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9362

  • 我国再生铅产量持续增长 新形势下行业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电池回收年会】

    在由上海有色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MM)、山东爱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主办的 2024SMM电池回收与循环产业年会-锂电回收产业年会 上,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正高级工程师 张华针对“新形势下再生铅高质量发展思考”的话题展开分享。她表示,再生铅产量几年来持续增长其在铅产业中占比稳中有升,中国作为再生铅产业大国的低位愈发稳固,再生铅规模仍在持续增长,产业布局较为集中,废铅蓄电池产生量基本保持稳定,回收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引 言 铅工业是国民经济、人民日常生活和国防工业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原材料工业,我国是全球最大的铅生产国和消费国。 再生铅:以废杂铅(主要是废铅蓄电池)为原料,生产粗铅、精炼铅及铅合金的产业。 再生铅产业现状 1、产业现状 产量持续增长 2023年,我国再生铅产量298万吨,提前达成2025年产量290万吨的目标;连续22年保持增长。 2024年,新旧政策交替,再生铅价格和废铅蓄电池价格波动较大,再生铅产量可能会有一定的下降。 占比稳中有升 在资源和环境约束下,再生铅已成为中国铅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铅产量中占比总体稳步上升,2023年占比达到47.5%,较2022年同比持平,重要性进一步加强。 大国地位巩固 2023年,全球精炼铅产量为1285.3万吨,较2022年同比上升2.8%。 2023年,全球精炼铅消费量1276.1万吨,同比增长1%,消费基本稳定,增长乏力。 2023年,全球再生铅产量达到848.3万吨,占全部精炼铅产量的66%。 中国再生铅占全球35%,欧洲占21%,美国占11%,印度占12%,再生铅的增量主要看中国市场。 规模仍在增长 截止2023年末,中国持证再生铅企业数量为69家(不含仅处理铅膏及其它含铅废物而不处理废铅蓄电池的企业)。 核准废铅蓄电池和其它含铅废物处理能力为1372万吨,同比增长10%。 2023年企业废铅蓄电池平均处理能力20万吨,同比提高1.3万吨。 企业规模化提升。处理能力大于等于30万吨的企业有15家,处理量占全国处理总量的46%。 产业布局较为集中 河南、安徽、江苏、内蒙古四省的企业数量最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41%; 四省处理能力占全国核准处理能力的55%,安徽、河南超过200万吨,江苏和内蒙古超过100万吨,集聚效应明显 。 原料基本稳定 近年我国废铅蓄电池报废量基本维持在500~600万吨, 2023年全国铅蓄电池理论报废量约为598万吨, 其中动力领域(电动自行车和其他电动车)报废量占比超过45%,启动领域报废量占比36%,通信基站报废量占比16%。 山东、江苏、广东、浙江报废量排全国前列。 工艺技术取得较大进步 环保水平提升,数字化自动化在行业普及。 产业政策更具有指导性 《新固废法》 弥补了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法律地位的缺失,第六十六条“国家建立电器电子、铅蓄电池、车用动力电池等产品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 ,为开展工作提供了上位法依据。 再生铅产业面临的挑战 面临的挑战 产能利用率低 产能扩张速度远大于产量的增速: 废铅蓄电池处理能力达1300万吨以上,铅蓄电池年报废量基本稳定,闲置产能持续增长; 处置能力与实际需求不平衡。 废铅蓄电池收集证超过600家,很多资质闲置,中小回收商原料供应并不稳定,缺乏契约精神。 行业盈利持续收窄 原料成本在再生铅中的占比不断提升。 尤其是近几年原料价格的大幅增长,再生铅生产行业的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微利甚至亏损。 2024年,上市企业公告显示废铅蓄电池回收量、再生铅产量、营收及利润都有不同程度下降。 企业的 经营管理水平 (生产流程优化、成本降低、综合回收率)成为决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因素。 