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9362个
SMM3 月29日讯:截至3月29日15点,沪铅主力2405合约报收于16815元/吨,日涨幅2.88%,盘中一度上冲至16895元/吨,为2023年11月20日以来的新高。另沪铅当月2404合约更是触及17075元/吨,为2023年9月4日以来的新高。 本轮铅价上涨的逻辑主要为供应收紧因素,包括海外铅锌矿山减停产以及国内原生铅冶炼企业检修,尤其是交割品牌企业集中检修,加剧市场对于铅锭供应短缺的迫切感,这也是出现在大多数铅价上涨行情中的必备因素之一。同时,2024年3月铅锭新国标开始实施,铅锭标准要求提高,在铅期货交割标准更替的前期,引发了市场对于铅锭可交割量不足的担忧。 铅市场规模:交割品牌产量占比33.35%。 据SMM调研,近年来,我国铅冶炼产能急剧扩张,截至2023年底,我国精铅产量为777.31万吨,同比增长10.55%;其中原生铅(即电解铅)占比为47.8%,再生铅(即再生精铅)占比为52.2%。值得注意的是,可交割品牌铅锭产量占比仅为33.35%。 》点击查看SMM金属产业链数据库 铅期货交割品牌及交割标准 根据上海期交所公布的铅锭交割品牌汇总(2401版),目前国内铅锭交割品牌企业为23家,其中5家暂停交割,可参与交割的品牌为18个,其中TOP3品牌占可交割品牌产量的54.62%。另用于铅期货合约实物交割的铅锭,必须符合国标GB/T 469-2013 Pb99.994规定,其中铅含量不小于99.994%。 铅锭新老国标的变化:铋元素要求提高、仅适用于电解铅 根据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2023年8月铅锭国标(GB/T 469-2013)(以下简称“老国标”)进行修订,变更为铅锭国标(GB/T 469-2023)(以下简称“新国标”),并从2024年3月1日起实施。 1 )新国标的主要技术变化为: a)更改了范围,将“本标准适用于电解法或火法精炼生产的铅锭”更改为“本文件适用于电解精炼生产的铅锭” (见第 1 章,2013 年版的第 1 章) b) 增加了 Pb99.996 牌号,删除了 Pb99.990、Pb99.985、Pb99.970、Pb99.940 四个铅锭牌号(见第 4 章,2013 年版的 3.1); c) 更改了牌号 Pb99.994 中杂质元素 Ag、Cu、Bi 的含量要求,分别由 0.0008%、0.001%、0.004%,修改为 0.0007%、0.0008%、0.0025%(见表 1,2013 年版的表 1); d) 删除了 40Kg士2Kg 的小锭物理规格(见 2013 年版的 2.3.2)。 2 )根据新老国标对铅锭的化学元素成分的规定: 2013 年铅锭国标 2023 年铅锭国标 3 )新国标负责起草单位为:河南豫光金铅股份有限公司、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株洲冶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河南金利金铅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水口山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江苏春兴合金集团有限公司、湖北金洋冶金股份有限公司、济源市万洋冶炼(集团) 有限公司、江西铜业铅锌金属有限公司、广西华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免费申请试用SMM金属产业链数据库 新老国标更换对铅市场的潜在影响 1 )原生铅市场:新国标过渡期、成本抬升 根据SMM调研了解,3月铅锭新老国标处于更替时段,一方面铅冶炼企业根据新国标调整生产标准,并按新国标对铅锭进行样品送检以及新标签打印;另一方面,目前上海期交所规定的铅期货交割铅锭标准暂时沿用老国标,如3月份沪铅2403合约交割标准使用老国标。当前市场处于铅锭新老国标过渡期,铅锭交易中也出现老国标老标签,新国标新标签和新国标老标并存的情况。由于交割标准暂时沿用老国标,故交割品牌已更换为新国标新标签的铅锭不可进行仓单制作以及交割。 目前铅锭新国标中,铅锭为996和994两个牌号,其中对于铋含量的要求较老国标(铋0.004%)提高,分别为0.0015%和0.0025%。据SMM调研,国内原生铅冶炼企业中,绝大多数企业生产的铅锭标准已符合新国标的994牌号,而996牌号则仅部分河南、云南等地区的原生铅企业生产的铅锭符合。若未来铅期货交割标准使用新国标中的996牌号,则需要大多数冶炼企业进行生产调整,如除铋需要铅锭电解时间增加,铅冶炼成本同步抬升,且可能进一步造成国内可交割品牌量的减少。 