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9362个
10月24日,亿纬锂能(300014)发布三季报。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0.49亿元,同比下降4.1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89亿元,同比下降6.8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5亿元,同比增长16.00%。 消费电池持续领跑,交付能力不断提升 消费电池领域,前三季度,亿纬锂能锂亚硫酰氯电池、电池电容器(SPC)两项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持续引领市场。消费类小圆柱电池单月产销量突破1亿只。成都工厂现已投产,马来西亚工厂建设进展顺利,将进一步有效满足客户需求,提升产品市占率。 储能业务势头强劲,战略项目相继落地 前三季度,亿纬锂能储能电池出货量35.73GWh,同比增长115.57%,业务增长势头强劲。根据InfoLink数据,2024年上半年,公司储能电芯出货量全球排名第二。公司产品Mr.Big、Mr.Giant相继获取国内外系列认证,客户端、项目端验证有序开展。 动力业务基础夯实,市场需求有望快速释放 前三季度,亿纬锂能动力电池出货量20.71GWh,同比增长4.96%。车市竞争压力不减,因部分乘用车大客户车型销量不及预期,电池装机量受到一定影响,呈现波动态势。但亿纬锂能始终与合作伙伴一起积极应对市场变化,迅速响应市场需求。 截至第三季度,亿纬锂能在乘用车领域新增公告的多款配套车型,预计将陆续于第四季度起交货进入市场。并且随着客户产品调整与优化,新上市车型销量表现亮眼,整体需求将进一步释放。 同时,亿纬锂能也在巩固商用车领域的优势,截至第三季度末,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亿纬锂能商用车电池国内市场份额为13.09%,排名第二,相比于去年同期增长4.69%。
据商务部网站,10月25日,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应约与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兼贸易委员东布罗夫斯基斯视频会谈,就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案进行专业、务实、坦诚、建设性的交流。双方回顾了前一阶段磋商的进展,重申了通过对话解决分歧的政治意愿,明确了继续将价格承诺作为本案的解决途径,并对下一步磋商方向作出指导。 王文涛指出,中欧各界对妥善处理该案都有强烈呼声和很高期待。9月20日以来,双方就价格承诺方案进行了密集磋商,通过双方艰苦努力,一些方面取得积极进展,但在事关中欧业界核心关切的问题上仍存重大分歧。中方将坚定不移地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希望双方在前一阶段磋商基础上共同继续推进磋商,尽快取得实质性突破,切实回应中欧各界期待,维护中欧产业共同利益和中欧经贸互利合作大局。 王文涛强调,下一阶段价格承诺磋商应在相互照顾核心关切的基础上,按照“务实、平衡”的原则进行磋商,兼顾协议效力和企业核心利益;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建立价格承诺执行和监管的双边沟通机制。 欧方就价格承诺方案提出具体建议,并提议双方技术团队就此进行视频磋商。中方同意立即启动下一阶段磋商,并欢迎欧方团队尽快来华。 双方还就中国对欧盟相关白兰地、猪肉和乳制品等产品发起的贸易救济调查交换了意见。中方强调上述案件系应中国国内产业申请发起,符合世贸组织规则和中国法律规定,中方将继续依法依规开展调查,并充分保障各方合法权益。
独立电力生产商(IPP)JCM Power计划在马拉维北部的姆祖祖(Mzuzu)建设一个50MW的风力发电项目,并配备100MWh的电池储能系统(BESS)。这个项目是马拉维首批电网规模的风电项目之一,电池储能系统将有助于稳定当地电网。JCM Power的当地子公司Mzuzu WF Limited已经邀请美国公司提交资质和提案数据,以参与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工作。成功获得该可行性研究任务的公司将获得133万美元的报酬,这笔资金由美国贸易发展署(USTDA)向Mzuzu WF提供的拨款资助。这个项目预计将在2025年第二季度达到财务关闭阶段 。 此外,JCM Power此前还支持了马拉维首个20MW太阳能、5MW/10MWh电池储能系统(BESS)项目——Golomoti项目,该项目于2022年投入使用。