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48

  • 海天智胜金属向阮殿波院士展示超大型一体压铸、镁合金注射成型解决方案

    据海天智胜金属官微消息,6月21日,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宁波大学机械工程与力学学院院长阮殿波、学院党委书记王智腾与学校老师、校友来到海天智胜金属参观。 海天智胜金属总经理乐晓东、副总经理洪剑文出席接待,向阮院士一行表示热烈欢迎。 在座谈中,洪剑文先生向阮院士一行介绍了海天集团及产业布局、海天智胜金属概况、产品及前沿应用等情况,展示了海天智胜金属超大型一体压铸、镁合金注射成型解决方案,与在场的老师校友们共同探讨行业发展趋势及企业在不同行业的实践经验。 会后,阮院士一行参观了海天智胜金属制造基地及全球应用中心。

  • 宝武镁业参与编制的一项国家标准《原生镁锭》正式实施

    据宝武镁业官微消息:2023年12月28日,由宝武镁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原南京云海特种金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武镁业)作为主要起草单位之一参与编制的国家标准《原生镁锭》GB/T 3499-2023正式发布,并于2024年7月1日起实施。 国家标准《原生镁锭》 由TC243 (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归口,TC243SC1(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轻金属分会) 执行 ,主管部门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近年来,随着国内电子信息技术与半导体技术的快速发展,高纯金属有机化合物-"MO源"的国产化取得进一步地突破,MO源作为化合物半导体产业的核心材料,需要严格控制其中某些金属杂质的含量,因为这些微量的金属杂质,将极大的影响半导体产品的光电性能,而镁作为MO源系列产品中的一种配体材料,其杂质元素含量的多少,也将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因此需要更高纯度的超高纯金属镁。《原生镁锭》GB/T 3499-2023标准的实施,规范了原生镁锭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储存、质量证明书及订货单(或合同)内容等要求。 作为宝武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关键平台,宝武镁业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刻领悟集团公司“四化”经营纲领的深刻内涵,立足镁业新发展阶段,着力以科技创新为引擎推动镁业高端化发展,创建镁基材料世界一流企业。在加大镁基材料及应用技术研究与创新的同时,宝武镁业高度重视技术标准研制工作,积极参与国家、行业、集团公司标准编制,与业内先进水平单位合作,主持或参与相关标准规范编制,这种做法不仅有助于确保企业产品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要求、提升产品质量和安全性,还进一步增加了客户的信任和满意度,推动企业创新和技术升级,为我国镁及镁合金领域发展贡献力量。自“十五”以来,宝武镁业累计承担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强基工程—高强镁合金及其变形加工产品产业化”等省级以上项目15项;参与《镁及镁合金铸锭纯净度检验方法GB/T 38786-2020》等20余项标准制定;参与ISO 3116:2019《变形镁及镁合金》国际标准、《航空航天用高强镁合金锻件规范》镁合金行业标准的制定。

  • 南京精密&LGE E2H汽车三联屏镁合金压铸项目正式投产

    据宝武镁业官微消息:6月12日,南京云海轻金属精密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京精密”)压铸车间举行了“南京精密&LGE E2H汽车三联屏镁合金压铸项目” 正式投产仪式,本次仪式标志着E2H汽车三联屏镁合金项目正式进入量产阶段。LGE常务崔成洙、室长蔡武京、IPO长孙澈权、Team长金俊渊、总监郑国哲等一行来访宝武镁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武镁业”)并参加活动剪彩仪式。宝武镁业董事长梅小明、南京精密总经理王斌、南京云海贸易总经理吴凡、南京精密副总经理唐典均等人接待LGE常务崔成洙一行。 活动伊始,南京精密总经理王斌做宝武镁业简要介绍:宝武镁业分为镁材料事业部、铝制品事业部和镁制品事业部,其中镁制品事业部在南京、重庆、天津、巢湖、荆州、青阳设立了6家压铸公司。南京压铸工厂一期、二期分阶段投资,建设内容包括冷室压铸车间、半固态压铸车间、机加工车间、表面处理车间、合金重熔车间、立体库、AGV智能化物流系统。 会上,宝武镁业董事长梅小明与LGE常务崔成洙就汽车轻量化、新能源汽车发展及镁合金市场发展前景等展开讨论。宝武镁业作为全球轻金属材料领域的领军者,拥有完整的产品研发与制造能力,镁及镁合金产品的市场份额全球领先,形成了“白云石开采-原镁冶炼-镁合金熔炼-镁合金加工-镁合金回收”完整镁产业链,能够实现原材料的稳定供应。 随后,宝武镁业与LG电子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由宝武镁业董事长梅小明与LGE常务崔成洙共同签署《镁合金战略意向书》。 座谈会结束后,双方至南京精密压铸车间意德拉2700T压铸机旁参加“南京精密&LGE E2H汽车三联屏镁合金压铸项目” 正式投产仪式及剪彩活动。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汽车智能化、轻量化需求的不断提高,汽车三联屏镁合金压铸项目应运而生。该项目采用先进的镁合金压铸技术,打造出具有高强度、轻量化和良好散热性能的汽车三联屏,不仅提升驾驶体验,也进一步推动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E2H汽车三联屏镁合金压铸项目”的正式投产,将为汽车制造行业带来广阔的市场前景,是南京精密在汽车制造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重要里程碑,为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仪式结束后,LGE一行参观了南京精密生产现场。为了该项目顺利开展,南京精密投用了MES系统,使得整个生产过程可视化,实现了对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和数据收集,让管理人员能清晰了解产线各个环节,包括设备状态、生产进度等,确保了各工序生产资源的最佳利用,有效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LGE一行对南京精密的生产制造能力表示充分肯定。

