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2230个
沙特部长最新透露,该国官方估计的境内矿产资源总价值达到了2.5万亿美元,这一数字已接近微软公司的总市值,较2016年预测的1.3万亿美元翻了约一倍。 当地时间周三(1月10日),沙特工业和矿产资源大臣班达尔·胡莱夫(Bandar Al Khorayef)在利雅得举行的“未来矿产论坛”上表示,沙特未开发矿产的预计储量已经跃升至2.5万亿美元,这些资源包括金、铜、磷酸盐和稀土元素。 众所周知,沙特已经拥有了庞大的石油储量,这些资源更能为其提供新的财富来源。胡莱夫说道:“我们对这个消息感到非常兴奋......这确实是我们过去四年一直在做的事情的结果。” 加速挺进采矿领域 据了解,胡莱夫目前管理的工业和矿产资源部是由沙特政府2019年从能源部分离出来独立成立的部门。此举是沙特实现经济多样化、摆脱对石油严重依赖的国家战略组成部分。 除众所周知的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之外,沙特发现了丰富的矿产资源,如金、铜、铀和其它原材料等。2016年,沙特王储兼首相穆罕默德·本·萨勒曼提出了“2030愿景”,这一战略加倍鼓励了对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开采。 最新消息显示,沙特政府宣布将在今年的“未来矿产论坛”上签署价值200亿美元的交易。胡莱夫认为这一结果得益于近年积极推动的经济改革,“投资法的修改提供了很多帮助,我们仅在过去两年内发放的许可证数量就已接近4500张。” “加上我们一直在地质调查项目中做的支出,仅这两件事就让我们能够获得不同储量的信息和数据。”胡莱夫补充道,这些数字还只是“基于30%的勘探程度,未来将达到100%。” 沙特在论坛上宣布,已开发了33个新的采矿勘探地点,目标是在2024年向外国投资者授予30多个采矿勘探许可证。 当被问及在“2030愿景”中处于什么位置时,胡莱夫说道,“旅游等板块表现出快速发展的迹象,我们可能是一个速度较慢的板块。” 他说,“实际上,我们今天的工作就是帮助加速,更快地推进项目,我们已经具备了预算和融资方面能力。” 沙特发现潜在大型高品位金矿 一年之前,沙特阿拉伯矿业公司(Ma'aden)与沙特主权财富基金“公共投资基金”(PIF)签署协议,共同组建一家合资企业以投资国际矿业资产。 同一天,Ma'aden还宣布分别与艾芬豪电气、巴里克黄金等在沙特成立合资勘探公司。当时Ma'aden称,合资企业将使公司获得先进的矿产勘探技术。 而就是这家公司,去年年底宣布在沙特境内发现潜在大型高品位金矿。Ma'aden在一份声明中说,这是该公司自2022年启动大规模勘探计划以来的首次重大发现。 新闻稿写道,钻探获取的两份样本显示,每吨样本含金量分别达10.4克和20.6克,远高于每吨5克的金矿平均品位,表明可能存在高品位金矿床,预计整个金矿带长达125公里。 除此以外,Ma'aden去年11月还表示,沙特已成为全球主要的磷肥出口国,计划将磷肥产能提高50%,达到每年900万吨的产量。
今日白银价格小幅升高,现货白银开盘价为22.955美元/盎司,SMM1# 白银上午出厂参考均价为5893元/千克,均价较昨日上涨4元/千克,涨幅为0.07%。据SMM了解,今日上海地区量大的现款现货的大厂银锭升贴水报价为5-6元/千克,上海地区量大的现款现货国标银锭升贴水报价为3-4元/千克,市场今日也有大量金明发产品报价,报价低于国标,目前市场对金明发接受度比较一般,对其他牌子银锭接受度还可以。 》点击查看SMM白银报价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世界铂金投资协会发布报告称,过去十二个月里,铂族金属(PGM)一篮子价格的下跌显著影响了大部分铂金矿产供应的经济可持续性。据报道,许多矿山正在承受巨大的现金亏损。尽管一些矿商可以采取短期措施,但这种情况可能导致矿产供应的减少。 缺乏弹性的需求与亏损性供应面临减产风险相结合,有可能加剧短缺并收紧市场状况,从而增强铂金的投资逻辑。 2023年期间,铂族金属(PGM)一篮子价格下跌了约40%,导致整个铂族金属矿业的盈利能力下降。价格下降的程度引发了对若干矿山长期可持续性的担忧。根据已公布的2022财年采矿成本数据,世界铂金投资协会(WPIC)估计,在目前6种金属现货一篮子价格约每盎司1250美元的水平下,约25%的铂族金属矿产出现负现金利润。 由于2020至2022年间铂族金属一篮子价格的显著上涨,矿业公司拥有健康的资产负债表。矿商基本上无债务的状态应该会为采取一项或多项短期措施提供一些空间,以提高或容忍当前的利润率,并且一些重组工作也已宣布。