新政下的再生铅市场 反向开票 《国务院关于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发[2024]7号),要求:实行资源回收企业向自然人报废产品出售者“反向开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资源回收企业向自然人报废产品出售者“反向开票”有关事项的公告》(总局公告2024年第5号) :自2024年4月29日起,自然人报废产品出售者向资源回收企业销售报废产品,符合条件的资源回收企业可以向出售者开具发票。 (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凭证&企业所得税成本扣除凭证) ✓ 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 ✓ 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企业资质认定证书; ✓ 完成经营主体登记,在商务部门完成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备案; 反向开票——再生铅企业采购再生资源 通过回收企业采购再生资源 直接向自然人采购再生资源 反向开票存在问题 走访了园区和企业,并召开相关会议。 大部分企业几乎都进行了“反向开票”备案; 集聚地区企业已经进行反向开票:浙江、河南、安徽、山西、宁夏、贵州等。 不合规风险 和其他再生品种不同,废铅蓄电池的危废属性,转移需要联单,自然人不具备资质。 再生铅企业直接向自然人反向开票,转移联单还是通过回收公司,再生铅企业-回收商-自然人的关系较为混乱,资金流、货物流、发票流、合同流、信息流达不到统一,风险较大。 政策初衷:化零为整;现实情况:化整为零。 反向开票存在问题 新政策下的市场情况 市场情况:基本所有省份均表示8.1后取消地方奖补。 税务系统对取得各级政府奖励或补贴的企业弹出预警。 对于未曾享受过政府补贴优惠的地区及企业,影响较小,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竞争力。 原来地方奖补力度较大的园区和企业影响较大,自8月来减停产较多。 建议统筹细化竞争政策和产业政策,在奖励补贴政策边界、特定经营者、审查豁免清单、搭建跨区域、跨部门公平竞争审查工作机制等方面尽快出台操作指南。 大部分企业希望能真正实现公平竞争,但能否真正实现公平还需要时间检验(政策对策)、产业链的努力。 高质量发展思考 塑造行业健康生态 政策密集出台,积极应对政策、市场变化。 两新行动:加速老旧设备更新换代,推进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改造; 反向开票:合规解决企业所得税税前成本列支依据不足的问题,筑牢税收安全屏障。 公平竞争:共同构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市场和政策影响下,再生铅产能扩张的热情将降温;在扶优扶强下,不规范的产能将淘汰或整合。 努力扩大应用 2023年我国铅蓄电池产量为2.9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7%。 动力:政策推动;启动:存量替换需求;储能:空间较大;海外:需求增速。 全球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是大趋势。 把握《推动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实施方案》政策机会,不遗余力激活下游消费市场活力。 抓住储能产业高速发展机遇,推出高能量密度高循环性能的铅基储能电池。 关注锂电、钠电影响,也要相信铅蓄电池的优势。 废铅蓄电池回收利用情况 深化国际合作 结语: 10月18日,首家循环经济央企-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习近平总书记做出重要指示强调,打造全国性、功能性的资源回收再利用平台,推动国民经济循环质量和水平持续提升,标志着国家更加重视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 在全球化的时代,产业的发展需秉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紧密围绕新发展阶段的要求,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防范内卷式的恶性竞争,推动生产经营稳中有进、进中提质,行稳致远。 协会服务 》点击查看 2024SMM电池回收与循环产业年会 专题报道

