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345

  • 宁德时代、天赐材料、华友循环等海内外龙头企业齐聚!欧洲锂电会首版参会企业出炉!

    ●●● 会议简介 ●●● 会议名称:2025第三届欧洲锂电会 会议时间:西班牙·巴塞罗那 会议地点:11月3-4日 现在报名参会可享8折超值优惠 参会报名预登记 参会企业名单 已确认参会企业名单 待确认参会企业名单 会议日程总览 08:00-09:00 注册与交流 09:00-09:20 开幕式 09:20-09:40 单人演讲-关键原材料法案解读-欧洲电池金属的未来(欧盟委员会) 09:40-10:00 单人演讲-欧盟电池护照的实施与碳足迹追溯之路 10:00-10:50 圆桌讨论-中欧电池项目合作政策支持的必要性 10:50-11:20 茶歇供需交流会 11:20-11:40 单人演讲-ESG路线图:欧洲实现能源独立之路 11:40-12:30 圆桌讨论-重点比较-NCM和LFP电池在欧洲电池市场转型中的作用与未来趋势 12:30-13:30 午餐&供需交流会 参会报名预登记 13:30-14:20 圆桌讨论-构建超级工厂国际联盟,通过企业合作构建和维护跨国战略 14:20-14:40 单人演讲-固态电池量产-如何平衡成本、规模和性能 14:40-15:30 圆桌讨论-下一代电动车电池应用技术进展 15:30-16:00 茶歇 16:00-16:20 单人演讲-欧洲市场电动车电池的演变之路 16:20-16:40 单人演讲-硅基电池材料的技术进步与未来发展趋势 16:40-17:30 圆桌讨论-前沿技术 新材料研究助力提升电池能量密度 17:30-17:50 单人演讲-磷酸锰铁锂(LFMP)电池的市场趋势-从实验室到商业化 18:30-20:30 鸡尾酒晚宴 参会报名预登记 08:30-08:50 单人演讲-SMM分享价格驱动因素及未来市场预测 08:50-09:40 圆桌讨论-欧洲电池原材料实现自给自足的政策驱动-供应链挑战与机遇 09:40-10:00 单人演讲-摩洛哥的机遇-磷酸盐产业与新兴能源市场的协同发展 10:10-10:30 茶歇 10:30-10:50 单人演讲-欧洲的锂开采现状 实现经济增长,践行环境责任 10:50-11:10 单人演讲-探讨直接提锂(DLE)的潜力-转变开采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11:10-12:00 圆桌讨论 -锂开采与加工技术的创新与进步 12:20-13:30 午餐 参会报名预登记 13:00-13:20 单人演讲-政策与实践满足欧盟新电池法规的回收要求 13:20-14:10 圆桌讨论-电池回收与循环经济 欧洲如何构建闭环供应链? 14:10-14:30 单人演讲-锂电池废弃物评估方法及未来经济效益预测 14:50-15:10 单人演讲-提高欧洲的回收与加工能力,应对即将到来的电池退役潮 15:10-15:40 茶歇 15:40-16:00 单人演讲-欧洲湿法冶炼工艺的本土化进程 16:00-16:50 圆桌讨论-回收创新 新技术促进低加工成本与高回收率 16:50-17:10 单人演讲-探讨退役电池回收与储存过程中的安全风险的解决方案 17:10-18:00 圆桌讨论-为外国锂电池供应链进入欧洲市场构建坚实路径 参会报名预登记

  • 42亿锂矿首采区储量公布:超148万吨LCE!

    6月13日晚,大中矿业(001203)发布公告,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大中新能源近日收到自然资源部的复函,确认其申请的《四川省马尔康市加达矿区0~80线锂矿勘探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通过。 评审结果显示,截至2025年2月28日,四川加达锂矿首采区的探明资源量为23万吨金属氧化物,矿石量为1534万吨,平均品位为1.51%;控制资源量为18万吨金属氧化物,矿石量为1382万吨,平均品位为1.34%。 公告显示,四川加达锂矿首采区的资源矿石量为4344万吨,LiO 2 矿物量为60万吨,平均品位为1.38%,折合碳酸锂当量约为148万吨,资源量超出大中矿业的预期。 值得一提的是,叠加临武县鸡脚山矿区通天庙矿段的资源量,大中矿业已备案的碳酸锂当量超472万吨,在同行业中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四川加达锂矿探矿权勘查面积为21.2247平方公里,本次已备案的首采区面积仅为2.056平方公里,未来增储空间较大。 资料显示,2023年,大中矿业先后取得湖南鸡脚山锂矿(控制权)和四川加达锂矿两个锂矿探矿权:4月,大中矿业以自有资金1700万元取得郴州市城泰矿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80%的股权,以及广州粤泰控股集团对郴州城泰的应收款5811.38万元,进而取得湖南鸡脚山锂矿的控制权。8月,大中矿业再以42.06亿元的高昂价格拍下四川省马尔康市加达锂矿探矿权。

