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4139

  • 新疆众和表示,2023上半年营收为32.42亿元,同比减23.3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为8.22亿元,同比增4.34%。 2023年上半年,消费电子行业与去年同期相比需求疲软,家用电器、智能手机、微型计算机等产品的产销量均出现降低;新能源行业持续高速发展,新能源汽车与光伏电池产销量大幅增长,进一步拉动铝电子材料市场需求,为上游铝电解电容器用铝箔材料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高性能铝合金广泛应用于交通、建筑、电力、电子等领域,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电子工业、航空航天、半导体芯片等领域对高性能铝合金材料性能要求逐渐提高,迫切要求高性能铝合金材料加快国产化进程,这为高性能铝合金市场带来广阔前景。 公司主要从事铝电子新材料和铝及合金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高纯铝、电子铝箔、电极箔、铝制品及合金产品,产品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电子设备、家用电器、汽车制造、电线电缆、交通运输及航空航天等领域。 2023年上半年,公司电极箔产品销售收入为8.01亿元,同比下降15.78%;电子铝箔产品销售收入为2.27亿元,同比下降52.20%;高纯铝产品销售收入为4.84亿元,同比增长8.06%;合金产品销售收入为7.96亿元,同比下降29.54%;铝制品产品销售收入为5.28亿元,同比增长14.00%。 电极箔、电子铝箔销售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上半年消费电子市场需求下滑,新能源领域需求虽有所增长,但其在铝电解电容器应用占比中仍低于消费电子。合金产品销售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调整产品结构,减少低附加值合金产品生产销售,以及受铝价下跌影响,产品售价有所降低。