2 )再生铅市场:铋要求排除在外 终端应用团体标准 此外,近年来再生铅行业高速发展,市场规模急剧扩大,2023年再生精铅产量达到403.7万吨,同比增长8.61%,占我国精铅产量的52.2%,且占比仍不断攀升中,在铅市场已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又因历史因素以及标准不统一因素(再生铅参考标准为再生铅及铅合金锭(GB/T 21181-2017)),再生铅未纳入交割体系中,再生铅企业中也无交割品牌。 新国标对于铋含量的要求,几乎是将再生铅排除在外,且拉大了再生精铅与电解铅交割品牌的差距。据了解,由于废料循环使用以及火法冶炼的技术局限性,近两年再生精铅的含铋量逐步上升。根据《再生铅及铅合金锭(GB/T 21181-2017)》对于再生铅99.994牌号中铋的要求为0.004%。而当前参与市场交易的再生精铅中的铋含量主要为0.006%、0.008%、0.01%和0.012%等,且多数在0.008%含量以上。 另对于再生铅在终端实际应用上,在2023年由中国循环经济协会提出,SMM与再生铅上下游企业共同起草并制定了再生铅团体标准《铅酸蓄电池用再生铅及再生铅合金锭(T/CACE 071—2023)》。 再生铅团标的化学元素要求如下: 3 )下游市场:国标、团标、企标并用 铅锭新老国标使用方面,铅主要下游—铅蓄电池企业在采购中,同样处于新老国标并行的状态,包括铅锭年度长单与日常散单的交易。而在蓄电池生产使用要求上,绝大多数企业可同时使用原生铅与再生铅,或混合配比使用,故对于铅锭新国标中对铋元素的要求,如部分电动自行车蓄电池企业表示符合老国标中铋0.004%含量即可,若蓄电池企业有自身生产要求则可要求供应商提供新国标铋0.0025%以上标准。 2024 SMM(第十九届)铅锌大会暨铅锌技术创新论坛 (wcd.im)
SMM3月29日讯: 【磷酸铁】磷酸铁市场需求转好趋势逐渐明朗。 本周,磷酸铁价格小幅上行。原料端,磷酸铁的上游原料磷酸、工业一铵价格依旧坚挺,目前磷酸铁月底主流谈单价格在10000元/吨以上。但在资源上有优势的磷酸铁企业,仍存在一部分让利空间。本周为3月最后一个周,市场反馈仍有一些订单尚未最终签订,预计在下个周双方还会继续跟进新的订单。 生产方面,磷酸铁企业以销定产,4月预期磷酸铁订单增量明显,磷酸铁企业开工率提升。 本周五SMM磷酸铁价格为10000-10800元/吨,均价10400元/吨,较上周上涨25元。 【磷酸铁锂】本周碳酸锂价格下行,磷酸铁锂价格略有松动。 本周,成本端,碳酸锂价格虽有一些松动,但正极厂仍难和锂盐厂谈折扣,磷酸铁价格相对来说比较坚挺。3月以来铁锂正极厂向下游传递碳酸锂成本调涨信息,部分电芯厂逐渐可以接受没有折扣的碳酸锂价格。若电芯厂仍想谈折扣,正极厂则会在加工费方面提价;若电芯厂接受没有折扣,在加工费方面会有一部分让利。 目前来看4月较3月产量转好,下游储能,动力市场恢复,一些头部大厂会有比较明显的增量。一季度排产不及预期的企业,在二季度会有冲量目标。 本周五SMM磷酸铁锂(动力型)价格为43100-44100元/吨,均价43600元/吨,较上周上行100元。 说明:对本文中提及细节有任何补充或修正随时联系沟通,联系方式如下 : 电话021-20707875吕彦霖,021-20707860(或加微信13585549799)杨朝兴,谢谢!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张玲颖 021-51666775 马睿 021-51595780 袁野 021-51595792 冯棣生 021-51666714 徐颖 021-51666707 吕彦霖 021-20707875 柳育君 021-20707895 于小丹021-20707870 孙贤珏 021-51666757 周致丞021-51666711
》查看SMM钴锂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钴锂产品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SMM3月29日讯: 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中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3139万千瓦/6687万千瓦时,已提前完成国家在2021年提出的到2025年新型储能装机规模3000万千瓦以上的目标。 截至目前来看,已有多省上调先后提高了“十四五”期间新型储能装机目标,共计提升达到10.8GW。