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9362

  • 总投资约80亿元!两大储能产业项目签约落地广东东莞

    来自“投资东莞”的消息显示,近日,在2022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上,两大储能产业项目集中签约,分别为东莞麻涌赣锋锂电项目和东坑富强储能项目,涉及投资金额约80亿元。 其中,东莞麻涌赣锋锂电项目投资约50亿元,用地面积341.7亩,投资方为江西赣锋锂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项目达产后工业产值达110亿元。据悉,该项目将作为储能板块总部、研发中心、生产基地及市场窗口,主要从事研发生产磷酸铁锂、半固态电芯、轻型动力电池、户外便携储能电源、户用储能、工商业储能系统等。 赣锋锂电是赣锋锂业子公司,成立于2011年,产品主要包括消费类电池、聚合物小电池、动力电池、储能系统、固态电池五大类20余种,覆盖毫安时至百安时各个级别。 东坑富强储能项目投资30亿元,其中,内资投资20亿人民币,合同外资1.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0亿元),用地面积约160亩。项目主要从事生产新能源低碳系列产品,包括光伏新能源发电与储能系统、新能源车辆充电装置以及能源管理相关的节能改造减碳装置。项目达产后,年产值不低于50亿元。 东坑富强储能项目投资方东莞富强电子有限公司属外商投资企业,于2005年成立,位于东莞东坑镇,是大型手持式产品加工制造商之一,2021年产值超100亿元。 随着上述两大储能产业项目的签约落地,将进一步推动东莞的电子储能产业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东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包括储能产业在内的新能源产业发展,将其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成立东莞市新能源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出台《东莞市新能源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规划到2025年,东莞以储能为重点新能源产业规模超过1000亿元。

