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4139

  • 罗普斯金表示,预计2023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为盈利3000万元-4500万元。 业绩变动原因说明 公司2023年半年度净利润实现扭亏为盈主要原因为:公司铝型材业务销量回升;检测和智能化工程施工业务持续增长;以及本期转让子公司苏州铭恒金属材料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确认投资收益所致。

  • 丰华股份表示,经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公司2023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80万元至-420万元,上年同期为-320.08万元;预计2023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30万元至-490万元,上年同期为-261.53万元。 本期业绩预亏的主要原因 (一)公司紧紧围绕“产品结构升级和扩大产品市场应用范围”的经营计划开展各项经营工作,对于严重亏损的产品和项目与客户展开艰苦谈判予以实时止损,对于新开发光伏边框、支架产品项目,目前已基本完成厂房租赁、改造、装修、设备安装调试、样品送样检验及模具开发等准备工作,但上半年尚未形成营业收入。 (二)公司汽车零部件所需镁合金材料价格较上年同期有一定回落,但仍然高于以前年度定价基础,上半年公司进一步与客户协商原材料补偿方案,取得了一定的减亏效果。 (三)公司铝制品家居加工业务主要客户为企事业单位,受客户内部审批流程进度影响,部分产品发出后未能于上半年验收完成收入确认,形成账面亏损增加。

  • 利源股份表示,预计2023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为亏损7500万元–9000万元。 业绩变动原因 报告期,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且较上年同期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公司加强管理,增收节支,节能降耗。 报告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991.7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4.76%,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亏损的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公司生产经营恢复缓慢,产销量仍较低,公司经营性亏损。

  • 华锋股份表示,预计2023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为亏损3200万元–2700万元,同比降2071.54%–1763.48%。 业绩变动原因说明 本期业绩下降的主要原因: 1、电极箔方面 (1)受消费类电子产品需求减少影响,电极箔销售减少,报告期内销售收入比上年同期下降10%,为维持订单,全面下调了产品的销售价格。 (2)因开机不足,固定成本分摊较高,使单位成本上升,毛利率下降。 2、新能源方面,我国新能源汽车持续增长,依托行业的良好发展和带动作用,报告期内公司新能源汽车业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达到30%以上,并保持了良好的生产规模和产能水平。但因为开发新产品和核心技术攻关的研发投入大、原材料涨价等原因,利润未能达到预期水平。 3、公司利润比上年同期大幅下降,主要原因是电极箔利润下降、政府补贴减少。

