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9362

  • 尊敬的用户: 您好!   为方便磷酸铁锂行业上下游企业更好的把控重要原料—草酸亚铁、铁粉、铁块、氧化铁红市场的变动以及及时反映市场现货行情的价格,降低磷酸铁锂、磷酸铁的市场交易风险及交易成本,并不断完善和深化锂电行业产业链的研究。 SMM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和市场调研后,拟从5月21日起将新增草酸亚铁、铁粉、铁块、氧化铁红价格,价格为到厂含税价。 价格点规格: 草酸亚铁:FeC2O4≥99%,电池级 铁粉: Fe≥99.999%,电池级 铁块:Fe≥99.999%,电池级 氧化铁红:Fe2O3≥99%,电池级 价格说明:到厂含税价,含税13%。 上海有色网 新能源研究团队 2024年5月16日

  • 法国CARBON:拟扩产5GW TOPCon电池+3.5GW组件

    近日,法国太阳能光伏制造初创公司CARBON宣布,其位于滨海福斯的太阳能组件超级工厂计划于2025年秋季开始生产组件,比原计划的2026年提前了一年。 CARBON工厂初步规划5GW TOPCon电池和3.5GW组件,目标是到2030年将总产能扩大到15GW,该工厂计划生产n型TOPCon和背接触(IBC)太阳能电池组件。 据了解,CARBON计划于2025年秋季开启其一期试点组件项目,初始产能为500MW,并表示这是公司工业化的第一步。整个项目完全投产后,每年将生产超过1000万块太阳能组件,目前已经申请了滨海福斯工厂的施工许可。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10月,CEA-INES和ISC Konstanz曾宣布支持CARBON探索硅钙钛矿串联电池的生产。

  • 美国对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晶体硅光伏电池发起双反调查

    2024年5月15日,应美国太阳能制造贸易委员会(American Alliance for Solar Manufacturing Trade Committee)于2024年4月24日提交的申请,美国商务部宣布对进口自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的晶体硅光伏电池(无论是否组装成模块)(Crystalline Silicon Photovoltaic Cells, whether or not assembled into modules)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本案涉及美国海关编码8541.40.6025、8541.42.0010、8541.40.6015和8541.43.0010项下产品以及8541.40.6015和8541.43.0010项下部分产品。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预计将最晚于2024年6月10日对此案作出产业损害初裁。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裁定涉案产品的进口对美国国内产业构成了实质性损害或实质性损害威胁,美国商务部将继续对本案进行调查并预计于2024年7月18日作出反补贴初裁,2024年10月1日作出反倾销初裁。 据美方统计,2023年美国自各涉案国家进口被调查产品的金额分别约为:柬埔寨23亿美元、马来西亚19亿美元、泰国37亿美元、越南40亿美元。

  • 传SK Innovation考虑出售电池材料子公司 以重组电池业务

    据路透社报道,5月15日,韩国《每日经济》报纸称,韩国企业SK Innovation正考虑出售电池材料子公司SK IE Technology(SKIET),以重组其电池业务。 该报援引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投行人士的消息称,此举旨在缓解SK Innovation旗下电池子公司SK On因电动汽车需求疲软面临的财务困难。(盖世汽车) 据悉,SKIET为特斯拉电池供应商松下等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商提供隔膜。《每日经济》的报道称,SK集团最近确定了出售SKIET经营权的计划,并开始通过全球主要投资银行与潜在买家进行接触。不过,一名SK Innovation工作人员表示,目前该公司还没有做出任何决定。 截至5月14日,SKIET的市值为4.09万亿韩元(合30.1亿美元),而SK Innovation持有SKIET约61.2%的股份。 今年第一季度,SK Innovation的营收为18.9万亿韩元,同比下降1.5%;营业利润为6,250亿韩元(合4.54 亿美元),远远低于去年同期利润(3,750亿韩元),和分析师的平均预期(4,660亿韩元)。其中,由于电动汽车电池出货量减少,SK On的季度营业亏损从上一季度的186亿韩元扩大到了3,320亿韩元。 有分析师曾指出,SK On目前只生产软包电芯,应该扩大产品阵容,才能更好地满足车企的需求。上个月,SK On的主要客户福特表示,该公司推迟了在加拿大发布三排座电动汽车和在美国田纳西州生产下一代电动皮卡的计划,而且在电动汽车业务盈利之前,该公司不会推出下一代电动车型。

