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9362

  • 晶科能源副总裁钱晶:储能业务是公司重点布局方向 今年会在去年基础上大幅增长

    晶科能源副总裁钱晶接受财联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全球降碳目标的制定,为晶科这类新能源企业带来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2023年晶科光伏组件出货量大幅增加,接近80吉瓦,比2022年增长100%,第五次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产业制造商。2024年出货量会在2023年的基础上再增长40%~50%。对于基本面还是看好的。 钱晶还对记者透露,从公司的利润和营收来看,晶科能源的储能业务未来一定程度是和光伏是同样重要的板块,2024年大概会在去年的基础上实现翻倍增长。 财联社:此次您参加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主要关注哪些议题? 钱晶: 和晶科行业最相关的是碳中与全球气候治理,此外还关注数字化服务和人工智能。 首先,全球降碳目标的制定,为晶科这类新能源企业带来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我非常关注新能源领域,特别是光伏和储能的新趋势、新动态。我觉得未来在储能加持下,新能源将实现自身的完善。 所谓自身完善是指新能源目前存在间歇性和电网友好性欠佳的问题,这两个问题在新型储能的发展背景下,会让新能源成为独立不间断的完美能源,而且能实现对电网的友好。 二是新能源的数字化。智慧电网等新能源的数字化应用具有独一无二的分散性,大数据和AI的技术将会实现对于可再生能源的供需的平稳协调,也能让电网具有弹性,可以了解用户端的用电行为,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处理可以演变新的商业模式。 财联社: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请您谈一谈公司及所在行业的发展前景;从中短期看,对2024年的市场机会有何判断及布局? 钱晶: 今年有一个大热的词叫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体现在“新”和“质”上,光伏就是新质生产力最典型的代表。一是中国的光伏技术是典型的以创新为背景的现代化制造,现在中国企业有着全球最顶尖的光伏技术,中国的技术进度决定了未来全球光伏行业的方向。 二是光伏行业的创新速度是惊人的。以晶科为例,共25次打破电池效率的世界纪录,几乎每1-2年,要打破1-2次。晶科累计申请专利超过3500个,获得授权专利超过2000个,其中持有330多项N型TOPCon授权专利,是拥有TOPCon技术专利数量最多的企业之一。新质的核心是创新,我们在鼓励创新的同时更要保护创新。要让企业有创新的动力,需要尊重专利,建立保护创新的机制,在法律法规或者体制上建立保护制度。晶科就高度重视技术创新与研究,仅2020年至2022年,公司投入用于研发升级先进电池片、组件技术及专业工艺等资金超过100亿元,2023年一年更是超过60亿元。对于一个民营企业和一个相对薄利的制造型企业来讲,是一个不小的投入。 三是从行业来看,晶科已经是全球最大的光伏组件制造商,所以我们的发展轨迹或者趋势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行业的现况。 2023年晶科公司光伏组件出货量大幅增加,接近80吉瓦,比2022年增长100%,第五次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产业制造商。2024年业务量会在2023年的基础上再增长40%~50%。我们对于基本面还是看好的。 财联社:今年第一季度接近尾声,目前订单情况是怎么样的?与去年一季度相比,是否可以实现上述40%~50%的增长? 钱晶: 我们上星期发布了年报以及2024年的目标销售指引。销售指引是基于目前订单情况制定的,预计从2023年的78.5GW增长至100-110GW。现在订单需求非常旺盛,基本上跟去年同期持平,在订单量可见的饱和状态下,我们正式在财报上公布了今年的销售目标。 财联社:现在订单需求这么旺盛,产能是否存在过剩的担忧或者风险? 钱晶: 光伏行业一定是存在产能过剩的。我们说,产能永远过剩,但优质产能永远不足。 晶科基本上今年80%以上应该都是N型产品,N型是优质产能,所以我们产能并不过剩,而且市场需求非常旺盛。 财联社:国家能源局近期发布了关于《2024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其中提出将强化促进新型储能并网和调度运行的政策。我们也关注到,近期晶科向包括中东地区以及国内的东莞深厚科技园、广东台山等地交付了液冷储能系统。请你介绍一下目前晶科储能业务发展情况?包括接下来的动作布局? 钱晶: 现在从国外的订单情况来讲,对于光伏组件是一个稳步向上的趋势和需求。但是对于储能的需求应该是陡步向上的趋势,因为发达国家或者是在新能源渗透率比较高的国家,对于储能需求非常旺盛。这是因为可再生能源在电网的能源比重加大,对电网冲击会更大,所以需要储能来进行电网的平缓输出。 对于一些欠发达国家来讲,包括非洲、拉丁美洲等地区,其电网基础架构相对薄弱,所以需要储能来让其成为独立离网的发电系统,因此这些地区对于储能需求也很旺盛。 储能一定会在工商业火起来,因为有商业模式。从全球范围来看,只有在峰谷电价差大的地区才能得到好的发展,如澳洲、美国加州,工商业对储能需求非常旺盛,这也是为什么晶科会进入这个市场的原因。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及储能的发展潜力较大,储能能够通过商业模式实现回本。 对公司的利润和营收来看,储能未来一定程度是和光伏是同样重要的板块。目前来讲,我们起步还比较晚,大概两三年前才开始,今年大概会在去年的基础上翻倍增长。