逆变器和BESS由Sungrow公司提供。此次合作不仅展现了JCM Power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深厚实力,也进一步推动了马拉维国家的能源转型与发展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张玲颖 021-51666775 于小丹 021-20707870 马睿 021-51595780 杨玥 021-51666856 徐颖 021-51666707 冯棣生 021-51666714 柳育君 021-20707895 吕彦霖 021-20707875 孙贤珏 021-51666757 袁野 021-51595792 林辰思 021-51666836 周致丞021-51666711
法国矿业公司eramet近日宣布,以6.99亿美元的流动资金收购了其中国合作伙伴青山集团在阿根廷Centenario锂项目的49.9%股份。这一举措使得Eramet完全拥有了该项目的所有权。 据青山集团在2024年3季度报导,Centenario项目即将在年底开始开始生产并有所产出。尽管锂价有所下降,但该项目仍然具有吸引力。eramet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Christel Bories在电话会议上表示,完全拥有该项目将使eramet能够自主决定如何推进计划中的第二家生产设施。根据计划,到2025年年中,该项目的初步加工工厂将实现每年24,000吨的产能。 青山集团仍然是eramet在印度尼西亚的合作伙伴,双方在那里共同运营一座镍矿。此外,eramet还宣布暂停在法国开发电动汽车电池回收项目,原因是欧洲市场发展缓慢,并削减了今年的资本投资目标。 eramet预计,阿根廷第二个加工厂将进行延期,可能于2026年开始建设。锰市场受到南非低品位矿石流入和中国钢铁制造商需求减少的影响,预计将在第四季度恢复正常。
SMM10月26日讯: 2024年9月, 中国油系针状焦进口量为3,257吨,环比减少35%,同比增多72%;中国煤系针状焦进口量为6,617吨,环比增长99%,同比减少2%。 9月,虽“金九银十”旺季到来,但负极企业由于此前库存量较多,当前仍处控制库存状态,对针状焦实际需求仍较为弱势,而电极企业9月存在刚需备货行为,采买有所提升,煤系针状焦进口量增长明显。预计10月,负极企业库存处在较低位置,采买需求有所回升,电极企业仍有一定刚需,针状焦进口量或有小幅回升。 数据来源:SMM,中国海关 2024年9月, 中国油系针状焦出口量为1,781吨,环比减少82%,同比减少74%;中国煤系针状焦出口量为20吨,环比减少20%,同比减少97%。 9月,由于海外客户仍备有一定库存,因此需求仍保持弱势,针状焦出口量继续下降。预计10月,海外客户原料库存得到一定控制,需求量或有恢复,带动针状焦出口量有所回升。 数据来源:SMM,中国海关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张玲颖 021-51666775 马睿 021-51595780 杨玥 021-51666856 袁野 021-51595792 冯棣生 021-51666714 徐颖 021-51666707 吕彦霖 021-20707875 柳育君 021-20707895 于小丹021-20707870 孙贤珏 021-51666757 梁育朔 021-20707892
》查看SMM钴锂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钴锂产品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SMM10月26日讯: 2024年9月, 中国鳞片石墨进口量为26吨,环比减少93%,同比减少98%。 数据来源:SMM,中国海关 24年9月,国内天然石墨需求仍然较为弱势,同时国产鳞片石墨当前价格较低,相较海外材料优势较大,因此鳞片石墨进口持续低迷。预计10月,鳞片石墨进口情况仍难以有所改善,但量级或有小幅增长。 2024年9月, 中国鳞片石墨出口量为5,943吨,环比减少13%,同比降低9%;中国球化石墨出口量为3,515吨,环比增长28%,同比减少6%。 数据来源:SMM,中国海关 24年9月,“金九银十”旺季到来,海外客户需求有一定提升,同时海外新能源项目当前进展较好,且存在美国大选等不确定因素,因此海外客户除刚需采买外,也存在一定备货需求,出口量表现较好。10月,市场仍处旺季,海外客户仍有一定需求存在,天然石墨出口量仍有一定保证,或有小幅下降可能。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张玲颖 021-51666775 马睿 021-51595780 杨玥 021-51666856 袁野 021-51595792 冯棣生 021-51666714 徐颖 021-51666707 吕彦霖 021-20707875 柳育君 021-20707895 于小丹021-20707870 孙贤珏 021-51666757 梁育朔 021-20707892
