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291

  • 国际油价承压 中东油企拟放缓全球并购步伐

    在国际油价下行压力加剧背景下,中东两大国有能源巨头——沙特阿美(Saudi Aramco)与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ADNOC)据称正逐步收缩其全球并购计划,重新评估投资的节奏和方向。 过去三年,两家公司在全球能源并购市场中动作频繁,宣布交易规模合计达数百亿美元,覆盖石油、天然气、化工等领域,成为行业内最活跃的收购方之一。然而,有多位消息人士透露,随着油价持续下探,两家企业已开始考虑放缓并购节奏。 沙特阿美与ADNOC均未就此对外发表评论。 自年初以来,国际基准原油价格已从每桶80美元以上下跌至目前的67美元。尽管中东地区的地缘冲突一度推高价格,但市场整体供过于求的趋势仍对油价构成压制。当前价格水平已低于部分海湾国家的财政盈亏平衡点。 在此背景下,沙特财政大臣穆罕默德·贾丹曾表态称将“盘点与反思”过往投资计划。 一位能源投行高管表示,沙特阿美和ADNOC均接到来自政府的指示,要求 “更注重股息、控制增长节奏” 。知情人士补充称,两家公司可能继续推进天然气领域的部分交易,但总体收购速度将趋缓。 过去几年,沙特阿美在国际市场上达成多项交易,包括与中企荣盛石化合作,参股液化天然气公司MidOcean、收购胜牌(Valvoline)润滑油业务,以及投资发动机制造商Horse Powertrain等。 而ADNOC近年也在积极开展并购行动:例如对澳大利亚能源公司Santos提出187亿美元的收购要约;对德国化工企业科思创(Covestro)约160亿美元的并购交易;以及与奥地利能源巨头OMV合资成立化工企业博禄集团国际(Borouge Group International),新公司市值预计超过600亿美元。 为更好地配合全球扩张计划,ADNOC还于去年设立了投资部门XRG。 有相关人士指出,在短期内整合现有并购资产、消化已签署交易,将成为ADNOC的优先任务;而在当前油价波动的大环境下,推进新交易也面临较大挑战。

  • 上期所、上期能源调整燃料油和低硫燃料油期货交割品质量标准

    为适应全球船用燃料油市场发展新趋势,提升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上海期货交易所(以下简称“上期所”)和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以下简称“上期能源”)综合境内外现货市场实际及各类产业机构意见建议,于2025年6月27日发布公告,修订燃料油期货和低硫燃料油期货交割品质相关质量标准要求,自2026年1月1日起实施。 期货交割是连接期货与现货市场的关键纽带,上期所和上期能源长期以来致力于完善期货品种交割制度规则,提升期货品种服务实体企业风险管理的质效。近年来,上期所和上期能源顺应国际海事组织(IMO)及我国航运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趋势,及时上市了国际化期货品种低硫燃料油期货,同时,密切跟踪研究境内外船用燃料油现货市场实际,不断优化燃料油期货和低硫燃料油期货交割品相关质量标准要求,保障产业客户积极顺利参与期货套保和交易交割。 2024年以来,上期所和上期能源进一步就燃料油期货和低硫燃料油期货交割品质量标准开展调研,广泛征求境内外市场意见建议,听取质检机构、各类产业客户和会员单位相关意见和建议。经审慎研究,上期所和上期能源针对境内外船燃现货市场的发展实际,决定优化部分质量指标要求。 本次调整后,上期所《燃料油(期货)补充检验项目暂行规定(修订版)》中,“苯乙烯(mg/kg)、C6H6O(mg/kg)”限度由“不大于50”修改为“不大于300”,取消4-枯基C6H6O的指标要求;《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低硫燃料油期货标准合约》合约附件中,“苯乙烯(mg/kg)、C6H6O(mg/kg)”限度由“不大于50”修改为“不大于300”。本次针对相关化工品指标规定的调整优化,既保留了中国保税船用燃料油加注优势,又进一步满足了更多境内外产业客户参与套期保值和期货交割的需求,旨在更有效拓展燃料油期货和低硫燃料油期货服务船燃产业的深度和广度。 市场人士表示,此次适当调整,在保障加注安全和期货市场交割品质量的前提下,可有效降低境内外产业客户参与燃料油期货和低硫燃料油期货套保的门槛,显著提升其在仓单生成和期货交割环节的便利性,由此促进市场参与的积极性。 近年来,上期所和上期能源持续完善包括燃料油、低硫燃料油在内的能源化工期货序列,从优化合约规则、拓展交割布局、推进期现结合(如POZZ舟山价格窗口系统)等多方面使劲发力。此次质量标准优化也是交易所持续倾听产业呼声、深化期现结合的具体体现。下一步,上期所和上期能源将继续密切关注全球航运能源转型趋势及现货市场变化,动态评估并优化合约规则,积极完善创新期货市场助推全球航运业绿色低碳发展方式方法,不断提升能化期货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质效。