  • 净利下降超九成 天际股份还有六氟磷酸锂产能 “在路上”?

    天际股份公告显示,归母净利润同比大跌超九成。由于业绩与六氟磷酸锂行情深度绑定,公司在近年上演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剧情。而目前,六氟磷酸锂已经跌至约7.1万元/吨,与2023年年中约16万元/吨左右的价格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财务数据显示,天际股份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21.93亿元,同比下降33.03%;归母净利润3664.09万元,同比下降93.04%。 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六氟磷酸锂价格跟随碳酸锂价格变化,价格剧烈波动。进入2024年,1-2月份,六氟磷酸锂价格继续下跌,最低跌到每吨6.3万元左右;进入3月份,跟随碳酸锂价格止跌企稳,六氟磷酸锂价格也开始上涨,截至目前,六氟磷酸锂价格已回升至每吨7万元以上。 天际股份2021年和2022年分别实现净利润7.45亿元和5.26亿元,而2021年之前,公司净利润多年低于1亿元。2021和2022年的业绩爆发与六氟磷酸锂行情关系密切。而如今,随着六氟磷酸锂价格下降,公司2023年的净利润也回到了0.37亿元的水平。 产能方面,天际股份年报显示,在建产能15000吨,在建产能项目位于江苏常熟,目前处于设备安装收尾阶段,预计2024年下半年具备试生产条件。 (来源:天际股份2023年年度报告) 值得关注的是,在2023年半年报“公司在行业中地位”一节中,天际股份还表示,“2024-2025年规划再建六氟磷酸锂年产能15000 吨,2025年产能爬坡,预计2026年产能全部释放,公司六氣磷酸锂年产能将达到52000吨。” 而到了2023年年度报告“公司在行业中地位”一节,则未提到上述表述。

  • 【SMM分析】负极石墨化价格暂时平稳运行 后续下跌空间较小

    》查看SMM钴锂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钴锂产品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SMM3月26日讯: 2月,负极石墨化均价9,475元/吨,环比上月基本持平。 本月下游负极企业多受终端需求平淡影响,下调产线开工率,对于石墨化委外需求进一步减弱。本月部分石墨化代工厂选择检修或阶段性停产,石墨化价格基本维稳运行。从本月产能来看,2月石墨化产能共计29.82万吨;预计3月,石墨化产能共计30.32万吨。后续来看,3月下游负极企业逐步复工,但受限于目前强烈的降本需求,市场成交多集中于低价区间。部分前期停产石墨化企业仍未有明确开工预期,多观望后续价格及需求变化。预计后续石墨化价格下跌空间较小或仍以平稳运行为主。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张玲颖 021-51666775 马睿 021-51595780 杨玥 021-51666856 袁野 021-51595792 冯棣生 021-51666714 徐颖 021-51666707 吕彦霖 021-20707875 柳育君 021-20707895 于小丹021-20707870 孙贤珏 021-51666757