  • 30家车企7月销量一览:比亚迪破26万 蔚来冲上2万+

    近日,各大车企陆续公布7月销量数据。从结果来看,在整体车市同环比均有所下滑的形势之下,车企整体表现也比较平淡,同环比双双下滑的车企不在少数,当然也有一些车企逆势上扬,甚至取得翻倍上涨的好成绩。 造车新势力“淡季不淡” 7月是传统的车市淡季,但造车新势力多在该月迎来了交付量新高,可谓“淡季不淡”。 其中理想月销再超3万辆,继续稳坐头把交椅,蔚来冲上2万+,零跑、哪吒继续破万,就连已经多月没能过万的小鹏也重登万辆阵营。仅有问界是例外,离万辆还有不小的差距。 理想势如破竹,7月月销再创新高,达到34,134辆,同比大涨超两倍,前7个月理想累计销量已超过17.3万辆,已经把其他新势力远远甩在了身后。 今年年初,理想设定的2023年销目标是“保25万辆争30万辆”,结合目前的增长态势,加之李想此前表示“第四季度要挑战4万辆的月交付目标”,达成30万辆应该不是难事儿。 蔚来7月表现同样不俗,销量突破了2万辆大关,同比实现翻番。这背后应该主要有两点原因:一、随着全新ES6、ET5和全新ES8相继上市和交付,蔚来形成了更有竞争力的产品阵营;二、6月中旬开始蔚来调整全系新车价格及首任车主用车权益,全系产品售价下调3万元,这一举措在销量上得到了较好的反馈。 不过蔚来1-7月累计交付量仅为75,023辆,仍不及去年同期。据此前消息,蔚来今年交付量目标预计为25万辆,截至7月底完成率仅30%,要完成销量目标难度依然很大。 小鹏7月交付量再度回到万辆以上,达到11,008辆,虽然同比下滑了4.48%,不过环比大涨27.7%,回暖趋势明显。这其中必有小鹏G6的功劳,据官方数据,自7月中旬启动规模交付至7月底,小鹏G6已累计交付超3900辆。 何小鹏此前表示,G6将担起(提升)小鹏交付量的重任。而除了G6,接下来小鹏还将推出P5和G3的改款车型,四季度还要推出一款7座纯电MPV,代号为X9,加上此前的P7i改款车型,小鹏还是有机会达成“四季度月交付量增长到2万台以上”这一目标的。 零跑增长势头继续超越哪吒,7月交付量超1.4万辆,同环比双双上涨,哪吒虽也过万,但同环比双双下滑。从销量走势上看,哪吒遭遇一定挫折,不过由于前期表现更好,其前7月累计销量较零跑还是领先了不少。 值得注意的是,8月第一天,零跑就宣布对旗下C11纯电和C01部分车型售价进行调整,最高降幅达到2万元。要知道C系列目前占据零跑销量大头,这一降价举措或进一步提升其整体销量。 图片来源:零跑汽车 AITO问界已多月未公布销量,但赛力斯汽车的销量数据多少透露出了一些信息。7月赛力斯汽车(包括AITO问界系列及其他赛力斯车型)交付4,240辆,同比下滑45.69%,而去年仅问界月交付量就一度破万。 看起来,备受市场关注的问界M5智驾版的交付,暂未能如预期般扭转其局面。 老牌自主狂炫新能源 造车新势力之外,老牌自主车企在新能源市场的成长也已快了起来。据乘联会最新数据,今年7月,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已达到59.7%。与之相对应,豪华车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20.3%,主流合资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仅有5.1%。 作为最早宣称ALL IN新能源的自主品牌,比亚迪目前的领先地位已毋庸置疑。就在8月9日,比亚迪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正式下线,成为全球首家达成这一里程碑的车企。 据悉,从第1辆到第100万辆,比亚迪用时13年、从100万辆到200万辆用时1年,从200万到300万辆仅用了半年时间。如今,从300万到500万辆,比亚迪用了不到9个月时间,增长可谓越来越迅猛。 在刚刚过去的7月中,比亚迪共销售262,161辆新能源汽车,刷新历史新高,同比增长61%,前7月累计销量已超出150万辆,同比上涨近九成。 其他老牌车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表现虽不及比亚迪,但表现也逐渐强势。盖世汽车发现,众多老牌车企选择在8月第一天炫起7月新能源汽车销量成绩。 业界周知,每月1日,造车新势力会集中公布上月销量,如今这一阵营越来越庞大。