在内蒙古、河南、广东、湖北、广西五省中,内蒙古“十四五”期间储能装机规划从5GW提升至9GW,超过青海、甘肃、山西,一跃成为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划第一;河南也从2.2GW提升至6GW,与青海、甘肃、山西相同;此外,广东、湖北、广西装机目标也都从2GW提升到3GW。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张玲颖 021-51666775 马睿 021-51595780 杨玥 021-51666856 袁野 021-51595792 冯棣生 021-51666714 徐颖 021-51666707 吕彦霖 021-20707875 柳育君 021-20707895 于小丹021-20707870 孙贤珏 021-51666757
SMM3月29日讯: 3月28日晚上,经历前期充分铺垫营销以及多番辟谣的首款小米汽车终于迎来了它的上市首秀!悬念已久的新能源轿跑小米SU7的价格终于揭晓,共三款车型配置,价格覆盖从21.59万元到29.99万元。上线27分钟大定5万台的热搜,大幅超过预期,小米汽车热搜的轮番轰炸可谓是赚足了观众的眼球。 毕竟一上线就有如此的亮眼的辉煌战绩,确实在行业内掀起了一股轩然大波,也展现了小米汽车强大的市场号召力和米粉们的支持热情。 作为一个锂电人,当然更加关注小米汽车的电池配置。28日中午宁德时代官方微博发文称,神行电池全能系列和麒麟电池全能系列将在今晚发布首发车型,该微博标注了小米汽车的话题标签。小米汽车上市发布会在当晚召开,宁德时代上述两款新品因此被认为将首发于小米车型。宁德时代称,神行电池全能系列体积成组效率为77.8%,体积能量密度提升超10%,可实现超过800公里续航。麒麟电池全能系列电池动力储备超1000马力,4倍散热面积。 在昨晚的小米汽车发布会上,雷总揭晓了小米SU7三款车型的电池配置,小米SU7共提供标准版、Pro、Max三个版本,售价分别为21.59万元、24.59万元、29.99万元。上述三款车型中,两款车型将搭载宁德时代动力电池。 发布会现场展示的PPT显示,小米SU7标准版搭载弗迪刀片电池,电量为73.6 KWh,续航里程为700公里;小米SU7 Pro将搭载神行电池全能系列,电量为94.3 KWh,续航里程为830公里;小米SU7 MAX搭载三元麒麟电池,电量为101 KWh,续航里程为800公里。 神行电池和麒麟电池是宁德时代过去两年发布的两款主打产品,这两款电池的全能系列版本是宁德时代今天首次官宣。宁德时代去年8月发布的神行电池,是全球首款磷酸铁锂4C超充电池。C是指电池充放电的能力倍率,4C表示电池能够在四分之一小时,即15分钟内充满电。在常温条件下,神行电池能够做到充电10分钟,续航400公里,拥有700公里续航能力。 而小米汽车此番热销能带动多少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需求呢?通常情况下1GWh的磷酸铁锂电池对应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单耗为2300吨左右,而1GWh换算成KWh为1,000,000KWh。 一台标准版的小米SU7则需要大概169.28kg磷酸铁锂正极;而一台pro版小米SU7则需要大概216.89kg磷酸铁锂正极。进一步计算得到标准版需要42.32kg碳酸锂,而PRO版则需要54.2kg碳酸锂。 大定5万台的背后,我们可以大胆的预估一下磷酸铁锂的需求增量,假设标准版订单量占比1/3;PRO版的订单量也占1/3;那么标准版理论上需要的磷酸铁锂正极为2,821吨;PRO版理论上需要3,614.5吨左右的磷酸铁锂,理论上共6435.5吨磷酸铁锂需求量。 超预期的订单、足够的媒体曝光度,以及话题热度,小米SU7为品牌开了一个好头,但在竞争如此激烈的车市中,小米汽车这个新生力量面前的挑战有传统车企造车的深厚底蕴,也有新势力车企的你追我赶,它究竟能为新能源市场带来多少的需求增幅,仍值得期待!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张玲颖 021-51666775 于小丹 021-20707870 马睿 021-51595780 徐颖 021-51666707 冯棣生 021-51666714 柳育君 021-20707895 吕彦霖 021-20707875 孙贤珏 021-51666757 袁野 021-51595792 林辰思 021-51666836 韩欣桐 021-51666908
