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4139个
全球资深黄金和白银生产商Polymetal International上周三宣布,受俄罗斯业务增长的推动,该公司2023年第二季度的黄金产量同比增长22%,达到42.3万盎司。 Polymetal重申其2023年全年生产指引,即170万盎司黄金产量(俄罗斯120万盎司,哈萨克斯坦50万盎司)。 在俄罗斯销量回升和金属价格上涨的推动下,该公司第二季度和六个月的收入分别同比增长34%和25%,达到5.81亿美元和13.15亿美元。 根据Polymetal International的一份新闻稿,由于制裁导致俄罗斯业务销售中断,Polymetal的净债务达到25.9亿美元(哈萨克斯坦为2亿美元,俄罗斯为23.9亿美元)。“第二季度,我们看到了一系列稳健的生产业绩,支持我们全年生产170万盎司的产量指引。该公司的精矿运输收到物流中断干扰。管理层正在努力建立新的运输路线,以便在2023年第四季度之前解决这一问题。” Polymetal International是一家全球资深黄金和白银生产商,在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拥有资产。Polymetal拥有10个生产金矿和银矿的投资组合,以及一系列未来增长的项目。该公司在伦敦证券交易所、莫斯科证券交易所和阿斯塔纳国际交易所上市。
上半年,韦尔股份(603501.SH)净利下滑近100%,这与公司“打折”降库存有关。这半年公司库存下降超20%,但毛利率也下降超40%,有半导体厂商直言毛利仍可能持续下降。 财报显示,上半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8.58亿元,同比下降19.9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3亿元,同比下降93.25%。其中,Q1净利润为1.99亿,而Q2净利润亏损超4500万元。这也是韦尔股份2017年上市以来首次Q2净利润亏损。 公司解释称,受到地缘政治及宏观经济形势的持续影响,下游需求整体仍旧低迷,公司营业收入出现小幅下滑。同时由于产业供应链端库存高企导致供需错配,库存去化过程中部分产品价格承压,毛利率水平受到较大幅度的影响。 在本次半年报中,韦尔股份并未直接披露毛利率水平,但计算得知,韦尔股份上半年的主营业务的营业毛利率仅为20%,较上年的34%下降了超40%,降幅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同为CIS龙头企业的国际厂商三星电子Q2毛利率约为30%,较上年同期下降约9%;国内半导体厂商思瑞浦上半年公司综合毛利率为54.74%,较上年同期减少3.58%。 值得一提的是,消费电子下行,手机、VR等业务的收入下滑已是预期之内,但韦尔股份十分看重的汽车业务的增幅亦低于预期。H1公司图像传感器业务来源于汽车市场的收入 19.04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18.87%。根据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44.1%。 通过“打折”库存下降明显,韦尔目前存货净额为 98.28 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约20%,但该数额仍占期末流动资产的50.69%,处于历史高位。 目前,去库存仍是半导体产业“主旋律”。近日联电共同总经理王石在第二季度法说会上表示,由于终端需求疲弱,半导体产业库存调整将持续至第四季度。中国大陆复苏比预期慢,整体终端需求疲弱,虽然电脑、服务器等部分产品需求回升,但无法抵消总体消费能力减弱。 因此,多位受访者均表示,整个半导体市场难有起色。“从市场情况来看,尽管下游终端需求出现回暖迹象,但竞争依然激烈,竞争对手利用降价策略去库存的压力依然存在,因此不排除下半年芯片毛利率继续下降的可能性。”翱捷科技(688220.SH)在近期接受调研时表示道。 不过,尽管整体市场不见好转,但在CIS领域,子公司市占率世界第三的韦尔也迎来了结构性机会。 知名果链分析师郭明錤近日发文表示,继2023年下半年两款iPhone 15标准版后,另外两款2024年下半年的iPhone 16 Pro也将采用堆栈设计CIS,故Sony高阶CIS产能供应将持续紧张至2025年。因Sony高阶CIS产能持续吃紧,故韦尔高阶CIS (48MP+) 市占率持续快速提升,预期下半年高阶CIS出货量将增长约50%至3600万片。受益于2023年下半年订单显著增加,韦尔高阶CIS在2023年出货量将同比增长约35%。 韦尔股份也在本次半年报中表示,伴随着公司 5000 万像素以上 图像传感器新品在 2023 年第三季度的量产交付,公司预计来源于手机市场的产品收入将实现稳步增长,产品结构优化将助力公司相关产品价值量及盈利能力提升。 对于本文中提到的毛利率下滑幅度超同行、降库存幅度低于预期等问题,记者已向韦尔股份发送采访提纲,但截至发稿暂未收到回复。
