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8999个
2024年1月,中国电解液产量环比下跌11%,同比增长94%。受春节假期影响,终端市场需求增速有所下降,整体需求下跌,电解液工厂的开工率相比上月有一定下滑。基于六氟磷酸锂价格暂稳,添加剂价格出现一定上调,部分电解液企业选择观望并等待原料价格趋于稳定,订单多为现销现产,对原料做节前备库。与此同时,电芯企业的开工率与12月相比开始下调,促使电解液工厂根据市场需求适度降低了开工率,因此产量下跌。 展望2月,预计终端需求将持续下滑,电解液需求也将有一定的下调。预计2月中国电解液产量环比下降约6%,同比增长约127%。 说明:对本文中提及细节有任何补充或修正随时联系沟通,联系方式如下 : 电话021-20707842(或加微信如下)任晓萱,谢谢!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张玲颖 021-51666775 于小丹 021-20707870 马睿 021-51595780 徐颖 021-51666707 冯棣生 021-51666714 柳育君 021-20707895 吕彦霖 021-20707875 孙贤珏 021-51666757 袁野 021-51595792 林辰思 021-51666836 周致丞021-51666711
据SMM评估,2025年1月中国精铋产量相比上年12月全国精铋产量环比将大幅上升25.08%左右。由于上年12月产量自9月,10月连续两个月的下降态势后,再次大幅回落,产量跌至低点,因此本月的产量反弹也在情理之中。从厂家的生产情况来看,由于近期临近春节,不少厂家在月底进入了设备维修,加上原料供应方面逐渐开始宽松一些,为了春节后作准备,春节前厂家购买原料的积极性也有所提升,有一些厂家还是需要在春节前加紧完成生产保春节后供应,因此部分厂家的产量出现了上升,也有少数厂家略有下降。因此市场人士普遍对1月产量大幅反弹表示在预期范围之内。从细节数据来看, SMM的24家调研对象中1月有5家厂家产量明显上升,其中一家厂家有大幅增长。有4家厂家的产量有所下降。这也使得整体1月的铋锭产量和上月相比大幅上升。因此,不少市场人士预计,由于2月初将进入春节长假,2025年2月的全国精铋产量略有回落的可能性较大,产量平稳的可能性也有。 说明: SMM自2022年10月起,公布SMM全国精铋评估产量。得益于SMM对铋行业的高覆盖率,SMM精铋生产企业调研总数24家,分布于全国8个省份,总样本产能超过50,000吨,总产能覆盖率高达99%以上。 本报告系上海有色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有色网”)独创的作品及(或)汇编作品,上海有色网依法享有著作权,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和适用之国际条约保护。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修改、销售、转让、展示、翻译、汇编和传播或以其他任何形式将上述内容泄露给第三方、许可第三方使用。否则一经发现,上海有色网将采用法律手段追究侵权责任,包括但不限于要求承担合同违约责任、返还不当得利、赔偿直接及间接经济损失。 本报告所载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资讯、文章、数据、图表、图片、声音、录像、标识、广告、商标、商号、域名、版面设计等任何或所有信息,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法规及适用之国际条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域名权、商业数据信息产权及其他权利之法律的保护,为上海有色网及其相关权利人所有或持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转载、修改、使用、销售、转让、展示、翻译、汇编和传播或以其他任何形式将上述内容泄露给第三方、许可第三方使用。否则一经发现,上海有色网将采用法律手段追究侵权责任,包括但不限于要求承担合同违约责任、返还不当得利、赔偿直接及间接经济损失。 *此本报告中的所有数据是基于公开的市场信息(包括但不仅限于行业新闻、研讨会、展览会、企业财报、券商报告、国家统计局数据、海关进出口数据、各大协会和机构公布的各类数据等等),并依托SMM内部数据库模型,由上海有色网研究小组综合进行内部加工处理,并给出合理推断。报告中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风险自负。本报告并不构成投资研究决策的直接建议,客户应当谨慎决策,勿以此代替自主独立判断,客户所作出的任何决策与上海有色网无关。另外,若未经授权、非法使用本报告观点的行为导致的相关损失及责任,与上海有色网无关。 上海有色网对于本声明条款拥有修改权和最终解释权。
