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815个
文章引言 内部群聊有各种大佬,实时共享最新一手资讯,助您深入了解期货知识和交易规则,了解最新资讯 >>点击预约加入 名额仅限30人,还有价值3000策略系统赠送,量化系统试用~~ 【现货】:1月10日,SMM0#锌23850元/吨,环比+110元/吨,对主力升水100元/吨,环比-100元/吨。 【宏观】:隔夜美联储联储公布的12月货币政策会议纪要显示,在2022年12月14日结束的最近一次货币政策会议上,美联储决策者确认需要放慢加息的步伐,可是并没有流露2023年要降息的想法,给转向的希望泼冷水。 【供应】:2022年12月SMM中国精炼锌产量为52.58万吨,环比增加0.11万吨或环比增加0.21%,同比增加1.25万吨或2.43%。2022年精炼锌产量为597.8万吨,同比减少1.77%。当前原料供应充裕,冶炼利润尚可,国内大型冶炼厂多维持高开工率。 【需求】:下游大部分已进入放假模式,备货意愿不足。欧美通胀高企,居民购买力下降,海外需求同时下滑明显。1月6日当周,镀锌开工率41.43%,环比-9.9个百分点;压铸锌合金开工率29.19%,环比-8.73个百分点;氧化锌开工率46.2%,环比-5.4个百分点。 【库存】:1月9日,国内锌锭社会库存7.06万吨,周环比+0.34万吨;1月10日,LME锌库存约2.2万吨,环比-0.1万吨。 【逻辑】:四季度国内矿山生产淡季,但进口原料补充,原料供应宽裕,加工费上升明显,1月锌精矿加工费5100元/吨,环比上升100元/吨。同时,锌价高位,冶炼利润尚可,冶炼开工率上升,四季度精炼锌产量环比持续攀升。四川地区受环保影响消除,冶炼恢复正常生产。需求端,下游进入淡季,大部分下游进入放假模式。欧美通胀高企,居民购买力下降,海外需求同时下滑明显。当前国内库存低位,预计疫情管控放松后货运逐步改善,到货量或逐步增加,同时下游需求仍偏弱,部分下游提前放假,短期库存低位,主力关注24000压力。 【操作建议】:高位空单持有,关注24000压力 【观点】:谨慎偏空 免责声明 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被广发期货有限公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资料,但广发期货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 本报告反映研究人员的不同观点、见解及分析方法,并不代表广发期货或其附属机构的立场。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研究人员于发出本报告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且不予通告。 在任何情况下,报告内容仅供参考,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并不构成所述品种买卖的出价或询价,投资者据此投资,风险自担。 本报告旨在发送给广发期货特定客户及其他专业人士,版权归广发期货所有,未经广发期货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形式的发布、复制。如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广发期货”,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删节和修改。
文章引言 内部群聊有各种大佬,实时共享最新一手资讯,助您深入了解期货知识和交易规则,了解最新资讯 >>点击预约加入 名额仅限30人,还有价值3000策略系统赠送,量化系统试用~~ 【现货】1月10日SMM1#电解铜均价66460元/吨,环比+270元/吨;基差20元/吨,环比持平。广东1#电解铜均价66485元/吨,环比+275元/吨;基差35元/吨,环比-65元/吨。 【供应】矿端干扰不断但供应过剩,年末废铜供应趋松。据SMM,12月国内电解铜产量为87万吨,环比下降3.3%,同比基本持平。进口窗口维持关闭。 【需求】加工企业订单平淡,北方部分省份阳康后陆续到岗,赶制订单;南方疫情较为严重,下游补库动能不足。传统终端需求受到抑制,新兴领域表现亦有边际下滑。 【库存】全球显性库存回升。1月6日SMM境内电解铜社会库存11.75万吨,较上周增加1.95万吨。SHFE电解铜库存8.04万吨,周环比增加1.11万吨。保税区库存5.75万吨,较上周增加0.28万吨。LME库存8.64万吨,较上周减少0.25万吨。全球显性库存29.30万吨,较上周增加1.96万吨。 【逻辑】美联储放缓加息步伐预期升温,美元指数下挫,人民币汇率升值,关注本周四12月美国通胀数据。供需双弱,进口窗口关闭,加工企业开工率下滑,部分中小企业陆续放假,时间均较往年早4-6天,终端消费走弱,节前备货意愿整体不强。现货升水回落,全球显性库存上升。宏观因素主导,但需求弱现实仍有压制,铜价区间偏强震荡。 【操作建议】主力参考64000~68000 【短期观点】谨慎偏多 免责声明 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被广发期货有限公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资料,但广发期货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 本报告反映研究人员的不同观点、见解及分析方法,并不代表广发期货或其附属机构的立场。