  • 科技巨头“抢电”推高成本 欧美冶炼业哀叹难敌AI时代

    欧美冶炼企业的高管表示,居高不下的电力成本,叠加与科技巨头争夺电力资源的激烈竞争,正在阻碍行业扩张的努力。 近年来,美国和欧盟都在向各自的金属冶炼、加工和开采项目投入巨资。但一些企业高管透露,需要更多支持才能使冶炼和加工行业盈利。 他们特别指出,硅谷公司正在推高美国的电力成本。在美国,冶炼厂与科技公司争抢电力合同,而后者愿意支付远高于市场价的价格,用于建设支撑人工智能革命的数据中心。 铝业巨头挪威海德鲁(Norsk Hydro)的首席财务官Trond Olaf Christophersen指出,电力成本约占铝冶炼成本的三分之一,因此“决定你在哪里建冶炼厂的最重要因素,是能否获得长期、具有竞争力的电价。” 他表示,在美国的冶炼厂正在与科技巨头争夺电力合同,但后者愿意为数据中心支付更高的电价来开发人工智能,“科技巨头愿意支付的价格远远高于铝业这样的传统行业。” 一位矿业资深人士将这种竞争比喻为“美国铝业与谷歌之间的对抗”。冶炼是一个高耗能的金属加工环节,其产品对能源、国防、科技等领域又特别重要。 根据美国铝业协会的数据,冶炼厂通常需要签订长期合同,电价约为每兆瓦时40美元,但科技公司下单的电力协议价格往往能达到每兆瓦时100美元甚至更高。 尽管美国电价仍低于欧洲(欧洲电价因俄乌冲突引发的能源危机而维持在高位),但根据海德鲁提供的数据,美国去年平均电价几乎是加拿大的两倍,也明显高于挪威。 锌铅冶炼公司Nyrstar的首席执行官Guido Janssen表示,许多西方冶炼厂目前只能勉强维持运营,“我们需要的是具有竞争力的电价,这一点至关重要”,他补充称,欧洲的电价尤其高。 Janssen指出,在美国等地新建冶炼厂还需要政府资助,例如拨款或一些“去风险”的机制。Nyrstar正计划扩建其在美国的工厂,以生产锗和镓——这两种金属对于国防和科技产业至关重要。 但Janssen表示,若无政府资助,相关项目难以盈利,公司正在寻求财政支持。他提到,公司在澳大利亚的铅冶炼厂正在亏损,“如果没有政府支持,这种情况不可能会有改变”。 目前,美国政府正与总部位于芝加哥的Century Aluminium和阿联酋环球铝业公司(EGA)就新建自1980年以来首个美国铝冶炼厂的激励措施进行谈判。 EGA表示,该项目的前提条件是获得“具竞争力的长期电力供应”以及政府财政支持。