》查看SMM钴锂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钴锂产品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SMM10月26日讯: 2024年9月, 中国人造石墨进口量为850吨,环比下降14%,同比减少37%。 进口均价方面,2024年9月, 中国人造石墨进口均价为77,817元/吨,环比增长12%%,同比增长11%。 数据来源:SMM,中国海关 2024年9月, 中国人造石墨出口量为47,508吨,环比增长7%,同比增长7%。 出口均价方面, 2024年9月,中国人造石墨出口均价为9,292元/吨,环比减少12%,同比下降42%。 来源:SMM,中国海关 9月,“金九银十”旺季到来,海外客户需求有所增长,带动人造石墨出口量级提升,而当前海外石墨产品价格较国内偏高,国内企业购买意愿较差。10月,下游电芯表现仍然较好,但考虑年末淡季将近,企业或对自身库存有所控制,预计10月人造石墨出口量或有小幅下行。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张玲颖 021-51666775 马睿 021-51595780 杨玥 021-51666856 袁野 021-51595792 冯棣生 021-51666714 徐颖 021-51666707 吕彦霖 021-20707875 柳育君 021-20707895 于小丹021-20707870 孙贤珏 021-51666757 梁育朔 021-20707892
在由上海有色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MM)、山东爱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主办的 2024SMM电池回收与循环产业年会-磷酸铁锂产业年会 上,SMM锂行业资深分析师马睿围绕“全球锂市场供需格局展望及回收资源潜力发掘”的话题展开分享。在提及全球锂需求之际,她表示,近年受全球双碳政策推进,动力及储能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带动锂电池需求快速释放。后续终端需求虽维持上行预期,但边际增速已逐步放缓。锂资源供应方面,再生端增量潜力巨大,目前已产间废料为主要原料来源;预期将在2026年后,随社会退役端增量逐步释放,回收锂资源增速将显著提升。在提及锂盐供应时,她表示,锂盐冶炼产能释放节奏虽有放缓,但产能过剩环境下,整体锂盐开工情况预期不乐观。持续性过剩的背景下,依赖外采的高位成本冶炼及资源产能将面临更高的出清风险。 终端需求虽维持增势,边际增速已逐步放缓 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 受益于全球双碳政策推行,历经高速爆发期后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未来仍将保持稳定增长之势,但边际增速已有放缓 据SMM调研显示,受益于政策支持,车企及电池企业持续性投资以及市场认知提升,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仍将保持增长态势,不过边际增速已有放缓,2019年到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复合年增长率在73%左右;2022年到2025年复合年增长率或将收窄至26%左右;2025年到2030年复合年增长率或在9%左右。 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成本效益凸显下,海外多家头部主机厂及电池企业均已计划增加磷酸铁锂电池的投入,磷酸铁锂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据SMM调研显示,在成本效益愈发凸显下,海外多家头部主机厂及电池企业均已计划增加磷酸铁锂电池的投入,磷酸铁锂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电池厂方面,布局磷酸铁锂的厂商包括LG新能源、欧洲电池制造商ACC以及塞尔维亚电池公司ElevenEs等企业;主机厂方面,法国汽车巨头雷诺、Stellantis以及Mercedes-Benz等车企均有磷酸铁锂电池布局。 