然而,世界铂金投资协会估计,这类措施只可能会将亏损的产量减少5-10%。 如果遏制亏损生产的措施导致生产暂停或关闭,这将加剧铂金市场的预测短缺,预计在产能合理化之前,在2023年至2027年期间,铂金市场的短缺平均将达到需求的8%。地上存量不太可能填补长期的供应缺口,因为世界铂金投资协会已经预测到2027年,铂金的地上存量将减少70%,达到140万盎司。与此同时,钯金可能会在比预期更长的时间内保持短缺。供应方面的冲击也支撑了近期铂族金属价格的波动(尤其是小金属),通常是向上波动。 总之,基本上缺乏弹性的需求与亏损性供应面临减产风险相结合,有可能加剧短缺并收紧市场状况,从而增强铂金的投资逻辑。 铂族金属是在多金属矿体中开采的,这意味着矿商无法选择性地提取它们认为更有价格吸引力的特定金属。收益是全部铂族金属和基本金属的一篮子总和。已经公布的2022财年生产成本表明,按照当前现货金属价格,25%的铂族金属矿产供应出现负现金利润。如果生产商认为当前的低篮子价格是暂时的,他们可能能够采取短期行动来降低成本和/或资金的损失。然而,如果低廉的金属价格导致更多永久性的重组,就有可能破坏金属供应的稳定。虽然供应削减将加深预计的铂金市场短缺,并支持价格走高,但关键矿物资源的供应限制可能会延缓某些氢应用中铂金使用的增长。 在合理的范围内,铂族金属的需求通是缺乏价格弹性的,因为金属的使用只占整个过程或产品成本的一小部分,而且铂族金属的工业应用通过降低能源需求来减少企业的碳排放和提高过程产量。然而,近期创纪录的钯和铑价格峰值提高了采矿业的盈利能力,但也导致铂开始取代钯和铑,严重扰乱了短期价格,并迅速侵蚀了采矿业的利润。 截至2023年,铂族金属(PGM)价格一直面临压力。六种元素(铂、钯、铑、金、铱和钌)中的大多数在今年迄今价格都走低。其中正是铑和钯的累计价格下跌(图2)带来铂族金属6元素一篮子价格的最大下行压力。 2023年,铑的价格下跌了三分之二,钯的价格下跌三分之一,6元素铂族金属篮子价格为每盎司1250美元,在今年下跌了42%,较2021年4月的峰值低了67%。价格下跌的影响在铂族金属矿商截至2023年6月的财务报告中显而易见。 矿商的经营结构高度依赖于价格。固定成本约占露天矿的25%和传统地下矿的67%。因此,在截至2023年6月的六个月里,主要铂族金属矿商的EBITDA盈利能力平均下降幅度(同比下降54%)大于收入(同比下降21%)(图3)。 收入和盈利能力的下降只会在2023年下半年加剧,因为自第二季度末以来,价格持续下降,其影响尚未完全体现在所有报告的财务业绩中(图4)。虽然南非和俄罗斯生产商将从本国货币贬值中受益,但这不足以抵消以美元计算的一篮子价格下跌和生产成本的通胀。因此,初级铂族金属生产业务的盈利能力很可能持续恶化。 根据已公布的生产成本,2023年铂族金属价格的大幅下降,以目前每6E盎司1250美元的现货价格计算,估计25%的初级铂族金属供应是亏损的(图5)。如果忽略价格中立的俄罗斯,不经济供应的比例将增加到35%(俄罗斯铂族金属供应是世界上成本最低的镍矿之一的镍生产的副产品)。虽然现货金属价格有波动,但铂族金属价格的下跌正在影响初级生产商的长期财务规划。 鉴于运营矿山的固定资本基础巨大,供应侧的应对措施往往是解决亏损资产的最后手段。在短期内,拥有健康资产负债表的矿商可以继续运营,同时它们可能会实行以下措施: 1. 增加产量,降低单位成本;2. 处理和销售过剩库存,以提高现金流的生成能力;3. 减少非必要的资本支出;4. 重新谈判供应协议;5. 减少或完全削减股息支付。 图5.如果忽略前四分之一的俄罗斯非弹性供应,根据2022年成本和当前现货价格,35%的铂族金属产量是亏损的 南非和北美的铂族金属开采量在2023年仍处于低迷水平。在南非,电力短缺已导致2023年前三个季度铂族金属产量损失约20万盎司。此外,南非的业务也受到犯罪和社区动乱的负面影响。在北美,过去三年的铂金平均产量为26.8万盎司,远低于2018年至2020年的34.6万盎司的平均产量。随着静水公司(Stillwater)综合设施的运营挑战得到解决,北美的产量应该会恢复。 尽管存在上述不利因素,但通过执行增长计划,可以实现供应增长以降低运营成本。WPIC估计,Booysendal、Zondereinde、Two Rivers、Styldrift、Eland、Stillwater、K4、Zimplats和Mototolo等矿山项目的产量增加将带来约100万吨的6E产量增长潜力。假设60%的矿山成本是固定的(例如劳动力),从长远来看,这些额外的产量可以将亏损业务从25%左右减少5%,至20%左右(图6)。 恢复加工的稳定性: 在过去的18个月里,几家铂族金属矿商发生了计划内和计划外的冶炼厂停工,导致在制品库存增加。