这不难理解,传统车企早期没有跟风,主要是因为早期新能源销量差,而如今局面已大有好转,哪有不晒的道理。 据车企官方数据显示: 上汽集团7月销售新能源汽车9.1万辆,创年内新高,其中上汽乘用车(含海外基地)销售新能源车2.8万辆,同比增长29%; 长城汽车7月共销售新能源乘用车28,896辆,同比大增163%,再度创下月销新高,前7月长城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销量达121,965辆,同比增长64%。 吉利汽车7月新能源销量4.1万辆,创年内新高,新能源渗透率接近30%,同比增长超28%,前7月累计销量达19.9万辆。 长安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7月销量为39,513辆,同比增长68.89%,1-7月累计销量215,570辆,增幅达98.95%。 且值得注意的是,传统车企的诸多新能源子品牌呈现较好增长势头,利好其后续表现。 例如广汽旗下埃安7月销量再创新高,达到45,025辆,同比增长80%。今年以来,埃安已实现销量六连涨,且连续5个月销量破4万。截至7月底,埃安今年已累计交付了25.4万辆新车,同比增长超1倍。按照当前的增速,埃安今年有望实现“冲击50万辆”的销量目标。 图片来源:广汽埃安 吉利旗下极氪7月交付新车12,039辆,同比增长139.7%,环比增长13.4%。至此,极氪已连续6个月同环比双增长。据官方资料,极氪001成为1-7月30万以上纯电车型销冠,极氪009七月蝉联50万以上MPV销冠,极氪X在20万以上紧凑豪华市场晋级前三。 极氪CEO安聪慧此前透露,今年极氪001、009及极氪X预计分别交付7万辆、3万辆和4万辆以上,全年确保14万辆的交付目标。 此外,上汽旗下智己、东风旗下岚图等虽前期增长并不突出,体量尚小,但如今增速已越来越可观。整体来看,自主品牌新能源上涨势头仍然强劲。 合资下滑局面未见明显改善 回顾7月,诸多合资品牌“调低”车型售价以推升销量。 例如2023款雪佛兰开拓者车型上市,指导价大幅度下降,各款配置都下调了超过6万元。 凯迪拉克对旗下纯电车型LYRIQ锐歌进行价格和权益调整,对比锐歌去年年中公布的上市价格(43.97-47.97万),综合定金膨胀礼之后,这次起售价最高直降7.8万元。 图片来源:凯迪拉克 一汽-大众特别针对ID.家族系列车型推出限时优惠活动,ID.家族车型15.59万元起。其中,ID.6 CROZZ降幅最高,达到了8.7万。 上汽大众随后也宣布降价,旗下ID.3车型最高降价3.7万元,售12.59万元起(活动截止日期为7月31日,并且限量3000台)。 从结果来看,降价起到了一些“疗效”。以上汽大众为例,今年7月,上汽大众ID.3拿下了过万的销量成绩,环比增长689%,最高单日订单达950辆。 要知道,单车型突破万辆大关,对于上汽大众的新能源布局来说是个重要的转折点。而从上汽大众的最新动作来看,其还希望继续借降价举措自延续这一势头。 8月1日,上汽大众率先打响8月降价潮的第一枪,上汽大众旗下多款车型推出限时优惠。在8月1日至8月31日期间,上汽大众旗下包括途昂、途观家族以及ID.4 X和ID.6 X等9款SUV车型迎来降价,至高优惠6万元。其中ID.4 X 2023升级款至高综合优惠4.2万元;ID.6 X 2023升级款至高综合优惠5万元。 图片来源:企业官方小程序截图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从7月合资的整体表现来看,降价的举措并没能明显改变下滑的局面。该月,合资品牌仍然降字当头,上汽、广汽、东风等都被拖了后腿。 上汽集团7月销量为40.02万辆,同比下滑超20%,就缘于旗下销售主力均销量不振,特别是三家合资公司,同比下滑幅度都超过20%。 广汽集团7月销量为18.92万辆,亦是同环比双双下滑。这同样受合资品牌的拖累,该月广汽本田销量同比下滑超四成,环比下滑超三成,广汽丰田也不乐观,同环比均下滑。 东风集团股份7月销量16.35万辆,同比下滑超三成。旗下东风本田同比下滑30.76%,东风日产同比下滑43.17%。 由此来看,合资品牌要解决的可能不仅仅是价格层面的问题。更何况,如今不仅合资品牌在降价,很多自主品牌也在降,近期埃安、零跑、蔚来、奇瑞、长城欧拉、哪吒、上汽名爵、理想、问界等车企就相继通过官降、新车优惠、终端让利等方式加入降价浪潮,车企间的战况将更加激烈,对各品牌的考验也将加大。