  • 当前电池回收仍处于起步阶段 政策和企业共同发力 推动行业规范发展【电池回收年会】

    在由上海有色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MM)、山东爱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主办的 2024SMM电池回收与循环产业年会-锂电回收产业年会 上,安徽鲁控智造有限公司锂电项目负责人 刘琳波围绕“ 共同打造退役动力电池绿色、安全、环保、低碳新发展 ”的话题展开分享。 何去何从? 9月2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国家发展改革,委专题发布会,介绍“两新°政策总体进展成效有关情况,其中提到了退役动力电池回收的规范化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赵辰昕表示,针对不规范的小作坊污染环境的问题,深入实施了退役动力电池等综合利用规范条件,而且大力畅通线索举报的渠道,加强环境监管的执法,坚决打击作坊式回收拆解等的这样环境违法的行为。要把违法违规的、作坊式的拆解机构打掉,让正规、环境标准高的企业能够正常地推动大量的回收储环利用,有效解决相关的问题。 欧洲拟禁止电池黑粉出口----机会?or 威胁? 10月11日欧盟发布了其关于废弃物清单修改的授权决策(Waste treatment–Amendment to the European List of Waste to address waste batteries and wastes from treating them,Delegated decision),涵盖报废电池及其处置所产生的废物(如黑粉、处置渣等),将进行为期一个月(10月11日至11月8日)的公开意见征询。 欧美对中国的关税政策 美国已经确定大幅度上调中国产品的关税,其中电动汽车关税提高100%;欧盟刚通过法案拟提高中国进口电动汽车的关税。 面临挑战——回收不明朗,技术待提高 尚未攻克的技术和环保问题,不明确的回收模式和赢利模式,回收渠道过窄。 动力电池生态设计梯次利用,有价金属高效提取等关键共性技术和装备有待突破。 回收回的电池用作梯次产品的自用率低(20%-30%)。 未来如何? 全球动力电池产业链可持续发展评估 评价指标 可持续发展供应链指数--供需动态 行业告诉成长吸引资本大量涌入,部分车企已经开始自研自建电池生产线,产能持续扩张,混合动力市场份额逐步提升,伴随需求持续增长,行业产能利用率将逐步提升并维持在50-60%。 再生闭环 巨大的增量市场 伴随产业链熟度持续提升,政策法规逐步到位,部分领先电池玩家已开始涉足电池拆解回收,梯次利用及再生利用等环节,但电池回收行业整体仍旧处于发展起步阶段,随着动力电池步入退役阶段,叠加政府支持,预计中国市场在2025年将率先迎来近150GWH的回收需求,2030年规模可至730GWH,未来年均增速40%。 启示 技术: 在布局新技术时:宏观层面研判潜在应用市场及特征,微观层面统筹考虑不同技术路线本征特性,紧跟下游客户需求,以此明确技术研发投入的侧重及优先级,指导产品设计及市场导入节奏。 供应链: 在建设供应链时:通过投资并购实现供应链垂直整合,或与上下游企业开展战略合作打造供应生态保持成本竞争力,并加强供应链碳足迹管理,布局再生材料供应,完善电池后生命周期管理体系,以满足海外市场需求,提高企业全球经营及治理能力。 商业模式: 在探索新商业模式,试水创新业务,拓展新应用时:根据不同的细分应用场景的用户需求和痛点,基于自身现状及战略方向,明晰创新业务带来的价值,在品牌,营销,售后服务等方面更新迭代。 对于企业而言: 从产品技术,供应链,商业模式等方面持续创新与沉淀至关重要,需要在保持企业战略定力的同时,积极把握行业发展脉搏进行调整创新。 竞争结构 动力电池产业链交叉延伸,资源和材料企业,电池生产企业,整车生产企业及第三方专业回收企业等以不同形式,不同程度地参与布局电池回收利用环节,竞争压力大。 行业盈利性分析 行业亟待规范: 小作坊企业通常放弃检测,放电,环保处理等环节的投入,并通常由人工暴力拆解作为预处理,因此成本更低,毛利相比正规军企业高约5%-10%。 供需动态 行业发展必经的阶段 :当前报废动力电池产能利用率不足15%,批复回收产能约为150万吨,2022年电池回收量20万吨,随着政策趋严,产量将聚焦头部有资质的企业,推动回收产能供给侧整合。 启示--政策端1 当前行业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整体尚处于政策引领和企业试水阶段,要求政策段和企业端共同发力,推动行业规范发展。 具体来看: 政策端: 结合国外市场经验,建议完善顶层设计和健全落地实施机制入手,加快构建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推动产业规范化发展。 完善法律规范制定: 尽管中国已初步建立相关法律框架体系,但这些纲领性文件在实际执行效果上尚不理想,可借鉴欧盟相关法律法规与监管思路,研究制定适用于中国的专项法律法规,明确监管机构与监管机制,支持和引导行业规范发展。 严格市场监管机制: 加大对回收企业资质的审批与监管力度,严格市场准入标准(如限制非正规企业参与废旧电池买卖)对于正规电池回收企业给与一定资金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矫正“小作坊”企业逐利行为。 加强电池溯源管理: 完善以编码为信息载体,赋予单个电池“身份证”的全生命周期溯源管理,记录电池信息,原材料,供应链数据等重要内容,建立健全全国层面的动力电池溯源平台。把控各环节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数据检测等工作。 培养消费端回收意识: 针对个人消费者利用押金,奖补,车牌挂钩等激励手段调动车主于指定渠道主动移交退役电池,针对企业消费者初期可利用补贴等倡导和激励企业从正规渠道回收材料电池,开展宣传教育,普及废旧电池危害,电池回收渠道等知识,提高消费者废旧电池回收意识。 明确各环节主体责任: 充分发挥产业链各环节企业(主机厂,电池生产商,经销商等)在汽车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主体作用。 启示--企业端 优化回收网络建设与布局 :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共建回收网络,充分吸纳行业优质网点资源,降低建设投入成本,避免重复建设。 强化与提升回收技术: 包括提升拆解环节的自动化水平,强化梯次利用环节的检测与安全评估能力,提高再生利用环节的金属提取与原材料处理工艺能力。 提升ESG管理水平: 企业应提前做好碳足迹评估,同时通过优化电池生产工艺,加大清洁能源供电规模等措施降低碳足迹,提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提前规划海外布局: 规划布局海外业务产能,熟悉当地法规政策与责任义务,推广产业链一体化布局,适应环保政策愈发严苛的海外市场。 》点击查看 2024SMM电池回收与循环产业年会 专题报道