  • 量增“不抵”价减 天赐材料2023年净利下降近七成

    锂电产业链产能前期快速扩张在去年落地,叠加锂电池原材料价格大幅降低,原材料企业盈利能力整体下滑。总市值接近400亿元的电解液龙头天赐材料(002709.SZ)也不例外,2023年净利同比大降近七成。 天赐材料晚间公告,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54.05亿元,同比下滑30.97%;归母净利润18.91亿元,同比下滑66.92%。 公司在年报中表示,报告期内,公司核心产品电解液销量39.6万吨,同比增长约24%。但由于受到原材料价格波动、竞争加剧等多方面影响,电解液产品价格及单位盈利有所下降。 群益证券费倩然2月28日发布的研报进一步指出,公司主营产品电解液量增价减,正极前驱体磷酸铁预计亏损,叠加原材料和产品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公司全年利润同比降幅较大。 据悉,天赐材料的锂离子电池材料主营占比超九成。年报显示,公司液体六氟磷酸锂、LiFSI自供比例达到93%以上,部分核心添加剂自供比例达到80%以上。 产能方面,天赐材料在年报中表示,电解液设计产能为90.56万吨,产能利用率为39%-63%。这也印证了公司在年报对2023年行业总结,电解液市场整体增速放缓,整个锂电池上下游产业链以消化库存为主,行业竞争持续加剧。 从整体行业来看,电解液市场整体增速放缓。据EVTank,2023年中国电解液出货量达113.8万吨,天赐材料国内市占率达34.7%,较2022年有所下滑。费倩然指出,2024年电解液依然有大量产能规划建设,目前电解液产能已处于过剩状态,供过于求的局面短时间内难以更改。 产能过剩下,分析师预计今年电解液价格维持底部区间。

  • 智己L6将搭载超快充固态电池 固态电池或迎大规模装车元年

    智己联席CEO刘涛发文称,智己L6将在准900V超强性能平台基础上,推出首个量产上车的超快充固态电池,实现超1000公里续航。 与液态锂电池相比,固态电池具备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体积小、耐低温等优势。丰田、宝马、大众、蔚来、长安、比亚迪、上汽、广汽、赛力斯等国内外车企,均在加速布局固态电池技术路线。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在中国全固态电池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成立大会上表示,全固态电池是下一代电池技术竞争的关键制高点,预计2030年有望实现产业化。华西证券杨睿表示,近期多家企业固态电池在性能提升、量产进度等方面不断推进,有望加速(半)固态电池的产业化进程。 据财联社主题库显示,相关上市公司中: 金龙羽 固态电池及其关键材料相关技术仍处于研发阶段。其中,LATP电解质材料已处于稳定制备阶段,部分性能已完成内部测试,所测试材料性能符合团体标准T/SPSTS019-2021的要求。 德尔股份 固态电池由日本子公司主导研发,目前尚处于研发阶段。

