM金属铜现货价格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回顾铜价上半年的走势可以看出:受全球铜矿增量下滑、铜精矿供应趋紧及冶炼企业减产预期升温,叠加新能源汽车、电网投资等领域对铜的需求持续增长、需求端韧性凸显,再加上美国拟对进口铜加征关税引发市场担忧、催生囤货现象,以及刚果(金)等地缘政治冲突加剧等多重因素支撑,今年上半年铜价最终以涨势收官——伦铜半年线涨幅达12.66%,沪铜半年线上涨8.22%,SMM1#电解铜上半年累计涨幅为8.4%。而从SMM1#电解铜的半年度日均价的走势对比来看,SMM1#电解铜今年上半年的日均价为77657.65元/吨,与2024年上半年的日均价74552.86元/吨相比,上涨了3104.79元/吨,涨幅为4%。铜价的上涨有利于丰厚铜企的利润。 》点击查看SMM新能源频道 以SMM电解钴的上半年走势为例,今年6月30日电解钴的均价为249250元/吨,与2024年12月31日的均价170500元/吨相比,其今年上半年的均价涨幅高达46.19%! 据SMM最新的报价显示,7月16日,电解钴的均价继续出现小幅下跌。目前,供给端方面,电钴冶炼企业维持长单供应,散单报价较少,出厂价受生产成本影响维持不变。国内盘面价格下跌,贸易商报价与成交价跟跌。需求端方面,由于当前电解钴社会库存依旧偏高,而下游在高温下需求有所减弱,因此大部分下游厂商仍维持刚需采买节奏,实际成交依旧偏淡。预计短期内电解钴价格将维持震荡格局,后续价格走势需重点关注成本抬升以及社会库存消化情况。
SMM7月16日讯: 6 月,低硫石油焦市场呈现下行态势,均价降至 3558 元 / 吨,环比跌幅达 5.6%。从市场供需格局来看,成本端虽受国际地缘政治因素扰动出现上涨,但涨幅相对有限;需求端表现疲软,下游企业多以刚性采购为主,采购力度不足;而供应端则持续保持充足状态。在成本支撑有限、供大于求格局未改的综合作用下,低硫石油焦价格延续下行走势。展望 7 月,低硫石油焦市场有望迎来转机。随着负极企业利润空间逐步拓展,其生产积极性将有所提升,进而带动低硫石油焦需求增长。与此同时,部分石油焦生产企业将进入检修期,供应端或出现收缩态势。供需两端的积极变化,预计将推动 7 月低硫石油焦价格小幅上行。 6 月,油系针状焦生焦价格同样承压下行,均价为 5498 元 / 吨,环比下跌 5.7%。尽管受地缘政治因素影响,原料成本出现小幅上涨,但终端市场需求提升乏力,且供应端依旧保持充足状态,多重因素叠加导致油系针状焦生焦价格持续走低。对于 7 月油系针状焦生焦市场,预计仍将面临一定下行压力。一方面,7 月进入传统销售淡季,终端需求难有明显提振;另一方面,虽然部分针状焦生产企业将进入停工检修阶段,但整体供应仍能充分满足下游需求。综合判断,7 月油系针状焦生焦价格或将出现小幅下滑。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马睿 021-51595780 冯棣生 021-51666714 吕彦霖 021-20707875 周致丞021-51666711 张浩瀚021-51666752 王子涵021-51666914 王杰021-51595902 徐杨021-51666760 徐萌琪021-20707868 胡雪洁021-20707858
》查看SMM镍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7月16日,SMM电池级硫酸镍指数价格为26952/吨,电池级硫酸镍的报价区间为26980-27460元/吨,均价较昨日持平。 从成本端来看,美国关税及经济数据扰动市场,伦镍价格小幅回弹,镍盐即期成本预计维持弱势震荡;从供应端来看,镍盐厂整体库存水平较低,成品可流通量较少,部分厂商有挺价意愿,但需求较弱导致成交较少;从需求端来看,部分厂商近期有补库需求,采购情绪较上周略有回暖,但由于尚未到达采购节点,市场整体买货积极性不高。 展望后市,硫酸镍供应对于前驱厂采购需求或将偏紧,预计镍盐价格有望回升。 》查看SMM镍产品现货报价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更多内容请订阅SMM镍研究组产品《中国镍铬不锈钢产业链常规报告》、《中国镍铬不锈钢产业链高端报告》,获取 最新镍矿、镍生铁(中国+印尼)、电解镍、硫酸镍、铬矿、 铬铁、不锈钢(中国+印尼)相关数据分析及行情解析! 】 》点击订阅SMM中国镍产业链年报,掌握全面深度的产业链数据、调研信息和SMM专业分析