全球储能市场:欧美因电力不稳等问题起步较早;中国在确定碳中和目标后,储能行业飞速发展;储能市场整体增速高于动力市场,但边际增速亦呈递减趋势 放眼全球储能市场,欧美等国家因电力不稳等问题,储能市场起步较早; 而中国在确定碳中和目标之后,储能行业得到飞速发展,2021-2024年中国储能市场复合年增长率高达101%;预计2024年到2030年,储能市场复合年增长率或收窄至28%左右。 SMM预计后续储能市场整体增速高于动力市场,2024年到2030年全球储能市场复合年增长率或达26%左右,但边际增速亦呈递减趋势。 锂电池未来需求边际增速已有放缓;三元及铁锂体系占据主导地位,但铁锂凭优异的成本及安全性优势,未来在动力及储能市场的渗透率仍有提升 随着近年来新能源汽车需求的持续增长和储能市场的爆发式增长,电池需求呈现出大幅增长。预计从2024年到2027年,全球新增锂电池需求复合年增长率或将达到19%左右, 需求边际增速逐步放缓。 而在锂电池中,三元及铁锂体系占据绝对主导地位,但铁锂凭优异的成本及安全性优势,未来在动力及储能市场的渗透率仍有提升。预计到2027年,三元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将进一步增长,并分别以31%和63%的份额占据94%的市场份额。 2023 - 2027年全球锂需求预计将实现15%的复合年增长率;主要受益于磷酸铁锂渗透率在全球范围内的提升,未来碳酸锂需求量仍将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据SMM对2018年到2027年全球锂市场需求回顾与预测来看,SMM预计2023年到2027年全球锂需求预计将实现15%的复合年增长率,而出现这一增长的原因,主要是受益于磷酸铁锂渗透率在全球范围内的提升,未来碳酸锂需求量仍将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2023年到2027年,碳酸锂需求复合年增长率在17%左右,主因铁锂持续高增长;中镍占比实现反扑,共推碳酸锂需求稳步增长。 全球氢氧化锂需求复合年增长率在8%左右,主因三元占比因铁锂侵蚀而持续下滑;高镍化进程放缓,氢氧化锂需求增速较缓。 原生资源仍处集中增量阶段,再生资源放量潜力引人关注,未来总供应增长趋势明确 2024年全球锂资源增量回顾 SMM预计,2024年全球锂资源总供应量在140万吨LCE左右,其中锂辉石和盐湖贡献主要增量。 SMM对2023-2024年全球原生锂资源供应增量进行拆解发现,津巴布韦2024年原生锂资源供应增长明显,或达8万吨LCE左右,与中国平分秋色。 2024年原生锂资源增量多来自现有项目增产,“矿-盐”一体化项目占比更大。 锂辉石及盐湖占据主导地位,云母因相对缺乏成本优势,远期过剩背景下产出将受阻,更多作为补充性资源;远期随回收回收端资源仍将引人关注 SMM预计,2024年到2027年,全球锂资源总供应量复合年增长率在17%左右,总计220万吨LCE左右。其中锂辉石和盐湖供应仍占据主导地位,锂云母方面因相对上述二者而言缺乏成本优势,因此,预计远期过剩背景下,锂云母产出或将受阻,更多是作为补充性资源。 与此同时,远期来看,来自回收端的资源供应也值得关注,预计其在2027年供应量占比或在9%左右。 2023年澳大利亚原生锂资源供应在全球范围内占比高达37%,中国占比25%,预计2027年,中国原生锂资源供应量有望与澳大利亚分庭抗礼,津巴布韦和阿根廷原生锂资源占比或将有所扩大,挤压其他国家的份额,中国占比在22%左右,澳大利亚占比收窄至23%。 全球锂离子电池回收规模测算方法论 全球退役新能源电动车市场总量(2018-2030F) 现阶段大部分退役车辆是在2016至2019年间售出,总体退役规模有限,预计2026年之后退役数量将呈现快速上升趋势;作为最大的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我国将继续占据退役市场的主导份额。 预计到2030年,全球报废新能源电动车市场总量有望增长至860万辆左右,2026年到2030年复合年增长率在49%左右。 全球报废电池市场规模—— 动力市场(2018-2030F) 早期新能源汽车的销售量有限,且单车带电量较低,导致目前动力电池退役量仍处较低水平;然而,随着后续汽车销售激增,以及电池技术和单车带电量的持续提升,预计2026年后电池退役量将大幅增加。 SMM预计2026年到2030年,全球退役电池规模复合年增长率或将高达54%,2030年全球退役电池规模有望达到390GWh左右,来自中国市场的报废电池量占比有望过半。 全球报废电池市场规模—— 储能市场(2018-2030F) 储能市场需求的爆发也为未来锂离子电池报废潮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由于储能电池的使用寿命更长及其需求爆发时间点晚于动力,其报废量高峰到来的时间将晚于动力电池,预计2025年到2030年全球储能市场需求复合年增长率在24%左右,总需求有望达到950GWh左右。 