  • 合规又合需 两轮电动车锂电迎来确定性

    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动自行车生产和消费国,目前我国国内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已达3.5亿辆。行业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累计生产电动自行车4228万辆。不过,行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安全问题和市场乱象,亟需规范化发展。 国家高度重视电动自行车产业安全与发展。近期,由国家工信部组织起草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简称“国强标”)已经发布,并将于2024年11月正式实施。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的规定,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产品、服务,不得生产、销售、进口或提供。 除此之外,国家工信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消防救援局近日联合出台《电动自行车行业管理规范条件》和《电动自行车行业规范管理公告》,电动车行业新规开始逐步落地。“此次发布政策只是纲领,在今年内还会陆续有执行细则出台;同时,也标志着行业也将进入强监管期。”业内机构分析指出。 中信证券认为,此次新的监管规则主要在生产端和使用端进行了强监管,特别是在电池安全、生产能力、产品规格层面进行强监管;会有准入名单等准入门槛机制陆续落地,许多规模以下的电动自行车厂商将会因资质受限而无法继续生产,让出大量市场份额,而头部企业的合规能力更强将会受益,市场格局逐渐改善。 锂电池渗透率大幅提升 “从政策上看,国务院、各部委、各地政府都高度重视电动自行车行业,合规化发展是必然趋势。”业内人士指出,而在执行层面,政府相关部门必须严格监管并加大处罚力度,目前电动自行车的管理有法可依,国强标、新国标、消防法等都是可以依据的法律法规,关键是要依规严格执行。 事实上,对于电动自行车行业的乱象,全国各地也已经大力开展检查,治理违规、超标车辆,打击锂电组装作坊。比如,对于性能参数超出新国标规定标准的电动车,相关执法部门已经开始加强对销售方、电动车生产厂家的监管力度,包括加大对违规厂家的处罚力度,从源头上规范电动车的生产与销售。 “为了追求长续航、高车速,商家会选用一些非标、大容量、大功率电池,安全性比较差。”国内某市消防救援总队负责人表示。针对这种问题,交通管理部门通过现场查处发现问题后,会询问当事人购买地址和渠道,得到有效线索后会移交其他对口业务部门,再对线索追根溯源,“一网打尽”。 对行业乱象加强治理和监管,头部电动自行车厂商都是拍手称赞。“不能让劣币驱逐良币,不能让超标、伪劣产品扰乱正常秩序。”国内某自行车整车厂负责人指出,政府监管和执法部门依据统一的规范、标准,重拳出击整顿市场非常有必要。这对于产业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有利于头部企业的。 随着电动自行车行业的逐渐合规化,锂电池渗透率将大幅提升。据了解,头部整车厂都在加大锂电车型的开发,包括雅迪、爱玛、小牛、台铃、新日、绿源、九号、小刀等众多知名两轮电动车品牌都加入到了锂电化大军之中。据业内机构预测,到2025年我国两轮电动车用锂电池市场渗透率有望达到40%,出货量有望超过40GWh。 对于消费者来说,其核心的诉求是电动车续航里程长和轻便,而锂电池正契合了这种诉求。“锂电池能量密度高于铅酸电池,目前各家企业的高端电动自行车车型基本都搭载锂电池。”国内某电动车品牌负责人指出。而且,在体积重量、充电性能、使用寿命等方面,锂电池也都要优于铅酸电池。 此外,在锂电国强标的规范下,劣质锂电将被扫出市场,消费者可以放下安全顾虑,放心选用锂电池电动车。 新一轮黄金增长期 “锂电池在电动车领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从合规和合需综合来看,锂电池已经日渐成为当前电动自行车的最佳选择。”业内人士分析指出。 而这对于大品牌、合规经营的电动自行车锂电池企业来说,无疑是一次确定性风潮下的大机遇。作为行业中的龙头企业,星恒电源已经做好了准备,积极拥抱利好。 据了解,成立20年来,星恒电源专注小动力锂电池领域,实现电动轻型车锂电池累计销量超3000万组,领跑电动轻型车用锂电池全球市场。今年4月,星恒电源两款产品通过了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电池强制性国家标准(报批稿)测评,成为全行业首批电动自行车用锂电池强制性国家标准测评通过企业,将率先进入电动自行车锂电国标时代。 值得注意的是,同在4月,星恒电源年产4GWh锂电池项目在安徽滁州开工。该项目将采用核心专利工艺技术,以最严苛的生产标准,满足市场对锂电池制造高精度、高速化、一致性、安全性和可靠性的需求,为星恒电源全场景方案、高安全产品提供更有力的支撑,是星恒向实现1-15度锂电场景全覆盖的战略目标迈出的重要一步。 “作为全球电动轻型车锂电领域的龙头企业,星恒电源在合规锂电上积累深厚,行业内综合优势十分明显,有望迎来新一轮黄金增长期。”业内人士分析指出。