  • 【10.25锂电快讯】乘联分会预计10月新能源汽车或达115万辆

    【宁德时代发布新品增混电池 钠离子电池落地】 宁德时代发布骁遥超级增混电池品牌。宁德时代乘用车事业部CTO高焕在会上介绍,骁遥超级增混电池是全球首款纯电续航达到400Km以上,兼具4C超充功能,能够实现充电十分钟,续航280公里,补能速度超越市场上大部分600公里以上续航配置的纯电车型。低温场景中,宁德时代将钠离子电池技术落地超级增混电池中,首创锂钠AB电池系统集成技术,零下四十度以下电池可放电。(财联社) 【乘联分会:10月狭义乘用车零售预计220万辆,新能源预计115万辆】 乘联分会预计,10月狭义乘用车零售市场约为220万辆左右,同比去年增长8.2%,环比上月增长4.3%,新能源零售预计可达115万,环比增长2.4%,渗透率约52.3%。 【广东金融监管局:广东前三季度新能源车承保超180万辆 居全国第一】 10月24日下午,广东金融监管局副局长范乐宇在第三季度新闻通气会上表示,广东扩大新能源车险覆盖面,前三季度辖内承保新能源车184.28万辆,承保数量居全国第一。根据10月22日工信部发布数据,前三季度全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31.6万辆和832万辆,广东地区承保的新能源车辆占全国22%左右。(财联社记者 梁柯志) 【天齐锂业:预计2024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亏损54.5亿元–58.5亿元】 天齐锂业公告,预计2024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54.5亿元-58.5亿元,上年同期为盈利80.99亿元;预计2024年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3.2亿元–6.4亿元,上年同期为盈利16.46亿元。受锂产品市场波动的影响,2023年第四季度至2024年第三季度期间,锂产品市场价格整体呈现大幅下滑趋势,公司锂产品销售价格及毛利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受公司控股子公司Talison Lithium Pty Ltd(简称“泰利森”)化学级锂精矿定价机制与公司锂化工产品销售定价机制存在时间周期的错配影响,本报告期公司经营业绩出现阶段性亏损。 【亿纬锂能:前三季度净利润31.89亿元 同比下降6.88%】 亿纬锂能发布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0.49亿元,同比下降4.1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89亿元,同比下降6.88%;基本每股收益1.56元。其中,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3.90亿元,同比下降1.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51亿元,同比下降17.44%。小财注:Q2净利10.72亿元,据此计算,Q3净利环比下降1.96%。 【天力锂能:第三季度净亏损8925.19万元】 天力锂能发布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3.81亿元,同比下降29.0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71亿元。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27亿元,同比下降34.1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8925.19万元。(财联社) 相关阅读: SMM:锂电回收市场中国欧洲“哪家强”?从环境和经济性对比见真章【电池回收年会】 借宁德时代的骁遥 钠电的逍遥之日或将开始?【SMM钠电分析】 【SMM分析】方形电池和软包电池谁会更胜一筹? 【SMM分析】2024年9月中国储能项目中标分析 【SMM分析】为年末并网抢装准备 储能电芯库存小幅增加 【SMM分析】金九银十旺季到来 10月动力电芯产量预期环增6% 【SMM分析】为年末并网抢装准备 储能电芯库存小幅增加 【SMM分析】三元前驱体9月出口情况解析 SMM:全球对磷酸铁锂电池需求持续攀升 企业如何把握发展机遇?【欧洲锂电峰会】 【SMM分析】2024年9月国内锂精矿海关进口量出炉 【SMM分析】9月氢氧化锂出口数据出炉 出口环比上升22% 【SMM分析】2024年9月国内碳酸锂进口量出炉 【SMM分析】9月钴中间品进口量环比增加 进口均价小幅下行 【SMM分析】海外需求恢复不及预期 电解钴出口量环比 【SMM分析】9月三元正极进出口量同步减少 进口环减12%,出口环减50% 2024年9月磷酸铁锂出口总量538吨 出口量创历史新高【SMM分析】 【SMM数据】2024年9月电解液开工率上行 【SMM分析】 “好景不长” 碳酸锂价格持续回落 【SMM分析】磷酸锰铁锂9月市场平稳 均价和产量环比下行 【SMM分析】盛新锂能获取百万吨锂辉石矿采矿证 【SMM分析】回收废料价格稳中有降 主因镍钴锂价弱势运行 【SMM科普】锂产业链梳理