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研究人员于发出本报告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且不予通告。 在任何情况下,报告内容仅供参考,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并不构成所述品种买卖的出价或询价,投资者据此投资,风险自担。 本报告旨在发送给广发期货特定客户及其他专业人士,版权归广发期货所有,未经广发期货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形式的发布、复制。如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广发期货”,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删节和修改。
文章引言 内部群聊有各种大佬,实时共享最新一手资讯,助您深入了解期货知识和交易规则,了解最新资讯 >>点击预约加入 名额仅限30人,还有价值3000策略系统赠送,量化系统试用~~ 【行情回顾】 隔夜,美国即将公布通胀数据预期回落,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最新讲话坚持加息来控制通胀表述没有变化。美元持续走弱过程中美股则集体上涨,黄金价格继续震荡走高。COMEX黄金期货小幅低开后开始震荡上行期间波动幅度增加,盘中一度涨至1885美元后回落尾盘转涨,收盘价为1881.3美元/盎司涨幅0.27%创“三连阳”;COMEX白银期货在工业属性的拖累下价格走低,后段一度转涨但随即回落,收盘报23.72美元/盎司跌0.29%。 【后市展望】 当前美国经济步入衰退的显性表现不断增多,包括制造业和服务业景气度呈现萎缩等,更反映到非农薪资增速持续回落带动通胀预期逐步下行。尽管美联储维持鹰派立场但随着加息步伐放缓紧缩压力基本消化,进入1月正值美联储会议空窗期,市场随着美国经济数据和央行货政等因素变化围绕美元指数和美债收益率而波动。在即将公布的CPI有望持续回落的背景下,总体上多头优势相对更大驱动金价在支撑位1780美元/盎司(403元/克)上方有持续摸高的机会。 白银金融属性利空边际减弱,其工业需求在减碳背景下维持高位,但来自印度等地区的实物投资需求有所减少,使白银库存出现见底回升,受到工业品价格走弱的拖累使白银表现和黄金出现错位,总体上在23美元/盎司(国内银价5100元/克)上方中枢逐步抬升。 【技术面】 COMEX黄金短期多根均线形成多头排列,MACD红柱扩散多头力量增强,行情仍有上涨空间;白银的20日均线在23美元有支撑,上方25美元遇到阻力,MACD绿柱维持短期趋势不明朗。 【资金面】 贵金属价格反弹使金银ETF持仓止跌后目前仍维持在阶段低位未有显著回升,散户投资者对贵金属的投资兴趣改善有限,未来随着上行趋势进一步确定持仓有望逐步回升。 【操作建议】 金价在1780美元/盎司(403元/克)上方,多单继续持有。 免责声明 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被广发期货有限公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资料,但广发期货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 本报告反映研究人员的不同观点、见解及分析方法,并不代表广发期货或其附属机构的立场。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研究人员于发出本报告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且不予通告。 在任何情况下,报告内容仅供参考,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并不构成所述品种买卖的出价或询价,投资者据此投资,风险自担。 本报告旨在发送给广发期货特定客户及其他专业人士,版权归广发期货所有,未经广发期货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形式的发布、复制。如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广发期货”,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删节和修改。