  • 【8.8锂电快讯】乘联会预计全年汽车出口有望突破500万台 | 机构称锂矿价格下跌过程预计缓慢

    【多家日企目标从智能手机和车载锂电池回收稀有金属】 据共同社消息,日本多家有色金属公司正致力于从智能手机、车载锂离子电池中回收稀有金属的循环利用业务,其中JX金属今春全面启动日本国内最大规模的实证试验。实证试验由JX金属子公司——JX金属循环解决方案负责实施,从锂离子电池中提取镍、钴、锂,并还原为电池材料的设施已于3月全部完工。该公司将主要处理家电和电脑的锂离子电池,使其不起火后粉碎,再通过浸在硫酸中等步骤回收稀有金属。 【赣锋锂业:完成收购新余赣锋矿业股权】 赣锋锂业公告,近日,公司收到新余赣锋矿业通知,新余赣锋矿业10%股权的工商变更已经完成,截至公告披露日,公司持有新余赣锋矿业90%股权。 【孚能科技:终止部分募投项目并将剩余募集资金用于新项目】 孚能科技公告,公司拟终止2021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投项目中的“高性能动力锂电池项目”,并将该项目剩余募集资金投资于新项目“赣州年产30GWh新能源电池项目(一期)”和“年产30GWh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一期)”。赣州年产30GWh新能源电池项目(一期)建成后可实现年产15GWh三元材料软包动力电池产能;年产30GWh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一期)建成后可实现年产15GWh磷酸铁锂软包动力电池产能。截至8月2日,“高性能动力锂电池项目”剩余募集资金余额26.53亿元,上述剩余金额将全部投向变更后的募投项目。 【乘联会崔东树:中国汽车全年出口有望突破500万台】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发文指出,海关数据的中国汽车2023年上半年出口234万台,全年正常情况下突破500万应该是有希望的。目前我国新能源自主品牌出口主要面临的问题是出口的市场波动比较大,目前欧洲对新能源车的需求还是比较大的,也是中国出口的良好的机会。 【上海:到2025年个人新增购置车辆中纯电动车辆占比超过50%】 上海印发《上海市清洁空气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燃料电池汽车应用总量力争突破1万辆,个人新增购置车辆中纯电动车辆占比超过50%。2025年底前,全面淘汰国三排放标准的营运柴油货车。研究国四排放标准柴油货车提前报废有关政策。 》点击查看详情 【中信证券:供应扩张不及预期 锂矿价格下跌过程预计缓慢】 中信证券指出,澳洲锂矿在2023年第二季度产销量增幅显著,销售价格虽然环比下滑幅度较大,但仍处于相对高位。澳洲锂矿售价高位运行是当前锂价最重要的支撑因素。考虑到澳矿供应增长缓慢,新建项目投产进度不及预期,且锂精矿成本显著上升,我们预计澳洲锂矿价格下跌过程缓慢,或能支撑国内锂盐价格在20万元/吨附近出现阶段性企稳行情。 相关阅读: 本周钴系产品颓势不改继续下行 下周电解钴报价有望维稳?【钴市周度观察】 【SMM分析】需求恢复不及预期 氢氧化锂价格跌跌不休 【SMM分析】从供需平衡看碳酸锂下半年价格走势 【SMM分析】锂盐项目延期导致股价大跌 CEO的解释是否能够唤回投资者的信心? 【SMM分析】电解液7月价格运行回顾 【SMM分析】钴资源概况梳理(1) 【SMM分析】北美电池回收先行者Li-Cycle进军欧洲大陆 宣布德国工厂已开展回收业务 【SMM分析】磷酸铁锂前驱体磷酸铁的原料消耗情况简介 【SMM分析】7月人造石墨原料市场价格盘点及后续走势预测 【SMM分析】碳酸锂价格持续下跌 下游情况如何 【SMM分析】非洲5家锂矿山盘点梳理 【SMM分析】影响近期锰酸锂市场低迷的因素分析之:二轮车 【SMM分析】大唐集团开启2023年储能系统集采 【SMM分析】布局欧洲建设前驱体材料生产与动力电池回收 格林美再次踏上新征程

  • 中孚实业表示,经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2023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4亿元—4.3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减少5.5亿元—5.8亿元,同比减少56%到59%。预计2023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9亿元—4.2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减少5.3亿元—5.6亿元,同比减少56%到59%。 本期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 报告期内,公司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同比减少56%到59%,2023年二季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较一季度有所增加。本期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 (一)报告期内,上海有色网均价18,490.25元/吨较上年同期下降13.59%,公司电解铝业务盈利空间较上年同期收窄。 (二)报告期内,公司铝精深加工业务受国内外经济环境影响,加工费和盈利较上年同期出现下降。 (三)2022年8月,公司子公司广元市林丰铝电有限公司和广元中孚高精铝材有限公司因极端天气影响,电力供应紧张,造成部分产能停产。2022年8月28日至2022年12月31日,该部分产能复产约80%,2023年3月10日该部分产能全部复产,因此影响报告期内公司经营业绩。

  • 海星股份表示,经财务部门初步测算,公司预计2023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与去年同期相比,将减少9,150.00万元至9,550.00万元,同比下降69.20%到72.22%。 经财务部门初步测算,公司预计2023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与去年同期相比,将减少9,050.00万元至9,450.00万元,同比下降75.43%到78.77%。 本期业绩预减的主要原因 1、上半年消费电子市场需求持续疲软,未见复苏态势; 2、为保持较高的市场份额和客户黏性,抢抓订单,公司上半年下调产品销售价格; 3、电力市场化交易导致公司上半年用电成本较去年同期明显增加; 4、公司积极面对实际经营压力,一季度主动实施阶段性减产措施,固定成本分摊较高。 综上,导致半年度整体盈利水平下降。