美国电动汽车公司Rivian Automotive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RJ Scaringe周四表示,该公司计划于2025年推出“解放双手”的先进驾驶辅助系统,并于2026年推出“无需眼睛盯着”的驾驶辅助系统。 Rivian是美国为数不多的纯电动汽车制造商之一,在纯电汽车产量方面仅次于特斯拉公司,曾被特斯拉视为“最大劲敌”。但近年,该公司一直面临着生产上的问题,以及消费者对纯电动汽车需求放缓的影响。 Scaringe表示, 先进的驾驶辅助系统可以让司机将手从方向盘上移开,将视线从道路上移开,这将“为客户带来巨大的价值”。 近年来,汽车制造商一直在竞相引入更多的自动驾驶功能,如车道保持辅助和自适应巡航控制。Scaringe说,先进的驾驶辅助技术将赋予购车者“时间”,让他们在开车时玩手机、看书或发电子邮件。 他还补充说,在系统中开发这种能力是“我们非常关注的事情”。 据了解,Rivian的第二代汽车目前配备了“Rivian自动驾驶平台”,该平台可以帮助驾驶员,但仍然需要他们持续关注和控制车辆,这与其他一些汽车制造商提供的功能类似。 Scaringe宣布这一消息之际,随着特斯拉等领先的电动汽车制造商开始转向全自动驾驶技术和机器人出租车,人们对先进的驾驶辅助系统的审查日益严格。 本月早些时候,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对260万辆特斯拉汽车展开了调查,此前有报道称,特斯拉一项允许用户远程操作汽车的功能引发了事故。 “特朗普2.0”的影响 Scaringe还表示, 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针对电动汽车行业的行政命令,不会对其佐治亚州一家工厂的贷款构成重大风险。 今年1月初,Rivian与美国能源部敲定了一项高达66亿美元的贷款协议,以帮助这家电动汽车制造商重启其佐治亚州装配厂的计划。 特朗普在上任第一天下午,就毫不犹豫地将矛头对准了电动汽车行业,撤销了前总统拜登在2021年签署的一项行政命令,取消了美国政府对于电动汽车行业的支持。他还表示,他将考虑结束电动汽车税收抵免和补贴。 此外,特朗普继续威胁要对来自墨西哥和加拿大的商品征收25%的关税,这也给汽车制造商及其供应商蒙上了阴影。在过去几十年里,汽车制造商在墨西哥的供应链上已经投资了数千亿美元。 Scaringe对此表示, 汽车制造商将需要重新规划,否则将承担更高的成本,影响“可能真的具有破坏性”。 “所以我们正在密切关注这一点。”他补充说。
为进一步提升新能源车险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更好服务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近日,金融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发布 《关于深化改革加强监管促进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分为6个部分,共21条。第一部分明确总体要求,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和《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深化新能源车险改革,优化产品服务供给,完善市场化条款费率形成机制,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和人民群众。第二部分提出合理降低新能源汽车维修使用成本,包括推动降低维修成本、引导消费者培养良好用车习惯、推进数据跨行业共享、探索建立保险车型风险分级制度等内容。第三部分明确创新优化新能源车险供给,提出引导建立高赔付风险分担机制、稳妥优化自主定价系数浮动范围、丰富商业车险产品、优化商业车险基准费率等举措。第四部分要求提升新能源车险经营管理水平,包括推动经营提质增效、加强精细化管理、主动顺应智能驾驶趋势、探索风险减量服务创新和开展安全性经济性研究。第五部分明确加强新能源车险监管,要求提升理赔服务质效、规范市场秩序、优化费率回溯监管、加强行业自律、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等。第六部分提出加强统筹协调、压实各方责任、做好宣传引导等强化支撑保障内容。 《指导意见》的发布是金融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在广泛调研和征求意见基础上推出的一揽子政策举措。《指导意见》坚持问题导向,把握市场规律,探索改革创新,促进新能源车险业务降本增效,更好满足人民群众车险保障需求。 下一步,金融监管总局将会同有关单位推动各项举措落地实施,推进新能源车险供需两侧改革,完善车险保障服务体系,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及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 金融监管总局有关司局负责人就《关于深化改革加强监管促进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答记者问 为进一步提升新能源车险保障能力和水平,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和人民群众,金融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发布《关于深化改革加强监管促进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日前,金融监管总局有关司局负责人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一、《指导意见》出台的背景是什么? 