此外,欧美储能市场起步早于中国,所以现阶段的欧美储能电池的报废量也大于中国。 全球退役电池市场总量—— 消费市场(2018-2030F) 全球消费市场需求方面,SMM预计自2024年到2030年,全球消费市场需求稳步增长,复合年增长率在9%左右。2030年全球消费市场需求有望达到200GWh。消费类电池的使用寿命相对较短,但由于市场需求稳定增长,各地区退役量呈稳步提升的状态。 全球理论锂离子电池和可回收金属量 现阶段,退役电池主要来自产间废料;预期2028年以后,随着退役电池逐步起量,社会退役的理论回收量将逐步超过产间废料。 SMM预计2024年到2030年,来自社会退役的全球理论可回收金属量复合年增长率增幅在44%左右;来自产间废料的全球理论可回收金属量复合年增长率增幅在13%左右;来自库存退役的全球理论可回收金属量复合年增长率增幅在7%左右。 2024-2025年,碳酸锂及氢氧化锂冶炼产能扩张之势均已放缓;受需求市场影响,碳酸锂开工率增速优于氢氧化锂 据SMM调研显示,2024年到2025年,全球碳酸锂、氢氧化锂冶炼产能扩张之势均已放缓;2024年全球碳酸锂(不含回收)产能或将达到190万实物吨左右,2025年或将攀升至220万实物吨左右。 氢氧化锂方面,2024年全球氢氧化锂(不含苛化)产能或将达到85.9万实物吨左右,2025年产能或将达到104万实物吨左右。 同时,受需求市场影响,碳酸锂开工率增速优于氢氧化锂。 2024-2027年全球锂资源供应预计将出现不同幅度的过剩,碳酸锂价格预计仍面临一定压力 据SMM对2020年~2027年全球锂资源供需平衡的预测来看,预计2024年-2027年全球锂资源供应预计将出现不同幅度的过剩,2024年供应过剩的程度相较2023年或略有收窄,但考虑到未来过剩的大背景,碳酸锂价格预计仍面临一定压力。 电池级碳酸锂价格方面,2023年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市场与储能市场的边际增长率放缓。随着锂资源端项目集中性释放,供需转向供过于求,导致锂价格维持相对低位。 2026年到2027年,储能市场爆发性增长推动需求上行。在长期供应过剩的情况下,资源扩张速度放缓,供应过剩情况开始有所缓解。 在供应过剩的压力下,高成本供应量具有更高出清风险。 总结 全球锂需求: 近年受全球双碳政策推进,动力及储能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带动锂电池需求快速释放。后续终端需求虽维持上行预期,但边际增速已逐步放缓。 磷酸铁锂渗透率仍具提升潜力,未来碳酸锂仍将占据锂需求的主导地位。 锂资源供应: 2023-2024年间,原生锂资源将供应进入新增项目集中释放阶段,支撑原生锂资源快速增长。 再生端增量潜力巨大,目前已产间废料为主要原料来源;预期将在2026年后,随社会退役端增量逐步释放,回收锂资源增速将显著提升。 锂盐供应: 冶炼产能释放节奏虽有放缓,但产能过剩环境下,整体开工情况预期不乐观。 持续性过剩的背景下,依赖外采的高位成本冶炼及资源产能将面临更高的出清风险。 》点击查看 2024SMM电池回收与循环产业年会 专题报道
在由上海有色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MM)、山东爱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主办的 2024SMM电池回收与循环产业年会-再生铅产业年会 上,SMM铅行业高级分析师王美丽针对2025年中国再生铅冶炼行业格局展开分析。 她表示,近年来再生铅产能维持增势,但是再生铅产量却上行乏力,因原料废电瓶供应不足,废电瓶价格更是屡刷新高,对于再生铅企业而言,原料成本压力大,导致再生铅企业开工率处于降势。大部分新扩建项目搁置,再生铅产能增速放缓。 再生铅产能维持增势 但产量不增反降 自2015年以来,国内再生铅产能基本维持上行态势,但是从2024年前9个月来看,当前再生铅产量相较2022年以及2023年整体下降明显,前三个季度产量表现不佳的原因,究其根本,SMM认为主要是其原材料废电瓶供应不足导致。 》点击查看SMM数据库 据SMM调研显示,自2018年以来,国内废电瓶处理能力便已经远超废电瓶发生量,再生铅产能严重过剩,目前这一情况仍未得到缓解。 废电瓶价格刷历史新高 宏观和基本面共同作用的结果 进入2024年,据SMM现货报价显示,废电动车电池均价一度在7月22日上冲至12125元/吨,刷新其历史新高,这其中,是宏观面和基本面共同作用的结果。 》点击查看SMM金属现货报价 且据SMM调研显示,原生铅冶炼企业废电瓶拆解能力也在逐年攀升,在今年铅精矿供应紧缺的背景下,也不乏部分原生铅企业瞄准废电瓶,与再生铅企业“抢原料”的情况出现。 