  • 天宜上佳上半年赚超9亿元 光伏新能源业务营收占比超八成

    营收、净利润双增长,天宜上佳上半年赚超9亿元,但随着公司业务结构由轨道交通调整为光伏新能源业务,公司毛利率也出现了明显波动。 8月6日,天宜上佳披露2023年半年度报告显示,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72亿元,同比增长141.27%;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1.32亿元,同比增长82.27%;实现扣非后的净利润1.20亿元,同比增长72.58%。 对于上半年业绩的增长,公司称,随着高铁开行量及出行旅客人数恢复,公司高铁动车组用粉末冶金闸片销售数量有所回升,持续强化该领域技术与产品先发优势,保持产品市场份额处于行业头部位置;与此同时,公司光伏新能源业务板块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帮助公司在2023年上半年总体收入规模及净利润较去年同期有所提升。 具体按业务板块来看 ,天宜上佳光伏新能源业务板块营业收入占比超过八成,超过轨道交通业务板块,成为公司第一大收入来源。 报告期内,公司粉末冶金闸片/有机合成闸片、闸瓦实现营收6935.90万元,光伏热场系统部件实现营收8.00亿元,航空大型结构件精密制造实现营收3691.82万元,树脂基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实现营收6000.45万元。其中,光伏热场系统部件实现营收占总营收的82.30%。 此前, 天宜上佳董事长吴佩芳受邀参加2023科创板开市四周年论坛时也曾表示,公司现在业务领域从轨道交通延伸到了光伏、汽车等领域的过程,是对创新精神一如既往的延续。 据悉,天宜上佳光伏新能源业务以天力新陶、天启光峰、新熠阳及天启熠阳为主体开展相关业务,主要从事光伏碳碳热场、高端装备用碳碳复合材料制品及石英坩埚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按照公司的解释,受益于全球光伏装机较快增长,硅片需求量稳步提升,有望带动碳碳热场部件的需求量保持稳定增长;同时,受益于下游需求旺盛,原材料高纯石英砂供需继续维持紧平衡状态,硅片大尺寸化趋势明显,石英坩埚在近几年将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 其中,在光伏热场产业链中游环节,作为碳碳热场部件及石英坩埚的生产制造商,公司在产能落地、工艺创新、装备升级、市场开拓等方面都取得较为突出成绩。截至公司2023年半年报,公司碳碳热场制品产能达到3500 吨,可满足36 寸甚至更大尺寸产品批量化生产。 在石英坩埚生产业务方面,新熠阳完成徐州 2 条产线建设并于报告期内全面投产,江油方面 20 条石英坩埚产线建设稳步推进,全自动化生产线改造方案不断细化设计,部分关键工序已进入验证阶段。 不过,随着天宜上佳收入结构由轨道交通业务调整为光伏新能源业务,公司毛利率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 截至公司2023年半年报,公司实现毛利率36.32%,较去年同期下滑18.90个百分点。 对此,公司董秘办人士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解释称,主要是由于光伏新能源业务板块中,报告期内光伏碳碳热场部件行业竞争剧烈,光伏碳碳热场产品价格变动幅度较大所致。 在资本市场的表现方面,可以看到,天宜上佳股价经历了一定幅度的下滑。今年以来,公司股价累计下跌19.73%%,同期沪深300指数上涨2.63%。