当地时间3月25日,瑞典电池制造商Northvolt宣布,该公司超级电池工厂在德国破土动工。 据悉,Northvolt德国超级工厂投资额约45亿欧元(折合人民币约350亿元),是德国近年来吸引新能源技术产业链的标志性之举。 该工厂计划于2026年开始投产,最大产能为60GWh,每年可为多达100万辆电动车提供电池。 资料显示,Northvolt成立于2016年,创始人Peter Carlsson为前特斯拉高管,是欧洲本土唯一一家主流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商,许多欧洲的大型汽车公司持有Northvolt的股份。 电池网注意到,1月16日,Northvolt对外宣布,已获得总额达50亿美元(约合360亿元人民币)的债务融资。公司称,这笔交易是欧洲迄今为止筹集的最大一笔绿色贷款。 Northvolt本次融资将用于扩建其在瑞典谢莱夫特奥的正极材料和电池制造工厂,同时还将扩建邻近的电池回收工厂。 除了瑞典工厂和德国工厂,2023年9月,Northvolt还宣布,将斥资52亿美元(374.12亿元人民币)在加拿大魁北克省建设一座超级工厂。其中,Northvolt将投资32亿美元(230.17亿元人民币),加拿大联邦和地方政府各出资10亿美元(71.94亿元人民币)。这座新工厂将成为Northvolt在欧洲以外的首座大型工厂。 订单方面,Northvolt提到,该公司目前已经从宝马、Fluence、斯堪尼亚、沃尔沃汽车和大众汽车等客户处获得了超过550亿美元的订单。
3月28日晚,备受瞩目的小米汽车发布会落幕,吊足人胃口的小米SU7定价之谜终于揭晓:标准版(后驱长续航智驾版)售价21.59万元;Pro版(后驱超长续航高阶智驾版)售价24.59万元;Max版(高性能四驱超长续航高阶智驾版)售价29.99万元。 后据小米汽车官微消息,小米SU7开售后4分钟大定破万,7分钟大定破2万,27分钟大定突破5万,创始版本5000辆百秒售罄。 据发布会信息,小米SU7标准版采用73.6KWh 弗迪刀片电池 ,CLTC续航达700km,15分钟补能350km;Pro版采用94.3KWh 宁德时代神行电池 ,CLTC续航830km,15分钟补能350km;Max版采用 宁德时代麒麟电池 ,CLTC续航800km,15分钟补能510km。 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发布会上介绍,小米SU7标准版、Max版4月底启动交付,Pro版5月底启动交付。此外,雷军表示,推出小米SU7创始版,价格与标准版、Max版相同,限量5000辆,定金2万元,4月3日启动交付。 此外,雷军在发布会还透露,此前Max版在内部定价35万元,由于市场变化,最后定价29.99万元。 3月19日,小米集团发布2023年报显示,2023年,小米集团研发投入为191亿元,同比增长19.2%。财报称,主要是由于与智能电动汽车业务及其他创新业务相关的研发开支增加所致。 2023年全年,小米集团在以汽车为主的创新业务上的费用增长至67亿元(不含与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相关的股票薪酬费用8亿元),其中第四季度费用为24亿元。 资料显示,2021年3月,小米春季新品发布会上,雷军正式向外界宣布其造车决心;2021年9月,小米汽车有限公司完成工商注册,注册资本为100亿元;2021年11月,小米集团与北京亦庄经开区签约建设小米汽车总部及整车工厂;2023年1月,小米汽车宣布将于2024年推出首款量产车。 据了解,小米SU7发布后,资本市场也给予了小米集团较好的反馈。3月28日晚间,小米集团美股(ADR)暴涨12.13%,报收10.62美元/股。 雷军在发布会现场还表示,小米汽车希望用15年~20年的努力,成为全球前五的汽车厂商。
锂离子电池的出现,可能是人类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2019年10月,瑞典皇家科学院颁发了201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的约翰B古迪纳(John .B. Goodenough)教授、纽约州立大学斯坦利.惠廷汉(M.Stanley Whittingham)教授和日本化学家吉野彰(Akira Yoshino)三人获奖,以表彰他们在研究锂离子电池方面做出的卓越贡献。 三位化学家的联袂获奖,说明锂离子电池在推动人类科技进步中所做的努力,已得到国际学术界的公认。 自1990年代锂电池首次实现商品化后,因其具有的能量储备、循环寿命长、无记忆性以及自放电率低等独特优势,逐渐被应用于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其应用包罗万象,举凡移动电话、电子表手表、CD唱机、照相机、摄影机、遥控器、剔须刀、儿童玩具等各种3C类电子产品,大到航空航天飞行器,医院、宾馆等各种场合的应急电源,电动工具,都离不开锂电池。 