  • 2022年新能源诞生20家独角兽 电池领域占9家

    2022年,新能源无疑是市场中最热的词,不仅是二级市场上相关公司股价连创新高,一级市场中更是诞生了20家独角兽。 第三方数据显示, 年初至2022年12月,中国一级市场新能源行业共计发生285起投融资事件,融资总规模破千亿,达到1077.73亿元。 其中,20家公司成为独角兽企业,包括9家企业动力电池产业链研发企业,4家新能源汽车研发公司,以及3家储能领域的公司,和其他专注于光伏、清洁能源的公司。 20家独角兽的崛起,以及赛道千亿元的融资,是VC/PE的疯狂。一位新能源领域投资人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 市场之所以如此热,是原因投资人找不到其他赛道可投。 “新能源成了市场唯一、持续聚焦的行业,相关独角兽大批出现。” 20家独角兽中 动力电池产业链公司居多 由于新能源赛道整体投资活跃,行业中单笔融资金额也创下新高。 可供查询的数据显示, 新能源领域一级市场平均单笔融资金额达到3.78亿元,高于2021年的3.6亿元,更显著高于2020年的1.3亿元。 平均单笔融资金额的升高,是各路资本的杀入。特别是10月,广汽埃安完成182.94亿元融资,人保资本、南网能创、国调基金、深创投、中信金石、广州产投集团等争相入局,直接拉高了整个行业的平均融资水平,也让广汽埃安成为今年最凶猛的独角兽。 上述新能源的投资人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由于“双碳战略”推进了能源向低碳的转型,给行业带来巨大的投资机会。“今年以来,生产端的低碳能源,以及应用端的新能源汽车等,均构成了一场低碳能源革命。在 供给侧,光伏和风电是新能源供给大户,但相关电站作为基础设施,并不适合VC机构投资。 ” 因此供给侧领域的动力电池产业链,是机构关注的重点。这其中,动力电池公司也是今年新能源领域,诞生独角兽最多的领域。 具体来看,锂电池企业万向一二三,电池模组公司欣旺达EVB、固态锂电池公司卫蓝新能源,正极材料企业融通高科,锂电材料公司杉杉锂电,锂电三元前驱体材料企业芜湖佳纳能源,以及聚焦负极材料的坤天新能源,主攻膜电极领域的鸿基创能,关注隔膜赛道的厚生新能源……均是其中的佼佼者。 “这一方面是,动力电池为目前最高效能的解决方案之一,另一方面,产业商业化进程较快,市场需求明显。 以新能源汽车为例,今年与汽车相关动力电池需求在280GWh左右。到2025年,有机构预计,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需要的动力电池产能约在1000GWh到1200GWh,相当于3年有几倍以上增长空间。” 但行业最热,产业集中度也最高,龙头效应明显。最明显的例子是,宁德时代装车量遥遥领先,达到46.79%。 出于对供应链安全的考虑,今年产业资本也强大了对动力电池产业链的投资。如欣旺达EVB,完成80亿元A轮融资前,2月才完成24.3亿元Pre-A轮融资,广汽资本、理想汽车、小鹏汽车、蔚来资本齐齐出手。高景太阳能25.15亿B轮融资前,IDG资本与美的资本加入;卫蓝新能源多轮融资下,也有小米集团、蔚来资本、吉利控股的加持…… “动力电池是造车的核心,且锂矿资源依然失衡,也需要产业资本们多多布局,往上游走。同时,动力电池公司与产业公司拥抱后,这些企业也容易长大,快速晋升为独角兽。”该投资人谈到。 储能公司占三席 技术路径逐渐清晰 值得一提的是,在新能源领域20家独角兽中,虽然多为动力电池产业链企业,但储能公司也占三席。而与动力电池相比,储能公司是提供电能的存储及电能输出,而前者是新能源汽车等需要消耗电力的移动物体。 数据显示,今年晋升为独角兽的海辰储能、巨弯技研、德兰明海,均为提供储能产品研发的公司。对于储能,上述新能源领域投资人认为, 从产业角度,储能处于起步期,各储能技术路线的商业化应用存在差异。 “由于储能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即能在能量多余时,将能量储存起来;在需要时将能量释放出来,起到调节能量供需在时空和强度上不匹配的作用。因此,上半年当风电、光伏发电量占比接近15%后,新能源发电并网带来的强制配储政策,也让储能明显收益。” 该投资人认为,强配政策下,储能产业链中的上中下游领域将受到拉动。 这其中N型、HJT先进制造设备,玻璃、胶膜、支架、金刚线等都是细分赛道。此外,工艺、规模和管理也是考量指标。 但在储能领域,每个细分产业上的玩家不一样,竞争度也不一样。 比如,在电池管理系统BMS领域中,由于参与的玩家既有宁德时代这样的电池厂商,也有华为等PCS厂商,还有电力企业中天科技,以及独立的系统集成商,且整个电池管理系统占成本的比重为5%。因此,该领域不是机构关注的重点。 “而储能技术,由于技术差异和产业链成熟度,导致不同储能装机投资成本和度电成本存在区别,行业内一直催生新的技术变革和投资机会。” 由于动力电池和储能均需要锂镍等资源,有投资人总结认为,磷酸铁锂和熔融盐技术成熟度高,未来应用确定性强,属于稳健型投资机会。而锂电池产业链成熟,市场集中度高,头部标的多数已上市,可投资空间较小。钠离子等储能技术在安全性、经济性以及产品参数上有不同程度提升,处于市场爆发前夕,可以重点关注。 “今年,我们就投了很多不同技术类型的电池公司,期待未来3-5年会有爆发。”该位投资人坦言。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在新能源前20名独角兽公司中,没有电池回收公司出现,但这一领域已走线投资人视线。天眼查显示,动力电池回收相关企业的注册量超过2000家,而进入工信部“白名单”的企业仅有45家。 沪上,另一位新能源领域投资人认为, 在电池回收领域,牌照是一方面,但回收工艺也非常重要。 选择什么样的工艺,选择什么样的路径去做,这个分解会直接影响到商业模式和成本。与此同时,动力电池运输风险,也是问题。 “对于相关企业而言,精细化管理是第一步。第二步是如何做大规模,因为规模化后本身就能形成壁垒,这也是当前时点下企业们值得思考的问题……”该位投资人说道。