文章引言 内部群聊有各种大佬,实时共享最新一手资讯,助您深入了解期货知识和交易规则,了解最新资讯 >>点击预约加入 名额仅限30人,还有价值3000策略系统赠送,量化系统试用~~ 【市场情况】 A股大小指数分化,上证指数横盘整理止步6连阳,创业板指涨超1%创出阶段新高。新能源车产业链全面走强,金融、军工表现不振。截至收盘,上证指数跌0.21%报3169.51点,深证成指涨0.49%,创业板指涨1.38%,科创50指数涨0.17%。宁德时代、五粮液、隆基绿能分别获净买入11.03亿元、6.12亿元、5.16亿元。 期指方面,四大股指期货主力合约涨跌分化,其中IF2301微涨0.03%,IH2301下跌0.38%,IC2301上涨0.11%,IM2301上涨0.06%。基差方面,四大股指期货主力合约基差较前一日走阔,其中,IF2301升水0.53点,IH2301升水1.78点,IC2301升水3.50点,IM2301贴水8.00点。 【消息面】 昨日A股市场大小盘走势分化。两市上涨家数共计1778家,涨停家数为39家,上涨数量较前一交易日下降,昨日赚钱效应偏差。 央行发布2022年12月数据,当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4万亿元,较上月明显回升,也高于市场预期。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31万亿元,环比明显回落,且不及市场预期;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44.21万亿元,同比增长9.6%。12月末M2同比增11.8%,增速有所回落。总体来说,该金融数据有亮点亦有不足,亮点在于企业部门中长期贷款增速随着政策的指引正持续回升,从经验法则上来看,对市场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不足的是新增社融大幅走低,初步显现出基建等项目投资的不可持续性。 【资金面】 市场成交额7474.8亿元;北向资金实际净买入58亿元,连续5日加仓累计超340亿元;DR007为2.18%。资金面来看,整体偏多。 【操作建议】 年化基差率方面,当前IF、IH、IC与IM的年化基差率分别为0.48%、2.38%、2.11%以及-4.97%,预计基差将随市场的上行陆续回归贴水区间。短期由新增病例达峰而带来的阵痛并不会阻碍经济中长期向好的趋势,国内基本面或将进一步改善,需重点关注由补偿性消费带来的增长板块。市场短期或受中长期贷款增速回升的指引而小幅走高。 免责声明 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被广发期货有限公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资料,但广发期货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 本报告反映研究人员的不同观点、见解及分析方法,并不代表广发期货或其附属机构的立场。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研究人员于发出本报告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且不予通告。 在任何情况下,报告内容仅供参考,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并不构成所述品种买卖的出价或询价,投资者据此投资,风险自担。 本报告旨在发送给广发期货特定客户及其他专业人士,版权归广发期货所有,未经广发期货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形式的发布、复制。如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广发期货”,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删节和修改。
中国在全球半导体产业中仍为“追赶者”姿态。根据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SIA)发布的数据,2021年全年半导体行业格局(按产值)为美国(46%)、韩国(21%)、日本(9%)、欧洲(9%)、中国台湾(8%)、中国大陆(7%)。近两年来,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加大对半导体产业的扶持。随着半导体行业走向成熟以及竞争环节产生剧变,全球半导体产业政策也进入密集区,美国芯片法案、欧洲芯片法案、日本半导体数字产业战略、韩国k半导体战略、中国台湾产业创新条例近期陆续落地。 美国(“芯片法案”,2022年8月):维持技术优势,吸引全球芯片制造龙头在美建厂。从具体政策来看,一是未来五年向半导体行业提供约527亿美元的资金支持,并为企业提供价值240亿美元的投资税抵免,鼓励企业在美国研发和制造芯片;二是在未来几年提供约2000亿美元的科研经费支持。此外,美国在芯片法案中加入“中国护栏”条款,禁止获得联邦资金的公司在中国大幅增产先进制程芯片,期限10年。从政策成效来看,台积电/英特尔/三星已陆续在美建设芯片工厂。 欧洲(“芯片法案”,2022年2月):加紧先进技术突破,抢占全球市场份额。从具体政策来看,向半导体行业投入超过430亿欧元公共和私有资金。其中,110亿欧元将用于加强现有研究、开发和创新,以确保部署先进的半导体工具以及用于原型设计、测试的试验生产线等。从长期目标来看,在2030年将欧洲半导体市场份额从当前的9%提升至20%。 日本(“半导体援助法”,2022年3月):财政预算加码,设备补助提升。从具体政策来看,只要申请企业提出的生产计划符合“持续生产10年以上”、“供需紧绷时能增产应对”等条件,最高将可获得设备费用“半额”的补助金。