2004年,美国发射了两颗火星探测漫游者“勇气号”和“机遇号”,其中“勇气号”探测器工作了7年,“机遇号”探测器更长达15年,这都归功于太阳能电池板和锂离子电池提供的足够能量。 近十年来,锂电池更被广泛应用在以特斯拉等为代表的电动汽车上。在全世界都在鼓励节能减排的双碳背景下,电动交通领域(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电动船舶、电动轨道)还将获得长足发展,这将为锂电池行业带来更大的增长空间。 由于锂电池在人类社会的广泛应用,电气化得到普及,石油和燃气等化石能源的用量减少,锂电池也为抑制全球气候变暖、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此外, 制造锂电池所用材料的主要物质,是锂、碳、锰、镍、钴,不使用镉、铅、汞等,对环境负荷小。 不过,锂电池行业的发展,也在遭遇挑战。继续用技术创新来推动极限,克服困难,成为科研工作者、动力电池企业们的共同宏愿。 动力电池行业发展的技术挑战 在去年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上, 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教授孙世刚发表演讲,认为现有锂离子电池正面临四个挑战: 一是锂资源严重限制其规模储能应用。 目前,我国70%的锂材料依赖进口,亟需发展新的电池材料体系; 二是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已接近理论极限, 远不能满足电池储能领域发展的需求,限制了更多物理场景的实际施用; 三是安全事故频发 ,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起火约3000起,新能源汽车起火事故率为0.9-1.2/万辆,也就是说,概率上每一万辆新能源车会有一辆发生着火事件; 四是锂电池在极端环境下适应性尚不足 ,特别是在水下深海探测、升空探测等极端环境下,还需要有更高适应性。 要解决这些挑战,就需要进一步的技术创新。 具体来看,目前的锂电池技术还有如下问题需要面对: 能量密度限制: 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仍相对较低,意味着不能储存大量能量,而提高能量密度目前仍有困难。 充放电速度: 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速度相对较慢,这对高功率需求场景下的应用造成了限制。 循环寿命和衰减: 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会出现容量衰减和循环寿命缩短,这也影响到电池的可靠性和长期稳定性。 安全性和热管理: 锂离子电池在过度充电、过度放电、高温等条件下,还存在安全隐患,特别是在一些关键领域如电动车辆和航空航天飞行器中。防止热失控和提高电池安全性,是重要的研究课题; 成本和材料可持续性 :相对而言,锂离子电池的成本仍然较高,主因是稀有材料的使用和制造过程的复杂。此外,部分电池材料的供应也缺乏可持续性。因此,开发更廉价、可持续的电池材料和生产方法,至关重要。 如上还是实验室阶段的理论课题, 在实际生活中,已出现如下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电池容量匹配问题: 如电动车辆和能源储存系统,需要将多个锂离子电池组合在一起,以提供所需的总容量。然而,电池之间的容量差异,可能会导致性能不均衡和寿命不一致。因此,需要找到电池容量匹配的更好控制和管理方法。 环境影响和可持续性问题 :锂离子电池的生产和处理,仍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如电池材料的采矿和提炼、废旧电池的回收和处理等。因此,需要找到对开发环境更友好的电池技术,及更有效的回收和循环利用方法。 大规模应用和基础设施问题: 随着锂离子电池在电动汽车和能源储存领域的大规模应用,相应的基础设施和充电网络也面临挑战。 科学研究不可能一蹴而就。 长期来看,如上问题和挑战,需要通过材料创新、电池设计优化、新的制造工艺、以及更深入的研究和开发来解决。 中国动力电池企业的技术探索 在全球动力电池行业中,中国目前处于相对领先位置, 国内已出现一些市场份额较大的动力电池企业,如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国轩高科、欣旺达、孚能科技等。 