  • 铸锻研发院镁合金熔炼炉首炉镁液成功出炉

    据一汽铸锻官微消息:为贯彻落实集团公司“531”战略部署和一汽铸锻“1554”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加快打造行业领先的竞争力,近日,铸锻研发院先进材料创新实验室敢为人先、勇于创新,首次引进一台镁合金熔炼炉并顺利完成熔炼试验,加速推进轻量化发展新突破。 本次试验由一汽铸锻研发人员与吉林大学联合培养项目研究生共同完成,实验人员在中试车间现场采用超声波设备对首炉镁合金熔体进行处理。该超声波设备能够改善熔体成分不均匀问题,细化晶粒组织,提高铸件综合力学性能。 镁合金熔炼炉的引进及首炉镁液的顺利出炉,标志着铸锻研发院先进材料创新实验室具备了自主开展高性能、高耐蚀镁合金材料研究的基础条件,是一汽铸锻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一步,为后续镁合金材料自主开发及验证提供了坚实支撑。 未来,铸锻研发院将持续深耕镁合金产品开发领域,加快掌握关键核心技术,依托先进材料创新实验室等四大实验室,推进轻量化材料应用,为绿色产业革新注入新活力。

  • 立中集团逆势小涨 公司铝基稀土中间合金已应用于大飞机和航天部件铝合金制造

    6月11日,与大盘的下调不同,立中集团出现了小幅的逆势上涨,截至11日11:21,立中集团涨0.31%,报19.25元/股。 被问及“司产品间接用在国外某公司飞行出租车,那国内有没有飞行汽车使用”,立中集团6月3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低空经济属于国家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内容,公司积极响应号召,持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着力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工艺领域,目前正加快加深产品在低空经济上的布局,推动产业链的高端化发展。公司研发和生产的铝基稀土中间合金已应用于大飞机和航天部件铝合金的制造;生产的航空航天级特种中间合金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的钛合金和高温合金领域,已成功间接用于制造飞机发动机排气塞、发动机扇叶、喷嘴构件、起落架、制动盘和紧固件等关键部位,同时也间接供货给国外某飞行汽车公司的电动飞机(“空中出租车”);此外,公司研发的硅铝合金、铝基复合材料、微晶铝合金材料和3D打印铝合金材料等硅铝弥散复合新材料可用于航空航天电子封装、飞机部件、光学设备等。 对于“公司的产品有应用到飞行汽车上面吗?如果目前没有应用的话,能否应用到飞行汽车上面?公司目前的钠离子电池有什么进展和特色呢?”立中集团6月3日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研发和生产的铝基稀土中间合金已应用于大飞机和航天部件铝合金的制造;生产的航空航天级特种中间合金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的钛合金和高温合金领域,已成功间接用于制造飞机发动机排气塞、发动机扇叶、喷嘴构件、起落架、制动盘和紧固件等关键部位,同时也间接供货给国外某飞行汽车公司的电动飞机(“空中出租车”);此外,公司研发的硅铝合金、铝基复合材料、微晶铝合金材料和3D打印铝合金材料等硅铝弥散复合新材料可用于航空航天电子封装、飞机部件、光学设备等。 5月22日晚间,立中集团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天津新立中合金集团有限公司于近日取得某头部新能源车企的免热处理合金材料供应技术认证。立中集团表示,公司本次获得某头部新能源车企免热处理合金材料供应技术认证,代表公司生产的免热处理材料已通过该终端客户的全部验证,彰显了客户对公司生产的一体化压铸免热处理合金材料综合性能表现的高度认可,将进一步促进公司与客户,以及下游压铸厂的深入合作,巩固公司在该产品领域的领先地位,加速推进公司实现免热处理合金材料规模化市场落地。同时,预计将对公司未来的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有利于提升公司整体盈利能力和市场占有率。 立中集团5月21日晚间公告,公司子公司立中车轮于近日收到某国际知名汽车制造商铝合金车轮项目的定点通知,项目预计2026年6月开始量产,项目生命周期6年,预计项目周期内销售金额约3.77亿元。本次定点项目不排除后续其他项目共同使用产品的可能性。另外,公司全资子公司立中合金于近日取得某头部新能源车企的免热处理合金材料的资质认证。 