此外,日本2021财年预算修正案显示,约在半导体行业投入774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423亿元)。 韩国(“K半导体战略”,2021年5月):扩大扶持力度,本土企业自强。从具体政策来看,未来十年,包括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在内的153家企业将在本土半导体业务上投入4510亿美元(约510万亿韩元)。这些资金将来自政府支持一揽子计划、税收优惠和企业投资承诺的组合。对研发和设施投资将分别减免40%至50%和10%至20%的税金。在2021年下半年至2024年期间,将对从事半导体等“关键战略技术”的大型企业的资本支出税收优惠从目前的最高3%提高到6%。从长期目标来看,韩国在2030年成为综合半导体强国,主导全球供应链。 中国台湾:(“产业创新条例”,2023年1月):政策主要集中在税收抵免方面。关键地位企业前瞻创新研发支出的25%可以抵税(优于此前的10%-15%),购置先进制程全新机械或装备费用的5%可以抵税,且不设上限。 结论:全球的半导体政策主要围绕“强化自身供应链”和“加强研发力度”两条主线。回望国内,2020年国务院发布《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对半导体产业的税收、投融资、研究开发政策等八个方面做出深化指引。当下,全球半导体行业政策已进入密集区,国内产业政策有望随着行业深化发展不断演进,朝着产业自主可控的政策目标不断前进。 看好:国产前道核心工艺设备、国产先进封测工艺设备、国产半导体材料、国产半导体零部件、国产EDA和其他工业配套软件。 风险提示:中美贸易冲突加剧;终端需求疲软;晶圆厂扩产不及预期。
报告摘要 2022年间,欧洲以及亚洲地区国家对于美债的减持达到近十年来的高峰。截至2022年10月,欧洲地区共计减持美债1,263.4亿美元,亚洲地区减持幅度更是高达5,213.8亿美元。同时,观察外国投资者与美联储自身持有美债的比值可以发现,目前该比值仅为1.28倍左右,而即使在2008年次贷危机美联储数轮量化宽松释放流动性后,该比值仍保持在至少3倍以上的水平。尽管2022年美联储启动加息,这样的情况仍未出现明显改变。 另一方面,全球央行累计购金在2022年Q3创出新高(399吨)。而根据世界黄金协会报告显示,2022年10月(当前数据滞后两个月),全球央行的总黄金储备净增加31吨。根据这一初步数据比对,当前全球央行黄金储备已提升至1974年11月(36,782吨)以来的最高水平。中国央行也在2022年11月增加黄金储备约29.2吨,这是自2019年9月以来的首次增长,而从过往经验来看,中国央行对于黄金的增持通常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并且对于黄金价格而言,是一个较为有效的前瞻指引。 综上所述,目前从资产配置角度而言,黄金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机构乃至各国央行关注,并且已经采取了一定的行动。若这样的态势延续,则对于黄金价格的走势而言,将会是更为有利的因素。 策略 黄金:逢低买入 风险 美元以及美债收益率持续走高 全球央行增持黄金态势无法延续
【策略观点】 上周美元指数止跌企稳,贵金属价格走势分化。美国宏观经济数据的下降引发了市场对经济衰退的担忧,提振黄金价格。年末工业需求明显减弱,白银承压。 一、周度行情回顾 上周贵金属价格走势分化,黄金收盘上涨,白银有所回落。黄金周内持续依托5日均线于上方运行,COMEX黄金主力合约资金变动不大,收盘上涨。白银相对黄金走势偏弱,COMEX白银主力合约资金有所撤离,收盘下跌。 二、基本面 1、欧元区12月制造业PMI终值持平初值,仍处收缩区间但连升两月,供应企稳和通胀降温推动制造业下滑缓和。 2、美国12月非农新增22.3万人超预期,失业率3.5%,时薪同比增4.6%,创2021年8月以来新低。 3、美联储发布七个月来最鹰派会议纪要,12月纪要显示联储担心市场太乐观、警告利率或高于预期、无人预计2023年适合降息,但评论认为联储措辞无新意、没意外,美股美债仅短线下行、最终反弹。 4、今年美联储票委支持加息到5.4%后暂停,该利率水平高于美联储12月预期峰值。 5、美国11月职位空缺略降至1045.8万,但仍处强劲态势,连续第三次超预期;12月ISM制造业连续第二个月萎缩,价格指数九连跌,美股盘中短线转跌。 6、美国12月“小非农”ADP私人就业人数增加23.5万,远超预期;上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意外降至三个月低谷;12月服务业和综合PMI连续六个月萎缩。 7、美联储大鹰派官员未再激进,布拉德称利率已接近足够限制性的高位,美股指盘中一度收窄半数跌幅。 8、美国12月ISM非制造业意外暴跌至49.6,陷入萎缩,创2020年5月来新低。 三、美元指数 上周美元指数止跌企稳。美国12月ISM非制造业、服务业和综合PMI数据萎缩,美元承压,但美联储偏鹰会议纪要以及整体就业市场增长强劲,使得美元反弹,美元指数整体低位震荡。本周需关注美国1月7日当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美国12月CPI和核心CPI以及美国1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初值等。 