  • 法国与阿根廷签署关键矿产协议

    据BNAmericas网站报道,阿根廷总统米莱与法国总统马克龙同意签署一项战略联盟协议,双方将合作促进铜锂等关键矿产的融资和投资,同时还将加快阿根廷的核能计划 。 周一,两国领导人在法国尼斯参加联合国海洋大会期间讨论了这项协议,其中包括矿产资源圈定方面的科学合作。 作为法国2030投资规划的一部分,马克龙政府打算投资5亿欧元(5.71亿美元)提高工业应对金属供应链中断的韧性。 虽然法国实现自身能源转型需要进口关键矿产,但阿根廷也可以借鉴法国在核能方面的经验。 法国电力消费70%来自核电,但该国计划将这个比例降至50%,目前该国至少有6座核反应堆拟建设。据世界核能协会的数据,法国已经有大约60座反应堆,总装机容量为63吉瓦。 相比之下,阿根廷只有3座核反应堆,仅占其电力生产的5%。 然而,按照米莱的核能规划,阿根廷将扩大核电能力,以促进全国范围的用电需求并减少停电。 核能计划还包括推进铀矿开采,并使阿根廷成为和平利用核能的全球领导者。 几天前,米莱咨询委员会主席、阿根廷国家核委员会主席德米安·瑞德尔(Demián Reidel)会见了法国原子能委员会的领导人,详细讨论了如何落实合作计划。

  • Codelco公司CFO:将专注于公私合作伙伴关系 以提高产量

    6月11日(周三),全球最大的铜生产商--智利Codelco公司首席财务官Alejandro Sanhueza表示,该公司将更加专注于公私合作伙伴关系,以提高财务状况,并提升开发新项目的能力,这些都旨在提高产量。 在能源转型期间,全球对于铜和锂的需求不断增长,导致需求飙升,而Codelco公司产量在2023年触及25年以来低点后一直在努力提高产量。产量减少部分原因是矿石品味下降,以及关键矿山改造项目推迟。 他的言论是迄今为止最强烈的表态,表明这家国有企业将专注于寻求私人领域支持,以提振增长。 Sanhueza表示,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将是“增长的支柱”,而非用于大修项目或任何现有业务,以遵守公司的国有化规定,该规定不允许其矿山接受私人资金。 Sanhueza表示:“绿地计划(新项目)是我们增长战略的关键部分,也是和第三方合作的机会。这也将有助于分散风险。” “我们的勘探合作伙伴关系使我们能够吸引外部融资和(生产)能力,使我们能够利用Codelco可用的额外资源加速价值创造。” 除了近期锂合资企业外,Codelco还和力拓(Rio Tinto)和必和必拓(BHP)达成协议,勘探新的潜在铜矿,知情人士称这些铜矿前景光明。 Codelco公司已经和自由港麦克莫兰公司(Freeport-McMoRan)在El Abra矿建立合作关系,并拥有英美资源集团五分之一的股份。今年,其还从小型公司Enami手中收购了Quebrada Blanca资源10%股份。 Sanhueza表示,另一目标是建立联合基础设施,促进新技术的应用,或者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Codelco今年早些时候宣布了一项协议,将和英美资源集团共同经营临近的铜矿。该公司称,将在21年内每年增加12万吨产量。 该公司也在加强自身的勘探预算,2023年和2024年平均每年增加到8,300万美元,2025-29年期间将增至平均每年1.5亿美元。 Sanhueza表示:“与第三方的合作使我们能够更好地利用这些资源,这些资源是我们自己项目的补充。”