2020年以来,我国实施车险综合改革,推出新能源车险专属产品,新能源车险业务增长迅速,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供了有效保障。同时,由于新能源汽车阶段性地出现了出险率和维修成本较高、部分车型保险风险与价格不匹配、少数车辆投保不畅、部分车型保费较高、新能源车险经营持续亏损等现象,引起了各方关注。为此,《指导意见》推出一揽子政策举措,着力推进新能源车险供需两侧改革,通过综合施策来系统化解上述矛盾和问题,有效满足人民群众车险保障需求,更好服务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指导意见》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指导意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按照强监管防风险促发展的整体思路,统筹协调、综合施策,持续深化车险综合改革,促进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一是合理降低新能源汽车维修使用成本。丰富维修零配件供给渠道和类型,引导消费者培养良好用车习惯,推动新能源汽车数据跨行业合规共享。建立保险车型风险分级制度。二是引导建立高赔付风险分担机制。统筹行业力量,引导建立高赔付风险分担机制和平台,为高赔付风险的新能源汽车提供有效保险保障,实现消费者愿保尽保。三是稳妥优化自主定价系数浮动范围。对新能源商业车险自主定价系数浮动范围进行合理优化,促进车险价格与风险更为匹配,有效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四是丰富商业车险产品。研究推出“基本+变动”车险组合产品,研究探索“车电分离”模式车险产品,为相关新能源汽车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保险保障。五是优化商业车险基准费率。优化新车型保险定价标准,综合考虑新车售价、续航里程、动力性能、安全配置、车型风险分级等因素,提升定价精准度和合理性。六是提升行业经营管理水平。推动提升保险公司经营质效,加强精细化管理,主动顺应智能驾驶趋势,探索风险减量服务创新,开展车辆安全性和维修经济性研究。七是加强新能源车险监管。提升理赔质效,规范市场秩序,优化费率回溯监管,加强行业自律,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八是强化支撑保障。加强相关部委及所属单位的统筹协调,建立常态化联系工作机制,依法依规开展新能源汽车相关数据共享。行业协同推动各项措施落地,做好宣传引导。 三、在合力推动降低新能源汽车维修使用成本方面有哪些举措? 一是丰富维修零配件供给渠道和类型,提升车辆维修和理赔标准化程度,提升新能源汽车维修经济性水平。二是鼓励新能源汽车企业、保险公司通过驾乘操作规范手册、视频引导、现场培训等方式,引导消费者培养良好用车习惯,推动降低车辆故障率和交通事故发生率。三是持续健全以市场为导向、以风险为基础的费率形成机制,探索建立保险车型风险分级制度,优化新车型车险定价标准,推动实现新能源汽车数据跨行业合规共享,增强车险定价精准度和合理性。四是开展新能源汽车安全性经济性研究,为汽车企业完善产品设计提供建议,推动降低出险率和维修成本,合力降低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使用成本。 四、引导建立高赔付风险分担机制和“车险好投保”平台有哪些考虑? 引导建立高赔付风险分担机制并上线运行“车险好投保”平台,是用中国特色方式,统筹行业力量,引导财险公司主动担当作为,从根本上解决高赔付风险新能源汽车“投保难”问题的重要举措,体现了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任何新能源车主在常规渠道投保遇到困难时,可选择通过此平台链接保险公司投保,且保险公司不得拒保。财险行业将为高赔付风险的新能源汽车提供线上化的便利投保窗口,有效实现愿保尽保。 五、《指导意见》提出主动顺应智能驾驶趋势、及早谋划转型发展等要求,主要是出于哪些考虑?打算从哪些方面着手? 当前,智能驾驶技术较快发展、车型快速迭代,给广大车主带来了舒适便利的驾乘体验,同时也将给车险经营带来较大影响。一是风险因素发生变化。智能驾驶模式下,车辆驾驶风险因素从人的因素更多转向技术、软件和网络安全等因素。二是保险事故责任发生变化。随着法规制度的建立完善,汽车制造商、技术服务商等参与程度可能会提升。三是产业链协同重要性更加凸显。保险公司、汽车制造商、技术服务商需要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强化数据共享和工作联动,为车主提供更加高效便利和贴合实际的保险保障方案。 为主动顺应智能驾驶趋势,财险行业将从以下方面着手:首先,统筹行业开展系统性研究,对智能驾驶等新技术应用对车辆行驶风险带来的变化开展研究。其次,积极推动产品和服务创新。《指导意见》提出的推出“基本+变动”新能源车险组合产品和“车电分离”模式汽车商业车险产品,可以说是开展相关探索的第一步。财险行业将针对智能驾驶特点及其风险变化,对保险产品保障内容、产品形态进行创新优化,提供更加贴合实际保障需求的保险产品和服务。