  • 混动纯电续航至400公里!宁德时代发布增混新品 钠离子电池发力低温场景

    宁德时代(300750.SZ)10月24日发布增混新品。除了长续航与超充功能以外,新品增混电池让宁德时代的钠离子电池再次落地新的应用场景。 瞄准增长中的增混市场 10月24日下午,宁德时代超级增混电池品牌暨新品发布会召开。在发布会上,宁德时代推出了“骁遥”超级增混电池。 宁德时代乘用车事业部CTO高焕在会上介绍,骁遥超级增混电池是全球首款纯电续航达到400公里以上,兼具4C超充功能,能够实现充电十分钟,续航280公里,补能速度超越市场上大部分600公里以上续航配置的纯电车型。低温场景中,宁德时代将钠离子电池技术落地超级增混电池中,首创锂钠AB电池系统集成技术,零下四十度极寒环境下电池可放电。 高焕介绍,骁遥增混电池已经成功落地多个车型的品牌,包括理想、阿维塔、深蓝、启源、哪吒等。预计到2025年,包括奇瑞、上汽、吉利、广汽岚图、北汽在内的近30款增混车型将配备骁遥电池。 为什么选择在这个时间点发布增混新品? 对此,宁德时代市场部总经理罗坚在发布会上表示,中国新能源乘用车9月份的渗透率是53%,从今年7月份开始渗透率已经连续三个月超过了50%,这意味着电动车已经彻底超越燃油车,成为多数消费者的选择。 “而在大众市场从来没有人愿意成为少数派。因此我们可以提前的预判,中国乘用车的全面电动化将在未来2~3年内基本完成。如果真是这样,中国将创造一个奇迹。”罗坚表示 罗坚还提到,近三个月内增混车型在新能源乘用车中占比43%,今年9月份增混车型的销量同比增长了将近120%,“这说明增混车型已经不再是一个从油到电的过渡产品,它除去了在推动电动化过程当中所起到的独特的重要作用之外,自身已经成为了一个独立的类别。” 事实上近年来,纯电车型销量增速放缓明显,新能源车销量增速主力来源于混动车型。据乘联会数据显示,9月插混车型的零售销量为36.1万辆,同比增长96.7%;增程车型零售销量为11.7万辆,同比增长89.1%;而纯电车型销量为64.4万辆,同比增长29.2%。 钠离子电池再次落地 值得注意的是,经过较长一段时间的沉寂,宁德时代钠离子电池又一次实现落地,这一次宁德时代强调的是钠离子电池在低温中的使用优势。 高焕表示,宁德时代的钠离子电池的技术,已经在骁遥超级增混上实现应用,实现了零下40度极寒环境下可以放电的突破,同时还能够保证在零下30度的条件下还可以充电,而在零下20度时仍能够提供强劲的动力输出,“与我们的常温状态基本没有区别”。 这也是宁德时代钠离子电池第二个落地使用场景。早在去年,宁德时代曾公开表示,公司钠电池将首发奇瑞车型。工信部去年6月公布的第372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中,已包括一款搭载钠离子电池的奇瑞新能源车型。 而从钠离子电池落地车型今年的销售数据来看并不乐观,据起点研究院(SPIR)新能源汽车装机量数据库的数据,搭载宁德时代80Ah方形钠电池的是奇瑞QQ冰淇淋车,今年1-7月,该车的销量是86辆。 有钠电池行业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对于宁德时代钠电池在增混上的布局并不意外,“不需要这么高能量密度的场景的车,基本都可以上钠电。” 此外,财联社记者注意到,本次发布会伊始,宁德时代的暖场视频首先提到钠离子电池、神行电池、麒麟电池以及凝聚态电池是公司的代表性电池。 如今钠离子电池再次实现落地,神行电池与麒麟电池在公司产品结构已经占比三到四成,明年可能达到七至八成。 据宁德时代此前介绍,凝聚态电池将用于航空飞行领域。今年9月举办的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曾毓群曾提到,搭载宁德时代电池的eVTOL将在2024年底首次飞行。

  • 宁德时代钠离子电池技术获重大突破 产业链有望驶入发展快车道

    宁德时代24日发布骁遥超级增混电池品牌,将搭载在阿维塔、理想、智己、岚图等品牌30多款车型。该电池是全球首款纯电续航达到400Km以上,兼具4C超充功能的钠离子电池,能够实现充电十分钟,续航280公里,补能速度超越市场上大部分600公里以上续航配置的纯电车型。低温场景中,首创的锂钠AB电池系统集成技术,零下四十度以下电池可放电。 钠离子电池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是我国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支撑技术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方向。目前,我国钠离子电池产业链正加速发展,截止到2023年6月底,全国已经投产的钠离子电池专用产能达到10GWh,预计到2025年底,我国钠离子电池专用量产线产能将达275.8GWh。华泰证券指出,2024年或为钠电池规模化运用元年,继续看好钠电池的发展潜力,建议持续跟踪头部钠电池企业应用进展、电池材料企业量产与降本进度,同步关注三种技术路线产业化情况。 据财联社主题库显示,相关上市公司中: 光华科技 针对钠离子电池的电解液、正极及正极补钠剂等领域,推出了高纯级碳酸钠、电池级氟化钠、草酸钠等产品。 上海洗霸 在互动平台表示,本公司生产的固态电解质、硅碳负极、硬碳负极等产品已交付多家厂商测试,部分进入产品验证。