  • 1~2月锂电产业链进出口数据出炉 首月锂精矿进口量创历史新高!【SMM专题】

    近期,2024年1~2月以及锂电产业链相关锂产品进出口数据集中出炉,其中1月锂精矿进口量高达58万吨,刷新历史新高,反观碳酸锂方面,前两个月碳酸锂均低于2023年单月均值,SMM猜测许是与此前国内碳酸锂行情低迷和春节因素扰动相关......SMM整合了锂电产业链主要产品的进出口情况,并分别针对其数据作出解析,具体如下: 上游 锂辉石精矿 2024 年1月,中国锂精矿进口量约为583919吨,环比增加34%,同比增加61%,为历史最高。进口均价为1238美元(海关价格或无法代表实际成交价格) 。 1月锂辉石的进口环比大幅增加主要来源自锂矿生产大国澳大利亚,以及由我国锂盐企业布局的津巴布韦。来自澳大利亚的1月锂精矿进口量约349007实物吨,约占月度进口59.8%,环比增加21%。1月澳大利亚到达四川的锂辉石精矿量为73777吨,比较去年12月的91302吨有一定的减量。然而到达江西的澳洲锂辉石在1月数量较为惊人,为161124吨,较去年12月份的72897吨有着超过100%的到港增幅。 与1月份的历史最高相比,2月的进口量大幅下降,颇有两级分化之势。 2024 年2月,中国锂精矿进口量约为297830吨,环比减49%,同比减少5%。进口均价为981美元(海关价格或无法代表实际成交价格) 。 作为锂矿进口市场最大的变量,澳大利亚再次为进口量变化有着巨大影响。2月来自澳大利亚的锂辉石进口量为131048吨,环比减少62%,同比减少51%。 据了解,2月的减量主因国内头部锂辉石冶炼企业在2024年初的原料去库,叠加2月放假节点影响导致。随着2月底的锂盐价格逐步回暖,短期内国内锂盐以及贸易企业对锂矿进口的热情再度复苏。叠加锂盐厂与海外企业的长协/承购协议的增加与非洲矿山的爬产,因此后续3-4月的锂精矿进口量同样将有较大的回暖预期。 值得一提的是,被誉为“锂价风向标”的澳洲知名锂矿商Pilbara Minerals时隔1年多之后,宣布将再次举行锂辉石精矿的拍卖,随后,其表示在3月18日的锂辉石精矿拍卖开始前收到了来自多方买家的报价,公司目前已经接受了其中一位买家对5.5%品位理辉石精矿给与的1106美元吨的报价(CIF中国)。考虑锂含量并计入运费成本后,该报价相当于1200美元/吨的6%品位标准化 锂辉石精矿(CIF中国) 。 但考虑Pilbara目前与其他企业的承购协议,预计该批货物将在2024年12月份季度交付。且由于今年的长协承购客户较多,公司较难通过BMX拍卖平台进行定期现货销售。 据SMM调研显示,关于澳洲矿山pilbara拍卖前预售的1200美元SC6%的价格,抬涨幅度低于部分锂盐企业的预期,一定程度影响短期的现货情绪。但从长期角度来看,由于今年市场对资源过剩的考虑,该锂矿成交价格对应的锂盐成本要高于部分市场参与者对12月份的锂盐价格预测。 截至3月21日, 锂辉石精矿(CIF中国) 指数暂时持稳于1079美元/吨。 随着Pilbara的拍卖在上周落幕,市场把目光放在了即将在3月26日进行的雅保锂辉石拍卖。据了解,该批货物来源为澳大利亚Wodgina的锂辉石矿,数量为10000吨。目前仅对锂盐厂以及正极厂等行业内企业进行了定向邀请。从短期内来看由于目前的锂辉石价格所生产的锂盐成本对应期货盘面仍有利润,因此预计后续锂辉石价格还有部分上升的空间。 》【SMM分析】两极分化!2024年1-2月锂精矿海关进口量出炉 碳酸锂 2024年1月中国进口碳酸锂约10404吨,环比-48.8%,同比-13.9%。其中从智利和阿根廷分别进口碳酸锂约6012吨和4124吨,分别占1月进口量的58%和40%,从智利进口碳酸锂的比例为2022年以来的单月最低值。 2024年2月中国进口碳酸锂约11590吨,环比11.4%,同比11.5%;1月和2月进口碳酸锂合计约21994吨,累计同比2.1%。其中从智利和阿根廷分别进口碳酸锂约8964吨和2476吨,分别占2月进口量的77%和21%。1月和2月进口碳酸锂数据均低于2023年的单月均值13229吨,或许和此前国内碳酸锂行情低迷和春节因素扰动相关。 而随着2024年2月智利出口至中国的碳酸锂环增38%至16059吨,考虑到通关和船运周期因素,预期3月中国进口碳酸锂的量级将同步增加,对国内现货市场供应端提供部分补充。 》【SMM分析】2024年1月和2月碳酸锂进口量均低于23年单月均值 3月进口量存增量预期 氢氧化锂 2024年1月,中国氢氧化锂出口总量为9233吨,环比下滑25%,同比下滑40%。