  • 短多长空?需求刺激港股锂电股反弹 机构称供给出清缓慢或还需磨底

    受龙蟠科技再获50亿新订单利好带动,昨日港股锂电板块集体走强。 截至发稿,天齐锂业(09696.HK)涨近5%,赣锋锂业(01722.HK)涨超4%,龙蟠科技(02465.HK)涨逾3%,洪桥集团(08137.HK)、中创新航(03931.HK)等公司也纷纷上扬。 消息面上,近日龙蟠科技公布,达成自2026至2030年,总量约15.2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长期协议,预计总销售额逾50亿元。 而值得一提的是,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龙蟠科技已与楚能新能源、Blue Oval(福特电池工厂)、宁德时代等签订磷酸铁锂大额订单,供货合同总金额或高达170亿元。 上述消息也令市场对锂电行业出现周期性拐点有所期待。但中信证券研报认为,更建议关注在锂价触底反弹过程中可能受益的低成本标的。 中信证券指出,锂价在一季度跌势放缓带动海外锂矿价格小幅回暖以及盐湖企业经营改善,但供应端出清缓慢。二季度以来随着锂价跌至6万元/吨,行业亏损面显著扩大,矿山减产和价格止跌反弹预期升温。 短线而言,6月锂电排产出现环比增长,确实带来些许积极信号。 对此,华泰证券发布的报告分析称,主要系以旧换新政策拉升新能源汽车需求,美国对华关税下调后储能迎来新一轮抢出口。 而长期来看,中信证券认为,矿山降本和维持市场份额的诉求或使得减停产幅度不及预期,预计锂价进入艰难的磨底过程,2025年下半年锂价运行区间预测为6万—7万元/吨。 可以看到,尽管短期行业需求有所改善,但中长期锂电行业的看点仍着重于供给端的出清。这也或给目前其他同样面临"产能内卷"的行业带来一定启示。

  • 锂电池将有身份证号 新国标11月起实施

    6月3日消息,为加强锂离子电池全生命周期安全与质量管理,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近日批准发布《锂离子电池编码规则》(GB/T 45565—2025),并将于2025年11月1日起实施。 该标准赋予每个新生产电池产品唯一身份编码,适用范围覆盖从单体电池到电池系统的全层级产品。通过“一池一码”可以实现从生产端到回收端的全生命周期流程管控,为产品溯源和行业监管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将组织相关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加强标准的推广与应用,加快推进锂电池标准体系相关标准的有效衔接与协调统一,筑牢锂电池产品安全生产底座。 图片来源:市场监管总局

  • 从6.84亿到1.77亿 西藏矿业旗下锂业公司仍在挂牌售卖

    6月2日晚,西藏矿业(000762)公告称,公司拟将控股子公司白银扎布耶锂业有限公司(简称:白银扎布耶)100%股权的公开挂牌转让价格在原有的基础上降价10%。 追溯来看,2024年10月,西藏矿业公告,公司通过公开挂牌方式转让控股子公司白银扎布耶100%股权,首轮挂牌价格以备案通过后的评估值19,657.93万元人民币为准,首轮挂牌公告期从2024年12月17日开始。 由于在首轮公开挂牌期间未能征集到符合条件的意向受让方,根据相关规定,西藏矿业于2025年5月30日召开第八届董事会第三次临时会议,同意白银扎布耶在2024年首次挂牌价格的基础上降价10%,转让底价调整为17,692.137万元,并委托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进行第二轮公开挂牌转让。 资料显示,白银扎布耶于2004年8月注册成立,地处我国有色金属生产基地甘肃白银市——中科院白银高技术产业园,占地面积164亩,注册资本金3.2亿元。经营范围包括:氢氧化锂生产(凭安全生产许可证经营);锂、硼、钾、钠、溴(以上产品均不含危险化学品)系列产品的生产加工。 根据《关于白银扎布耶锂业有限公司停产的批复》(藏矿发股字[2019]69号),西藏矿业由于锂盐市场持续下行,库存产品积压严重,历史遗留环保问题等诸多因素影响同意其停产的申请,并要求白银扎布耶公司在停产期间解决环保问题,积极拓宽锂盐市场。 后由于白银扎布耶石灰苛化法工艺陈旧、设备老旧、双废问题突出,不符合中国宝武、西藏矿业战略发展规划产业布局;高耗能不符合“双碳”要求;2020年经西藏矿业整体评估,被列为“法人压减单位”,于2020年4月正式停产,截至评估基准日,白银扎布耶已无正常经营业务。 值得注意的是,白银扎布耶挂牌降价并非首次,西藏矿业早在2022年12月便开始公开挂牌转让白银扎布耶100%股权,首轮挂牌价6.84亿,但由于本项目未征集到符合条件的意向受让方,该项目挂牌一年后已从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官网上自动撤牌。 年报显示,西藏矿业2024年营收净利双降,西藏矿业希望通过转让白银扎布耶股权,优化公司产业布局与资源配置,改善资产结构,降低管控和投资风险。 当前锂行业低迷,碳酸锂价格已经跌破6万元/吨关口,市场观望情绪浓厚,转让白银扎布耶仍不乐观。

  • 60万到6万!“疯狂”到“至暗”!锂价底在哪儿?