此外,铅精矿以及废电瓶供应紧缺,也导致2024年前三季度中国铅锭产量涨势承压。 而在矿紧缺的背景下,国产铅精矿月度加工费也一跌再跌,8月1日一度跌至550元/金属吨,创其历史新低。 政策方面: 2024年4月24日,国家税务总局印发《关于资源回收企业向自然人报废产品出售者“反向开票”有关事项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自2024年4月29日起,自然人报废产品出售者(以下简称出售者)向资源回收企业销售报废产品,符合条件的资源回收企业可以向出售者开具发票。 出售者, 是指销售自己使用过的报废产品或销售收购的报废产品、连续不超过12个月(指自然月,下同) “反向开票”累计销售额不超过500万元(不含增值税,下同)的自然人。 关于税收方面,《公告》表示出售者通过“反向开票”销售报废产品,可按规定享受小规模纳税人月销售额10万元以下免征增值税和3%征收率减按1%计算缴纳增值税等税费优惠政策。 出售者通过“反向开票”销售报废产品, 按照销售额的0.5%预缴经营所得个人所得税。 废电瓶税点增加 含税与不含税价差扩大 以废电动车电池为例: 政策公布之前,安徽、江西等地区再生铅炼厂采购的含税废电瓶,税点介于1.8%-2.5%的范围内。废电动车电池含税与不含税价差为150元/吨左右。 政策施行后,含税废电瓶的税点增加至3%-3.5%,废电动车电池含税与不含税价差扩大至350元/吨附近。 原料成本压力大 再生铅开工率处于降势 下图是SMM整理的废电瓶供应指数情况,在废电瓶价格涨势大于铅价,或者跌势小于铅价时,指数呈现上升状态。 整体来看,近年来废电瓶供应指数整体呈现上涨态势,再生铅企业面临原料成本压力大的问窘境。据SMM调研显示,7月22日,废电动车电池含税最高价为12200元/吨,尽管彼时现货铅价已接近2万,但再生铅炼厂却处于亏损状态。 据SMM数据显示, 7月22日中小规模再生铅企业单吨亏损在400元/吨附近。 亏损的压力导致再生铅炼厂出现大面积减停产,开工率处于降势,维持低位运行。 大部分新扩建项目搁置 再生铅产能增速放缓 SMM调研了再生铅新建项目的取消与暂停情况,据SMM测算,废料年处理能力暂停与取消的影响产能在277万吨左右,影响再生铅年产能在170万吨左右。 再生铅冶炼厂闲置产能方面,废料年处理能力闲置产能在175万吨左右,再生铅闲置年产能在104万吨左右。 SMM调研了2024年到2027年新增再生铅产能情况,SMM预计,2024年到2027年,废料年处理能力新增369万吨左右,新增再生铅年产能在224万吨左右。 进入2025年以后,关注新老再生铅产能的变化对冶炼格局的影响至关重要。在产能没有出现大面积淘汰之前,再生铅冶炼行业原料紧张、低开工率以及盈利水平差的格局是难以缓解的。 》点击查看 2024SMM电池回收与循环产业年会 专题报道
在由上海有色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MM)、山东爱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主办的 2024SMM电池回收与循环产业年会-锂电回收产业年会 上,赣州龙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傅子凯对锂电回收行业现状以及期货的相关话题作出分享。 产品路线 下图是电池破碎工艺和碳酸锂生产工艺详解,具体如下: 据2021年1月到2024年6月新能源汽车月销量来看,进入2024年以来国内新能源汽车月销量虽整体呈现上行态势,但销量同比增速放缓。产量走势与销量走势相近。不过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增长明显。 公开资料显示,2024年1月至6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达到了35.2%;中国新能源汽车占全国汽车总量的7.18%。 期货方面: 碳酸锂期货上市至今,主力合约2023年07月21日开盘价为238900元/吨,2024年10月22日开盘价跌至72100元/吨。 2024年各大回收厂家持续倒挂,很多厂家持续亏损已经停产一段时间,剩下来的厂家都在硬撑着,目前行业加速了不健康竞争据了解极片粉加工有厂家已经报出了收率益93%,加工费15000元/吨,电池粉收益率88%,加工费22000元/吨;提纯费用5000元/吨收益率99%。 对未来市场看跌,持货商可以超前销售货物,锁定满意的单价,避免贬值风险。 对未来市场看涨,持货商可以提前收取物款,避免积压资金,未来也可销售满意的价格。 》点击查看 2024SMM电池回收与循环产业年会 专题报道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