  • 加拿大项目快速审批法案遭群体反对

    据Mining.com网站援引路透社报道,26日,加拿大参议院通过了一项加快自然资源和基础设施项目审批的法案,但这遭到土著和环保群体的反对,他们威胁将采取抗议和法律活动。 这项法案的通过和实施对于卡尼来说是场考验,他在4月份当选时曾承诺推动加拿大经济转型。受到美国关税威胁,卡尼一再声称加拿大面临国家危机。 自由党政府的提案加快了事关“国家利益”项目的审批,可能包括矿山和石油管道,并消除了部分省际贸易壁垒。此项提案在部分保守党支持下获得众议院通过,并在议会夏季修会前在参议院获得通过。 所谓的亨利 VIII条款(Henry VIII clauses)授权内阁决定某些法律如何以及是否适用于此类“国家利益”项目。 该法案激怒了路透社采访的八位环保和原住民领袖,并有可能毁掉加拿大政府与原住民之间多年来为达成和解所付出的努力。一些团体誓言将就该法案展开法律斗争,而另外一些团体则声称要举行示威活动。 “如果卡尼总理继续这种做法,他很可能遭到原住民的抗议”,律师兼前库奇钦原住民酋长萨拉·梅因维尔(Couchiching First Nation Chief)表示,其客户正在考虑采取法律行动。 在加拿大,与原住民协商是宪法规定,法院对此也是认可的。原住民群体认为,快速审批项目规避了这一义务,事实上剥夺了其发言权。 原住民大会全国酋长辛迪·伍德豪斯·内皮纳克(Cindy Woodhouse Nepinak)认为,“这项法案对原住民的权利构成了严重威胁”。 “我们要抗争到底”。 原住民抗议者过去曾反对过这些项目。2020年初,抗议者关闭了加拿大各地的主要铁路线和公路,时间长达数周,以声援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一个原住民群体,该群体试图阻止在其土地上修建天然气管道。 卡尼表示,该法案赋予了磋商权,他说这是对美国总统特朗普关税政策的最重要国内响应。 梅因维尔称,仅进行协商是不够的,还需要做出妥协——“因为你们听到了担忧,所以会做出改变”。 此项法案经加拿大国家元首查理斯国王的私人代表玛丽·西蒙(Mary Simon)总督签署后生效。 安大略省的一项同样的措施甚至给与该省内阁更大权力;上个月,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通过了一项加快审批基础设施项目的法案。 加拿大是世界第四大石油出口国,也是一个矿业大国。6月初生效的安大略法案目标是推动该省北部“火圈”(Ring of Fire)地区矿业发展。加拿大也试图减少对美国的经济依赖,其75%的出口目的地是美国。 法律挑战 与此同时,渥太华大学生态正义环境法研究所所长乔舒亚·金斯伯格(Joshua Ginsberg)表示,一些环保者担心,项目会在风险评估前就获得批准,而且会不顾风险一味推进。 卡尼计划今年夏天与原住民领袖会面。但他上周回避了一个问题,即一个国家是否有权否决这些优先项目。他的办公室没有回应置评请求。 安大略省酋长协会地区负责人亚伯兰·本尼迪克特(Abram Benedict)认为,面临法律挑战是“肯定的”。 “立法本身及其合宪性将面临挑战。一旦法案实施,项目启动也同样面临挑战”。

  • 晨光电缆:近期中标国家电网相关项目10.15亿元

    晨光电缆公告,公司近期合计中标国家电网及其产业公司相关项目10.15亿元(含税)。具体中标项目包括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025年东北区域低压电力电缆协议库存第一次联合采购项目(中标金额1121.37万元)、2025年东北区域第一次联合采购10kV电力电缆协议库存招标采购项目(中标金额1168.53万元)等。上述项目的中标将对公司未来经营业绩产生积极的影响。