第三,强化数据积累、共享和应用,推动实现数据跨行业合规共享,释放数据要素价值,不断提高车险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网站显示,今日包括特斯拉、小米、比亚迪在内的多家车企召回汽车。 特斯拉召回部分进口及国产电动汽车 共计120.68万辆 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特斯拉汽车(北京)有限公司日前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决定自即日起,召回以下车辆。 一、召回生产日期在2023年7月16日至2024年12月14日期间的部分进口Model S、Model X及国产Model 3、Model Y电动汽车,共计335716辆。本次召回范围内的车辆,车辆上电时的反向电流可能损坏行车电脑主板上的电源组件,导致后视摄像头功能异常,可能造成倒车影像无法显示,从而影响驾驶员倒车时的视野,增加车辆发生碰撞的风险,存在安全隐患。 二、召回生产日期在2022年1月3日至2023年9月23日期间的部分国产Model 3、Model Y电动汽车,共计871087辆。本次召回范围内的部分车辆,因电子助力转向系统软件问题,可能触发转向助力受限,造成电子助力转向功能失效,存在安全隐患。 小米汽车召回3.1万辆SU7标准版电动汽车 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要求,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决定自即日起,召回2024年2月6日至2024年11月26日生产的部分SU7标准版电动汽车,共计30931台(车辆型号BJ7000MBEVR2涉及车辆18410台;车辆型号XMA7000MBEVR2涉及车辆12117台;车辆型号XMA7000MBEVR5涉及车辆404台)。本次召回范围内部分车辆因软件策略问题,可能导致授时同步异常,影响智能泊车辅助功能对静态障碍物的探测,增加剐蹭或碰撞的风险,存在安全隐患。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将通过汽车远程升级(OTA)技术,为召回范围内的车辆免费升级软件,以消除安全隐患。 比亚迪召回6843辆方程豹豹5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日前,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要求,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决定自2025年1月24日起,召回2023年10月16日至2024年2月1日期间生产的部分方程豹豹5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共计6843辆。本次召回范围内的部分车辆,由于生产制造原因,集成式双电机控制器内部电气连接件螺栓可能未锁紧,造成车辆使用中螺栓连接点出现松动、拉弧。极端情况下导致冒烟起火,存在安全隐患。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将授权深圳方程豹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为召回范围内的车辆免费更换集成式双电机控制器,以消除安全隐患。 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召回约33万辆帕萨特、途观L汽车 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决定自2025年3月28日起,召回2015年12月7日至2017年11月25日期间生产的部分2015-2017年款帕萨特汽车,共计206478辆;2016年12月22日至2017年11月30日期间生产的部分2016-2017年款途观L汽车,共计126711辆。 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召回部分国产宝马汽车 日前,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要求,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决定自即日起,召回以下车辆。召回生产日期从2024年3月8日至2024年4月1日的部分国产i3系列汽车,共计2辆;生产日期从2024年5月20日至2024年8月29日的部分国产iX1系列汽车,共计4辆;生产日期为2024年3月14日的国产i5系列汽车,共计1辆;生产日期为2024年2月6日的国产iX3系列汽车,共计1辆。 现代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召回8.6万辆进口起亚汽车 现代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决定自2025年2月10日起,召回以下车辆。