  • 背靠比尔·盖茨 Form Energy 计划投资7.6亿美元建电池工厂

    据报道,背靠比尔·盖茨旗下能源投资公司Breakthrough Energy Ventures的储能公司Form Energy计划在美国西弗吉尼亚州投资7.6亿美元建设一家工厂。 在多年依赖外国进口的清洁能源供应后,美国国内清洁技术制造业即将复苏,其中一个关键产品就是为国家电网和电动汽车提供的储能系统。据悉,《通货膨胀削减法案》是美国总统拜登推出的一揽子气候法案,而西弗吉尼亚州参议员乔·曼钦(Joe Manchin)的支持对该法案的通过至关重要。 Form Energy正在开发一种电池储能系统,续航时间可能长达数天,远远超过美国电力系统正缓慢添加的续航仅为4小时的电池。这种技术可以使电网不那么容易受到风能和太阳能的影响,从而消除煤炭和天然气相对于可再生能源所享有的优势,加快能源转型。 根据一份声明,Form Energy预计将于2023年开始建造新工厂,并于2024年投产,预计将创造至少750个就业岗位。 Form Energy承诺在电池技术方面进行创新,从而吸引了大量投资者的兴趣。该公司计划使用铁(比锂更容易获得的材料)来制造电芯。钢铁和矿业巨头ArcelorMittal SA与一些气候技术基金都已投资该公司。今年10月,Form Energy宣布获得4.5亿美元的E轮融资。 Form Energy此前曾表示,其电池系统每千瓦时的储能成本将低于6美元,使其产品具备能与化石燃料工厂竞争的竞争力。此外,Form Energy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Mateo Jaramillo此前曾帮助开发特斯拉的电池存储系统Powerwall。

  • 特斯拉上海工厂被爆停产?特斯拉:不完全对【SMM分析】

    SMM12月26日讯: 12 月24日根据一份内部通知和两名知情人士的说法,特斯拉上海工厂于12月24日已暂停生产。该厂当天的早班被取消,工人们被告知可以开始休假了,厂方也未说明具体原因。 12 月26日早间,特斯拉回应:“上海工厂2022年仍然保持了高效的生产和优秀产出。整车生产下周(即本周)按计划进行年度产线维保工作,同时工人经过一年的辛勤工作,因此在产线维保期间也进行人员休整。充电桩等车间都未停线,媒体说的工厂停产也不完全准确。” 第一轮疫情冲击,或是停产的重要原因 近期国内防疫有所放开后,国内新冠疫情进入冬季小高峰,鉴于此前没有大规模开放经历,国内居民对疫情适应程度依旧有待提高,因此疫情爆发,或许为停产放假的重要原因。 国内需求差或是停产的根本原因 受国内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国内消费依旧较弱,叠加当前特斯拉库存依旧偏高,因此据有消息透露,特斯拉近一周生产主要以出口海外的车型为主。特斯拉计划在12月25日到1月1日期间暂停上海工厂Model Y(参数|询价)的生产。特斯拉上海工厂本月底暂停Model Y组装是其本月减产约30%计划的一部分。 销售压力大,控制库存是王道 特斯拉在今年全年交付量将在2021年交付的约93.6万辆基础上实现50%增长。这意味着,今年特斯拉全球交付量有望达到140万辆以上。不过,特斯拉CFO(即首席财务官)Zachary Kirkhorn坦言,今年公司全年交付量增长率预计将略低于50%。 面对市场需求放缓和年销目标压力现状合理的控制库存,可以有效规避风险,这或许是推动此轮停产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季度预测 预计1季度仍是国内疫情的集中爆发期,叠加受农历新年影响,特斯拉开工率或将再度下降,国补退坡后,国内电车消费或将持续下行,预计1季度特斯拉将持续供需双弱的局面。在此期间特斯拉库存问题将得以缓解。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唐鹏 021-51666749 马睿 021-51595780 杨玥 021-51666856 袁野 021-51595792 靳怡 021-51595796 冯棣生 021-51666714 徐颖 021-51666707 吕彦霖 021-20707875 柳育君 021-20707895

  • 光伏、电池领域有望重塑?全新3D电子打印机使制造更快更便宜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ANU)的子公司Syenta刚刚完成了246万美元的种子融资,用于向第一批客户交付3D电子打印机。 据称,它能够打印高度复杂和功能强大的电子产品,如光伏、电池、传感器等,而且速度更快、成本更低,而且消耗的能源也更少。 Syenta的研发主管Ben Wilkinson说,“我们称它为电子打印机,但实际上它是多材料3D打印。你可以做任何你想做的东西。” 他还指出,由于操作简单,而且打印机使用的基本上是前驱材料,这种方法具有重塑制造成本的潜力。也就是说,如果有人想用铜打印,“墨水”实际上是硫酸铜。他说,“我们的方法是在打印时把原材料变成铜。” Wilkinson还称,“另一件很酷的事情是,我们的打印机程可以反向操作。所以我们会用电压把铜重新变成硫酸铜,这就变成了我们可以重复使用的新墨水。它越来越接近生物学的原理——每一种资源都可以再次重用,而且是完全循环的。” “这就是电化学的美妙之处。它是可逆的,与其他方法相比,它是高效的。”他补充说。 研究人员还称,这种方法去掉了许多与传统制造相关的工艺层,从而减少了用于生产电子产品的能源和材料的数量。它还将技术从它们的供应链中解放出来,这些技术在可再生能源行业看起来越来越有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研究人员指出,这种3D打印电子产品本身有潜力在太阳能和电池存储等行业“发光发热”。因为这种“打印机”可以做出更复杂的设计,拥有复杂的几何形状,从而提高电池和太阳能的性能,并降低成本。 因此该公司的最终目标是大规模制造电子产品。Wilkinson说,“我们认为,我们可以在很多现有的电子产品制造步骤上做得更好。”

