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77个
据外媒报道,面对不确定的电动汽车需求,特斯拉宣布在中国降价一周后,又在包括德国在内的欧洲各地大幅下调了Model Y汽车的价格。 其中在德国,特斯拉将其长续航版和高性能版Model Y的价格分别下调了5000欧元至49,990欧元和 55,990 欧元,与之前的价格相比,降价的幅度分别为9%和8.1%。此外,特斯拉还将后轮驱动版Model Y的价格下调了4.2%。 在法国,特斯拉将Model Y的价格下调了6.7%;在丹麦,特斯拉Model Y的价格降幅高达10.8%。 在荷兰,特斯拉将Model Y的价格下调了7.7%;在挪威,特斯拉Model Y的价格降幅在5.6%至7.1%之间。 尽管特斯拉没有给出降价的原因,但因为国家补贴的减少和高昂的借贷成本,电动汽车需求总体上一直在放缓。根据德国联邦汽车管理局(KBA)的数据,2023年,特斯拉在德国举步维艰,新车注册量下降9%,至63,685辆,相比之下该国整体电动汽车销量增长了11.4%。 也因此,特斯拉2023年在德国失去了最大电动汽车销售商的头衔,相反,大众汽车以13.5%的电动车市场份额占据第一,而特斯拉的市场份额为12.1%。 1月17日,富国银行(Wells Fargo)和瑞银(UBS)分别将特斯拉股票的目标价下调了8%以上和近11%。再加上降价的消息,当天特斯拉股价下跌近3%。而1月份至今,该股已下跌约11.5%。
据路透社报道,在下调了Model 3和Model Y在中国的售价后,特斯拉又在德国大幅下调了Model Y的价格。 特斯拉将Model Y长续航版和Model Y高性能版的价格分别下调了5,000欧元,下调后的价格分别为49,990欧元(合54,340美元)和55,990欧元,与之前的价格相比,分别下调了9%和8.1%。 特斯拉还将Model Y后轮驱动版的价格下调了1,900欧元(降幅4.2%),至42,990欧元。 目前,随着电动汽车制造商之间的价格战愈演愈烈,比亚迪也正在德国降低其电动汽车的价格。据悉,比亚迪在德国将电动汽车的价格最高下调了15%,以扩大其在关键市场的领先地位。 德国的电动汽车补贴计划原定持续到2024年底,但在上个月提前结束,预计将打击德国汽车制造商。目前,德国汽车制造商正在努力将其电动汽车价格降至中国和美国竞争对手的水平,以保持竞争力。 特斯拉上周宣布将于1月29日至2月11日暂停柏林工厂的大部分汽车生产,并将此归咎于红海的紧张局势。此前,红海船只遇袭后,国际航运巨头纷纷改变了运输路线,导致运输时间延长,零部件短缺。
上个月红海危机爆发后,欧洲最大汽车制造商大众汽车迅速调整了零部件供应路线,从而避免了其同行特斯拉和沃尔沃汽车面临的生产困境。 大众汽车发言人日前表示, 该公司上个月开始将汽车零部件的运输路线从苏伊士运河转向绕道好望角,此举使交货时间增加了两周 ,大众已将此纳入生产计划。 由于红海危机扰乱零部件供应,已经有多家车企宣布停产。 特斯拉上周四表示,该公司将在1月29日至2月11日期间暂停其位于柏林附近工厂的大部分汽车生产,理由是红海船只遇袭导致运输路线改变,进而造成零部件短缺。 沃尔沃汽车上周五表示,由于红海局势造成的供应链延误,该公司位于比利时根特的工厂本周将暂停生产三天。这是继特斯拉之后第二家披露因红海冲突而中断生产的公司。 日本铃木汽车公司日前也宣布,因为红海安全形势的缘故,其位于匈牙利的唯一一家欧洲工厂将停产一周。 和同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众在红海危机中通过及时改变运输路线保障了零部件的稳定供应,从而令生产没有遭受重大干扰,展现了该车企卓越的避险能力。 在芯片危机迫使大众汽车在新冠疫情期间关闭工厂后,该车企于2022年成立了一个供应链工作组,以识别和规避风险。 罗兰贝格国际管理咨询公司(Roland Berger)的汽车行业顾问Felix Mogge表示,欧洲汽车行业约70%的零部件都是通过红海从亚洲运来的。他表示,零部件主要集中在电子元件上,该地区日益恶化的形势本应促使车企从上月开始就做出安排。 上周,美国和英国对也门胡塞武装目标发动了空袭,以阻止该组织在红海袭击船只,胡塞武装领导人誓言将予以反击。胡塞武装周一发射导弹袭击了一艘在亚丁湾的美国商船。 国际航运协会BIMCO日前援引美国海军的话警告称,在英国和美国对也门胡塞武装分子进行一系列空袭后,商船通过红海南部的风险仍然太大。该协会还表示,“联军和BIMCO继续建议航运公司考虑避免在该地区开展航运业务”。
