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9362个
年关将至,新能源车“国补”、燃油车购置税减半两大政策也进入到最后倒计时阶段。相对复产复工的如火如荼,预期中的年末“汽车抢购潮”似乎并未如期出现。 “我们店里的几个销售最近几天才开始陆续上班,上周末因为圣诞节人会多一些了,平常工作日看车的人确实不多。”当财实地探访北京多家线下门店时,得到的答复近乎一致。 记者发现,目前位于各大商超的门店呈现“冰火两重天”的局面。由于疫情放开后的圣诞节恰逢周末,客流出现激增,但这波客流退去后,这些门店迅速回到了门可罗雀的状态。尽管商超将正门处“黄金广告位”的半数换成了汽车相关内容,临近地铁站内也摆出写有“汽车团购嘉年华”的易拉宝,但实际情况收效甚微。 新能源商超店“蹭热度”,传统4S店几无人光顾 一位小鹏汽车销售人员看到有人进店看车,立刻放下手机跑了过来。这位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小鹏G9上市时推出的“5,000元订金抵扣10,000元车款”、“每年1,500度自营站电卡”等活动一直延续至今,原则上明年1月1日就没有了,但不排除有别的优惠活动替代。“您可以先下订,交付时如果优惠力度比现在更大了,我可以给您想办法,肯定不会让您吃亏。” 由于距政策结束还有最后几天,岚图、腾势等部分门店不约而同摆出了可手动更改天数的倒计时易拉宝。“现在买岚图FREE,可以享受武汉给的30,000元现金补贴,还有最后5天,明年就没有了。”主动走出门店外迎客的岚图销售人员一再向记者强调,明年再买岚图FREE就不合适了,“除非买追光,但展车目前没有,还得再等等。”腾势销售人员则介绍称,12月31日前,订车并签合同可赠送VTL放电装置1个,且限时3,500元可选购7,500元套装。“从明年1月1日起,除DM-i车型涨价外,腾势推出的很多权益就失效了,如意向金膨胀、5,000元出发礼盒等。” 与岚图一样没有新车展车的还有蔚来。12月24日,全新一代ES8在2022 NIO Day亮相。“目前店里只有2022款ES8展车,新ES8得等明年5月份才能有,现在买老款的没有什么活动,不过能申请送些装饰。”一位蔚来销售人员称。 相对而言,比亚迪的商超门店在热度上要高了不少,记者在门店驻足的四十分钟里,虽谈不上门庭若市,但进店看车的顾客几乎没有断过,两名销售轮流接待顾客,显得不亦乐乎。其中一位销售人员告诉记者,现在王朝系除了秦PLUS EV外基本都没有现金优惠,且如果没有现车要等上1-3个月左右。“您现在下订肯定值,交不了车也没关系,国补最长可以给您锁定到明年6月,况且明年这些车就要涨价了,以比亚迪汉为例,根据车型不同要涨2,000-6,000元不等。” 不同于比亚迪门店的回暖,特斯拉线下门店客流量依旧不大,但销售人员仍未放弃最后时刻的努力,“特斯拉刚刚建成了第一万个超级充电桩,去哪充电都没问题,特方便。我们之前推出的一系列补贴优惠活动马上就要结束了,明天还有最后一批车,这周上牌应该预约的差不多了。” 较上述新能源汽车品牌门店,传统燃油车门店的线下热度则更加冰冷,除奔驰、宝马、奥迪外,多数品牌4S店几乎无人光顾,上汽大众位于商超的门店亦难蹭客流福利。 地方接棒“国补”,12月第四周上险量现反弹 从12月第三周开始,乘用车市场已出现明显回暖迹象,刚结束的第四周亦是如此。相关上险数据显示,12月19日至12月25日,乘用车销量为65.4万辆,同比增长18.84%,环比上周增长9.17%。其中新能源车销量18.2万辆,同比增长48.09%,环比增长12.63%;燃油车销量47.2万辆,同比增长10.4%,环比增长7.9%。 具体到车企,新能源车方面,比亚迪单周环比再创新高,一举拿下51,636辆;特斯拉中国销量持续下行,表现不及12月第三周的10,254辆,本周仅为8,915辆,后劲愈显乏力。紧随特斯拉的是东风、哪吒和长安,五菱跌到了第六位。 2022年即将收官,整体局面已无法发生大幅变化,展望明年,政策依旧是行业关注的焦点。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推动汽车消费等重点领域发展,改善民生,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创造就业渠道,推动新能源车与燃油车协同增长。