  • 【8.15锂电快讯】碳酸锂期货跌破20万元大关持续下探 | 商务部等九部门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

    【碳酸锂期货跌破20 万元大关 专家:成本支撑逐渐显现】 近日,锂电产业核心原材料碳酸锂的期货价格持续走弱。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昨日更是跌破20万元大关,收盘报196750元/吨,跌幅为5.54%,创上市以来新低。有机构认为,锂价下跌的根本原因在于供需矛盾,消费需求走弱、库存上升。不过,经历一轮大幅下跌后,碳酸锂的价格正在触及不少锂矿企业成本线。“碳酸锂的成本根据企业不同工艺略有不同,盐湖和自有矿石资源的成本线整体在10万元/吨以下,但缺少自有矿石等锂盐企业成本通常超过20万元/吨,部分企业已有成本倒挂,这些企业成本端仍会有支撑。”广发期货发展研究中心林嘉旎说。 【天赐材料:拟发行 GDR 募资不超过 59.8 亿元】 天赐材料公告,拟发行GDR募资不超过59.8亿元,用于摩洛哥天赐年产30万吨锂电材料项目、美国德州天赐年产20万吨电解液项目、四川眉山天赐年产30万吨电解液项目、广东江门天赐年产20万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项目、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嘉泽新能:投资4.2亿元建设嘉泽同心县150MW/300MWh储能电站项目】 嘉泽新能公告,公司投资建设嘉泽同心县150MW/300MWh储能电站项目,项目估算总投资约人民币4.2亿元。本项目目前选取储能电站运用最为成熟的磷酸铁锂+储能电池系统,公司将在未来运行过程中,持续保持对先进储能技术的跟踪,更换电芯时可选取价格更优、性价比更高的电芯。 【九部门:加大优质商品投放力度 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绿色智能家电、绿色建材和家具家装下乡】 商务部等9部门办公厅(室)发布关于印发 《县域商业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加大优质商品投放力度。发挥电商平台大数据优势,依法依规开展消费数据分析应用,引导生产厂商为农村市场生产投放更多适销对路的商品。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绿色智能家电、绿色建材和家具家装下乡,加快农村充换电设施建设,完善售后回收服务网络,促进农村大宗商品消费更新换代。鼓励组成县域零售商采购联盟,集中向生产厂家、品牌供应商采购商品,解决中小企业进货渠道混乱、议价能力弱等问题,提高商品品质,降低采购成本。 》点击查看详情 【公安部交管局推出优化机动车登记服务新措施 加快推进小汽车登记和驾驶证考试业务下放至县级交管部门】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部署各地公安交管部门进一步细化措施、优化流程,简化优化车辆登记程序。简化新车注册登记手续,便利一站办理新车上牌。在前期试点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国产小客车注册登记生产企业预查验试点,在36个城市33家生产企业实行新车出厂提前查验车辆,群众上牌免交验车辆。便利办理二手车转让登记,促进二手车交易流通。推行二手车出口登记异地通办,促进二手车出口发展。加快推进小型汽车登记和驾驶证考试业务下放至县级公安交管部门,减轻农村群众往返地市办事负担。进一步扩大县级业务范围,鼓励有条件的县级车管所办理货车登记业务,选择在部分具备条件的县级车管所试点办理大中型载客汽车登记业务,更加便利农村群众就近办事。 》点击查看详情 【Canalys:预计2025年印度新能源车市场将增至30万辆以上 复合年增长率59%】 Canalys研报指出,印度轻型汽车市场在2023年上半年较同期激增9.8%至200万辆。新能源汽车(EV)在印度占2.4%的市场份额,实现高达137%的同比增长,销量达4.8万辆。Canalys预测,2025年印度新能源汽车市场将增长到30万辆以上,占轻型汽车辆市场的6%以上,复合年增长率达到59%。 相关阅读: 碳酸锂期货下破20万 8月已跌超14% 9月有救?【SMM分析】 一个10亿一个42亿! 揭开两大锂矿买家的神秘面纱 下半年锂价能否“逆风翻盘”?【SMM热点】 【SMM分析】关于锂的一切 (三)- 碳酸锂期货指定交割库背后的信息 【SMM分析】磷酸铁锂受锂盐价格走弱影响 7月产量不及预期 锂价大跌锂矿仍被哄抢! 两大锂矿勘查权竞拍 最高升值超1600倍【SMM热点分析】 7月新能源车产销双增 8月多家车企降价 下半年车市有何预期?【SMM专题】 需求疲软 电解钴连跌5日 硫酸钴连跌4日 短期钴价难抬头!【SMM周度观察】 【SMM分析】磷酸铁下游备货意向减弱 7月产量小幅下降 【SMM分析】7月石墨化价格止跌维稳 一体化产能仍在释放中 【SMM分析】7月终端需求无明显提振 负极价格偏弱运行 【SMM分析】2023H1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降7% 数码市场消费仍不乐观 【SMM分析】动力消费需求表现分化 7月三元材料产出小增3% 【SMM分析】7月电解液产销匹配 六氟经历近半年去库后7月小幅累库

  • 中国黄金:黄金产品销量增加及黄金价格上涨 上半年净利同比增长22.31%

    中国黄金8月14日晚间发布的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5.67亿元,同比增长16.73%,主因报告期内黄金产品销量增加及黄金价格上涨所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5.37亿元,同比增长22.31%;基本每股收益0.32元。对于营业收入变动原因,中国黄金表示:主要原因为本报告期黄金产品销量增加及黄金价格上涨所致。 中国黄金的半年报显示: 2023年上半年,多重因素影响下,国际金价呈现冲高回落、整体偏强行情。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全球央行增持黄金储备,地缘政治风险等复杂因素影响下,国际黄金价格持续走升。随后因为政策预期调整、全球主要经济体CPI下行等因素影响,出现小幅回落,但仍在历史高位震荡。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3年上半年金银珠宝社零数据达1,689亿,同比增长17.50%,创下上半年度中国金银珠宝社零数据历史新高,优于整体社零8.20%增长率,是除餐饮类社会消费品外增长最好的消费品类。 根据中国黄金协会公布的数据,2023年上半年,随着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国民经济回升向好,全国黄金消费总体呈现较快恢复态势。全国黄金消费量554.88吨,与2022年同期相比增长16.37%。其中:黄金首饰368.26吨,同比增长14.82%;金条及金币146.31吨,同比增长30.12%;工业及其他用金40.31吨,同比下降7.65%。 中国黄金表示:公司以全产业链布局为品牌战略发展方向,一方面增加稳定的盈利能力和通畅的信息流通渠道,另一方面可以发挥规模经济和协同效应,减少流通环节,降本增效。为持续推动“中国黄金”产业结构优化,公司选取国内黄金产业发展强势区域,通过品牌引领打造黄金珠宝文化创意产业园,丰富产品结构,打造新的利润增长点。同时,公司会持续加大回购渠道的建设,完成黄金流转的闭环,推动黄金存量市场的流动性。 中国黄金此前公布的2022年年报显示,报告期实现营业收入471.24亿元,同比下降7.1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65亿元,同比下降3.6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6.95亿元,同比下降8.39%;基本每股收益0.46元。