召回生产日期从2013年3月27日至2016年10月14日的部分佳乐汽车,共计4282辆;生产日期从2010年6月10日至2015年10月23日的部分凯尊汽车,共计3306辆;生产日期从2010年7月29日至2014年8月19日的部分索兰托汽车,共计69208辆;生产日期从2014年2月14日至2015年7月25日的部分起亚K9汽车,共计30辆;生产日期从2010年12月6日至2013年3月6日的部分速迈汽车,共计371辆;生产日期从2009年11月23日至2018年5月31日的部分霸锐汽车,共计8692辆。本次召回范围内的部分车辆,制动系统的液压电子控制单元(HECU)内部可能发生短路,极端情况下会导致发动机舱起火,存在安全隐患。 悦达起亚召回部分国产和进口汽车 日前,江苏悦达起亚汽车有限公司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要求,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决定自2025年2月10日起,召回以下车辆。 一、召回2010年7月8日至2014年8月20日期间生产的部分国产智跑汽车,共计211797辆;召回2011年1月5日至2015年9月29日期间生产的部分国产K5汽车,共计181401辆。 本次召回范围内的部分车辆,由于制动系统的液压电子控制单元(HECU)内部可能发生短路,极端情况下会导致发动机舱起火,存在安全隐患。 江苏悦达起亚汽车有限公司将免费为召回范围内车辆更换接线盒内的保险丝及上盖,以消除安全隐患。若后续再出现HECU内部短路导致保险丝熔断问题,则为车辆免费更换HECU。 二、召回2023年10月25日至2024年9月12日期间生产的部分进口起亚纯电动EV5汽车,共计1653辆。 本次召回范围内的车辆,由于综合电子制动器(IEB)控制程序问题,在远程智能停车辅助功能启动后再解除时,车辆偶发性不能立即停止,存在安全隐患。 江苏悦达起亚有限公司将为召回范围内的车辆免费升级综合电子制动器(IEB)控制程序,以消除安全隐患。 三、召回2023年6月12日至2024年1月24日期间生产的部分进口起亚纯电动EV6汽车,共计252辆。 本次召回范围内的车辆,因集成充电控制模块(ICCU)软件问题,可能造成其内部元件损坏,车辆无法进行12V蓄电池充电,从而导致警告灯点亮后车辆速度逐渐受限,且一段时间后失去动力,存在安全隐患。 江苏悦达起亚有限公司将为召回范围内的车辆免费检查并更新ICCU软件,若车辆有相关故障码,则免费更换新的ICCU和保险丝,以消除安全隐患。 本次召回是2024年7月12日发布的《江苏悦达起亚汽车有限公司召回部分进口起亚纯电动EV6汽车》的再次召回。 本田汽车召回约51万辆国产及进口汽车 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决定自2025年2月28日起召回以下车辆。本次召回范围内的车辆,因转向机内部蜗杆弹簧预压力设置过高,可能造成齿轮咬合部位的润滑脂因压力过大被挤出,滑动阻力增加,可能导致车辆转向操作力增大,极端情况下,存在安全隐患。 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召回2021年5月20日至2024年9月23日期间生产的部分国产HONDA HR-V、思域(CIVIC)、思威(CR-V)系列汽车,共计856303辆;召回2022年12月23日至2023年8月24日期间生产的部分进口TYPE-R系列汽车,共计1473辆。 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召回2021年7月29日至2024年9月9日期间生产的部分国产型格(INTEGRA)、皓影(BREEZE)、致在(ZR-V)系列汽车,共计509616辆。 上汽通用五菱召回1116辆宝骏悦也汽车 电子制动助力器(EBS)软件计时系统存在问题 日前,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要求,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决定自即日起,召回2023年4月20日至2023年6月14日期间生产的部分宝骏悦也汽车,共计1116辆。本次召回范围内的部分车辆,由于电子制动助力器(EBS)软件计时系统存在问题,该系统一年按照365天进行计算,在闰年的最后一天读取日期时出现错误的循环判定状态,造成EBS系统无法正常通讯,制动助力失效,存在安全隐患。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将为召回范围内的车辆升级EBS软件,以消除安全隐患。部分车辆已升级过优化后的软件,无需再次升级。
SMM1月24日讯:下周,中国市场因春节假期,仅一个交易日,且1月27日晚间不进行夜盘交易,直至2月5日开市。春节期间需更多的关注海外市场变化,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是中国1月官方制造业PMI、美国12月核心PCE物价指数年率和欧元区至1月30日欧洲央行存款机制利率等数据。另美联储FOMC公布利率决议,以及美国新总统上台后关于关税政策的变更风险。 伦铅方面,LME铅库存扭势回落,周降6875吨,至22.75万吨。而LME0-3贴水较上周扩大,截至1月23日报至-39.28美元/吨,两者走势劈叉。此外,美国关税政策与议息仍是主要关注事件,尤其是下周美联储议息会议。预计后续伦铅运行于1930-2030美元/吨。 国内沪铅方面,节前下游企业按需进行备库,但对节后市场保持谨慎态度,故今年下游备库量以刚需为主。随着下游企业放假增多,铅消费进一步消费下滑,而春节期间原生铅与再生铅企业正常生产的数量多于下游企业,节后铅锭累库风险较高,同时需要注意春节期间海外市场的扰动。预计节后沪铅主力合约运行于16500-17000元/吨。 现货价格预测:16500-16850元/吨。下周,由于春节假期,物流停运,上下游企业多已放假,铅现货市场将进入有价无市状态。期间,又因上下游企业放假时间差异,节后铅锭累库概率较大,高库存的背景,或使得节后铅现货难以维系升水交易。