“作为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会同生产制造和流通领域部分专家共同呼吁:一、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享受同样的消费政策环境;二、延续和优化税收调节和支持政策;三、加快落实二手车新政,推动二手车零售市场建设;四、全面取消汽车限购措施;五、发挥金融杠杆作用,加大金融服务供给。” 进入12月以来,不少地方性汽车促销政策相继推出,接棒即将退出的“国补”和车购税优惠政策。 德州市、南京市、深圳市南山区、北京市昌平区等先后发放新一轮汽车消费助力券,三亚市也于12月22日在三亚大东海广场举办三亚市政府消费券车展,单人最高可申领6000元。 同时,部分地区将汽车消费券活动延续或推迟到2023年一季度,比如,自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2月6日,郑州市将统一发放汽车消费券11,920份,其中燃油车消费券发放3000万元,共7,720份,新能源车消费券发放2,000万元,共4,200份。消费券总面值为5,000万元。 西南证劵研报称,12月是购置税优惠和新能源补贴政策的最后窗口期,政策末端效应开始显现一定效果,但在居民出门意愿较低、年市门店端容流较少的背景下,乘用车销量将有所承压,预计全月销量小幅增长。“预计我国汽车消费恢复最早在一季度末显现,叠加政策退出前透支的影响,一季度销量将有所承压。”
SMM 12月28日讯:月初孚能科技在接受投资者活动调研时,孚能科技解释此前市场上传言的有电池厂大幅减产的声音,公司表示,电池企业排产放缓,一方面是由于既有产能的更新迭代,另一方面是消费端受经济大环境及疫情影响,新能源汽车销售压力较大;行业仍处于高速增长阶段,但增速较之前会有一定放缓,中长期来看,行业的发展趋势是不会改变的。 公司客户奔驰在海外的供应链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导致奔驰对公司司产品的提货节奏放缓,公司已与客户积极沟通,综合讨论加快提货速度、增大单次提货量,确保镇江基地的正常经营与明年的备货计划。 另外,公司也一直在持续与海外车企对接,积极争取更多欧洲大型客户品牌的新定点。待欧洲产业供应链趋于成熟,也不排除公司会在欧洲推进产能建设工作的可能性。 此外,孚能科技也已经将钠离子电池送样给一些有长期合作关系的车企,主要是A0级车型。且公司正在积极改造并增加钠电池的产能,预计从2023年开始会有一些钠电池产品的出货。考虑到公司主推的三元软包电池多集中在中高端车型,并未覆盖A0级车型,所以公司推行钠离子电池产品压力较小,属于切入了一个全新的增量市场。 据11月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排名显示,孚能科技以0.39Gwh的装机量成绩排名第9,2022年前11个月的装机量也顺利跻身前十行列。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钠离子电池赛道持续火热,截至目前,已经有包括蜂巢能源、蔚蓝锂芯、传艺科技等在内的多家上市公司接连宣布钠离子电池量产的最新进展。同时政策面上,今年工信部等部门也相继出台文件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更是令钠离子电池赛道如虎添翼。 不过不同于钠离子电池刚面市之际,市场上传得沸沸扬扬关于其是否会替代锂离子电池的猜测,如今有机构表示,钠电池主要应用领域包括A00级电动车领域、电动两轮车领域、储能领域,预计2023年或为钠电产业化元年,2024年大规模量产,有望成为锂电池的有效补充。 众所周知,自进入2022年以来,国内锂价快速上行,动力电池原材料之一的电池级碳酸锂年内更是屡刷历史高位,并于11月9日触及最高位56.75万元/吨。不过近期,在下游需持续走弱的背景下,碳酸锂价格进入下行通道,截止12月28日,国产 电池级碳酸锂 现货报价跌至50.3~54.1万元/吨,均价报52.2万元/吨,但报价仍处于相对高位。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因此,在碳酸锂价格高企的背景下,有不少企业也在另辟蹊径地开始布局钠离子电池,在对钠离子电池和锂离子电池进行详细对比后,SM认为,钠离子电池应用场景为低倍率要求场景,例如两轮车、储能站等。钠电池相对于锂电池温度更低,其安全性更能匹配储能需求。且未来成本预测较低,由此看来钠电锂电未来的主要战场在储能市场,SMM认为钠电与锂电未必是替代关系,而是补充关系,一调节市场应用需求平衡。 此外,SMM还预计,2023年,将成为钠离子电池起飞的元年,预计2024-2025年钠离子电池将逐步完善并被大规模应用。