  • 晶晨股份二季度净利略超预期 去库存效果初显但需求依然疲软

    8月14日晚间,晶晨股份披露2023年半年报,上半年营收23.5亿元,同比下降24.36%;净利润1.85亿元,同比下降68.41%;扣非净利润1.58亿元,同比下降71.88%。 公司称,上半年营收同比下降,主要是销量同比减少的影响。在财报中,晶晨股份坦承,“2022年以来全球经济及行业需求疲软的影响并未完全消除”。 该公司Q2单季业绩明显改善。2023年Q2,晶晨股份实现营收13.15亿元,环比增长27.05%(环比增幅与此前的预期一致);净利润1.54亿元,环比增长406.86%(环比增幅略高于此前预期的394.67%)。 晶晨股份营收 晶晨股份净利 晶晨股份预计,第三季度营收有望进一步环比提升,但具体业绩存在一定不确定性。 晶晨股份从事系统级SoC芯片的研发、设计和销售,产品线从智能机顶盒芯片、智能电视芯片、智能音视频系统终端芯片三大主线,延伸到智能影像、无线连接、汽车电子等领域。 2023年上半年,其研发投入持续增加,期间公司研发人员相较去年同期增加170人,公司发生研发费用6.08亿元,相较去年同期增加0.42亿元;多线产品创新进展顺利: S系列SoC芯片方案已被中兴通讯、创维、小米、阿里巴巴、谷歌、亚马逊等广泛采用,相关终端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国内外运营商设备; T系列SoC芯片解决方案已广泛应用于小米、海尔、TCL、创维、海信、长虹、联想、腾讯、亚马逊、等企业及运营商的智能终端产品。新一代T系列高端芯片出货量进一步增长; A系列SoC芯片已被小米、TCL、阿里巴巴、爱奇艺、谷歌、亚马逊等厂商采用。 W系列芯片:第二代Wi-Fi蓝牙芯片(Wi-Fi62T2R,BT5.3)已于2022年12月预量产,即将进入商务阶段。 汽车电子芯片进一步导入国内多个车型,包括但不限于极氪汽车、创维汽车。 截至2023年6月末,晶晨股份股东户数为9722户,环比下降25%;存货金额为11.43亿元,环比下降12%。 不过,晶晨股份提醒,公司根据已有客户订单需求以及对市场未来需求的预测情况制定采购和生产计划。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公司存货绝对金额可能随之上升,进而可能导致公司存货周转率下降。若公司无法准确预测市场需求并管控好存货规模,将增加因存货周转率下降导致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风险。