泛美白银(Pan American Silver)日前报告其2023年第二季度白银产量为602万盎司(2022年第二季度:454万盎司),创纪录的黄金产量为24.82万盎司(2022年第二季度:12.83万盎司)。与2023年第一季度相比,该公司的白银产量增长了55%,黄金产量增长了102%。 在一份新闻稿中,该公司表示,其季度白银产量略高于管理层对2023年第二季度的预期,而黄金产量处于季度预期的高端。 Pan American Silver二季度的收入为6.399亿美元,与2023年第一季度相比增长了64%,这反映出在Yamana交易于2023年3月31日完成后,该公司的运营基础扩大。 Pan American Silver报告称,2023年第二季度净亏损4740万美元(每股基本亏损0.13美元)(2022年第二季度:净亏损1.736亿美元),这反映了非现金会计影响,包括与出售公司在Morococha矿的92.3%权益相关的3330万美元的税后减值费用,以及与Yamana交易会计相关的制成品库存的税后公允价值调整净额2610万美元。 Pan American Silver的调整后收益为1470万美元,或调整后每股收益0.04美元(2022年第二季度:调整后亏损650万美元),不包括减值费用和公允价值调整。经营现金流为1.17亿美元,扣除税款5050万美元。该公司还宣布了2023年第二季度每股普通股0.10美元的现金股息。 Pan American Silver重申了其2023年的运营前景,包括白银、黄金、基本金属的生产、现金成本和全部持续成本,以及持续和项目资本支出。预计2023年的白银产量在2100万至2300万盎司之间,黄金产量在87万至97万盎司之间。 在评论业绩时,总裁兼首席执行官Michael Steinmann表示:“我们2023年第二季度的业绩显示,在战略收购Yamana之后,我们的投资组合的规模和质量都有了显著提高。与上一季度相比,白银和黄金的产量分别增长了55%和102%,而三家新的低成本生产商的加入为公司的成本结构带来了切实的好处。6.399亿美元的收入反映了我们运营基础的逐步变化,与2023年第一季度相比,在营运资金变化之前,运营现金流增长了151%。这些结果实现了我们对Yamana交易的预期收益,并使我们能够在过去一个季度偿还净5540万美元的债务,并派发3640万美元的股息。我们也有望通过此次交易实现4000万至6000万美元协同效应的目标。” Pan American Silver是美洲领先的贵金属生产商,在加拿大、墨西哥、秘鲁、玻利维亚、阿根廷、智利和巴西经营银矿和金矿。该公司还拥有危地马拉的Escobal矿,该矿目前尚未运营,并持有勘探和开发项目的权益。
铜金生产商Aura Minerals上周五宣布,其位于巴西的Almas金矿于2023年8月10日首次开采了金矿。 该公司表示,自4月23日开始生产以来,从Paiol矿坑加工了约15.2万吨矿石,6月份加工了4.6万吨,7月份加工了10.6万吨,接近每月11.4万吨的名义产能。 Aura指出,该工厂的调试正在进行中,并且超出了公司的预期,预计在未来几周内进行商业生产。该公司表示,它有望实现2023年23,000至28,000盎司的指导目标。 该公司的总裁兼首席执行官Rodrigo Barbosa评论说:“Almas实现第一次金矿开采对Aura来说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因为这是我们建造的第一个绿地项目,而且是按时和按预算完成的。我们为取得这样的成绩感到骄傲,我要感谢整个团队的不懈努力,以及社会各界的坚定支持。我们预计将很快宣布商业化生产,并期待展示Almas将如何对生产和财务前景产生积极影响。” Aura是一家中级黄金和铜生产公司,专注于美洲黄金和基本金属项目的开发和运营。