近期,碳酸锂价格仍在逐日下跌,SMM对于锂产业链的供需双方情况进行了一些汇总: 需求端: 1. 正极厂:电池采购需求走弱,正极排产仍有进一步下调预期 (1)企业A:三元头部企业,12月预期减产接近40%,后续仍有减量预期。 (2)企业B:三元头部企业,12月预期减产23%,后续需求预期中性。 (3)企业C:铁锂头部企业,12月预期减产30-40%,后续仍有小幅减量预期。 (4)企业D:铁锂头部企业,12月预期减产5-10%,后续仍有较强减产预期。 2. 电池:疫情、主动降库、终端需求走弱叠加一季度悲观消费预期,电池生产下滑。 (1) 企业A:头部企业,12月减幅预期10-20%,1月预期仍有40-50%减幅。 (2) 企业B:头部企业,12月环比下滑13%左右,1月仍有放假预期。 供应端:环保事件、企业检修、冬季盐湖减产因素扰动,供应预期环比下滑。 (1)企业A:辉石头部企业,12月生产正常,预期1月正常生产。 (2)企业B:云母头部企业,12月受江西事件影响,预期减幅约40-50%,1月仍有放假预期。 (3)企业C:辉石中型企业,12月检修一周,预期供应环减30%,1月预期正常生产。 (4)企业D:盐湖头部企业,12月受气温影响,产量环比减少13%,预期1月或将持平 以上数据仅为节选,仅供参考。请关注SMM于1月6日官方发布的锂电产量数据!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唐鹏 021-51666749 马睿 021-51595780 杨玥 021-51666856 袁野 021-51595792 冯棣生 021-51666714 徐颖 021-51666707 吕彦霖 021-20707875 柳育君 021-20707895
《科创板日报》27日讯,容百科技公告,预计2022年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为13.2亿元到14亿元,同比增长44.89%到53.67%。2022年,公司NCM811等高镍正极材料出货同比增长约70%,建成高镍产能25万吨,产能和销量全球领先。公司高镍低钴、超高镍9系等前沿材料已实现千吨级出货;公司加快布局发展磷酸锰铁锂(LMFP)和钠电正极材料业务,目前LMFP累计出货近千吨级,钠电正极累计出货几十吨级,商业化进度行业领先。 小财注:Q3净利1.82亿元,据此计算,预计Q4净利4.02亿元-4.82亿元,环比增长121%-165%。 原标题:《容百科技:预计2022年净利润同比增长44%到53%》
近日,有股友在互动平台提问:请问贵公司欲定增5万吨用于高纯硫酸锰。据报表显示现有产能3万吨,预计什么时候可以满产?目前是什么情况?其次,问一下高纯硫酸锰每吨利润是多少钱? 12月27日,红星发展表示,根据子公司贵州红星发展大龙锰业年产5万吨电池级硫酸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该项目建设周期为12个月。 目前已经完成前期的可行性研究、备案、环评、能评等相关手续。高纯硫酸锰毛利情况请关注公司披露的年度报告。
SMM12月28日讯: 目前人造石墨负极材料价格 弱势延续 。原料端,部分厂家 低硫焦报价小幅走跌 , 针状焦价格持稳为主 ,但目前 负极原料采购多以刚需为主,成交较为清淡,焦类价格后市或仍有下跌趋势。 石墨化方面,近期负极对石墨化外协需求减弱,市场存在低价抢单行为, 随石墨化整体供应逐渐充足,石墨化价格已进入下行阶段。 临近年底,下游电芯厂持去库操作, 负极需求偏弱运行 ,叠加石墨化及焦类价格成本下降, 负极材料缺乏成本支撑,价格已出现实质性松动 ,各家目前在协商2023年订单节点, 预计随订单逐渐落地,负极材料价格仍有进一步下降的趋势。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唐鹏 021-51666749 马睿 021-51595780 杨玥 021-51666856 袁野 021-51595792 冯棣生 021-51666714 徐颖 021-51666707 吕彦霖 021-20707875 柳育君 021-20707895