从出口目的地来看,当月我国分别向韩国与日本出口6150吨与2595吨,环比下滑36%与环增20%,分别占当月出口总量的67%与28%。 2024年2月,中国氢氧化锂出口总量为8,979吨,环比下滑3%,同比上涨6%。当月氢氧化锂出口量延续此前的跌势,当月韩国与日本分别从我国进口氢氧化锂6,014吨与2,682吨,环比下滑2%与增长3%,占当月出口总量的65%与29%。 》【SMM分析】2024年1-2月中国氢氧化锂出口小幅回撤 电池材料 磷酸铁锂 据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 2023年1月中国磷酸铁锂出口量133吨,环比下滑9%,同比下滑3%;2月中国磷酸铁锂出口量102吨,环比下滑23%,同比下滑35%。 2024年1-2月磷酸铁锂出口均价9562.9美元/吨,环比下滑37%,同比下滑66%。 SMM认为,全球磷酸铁锂材料产能95%以上在国内,少量出口,进口量就少了。但从长维度来看,随着特斯拉、LG等企业纷纷增加磷酸铁锂电池的布局,中国完善的磷酸铁锂材料产业链将受到国外企业的青睐。预计2024年磷酸铁锂材料出口量仍会增加,但之后未来几年,随着海外磷酸铁锂产能投放,海外磷酸铁锂产能将大放异彩。 》2024年1-2月磷酸铁锂进口总量235吨 累计同比下滑近20%【SMM分析】 三元正极 2024年1-2月,中国三元材料(NCM+NCA合计数值)累计进口量为11,561吨,累计同比下滑34%。其中,NCM累计进口9,303吨,累计同比下滑40%,NCA累计进口22,58吨,累计同比增加3%。 2024年1-2月,中国三元材料(NCM+NCA合计数值)累计出口量为8,443吨,累计同比减少53%。其中,NCM累计出口8,286吨,累计同比减少51%,NCA累计出口157吨,累计同比减少85%。 SMM 分析:经历了12月进口数据的大幅下滑后,1-2月中国进口数据迎来缓慢复苏,主要集中在江苏地区,或因韩国头部电芯厂开始新一季度的备库。 出口方面,2024年1月出口三元材料(NCM+NCA合计数值)4,464吨,环比2023年12月减幅23%。2024年2月出口三元材料(NCM+NCA合计数值)3,980吨,环比1月减幅11%。 SMM 分析:2023年12月三元材料头部企业年末冲量,12月是四季度三元材料的出口峰值。1-2月出口至韩国的正极材料数量仍处于下行趋势,未见好转。原因:1)海外电芯厂缓慢消化前期材料库存;2)海外头部电芯厂自有产能释放对中国部分企业的正极需求量下行。 另外可以关注,出口至日本2月的量级环比有一定幅度的上行,主要来自广东地区的外资三元材料企业。 》【SMM分析】海外电芯需求究竟如何?2024年三元正极进出口1-2月份数据出炉 三元前驱体 2024年1月,中国三元前驱体出口量为16968吨,环比降幅-13%,同比持平。2024年2月,中国三元前驱体出口量为18186吨,环比增加7%,同比增加9%。 2024年1-2月中国三元前驱体累积出口量为35154吨(含NCA),累积同比增幅4%。 1月,三元前驱体整体出口量与12月相比有小幅减少,其中NC及NCM出口量均小幅减量。其中1月NCM出口总量为12395吨,环比上月减少11%,同比减少4%;1月NC的出口总量为4567吨,环比减幅17%,同比增幅29%。此外,NCA出口量在9月为6吨。 2月,三元前驱体整体出口量与1月相比小幅增加,其中NCM出口量减量,NC及NCA贡献主要增量。其中2月NCM出口总量为11439吨,环比上月减少8%,同比减少4%;2月NC的出口总量为6247吨,环比回升37%,同比增幅55%。此外,NCA出口量在2月为500吨。 》【SMM分析】2024年1-2月三元前驱体出口数据解析 人造石墨(负极) 2024年1月, 中国人造石墨进口量为1,358吨,环比减少16%,同比增长30% 。进口均价方面,2024年1月, 中国人造石墨进口均价为68,047元/吨,环比下降11%,同比下降9%。 2024年2月, 中国人造石墨进口量为1,085吨,环比减少20%,同比增长3%。 进口均价方面,2024年2月, 中国人造石墨进口均价为77,680元/吨,环比升高14%,同比下降8%。 2024年1月, 中国人造石墨出口量为54,299吨,环比上升37%,同比提升12%。 出口均价方面,2024年1月, 中国人造石墨出口均价为7,587元/吨,环比降低13%,同比减少60%。 2024年2月, 中国人造石墨出口量为43,042吨,环比减少21%,同比提升17%。 