SMM7月16日讯: 今日SMM 1#电解铜现货对当月2508合约报升水70-升水120元/吨,均价报价升水95 元/吨,较上一交易日下降40元/吨;SMM1#电解铜价格为77970~78150元/吨。早盘沪铜从78080元/吨开始走跌,上午交易时段持续下滑,低位反复触及77900元/吨后开始反弹,临近上午收盘时再次回到78030元/吨。隔月月差基本持平,沪铜当月进口盈亏约亏损500元/吨附近。 日内持货商继续高报升水,主流平水铜货源紧缺升水70-100元/吨,好铜如贵溪有货源补充,升水100-130元/吨成交。湿法铜继续紧俏,日内价格并未跟跌。俄罗斯货源依旧报价较低,贴水100元/吨附近。 展望明日,交割期间仓单未能大量流出,预计明日现货仍能保持坚挺,但品牌价格或继续放大,常州地区成交价格或进一步走低。
今日银价小幅回调,据SMM了解,上海地区现款现货的国标银锭仓单TD升水0-2元/千克或对沪期银2508合约贴水6-8元/千克报价,大厂银锭报价TD升水2-3元/千克,但TD升水成交相对困难,个别持货商经议价后对TD小幅贴水成交。银价短暂回调后市场接货询价增多,下游维持刚需采购,市场成交情况稍有好转。 》查看SMM贵金属现货报价
盘面: 隔夜,伦锌开于2740美元/吨,开盘后伦锌摸高于2734.5美元/吨,随后一路震荡下行至日均线下方于夜盘探低于2687美元/吨,盘尾小幅上行,终收跌报2701.5美元/吨,跌31美元/吨,跌幅1.13%,成交量减至11万手,持仓量增加183手至19.4万手。隔夜,沪锌开于22040元/吨,开盘后沪锌摸高于22065元/吨,随后多头减仓沪锌下行至日均线下方探低于21965元/吨,接着空头减仓沪锌上行收复部分跌幅,终收跌报22005元/吨,跌80元/吨,跌幅0.36%,成交量减至42365手,持仓量减少2354手至81950手。 宏观:美国6月整体CPI小幅反弹,核心CPI不及预期;美财长称中美谈判“态势良好”;白宫否认特朗普曾私下鼓动乌克兰打击莫斯科;贝森特:挑选鲍威尔继任者的正式程序已启动;油价年内第六跌,加满一箱少花5元;今年上半年我国GDP同比增长5.3%;国新办:下半年消费政策还会继续加力。 现货: 上海:昨日市场贸易商持续积极出货,上午锌价盘面有所回落,一些下游趁此挂单接货,部分贸易商反馈现货成交有所好转,支撑现货升水持稳运行。 广东:整体来看,广东库存于昨日增加近两千吨,市场现货流通量宽松,然下游消费清淡,在此情况下虽昨日盘面继续下行,但市场成交仍旧较差。月差扩大,但现货升贴水在需求影响下持平前日。 天津:昨日盘面继续小幅回落,但下游需求一般,无太多补库心理,刚需为主,贸易商出货升贴水持稳,贸易商交投为主,整体市场成交清淡。 宁波:宁波市场出货贸易商较多,部分贸易商低价出货,市场现货升水继续走低,盘面偏弱运行,一些下游逢低拿货采买,整体现货成交表现尚可。 社会库存:7月15日LME锌库存增加5200吨至118600吨,涨幅4.59%;据SMM沟通了解,截至本周一(7月14日),SMM七地锌锭库存总量为9.31万吨,较7月7日增加0.40万吨,较7月10日增加0.28万吨,国内库存录增。 锌价预判:隔夜伦锌录得一阴柱,上方5日均线对其形成压制,下方60日均线为其提供支撑。美国6月整体CPI小幅反弹,核心CPI不及预期,温和的通胀报告或使得美联储暂时维持利率不变,美元指数持续拉升,同时海外锌库存继续增加,伦锌重心不断下行。隔夜沪锌录得一阴柱,上方60日均线对其形成压制,下方布林道下轨为其提供支撑。今年上半年我国GDP同比增长5.3%,同时国新办表示下半年消费政策还会继续加力。此外美财长称中美谈判“态势良好”,宏观支撑较强,但国内基本面供强需弱格局未改,预计沪锌维持偏弱震荡。 数据来源声明:除公开信息外的其他数据均是基于公开信息、市场交流、依托 SMM 内部数据库模型,由 SMM 进行加工得出,仅供参考,不构成决策建议。