SMM1月24日讯:据了解,截至1月24日,原生铅主要交割品牌厂库库存为0.36万吨,较1月17日增加0.21万吨。 春节前一周,铅冶炼企业进行最后甩货清库,电解铅现货升水一路下降,并出现贴水的情况,截至1月23日,主流地区炼厂散单报价对SMM1#铅均价贴水50元/吨到升水50元/吨出厂。而多数下游企业进入放假状态,物流陆续停运,部分冶炼企业库存出现小幅累库的情况。
SMM1月24日讯:中国春节进入倒计时状态,铅蓄电池市场节日氛围浓厚,经销商陆续出现放假情况,放假的企业数量增多,铅市场消费较上周进一步下滑。本周仅部分地区支持物流运输,下游企业采购量大幅缩水,部分在产企业在1月23日前仍有少量采购意愿,但1月23日后绝大多数地区已不支持物流运输,下游企业基本停止采购放假。
1月24日,宜安科技股价出现下跌,截至24日10:26分,宜安科技跌4.36%,报7.89元/股。 宜安科技1月23日晚间披露2024年度业绩预告显示,预计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0万元~150万元,同比下降55.97%~70.65%;同时,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亏损在3000万元至3050万元之间,而上年同期的亏损为3645万元。 对于业绩变动的原因,宜安科技表示: (一)报告期内,收到政府补贴确认的收益减少,处置固定资产损失增加。 (二)报告期内, 预计非经常损益为 3,150 万元,非经常性损益上年同期金额 为 3,985 万元。 据宜安科技2023年年报显示:2023年,宜安科技的营业收入构成为:铝合金和镁合金等轻合金精密压铸件占比91.79%,有机硅胶占比5.9%,其他业务占比2.31%。 近来宜安科技公布了可降解镁界面螺钉项目相关业务的进展以及回应了投资者关心的一系列问题,不分内容如下: 此前被问及“公司是否还参股美国上市公司Liquidmetal Technologies(简称LQMT)?”宜安科技1月20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未参股美国LQMT公司。公司与LQMT签有平行许可协议,一直有技术方面的合作。 宜安科技 1月13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公司研发的可降解镁界面螺钉项目历经多年的设计开发、动物试验等研发、测试后,于2024年启动临床试验并入组了首个病例。截至目前,已入组病例39例(方案要求130例)。后续公司将积极推动该项目进度,尽快完成临床病例入组及随访工作。 东莞宜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月8日发布公告称,公司决定使用自筹资金1.2亿元,将液态金属项目的投资总额从3.8亿元扩大至5亿元。该项目位于清溪镇长山头村工业区,总用地面积为3.53万平方米。公告显示,扩大投资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管理成本,同时保持液态金属和轻合金精密压铸业务的技术领先优势。公司表示,此次投资将进一步提升公司的发展潜力、营业收入和盈利能力,符合公司的长远发展战略。虽然存在政策调整、宏观经济等风险因素,但公司认为此次投资不会对正常经营活动产生不利影响,也不会损害股东利益。 宜安科技1月7日发布关于可降解镁骨内固定螺钉取得临床试验总结报告的公告。公司研发的可降解镁骨内固定螺钉采用99.99wt.%高纯镁制成,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力学性能,适用于保髋治疗微创手术,能够促进骨骼生长与修复。临床试验总结报告显示,该产品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带血管蒂骨瓣移植治疗中有效且安全。公司将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递交该产品的注册申请,标志着我国第一款植入类可降解医用镁骨科器械产品的注册上市进入最后阶段。虽然审批通过后可降解镁骨内固定螺钉产品将实现生产上市销售,但由于审评进度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尚无法预测该产品对公司未来经营业绩的具体影响。 宜安科技2024年12月31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目前公司的镁合金、非晶合晶材料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品和消费电子结构件产品。宜安科技12月31日还在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的精密结构件可为工业机器人、通讯、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等配套。 公司的轻质镁铝合金材料可以应用于低空经济相关产品。公司将持续密切关注行业发展动态,推出符合市场和客户需求的产品。 镁产业公司商务对接 2025镁产业链与镁市场论坛现已开启报名 请联系:13162929454(陆嘉鑫)