  • 借宁德时代的骁遥  钠电的逍遥之日或将开始?【SMM钠电分析】

    SMM10月24日讯, 2024年10月24日“因为骁遥所以逍遥”,宁德时代线上正式发布了全新的“骁遥”超级增程/混合动力电池。 借此时机, 一起思考一下:借宁德时代的骁遥,钠电的逍遥之日或将开始?在新电池中,钠电池占比是多少,是主材还是“添加剂”? 要点:20241024双024、钠离子电池、骁遥电池、宁德时代、400公里、10分钟280公里、4C、-40℃-30℃-20℃、30款新车、2万元 核心观点:钠喊、 跳跃式发展: 钠电池的大动力应用,跳开A00级车,提速至更高级别的新能源汽车,钠电池纯用在新能源汽车的路越走越宽。 领头羊带路 :新能源电池行业老大新品钠离子电池,老大前面行,小弟们将紧跟其后,提升钠电行业热度。 开拓新模式 :钠锂相争的态势或将向锂钠融合的态势发展,共生共发展。 四主材猜想 :正极可能是层氧O3相,其能量密度高;负极可能是可乐丽、凯金或宁德21C团队产品,但考虑到长期大量供货的可能性,国产料更有竞争力;隔膜可能是恩捷提供;电解液由宁德时代出配方由电解液企业做代工。 突破迷雾,未来仍可期:钠电池在新电池中用了多少? 跳得高VS跑得远: 对比2023年下半年宁德时代发布的凶猛的磷酸锰铁锂和三元掺混的电池事件,该电池在几款车上跑了近一年,似乎进入隧道中—未见身影、未闻声音。骁遥是否真正的逍遥,需要时间的验证。另外值得注意的是: 在骁遥电池中,钠电池在其中的占比为多少,尚待探究。 强技术VS高声音: 市场对宁德时代的骁遥电池关注度极大,大有振臂一呼应者云集之势,而钠电市场并非只靠着钠喊便轻易穿越彷徨进入新篇章的。钠电池的技术突破,也需要看其他钠电池企业的进展,如比亚迪、国轩、亿纬、鹏辉、海四达、中科海钠等等,尤其是比亚迪,也在酝酿大招。 此次仅仅是为了钠而喊,还是迈进钠一边?在当前众多企业以喊声高、抢首发而后续无力的钠电市场上,需要真正务实者的声音! 原材料VS供应链: 当前钠电的原材料价格不低,产业链尚未完成规模量产,供应链期待完善。钠电产品需要降本,以能大量地被应用。 量产化VS高性能: 目前量产不足,性能上需要四大主材等彼此磨合配搭,形成钠电行业的最优解。正极是否有主力路线一路支撑?负极能否有稳定好一致性强的产品产生……这些都需要时间和诸多从业者的努力方可实现。 如果行业如此顺利,能够跳开A00和小动力直奔大动力的主题,那么其他的玩家也不会袖手旁观,势必一涌而上。草原上,每当大的食草动物倒下时,食肉者会蜂拥而上、大块朵颐。 如下是骁遥的逍遥。 特点:新颖、安全、便利、可靠、省钱! 2024年10月24日星期四,宁德时代线上正式发布了全新的“骁遥”超级增程/混合动力电池,专为增程式和混合动力车型设计,其口号为“因为骁遥所以逍遥”。  “骁遥”电池则宣称为全球首款纯电续航超过400公里并兼具4C超充功能的增程/混合电池。 这款电池采用“纳米级防护层”技术,正极材料使用高活性激发态粒子技术,支持多级功率控制。在充电性能上,它在400公里续航配置下,支持“充电10分钟补能超280公里”。 在极端环境下,骁遥电池表现出色:支持在-40℃极寒环境下放电及-30℃环境下充电,因使用钠离子电池技术,具备更强的抗寒能力。此外,该电池还首创了锂钠AB电池系统集成技术,低温续航提高了5%;利用钠离子电池作为SOC检测标尺,纯电续航里程增加超10公里。全温域电量精准计算的BMS技术,使系统控制精度提升30%。 安全性能方面,骁遥电池配备第二代无热扩散技术,并首创烟气与高压主动隔离技术,电芯单体缺陷率降低到PPB级别。此外,该电池支持B2G与电网的双向交互,实现反向送电功能。 骁遥电池现已在理想、阿维塔、深蓝、长安启源和哪吒汽车等品牌中应用,预计2024年智己和奇瑞也将推出多款搭载该电池的车型,共计约30款新车将受益于这种先进的电池技术。 说明:对本文中提及细节有任何补充或修正随时联系沟通,联系方式如下 : 电话021-20707860(或加微信13585549799)杨朝兴,谢谢!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于小丹 021-20707870 马睿 021-51595780 徐颖 021-51666707 冯棣生 021-51666714 柳育君 021-20707895 吕彦霖 021-20707875 周致丞021-51666711  