四、库存 芝加哥商业交易所公布报告显示,1月6日COMEX金库存2299.00万盎司,较前一周减少18.98万盎司;COMEX银库存为3.00亿盎司,较前一周增加97.66万盎司,COMEX银库存增加,对银价形成支撑。 五、ETF持仓 截止1月6日当周,SPDR持仓量为916.77吨,与前一周相比减少1.74吨,目前基金持仓处于近几年低位。SLV持仓量为14585.24吨,与前一周相比增加11.23吨,目前SLV持仓处于相对低位。 六、CFTC净持仓 截止1月3日,黄金非商业多头持仓为230801张,较上周增加1276张,非商业空头持仓为89135张,较上周减少3510张,基金净持仓为4786张,多头进场空头离场,多头力量较为明显;截止1月3日的周度统计周期中,白银非商业多头持仓为57801张,较上周增加1931张,非商业空头持仓为26867张,较上周增加2024张,基金净持仓-93张,多头空头均进场,多空力量较为均衡。 七、国内期货市场持仓 截止1月6日当周,沪金主力期货持仓量为15.21万手,较上周增加82141手;沪银主力期货持仓量为14.61万手,较上周减少70765手。 八、技术分析 1.黄金 上周黄金延续震荡走势。美国12月ISM非制造业暴跌,创2020年5月来新低,加剧了市场对经济衰退的担忧,引发避险情绪,对黄金有所提振。本周需关注美国1月7日当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美国12月CPI和核心CPI以及美国1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初值等。 2.白银 上周白银走弱。年末市场消费季节性回落特征明显,工业需求清淡。白银受美元扰动和工业需求拖累明显。
事件:近期,光伏板块热度升温。开年首个交易周,光伏设备板块大涨。中信电新指数周涨幅达4.67%,全行业板块排名第三;太阳能指数周涨幅达5.99%,周五单日涨幅达5.41%。其中,东方日升、中来股份、福斯特、晶科能源、天合光能等周涨幅均超10%。 硅料价格断崖式下跌超市场预期。Solarzoom数据显示,2022年初,一线厂商国内特级致密料成交价格为230元/kg,全年一路上扬至9月7日达到最高点307元/kg,而后维持高位运行。11月23日开始,硅料价格开始出现松动迹象,连续几周周环比下降约1%。12月中旬出现迅速回落,到2023年1月4日的三周内单周跌幅分别为8%/27%/15%。一线厂商特级致密料最新成交价格降至170元/kg,同比上月跌幅高达43%。硅料价格断崖式下跌,主要是由于新产能释放供需关系改善,但与此同时,也引发了市场对于光伏终端需求的担忧。 价格联动,下游利润再分配。硅料跌价,下游联动,solarzoom数据显示,2022年11月23日至2023年1月4日区间,单晶182硅片/单晶182PERC电池片/单晶182PERC组件价格跌幅为47%/40%/9%,跌价影响向下游传导效应逐级递减。下游盈利组件边际改善显著。1月4日,一线厂商特级致密料/单晶182硅片/单晶单面182PERC电池片/单晶182PERC组件的含税毛利润分别为0.26元/W(月同比-50%)/-0.01元/W(-125%)/0.11元/W(-47%)/0.32元/W(+856%)。 需求预期边际改善。光伏短期需求不旺主要原因是疫情因素导致开工、运输、出口等环节均有不同程度下滑。进入1月,一线企业反馈订单旺盛,排产边际改善,市场担忧情绪得以缓解,板块热度重新升温。目前硅料成交量惨淡,观望情绪仍然浓厚,后续不排除价格继续下探的可能性。预计春节之后开工率将明显回升。 政策明确新能源长期发展路径。1月6日,国家能源局发布《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征求意见稿)》,明确2030年新能源装机占比/发电量占比超40%/20%,以2030年、2045年、2060年为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战略目标的重要时间节点,制定新型电力系统“三步走”发展路径,为新能源长期稳定发展铺平道路。 投资建议:随着硅料进入下行周期,光伏产业链利润进入再分配阶段。2023年绝大多数公司的盈利能力都将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善,主产业链(除硅料)毛利率回归15%的中枢区间。一体化企业能最大化享受硅料释放的利润红利。建议把握两条主线:一是盈利水平边际改善空间大、具备抵御周期波动能力、竞争壁垒强大、享受海外市场红利的一体化企业或辅材龙头,推荐隆基绿能(601012)、晶澳科技(002459)、晶科能源(688223)、福斯特(603806)等;二是新技术引领市场,N型电池大幕拉开,颗粒硅+CCZ潜力大,建议关注天合光能(688599)、中来股份(300393)、协鑫科技(3800.HK)、天通股份(600330)等。 风险提示:光伏政策不及预期;光伏需求不及预期;新技术推进进展不及预期;产能投产不及预期;竞争加剧造成利润水平严重下滑。