SMM12月28日讯: 12月27日,蔚来(NIO.US;09866.HK)发布公告称,由于疫情在国内主要城市的暴发,导致公司在生产和交付方面面临挑战,加之某些供应链的限制,以及终端用户参与交付和登记环节受到干扰,将第四季度汽车交付预期下调至3.85万至3.95万辆。 据悉, 此前蔚来曾预计第四季度将交付4.3万至4.8万辆。而按照最新的交付指引推算,蔚来四季度的交付上限将下调接近1万辆。而10月蔚来共交付新车1万辆,11月交付1.42万辆,由此推算,若想达到最新的交付指引,蔚来12月将交付1.43万至1.53万辆。 蔚来公告称,受疫情影响,公司一直面临交货和生产方面的挑战,以及一定的供应链限制。“虽然我们的团队努力在各个方面保持持续运营,但我们无法充分发挥我们的能力,尤其是在涉及用户的交付和注册程序出现中断的情况下。” 实际上,今年下半年以来,产能问题持续抑制了蔚来的交付量爬坡。其中,10月份,蔚来位于合肥的两家工厂曾一度停产;并且在供应链上,蔚来遭遇副车架供应不足,同时,新款车型ET5采用新的EDS(电子差速锁)工厂,但由于工厂正处于产能爬坡阶段,影响产能约2000-3000辆;此外,疫情因素也导致工厂损失大约一周的产能。不过,对于近年来不断扰动车企的供应链,李斌在三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给出了较为谨慎的态度。他预计,供应链和整车生产链条可以支持蔚来汽车明年整车生产目标,其中整车生产已经不是问题了,而供应链方面虽然不会成为瓶颈,但还会有限制,例如12月的交付数将受到功率半导体的限制。而现实正如蔚来管理层谨慎的判断一般,蔚来四季度的交付情况已然受到了产能不足的扰动。 SMM认为,目前正值新能源汽车年末冲销量阶段,疫情影响带来的一系列供应链与消费者需求问题或将是新能源汽车行业当下共同面临的挑战。 而对于明年的规划,蔚来将在2023年推出三款新车。对于明年市场的判断,李斌表示2023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将在上半年面临不小挑战, 一方面是国补退出提前释放了消费潜力,另一方面则是供应链和消费者需求的信心仍然在从疫情的影响中逐渐恢复,预计2023二季度、5月份能够逐步恢复回来,这是蔚来初步的判断。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唐鹏 021-51666749 马睿 021-51595780 杨玥 021-51666856 袁野 021-51595792 靳怡 021-51595796 冯棣生 021-51666714 徐颖 021-51666707 吕彦霖 021-20707875 柳育君 021-20707895
12月27日晚间,紫建电子(301121)公告,公司拟使用自筹资金1.56亿元,通过全资孙公司重庆市维都利新能源有限公司增加投资“万州大容量新兴消费类产品电芯及PACK项目”,以增强大容量新兴消费类产品电芯及PACK生产制造能力;同时,拟使用超募资金6995.78万元,通过全资孙公司重庆市云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云阳电子烟电池扩产项目”。 资料显示,紫建电子成立于2007年,于2022年8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是一家专注于小型消费类可充电锂离子电池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产品以各类小型消费类电子产品为主要应用领域,包括蓝牙耳机、智能穿戴设备(智能手表、手环、VR/AR眼镜等)、智能音箱、便携式医疗器械、车载记录仪等。 依靠专注于新兴消费锂电池行业的多年沉淀,紫建电子积累了大量优质用户资源,产品广泛应用于通讯、音频、互联网、智能穿戴等领域的知名品牌,如华为、小米、OPPO、vivo、哈曼(JBL、AKG等)、B&O、森海塞尔、Jabra、缤特力、索尼、LG、松下、先锋、铁三角、Marshall、3M、Anker、谷歌、Jlab、漫步者、JVC、一加和1more等国际一流及知名品牌。