  • SMM:锂电回收市场中国欧洲“哪家强”?从环境和经济性对比见真章【电池回收年会】

    在由上海有色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MM)、山东爱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主办的 2024SMM电池回收与循环产业年会-主论坛 上,SMM新能源咨询部咨询经理平原针对“中欧回收市场环境及经济性对比”展开分享。他表示,全球将近43%的全年黑粉产量来源于中国,欧洲占比28%。成本方面,中国目前受到市场供需影响,原料进料成本较高,此外由于辅料成本高,冶炼段成本综合高于打粉阶段。欧洲由于市场供需关系和会受政策影响,原料成本低。但受到当地物价、人力价格影响,辅料、厂房折旧及能源消耗成本较高。全回收链路来看,冶炼阶段成本更高。 欧洲回收市场及贸易环境 全球黑粉流向 全球将近43%的全年黑粉产量来源于中国,欧洲占比28%。 数据显示,2024年二季度中国黑粉产量在69kt,占世界全产量的43%;欧洲2024年二季度黑粉产量达45kt,在世界产量中占比达28%;美国2024年二季度黑粉产量在24kt,在世界产量占比达15%。 欧洲回收产业链 处于发展阶段,众多跨界玩家开始布局锂电回收业务。 欧洲锂电回收企业产能概览 北欧地区目前为欧洲锂电回收产能最高地区,锂电回收企业较为密集且投产时间较早。 欧洲商业模式 头部回收企业凭借其资源优势向产业链两端延伸 欧洲电池回收商业模式—汽车制造商主导型回收模式 欧洲电池回收商业模式—电池制造商主导型回收模式 欧洲电池回收商业模式—回收企业主导商业模式 中欧回收技术路线对比 中欧回收工艺选择解析 1 火法冶炼 2 湿法冶炼(前置提锂与后置提锂) 3 直接回收 欧盟及中国环保指标对比 欧盟环境标准体系(目前为全球最严苛),整体环保成本及指标远高于中国,其中污水排放标准比中国高出四倍,大气污染排放标准比中国严格近一倍。 中欧回收经济性对比 中国回收企业成本分析–打粉及冶炼运营成本拆解 中国目前受到市场供需影响,原料进料成本较高,此外由于辅料成本高,冶炼段成本综合高于打粉阶段。 欧洲回收企业成本分析–打粉及冶炼运营成本拆解 欧洲由于市场供需关系和会受政策影响,原料成本低。但受到当地物价、人力价格影响,辅料、厂房折旧及能源消耗成本较高。全回收链路来看,冶炼阶段成本更高。 中国VS 欧洲OPEX 对比——打粉段 由于欧洲市场环境及政策影响,目前欧洲回收厂可以极低成本向电池生产商及用户回收退役电池及电池废料。通常欧洲打粉段成本主要体现在高昂的环保投资折旧、废弃物处理支出以及建厂投资的折旧。 中国VS 欧洲OPEX 对比——冶炼段 相比于中国回收厂在原料的支出,欧洲回收企业的主要运营支出来源于高昂的辅料及能源成本,以及高资本投资带来的折旧支出。 SMM以定价为核心基石,协同会展、研究院等产业链纵深服务 定制化产品:全球黑粉贸易流向+企业产量产能产量统计 SMM欧洲回收板块咨询客户及合作伙伴列举 》点击查看 2024SMM电池回收与循环产业年会 专题报道

  • SMM 25周年碳酸锂采标价格贡献奖颁奖仪式隆重举行!

    2024年是上海有色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MM)成立25周年,在这25年的风雨历程中,SMM见证了铅、镍、钴、锂等有色金属价格的起伏与变迁,这不仅是市场的缩影,更是我们的共同努力与智慧成果的体现。今天,SMM特别设立“价格采标贡献奖”,旨在表彰那些在价格采集工作中付出的优质企业,他们以严谨的态度和专业的精神,为市场提供了精准的数据,促进了行业的健康发展。 在由上海有色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MM)、山东爱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主办的 2024SMM电池回收与循环产业年会 的晚宴颁奖环节 上,SMM为 SMM 25周年碳酸锂采标价格贡献奖 的获奖企业进行颁奖,具体获奖名单如下: SMM25周年碳酸锂采标价格贡献奖 (以下企业排名不分先后) 巴斯夫杉杉电池材料有限公司 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国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融通高科先进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万润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湖南裕能新能源电池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江西永兴特钢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盛新锂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雅化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天齐锂业股份有限公司 宜宾锂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SMM行业研究部总经理 王聪女士为以上企业颁奖~ SMM在此恭贺以上获奖企业,感谢各位行业同仁的支持! 》点击查看 2024SMM电池回收与循环产业年会 专题报道

  • SMM 25周年再生铅采标价格贡献奖获奖企业名单发布!