一、【早盘盘面回顾】 市场早盘高开后窄幅震荡,三大指数走势分化,创业板指小幅上涨。盘面上,半导体板块开盘冲高,天岳先进、英集芯%、敏芯股份涨超10%。医药股展开反弹,新冠药方向走强,广生堂涨超10%,君实生物涨超5%。零售股震荡拉升,重庆百货涨停,徐家汇、王府井涨超5%。此外,证券、家装、数字经济、光伏等板块均有所表现。整体上市场热点继续快速轮动,且较为杂乱。下跌方面,教育股陷入调整,全通教育、传智教育等领跌。总体上个股跌多涨少,两市超3100只个股下跌。沪深两市今日成交额4507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662亿。截至上午收盘,沪指跌0.18%,深成指涨0.04%,创业板指涨0.41%。北向资金方面,沪股通早盘净流入8.46亿,深股通早盘净流入18.74亿。 两市共25股涨停(不包括ST及未开板新股),7股未封住涨停,两市封板率73%。今日两市连板股6家,连板高度来看,两市2板以上的个股悉数断板,两市仅剩汽车零部件股好上好、互联网概念股二三四五、黄金概念股金一文化、业绩预增概念股电子城、芯片股东尼电子、虚拟现实概念股罗曼股份2连板。 板块方面,半导体芯片板块全线走强,其中第三代半导体涨幅居前,天富能源、东尼电子、宇晶股份涨停、天岳先进涨超13%。消息面,东尼电子公告,与客户签订碳化硅衬底采购合同,预计2022年净利同比增199%到229%。据银河证券此前的研报估算,预计2027年三代半导体的市场空间将超过60亿美元,仅碳化硅器件中的功率器件的市场规模将从2021年的10.90亿美金增长至2027年的62.97亿美金,GAGR达到34%,从细分行业需求来看,新能源产业链和充电基础设施将为增长最快领域。 医药股展开反弹,新冠药方向再度活跃,其中广生堂涨超13%,海创药业、神州细胞、君实生物、迈威生物等涨幅居前。消息上,广生堂公告称新冠药泰中定具有优越的抗新冠病毒疗效。另一方面,美国医药公司辉瑞首席执行官Albert Bourla周一表示,正与中国的合作伙伴携手,预备从今年上半年开始在中国提供新冠治疗口服药Paxlovid。该新冠药方向此前经历了波段性的反复炒作后,板块整体短时间内想要再度集体走强或存难度,但板块中部分个股仍有机会受消息面的驱动而反复活跃。 医药方向中的生物制品板块今日同样涨幅居前,其中君实生物、神州细胞、金迪克涨超6%,百奥泰、华兰疫苗、智飞生物、天坛生物、长春高新等个股涨幅居前。从供给端看,血制品近期可能持续存在海内外供给端紧张的情况。国产血制品市场占比上升,可能进入去库存周期。从需求端看,放开后诊疗量增加,叠加部分地区将人血白蛋白列入新冠临床治疗药品名单,临床上对血制品需求回暖。长期看, 企业生产的血液制品品种越多,血浆利用率越高,吨浆利润上涨弹性越大,因此厂商可以通过调整产品结构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零售板块在早盘尾盘阶段出现明显拉升,其中重庆百货、好上好涨停,王府井、徐家汇、百联股份涨幅居前大。1 月以来,受国内疫情防控措施调整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促消费政策影响,元旦“开门红”打响 23 年消费复苏第一枪。根据中国商业联合会数据,1 月份中国零售业景气指数为 50.3%,较上月回升 1.6个百分点,结束之前的下跌态势。而从各省市商务局数据来看,河北、上海、河南同比增速 10%左右,表现较为亮眼。北京、江苏、重庆、广西、天津等部分省市销售虽暂未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但客流环比改善趋势明显,消费市场整体已展现出较好的恢复态势。总体而言,零售企业经营信心明显增强,消费的较快复苏依旧值得期待。 总之,今日早盘市场再现横盘窄幅震荡走势,盘面热点延续轮动,其中半导体方向相对强势,医药股受到消息面驱动有所反弹,此外零售、证券、家装、数字经济、光伏等板块均在盘中有所活跃。整体而言,热点较为散乱,市场仍缺乏一个确定主攻方向。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目前今日早盘的量能再度萎缩,目前无论是上证还是创业板都面临着压力区的考验,在无增量资金的驰援的背景下,后续盘面或将延续震荡轮动的走势,因此对于仍想参与热点方向而言,耐心等待短线回调整理机会择机低吸,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中往往具备更高的胜率。 午间涨停分析图 二、【市场新闻聚焦】 1、摩根士丹利变得更加看好中国股市,进一步上调了目标位,并预计中国股市2023年将在全球表现最佳。该券商维持增配MSCI中国指数,并再次上调该指数年底目标位,从70点调高至80点(较最新收盘价有13%上涨空间)。去年12月,摩根士丹利将中国股票评级从平配上调至增配,并将MSCI中国指数2023年末目标位从59点上调至70点。 2、江苏省徐州市政府办公室近日印发新形势下稳经济促发展的17条政策措施。在更大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方面,徐州市提出一是着力促进住房消费,二是推动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按照政策措施,建设智能化、高品质、差异性商品住宅,更大力度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提高物业服务水平,改善住房生活以及外延的生活服务。同时加大对政策性住房(拆迁安置房、定销房)归集、销售,对符合安置条件的,加快网签备案工作。此外,研究探索发放购房补贴或消费券等形式,提振房地产市场信心。