    60万元/吨降至6万元/吨左右,碳酸锂用“脚踝斩”的价格再次击穿业界对其底价预期。 5月29日,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下跌2.23%,收盘报58,860元/吨,创下年内新低。现货价格方面,据SMM现货报价显示,截至5月29日最新报价显示, 电池级碳酸锂 现货报价跌至59500~62300元/吨,均价报60900元/吨,较5月15日的64800元/吨下降3900元/吨,跌幅达6.02%。 而今年年初碳酸锂吨价还在8万元左右徘徊,伴随市场价格的进一步下探,锂价究竟底在哪儿的疑惑也愈发甚嚣尘上。 “疯狂”到“至暗” 有人分析:“从周期看,锂电池材料也属于开张吃三年,到了又要涨价的周期了。” 梳理来看,近十年内,锂价已经历两波周期:第一波是2015年-2019年,其价格从4.2万元/吨飙升至18万元/吨,又回落至4.8万元/吨。第二波从2020年开始,2022年价格一度逼近60万元/吨高点,如今却跌至6万元/吨左右,跌幅90%。 “跌至底部就会反弹”似乎是行业的一个潜在规律,但此次锂价底部的探寻却充满变数。早在2023年价格降至10万元/吨时,业内就有声音认为价格底部已经出现;今年3月,又有观点认为锂价已在7万元/吨左右磨底。然而,进入4月份以来,锂价却呈现出加速探底的态势,几乎每周都在刷新挂牌以来的新低。 “感觉看不到希望”,一位锂资源从业者甚至用“至暗”来形容锂价的持续下跌,其表示,目前行情仍未显现筑底的迹象。 “公司不会对(锂盐)具体价格做数字上的指引,”5月21日,天齐锂业董事长蒋安琪在举行的2024年度股东大会上表示,她认为,目前价格已经进入磨底期。 锂价底部在哪儿 而要探寻锂价底部,还要看诱发锂价暴跌的原因是否有所改善。 从此轮锂价暴跌的根源来看,供需失衡是主要原因。近年来,受益于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市场高速扩张,碳酸锂需求近年来增长较快,2025-2026年锂需求预计分别增长27万吨LCE和28万吨LCE。但是,中信建投期货碳酸锂分析师张提到,受2022年的高锂价刺激,碳酸锂行业资本开支大幅增长,2024—2026年则是供给集中兑现的阶段。根据相关机构对供需平衡表的测算,2024—2026年全球锂行业供应过剩量分别为22.4万吨LCE、26.5万吨LCE和20.7万吨LCE。 面对产能过剩带来的价格雪崩,国内碳酸锂主要企业从4月份开始已经开始采取减产措施。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锂业分会统计,2025年4月,全国碳酸锂产量约6.4万吨,环比下降2.1%。 与此同时,海外低成本矿山加速进入,对锂价冲击仍未改变。海关数据显示,4月,碳酸锂进口28,336吨,环比上涨56.3%,同比上涨33.6%。其中来自智利进口20,256吨,环比上涨59.3%,同比上涨18.1%。来自阿根廷进口6850吨,环比上涨47.4%,同比上涨101.1%。 海外锂矿生产成本下降,导致其报价大幅下调,进一步压低了国内碳酸锂的价格。例如,澳矿和非洲矿的报价分别从795美元/吨和741美元/吨降至657.5美元/吨和625美元/吨。 相关机构认为,海外低成本矿山的加速进入,似乎正在改写碳酸锂市场的供给格局,原有的周期规律或将被打破。在此背景下,碳酸锂价格触底和反弹可能需要资源端进行更大力度的产能出清。 企业多维破局 当前锂价持续低迷,如何在当前的困境中找到出路,成为整个行业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而赣锋锂业、天齐锂业等锂业巨头正凭借高资源自给率,以及技术创新和产业链布局快速修复盈利能力。 其中,作为国内首家且目前唯一一家实现100%锂自供的公司,天齐锂业管理层在回答媒体提问时表示:“我们现在依然要去开矿,这也是我们的一个核心竞争力”。公开资料显示,天齐锂业核心资产澳大利亚格林布什矿是全球储量最大、品位最高的在产锂矿项目,也是全球成本最低的锂辉石矿山。目前,格林布什锂精矿已建成年产能162万吨,并正在推进化学级锂精矿三号加工厂的建设。蒋安琪作为公司董事长,也同样认为,无论行业如何变化,具备核心、持续竞争力的企业始终会发展得好。 赣锋锂业在同日举行的业绩说明会上同样表示,公司目前已经有多个自有资源项目开发并投产,包括阿根廷Cauchari-Olaroz项目、马里Goulamina项目、阿根廷Mariana项目等,均属于在长周期来看有成本优势的锂资源项目。公司也将持续发挥锂电上下游一体化协同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锂价下行对公司业务产生的影响。 相较于锂辉石提锂和云母提锂,盐湖股份盐湖提锂生产成本优势明显。华源证券日前研报信息显示,2024年,盐湖股份盐湖提锂单吨生产成本仅为3.65万元/吨,支撑公司平稳度过锂价下行周期。 实际上,无论锂价的底部究竟位于何处,这场席卷行业的锂价波动风暴都已产生了不容小觑的影响。对于深陷其中的锂资源企业来说,这既是严峻的挑战,也是难得的机遇。从上述企业的积极举措中不难看出,在锂价持续低迷的艰难困境下,企业通过技术降本、开发低成本矿山以及延展产业链等方式积极自救,已然展现出强大的韧性。 从长远来看,碳酸锂作为电池新能源产业的重要原材料,虽然面临着短期价格波动和市场竞争等挑战,但在新能源汽车、储能等市场持续增长的带动下,其需求前景依然广阔。根据券商机构预计,在以旧换新等消费政策下,国内电车需求或超预期。2025年锂过剩幅度有望收窄,预计2025年锂价或在6-8万元/吨底部震荡,2026年有望迎来底部回升。