立中集团发布2024年一季度业绩报告显示,2024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59.67亿元,同比增长16.49%;归母净利润2.74亿元,同比增长132.47%;扣非净利润2.63亿元,同比增长220.78%;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26亿元,上年同期为-3.35亿元;报告期内,立中集团基本每股收益为0.44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4.04%。 立中集团此前发布的2023年年报显示: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33.65亿元,同比增长9.33%;归母净利润6.06亿元,同比增长22.98%;扣非净利润5.19亿元,同比增长30.79%;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61亿元,同比增长296.40%;基本每股收益为0.97元;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1.2元(含税)。公告显示,2023年,受益于下游汽车产业链景气恢复,新能源和高端市场需求持续释放,公司轻量化铝合金车轮,再生铸造铝合金、高端晶粒细化剂、航空航天级特种中间合金等产品销量持续增长,叠加新产品、新技术升级赋能,市场开拓加速推进,产品和客户结构优化调整,降本增效力度增强,使得公司毛利率稳步提高,盈利水平进一步提升,各项业绩再创历史新高。2023年公司主要收入来源为,铸造铝合金收入121.33亿元,同比增长4.55%,占营业收入的51.93%;铝合金车轮收入84.70亿元,同比增长19.18%,占营业收入的36.25%;中间合金收入18.57亿元,同比下降3.82%,占营业收入的7.95%。 中邮证券4月26日发布研报称,给予立中集团买入评级。评级理由主要包括:1)业绩十分亮眼,连续环比高增长;2)铸造合金业务盈利提升,再生铝比例进一步提升;3)免热处理合金加速落地,2024年应用有望从1-10;4)车轮业务高景气,公司迎来量利提升;5)中间合金高端化,进军航空航天和新能源领域。风险提示:电解铝价格大幅波动;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项目进展不及预期;海外政策风险。

  • 圆桌论坛:大咖谈未来一体化压铸的布局 企业出海面临的风险【SMM压铸峰会】

    6月6日,在SMM于浙江宁波主办的 2024SMM压铸产业高峰论坛 上, 力劲集团区域销售总监罗新荣 主持的“圆桌论坛”环节,围绕多个话题由四位嘉宾: 奇瑞汽车压铸工艺总监肖榕 、 蔚来汽车高级工程师董正阳 、 深圳市铭利达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首席供应链官颜冬梅 、 帅翼驰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新材料科技总经理张跃波 分别发表了各自的观点。 力劲集团 区域销售总监 罗新荣 未来一体化压铸市场地位是否会被撼动 肖榕表示,未来一体化压铸的地位是否会被撼动,一体化压铸的成本和产出是关键,以前用冲压技术来生产车身, 现在是用一体化压铸技术,随着一体化压铸技术的逐步完善,将带来更多收益,同时,奇瑞目前拥有更新进的工艺降低生产成本。 奇瑞汽车 压铸工艺总监 肖榕 一体化压铸结构件链接技术的应用难题 众所周知,一体化压铸生产出来的汽车零部件比较大,要确保能应用到汽车上,如何链接好是一个关键问题,董正阳表示压铸结构系统方面设计要规范,压铸工艺方面胶粘的问题也逐步得到解决。 蔚来汽车 高级工程师 董正阳 企业出海面临的风险、挑战 颜冬梅表示,企业出海具有不确定性的风险,当前国内新能源汽车发展竞争比较大,行业内卷令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考虑海外建厂;同时,企业走出去面临关税方面的挑战。呼吁我国企业出海具备“抱团”精神,共同面对风险与挑战。个人建议,企业出海应当提前考虑供应链、人才布局。 深圳市铭利达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首席供应链官 颜冬梅 免热处理材料目前的难点 张跃波表示,目前全球免热处理材料的专利有100多项,但实际上铝免热处理专利仅有10多项,推向应用的不超过5项。忽略专利本身,推向应用,以钒为例,单独申请专利,成本单吨增加1000元以上。免热处理材料最早是由国外开发,我国国内的发展相对缓慢。 帅翼驰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 新材料科技总经理 张跃波