  • 多氟多拟与圣泰材料设合资公司 加码电解液新型添加剂业务

    5月16日晚间,多氟多(002407)公告,近日,公司与圣泰材料(874095)拟共同投资设立河南氟泰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000万元,其中多氟多货币出资1500万元,出资占比75%,主要生产销售电解液新型添加剂。 多氟多在公告中表示,公司与圣泰材料同为新能源材料行业领军型企业,双方本次共同出资成立合资公司,将在新型电解液添加剂,半固态电解质等方面实现技术互通,资源共享,渠道共建,打造新能源材料产品矩阵,提升双方服务客户和应对风险的能力,通过双方品牌的结合,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资料显示,在新能源材料方面,多氟多主营产品包括以六氟磷酸锂(LiPF 6 )、双氟磺酰亚胺锂(LiFSI)、六氟磷酸钠(NaPF 6 )等为代表的电解质盐。 圣泰材料是专业从事锂电池电解液新型添加剂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创新型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为含硫类及其他类型锂电池电解液新型添加剂,其产品可有效改善电池的高低温放电性能和循环性能,抑制碳材料与非水电解质的副反应,同时在抑制阻抗上升等改善电池性能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公司利用直接销售和贸易商模式相结合的方式,针对天赐材料、新宙邦、珠海赛纬等国内知名的锂电池电解液生产企业及一线新能源汽车电池生产厂商对于电解液添加剂的性能需求,提供性能稳定、功能多样化的锂电池电解液新型添加剂产品和相关技术支持。

  • 【SMM分析】4月氢氧化锂进入深度累库局面 当月库存环增33%

    5月17日讯:4月氢氧化锂市场库存变动趋势发生较大改变。从数据看,4月氢氧化锂市场库存为23,791吨,环比上涨33%,相较3月增长5,952吨。 氢氧化锂市场在经历了连续7个月的去库行情之后,库存水位终迎触底反弹。从库存结构来看,当月氢氧化锂行业累库主要由下游正极端带动,至4月末时冶炼端与下游环节库存达13,107吨与10,684吨,分别环比增长10%与79%。其中下游环节库存大幅增长,主因下游终端需求有所回暖,带动高镍正极厂商排产走高,叠加4月中下旬时正值劳动节小长假前夕,氢氧化锂基于其自身的危化品特性运输受限,致使下游部分正极厂商于节前进行集中性备采,推动库存走高所致。 库存天数: 截至至2024年4月30日,上游冶炼厂库存为13,107吨,平均天数约为12天左右,下游正极企业库存为10,684吨,平均库存天数约为17天。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张玲颖 021-51666775 马睿 021-51595780 袁野 021-51595792 冯棣生 021-51666714 徐颖 021-51666707 吕彦霖 021-20707875 柳育君 021-20707895 于小丹021-20707870 孙贤珏 021-51666757 周致丞021-51666711