  • 雅化集团:2025年底公司锂盐产能将达13万吨

    “公司正在推进雅安锂业三期‘高等级锂电新能源材料生产线建设项目’,2024年已完成一条3万吨碳酸锂产线建设并投产,目前正在建设一条3万吨氢氧化锂产线,预计到2025年年底公司锂盐综合产能将达到近13万吨。”近日雅化集团在接受投资机构调研时透露说。 据介绍,雅化集团的锂盐客户以签订长期协议为主,国外包括 TESLA、LGES、LGC、SK ON、松下等企业,国内包括宁德时代、振华、厦钨、瑞翔、五矿新能等企业。截至2024 年,雅化集团头部客户营收占比达到90%。目前,该公司国外客户订单占比仍较大。 雅化集团表示,该公司锂盐产线的建设,匹配了长单客户未来的需求,有助于未来锂盐产能的充分释放。 电池中国注意到,雅化集团5月13日公告,该公司下属全资子公司雅化国际与Core Lithium Ltd(简称“Core公司”)的全资子公司Lithium Developments (Grants NT) Pty Ltd(简称“锂业发展”)签署了《和解、终止与解除契约》,作为和解协议的一部分,Core同意向雅化国际支付200万美元的和解金。 此次终止协议的签署,是基于Core旗下Finniss锂矿实际生产运营情况,预计短时间内无法供应雅化国际锂精矿,经双方友好协商,决定终止原锂精矿《承购协议》及补充协议。雅化集团表示,此次协议的终止,不会对该公司锂资源保障产生影响,该公司目前已形成自控矿+外购矿的多元化渠道布局,构建了稳定的锂资源保障体系,能够满足该公司锂盐产能的生产所需。 自控矿方面,雅化集团在津巴布韦的Kamativi锂矿第一和第二阶段项目已于2024年全线建成,目前可以达到230万吨/年原矿处理能力,产品已陆续运回国内用于生产;另外,通过参股四川李家沟锂矿获得优先供应权。 外购矿方面,雅化集团通过签订长协等方式获得锂矿包销权,如澳洲Pilbara、非洲DMCC、巴西Atlas等资源。 过去几年碳酸锂价格剧烈波动,扰动整个锂电池产业链神经。碳酸锂价格在2022年最高涨至约60万元/吨,如今已震荡回落至6万元/吨附近,跌幅达90%。 雅化集团表示,2024 年该公司通过碳酸锂期货套期保值,对冲了部分因锂盐产品价格波动造成的风险。未来,该公司将根据生产经营计划及碳酸锂期货价格情况,择机开展套期保值业务,以降低产成品、原材料市场价格剧烈波动可能对公司经营带来的影响。