特斯拉周四表示,该公司将在1月29日至2月11日期间暂停其位于柏林附近工厂的大部分汽车生产,理由是红海船只遇袭导致运输路线改变,进而造成一些零部件的短缺。 “红海的武装冲突以及欧洲和亚洲之间通过好望角的运输路线的相关变化,也对格伦海德(柏林工厂所在地)的生产产生了影响。”特斯拉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运输时间的延长造成了供应链的缺口。” 特斯拉表示,生产将于2月12日全面恢复。该公司没有回应哪些零部件缺失以及届时将如何恢复生产等更多细节。 伊朗支持的胡塞武装分子袭击红海船只,以示对在加沙与以色列作战的巴勒斯坦伊斯兰组织哈马斯的支持,从而引发了红海危机。 胡塞武装的袭击已经迫使全球几乎所有顶级航运公司都避开苏伊士运河,这是从亚洲到欧洲最快的海上航线,约占全球海上运输量的12%。这些航运巨头选择绕南非好望角,这条航线使得从亚洲到北欧的航程增加约10天,燃料成本增加约100万美元。 特斯拉面临更大压力 特斯拉此次部分停产表明, 这场危机已经对德国——欧洲最大的经济体——造成冲击 。 此次停产进一步增加了特斯拉的压力,目前该公司还在与瑞典工会IF Metall就签署一项集体谈判协议而进行劳资斗争,引发了北欧地区许多工会的同情罢工。 11月24日,挪威铝业和能源公司Hydro的子公司Hydro extrudes的工人停止了为特斯拉汽车产品生产零部件的工作。这些工人是IF Metall的成员。 值得注意的是, 特斯拉是第一家披露因红海危机导致供应链中断而停产的公司 。 此前,包括中国销量第二大汽车制造商吉利汽车和瑞典家居巨头宜家在内的许多公司都发出了交货延迟的警告。 更多车企可能会受影响 分析人士预计, 其他汽车制造商也可能会受到红海冲突的影响 。 跟踪汽车供应链和生产的AutoForecast Solutions的副总裁Sam Fiorani指出,汽车制造商供应链中如此多的关键零部件依赖于亚洲,一直是一个潜在的弱点。特斯拉严重依赖亚洲的电池组件,这些组件需要通过红海运往欧洲,这使得其生产不断面临风险。 他还表示,特斯拉不是个例,而只是第一个反映这个问题的车企。
2023年,特斯拉在美国的总市场份额首次超过了大众,销量同比增加了四分之一。 周一(1月8日),美国汽车调查网站凯利蓝皮书(Kelley Blue Book)公布了2023年每家制造商的汽车销量数据。数据显示,通用汽车仍是美国最畅销的汽车公司,市场份额占比16.5%,全年销量为257.76万辆,同比增长14.1%。 丰田和福特则是去年新车销售榜的榜眼和探花,之后依次为现代、Stellantis、本田、日产、特斯拉、大众、斯巴鲁均跻身前十。 特斯拉正在美国整个汽车行业逐步扩大其影响力,其全年在美国的汽车销量比前一年增加了25%以上;还获得了4.2%的市场份额,排名第八。 特斯拉 过去一年在美国的销量为65.48万辆,比2022年的52.24万辆增长了25.4% 。 2022年,特斯拉的销量占据美国汽车市场3.8%的份额,超过了宝马、马自达、戴姆勒等汽车制造商当年的市场份额,当时排名第十。 而 2023年,特斯拉的市场份额达到4.2% ,增加了0.4%。已经超过了大众和斯巴鲁(两者的市场份额均为4.1%),以及宝马、马自达、戴姆勒这些老牌车厂。 该榜单上其他显著的变化是,本田汽车在美国的销量同比增长了33%,超出特斯拉的25%。