新亚电子表示,2023上半年营收为15.16亿元,同比增104.20%,主要原因是子公司中德电缆纳入合并报表所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为8145.71万元,同比减6.07%。 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3年上半年,尽管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国内经济发展也面临压力,但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当前,全球经济仍处在一些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收紧所形成的紧缩阶段,经济增长所面临的不确定性较高,商品消费需求下降的趋势尚未得到扭转,终端整机调整库存,行业竞争加剧,公司经营业绩受到一定的影响。
卓翼科技表示,2023上半年营收为8.98亿元,同比减8.3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为-1.28亿元,同比减101.24%。 主要业绩驱动因素 1)发挥公司优势,拓展客户群体公司深耕3C电子行业多年,长期服务的客户均为行业的巨擘,使得公司在前沿技术创新、新产品和新业务布局上占据领先优势。在新技术、新业务拓展方面,公司在保持网络通讯产品和消费电子行业优势的同时,加快布局创新硬件、储能等领域。公司凭借领先的技术优势、智能制造水平及品质管理能力,已成为H客户、小米及小米生态链、360等国内知名品牌商、通信运营商的长期合作供应商。随着与战略合作伙伴进一步深入合作,产品市场份额逐步提高,同时将伴随拓宽品类而开拓更多的应用场景。 2)技术迭代升级,开拓新的增长点公司通过定期与客户交流、产业调研等方式进行市场调研,紧密跟踪行业发展趋势,深入了解客户和市场需求,最大程度上确保新项目具有充分的可行性,能够有效转化为市场认可的产品。公司以科技创新作为强劲引擎,深度绑定核心客户,加大新客户的开发和新兴产品的研究应用,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同时,公司加快将网络通信所积累的技术能力、市场渠道优势扩展到相关新业务,积极推出如IPC、全屋智能等产品,开拓新的业绩增长点。 3)强化内部管理,夯实发展基础公司持续聚焦主营业务发展,不断夯基固本、提质增效。公司通过战略创新转型、提升运营能力、数字化工具赋能,全面提升经营能力。公司以市场营销、经营管理、项目管理、创新发展为基点,优化市场业务布局,全面提升经营能力,强化推进项目管理,全面深化提质增效,深入推进公司主业业务的发展,开创公司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天银机电表示,2023上半年营收为4.68亿元,同比增15.1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为3472.93万元,同比增35.50%。 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 A.行业因素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家用电冰箱(家用冷冻冷藏箱)2023年1-6月累计产量为4,738.7万台,同比增长13.3%;家用冷柜(家用冷冻箱)2023年1-6月累计产量为1,202.1万台,同比下降1.2%。根据产业在线的统计数据,全封活塞压缩机(冰箱压缩机)2023年1-6月累计销量为12,567.7万台,同比增长4.6%。 B.公司自身因素 公司是行业技术的先行者。公司长期研究开发冰箱压缩机用起动器及其他零配件,是国内率先成功研发无功耗电子式起动继电器的生产企业,也是压缩机用无功耗电子式起动器行业标准起草单位之一。公司长期关注家电行业技术升级和变革趋势,公司前期成功开发出在技术上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的变频冰箱控制器,其核心技术——变频控制程序完全由公司自主研发,在软件算法方面具有较高水平。公司持续聚焦主业,多年来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持续提升产品品质,提高生产自动化投入,减员增效显著,公司凭借产品高质量和品牌优势,积累了一批稳定的下游龙头企业客户,公司市场占有率和品牌知名度在行业内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剥离了营收高利润低的石化业务后,焦煤细分行业龙头企业永泰能源(600157.SH)在上半年的净利润得到进一步提高。 