文章引言 内部群聊有各种大佬,实时共享最新一手资讯,助您深入了解期货知识和交易规则,了解最新资讯 >>点击预约加入 名额仅限30人,还有价值3000策略系统赠送,量化系统试用~~ 钢材:低库存和强预期组合,等待节后需求明朗,维持3800-4200区间走势 【现货和基差】 唐山钢坯维稳至3780元每吨,现货维稳,卷螺差收敛。螺纹维稳至4120元每吨,基差27元;热轧-10至4180元每吨,基差34元。 【利润】 现货价格小幅上涨,焦炭现货价格调降,钢厂亏损收敛。盘面利润维稳。 【供给】 钢厂产量环比下降。铁水产量环比-1.7万吨至221万吨。五大品种产量环比-33.6万吨至883.7万吨。其中螺纹产量-24万吨至247.8万吨,热轧-7.9万吨至301万吨。 【需求】 需求维持弱现实,强预期格局。需求转入淡季,现货需求维持弱势。近日东莞首套首付比例最低降至2成。预计近期多地放松楼市销售政策出台。 【库存】 五大品种库存环比增加60万吨至1385.7万吨,其中螺纹环比+36万吨,热轧环比+11万吨。总库存转为季节性累库。 【观点】 近日地产政策利好不断,首先是住建部表示对于购买第一套房要大力支持,首付比和首套利率改降的都要降下来。其次是人行和银保监会发布首套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需求预期依然较好。基本面数据显示,钢厂产量维持低位,并且环比下降,由于产量下降,库存环比累库中性偏低。节前强预期无法政伪,低库存对价格有一定支撑,钢材价格维持高位震荡走势,节前波动参考3800-4200区间。考虑地产需求释放没那么快,操作上多单可逢高止盈部分仓位,轻仓过节。 铁矿石: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对市场释放打压矿价信号,市场情绪走弱 【现货】 青岛港口PB粉-23元/吨至825元/吨,超特粉-16元/吨至685元/吨。 【基差】 当前港口PB粉仓单成本和超特粉仓单成本分别为890元/吨和868元/吨。超特粉夜盘基差与基差率为36.1元/吨和4.16%。 【需求】 需求端日均铁水产量环比-1.8万吨至220.7万吨。据Mysteel披露,秦皇岛部分钢厂均烧结限产50%,预计限产3-5天,对铁矿石需求形成压制作用,但考虑到持续时间较短,预计对高炉生产的影响有限。补库逐步兑现,钢厂进口矿库存环比+452.1万吨(+4.8%)至9956.30万吨,钢厂库消比+2.01%至36.55%。11月粗钢产量7454万吨,环比下降521.9万吨,同比下降522.70万吨;11月粗钢产量累计值9.35亿吨,同比下降1124.9万吨。11月生铁产量6799万吨,环比下降283.90万吨,同比上升626万吨;11月生铁累计产量7.95万吨,同比下降117万吨。 【供给】 全球铁矿石供应宽松格局延续。一方面,印度下调铁矿石出口关税,中国进口印度铁矿石有上升预期;另一方面,国产精粉产量偏低,但国产矿库存偏高,春节后有供应有修复预期。周度数据来看,到港量环比下降199.9万吨至2482.4万吨,其均值环比上升18.5万吨至2443.1万吨;发运量环比下降548.6万吨至2267.4万吨,其均值环比下降39.8万吨至2644.7万吨。11月铁矿石进口量环比上升386.6万吨至9884.6万吨,同比下降610.4万吨;11月累计进口量同比下降2266.40万吨至10.17亿吨。 【库存】 港口库存环比下降55.1万吨至13130.5万吨。 【观点】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对市场释放打压矿价信号,市场情绪走弱。基本面上,供强需弱,但库存水平较低对矿价有支撑作用。供应稳定,到港量冲高后回落,发运量降幅较大,两者均值高于季节性水平。发运结构来看,澳洲发往中国比例环比上升10%至87%;巴西发运量环比下降,减量主要来源于淡水河谷。需求端铁水产量环比下降1.8万吨至220.7万吨,处在较低水平。本周补库幅度较大,钢厂进口矿库存环比+452.1万吨(+4.8%)至9956.30万吨,钢厂库消比+2%至36.55%。展望后市,供应存在下降预期,需求受节后复产带动上升,库存或维持较低水平。供应来看,一季度为澳巴雨季,发运量与到港量有季节性下降预期。节后复产提振需求,铁水产量有上升预期,考虑到去年行政限产影响较大,预计今年需求强度大于去年。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对市场释放打压矿价的信号,盘面承压。但在宏观预期好转与库存水平偏低背景下,矿价易涨难跌,考虑到发改委对矿价打压,预计节前价格维持800-870区间宽幅震荡。 焦炭:建议节前观望为主,节后再寻布空机会 【期现】 截至1月9日,主力合约收盘价2727元,环比上涨49元,汾渭CCI吕梁准一级冶金焦报2560元,环比持平,CCI日照准一级冶金焦报2720元,环比持平,日照港仓单2982元,期货贴水255元。焦炭第一轮提降落地,市场情绪有所转弱,节前仍有继续提降可能。 【利润】 首轮提降落地后,焦化利润再度承压,年前仍有提降可能,而煤矿端由于供给回落价格相对坚挺,焦化厂利润仍将继续回落。 【供给】 截至1月6日,247家钢厂焦炭日均产量46.7万吨,环比增加0.1万吨。全样本焦化厂焦炭日均产量66.6万吨,环比回升0.93万吨。焦化厂盈利回落但是生产保持了相对的平稳。 