  • “算力龙头”暴涨回归!英伟达收复万亿市值关口 财报前大摩积极看好

    周一(8月14日)美股早盘,英伟达股价低开高走,现涨超6%,报每股434.72美元。 先前,英伟达已连续第四个交易日走低,上周五(8月11日)收跌3.62%,当时公司市值为10090亿美元。周一开盘后,股价一度下探403.11美元,市值也下破1万亿美元关口,但随后强劲反弹,最高升至435.88美元,万亿关口也因此失而复得。 截止发稿,英伟达年内累涨近两倍,继续保持在标普500成分股涨幅榜的第一名。去年11月,OpenAI公布了聊天机器人ChatGPT,让人工智能技术站到了美股热门投资的中央,而作为AI的算力来源,图形处理器(GPU)龙头英伟达受到了热烈追捧,公司也成为了美国第五大上市公司。 但近期这股热潮有所消退,分析发现,基于英伟达过去12个月的业绩,目前的市盈率为220倍,即使放在以高估值著称的科技行业,这一市盈率也高得惊人。根据FactSet的数据,亚马逊的市盈率为110倍,特斯拉的市盈率为70倍。 另外,英伟达的市销率也达到了41倍。与之相比,互联网泡沫时期时的市值最高的科技股——思科市销率也一度达到38倍。当时,思科的网络设备也被视为互联网时代崛起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结果却是,思科的增长未能赶上这波热潮的步伐。 财联社先前曾提到,巴菲特的“忠实门徒”著名价值投资者盖伊·斯皮尔(Guy Spier)表示,按照目前的价格, 英伟达可能不是一项出色的投资 ,并警告潜在买家要小心。 不过,摩根士丹利在最新的报告中重申了对英伟达的乐观态度。大摩文章提到, 英伟达的业绩定于8月23日盘后(北京时间8月24日凌晨)发布 ,报告将为该公司的财务业绩提供有价值的见解,并可能影响该股的价值。 文章强调,这家美国顶级投行 依然将英伟达视为“首选”(top pick),“英伟达的收入预期看起来很有希望, 公司在新兴技术领域的持续创新和投资为其的成功道路发挥了重要作用。” 上周,英伟达CEO黄仁勋在SIGGRAPH发表演讲称,生成式AI时代来临,未来所有一切的面前都是一个大型语言模型(LLM),而“人类”会是新的程式语言。从视觉te效到快速数字化的制造市场、工厂设计与重工业, 所有一切都将一定程度采用自然语言。 英伟达方面称,今年下半年将会有更多供应,但除此之外没有透露更多信息,也没有提供任何定量信息。一位私有云公司的高管认为,稀缺性导致GPU容量被视为护城河,从而导致更多的GPU囤积,又加剧稀缺性。 先前,OpenAI CEO山姆·阿尔特曼和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先后抱怨GPU不够用。另有消息称,百度、字节跳动、腾讯和阿里巴巴已向英伟达共订购了价值10亿美元的A800处理器,将于今年交付,还购买了价值40亿美元的GPU,将于2024年交付。 展望股价,《巴伦周刊》认为,虽然英伟达又跌破了50日移动均线,但在过去三年中,这一经历已有21次,而且每次发生这种事件后的三个月内平均上涨18%,并且其在三个月后跌到更低位的概率小于三分之一,所以投资者不必过分担忧。

  • 降价去库存 明微电子上半年净利大降187.05% 价格、毛利率有望趋稳回升

    14日晚间,明微电子发布2023年半年度报告。 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明微电子实现营收3.13亿元,同比下降21.46%;归母净利8022.99万元,同比大幅下降187.05%;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微1.28亿元,同比增长338.17%。 明微电子称,半导体行业周期对上半年业绩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公司在半年报中称,为快速消化过剩库存,巩固市场份额,对产品价格进行了大幅下调,平均单价较上年同期下降 44.33%。产品单价下降引致公司毛利率大幅下降,主营业务综合毛利率7.54%,较上年同期下降31.04%。 单价下调也造成了资产减值损失的增加,明微电子表示,公司部分产品库存与销售价格形成倒挂,报告期内计提了7360.59万元存货跌价准备。 据半年报披露,明微电子报告期末库存晶圆和库存商品净值为1.94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44.47%,去库存取得一定成效。 明微电子主营业务聚焦数模混合及模拟集成电路领域,主要产品包括显示驱动类、线性电源类和电源管理类等,应用于显示屏、智能景观、照明和家电等领域。 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明微电子全线产品销量均实现增长,其中,驱动类产品销量同比增长 34.32%,合同产生收入2.14亿元,占总营收比例近70%;线性电源类产品销量同比增长 56.05%,合同产生收入8490.12万元;电源管理芯片产生收入529.06万元。 明微电子表示,二季度随着下游需求逐步恢复、原库存消化和新品的逐步推出,山东贞明和铜陵碁明封测厂的产能利用率开始回升,产品单位成本逐步下降,公司产品价格和毛利率有望逐步趋稳回升。 研发方面,半年报显示,明微电子报告期内共投入4229.39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28.24%,占营收比例为13.52%。对于研发投入下降的原因,公司方面表示,主要系部分研发项目陆续结项,新立项研发项目仍处于研发阶段,未达到试产阶段,研发投片次数减少所致。 新产品开发方面,明微电子在半年报中称,目前Mini LED背光产品已上市,正在客户端进行验证。 截至14日收盘,明微电子股价报44.12元/股,日内跌2.3%,总市值48.56亿元。今年以来,明微电子股价经历了较大幅度的波动,从年初45元/股上下的价格,一路震荡走高,在4月初达到75元/股的高位。但此后,明微电子股价持续下跌,目前股价已跌回年初水平。 据第三方机构Sigmaintell统计,经过2022年下半年行业整体的控产动作,目前显示驱动行业库存相比去年下半年已有一定改善,国内设计公司库存水位约4-6个月,预计库存调整至安全水位仍将持续1-2个月,预计2023年二季度末零组件库存有望回归健康水平。其预期,预计2023年全球驱动芯片的需求规模约为80.2亿颗,同比微增约2.7%。