这一额外的在制品库存加剧了2020年因疫情而积累的库存增加,而2021年仅消耗了部分库存。 WPIC估计,自2020年以来,6元素铂族金属周转库存已累计约120至140万盎司(图7)。如果矿商能够恢复加工稳定性,那么释放过剩的周转库存将是一笔低成本的短期意外之财,能够缓解一些财务困境。值得注意的是,有迹象表明南非的电力供应可能有所改善。Kusile的第一机组已经恢复使用,第五机组预计将于年底回归正常。 这些机组自2022年10月以来一直处于停机状态,它们的回归增加了累计1.6吉瓦的发电量(大约两个阶段的停电量)。尽管能源前景似乎好转,但南非生产商的最新公司指引并不预示快速释放库存,有些矿商还警告2024财年的库存可能会进一步增加。 减少非必要的资本支出:从2019财年到2023财年,铂族金属矿商的资本支出平均增加了216%。然而,在2010年代中期,一些铂族金属矿商能够减少资本支出(图8)。2011年第一季度至2016年第一季度,6元素铂族金属一篮子价格从1357美元降至692美元,因此,年度资本支出平均减少了20%。 铂族金属矿商最近资本支出的增加,不可避免地会带有“追赶”之前延期支出的因素,尤其是在加工业务的基础设施方面。因此,鉴于当前的价格压力,矿商可能有空间降低资本支出。 世界铂金投资协会估计,俄罗斯以外的运营业务的加权平均单位资本支出(SIB加开发)约为每6E盎司190美元。2011年至2016年期间,同一地区的资本支出平均减少20%的情况,这意味着资本支出可减少约每盎司40美元(其他条件不变)。然而,根据世界铂金投资协会的估计,这只会使成本曲线移动2%,从负利润转变为正利润。 在其他地方,矿商可能会仔细审查计划用于早期阶段扩张项目的资金。早期阶段扩张项目的沉没成本可以忽略不计,在重新评估项目经济效益时,可能被认为是非必要的,因此在公司的资本配置等级中排名较低。最近的最新消息显示,矿商已经开始宣布项目延期以应对价格低迷。 重新协商供应协议: 两年来,通货膨胀一直是全球的主题,铂族金属矿商也未能免受投入成本压力的影响。虽然如果没有某种形式的重组努力,成本基础不太可能发生实质性变化,但生产商将不可避免地考虑如何降低成本。一般来说,可变成本与通货膨胀或其他一些基本商品指数(如钢铁价格)有关,随着这些指数的放松,它应该会支持铂族金属矿商在未来12个月内降低成本。此外,矿业公司可能会利用其规模和不断下降的盈利能力来挤压供应商,尤其是承包商,以获得更好的条件。在其他地方,由于铂族金属价格下跌和盈利能力下降,特许权使用费和矿山产量奖金等项目将不可避免地减少。 削减股息支付: 过去三到五年高企的铂族金属价格支持了整个铂族金属采矿业显著的去杠杆化。截至2023年6月,八家同行中只有两家生产商报告其资产负债表上存在净债务状况(图9)。而在两家有净债务的生产商中,杠杆比率(净债务/EBITDA)分别为1.2倍和0.5倍,看起来很健康。WPIC认为,这意味着矿商在满足资本支出需求的同时,在资产负债表上有承受一些价格压力的空间,甚至考虑到收入下降导致的EBITDA压缩。 截至2023年6月的6个月盈利能力加上健康的财务状况,使得75%的同行集团宣布派发股息。为了应对铂族金属价格下跌,WPIC预计股息支付(可自由支配,未计入成本曲线)将在截至2023年12月的六个月内下降。
2023年,黄金在一众资产中表现亮眼,全年累计涨幅超15%,最高价一度冲破2100美元/盎司,创下历史新高。 时间来到2024年,中东与俄乌的冲突仍未停息,叠加市场押注全球央行年内将大举降息,黄金表现依然强势。截至发稿,金价仍位于2000美元/盎司上方。 不过,汇丰银行首席贵金属分析师James Steel认为, 金价在今年的走势存在很大不确定性,金融市场对2024年降息的预期与美联储点阵图之间出现了脱节,黄金已经“抢跑”,过度计入了美联储降息预期,且该行预计,今年美元表现仍有支撑,不会太过疲软,金价进一步上涨的空间有限。 汇丰将2024年和2025年现货黄金目标价定为 1947美元/盎司 和 1835美元/盎司 ,维持 1600美元/盎司 的长期预测不变。 金价已经抢跑,美元和美债利率两大定价因子都存在不确定性 影响金价的变量非常多,其中美债利率和美元起着决定性作用。 黄金本身不产生收益(利息)。因此,当加息预期形成时,金价往往走软。从过去两年的数据来看,当投资者预计美联储会进一步收紧政策时,金价下跌,而当预期变为美联储放宽政策时,金价则会上升。 美元与金价同为央行储备资产,二者存在替代效应,价格呈跷跷板关系,美元回落则金价上升,反之亦然。 就美债收益率而言,汇丰指出,相较美联储点阵图显示的降息步伐,金价已经抢跑,不及预期的降息幅度可能会阻碍金价进一步反弹: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金融市场对2024年降息的预期与美联储点阵图之间出现了脱节。