12月27日晚间,紫建电子(301121)公告,公司拟使用自筹资金1.56亿元,通过全资孙公司重庆市维都利新能源有限公司增加投资“万州大容量新兴消费类产品电芯及PACK项目”,以增强大容量新兴消费类产品电芯及PACK生产制造能力;同时,拟使用超募资金6995.78万元,通过全资孙公司重庆市云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云阳电子烟电池扩产项目”。 资料显示,紫建电子成立于2007年,于2022年8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是一家专注于小型消费类可充电锂离子电池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产品以各类小型消费类电子产品为主要应用领域,包括蓝牙耳机、智能穿戴设备(智能手表、手环、VR/AR眼镜等)、智能音箱、便携式医疗器械、车载记录仪等。 依靠专注于新兴消费锂电池行业的多年沉淀,紫建电子积累了大量优质用户资源,产品广泛应用于通讯、音频、互联网、智能穿戴等领域的知名品牌,如华为、小米、OPPO、vivo、哈曼(JBL、AKG等)、B&O、森海塞尔、Jabra、缤特力、索尼、LG、松下、先锋、铁三角、Marshall、3M、Anker、谷歌、Jlab、漫步者、JVC、一加和1more等国际一流及知名品牌。
SMM12月28日讯: 近日,随着最后一车混凝土浇筑结束,在全体参建人员的见证下,贵州磷化开泰科技公司开阳1万吨六氟磷酸锂项目污水处理装置、氯化铵装置主体结构工程顺利封顶。至此,该项目全部关键工程实现全面封顶,标志着项目进度取得重要阶段性进展。 贵州磷化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21年年底,是 贵州磷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宁德时代(贵州)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宁德时代子公司)成立的合资公司, 经营范围包括正极材料及其前驱体、氟系电解质、电解液等新能源材料和相关电子化学品的研发、生产制造和销售、技术服务,钛白粉的生产制造及销售,废旧电池回收,新能源产业投资、项目建设、技术研究和配套产品的开发等。 从此次项目来看, 开阳1万吨六氟磷酸锂项目(一期)位于贵州省贵阳市开阳县永温镇 ,项目占地面积约130亩,总建筑面积超过7万平方米, 该项目于2022年3月8日全面开工建设,计划2023年2月20日建成投产 ,是贵州磷化集团打造全球极具竞争力的氟系电解质产业控制性项目。 SMM认为 随后续六氟产能释放,以及碳酸锂价格的回落,六氟价格或将进入新一轮下行阶段,在供应端产能充足情况下,六氟企业是否具有一体化的产能布局,将直接影响其利润率与行业竞争力 。而值得关注的是,贵州磷化集团不 仅同时拥有磷和氟两种六氟核心材料优势 ,在客户合作上, 与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签订了投资合作(落地)协议 ,按照“牢牢把控上游磷、氟核心资源优势,吸引新能源电池产业集群落地贵州”的总体思路,拟定了“投资平台公司+项目公司、技术研究院”的发展模式。同时,协议明确了在贵州省内共同建设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磷酸铁、磷酸铁锂、六氟磷酸锂、聚偏氟乙烯(电池隔膜)等系列新能源电池材料。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唐鹏 021-51666749 马睿 021-51595780 杨玥 021-51666856 袁野 021-51595792 冯棣生 021-51666714 徐颖 021-51666707 吕彦霖 021-20707875 柳育君 021-20707895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