  • 碳酸锂价格持续下跌 盐湖提锂龙头拟开展套期保值业务

    在供需错配的市场格局下,碳酸锂价格屡创新低。5月29日,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失守60000元/吨重要关口,收盘报58860元/吨。随着碳酸锂价格持续下探,产业企业的套期保值需求逐渐升温。5月26日,盐湖股份发布公告称,拟通过开展碳酸锂期货套期保值业务,减少碳酸锂价格波动对公司生产经营的影响,有效规避市场风险。 对锂电产业而言,产业企业发布套期保值公告并非新鲜事。据期货日报记者观察,此前,已有赣锋锂业、宁德时代等近70家上市公司发布了关于套期保值的公告。不过,在碳酸锂价格跌势不止的背景下,盐湖股份发布关于套期保值的公告,引发行业极大关注,这被不少行业人士视为碳酸锂价格还会继续下跌的信号。 “虽然盐湖股份具有成本优势,但仍需通过期货工具锁定销售价格,防范未来因价格进一步下跌导致的利润侵蚀。”创元期货分析师余烁解释称,盐湖提锂技术处于成本底部。作为盐湖端的龙头企业,盐湖股份发布关于套期保值的公告,此举与碳酸锂疲弱的基本面共振,强化了市场对其价格还未见底的共识,也侧面说明,当前供需错配的市场格局在短期内较难改善。 据记者了解,由于工艺路线、工艺方法、原料来源、人工成本、能耗成本、折旧率等不一样,各家碳酸锂企业的生产成本存在较大差异。目前生产碳酸锂主要通过三种途径,即锂辉石、锂云母和盐湖卤水提锂。不同的锂矿开采类型,加工成本差异较大。目前市场主流碳酸锂生产成本在75000~85000元/吨,一些低品位锂云母矿提锂项目完全成本在80000~90000元/吨,一体化企业生产成本约为75000元/吨。外购矿项目成本较高,有些甚至超过90000元/吨。一些有竞争力的项目成本可低至60000元/吨。比如,一家拥有3万吨/年产能的锂电材料上市企业,曾在与机构投资者的电话交流会上透露,2024年一季度其碳酸锂不含税完全成本已经降至60000元/吨以下。盐湖提锂成本更低,因此,其被视为碳酸锂价格底部的信号之一。 记者梳理上市锂企年报发现,过去一年,在碳酸锂价格持续走低的市场格局下,大部分锂企陷入亏损困境。受益于盐湖提锂的成本优势,盐湖股份在锂产品价格下行周期中仍有盈利。数据显示,2024年,盐湖股份实现归母净利润46.63亿元,居锂矿板块首位。2024年,盐湖股份碳酸锂产品毛利率达到50.68%,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目前,盐湖提锂成本在30000~40000元/吨,较矿石提锂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盐湖股份计划2025年生产碳酸锂4.3万吨。 记者致电盐湖股份了解到,这是盐湖股份首次发布关于套期保值的公告,此前并未参与期货交易。 “盐湖股份此次发布开展碳酸锂期货套期保值的公告,是主动应对锂价下行风险之举。”余烁告诉记者,盐湖股份在公告中明确套保的目的是“减少碳酸锂价格波动影响”,并强调“不进行投机套利”,是企业对当前碳酸锂价格下跌的预警表现。 中信期货有色与新材料组高级研究员杨飞认为,在当前供需错配的背景下,碳酸锂社会库存还将持续累积,当前碳酸锂期货未脱离价格下行通道。 “即使碳酸锂价格跌破成本线,也不意味着企业会停产。”国内一家规模较大的金属锂生产供应商业务负责人张华向记者坦言,像他们公司,虽然碳酸锂价格表现低迷,但为了维系长协订单,也会保持一定的开工率。 杨飞认为,虽然当前碳酸锂价格处于下行通道,但其原材料成本也在逐步下移。只有出现矿山削减产量、企业控制出货节奏等主动减产的现象,才能看到碳酸锂价格止跌企稳。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