    2024年是上海有色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MM)成立25周年,在这25年的风雨历程中,SMM见证了铅、镍、钴、锂等有色金属价格的起伏与变迁,这不仅是市场的缩影,更是我们的共同努力与智慧成果的体现。今天,SMM特别设立“价格采标贡献奖”,旨在表彰那些在价格采集工作中付出的优质企业,他们以严谨的态度和专业的精神,为市场提供了精准的数据,促进了行业的健康发展。 在由上海有色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MM)、山东爱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主办的 2024SMM电池回收与循环产业年会 的晚宴颁奖环节 上,SMM为 SMM 25周年再生铅采标价格贡献奖 的获奖企业进行颁奖,具体获奖名单如下: SMM 25周年再生铅采标价格贡献奖 (以下企业排名不分先后) 安徽省华鑫铅业集团有限公司 安徽鲁控环保有限公司 江苏新春兴再生资源有限责任公司 河北雄泰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原辰泰) 河北松赫再生资源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豫光金铅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天能电源材料有限公司 云南振兴集团资源利用有限公司 江西金洋金属股份有限公司 江西源丰有色金属有限公司 江西苏中资源循环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超威八方循环产业有限公司 SMM行业研究部GM 叶建华先生为以上获奖企颁奖! SMM在此恭贺以上获奖企业,感谢各位行业同仁的支持! 》点击查看 2024SMM电池回收与循环产业年会 专题报道

  • 【SMM分析】方形电池和软包电池谁会更胜一筹?

    》查看SMM钴锂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钴锂产品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方形电池和软包电池作为目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主要形态,各有其特点和优势。 1.方形电池 方形电池其外壳通常由铝或钢制成,形成硬壳结构。方形电池因其高封装可靠度、系统能量效率高、相对重量轻、能量密度较高等优势在市场迅速崛起。方形电池的结构较为简单,整体附件重量要轻,相对能量密度较高。方形电池是目前国际领域应用面最广的电池PACK形式,国内目前主流的蔚来、吉利等一系列新能源车企均采用方形电池。这种电池应用面广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其供应商多且技术难度相对较低,国内绝大多数电池供应商均选择研发方形电池,比如宁德时代主要提供的就是方形电池。但方形电池目前也存在型号众多,工艺难以统一;生产自动化水平不高,单体差异性较大;在大规模应用中,存在系统寿命远低于单体寿命的问题。 2.软包电池 软包电池,也称为聚合物锂电池,是一种采用铝塑复合膜作为外壳的锂电池。软包电池安全性能较高,在发生安全隐患时,软包电池通常只会鼓气裂开,而不会像金属壳电池那样可能发生爆炸。软包电池比同等容量的钢壳锂电池轻40%,比铝壳电池轻20%,电池的形状可以根据客户需求定制,提供更好的设计灵活性,其内阻通常较小,降低了电池的自耗电。但由于生产工艺复杂,软包电池的生产成本相对较高,铝塑膜外壳相比金属外壳较为脆弱,容易受到外部冲击和挤压的影响。 当前软包电池被广泛应用于多个品牌的新能源汽车中,例如奔驰EQC、奥迪e-tron、保时捷Taycan等高端车型,一些国内车企如广汽埃安、吉利、长城等也在其部分车型中使用了软包电池。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扩大,软包电池因其在能量密度、安全性和设计灵活性方面的优势,正在逐渐受到更多汽车制造商的青睐,并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同时,软包电池也被认为在向固态电池过渡的技术路线中具有潜力,这可能进一步推动其在未来的发展。   在方形和软包两种电池的电芯价格方面,据SMM数据,从2023年开始受到原料成本下跌以及市场供需过剩的影响下,其电芯价格呈现下跌态势。以523三元电芯10月18日的最新价格为例,523方形三元电芯(周)均价为0.42元/Wh,523软包三元电芯(周)均价为0.44元/Wh,且软包电芯价格一直比方形电芯价格高出0.2-0.5元/Wh。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于小丹 021-20707870 马睿 021-51595780 徐颖 021-51666707 冯棣生 021-51666714 柳育君 021-20707895 吕彦霖 021-20707875 袁野 021-51595792 周致丞021-51666711 张浩瀚021-51666752 王子涵021-51666914 任晓萱021-20707866 梁育朔021-20707892 王杰021-51595902 徐杨021-51666760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