其中,宁德时代在全球市场占据了第一位置。据第三方统计数据,2022年,宁德时代的市场份额占到了全球的37%,国内市场的近半。 这些企业,都推出了各有独家技术的电池产品。 如宁德时代的凝聚态电池,比亚迪的刀片电池,蜂巢能源的龙鳞甲电池,欣旺达的闪充电池,亿伟锂能的π电池,瑞浦兰钧的问顶电池,中创新航的顶流圆柱电池,捷威动力的海绵电池等 。 总的来看,中国的动力电池产业已蓬勃成型。目前在科创板上市公司中,已出现宁德时代等一批领先企业。 为了解国内动力电池企业在技术研发方面的状况, 《科创板日报》研究员从科创板相关上市公司中,挑出派能科技和珠海冠宇两家企业进行案例研究, 通过公司官网、公开发布的ESG报告等,看看其实际操作状况。 其中派能科技位于上海,2009年成立,2020年作为“储能第一股”在科创板上市,专注于锂电池储能产品开发和应用,提供锂电池储能系统综合解决方案。 珠海冠宇成立于2007年,拥有珠海、重庆、嘉兴三个生产基地,2021年10月在科创板上市,是头部的消费类聚合物软包锂离子电池供应商。 总的来看,这两家上市公司都采取了一些积极举措: 比如,在产品安全方面,派能科技“加强了研发过程中的电池安全机理研究,提供了针对高压系统接错线、导致员工意外伤害的生产测试系统”;公司“还对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问题进行评估,对产品进行充放电测试和拆解维修处理”;“公司产品通过了如IEC、CE、UL等国际标准的安全认证。” 珠海冠宇的锂离子电池产品,“在客户的供应商资格审核认证测试中表现稳居行业前列,在终端产品中更是表现突出,在安全性等多方面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报告期内,浙江冠宇获得SGS颁发的安全流程认证证书,标志着公司汽车动力电池BMS产品,达到汽车安全ASILD(最高)级别要求”。 在研发数字化方面,派能科技注重高精度 SOC 算法的迭代研发,“储能系统在生命周期过程中容量不断衰减,内部物理化学特性也随之改变,派能不断优化SOC估计模型,在 EKF 算法基础上引入自适应算法”。 此外, 派能科技还在全工况温度自适应技术、循环寿命提升技术等领域,加大研发力量,提升电池循环寿命。 总的来看,针对动力电池的创新研发是一个系统工程,派能科技和珠海冠宇的工作,只是研发进展的一个节点,希望能以这一管中窥豹的方式, 对认知动力电池技术研发领域的整体状况,起到一点助力作用。 未来已来。我们相信,随着科技的一次次进步,锂电池技术将更进一步造福人类。
【雷军:小米SU7顶配版原定价35万元 因车企降价潮而调整】 在接受财联社记者采访时,雷军表示:“纯电汽车行业,除了特斯拉之外,我也不知道哪家还在赚钱。小米汽车SU7的定价既要让消费者觉得我们有诚意,同时其中的亏损也要我们能够扛得起。22.9万是我们原来的定价,顶配版原来的定价是35万,但后来(车企降价)把我们搞蒙了,所以我们决定诚意做到底,标准版定价就比model 3低3万,MAX版就定在了29.9万元。” 【多氟多:2023年净利润同比下降73.83% 拟10派3元】 多氟多披露年报,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19.37亿元,同比下降3.41%;净利润5.1亿元,同比下降73.83%;基本每股收益0.46元。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元(含税)。报告期内,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供需关系格局发生变化,中上游材料竞争加剧,叠加碳酸锂等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导致产品整体毛利率下降,盈利能力降低。 【赣锋锂业:2023年净利润同比下降75.87% 拟10派8元】 赣锋锂业披露年报,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329.72亿元,同比下降21.16%,净利润49.47亿元,同比下降75.87%。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8元(含税)。报告中提到,2023 年,由于锂行业市场需求波动、锂电下游客户库存水平控制等因素,公司的锂化工板块产品的整体产销量水平受到一定影响。公司将继续把稳健经营和风险控制放在首位,在确保风险可控以及有足够客户需求的情况下,进行锂化工板块产能扩建,有效进行库存管理。 