  • 福建氢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发布:到2025年 全省燃料电池汽车应用规模达到4000辆

    近日,福建省发改委印发《福建省氢能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其中从技术创新、产业培育、示范应用等三个方面提出我省氢能产业发展目标:在技术创新方面,强化氢能产业基础研发,到2025年,培育组建一批国家、省级氢能与燃料电池研发创新平台,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在产业培育方面,完善氢能全产业链,到2025年,培育20家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知名企业,覆盖氢能制备、存储、运输、加注、燃料电池和应用等领域,实现产值500亿元以上;在示范应用方面,以交通领域应用为引领,到2025年,全省燃料电池汽车应用规模达到4000辆,覆盖全省主要氢能示范城市的基础设施配套体系初步建立,力争建成40座以上各种类型加氢站。 点击跳转原文链接: 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福建省氢能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的通知 《福建省氢能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解读材料 为贯彻落实党的大会精神,构建新能源产业新增长引擎,实现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经省政府同意,省发改委研究编制了《福建省氢能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有关情况解读如下:    一、背景依据 氢能是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对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今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的《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明确指出,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打造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增长点,氢能产业将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 我省氢能产业目前处于起步阶段,但工业副产氢资源丰富,培育建设了一批氢能领域创新平台,形成一批技术储备,福州、厦门先后获批纳入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产业发展已具备一定基础。为促进我省氢能产业规范有序发展,省发改委紧抓“十四五”战略窗口期,组织力量深入企业广泛听取意见,结合产业发展实际,编制形成《行动计划》,对我省统筹氢能产业发展布局、构建清洁低碳能源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二、主要内容 《行动计划》聚焦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梳理具有福建特色的氢能产业发展思路,包括发展目标、发展路径、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等四个部分。 (一)发展目标 从技术创新、产业培育、示范应用等三个方面提出我省氢能产业发展目标: 在技术创新方面, 强化氢能产业基础研发,到2025年,培育组建一批国家、省级氢能与燃料电池研发创新平台,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在 产业培育方面, 完善氢能全产业链,到2025年,培育20家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知名企业,覆盖氢能制备、存储、运输、加注、燃料电池和应用等领域,实现产值500亿元以上; 在 示范应用方面, 以交通领域应用为引领,到2025年,全省燃料电池汽车应用规模达到4000辆,覆盖全省主要氢能示范城市的基础设施配套体系初步建立,力争建成40座以上各种类型加氢站。 (二)发展路径 在 氢气制备领域 , 充分利用我省工业副产氢存量以及产能,发展氢气提纯技术及氨储氢技术,同步提升绿氢产能。 在 氢气储运领域 , 着力发展高压气态储运氢、有机液态储运氢、固态储运氢等储运技术,积极研究管道输氢技术。 在 氢气加注领域 , 提高氢能基础设施整体国产化率,推进新建和扩建综合能源站等多种形式的加氢站建设。 在 氢能应用领域 , 以福州、厦门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等为核心,重点开展氢能在道路交通领域示范应用,再争取一批城市列入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 (三)重点任务 一是系统构建氢能发展创新体系, 聚焦制约氢能产业规模化应用的发展方向,构建多层次、多元化创新平台,突破氢气制取、制备、储运、应用和氢能基础设施等关键核心技术,加大产业人才引进培育力度,定向输送产业发展急需的合格人才。 二是 统筹推进氢能基础设施建设, 结合资源禀赋,因地制宜选择制氢技术路线,逐步推动构建清洁化、低碳化、低成本的多元制氢体系;稳步培育制储运装备产业,以安全可控为前提,积极推进技术材料工艺创新,开展多种储运方式的探索和实践;完善加氢等配套基础设施网络,破解氢能应用瓶颈。 三是 有序发展氢能示范应用场景, 以市场应用为牵引,推进氢能在交通领域的示范应用,拓展在储能、分布式发电、工业等领域的应用,加快形成有效的氢能产业发展商业化路径。 四是加速完善氢能发展保障体系, 支持建立由氢能领域龙头企业牵头的产业发展联盟,加强产业的资源整合和沟通协调;加大氢能装备产品支持力度,支持将氢能装备认定为福建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并争取国家首台(套)认定支持;通过产业基金等多种形式,助力氢能在交通、工业、能源等领域的示范推广应用,培育一批具备行业影响力的优质企业。 (四)保障措施 省发改委、工信厅会同有关部门加强统筹指导,协调解决氢能发展重大问题,有序推进各项任务,带动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同时,引导各地认识发展氢能产业的重要意义,在充分梳理资源禀赋、发展优势、建设能力等基础上,优化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培育一批氢能产业集聚区和特色产业园区,进一步营造有利于氢能产业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联系人及联系电话 省发改委高技术处,联系电话:0591-87063553