  • Argonaut Gold:二季度黄金产量同比下降26% 净利润同比增加15%

    阿尔戈黄金(Argonaut Gold)公司上周五宣布,公司2023年二季度的黄金产量为42482盎司,与2022年二季度(57409盎司)相比下降了26%。 该公司表示,每盎司销售成本为1,590美元,每盎司现金成本为1,304美元,每盎司全部维持成本(AISC)为1,594美元,与上年同期相近,基本符合2023年全年指导目标。 Argonaut补充说,今年上半年的产量和每盎司成本 "基本符合计划,公司有望实现年初制定的全年产量和成本指导目标"。 该公司表示,2023年第二季度的收入为8310万美元,比2022年第二季度的1.114亿美元减少了25%,原因是该公司三个墨西哥矿场的计划产量减少。 毛利润为 1550 万美元,比 2022 年第二季度的 1980 万美元减少 430 万美元,原因是计划产量降低导致收入减少。 Argonaut还报告称,其净利润为2120万美元,或基本每股和每股摊薄收益0.03美元,而2022年第二季度净利润为1840万美元,或每股0.06美元,增长了15%。 公司 2023年的综合产量和成本指导保持不变,仍为20万至23万盎司黄金当量,全部维持成本为每盎司 1625 美元至 1725 美元。 重要的是,该公司表示,在第二季度,Magino矿山的调试活动进展顺利,5 月中旬矿石进入破碎回路,大约一周后进入磨矿回路。 6 月中旬实现了首次黄金浇铸。 "我们继续将Magino矿场的磨机提升到稳定状态,预计将在今年第三季度实现商业生产。该公司表示:"工厂在运行时一直保持或超过铭牌吞吐能力。 Argonaut Gold 是一家加拿大黄金公司,在北美拥有一系列业务组合和多阶段资产。该公司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的 Magino 项目已进入最后施工阶段。Magino预计将于 2023 年第三季度实现商业生产,将成为 Argonaut 最大、成本最低的矿山。

  • K92矿业二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71% 黄金产量同比增长18%

    K92矿业公司上周四宣布,2023年第二季度,该公司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凯南图金矿(Kainantu gold mine)生产了30794盎司的黄金当量,同比增长了18%。 该公司公布的黄金现金成本为597美元/盎司,黄金全部维持成本(AISC)为975美元/盎司,明显好于620-680美元/盎司的黄金现金成本和1180-1300美元/盎司的黄金全部维持成本的年度指导。 K92矿业公司的收入也达到了 5180万美元,同比增长了39%,净利润为880 万美元或每股 0.04 美元,同比增长了71%。 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三个月,运营现金流(营运资本调整前)为1620万美元或每股0.07美元,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为2160万美元或每股0.09美元。 该公司表示,尽管本季度在不动产、厂房和设备上的支出接近创纪录的2200万美元,在勘探和评估支出上也达到创纪录的630万美元,但公司的现金余额仍增加了690万美元。"该公司补充说:"资产负债表十分稳健,截至本季度末,公司拥有 9560 万美元现金,没有任何债务。“ 在一份新闻稿中,K92 还提到了5月份完成的 2A 阶段工厂扩建工程,该工程对冶金回收率产生了 "直接而显著的 "促进作用,同时在几个方面的勘探也取得了成功。 K92 矿业公司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东部高地省的凯南图金矿从事金、铜和银的生产,并在该矿附近勘探和开发矿藏。

  • 协创数据表示,2023上半年营收为183,951.76万元,同比增35.7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为11,301.44万元,同比增59.04%。 报告期内,公司收入及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同比增长较多,主要系客户需求增长及公司降本增效措施得到了有力执行所致,具体为: (1)国内、国际智能家居消费市场复苏,特别是国际市场细分场景,包括户外太阳能、低功耗、4G摄像机等系列产品海外需求增加,累积需求增速较快; (2)数字化和自动化智能制造的落地带来出货能力的大幅提升,并且助力优化制造成本;全球芯片供应缓解,有助于材料成本的持续优化,降本增效效果显著,并持续推动; (3)智能云物联一体机、视频伴侣家庭安防套件等自主创新品类提升了产品盈利能力。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