【需求】 截至1月6日,247家钢厂日均铁水220.7万吨,环比下降1.8万吨,铁水再度回落,检修的钢厂有所增加。焦炭供过于求的情况进一步加剧,主要原因是焦企尚未减产,但是铁水有所回落,后市随着焦炭利润承压,供给或开始有所回落,节前整体供需情缺口或有缩小。 【库存】 截至1月6日,全样本焦化厂焦炭库存78.5万吨,环比下降0.54万吨,247家钢厂焦炭库存633.39万吨,环比增加27.3万吨。当前247家钢厂焦炭可用天数为13.07天,环比上周增加0.66天。下游冬储补库接近尾声,采购积极性明显回落,部分钢厂开始控制到货情况。 【观点】 焦企利润承压但是生产保持稳定,市场开启焦炭第二轮提降,预计后市盈利将进一步承压。下游钢厂补库接近尾声,按需采购为主,部分钢厂开始控制到货情况,节前焦炭仍有继续提降可能。短期宏观和焦煤节前供给回落仍有支撑,但基差大幅收窄,进一步上涨可能性较低,节前现货大幅下跌的概率也较小,预计区间震荡为主,建议节前观望为主,节后再寻布空机会。 焦煤:多螺纹空焦煤,单边节后再寻布空机会 【期现】 截至1月9日,主力合约收盘价报1858元,环比上涨35元,主焦煤(山西煤)介休报2175元,环比持平,主焦煤(蒙3)沙河驿报1845元,环比持平,期货升水13元。随着情绪走弱,煤矿线上竞拍的流拍比例不断增加,竞拍价格不断回落。临汾地区低硫主焦煤价格下调50元/吨,晋中灵石地区高硫肥煤价格下调 100元/吨,内蒙乌海地区肥煤价格累计下调100元/吨 。但是部分煤矿考虑到供给回落影响,报价较为坚挺。口岸市场交投氛围冷清,蒙煤价格延续跌势。 【供给】 近日产地部分前期井下停产检修的煤矿生产逐步恢复,焦煤供应端小幅增量,汾渭统计本周样本煤矿原煤产量周环比增加6.41万吨至877.15万吨,产能利用率周环比上涨0.64%至87.12%。临近过年,后市煤矿产量将开始逐步回落。 【需求】 截至1月6日,247家钢厂焦炭日均产量46.7万吨,环比增加0.1万吨。全样本焦化厂焦炭日均产量66.6万吨,环比回升0.93万吨。焦化厂盈利回落但是生产保持了相对的平稳。 【库存】 截至1月6日,全样本独立焦企焦煤库存1184.98,环比增加26万吨,247家钢厂焦煤库存886.2万吨,环比上升22.5万吨,焦钢企业前期冬储补库基本结束,对原料煤采购节奏明显放缓。 【观点】 煤矿以安全生产为主,叠加煤矿放假影响,后市产量将继续回落。下游焦企提降之后,利润承压下采购意愿大幅降低,煤矿出货有一定压力。此外澳煤通关预期再起,市场传言已有央企采购澳洲焦煤,并将于2月份到港,因此今年进口煤增加是大概率的情况,叠加国内产量的小幅增长,焦煤供需将逐步走向过剩,高估值的定价也将逐步回落。短期受到供给减少和宏观政策影响,建议参与多螺纹空焦煤,入场点位-35000至-30000,目标位-5000,单边节后再寻布空机会。 动力煤:供给持续回落,煤价小幅上行 【现货】 坑口销售小幅好转,叠加煤矿停产增加,报价有所上行,其中内蒙5500大卡报价980元,环比上涨10元,山西5500大卡报价1070元,环比上涨20元,陕西5500大卡报价1069元,环比持平。港口市场企稳回升,5500大卡报价1200-1220元,低价资源环比上涨15元。 【需求】 截至1月9日,六大电厂日耗80.74万吨,周环比上升0.81万吨,电厂库存1184.8万吨,周环比下降23万吨,可用天数周环比减0.5天。电厂目前仍以中长协采购为主,市场采购较少。非电企业刚需为主,但是考虑到部分下游提前放假,化工企业整体提产难度较大,需求有限。 【观点】 临近春节,煤矿开始放假,供给有所减少,预计节前供给将持续偏弱,节后澳煤进口或使得整体供给开始逐步增加。需求方面,电厂目前仍以中长协采购为主,中小电厂开始补库,化工企业刚需补库为主,近期补库力度略有增加。整体来看短期煤炭供弱需强,预计煤价继续小幅上涨。 免责声明 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被广发期货有限公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资料,但广发期货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 本报告反映研究人员的不同观点、见解及分析方法,并不代表广发期货或其附属机构的立场。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研究人员于发出本报告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且不予通告。 在任何情况下,报告内容仅供参考,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并不构成所述品种买卖的出价或询价,投资者据此投资,风险自担。 本报告旨在发送给广发期货特定客户及其他专业人士,版权归广发期货所有,未经广发期货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形式的发布、复制。如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广发期货”,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删节和修改。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