【盛新锂能:2023年净利同比降87.35% 拟10派2.4元】 盛新锂能披露年报,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79.51亿元,同比下降33.96%;净利润7.02亿元,同比下降87.35%;基本每股收益0.77元。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4元(含税)。盛新锂能表示,2023 年对于锂盐行业来说,又是不平凡的一年。相比于 2022 年锂盐行业供需紧张,产品价格暴涨;2023 年锂盐需求增速放缓叠加供给持续释放,导致供需关系发生变化,锂盐价格出现趋势性下行,且全年下跌幅度较大。锂盐行业的巨大变化对公司生产经营和业绩产生较大影响,公司密切关注外部环境的变化,加强对行业趋势的研判,统筹部署各项经营管理工作。 【商务部:中方起诉是正当之举 美方严重扰乱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和供应链】 商务部召开新闻发布会。针对中国向WTO起诉美国阻碍电动汽车制造商从中国采购电池材料的规定,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表示,美方以应对气候变化低碳环境为名,出台《通胀消减法》及其实施细则,以使用美国等特定地区产品作为补贴前提,制订出台歧视性的补贴政策,这扭曲了公平竞争,严重扰乱了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和供应链,违反了相关世贸规则,中方起诉既是维护中方新能源汽车企业利益和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公平竞争环境的正当之举,也是为了坚定捍卫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坚决维护新能源汽车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稳定。 》点击查看详情 【小米汽车概念股集体高开 海泰科竞价20CM涨停】 海泰科竞价20CM涨停,津荣天宇、超达装备涨超10%,凯众股份涨停价开盘,星网宇达、创新新材、三联锻造等高开超5%。消息面上,据昨日的小米汽车上市发布会介绍,小米SU7分为标准版本、PRO长续航版和Max版本,其中标准版售价21.59万元,PRO版本售价24.59万元,MAX版本售价29.99万元。据小米汽车官方微博消息,小米汽车上市27分钟大定突破5万台。 相关阅读: 【SMM分析】99%的客户尚未知道的SMM磷酸铁价格使用方法 降低交易成本 ! 2023年锂产品售价、毛利下滑 天齐锂业净利润同比下降69.75% 【SMM分析】雅保锂矿招标的后续:繁华落寂 有矿为赢 【SMM分析】钴市场盘点之硫酸钴篇:资源释放 产量增加 一体化集中度超50% 【SMM分析】钴矿产业动态:湿法冶炼成为行业新趋势 【SMM分析】聚焦磷源—磷酸铁上游重要原料磷酸的“喜”与“忧” 【SMM科普】六氟磷酸锂定价机制 拉涨逾4%! 电池板块邀固态电池“共舞” 天赐材料等多股迎涨停潮【SMM快讯】 【SMM科普】锂电池电解液 【SMM分析】磷酸铁锂的“钱袋子”和“命根子”:要钱更要命 【SMM分析】从格林美携手京东 看回收市场整合 碳酸锂期货盘中再跌超4%!供应端存补充和恢复预期 关注下游消费整体增量幅度【SMM快讯】 行业洗牌难挡“储能热潮” 跨界储能正起 注意一哄而上风险!【SMM专题】 【SMM分析】负极石墨化价格暂时平稳运行 后续下跌空间较小
SMM3月29日讯: 近日,美国能源部(DOE)宣布为《两党基础设施法》资助的17个项目提供6200万美元,以增加消费者对消费电子电池回收的参与,并提高电池回收的经济性。在拜登-哈里斯政府的领导下,电动汽车 (EV) 销量翻了两番,去年销量超过 140 万辆,创下历史新高。预计到 2030 年,对电动汽车 (EV) 和固定式储能的需求将把锂电池市场扩大十倍,因此对可持续、低成本的消费电池回收的投资对于确保国内材料供应链满足这一需求至关重要。回收废旧电池减少了对新材料的需求,并使我们的国内产业能够以更低的成本进行生产,从而支持拜登-哈里斯政府的目标,即创建更可持续的电池供应链,并在 2030 年之前使电动汽车占美国所有汽车销量的一半。 而与此接近同期出台的还有国内的以旧换新等一系列重大回收利好政策出台。根据政策面的最新细节分析,对比如下: 从全球回收市场来看,来自当前全球回收市场的主要龙头企业发源地的中国和来自未来回收前景广阔的美国市场相继出台重要回收利好性政策,也彰显着近年来日益热门的锂电回收市场的的前景更为具象化。伴随着后续社会退役潮的来临,SMM认为,完善的回收渠道和回收网络的布局,注重回收设备和回收工艺的提升,必将会为后续回收市场的长足发展提供强力的支持。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张玲颖 021-51666775 于小丹 021-20707870 马睿 021-51595780 徐颖 021-51666707 冯棣生 021-51666714 柳育君 021-20707895 吕彦霖 021-20707875 孙贤珏 021-51666757 袁野 021-51595792 林辰思 021-51666836 韩欣桐 021-51666908 林子雅 021-51666902