出口均价方面,2024年2月, 中国人造石墨出口均价为12,363元/吨,环比升高63%,同比减少40%。 2023年12月,石墨管制法案正式生效。由于海外客户多于11月进行囤货,库存原料较为充足,12月采买力度较小;同时人造石墨与天然石墨在出口时都呈石墨粉形态,海关为防混淆,检查较为严格,人造石墨出口周期延长。在多种不利因素影响下,12月人造石墨出口减量明显。 2024年1月,伴随出口检查流程化、规范化,人造石墨出口效率提升,外加海外客户有一定年前备货需求,人造石墨出口环比增长。2024年2月,受春节假期影响,国内人造石墨生产减少,同时出口物流受限,为传统出口淡季,人造石墨出口量有所下降。 》【SMM分析】人造石墨出口恢复迅速 1-2月同比均有提升 鳞片石墨 2024年1月,中国鳞片石墨 进口量为13,341吨,环比大增876%,同比下降12%。 2月,中国鳞片石墨 进口量为1,009吨,环比减少92%,同比下降87%。 1月份黑龙江鸡西、萝北地区大部分鳞片石墨企业多选择停产,市场产能大幅缩减,且下游石墨企业有一定春节前备货需求,带动鳞片石墨进口量大增。2月市场整体转淡,进口减少。 2024年1月,中国鳞片石墨 出口量为941吨,环比减少34%,同比降低91% ;中国球化石墨 出口量为1,017吨,环比增长7%,同比减少74%。 2024年2月,中国鳞片石墨 出口量为2,296吨,环比增长144%,同比降低49% ;中国球化石墨 出口量为1,550吨,环比增长52%,同比减少54%。 2023年12月,石墨管制法案正式生效。由于海外客户多于11月进行大量囤货,库存较为充足,采购意愿较弱,且据SMM调研了解,天然石墨自管制开始后审查较为严格,出口周期较长, 因此23年12月与24年1月天然石墨出口量较同期下降明显 。而部分已按要求递交两用物项和技术出口申请表及相关文件,并通过有关单位向商务部提交出口申请的订单 逐步于24年1月中下旬起获批,带动2月出口量有所回升,但仍低于往年同期出口量级,石墨管制法案得到良好执行。 随着市场回暖,海外客户库存有所消耗, 预计3月天然石墨采购量有所上升,天然石墨出口量继续增大。 》【SMM分析】出口管制良好执行 1-2月天然石墨出口远低同期 钴方面 未锻轧钴 2024年1月中国未锻轧钴进口量约为146金属吨,环比减少44%,同比减少69%。进口均价方面,2024年1月中国未锻轧钴进口均价为28621美元/金属吨。 出口方面,2024年1月中国未锻轧钴出口量约为656金属吨,环比增加28%。2024年1月中国未锻轧钴出口口均价为33269美元/金属吨。 2024年2月中国未锻轧钴进口量约为225金属吨,环比增加54%,同比增加4%。进口均价方面,2024年2月中国未锻轧钴进口均价为27699美元/金属吨。2024年1-2月累计进口371金属吨,累计同比减少100%。 出口方面,2024年2月中国未锻轧钴出口量约为293金属吨,环比减少55%。2024年2月中国未锻轧钴出口口均价为28678美元/金属吨。2024年1-2月累计出口量950金属吨。 据SMM分析,受到国内春节假期的影响,1-2月国内需求相对有限,因此进口量较少。反观出口方面,由于出口利润优于国内现货价格,导致出口情绪偏强,出口量较高。此外,伴随国内产能扩张,未来电钴进出口格局为以出口为主。 》【SMM分析】海外价格优于国内价格 电钴出口量环比增加 钴中间品 根据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1月中国钴湿法冶炼中间品进口量约为2.43万金属吨(按35%品位折算),环比增加34%,同比增加146%。进口均价方面,2024年1月,中国钴湿法冶炼中间品进口均价为13456美元/金属吨。 2024年2月中国钴湿法冶炼中间品进口量约为1.56万金属吨(按35%品位折算),环比减少36%,同比增加86%。进口均价方面,2024年2月,中国钴湿法冶炼中间品进口均价为13902美元/金属吨。2024年1-2月累计进口量约为3.98万金属吨,累计同比增加118%。 据SMM了解,2024年1月中国钴湿法冶炼中间品进口量维持增量的原因主要由于1月的进口数据主要表现2023年11月中旬的进口意愿,由于年末靠近总统大选的日子,市场考虑到后期或有发运影响,因此部分体量于11月提前发出,导致1月进口量维持增量。2月主要由于国内春节,为历史进口淡季,因此进口量下滑,但因船运延期的原因存在,2月进口量仍处于较高水平。 》【SMM分析】1月钴中间品进口量再创新高 1-2月累积同比超118%