昨日晚间,永泰能源发布2023上半年业绩情况,公司上半年实现总营收139.82亿元,同比下降15.70%;实现净利润10.13亿元,同比增长31.45%;实现扣非净利润10.05亿元,同比增长27.29%。 谈及营降利增的原因,永泰能源证券事务处的工作人员对财联社记者表示,营收下降的最主要原因不是煤炭,而是去年年底剥离了石化板块的贸易,出售了一部分华瀛石化的股权,石化业务的营收占比较大,但利润占比较低,所以上半年营收有所下降。 从主营业务煤炭产业表现来看,受夏季保供与煤价下行的影响下,永泰能源上半年原煤与洗选煤的产销量同比上升,但煤炭采选销售收入同比下降16.58%,比去年少赚11.11亿元。 对该业务的表现,上述工作人员也坦言系因前一段时间煤价比较低。“近期才开始有所企稳目前来说主焦煤现货价格在2000元/吨左右。” 永泰能源也在半年报中表示,由于焦煤矿井资源禀赋及安全条件均逊于动力煤矿井,在安全、环保常态化监管背景下,国内焦煤有效供给或逐步收缩。加之焦煤资源稀缺、中长期产量预计将下降,在经济复苏背景下,焦煤供需将处于震荡偏紧状态,焦煤价格也将逐步回升。 新能源业务方面,6000吨/年高纯五氧化二钒选冶生产线的一期工程(3000吨/年)在上半年如期开工建设,该计划分为二期建设6000吨/年高纯五氧化二钒选冶生产线及配套工程。 一期工程预计于2024年下半年投产,达产后将占据目前国内石煤提钒20%左右市场份额。据永泰能源介绍,该项目是目前国内单条规模最大、自动化程度最高、环境最友好的石煤提钒生产线。 钒电池产线方面,1000MW大容量全钒液流电池及相关产品生产线一期工程(300MW)也在上半年开工建设,预计于2024年下半年投产,达产后将占据目前国内10%左右市场份额。 对于钒电池的目标客户,永泰能源证券事务处的工作人员对财联社记者表示,目前正在做开拓市场的工作。“大型的光伏基地或者是风电基地之类都是我们的目标客户,我们自己的电厂也可以用于调峰调频作用。但我们必须得等钒电池定型以后才能真正的往外推,所以我们现在也只是初步在做,我们争取等它在量产的同时能直接对外售卖。” 对于眼下的发展目标,永泰能源在半年报中表示,将加快推进年产 600 万吨证载规模的优质化工用煤及动力煤的海则滩煤矿建设,争取早日投产见效。 此外,在已形成的全钒液流电池全产业链基本架构基础上,继续积极推动钒资源开发、钒电池制造等全钒液流电池相关生产线开工建设。
康盛股份表示,2023上半年营收为10.69亿元,同比减33.0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为2280.08万元,同比增317.1%。 分业务板块具体情况如下: 公司家电板块的原材料市场价格有所回落,同时公司家电板块进行了积极的产品结构调整和提质降本增效,制冷管路、制冷配件的毛利率较上年同期分别增加2.45%和1.34%,家电板块整体的盈利能力较上年同期有所提升。公司汽车板块受季节波动以及新能源客车行业整体情况影响,新能源客车销量较上年同期出现较大幅度下降,导致上市公司营业收入降幅较高;公司子公司中植一客成都汽车有限公司报告期内收到了上年度交付的成都公交订单款项3.44亿元,冲回了已计提的坏账准备1,718.81万元,因此汽车板块的利润情况较上年同期有所好转。
SMM 8月15日讯:8月10日晚间,沪硅产业发布2023年半年报数据,报告显示,2023年上半年,沪硅产业实现营业收入约15.74亿元,同比下降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7亿元,同比增长240.35%。 对于公司营收下滑的原因,沪硅产业表示,分业务看,国内的两块业务基本维持去年同期水平,上海新昇的300mm硅片业务收入较去年同期小幅下降,子公司新傲科技200mm硅片业务收入较去年同期小幅增长,但是芬兰Okmetic的业务由于直面全球市场下滑的冲击,收入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7%。上述情况综合导致了公司上半年收入的小幅下降。 而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上同比大涨240.35%的原因,主要是得益于公司参与的多家产业内上下游公司的股权投资带来的公允价值收益。 300mm大硅片方面,公司一直持续不停的在推进300mm半导体硅片产能建设工作。一期30万片/月产线的生产及出货现在均保持稳定,历史累计出货已超过800万片。正在实施的二期新增30万片/月产能建设项目的生产设备自2022年第四季度起已开始陆续搬入,现已形成7万片/月的新增产能。