市场对2024年降息的预期一直在150个基点左右,有时甚至更高,3月份FOMC首次降息的可能性大约为50%。 如此大规模的降息前景令黄金大涨。在2023年的最后几个月里,美联储的多位高级官员一再回击这一猜测,但市场迄今为止仍对美联储试图调低降息预期的努力置若罔闻。美联储点阵图的中值暗示今年将降息75个基点。 黄金已经定价2024年150个基点的降息幅度。如果美联储没有像市场预期的那样大幅或快速降息,那么黄金价格可能会逐步走低。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今后将如何继续评估货币政策和美元。 另外,十年期美债实际收益率是投资者持有黄金的机会成本,机会成本下降则金价上升,反之亦然。 汇丰认为,目前十年期美债实际收益率走势不利于黄金: 十年期美债实际收益率在本世纪初跌至负值,助长了黄金的涨势。目前实际收益率稳固为正,但这并没有减弱黄金的涨势。 我们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实际利率最终将导致黄金涨势的结束,并对黄金价格构成压力。 此外,汇丰还指出, 从历史数据来看,美国金融条件越紧张,黄金就越有可能走弱 。2022年第一季度至第四季度,流动性从宽松转向紧缩。23年上半年,金融条件收紧,黄金走低,目前的金融条件虽然没有去年上半年那么紧张,但也绝非宽松,这也限制了黄金进一步上行。 就美元而言,汇丰预计,尽管23年四季度降息预期高涨推动美元走软,但这种情况可能不会持续到2024年。 首先,和美债收益率下行一致,目前导致美元走软的主要是美联储大幅降息的预期,但汇丰对未来美联储降息的幅度持谨慎态度; 其次,按照市场现在的预期,美国经济数据降温、进入“金发姑娘”阶段的确不利于美元。但汇丰认为,如果美国经济陷入更严重的恶化,可能会利好美元,打击风险情绪,导致黄金走低: 美国经济放缓将导致美国贸易伙伴出口增长放缓,那么全球整体出口表现和全球经济增长将进一步下滑。 强势美元一直在抵消全球增长的疲软。也就是说,如果美元开始失速,那么反而会加剧全球经济疲软。 更大的风险在于,美国经济放缓的幅度超过预期,从而拖累全球经济增长,使美元因其风险偏好和反周期地位而走低,可能会更给金价带来更大的负面影响。 不能指望美元持续走弱来进一步拉升黄金。 央行购金力度会减弱,但仍将维持在历史高位 从供需来看,黄金存在供给刚性。因此需求端的变化也会给金价带来显著影响。自2022年以来,全球央行持续购入黄金是推高金价的关键因素之一。 汇丰指出,央行大举购金主要出于以下五个原因: 投资组合多样化。 黄金可作为投资组合的多样化工具,降低持有其他国家货币和债券的风险,购买黄金可以减少持有大量美元的情况。 降低风险。 黄金没有交易对手,因此也没有信用风险。 应对重大金融风险。 在国际收支危机(如1997-98年亚洲金融危机)中,黄金可以用来支付必要的进口商品或支撑本国货币,还可以作为贷款的抵押品。 应急资金。 黄金是国家在紧急情况下的可靠资金。在国家处于紧急状态或发生冲突时,法币可能无法兑现,这时可以动用黄金。 提高声望。 一些新兴市场国家的央行可能倾向于向发达国家的黄金持有量靠拢,为本国信用背书。 汇丰认为,2024/2025年,央行购金热潮还会持续,不过力度会比2022/2023年稍弱。 根据IFS的数据,央行在2022年购买了1082吨黄金,是上一年的两倍多,为1968年以来的最高购买水平,推动金价突破2000美元/盎司。 2023年,购买趋势仍在继续。根据世界黄金协会和IFS数据,各国央行在2023年前三个季度估计积累了800吨黄金。 地缘政治风险往往会推动央行持有更多黄金。在全新的、更加不可预测的环境中管理外汇储备的经济动机会间接促使各国持有更多的黄金份额。 除了地缘政治原因外,外汇储备的增长往往会导致央行储备多样化,而黄金是最佳选择。 我们认为,央行在2023年的购买量可能高达925吨。我们认为,地缘政治风险、投资组合多样化需求和充裕的美元储备等综合因素将使各国央行在2024/2025年继续购买,尽管购买速度可能比2022/2033年更为温和。 我们将2024年的央行购买量预测从600吨提高到800吨,并将2025年的预测提高到700吨。尽管我们的预测显示央行的购买力度有所减弱,但我们认为央行的购买力度仍将保持在历史高位,并对金价起到支撑作用。 金融因素之外,金价还会被这些因素影响 地缘政治 黄金一直被视为避险资产,与地缘政治风险存在高度正相关性。 汇丰认为,过去几年持续升级的地缘政治风险以及贸易摩擦在维持金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种影响将会持续下去。