  • “宁王”正与特斯拉合作开发快充电池 并向内华达州工厂提供设备

    本周一,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周一在香港接受美媒采访时透露,宁德时代正和特斯拉合作开发更快充电的电池,并正为特斯拉在内华达州的工厂提供设备。 他还确认,宁德时代确有二次上市的计划,但不会急于立即筹集更多资金、并稀释现有股东的股权。 宁德时代正与特斯拉密切合作 曾毓群在采访中透露,这两位电动汽车巨头正在电池技术(特别是新的电化学结构)上合作,以实现更快的充电。 曾毓群还证实,宁德时代正在为特斯拉在内华达州的工厂提供设备。据知情人士此前透露,特斯拉正计划扩大在内华达州的电池生产,利用宁德时代的闲置设备开设一家小型工厂。 他还聊到特斯拉正寻求推出一款售价低于2.5万美元的电动汽车的话题。特斯拉目前的主要销售车型是Model 3和Model Y,该公司正寄希望于推出一款售价低于2.5万美元的经济型电动汽车,来改善增长乏力的状况。 “总有降低成本的空间,这取决于2.5万美元汽车的目标是什么,”曾毓群表示,“如果是机器人出租车,我们不必担心每个电池的成本降低,因为我们的电池有更长的寿命周期,所以它们的平均成本实际上更低。” 确有二次上市计划 曾毓群还透露,虽然宁德时代确有二次上市的计划,但其目前健康的现金流意味着,宁德时代不会急于立即筹集更多资金,也不会稀释现有股东的股权。 据国内媒体去年底引述消息人士爆料称,宁德时代考虑在港交所上市。 消息人士当时指出,该公司已就潜在上市事宜与财务顾问进行了内部和外部讨论,最早可能会在2024年进行香港上市,中信建投、中金公司、高盛和瑞银预计将成为该交易的牵头行。 看好技术授权模式 曾毓群还对宁德时代把电池制造技术授权给合作伙伴、收取特许权使用费、并提供服务的模式表示看好。 去年2月,宁德时代和福特达成了一项协议,宁德时代采用技术授权的服务模式,帮助福特汽车建造自己的电池工厂。 曾毓群在本次采访中谈及这次合作,并表示,宁德时代计划培训福特汽车公司工程师,邀请他们到宁德时代宁德时代位于福建宁德的总部或德国的工厂。他还表示, 宁德时代正在与美国和欧洲的其他10到20家汽车制造商就类似的安排进行谈判。 福特-宁德时代的工厂有望在2026年底投产。但曾毓群表示,其计划产能已缩减至约20GWh,低于去年早些时候报道的35GWh。 曾毓群表示,在美国对宁德时代等公司施压之际,公司能够拥有一个超越地缘政治、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是最重要的。 曾毓群还表示:“地缘政治对我们企业管理者来说非常复杂,但最重要的是客户的信任,这种信任超越了短期政府和政治动荡。行动胜于雄辩。” 他透露,宁德时代正着眼于在欧洲和东南亚等地区建设产能。

  • 中安能源牵手蔚来能源 推进储充换及电池资产管理体系建设

    从蔚来获悉,3月22日,中安能源(安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安能源”)与武汉蔚来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蔚来能源”)在安徽合肥签署合作协议。 根据本次协议,双方将在储充换产业涉及的电池标准、充换电技术、充换电网络建设及运营、电池资产管理及运营、新型电力系统合作、储充换设备生产制造相关供应链合作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深度战略合作,共同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资料显示,今年1月11日,在安徽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安能源揭牌成立,主要负责一体推进安徽全省统一的充换电服务“一张网”,构建开放共享的新能源汽车储充换网络。同日,安徽省能源集团、安徽省交控集团和蔚来达成战略合作,支持新设立的中安能源建设1000座储充换一体站。 蔚来表示,中安能源与蔚来能源共同签订本次合作协议,承接共同推进储充换体系建设及电池资产管理体系建设的工作。本次签约是中安能源揭牌成立后,对双方合作的进一步推进。 今后,中安能源和蔚来能源将立足安徽、辐射长三角、放眼全国,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有序推动1000座储充换一体站建设,打造开放共享的储充换能源网络、合作建立高效的电池资产管理和运营体系。双方还将基于换电的创新模式,在电池资产管理和运营模式上进行合作,支持电池租用服务(BaaS)的推广,打造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建立及推广统一的电池及换电标准,开展新型电力系统相关合作,共同推动储充换体系和电池资产管理体系的建设发展。 据悉,此前(3月20日),蔚来在长三角地区累计布局高速公路换电站达200座,长三角92座城市换电皆可达。随着中安能源推动建设1000座储充换一体站,长三角地区的换电网络将更加密集,提升在长三角地区的加电体验。 据蔚来财报显示,2023年,蔚来实现营收556.18亿元,创历史新高,不过,公司净亏损进一步扩大43.5%至207.2亿元。 2023年全年,蔚来共交付新车160,038辆,相比于2022年新增37,552辆,同比增长30.7%。 在补能基础设施建设方面,2023年,蔚来在全球新建换电站1035座,累计建成2350座。2024年,蔚来表示将再建1000座换电站,新增20000根充电桩,第四代换电站开始部署。