  • 持货商落袋为安 集中抛货加速碳酸锂价格下行【SMM分析】

    SMM12月26日讯: 补贴退坡、终端需求减弱等影响,电池厂减产去库持续倒逼材料需求。 近期碳酸锂价格持续走跌。据悉,部分锂盐厂和贸易商年前甩货落袋为安,低价碳酸锂不断出现,电池级碳酸锂甩货价进一步下探到接近51万元/吨,部分持货商工业级碳酸锂价格跌破50万元/吨。 市场各环节表现:部分锂盐厂以长单交付为主,部分由于完成年度销售任务不着急出货。少数盐厂预期价格下行 低价抛货 ,加剧零单市场价格下行速度。正极厂商库存足以支撑到明年一月, 短期内采货需求较低 ,多为少量订单补库。少数需求不佳且看跌后市的正极厂已经完成 抛售锂原料 。 贸易商抛货积极 ,同步加速零单价格下行。今日,SMM电池级碳酸锂均价53.1万元/吨,较上一工作日下跌1.5万元/吨 ,跌幅为2.7%;SMM电池级碳酸锂指数为54.56万元/吨,较上一工作日下跌0.62万元/吨,跌幅为1.1%。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唐鹏 021-51666749 马睿 021-51595780 杨玥 021-51666856 袁野 021-51595792 冯棣生 021-51666714 徐颖 021-51666707 吕彦霖 021-20707875 柳育君 021-20707895

  • 又有企业去非洲找矿 协鑫能科与津巴布韦公司签订锂资源协议

    12月24日,协鑫能科(002015)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协鑫能科锂电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协鑫锂电”)与Zim-Thai Tantalum (Private) Limited公司(以下简称“Zim-Thai Tantalum津巴布韦”)于12月23日签署了《锂矿资源开发合作协议》。 据悉,Zim-Thai Tantalum津巴布韦拥有位于津巴布韦EPO1780及EPO1781探矿权证,矿块面积合计为820平方公里。 根据协议,基于目前勘探资料,Zim-Thai Tantalum津巴布韦拟将津巴布韦EPO1780具有锂矿潜力的区域划分为三个区块,分别成立项目公司,协鑫锂电优先选择其中一个项目公司进行合作(标的公司)。协鑫锂电明确标的公司后,Zim-Thai Tantalum津巴布韦承诺其与协鑫锂电合作的项目公司最终所持锂矿的氧化锂储量不低于50万吨,并同意协鑫锂电最终持有51%的合作项目公司股份。 协议显示,采矿权估值的基础是EPO1780拟合作范围内的标的公司的所有锂矿的氧化锂资源储量。合作范围内的采矿权氧化锂资源储量应不低于50万吨,50万吨资源储量对应的总估值为6.2亿美元。 另外,标的公司采矿权在完成地质勘探后,合计的氧化锂资源储量如果低于50万吨,则Zim-Thai Tantalum津巴布韦应在其持有的其他(包括但不限于EPO1780及EPO1781)未勘探资源储量的矿块区域重新选择区块与协鑫锂电进行合作,以补齐50万吨氧化锂资源储量,该补齐部分的矿权转让至双方合作的项目公司中。新矿权的合作不再付定金和前期股权交易价款,同时可以保留原矿权已有股份。 协鑫能科表示,本协议的签署有利于推进公司在海外探寻锂资源的进程,加快国外锂资源的储备,并有助于公司未来锂电相关产业链的资源布局与整合。 电池网注意到,协鑫能科目前正在积极布局锂矿以及锂盐深加工产业,以保障自身移动能源电池上游材料稳定供应,提高自身对产业链的掌控能力。 11月,协鑫能科公告,为完善公司移动能源产业布局,保障电池包有效供给,储备上游锂资源。公司拟参与雅江县斯诺威矿业发展有限公司(简称:斯诺威)破产重整案重整相关事项。据了解,为争夺斯诺威控制权,协鑫能科已先后购入斯诺威债权10.72亿元,占比66.21%,并持有斯诺威股权45.71%。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斯诺威54.2857%股权第十轮拍卖已中止,原因为斯诺威矿业重整计划草案可能对本次拟拍卖的股权有重大影响,恢复拍卖时间将另行通知。另据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公告,2023年1月8日将召开斯诺威第五次债权人会议,会议议程为两项,分别是管理人作《关于提请债权人会议表决<雅江县斯诺威矿业发展有限公司重整计划草案>的报告》;债权人会议分组审议表决《雅江县斯诺威矿业发展有限公司重整计划草案》。