通过持续建设,预计到2023年年底,300mm半导体硅片产能将达到45万片/月。 200mm业务方面,新傲科技紧随电动汽车和工业类产品需求强劲的市场情况,与客户开展全方位合作,积极开拓IGBT/FRD产品应用市场,目前已取得了较好的市场份额。在此市场疲软的大环境下,新傲科技今年上半年仍取得了一定增长。而Okmetic虽然短期内受到市场冲击有所下滑,但从长期来看业务情况和市场前景依然可期,其在芬兰万塔的200mm半导体特色硅片扩产项目建设正按计划推进中,预计将在年内完成厂房的基础建设。 而回顾2023年上半年的半导体市场,继续延续2022年以来的状态。2022年以来伴随消费类电子等终端市场需求疲软,下游芯片制造企业以及存储器厂商在产能利用率开始下滑,同时叠加高库存水平影响,产业的周期性调整趋势也在2023年上半年明显影响到了上游硅片产业。 不过即便如此,沪硅产业对长期的半导体市场依旧充满期待,其表示,受新能源汽车、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产业的快速发展驱动,行业整体发展依旧积极向好,希望能如多家机构的预测,半导体能将自2024年恢复快速增长、进入周期性上升通道。 对于二季度毛利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沪硅产业表示,主要是产能利用率下降和折旧费用增加导致,另外产品单价的压力也是一个因素。此外,公司还表示,相比于二季度,三季度的压力依旧存在,在当前行业复苏不及预期的情况下,公司会努力争取将业绩做好。 对于上半年8寸和12寸产能利用率的相关问题,沪硅产业表示,上半年消费类应用需求持续低迷,但是汽车和功率等方面的需求比较火热。8寸方面,在射频方面有所增长。12寸方面,公司加大了研发力度,成功进入了IGBT方面的应用,将会逐步进入量产。 此外,在被问及“设备国产化率的情况和明年节奏”的相关问题时,沪硅产业表示,目前已经有一些国产的合作厂商具有进入大量量产的能力,也在做一些机台的验证,公司非常积极地在推进。明年的提升节奏还需要进一步的评估和规划。 据SMM了解,近期,已有包括立昂微、瑞芯微、韦尔股份等在内的多家半导体相关企业发布了2023年业绩报告。从其成绩来看,立昂微上半年共实现13.4亿元的营收,较上年同期下降14.2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4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65.49%;瑞芯微上半年共实现约8.53亿元的营收,同比减少31.3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480万元,同比减少90.89%;韦尔股份上半年则共实现88.58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9.99%,其中在公司业务占大头的半导体设计业务收入实现73.90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8.8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3亿元,大幅下降93.25%。 而提及公司业绩下滑的原因,多家半导体相关企业均表示,2023年上半年半导体下游需求不振。同时,下游需求不振也拖累了全球半导体销售额有所下滑。据。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组织(WSTS)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为2440亿美元,较去年同期下跌5.4%,其中,中国半导体市场规模约为700亿美元,较2022年同期下跌22.4%。 中国方面,工信部此前《2023年上半年电子信息制造业运行情况》,其中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不论是手机、智能手机还是微型计算机设备和集成电路产量均同比录得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总计1.62亿台,同比下降25%,智能手机产量总计5.07亿台,同比下降9.1%。 因此,在全球半导体行业处于下行周期的当下,沪硅产业依旧能得以实现净利润超240%的增长,实力不容小觑。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