虽然金价可能会出现回调,但地缘政治风险将使金价维持在高位。 2024年,世界各地频繁的政治选举也将左右金价走势: 虽然地缘政治可能不是黄金的决定性影响因素,但在过去几年中,它的地位明显上升。2024年将是地缘政治风险高企的一年,无疑将对黄金产生影响。 衡量这些风险走向的一个重要指标将是选举。2024年全球预计将有75次选举,包括中国台湾地区、美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墨西哥、欧洲议会、南非和委内瑞拉,其中一半是总统选举,参与投票的选民人数为40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一半。 在选举结果揭晓之前,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以及对黄金的避险需求可能会一直居高不下。 传统上,当中左翼掌权时,黄金价格往往表现较好。例如,历史上美国民主党执政时,黄金黄金表现通常较好。 气候变化 汇丰认为,随着极端天气事件破坏性越来越强、越来越高发,黄金作为安全资产的吸引力将进一步提升: 热浪、洪水和野火等极端天气事件发生的频率和严重程度增加,会对社会和宏观经济产生重大影响。气温上升已经证明具有破坏性,鉴于目前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和未来几年全球排放量的预测,预计气温上升还会加剧。这些影响会进一步增加黄金等更安全资产的吸引力,并支撑其价格。 与此同时,随着气候风险的上升,包括资产管理公司在内的经济参与者预计经济将出现不稳定, 黄金可被视为分散和对冲气候风险的一种方式。 我们认为,随着气候风险和气候影响的增加,投资者可能会将资产重新配置到黄金上,从而对金价产生积极影响。 贸易 贸易也是影响金价的非金融因素之一。汇丰指出, 传统上,金价往往在世界贸易萎缩时期上涨,而在贸易增长高于均值时下跌。 该行认为,2022年一来,全球贸易贸易流动趋弱,有望支撑黄金价格,不过支撑的幅度相对有限: 展望未来,经合组织预计全球贸易量将缓慢恢复,但与历史标准相比仍相对疲软。在持续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和气候相关问题的影响下,全球企业的供应链可能会持续中断。 根据经合组织预测,2023年世界贸易估计值增长1.1%,2024年世界贸易将同比增长2.7%,2025年将增长3.3%。 从黄金的角度来看,我们认为贸易流量略有改善本身不足以对黄金构成压力,但我们不会将贸易疲软视为金价上涨的关键催化剂。 珠宝消费 如前所述,由于黄金的供给刚性,中长期来看,金价会受到需求变化的显著影响。汇丰指出,珠宝在实物黄金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约占实物黄金消费总量的一半,珠宝消费不仅是实物需求的重要决定因素,也是金价的重要影响因子。 不过,珠宝消费对黄金价格的影响不易察觉,且存在较大滞后性。购买模式的变化可能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才能传导到金价。 展望2024年,汇丰认为,目前金价已经位于2000美元/盎司上方,劝退了许多新兴市场价格敏感的消费者,预计今明两年黄金珠宝需求将走软。 汇丰称,从国家角度看,中国和印度占全球实物黄金需求的一半左右,包括黄金首饰需求的一半。因此两国的需求是影响世界黄金市场的关键因素,观察印度和中国的黄金消费模式有助于预测世界黄金价格走势。 从现有数据来看, 2023年三季度,中国黄金珠宝需求同比下滑6%,主要是由于消费者因金价过高而减少了购买量。 印度同期珠宝需求则增长了6%,主要是受南部邦的节日采购需求推动。与中国不同,印度黄金珠宝相当大一部分需求来自收入最低的50%人口,因此 印度珠宝市场对价格变化非常敏感 。而且与西方市场不同的是,黄金价格的变化会迅速传导到首饰价格,波动性很强。 23年第三季度,大多数其他国家的黄金珠宝需求都有所下降,西方国家的降幅一般不大,而大多数新兴市场国家的黄金消费量降幅较大。 汇丰认为,超过2000美元/盎司的价格,一般上会限制新兴市场中对价格敏感的买家购买黄金,即使在对价格不太敏感的北美和西欧消费国,高价格和利率上升也会抑制需求。 该行预计: 2024年上半年,全球大部分地区的经济活动仍将疲软和/或进一步放缓,此后将逐步复苏。虽然这绝不意味着珠宝需求的崩溃,但这对消费来说并不是一个好兆头。通胀下降减轻了对实际收入的挤压,并提高了消费能力,但利率提高同时限制了消费。我们认为,除非金价跌破2000美元/盎司,否则全球珠宝需求不会迅速恢复。 今明两年,世界其他地区的珠宝需求前景可能会受到抑制,价格上涨将抑制大部分非经合组织国家的需求。