  • 下游回暖上半年扭亏为盈 大业股份整合胜通初见成效

    下游轮胎企业订单回暖,大业股份产品在今年第二季度量利齐升,公司半年报扭亏为盈。“今年第二季度成本端有所回落,下游需求较为旺盛,并且公司对此前并购的胜通钢帘线的整合初见成效,因此业绩有所增长。”上市公司董秘牛海平对财联社记者表示道。 大业股份晚间发布半年度业绩报告,上半年营业收入约26.74亿元,同比增加7.13%,营业成本略有下滑;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7735万元,去年同期则为亏损。 随着轮胎上下游产业链整体回暖,骨架材料行业市场需求保持增长态势,公司产品销量提升。今年上半年,公司销售胎圈钢丝20.33万吨、钢帘线16.47万吨、胶管钢丝2.66万吨,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28.62%、20.42%、-0.66%。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5月,中国橡胶轮胎外胎产量约8532.4万条,同比增加20.9%;1-5月累计产量同比增长14%。从出口来看,海关统计5月中国汽车轮胎出口65.67万吨,同比增长近12%,环比增长近5%。 对此前并购的胜通钢帘线初步消化,是公司业绩提升的另一重保障。牛海平介绍,2022年5月公司收购的胜通弥补了钢帘线业务的产能短板。 截至2022年底,公司分别拥有胎圈钢丝、钢帘线、胶管钢丝产能43万、46.5万、7万吨,海外收入占比达到25%。2023年2月,公司拟定增募资投入年产20万吨高性能胎圈钢丝项目,继续扩大经营规模。 不过,在并购初期,管理、财务费用等大涨,使得公司业绩承压,随着对并购标的的深入整合,今年上半年其协同作用开始体现,提振了上市公司业绩。

  • 硅料降价又遇储能装机小高潮 阳光电源上半年净利最高预增4倍

    受益于光伏新增装机爆发,光伏逆变器厂商阳光电源(300274.SZ)业绩最高预增4倍。 阳光电源披露业绩预告,预计上半年营业收入260亿元-300亿元,同比增长112%-144%,预计归母净利润40亿元-45亿元,同比增长344%-400%。 分季度看,公司在二季度净利预计达到24.92亿元-29.92亿元,环比增长65%-98%,单季净利料创历史新高。对于业绩变动原因,公司提到光伏逆变器和储能系统等核心产品收入同比大幅增长,同时受益于精益化运营能力提升、海运费下降、汇兑收益增长。 从业务占比看,光伏行业在阳光电源总营收中占比超过六成。据国家能源局统计数据,上半年国内光伏新增装机达到78.42GW,已超去年前11个月装机总和,新增装机大增直接推动了光伏逆变器市场需求爆发。 有业内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逆变器是光伏系统关键设备之一,其需求直接与装机量挂钩。全球光伏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期,头部厂商之间竞争激烈,以华为和阳光电源为第一梯队,两者合计市占率接近40%。 市场方面,据行业机构统计,2023年上半年,公开的光伏逆变器定标项目数量达244个,合计容量92.08GW。在确定的中标人及中标份额中,阳光电源和华为项目数均为55个,并列第一,阳光电源确定中标容量达到12.37GW。 值得一提的是,7月19日,另一家逆变器厂商上能电气(300827.SZ)披露光伏行业首份半年报,同样受益于光伏+储能两手发力,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21.77亿元,同比增长416.58%;归属净利润1.35亿元,同比增长488.54%。公司在报告中提到,上半年硅料、硅片价格持续下降,下游光伏装机积极性提升,锂电池价格持续下跌带来储能电站装机小高潮。 阳光电源也是储能龙头之一。受益于光伏产业快速发展对配储的要求,储能在今年也正式迎来需求大年。据EESA数据,今年上半年国内新型储能装机量为8GW/18.2GWh,规模已超去年全年装机量。 需要注意的是,储能重要原材料碳酸锂价格上半年曾经历一波快速下跌,从最高50万元/吨一度跌破20万/吨,跌幅超过60%,有市场质疑阳光电源存在较高存货跌价风险。 针对因碳酸锂和电芯价格下降而产生的库存减值风险,公司在今年6月接受投资者调研时表示,2023年起碳酸锂价格下跌带动电芯价格回落,公司电芯备货已大幅下降,目前公司储能电芯按照在手订单进行备货和生产,处于合理库存水平,储能系统产品绝大部分处于运输和交付过程中,不存在重大减值风险。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