在销量的同比变化幅度方面,还有其他车企超越了特斯拉,包括吉利-沃尔沃、里维安和Lucid,不过这几家在市场份额方面排名靠后。 下一里程碑 分析师认为,考虑到特斯拉公司今年将在美国推出新产品,这一强劲表现应该会在2024年全年持续。 首先,去年11月发布的Cybertruck将补充特斯拉2024年在美国的增长; 其次,特斯拉全电动轿车Model 3的升级版本Model 3“Highland”预计将在未来几个月内登陆美国市场; 此外,特斯拉也有望在今年更新Model Y,据了解这个项目的代号为“Juniper”,改版可能会增加对该车的需求。 电动汽车分析师Sawyer Merritt在社交媒体X上分享了这一最新数据,马斯克半开玩笑地回应,“ 6.9%是下一个里程碑 ”。
全球纯电动车销冠已经易主,2023年第四季度,比亚迪的交付量一举超越特斯拉,成为全球最大的纯电车制造商。 当地时间周二(1月2日),特斯拉公布了其2023年度第四季度的汽车生产和交付数据,Q4AW 交付了48.45万辆汽车,超出了市场预期,全年交付总量达到180.86万辆。 然而,特斯拉Q4交付量不及比亚迪,比亚迪周一(1月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其2023年四季度纯电车销量为52.64万辆汽车,全年纯电车销量为157.48万辆。 对于此事,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很快就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马斯克在社交媒体X上发文强调了特斯拉的核心使命。他指出,“特斯拉是一家人工智能/机器人公司,但在很多人看来,它更像是一家汽车公司。 有分析人士认为,只要特斯拉按计划行事,它未来的收入机会是巨大的。这里指的是特斯拉在全自动驾驶(FSD)和人形机器人Optimus上的投资战略。 寻找潜在增长点 “木头姐”凯西·伍德的方舟投资公司(Ark Invest)为特斯拉设定了到2027年的目标价2000美元,远高于该股目前的价格。 当地时间周二,特斯拉收盘下跌0.02%,至248.42美元。 方舟公司在2023年4月的评估中写道,“特斯拉未来的自动驾驶出租车业务线是一个关键驱动力,到2027年,它将贡献67%的预期企业价值和64%的预期EBITDA。”自动驾驶技术(FSD)是无人驾驶出租车运营的核心。 但话虽如此,对投资者来说,给FSD和其他机会赋予太多价值可能是一个冒险的提议。因为迄今为止,FSD仍是一项有问题且不成熟的技术。 此外,特斯拉的Cybertruck在11月底发布后未能激起大波澜,如今特斯拉分析师将希望寄托在一款定价2.5万美元的平价汽车上,人们普遍预计这款车将于2024年底或2025年初发布。
尽管特斯拉正与北欧地区的工会持续存在冲突,但这家电动汽车龙头在当地的需求依然火爆。特别是在挪威,特斯拉已经连续第三年位居销量榜首,且优势还在继续扩大。 根据挪威道路联合会(OFV)周二(1月2日)公布的报告,在2023年新车登记统计数据中,特斯拉品牌的市占率达到20%,第二名的丰田为12.4%,第三名的大众为10.8%。 虽然2022年特斯拉(12.2%)也位于榜首,但其与当时的第二名大众(11.6%)仅相差了0.6个百分点。另外,特斯拉Model Y继续蝉联挪威2023年最畅销的车型,市占率达到18.2%,第二名的大众ID.4只有5.2%。 OFV报告还显示,挪威去年电动汽车占新车销量的82.4%,高于2022年的79.3%。为寻求成为第一个在2025年前停止销售化石燃料车辆的国家,产油的挪威免除了对电动汽车征收的许多税款项目,明显推动了这一行业的发展。 不利的是,邻国瑞典针对特斯拉的罢工行动蔓延到了丹麦、芬兰和挪威三个周边国家的工会,甚至许多非汽车相关行业也加入进来,一同帮助阻止对瑞典进口特斯拉汽车。 