上周五美国12月失业率公布值为3.7%,和前值持平,低于预期值3.8%;美国12月季调后非农就业人口公布值为21.6万人,高于前值17.3万人和预期值17万人。数据都利空,市场推迟降息预期,但同时韩国和朝鲜的地缘冲突也在升级,因此市场举棋不定,白银小幅震荡。今日现货白银开盘价23.1美元/盎司,SMM1# 白银上午出厂参考均价为5887元/千克,均价较上周五下跌13元/千克,跌幅为0.2%。据SMM了解,今日上海地区量大的现款现货的大厂银锭升贴水报价为5-6元/千克,但是由于价格没有特别吸引力,且补货需求在上周完成,因此今日市场成交一般,实际成交价格低于报价。 》点击查看SMM白银报价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2023年,在美联储加息与市场预期美国经济衰退的博弈背景下,贵金属市场整体彰显韧性,其中,黄金表现强于白银,内盘贵金属表现强于外盘。 展望2024年,从中期看,在美联储维持高利率、美国财政扩张受限的情况下,美国经济将进一步放缓,明年美联储即将开启降息周期,美元指数重回向上趋势的可能性不大,实际收益率也有望进入下行阶段,贵金属将因其金融属性而收益;从长期看,在美国信用下降、全球货币体系变迁、世界格局重塑等宏观议题下,贵金属的货币属性和避险功能将为其价格提供坚实支撑。因此,我们认为2024年贵金属的上涨预期或将迎来兑现,伦敦金有望突破历史前高,交易运行区间看1900-2400美元,伦敦银有望补涨,看22-30美元。 关于内盘的价格预测,需要加入对人民币汇率因素的考量。2023年,人民币汇率以贬值为主要趋势,作为汇率风险对冲工具之一的贵金属、尤其是黄金,出现了史所罕见的溢价,并且全年来看,内盘贵金属的表现整体也远好于外盘。但2024年,美国降息周期即将开启,中国的宏观经济有望在强力的政策指引下取得实质性修复,中美利差料将持续缩小,带动人民币汇率上行。在这种背景下,内盘贵金属、尤其是沪金的表现或将逊色于外盘,沪银则有望受到光伏用银需求增加的支撑,仍维持比外盘更强的表现。结合外盘和汇率因素,预计2024年沪金的交易区间为455-540元,沪银相应为5600-7000元。
1月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380亿美元,较2023年11月末上升662亿美元,升幅为2.1%。2023年全年,我国外储规模新增1103亿美元。 同时,在黄金储备上,央行已连续14个月增持黄金。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末,我国黄金储备规模报7187万盎司,环比增加29万盎司。自2022年11月重启增持以来,央行已累计增持了923万盎司黄金。如按区间均价测算,对应增持金额约1300亿元。 此外,截至2023年末,我国央行黄金储备相较2022年末增加了723万盎司,2023年末的黄金储备量以及年增持量,均创下2016年来新高。 期货日报记者发现,2023年,随着通胀水平逐渐回落,美联储紧缩速率开始边际放缓,此外,各类风险事件反复发酵。在上述宏观因素边际变化以及风险地缘事件的影响下,黄金再度受到市场追捧,内外盘黄金均创出历史新高,特别是人民币金价领涨全球主流资产。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分析,2023年12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环比上升,主要是估值因素影响。货币方面,当月美元汇率指数(DXY)下跌2.1%至101.3,非美元货币计价资产折算成美元后总体升值。资产方面,以美元标价的已对冲全球债券指数上涨3.2%;标普500股票指数上涨4.4%。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外汇储备规模上升。 “近年来,央行持续增加黄金储备主要基于以下三方面考量:一是提升稳定本币汇率的信心。央行持有黄金储备可以部分平抑和抵消汇率单向波动风险,从而维持本币币值相对稳定。二是有助于实现储备资产保值增值。央行管理储备资产的首要原则在于多元化储备资产、分散化投资,避免储备资产受到系统性、地缘政治性风险的冲击。由于黄金特有的非主权性、避险属性以及抗通胀性,且具有较高的流动性,央行作为储备资产之首选。三是提升本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影响力。