受六氟磷酸锂价格下滑影响,多氟多2023年净利润同比跌超七成。多氟多在年报中表示,随着下游新能源行业逐步由过去的爆发式增长转变为平稳增长,六氟磷酸锂价格将逐步告别暴涨暴跌,进入平稳发展的新阶段。 多氟多发布年报,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9.37亿元,与上年相比基本持平;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10亿元,同比减少73.83%。 对于净利润下滑原因,多氟多在年报中表示,2023年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供需关系格局发生变化,中上游材料竞争加剧,叠加碳酸锂等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导致产品整体毛利率下降,盈利能力降低。 多氟多主要从事高性能无机氟化物、电子化学品、锂离子电池及材料等领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2023年氟基新材料、电子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新能源电池营收占比分别为18.73%、10.38%、40.17%、21.89%,其中新能源材料板块营收占比同比下滑13.43%。 据年报披露,2023年多氟多销售毛利率16.25%,同比下滑14.27pct,其中新能源材料毛利率降幅最大,下滑22.82pct至19.21%。 从价格来看,多氟多主要产品六氟磷酸锂价格大幅度的波动,主要受上游成本推动和供需关系影响。隆众咨讯数据显示,伴随去年碳酸锂从50万元/吨跌至10万元/吨上下,六氟磷酸锂市场均价从年初的22.9万元/吨下滑至6.75万元/吨,跌幅超七成。 多氟多去年在投资者交流活动中表示,预计公司2023年六氟磷酸锂出货量达4万吨,与2022年披露数据相比有所增长。但对于锂电池材料业务来说,去年量增价减是利润同比下滑的主要原因。《中国六氟磷酸锂(LiPF6)行业发展白皮书(2024年)》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六氟磷酸锂出货量增长26.1%,达到16.9万吨,但由于六氟磷酸锂价格大幅下滑,市场规模仅为194.4亿元,同比下降53.7%。 伴随价格下滑,多氟多在去年放缓了六氟磷酸锂产能建设,与2022年年报披露年产能5.5万吨相比,截至2023年年报,公司六氟磷酸锂产能为6.5万吨/年,去年规划新增产能4万吨并未完全实现,目前在建产能4万吨/年。 对于今年价格趋势,多氟多在年报中援引EVTank数据表示,六氟磷酸锂价格大幅度的波动主要受上游成本推动和供需关系影响,但是随着下游新能源行业逐步由过去的爆发式增长转变为平稳增长,企业对供需关系的把握将更加准确,六氟磷酸锂价格将逐步告别暴涨暴跌,进入平稳发展的新阶段。 值得注意的是,多氟多2023年年报营业收入构成将电子信息材料从原来新材料中分拆,这块业务营收占比为10.38%,同比增长78.82%。 据悉,公司电子信息材料产品包括以电子级氢氟酸为代表的湿电子化学品、以电子级硅烷为代表的干电子化学品及其它电子化学品。 公司目前拥有电子级氢氟酸产能6万吨/年。年产3万吨超净高纯电子级氢氟酸(Grade5级别)项目和年产3万吨湿电子化学品项目目前正在建设当中。电子级硅烷现具备年产4000吨产能,主要由控股子公司浙江中宁硅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宁硅业”)负责生产与销售。 多氟多此前曾公告,拟筹划分拆控股子公司中宁硅业于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目前该事项尚处于前期筹划阶段并授权公司管理层启动本次分拆上市前期筹备工作。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