  • 电池产业链企业出海迎新动态 两大公司落户摩洛哥

    据“丹吉尔科技城”消息,5月14日,摩洛哥穆罕默德六世丹吉尔科技城与海亮集团、湖南中科星城石墨有限公司在摩洛哥卡萨布兰卡非洲银行总部举行入园签约仪式。 资料显示,海亮股份是全球规模较大、具有国际竞争实力的铜管、铜棒制造企业,已在全球设有22个生产基地,其中国内基地主要位于浙江、上海、安徽、广东、四川、重庆、甘肃等省市,海外基地主要分布于美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公司在国内外积累了大批优质稳定的客户,与超过130个国家或地区的近万家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业务关系,同众多在上下游相关行业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5月7日,海亮股份(002203)公告,公司拟在摩洛哥投资建设海亮(摩洛哥)新材料科技工业园,计划新建年产5万吨无锻轧铜及铜合金材生产线、年产3.5万吨铜管生产线、年产4万吨精密黄铜棒生产线、年产1.5亿只精密铜合金管件、年产2.5万吨锂电铜箔等新能源材料。项目总投资28,800万美元,预计建设期36个月。 海亮股份认为,摩洛哥项目可以尽早抢占欧洲、美国、非洲等境外市场,利用绝大部分摩洛哥产品可以零关税进入欧美市场的优势,降低产品出口关税和运输成本,以及通过在摩洛哥注册商标进行生产,可以规避未来国际贸易壁垒风险,提升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公司盈利能力。 4月26日,中科电气(300035)发布公告,公司拟通过控股子公司湖南中科星城石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星城”,公司持有其99.9984375%股权)在中国香港或其他海外地区新设全资子公司间接投资设立摩洛哥项目公司实施年产10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基地项目,项目计划总投资金额不超过50亿元人民币(最终以实际投资金额为准)。 中科星城是专业从事锂电池负极材料研发与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现布局有湖南长沙、贵州铜仁、贵州贵安新区、云南曲靖、四川雅安、四川眉山、甘肃兰州七大生产基地,拥有国内先进的负极材料数字化智能产线。 在中科电气看来,随着全球能源转型的持续推进,海外新能源汽车和储能产业保持了快速发展趋势,并带动海外锂离子电池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同时,叠加欧美锂电产业本土化政策的落地生效,加快了国内锂离子电池产业链相关企业的出海进程。为进一步实施公司国际化发展战略、扩大海外市场业务规模并满足下游客户的需求,公司经过多次考察、调研和多方比较,拟先试先行,出海布局。 电池网注意到,除了海亮集团、中科星城,贝特瑞、中伟股份、华友钴业、雅化集团等多家电池材料企业已官宣在摩洛哥布局。

  • 新能源车企的新挑战:欧盟进口关税提高的可能

    5月15号,据Politico报道,欧盟对外贸易专员称,继美国针对进口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及其他相关产品征收附加关税后,欧盟也面临类似压力并正在考虑针对中国电动汽车进行关税税率调整。 欧盟委员会在4月声称,自去年开始的针对多家中国车企进行的反补贴调查未得到车企的足够配合。目前欧盟的汽车进口税率为10%,欧盟可能将针对中国的汽车进口关税提高至25%-30%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中国的汽车进口税率为25%,这可能也是部分欧洲人士表示采取类似水平的进口税率是“相对公平”的原因之一。然而单独针对中国车企出台类似规定,除保护部分国家的本土产业外,难免存在政治方面的考量。 2023年全年,欧盟进口自中国的电动汽车总价值约为134.6亿美元,录得近70%的增长。欧盟是当前中国电动汽车在海外最大的出口市场,占总出口额39.44%。因此SMM预计一旦欧盟关税税率被提高,将对部分电动汽车企业在海外市场的盈利能力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据SMM早前报道,欧盟已经于3月7日起开启对进口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开展反补贴预先登记并保留追溯征收的权力。欧盟早前表示,在反补贴调查于今年11月结束前,暂定性关税可能从7月开始征收。在美国提高关税已成既定事实的当下,出于保护本国产业的考量,欧盟有较大可能最终提高针对中国电动汽车进口的关税。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