  • 【3.25锂电快讯】机构称锂价基本面支撑依然较强 | 发改委郑栅洁称将开展汽车、家电、家居等耐用消费品更新换代

    【发改委主任郑栅洁:开展汽车、家电、家居等耐用消费品更新换代,有望释放万亿规模的市场潜力】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表示,我们将在工业、农业、建筑、交通、教育、文旅、医疗等7大领域推动设备更新,有望形成年规模5万亿以上的巨大市场;开展汽车、家电、家居等耐用消费品更新换代,有望释放万亿规模的市场潜力;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2030年前每年至少需要新增投资2万亿元以上。中外企业都可以从中分享红利,赢得发展新增量新优势。 【亿纬锂能洽谈在英国投资建设一座电动汽车电池工厂】 据英国泰晤士报消息,亿纬锂能洽谈投资至少12亿英镑(折合15亿美元)在英国新建一个电动汽车电池工厂,相关磋商处于高级阶段。初步投资将用于在考文垂(Coventry)外围修建一个20 GWh的工厂,规模最终可能会扩大到60 GWh,届时将成为英国最大的超级工厂。预计未来数周将签署相关协议。 【天际股份:2023年净利润同比下降93.04% 拟10派1元】 天际股份发布年度报告,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21.93亿元,同比下降33.03%;净利润3664.09万元,同比下降93.04%;基本每股收益0.09元。公司拟每10股派发红利1元(含税)。报告期内,六氟磷酸锂价格跟随碳酸锂价格变化,价格剧烈波动。进入2024年,1月份和2月份,六氟磷酸锂价格继续下跌,最低跌到每吨6.3万元左右;进入3月份,跟随碳酸锂价格止跌企稳,六氟磷酸锂价格也开始上涨,截至目前,六氟磷酸锂价格已回升至每吨7万元以上。 【小米汽车门店展车已到位 上午10点开门营业】 财联社记者3月25日在小米汽车北京东方新天地店看到,店铺内已摆放有五台展车,并将于上午10:00正式开店迎客。目前工作人员正在布置现场其它陈设。有销售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小米SU7还不接受正式预定,但可以接受盲订,店铺属于试营业阶段。 【雷军:我们计划在28日发布会上公布小米SU7价格】 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发微博称,这段时间很多人在追问,小米SU7为何迟迟不公布价格?整个汽车行业新车发布周期都比较长,从第一次发布到正式上市,长达半年。价钱,都是在产品正式发布会上公布的。小米SU7从技术发布到产品上市,只有3个月。我们计划在28日发布会上公布。这个过程算快的。 【中信建投:需求旺季临近排产继续回升 锂价基本面支撑依然较强】 中信建投证券研究指出,供给端,澳矿和锂云母价格上涨,澳矿CIF现货价涨至1100美元/吨,国内2-2.5%云母精矿报价涨至2190元/吨,成本上升叠加环保限产,锂盐厂开工率水平依然偏低,锂盐厂挺价依然强烈,现货报价偏高,低价现货难寻。需求端,3月企业排产环比复苏态势良好,4月排产继续回升,奠定二季度消费高增基础,动力电池终端及储能需求都有上升,当前锂价供需基本面支撑均偏强,终端消费兑现继续支撑锂价高位。 相关阅读: 钴系产品价格集体上涨 但下游对高价接受度较弱 钴盐价格能否挺住?【SMM周度观察】 本周钴系产品价格集体上涨 | 11月锂精矿进口量创历史新高(附产业链进出口数据解析)【新能源产业一周要闻】 【SMM分析】四川雅安:3.3亿元锂电池再生利用项目获批 【SMM分析】1月针状焦进出口均有上涨 2月针状焦进出口转淡 【SMM分析】1-2月六氟进出口数据发布 春节期间出口小幅下降 【SMM分析】2024年磷酸铁价格:少亏、理性、上下游互惠! 【SMM分析】2024年1-2月三元前驱体出口数据解析 【SMM分析】海外电芯需求究竟如何?2024年三元正极进出口1-2月份数据出炉 【SMM分析】2023年储能电池产量超180GWh 宁德时代出货位居第一 【SMM分析】2023年全球锂资源市场供应情况速览 【SMM分析】2024年1月和2月碳酸锂进口量均低于23年单月均值 3月进口量存增量预期 【SMM分析】两极分化!2024年1-2月锂精矿海关进口量出炉 【SMM分析】1月钴中间品进口量再创新高 1-2月累积同比超118% 2024年1-2月磷酸铁锂进口总量235吨 累计同比下滑近20%【SMM分析】 【SMM分析】出口管制良好执行 1-2月天然石墨出口远低同期 【SMM分析】2024年1-2月中国氢氧化锂出口小幅回撤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