  • 石油巨头在谈800亿美元超级并购?壳牌闪电否认

    北京时间周四凌晨,围绕着“壳牌洽谈收购英国石油”的一连串反转消息,在美股市场激起一阵涟漪。 作为市场异动的开端,有 市场消息称壳牌公司正就收购与英国石油展开初步谈判 。受此影响, 英国石油盘中一度拉升近10% 。但随着后续壳牌公司冷淡回应,英国石油的涨幅快速回落。 这笔交易传闻的劲爆之处在于, 英国石油目前市值已经接近800亿美元,若再算上潜在溢价(例如20%),交易价值将大幅刷新1999年埃克森出资737亿美元收购美孚的业界记录,甚至有机会挑战千亿关口。 加上壳牌2000多亿美元的市值,新成立的欧洲石油巨头将具备挑战埃克森美孚、雪佛龙的规模。 对于传闻, 壳牌发言人回应称,这纯属市场臆测,目前并未进行任何相关谈判 。 壳牌与英国石油的总部均位于英国伦敦,两家业务版图相近的跨国石油公司曾经势均力敌。 但由于英国石油在前任CEO伯纳德·鲁尼推动下过快转型低碳能源,又碰上俄乌冲突推高油气价格,近年来业绩一直弱于同行。 今年早些时候新管理层宣布调整战略,重新聚焦油气业务并削减可再生能源支出。 而壳牌则在CEO瓦埃勒·沙旺的领导下剥离表现不佳的新能源业务,聚焦化石燃料,近年来的股价表现优于埃克森美孚和雪佛龙,但估值方面仍无法匹敌。 多年来的业绩不佳叠加激进投资者的施压,英国石油的管理层正持续承压,市场不断揣测公司可能成为并购目标。对于英国监管而言,同属英伦的壳牌收购英国石油,在政治层面更具可接受性。 今年5月初就曾有市场传闻称,壳牌正在与顾问评估收购英国石油的可行性, 但在决定推进收购前要等待油价和英国石油的股价进一步下跌。 (英国石油日线图,来源:TradingView) 沙旺曾多次对并购交易表示谨慎,他在5月向投资者透露,目前持续回购自家股票能够创造更多价值。 周三也有知情人士透露,壳牌不太可能整体收购英国石油。若交易属实,更有可能的情况是英国石油被分拆出售给多家公司。 最新传闻的背景,正是石油产业持续出现巨额并购的火热场景。埃克森美孚去年完成收购先锋自然资源公司的 600亿美元 交易,戴蒙德巴克能源也以 260亿美元 并购奋进能源资源。雪佛龙仍在推进 530亿美元 收购赫斯的超级并购,但这笔交易需要等待圭亚那油田仲裁事宜的结果。

  • 雅博股份:中标暂定价1297.98万元申丰水泥分布式光伏项目

    雅博股份公告,全资子公司山东中复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近日收到《中标通知书》,中标申丰水泥分布式光伏项目PC总承包项目,暂定价为1297.98万元,占公司2024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的3.78%。项目顺利实施后,预计对公司未来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 国家电网庞骁刚:中国的目标是今年年内基本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

    据财联社6月24日消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总经理庞骁刚在2025夏季达沃斯论坛上透露,中国的目标是今年年内基本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国家电网也是其中的一部分,正在积极努力(推进),相信这个目标在年内一定能够实现。