对此,挪威电动汽车协会秘书长Christina Bu却表示,没有迹象表明这场冲突正在损害特斯拉在挪威的销售,“我们没有看到能表明这一点的信号。” Bu还指出,挪威电动汽车的份额可能会在今年升至95%,明年达到100%目标的过程会轻松得多,“这将是一个很大的涨幅,我们之前也有过类似的幅度,从2021年到2022年我们上涨了近15个百分点,所以我认为我们可以在2024年做到这一点。” 不过,挪威最大的汽车进口商认为这个数字将会达到90%,距离2025年的目标还有“很多工作”要做。BU预测,在挪威首都奥斯陆,该市超过三分之一现有的私家车已经实现电动化,这一数字在未来两年内可能达到50%。 发稿前不久,特斯拉在官网宣布,公司2023年第四季度汽车交付量为484,507辆,强于市场先前预计的483,173辆。全年车辆交付同比增长38%,达到1,808,581辆,同时产量同比增长35%,达到1,845,985辆。
当地时间周二(1月2日),特斯拉公布了其2023年度第四季度的汽车生产和交付数据,交付量超出市场预期,并实现了全年交付180万辆汽车的目标。然而,特斯拉Q4交付量不及比亚迪,这意味着后者成为全球最大的纯电车制造商。 数据显示,特斯拉Q4交付了48.45万辆汽车,超出了市场预期,全年交付总量达到180.86万。生产数据方面,特斯拉Q4生产了49.5万辆汽车,全年总产量为184.6万辆。 特斯拉去年四季度生产了47.68万辆Model 3和Model Y,这两款主力车型的交付数据为46.15万辆。该公司Q4还交付了约2.3万辆其他车型,包括Model S和Model X等都被归类为“其他车型”。 特斯拉实现了2023年至少交付180万辆汽车的目标,但这一数字是从此前200万辆目标下调而来的。事实上,特斯拉实现下调后的目标也并不轻松,该公司去年进行了多轮降价。 在去年10月的财报电话会议上,当被问及2024年的交付前景时,特斯拉CEO马斯克坦言,公司不可能一直保持50%的年复合增长率。 特斯拉预计今年将交付220万辆汽车,增幅约为22%,低于2023年约38%的增幅。 比亚迪周一公布的数据显示,其2023年四季度纯电车销量为52.64万辆汽车,全年纯电车销量为157.48万辆。这意味着比亚迪2023年四季度的纯电车销量超过特斯拉,成为全球最大的纯电动汽车制造商。 值得一提的是,马斯克去年1月曾表示,特斯拉在中国面临的竞争最为激烈,他预计该公司最大的竞争对手可能是一家中国公司。
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比亚迪销量一路“狂飙”,迎来了300万辆销量目标的达成。如按特斯拉2023年三季报给出的全年180万辆的交付指引,则“迪王”累计销量将超前者67%,再次构成“碾压”之势。 1月1日,比亚迪发布产销快报显示,2023年12月新能源汽车销量34.1万辆,同比增长45%;2023年累计销量302.44万辆,同比增长62.3%。其中,新能源乘用车全年销量3,012,906辆,同比增长66.21%。 从品牌来看,比亚迪王朝网和海洋网依旧是销量主力。2023年12月,王朝网和海洋网共销售新车32.16万辆,同比增长40.7%。从2023年11月开始,比亚迪王朝网和海洋网就在加大促销力度,最高优惠幅度达到2万元,力争年底冲量。 与此同时,比亚迪还直接下调了新车上市价格。12月15日,比亚迪宋L正式上市,5款车型售价18.98万至24.98万元。虽然定位宋家族高端车型,但这一定价相比此前10月备受争议的22万-28万元的预售价,大幅下调了三万元。 在中低端市场主打性价比的比亚迪,在高端市场同样当仁不让。其中,腾势品牌2023年12月销量为11.93万辆,同比增长98.8%。方程豹品牌凭借一款豹5,定价杀入30万元以上价格区间,在2023年12月销量达到5086辆。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一款百万级豪车,仰望U8在当月销量也达到了1593辆,亦是高端市场的“国货之光”。 