  • 国泰君安证券发布研报点评智能汽车一体化技术产业。该团队认为,通过一体化技术实现“轻量化”是智能汽车提续航、降能耗的重要技术发展方向。“车身重量”是影响汽车能效的重要指标,通过“轻量化”技术降低车重可以满足智能汽车增加续航的迫切需求。此外,一体化电池将助力整车“轻量化”与更好经济性。 整车车身轻量化的主要实现途径包括材料、结构、工艺三个方向。一体化压铸作为三种技术方向的综合应用,大幅降低车身重量,缩短制造流程,成为当前整车制造端实现轻量化的重要技术方向。一体化电池发力于三电系统降重,形成提高续航、量产能力、降低制造成本的明确优势。 产业上中下游齐发力,一体化压铸拓展汽车“轻量化”潜力空间。一体化压铸由特斯拉首先提出,国内整车厂自2022年开始大规模落地应用。一体化压铸以高压压铸为基础,将多个分散的零部件高度集成,通过大型压铸机一次压铸成型,存在大型压铸机、免热处理材料、压铸模具和压铸工艺方法共四个主要技术壁垒。与传统压铸相比,一体化压铸取代传统车身制造过程中的冲压和焊接环节,减少车身制造所需要的零部件数量,同时提高零部件复用性,降低制造人员和场地面积需求,使车身集成度更高,进而带来更轻量化与更安全的车身、更高的规模量产效率和更低制造成本。 当前产业链上中下游合作研发,整车厂自研与采购模式并行。上游免热处理材料、压铸机与模具供应商之间合作与竞争并存,与中游压铸商和下游整车厂联系日益密切。中游压铸厂商向上游延伸布局,向下游合作拓展,深化上下游战略协同体系。下游整车厂陆续布局一体化压铸技术,目前已拓展向前机舱、中地板和下车体总成研究。一体化压铸应用考验制造端工艺研发和量产把握能力、材料研发能力以及资源能力,来自供应链、设备投入和材料研发上的优势将不断推动一体化压铸技术在国内深入应用。 电池厂与整车厂殊途同归,一体化电池助力整车“轻量化”与更好经济性。动力电池历经标准化模组的1.0时代、CTP大模组的2.0时代与最新CTC的3.0时代,以提升空间利用率为出发点,结合安全性与经济性的核心需求,在电池包精简一体化、集成化方向上层层深入,当下主要的一体化电池技术有CTP、CTC和CTB。 CTP技术将电芯直接组成模组集成于电池包,随产品迭代逐步走入成熟应用阶段。以宁德时代CTP产品系列和比亚迪刀片电池为代表,电池厂与整车厂双端发力。CTB技术将车身底板面板与电池包上壳合二为一,为电芯车身一体化技术。CTC技术将电芯一体冲压成型于车架底盘,为电芯底盘一体化技术。CTC与CTB技术作为CTP电池进一步发展的不同方向,由整车厂引领自研设计,在技术创新与量产能力进步下将培育产业链的增量空间和新的商业机遇。 风险提示:智能汽车市场整体发展不及预期、一体化技术进步与量产落地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 南京云海轻金属精密制造有限公司引进半固态压铸技术

    据宝武镁业消息:南京云海轻金属精密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京精密”)自成立以来,深耕下游,专注从事镁铝合金的压铸制造和精密加工,在创新、专项制度、材料的发展方面从未止步。公司目前一期配备压铸机台40余台,为客户提供压铸-精密加工-表面处理-精密检测的全方位服务。 制造业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南京精密也紧跟行业发展的脚步,成功引进半固态镁合金注射成型机,实现了从压铸冷室机到半固态压铸的转变。这一技术的引进,是南京精密向着高质量、高效率制造迈出的一大步,旨在提升南京精密的核心竞争力,满足市场对高质量、高效率产品的需求,也为南京精密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半固态压铸技术是一种介于液态压铸和固态压铸之间的新型成型技术,利用金属特殊性能在金属固液两相区间进行压铸,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电子、通讯等领域。相较于传统压铸方式,半固态压铸技术具有高效性、优质性和环保性优势,在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还能生产出高质量、高致密度和高机械性能的产品,并减少了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废弃排放,符合南京精密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绿色低碳发展目标。 目前,南京精密已引进300T、1500T半固态压铸机,为满足更多产能需求,未来将会落地650T、850T、3200T等多吨位半固态压铸机,针对不同行业和不同产品需求,开发更多样化的半固态压铸技术和产品。南京精密将通过半固态压铸技术,生产出质更高、性能更优越的产品,使得产品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从而赢得更多客户青睐。新技术引入,也大幅度提高生产线自动化水平,减少人力投入,提高生产效率,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半固态压铸技术以其独特优势,日渐成为制造业一颗新星。未来,南京精密将继续深化半固态压铸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不断提高技能水平和生产水平,拓展新的市场和业务范围,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注入新活力,推动公司向高效、优质、环保的方向持续发展。