  • 又有企业去非洲找矿 协鑫能科与津巴布韦公司签订锂资源协议

    12月24日,协鑫能科(002015)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协鑫能科锂电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协鑫锂电”)与Zim-Thai Tantalum (Private) Limited公司(以下简称“Zim-Thai Tantalum津巴布韦”)于12月23日签署了《锂矿资源开发合作协议》。 据悉,Zim-Thai Tantalum津巴布韦拥有位于津巴布韦EPO1780及EPO1781探矿权证,矿块面积合计为820平方公里。 根据协议,基于目前勘探资料,Zim-Thai Tantalum津巴布韦拟将津巴布韦EPO1780具有锂矿潜力的区域划分为三个区块,分别成立项目公司,协鑫锂电优先选择其中一个项目公司进行合作(标的公司)。协鑫锂电明确标的公司后,Zim-Thai Tantalum津巴布韦承诺其与协鑫锂电合作的项目公司最终所持锂矿的氧化锂储量不低于50万吨,并同意协鑫锂电最终持有51%的合作项目公司股份。 协议显示,采矿权估值的基础是EPO1780拟合作范围内的标的公司的所有锂矿的氧化锂资源储量。合作范围内的采矿权氧化锂资源储量应不低于50万吨,50万吨资源储量对应的总估值为6.2亿美元。 另外,标的公司采矿权在完成地质勘探后,合计的氧化锂资源储量如果低于50万吨,则Zim-Thai Tantalum津巴布韦应在其持有的其他(包括但不限于EPO1780及EPO1781)未勘探资源储量的矿块区域重新选择区块与协鑫锂电进行合作,以补齐50万吨氧化锂资源储量,该补齐部分的矿权转让至双方合作的项目公司中。新矿权的合作不再付定金和前期股权交易价款,同时可以保留原矿权已有股份。 协鑫能科表示,本协议的签署有利于推进公司在海外探寻锂资源的进程,加快国外锂资源的储备,并有助于公司未来锂电相关产业链的资源布局与整合。 电池网注意到,协鑫能科目前正在积极布局锂矿以及锂盐深加工产业,以保障自身移动能源电池上游材料稳定供应,提高自身对产业链的掌控能力。 11月,协鑫能科公告,为完善公司移动能源产业布局,保障电池包有效供给,储备上游锂资源。公司拟参与雅江县斯诺威矿业发展有限公司(简称:斯诺威)破产重整案重整相关事项。据了解,为争夺斯诺威控制权,协鑫能科已先后购入斯诺威债权10.72亿元,占比66.21%,并持有斯诺威股权45.71%。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斯诺威54.2857%股权第十轮拍卖已中止,原因为斯诺威矿业重整计划草案可能对本次拟拍卖的股权有重大影响,恢复拍卖时间将另行通知。另据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公告,2023年1月8日将召开斯诺威第五次债权人会议,会议议程为两项,分别是管理人作《关于提请债权人会议表决<雅江县斯诺威矿业发展有限公司重整计划草案>的报告》;债权人会议分组审议表决《雅江县斯诺威矿业发展有限公司重整计划草案》。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