从动力技术划分来看,经历了两个月的环比下降,比亚迪插混车型在2023年12月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回弹,环比增长13.87%至14.94万辆;而纯电车型表现则一直稳定增长,12月达19.08万辆。 出口方面,比亚迪2023年12月出口超过3.6万辆,当年累计出口超24万辆。 对于明年的发展,比亚迪将继续采取“群狼战术”。其中,此前在2023年广州车展亮相的海狮07 EV或将在今年上市,王朝网的秦L则是今年值得期待的一款B级轿车。 “2024年上半年推出的轿车‘双旗舰’产品将夯实高端产品矩阵。”12月31日,比亚迪腾势销售事业部总经理赵长江在发表的新年献词提到,未来的腾势汽车有望实现 AI 大模型“上车”,以及L3级自动驾驶的量产应用。此外,腾势汽车将在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开启销售。 此前屡屡释放信息的方程豹豹8和仰望U9或将在今年登陆市场,再为比亚迪冲击高端市场助力。此外,比亚迪还在加大渠道建设,以拓展市场。按照规划,2023年内,仰望在全国40余个城市开设超过90家直营门店,以实现一线和新一线城市全覆盖。2023年12月21日,比亚迪接受调研时表示,2023年方程豹汽车将在全国80余个城市,开设超过150家直营门店。 在海外市场方面,比亚迪也在持续加码。2023年12月22日,比亚迪宣布将在匈牙利赛格德市建设一个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基地,这也是中国汽车公司在欧洲建设的第一座乘用车整车工厂。另据日本当地媒体报道,比亚迪确立了在日本市场的发展计划。多家当地经销商透露,比亚迪的目标是到2025年在日本每年销售3万辆电动汽车。
美国投行韦德布什(Wedbush)在其最新报告中表示,随着特斯拉从价格战中获益,该车企市值2024年将再次突破1万亿美元。 韦德布什科技分析师丹·艾夫斯上周晚些时候将特斯拉目标价从310美元上调至350美元,较该股最新收盘价252.54美元高出逾38%。 据计算,这将使特斯拉市值从当前的7913亿美元提升至1.1万亿美元。 在经历低迷的2022年后,因有迹象显示汽车需求将增强、人工智能投资热潮以及市场对美联储将很快开始降息的预期,作为美股“科技七巨头”之一的特斯拉,今年以来股价已经累计上涨了约133%。 “我们重申对特斯拉‘跑赢大盘’的评级,并相信特斯拉将在2024年达到1万亿美元的市值,尽管该公司正面临越来越大的质疑声。”艾夫斯在一份研报中写道。 特斯拉2023年在全球范围内多次下调了其轿车和SUV的价格,特别是在中国市场。这一策略帮助该车企在今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均创下了新的交付记录,不过这是以牺牲利润率作为代价的。 “在进入2023年时,华尔街对特斯拉的看法是,汽车需求正在减弱,竞争正在全面加剧。”艾夫斯补充称。“相反,马斯克棋高一招,在全球范围内下调了汽车售价,从而促进了销量。” 艾夫斯预计,特斯拉第四季度在中国的销量将再创新高;他还预计, 该车企2024年的销量将同比增长25%-30%,在220万至230万辆之间 。 其它推动因素 艾夫斯表示,特斯拉还将受益于通用汽车和福特汽车向电动车转型的步伐放缓。例如,据传福特将从2024年开始削减F-150电动皮卡的产量。 他还指出,特斯拉赛博卡车的推出、即将推出的售价低于3万美元的“Model 2”和全自动驾驶(FSD)技术,可能是推动特斯拉明年业绩增长的其它因素。 艾夫斯表示,在未来12至18个月内,FSD和超充站网络可能会令特斯拉的每股价值增加75美元。 早在 2021年10月,特斯拉就成为第一家市值突破1万亿美元的车企,一度加入“万亿美元”市值俱乐部。目前,该俱乐部成员包括苹果、微软、谷歌母公司Alphabet、亚马逊、英伟达和沙特国有石油巨头沙特阿美。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