  • 5月22日,立中集团表示,全资子公司天津新立中合金集团有限公司于近日取得某头部新能源车企的免热处理合金材料的供应技术认证。 认证的主要内容 1、供应商名称:天津新立中合金集团有限公司 2、协议主要内容:明确了客户免热处理合金材料的分类、代号、技术要求、检验、试验、包装、标志及检验文件等供应要求。 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1、公司作为国内一体化压铸免热处理合金材料的先行者,在材料研发、产品性能、生产成本、产能布局和市场推广等方面具有领先优势。公司本次获得某头部新能源车企免热处理合金材料的供应技术认证,代表公司生产的免热处理材料已通过了该终端客户的全部验证,彰显了客户对公司生产的一体化压铸免热处理合金材料综合性能表现的高度认可,将进一步促进公司与客户,以及下游压铸厂的深入合作,巩固公司在该产品领域的领先地位,加速推进公司实现免热处理合金材料规模化市场落地。 2、本次公司获得免热处理合金材料的供应技术认证,预计将对公司未来的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有利于提升公司整体盈利能力和市场占有率。

  • 硅铁、煤炭等原料支撑强劲 镁价三连涨 镁后市如何表现?【SMM评论】

    镁价受国内外需求的支撑在5月上旬出现回暖。然伴随着前期停产厂家陆续复产,市场对镁锭供应增加的担忧以及采购量不佳,使得镁价在5月16日出现了小幅下调。不过,伴随着硅铁以及煤炭等现货上涨带来的原料端口的支撑比较强劲,镁价迎来三连涨,镁锭3个交易日的涨幅为1.63%。镁价后市走势还需关注硅铁、煤炭等原料端口的价格以及镁市场供需情况的变化。 》点击查看SMM镁现货价格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价格方面: 据SMM报价显示,5月22日,SMM 镁锭9990(府谷、神木)报18550-18650元/吨,其均价为18600元/吨,这一均价较5月17日的前期低点18300元/吨,上涨了300元/吨,涨幅为1.63%。18600元/吨这一均价较其3月20日的年内低点17250元/吨,上涨了1350元/吨,涨幅为7.83%。不过,据SMM了解,镁价涨到18600元/吨之后,市场观望情绪浓厚,成交甚少。 镁锭产量方面: 镁锭的供需情况跟镁价的波动密切相关,镁锭产量方面:SMM调研的数据显示,4月中国镁锭产量为64286吨,环比减少1%,同比减少8%。4月份,部分镁厂根据资金情况和成本情况陆续执行检修计划,镁锭产量持续下行调整。4月镁锭产量减少的原因是:受三月月初镁锭供应过剩叠加镁厂资金紧张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三月份镁价一路承压下行,镁厂为了缓解资金压力持续下调价格刺激下游采购,但一味的价格让步未能有效去库,反而使得镁价一路无阻的持续狂跌,镁厂恐慌情绪渐浓,部分镁厂出于资金和成本考量在三月下旬减停产持续至四月中下旬,因此四月份镁锭产量整体减少。五月初,前期停产厂家陆续点火恢复生产,镁锭供应随之增加。SMM 预计五月镁锭产量将会增长7.3万吨左右。 后市方面: 》点击查看SMM金属产业链数据库 原料端:市场对硅铁现货价格上涨仍存有预期,预计其对镁价的支撑较为强劲。而伴随着焦炭首轮提降落地,市场观望情绪较浓,虽然煤矿有增产预期,但短期内供应恢复较慢,供应增量有限。考虑到焦化厂开工率持稳运行,因此下游需求支撑较稳。SMM预计短期炼焦煤现货价格将稳中趋弱运行。 供应端:镁锭5月产量有供应增加的预期。需求方面,目前的需求无法完全消耗镁锭的供应。在市场对目前的镁价持观望态度之际,SMM预计镁价受原料价格上涨下方有较强的支撑,然需求若无明显改善或将限制镁价的涨幅。后市可关注楼市重磅组合拳对镁产业链加工端口铝合金尤其是铝棒等消费的影响以及汽车和低空经济利好政策等对镁合金需求的影响。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