一、价格回顾 阶段性价格走势回顾: 2025年1月上旬-2025年1月下旬: 春节前备库带动市场成交活跃 价格上行 1月中上旬,下游材料厂仍处春节前备库阶段。叠加上下游对于碳酸锂长协折扣仍处博弈当中,签订比例较少,使得下游材料厂对于碳酸锂现货采购较为活跃。且部分上游锂盐厂已在月初开启产线检修,在下游积极的采购情况下碳酸锂现货市场流通量级相对偏紧,刺激碳酸锂现货价格持续上行,价格最高涨至7.8万元/吨。 2025年2月上旬-2025年4月上旬: 碳酸锂供应量级突破新高 明确过剩格局拖拽价格稳步阴跌 春节假期结束后,由于下游材料厂年前备库较为充足,采购意愿较为薄弱,多以观望态度为主。同时,3月国内碳酸锂总产出约为7.9万吨,创下历史新高,叠加进口量级也处于高位,碳酸锂大幅过剩格局延续,拖拽价格持续阴跌下行。 2025年4月中旬-2025年6月下旬: 客供比例再度提升+资金多空博弈加剧 碳酸锂价格进入快速探底过程 4月,下游材料厂客供比例再度提升,采购备库意愿持续走弱;叠加在期货盘面资金多空博弈加剧的背景下,碳酸锂价格进入快速探底过程。期货主力合约价格由7万/吨以上点位快速下探至5.8万/吨,现货价格由7万元/吨点位跌至6万元/吨位置,月度均价跌幅超过10%。同时,成本端方面,因港口锂矿库存高企,矿石价格快速下挫,使得碳酸锂成本支撑不断弱化进一步拖拽碳酸锂价格快速下行。 2025年6月下旬-2025年7月中旬: 期货非理性回弹 但实际供需基本面仍维持过剩 受7月需求预期存大幅增量等其他供应端减停产的市场传言影响,碳酸锂期货价格出现非理性持续回弹。下游对此价格点位接受意愿极弱,并无备库想法,普遍采取长协加量或是客供的形式满足生产。仅有部分企业因刚需采购需求带动成交价格重心提升,但市场整体成交行为寥寥。碳酸锂现货均价回升至6.45万元/吨附近。 二、供应端 1. 国内碳酸锂总产出 2025年H1国内碳酸锂总产出约为43万吨,同比增加44% 。分原料类型来看: 锂辉石:2025年H1国内总产出约22.5万吨, 占总量级的52% ,同比增加74%。 锂辉石仍然占据了国内碳酸锂产出原料的半壁江山,且占比不断扩大。 一方面,一二线企业凭借其 一体化、低成本的优势持续扩张 ;另一方面, 期货盘面提供的套保机会为非一体化企业提供生产动力 。整体来看,产量同比增量显著。 锂云母:2025年H1国内总产出约9.8万吨, 占总量级的23% ,同比增加22%。锂云母提锂供应多处于边际成本高位,非一体化企业受成本压力影响其增产极为有限,甚至减停产的概率也在不断加大。2月, 受江西头部锂盐厂复产所带来的超高供应量级 ,为锂云母端碳酸锂产出提供有力支撑, 总占比暂未出现进一步收缩 ,暂时保持一定市场占有率。 盐湖:2025年H1国内总产出约6.8万吨, 占总量级的16% ,同比增加21%。盐湖端凭借其 低成本仍具有一定生产优势 ,但考虑国内盐湖地区生产环境较为恶劣,新投产项目推进需要一定周期,暂未有明显增量。 回收:2025年H1国内总产出约3.8万吨, 占总量级的9% ,同比增加19%。因当前黑粉供应仍较为紧张, 湿法厂成本倒挂严重 ,企业频繁出现减停产动作。开工企业大多为一体化回收厂或是以代加工业务为主,整体来看,H1回收端增量压力重重。 2. 海外碳酸锂进口量 据海关数据显示, 2025年H1中国进口碳酸锂量级约为12.3万,同比增加15% 。智利、阿根廷仍为我国碳酸锂的主要进口国。其中,从智利进口碳酸锂总量级约为8万吨,同比减少5%,占中国进口总量的65%;从阿根廷进口碳酸锂总量级约为3.7万吨,同比增加89%,占中国进口总量的30%。南美锂三角地区占据主导地位,但 内部结构呈现一定变化,阿根廷占比有所提升 。 智利H1发货数据同比减少,主要受近几月国内企业客供比例加大影响,其提货意愿略有走弱。但 海外主要锂盐企业本年度发货量级目标尚未调整 ,预计将于H2逐步补足发货量级。同时, 中资在阿根廷的碳酸锂产能持续释放 ,阿根廷出口量级增量显著,其占比不断扩大。 三、需求端 2025年H1国内碳酸锂需求量级约为52.2万吨LCE , 同比增加52% 。分应用领域看: 磷酸铁锂:2025年H1磷酸铁锂对碳酸锂需求占总量的73%,同比增加79%。 三元:2025年H1三元对碳酸锂需求占总量的9%,同比减少14%。 钴酸锂:2025年H1钴酸锂对碳酸锂需求占总量的4%,同比增加21%。 锰酸锂:2025年H1锰酸锂对碳酸锂需求占总量的3%,同比增加23%。 