央行黄金储备的规模通常被视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和信用状况的重要指标。作为世界货币的美元其背后有全球第一储备规模的黄金作为备书,央行提升黄金储备规模,也将相应提升自身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一德期货贵金属分析师张晨说。 张晨介绍,从世界黄金协会最新公布的截至去年三季度的黄金需求报告情况看,在金饰需求基本持平,投资、工业需求明显下降的背景下,前三季度全球黄金总需求较去年同期增长近5%,主要来自于央行“黄金热”的贡献。这表明,以2022年俄乌冲突为开端,西方反制俄罗斯采取的冻结乃至计划没收资产等相关措施令西方主导的美元金融体系信用显著下降,央行多元化资产配置需求集中扩张,加之2023年年内美国主权债务评级调降也令其对立面的资产——黄金更受追捧。从年内购金榜单情况看,中国、波兰、新加坡、利比亚、印度包揽前五名。从购金风格来看,央行延续此前逢低、分批配置的总体思路,在均价高于2022年的情况下,2023年全球央行购金总量有所下滑。 记者发现,2023年,在多国央行购金等多重因素影响下,黄金表现较好。从期货价格看,COMEX黄金在2023年全年累计涨幅达到13.45%,为2020年来最大年度涨幅。 对此,中信建投期货贵金属研究员王彦青认为,黄金行情在2023年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市场对于美联储货币政策预期的变化以及市场避险情绪的反复。2023年初,在经济数据显现较强韧性之下,美国硅谷银行破产事件逐渐使得市场意识到经济的潜在危机,美联储是否降息以避免更大规模的银行业危机也逐渐被关注。随着美国经济数据转弱,美联储在7月最后一次加息后便暂停加息,市场对美联储降息预期逐渐上升,成为黄金上涨的核心推动力。此外,地缘政治环境不稳,持续提振市场避险需求,各国央行及民众对黄金需求均有增加。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人民币出现一定幅度贬值,对国内金价也有支撑,使得国内黄金较国际黄金涨幅更大。 近年来,全球黄金的总供给量相对稳定,单季总供应量维持在1200吨上下。随着金价水涨船高,近年来供给价格弹性较大的分项金矿产量和回收金量均有所增长,但考虑到金矿已探明储量稳定,开采周期相对较长,回收金量应为供给分项中变化较大的分量。张晨认为,金价的主要影响因素主要来自于需求端的变化。而随着央行“黄金热”的复兴与延续,需求占比已近三成也标志着其对金价的影响权重不容小觑,因而关注全球央行购金情况对于分析预判金价的意义也随之不断提升。 王彦青告诉记者,当前全球经济复苏趋缓,地缘政治不确定性持续扩大,各类投资均面临较大的风险。从经济周期角度来看,当前各国经济仍未摆脱衰退阴霾,而在此阶段,选择具有较强防御性的黄金是投资者的理性选择。此外,从历史来看,美联储降息周期黄金通常表现良好,而当前美联储正处在加息周期结束到降息周期的过渡阶段,因此较多投资者更愿意选择黄金以获取潜在收益。 事实上,受访人士指出,黄金的实物供应对金价影响较小,主要是因为大多流通中的黄金是源于过去很多年的生产。影响黄金价格的因素众多,主要由于其属性的多面性,黄金具有货币属性、金融属性、避险属性,因此,金融市场有关的大多数事件均可能对金价带来扰动。从过去30年的经验来看,黄金的货币及金融属性是其价格的主导因素,可重点关注美元指数及美债收益率的变动。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地缘政治变化对金价扰动正在加强。 美元作为全球最重要的结算货币,在各国央行的资产负债表中均占据重要地位,但近年来,受美国将美元“武器化”的影响,各国开启“去美元化”进程。特别是在乌克兰危机发生后,美国冻结了俄罗斯在海外的大量美元资产,并将俄罗斯排除出SWIFT结算系统。这促使各国寻求分散外汇储备过于集中于美元的风险,而黄金是最佳的替代品。 “预计黄金未来一段时间的价格将主要受以下几个方面因素驱动。一是美联储加息周期结束,驱动美债收益率下行,将为未来黄金行情提供最主要的上行驱动力。二是美国经济有下行倾向,中美景气周期趋于一致,中美利差收窄或推动人民币升值,对国内黄金行情造成一定拖累。三是地缘政治风险尚存,黄金的避险价值或将继续展现。未来一段时间黄金仍将处于上行通道,价格有望再创历史新高。”王彦青说。 张晨认为,预计2024年全年,基于美国经济大概率实现软着陆的背景,预计美联储下半年开始降息3次左右,对金价也将形成提振。走势上或延续2023年年内的“起起落落”节奏,但价格重心上移态势不改。建议投资者可抓住上半年降息预期阶段性走弱的阶段,逢低配置黄金看涨头寸。