  • IEA:墨西哥石油产量将大幅下降

    据BNAmericas网站报道,国际能源署(IEA)最近发布的《2025石油市场报告》(Oil 2025)预计,墨西哥将成为2030年前石油产量下降最多的国家。 IEA预计,5年内,墨西哥石油(包括凝析油)日产量将从197万桶降至129万桶。 另外,IEA还预计,今年上半年,墨西哥石油产量同比减少了16万桶/日。 这份报告补充说,“墨西哥成为产量下降最多的国家,(2030年)日产量将减少68万桶至130万桶。不仅是欧佩克+产量下降最多的,也是全世界产量减少最多的国家”。 2021-2023年,墨西哥石油产量曾出现过下降趋缓,原因是奎斯基(Quesqui)油田开发加快。 “疫情期间,墨西哥国家石油公司(Pemex)大幅削减了投资,上届政府要求Pemex重点放在陆上和浅水油田,而放弃了更大规模深水油田的开发”。 “2024年前,Pemex一半以上的产量来自其240个油田中的7个”,该报告称。 目前,仅有特里翁(Trion)一个大型油田有望在2030年前投入开发,其产量预计在10万桶-12万桶之间。 扎马(Zama)和库马扎(Ku-Maloob-Zaap)油田扩产尚待批准,这两个油田扩产都不可能在2030年以前投产。 这份报告称,Pemex的财务变化,其欠供应商的债务和勘探开发预算削减使得该公司正在运营的平台在不到半年内从50个降至25个。 IEA在报告中称,“产量下降使得该国面临成为净进口国的风险”。 该报告称,2030年,墨西哥要满足国内石油需求,可能每日需要进口50万桶石油。 IEA估计,2030年前,世界石油日产能将增加510万桶,达到11470万桶,主要得益于沙特阿拉伯和美国产量增长,这两国将贡献产能增量的40%。 欧佩克+以外产铀国将贡献增量的2/3,即310万桶/日,而非欧佩克国家将贡献200万桶/日。 美国将继续主导非欧佩克石油增长,而沙特阿拉伯将主导欧佩克+国家增长,几乎完全来自液化石油气。

  • 一周飙升154%!油运运费淡季上涨 又一海运“咽喉”受阻?

    霍尔木兹海峡这一油运咽喉若被“掐断”,有分析人士认为,市场可寻求长航线替代,但航程拉长引发油运运费上涨,原油运费预计易涨难跌。 或受此影响,油运股大涨,截至上午收盘,兴通股份(603209.SH)涨停、招商南油(601975.SH)涨6.98%、中远海能(600026.SH)涨4.53%。 油运市场本应步入淡季,油运运费却迎来大涨。波罗的海原油运价指数(BDTI)最新数据显示,截至6月19日,TD3C TCE达到57758美元/天,为2024年4月以来的最高水平,较6月12日的22764美元/天上涨了约154%。 中信期货研究所首席研究员武嘉璐告诉财联社记者,若霍尔木兹海峡关闭,油运运价将保持涨势,且原油运费将易涨难跌,VLCC日租金或难回到5万美元/天以下,于高位震荡。同时,这也将一定程度上拉动苏伊士型、阿芙拉型油轮运价。 “市场也会寻求替代,比如通过沙特东西线管道替代,经苏伊士运河运输,拉长航程,但因受红海局势影响,这一替代方案也会使运费上行。此外市场还会以俄罗斯、西非等长航线替代,航程拉长都会引发运费上涨。”另一机构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 对此,中远海能董秘倪艺丹告诉财联社记者,中东局势若导致贸易流向发生变化,船运需求也会发生改变,公司船队也会随之调整摆位,比如若货运需求转向西非、美湾、南美等地区,船队也会调整至这些有货运需求的地方运营。 根据油运上市公司财报,2024年中远海能VLCC船队中东航线营运天占比53%。中远海能、招商轮船(601872.SH)的VLCC船队,都有与客户签订签署COA合同或不同期限结构的期租合同。 前述机构人士进一步表示,COA合同类似长协价,能够一定程度上平抑运价波动,但需要考虑长协如何构成,是否约定升贴水、与指数挂钩等。此外,若长协合同期限较短,则涉及约价,现货运费对这类合同影响较大。 除油运市场外,集运市场也可能受到中东局势影响。不过有货代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目前暂未收到船司有关中东航线运价变动的消息。 班轮公司方面也宣布暂时维持中东航线运营。其中,马士基在其最新公告中表示,目前,其船队仍保持通过霍尔木兹海峡的航行,但会根据现有信息重新评估这一情况,同时将持续监测该地区对公司特定船只构成的安全风险,并准备在必要时采取应对行动。 达飞(CMA CGM)方面也称,在当前阶段,正常进行在中东海湾地区的运输活动,运营和物流链维持不变。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