动力市场:2025年H1,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约为880万辆,同比增加26%。其中,中国市场新能源汽车销量(包含出口)约为694万辆,约占全球市场的79%,累计同比增加41%, 实现超预期增长 。 储能市场: 2025年H1,中国储能市场呈现超预期增长态势 。尽管年初国家能源局发布了《新型电力系统储能发展指导意见》,明确取消新能源项目强制配储要求,但各地政府相继推出更具针对性的补贴政策。同时,在电力市场化改革深化背景下,储能项目经济性显著提升。且海外市场,受中美关税政策调整影响,在90天政策窗口期内,国内企业进行储能电芯抢出口预期, 对短期内储能电芯需求带来一定提振作用。 四、供需平衡及库存水平 1. 供需平衡 结合供需两方面, 2025年H1国内碳酸锂过剩约3万吨,整体库存仍维持累库趋势 。分月度情况看,仅2025年1月与5月出现了小幅去库现象,但去库幅度相对有限,主要影响因素均来自 供应端的收缩 。具体来看: 1月,受锂盐厂春节前后 产线集中检修影响 ,行业整体开工率有所下滑。碳酸锂月度产量降至上半年最低点(6.25万吨),造成月度呈现紧平衡状态,小幅去库。 5月,因碳酸锂价格快速下探,部分非一体化锂盐厂因 成本压力被迫减停产 ,导致短期供应收紧,库存短暂回落。 其余月份均呈现不同程度的累库, 整体供需格局仍较为宽松。 2. 库存水平 截止到2025年6月30日, 国内碳酸锂累计样本库存约为14万吨 。上游锂盐厂占比最高,达42%;下游材料厂占比约30%,其他环节占比约27%。 库存变动趋势: 上游占比持续攀升,下游维持稳定 2025年上半年,碳酸锂价格持续下探,导致上游锂盐厂库存占比逐月扩大。 锂盐厂挺价惜售情绪强烈 , 出货节奏有所放缓 。除长协订单占比较高的企业维持正常出货外,其余锂盐厂的市场出货情绪有所减弱。在此背景下,贸易商成为市场主要流动对象,其出货量级明显拉高,库存占比有所缩小。 下游材料厂在客供比例不断拉高的背景下,其库存水平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库存占比相对持稳。 为更好检测库存动态,SMM打造 库存周期指数 ,涵盖上游、下游及其他关键环节。SMM库存周期指数采用标准化数据处理方法,通过对产业链各环节库存绝对值的量化分析 (以当月碳酸锂需求量为基准进行标准化处理) ,将原始库存数据转化为具有可比性的指数化指标。该指数体系能够直观呈现当前库存水平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相对关系。 指数构建方法论: 上游库存周期指数 = 锂盐厂碳酸锂库存量 / 当月下游企业碳酸锂需求量 下游库存周期指数 = 正极材料厂碳酸锂库存量 / 当月下游企业碳酸锂需求量 其他环节库存周期指数 = 贸易商等中间环节库存量 / 当月下游企业碳酸锂需求量 当前,上游锂盐厂库存周期约为18天;下游材料厂库存周期约为14天;其他环节库存周期约为12天。 五、2025年H2碳酸锂供需展望 从需求端来看,中国依然为新能源汽车与储能的第一大主力国。 动力市场,中国2024年下半年在"以旧换新"补贴政策的刺激下实现超预期增长,全年新能源车销量突破1250万辆。2025年下半年,受高基数影响,预计下半年同比增速将有所放缓,但仍处于 稳健增速水平 ;储能市场,在地方性补贴政策的持续加码以及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双重驱动下,叠加海外储能新兴市场的助力, 预计中国储能市场H2同比增速将超过30% 。 从供应端来看, 一二线锂盐厂凭借其低成本、一体化优势不断扩大市场份额 ;且当前期货市场出现的非理性持续回弹为行业整体提供了生产动力,此前开工率较低的非一体化锂盐厂 抓住套保机会开工率大幅提高,预计H2国内碳酸锂总产出同比增幅将超过30% 。同时,海外碳酸锂进口量级也呈现一定增量。 智利发货高位维稳,阿根廷产量不断提升 。综合来看,国内碳酸锂供应量级仍较为强劲, 预计下半年碳酸锂将持续过剩格局。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