受刚果金主要骨干矿山矿产量飙升影响,洛阳钼业超越嘉能可成为全球最大钴矿商。 1月4日晚,洛阳钼业公告指出,公司产铜,钴、黄金增幅显著,同比增幅达51%,174%,16%,2023年全年,公司累计产铜419539吨,同比增产超14万吨;产钴55526吨,同比增产超3.5万吨;产出黄金18771盎司。此外,公司累计产钼15635吨,同比上涨3%;产钨7975吨,同比上涨6%;产铌9515吨,同比上涨3%;产出磷肥117万吨,同比上涨3%。 注:2023年NPM铜金属及黄金产量截止其出售交割日(2023 年 12 月 15 日) 该公司相关负责人指出,公司主要骨干矿山创历史新高,铜和钴产品呈现爆发式增长,新增产铜量将成为全球新增产铜量的重要来源,公司或已跻身全球最大钴生产商。 洛阳钼业的铜增量主要来自刚果(金)的TFM和KFM两座世界级铜钴矿。此前7月,洛阳钼业就位于刚果(金)的TFM铜钴矿项目就增储权益金一事与当地政府达成和解。并且,洛阳钼业对位于刚果(金)的Kisanfu矿进行了18亿美元的投资,由于这笔投资,Kisanfu矿的产量大幅增加。 与此同时,印尼的钴产量也在上升,洛阳钼业在刚果(金)的另一个矿区Tenke-Fungurume的出口量也有所增加。新矿产量的飙升,帮助公司钴产量飙升170%,洛阳钼业超越嘉能可成为全球最大钴矿商。 由于市场上钴的供应增多,在2023年伊始已出现有史以来最大的供应过剩,额外的产量推动钴价在一年内大幅下跌了30%。供求的大幅失衡推动嘉能可到年中才开始囤积在刚果的过剩产出,以求让市场恢复平衡。 嘉能可预计下月宣布2023年产量数据。相较之下,嘉能可在2023年10月曾预计产量将最多达到4.2万吨,低于洛阳钼业2023年产钴55526吨。虽然投资者和交易员已经预计到洛阳钼业在第二季度投产的Kisanfu铜钴矿将大幅增产,但全年业绩仍超出该公司指引的20%以上。
得益于(刚果金)权益金问题的解决以及后续的扩能增产,洛阳钼业(603993.SH)去年主要矿产品产量均实现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铜、钴产品增量尤为明显。 洛阳钼业相关人士向财联社记者表示:“2023年,随着(刚果金)TFM和KFM产量的提升,公司的铜钴产量呈现爆发式增长。去年TFM混合矿项目建设完成,并新增了三条生产线预计将于今年上半年达产,TFM整体已拥有5条生产线。KFM于去年第二季度投产即达产,根据单月产量数据,KFM去年12月产铜近1.5万吨。” 1月4日,洛阳钼业对外公告了2023年主要产品的产量情况。其中,铜金属、钴金属、黄金增量明显,2023年全年产量分别约为41.95万吨、5.55万吨、18771盎司,较去年分别增加14.25万吨、3.52万吨、2550盎司,同比增幅分别为51%、174%、16%。 事实上,市场对洛阳钼业2023年主要矿产品的增量也早有预期,洛阳钼业总裁孙瑞文在日前透露,“主要骨干矿山实现稳产高产,主要产品产量创历史新高,铜和钴产品呈现爆发式增长。” 国内另一大有色金属矿企——紫金矿业去年的产量增幅也较亮眼,据公司1月2日公布的2023年主要产品产量数据,公司矿产金、银、铜等主要产品产量有不同程度的增幅;其中,矿产铜101万吨,较去年新增10万吨,同比增长11%。 综上数据,洛阳钼业与紫金矿业2023年合计产铜超140万吨,新增超24万吨产量。据国际铜研究组织(ICSG)数据,全球2022年铜矿产量(金属量)2192.2万吨,并预测2023年全球铜矿产量增长3%。基于该统计口径,这两家中国矿企去年全年的新增铜产量将占全球增量的约37%。 值得一提的是,洛阳钼业此前滞留刚果金的铜钴等产品已相继离港发售全球。公司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去年9月底前,公司将滞留刚果(金)当地的铜和钴发运完毕的目标已基本实现。公司会根据市场情况制定销售策略。 简要回溯,2021年8月,洛阳钼业宣布通过了刚果(金)TFM铜钴矿混合矿项目的投资议案,这一扩产计划导致TFM铜钴矿出现了权益金争议。在2022年4月达成共识后,当年5月刚果金出口限制也已放开,此前滞留在当地的铜钴产品相继离港销售。
美元表现强势,白银承压下跌。今日现货白银开盘价格为22.9751美元/盎司,SMM1# 白银上午出厂参考均价为5848元/千克,均价较昨日下跌119元/千克,跌幅为2%。据SMM了解,今日上海地区量大的现款现货的大厂银锭升贴水报价为4-5元/千克,成交 以4元/千克为主,对期货合约报价偏高,由于白银价格下跌,市场接货情绪较高。 》点击查看SMM白银报价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