【中国充电联盟:预计2025年新增公共充电桩103.8万台】 中国充电联盟发布2024年全国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运行情况。2024年1—12月,充电基础设施增量达422.2万台,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为1158.2万辆,桩车增量比为1:2.7。据中国充电联盟预计,2025年新增随车配建充电桩361.9万台,其保有量将达1285.8万台;同时预计2025年新增公共充电桩103.8万台。 【天齐锂业:终止投资建设“第二期年产2.4万吨电池级单水氢氧化锂项目”】 天齐锂业公告,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关于终止投资建设“第二期年产2.4万吨电池级单水氢氧化锂项目”的议案》。基于市场环境及项目最新的经济可行性分析,公司拟终止投资建设二期氢氧化锂项目。公司认为继续建设该项目将不具备经济性,为避免资源投入浪费,减少潜在经济损失,决定终止该项目。本次项目终止预计将减少公司2024年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金额约5.01亿元。 【鹏辉能源:2024年预计净亏损1.65亿-2.32亿元 同比盈转亏】 鹏辉能源发布2024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65亿元-2.32亿元,上年同期盈利4310.20万元。业绩变动主要由于上游材料碳酸锂价格较大幅度下跌,公司储能锂电产品单位售价降幅较大,影响收入和毛利;同时,期末计提了较大金额存货跌价准备和坏账准备。本次业绩预告数据未经审计机构审计。 【中汽协:截至2024年12月底 我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总数同比增长49.1%】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充换电分会,截至2024年12月底,我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总数达到1281.8万台,同比增长49.1%;其中公共充电设施357.9万台,私人充电设施923.9万台。2024年1-12月,我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增量为422.2万台,月均增长35.2万台。 【乘联会崔东树:预计2025年总体汽车出口增速10%】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发文称,预计2025年总体汽车出口增速10%,达到700万台。纯电出口零增长,汽油车出口增9%,插混出口增70%。其中乘联会统计的乘用车出口预计在530万台,增10%。随着欧美电动化放缓,美国宣布退出新能源补贴政策,2025年电动车出口压力很大,2024年纯电动出口增速只有15%,2025年应该在零增长左右。 【国家能源局:截至2024年底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桩覆盖率达98%】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副司长、新闻发言人张星当日在国家能源局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说,截至2024年底,我国充电设施总数达到1281.8万台,同比增长49%;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累计建成充电桩3.5万台,覆盖率达98%。 相关阅读: 【SMM分析】春节假期即将来临 碳酸锂现货价格维稳运行 【SMM分析】龙年最后一个锂矿周度行情 【SMM分析】龙年最后一个氢氧化锂周度行情 【SMM分析】1月17日至1月23日电解液价格变化分析 【SMM分析】本周钴盐价格暂稳运行 【SMM分析】本周四氧化三钴价格暂稳运行 【SMM分析】周内电解钴价格暂稳运行 【SMM分析】周内钴中间品价格小幅下行 【SMM分析】1月17日至1月23日电解液价格变化分析 【SMM分析】年前需求转弱 本周储能电芯价格持稳 【SMM分析】本周电芯价格维持稳定,终端销量下滑明显 【SMM分析】本周钴酸锂价格维持稳定,节后市场有望回暖 【SMM分析】下游需求回收 本周隔膜价格持稳运行 【SMM分析】本周三元前驱体价格基于镍盐价格上移有所上涨 【SMM分析】原料成本持续高涨 负极价格较为僵持 【SMM分析】磷酸铁锂周度价格情况 【SMM分析】一文回顾近期梯次电池利用价格走势(2024.1.20-2025.1.23) 【SMM分析】周内电解钴价格暂稳运行 【SMM分析】周内钴中间品价格小幅下行 【SMM分析】12月锂精矿进口量约48万吨 量级环比基本持平 【SMM分析】12月中国氢氧化锂出口量达7038吨,环比增加21%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