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8996

  • 【SMM钴锂晨会纪要】成本支撑减弱 + 供需失衡 负极材料价格周内走低

    锂矿: 本周锂矿价格区间内震荡。 海外矿山挺价较为明显,报价在 630美元/吨及以上,下游锂盐厂和接货贸易商出于对未来锂盐价格的悲观预期,对此高价锂矿接货意愿不强。整体市场成交较为平淡,价格落在600-620美元/吨之间,预计后期锂矿价格随着碳酸锂价格同步震荡。 碳酸锂: 本周国内碳酸锂市场呈现先跌后稳的走势,价格波动幅度逐步收窄。 周初电池级碳酸锂均价由6.05万元/吨小幅下滑至6.045万元/吨,工业级碳酸锂均价同步回落至5.885万元/吨,后半周市场趋于稳定。整体来看,碳酸锂现货价格重心较上周略有下移,但跌势明显放缓。从供需格局来看,当前碳酸锂市场仍处于供应宽松状态。上游锂盐厂虽然有意挺价,但市场可流通货源充足,库存压力限制了价格上行动力。下游材料企业采购策略维持谨慎,仅按需补库为主,尚未出现规模性备货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前期受宏观情绪扰动的碳酸锂期货市场本周逐步回归基本面主导,波动幅度明显收窄,与现货市场走势趋于一致。市场成交情况较为冷淡,多以刚需为主。 展望后市,在供需矛盾尚未实质性缓解的背景下,碳酸锂价格或将继续维持低位震荡格局。 氢氧化锂: 本周氢氧化锂价格环比上周持续下探,主因锂矿低位带来成本支撑的减弱及碳酸锂较低价位的下拽。 生产上,近期由于碳氢价差的降低、本身库存的高企、氢氧化锂需求增量不显著及销路的限制,导致个别产线生产上有部分调整;市场情绪上,当前正值季度单和新一月谈单时间点,下游有较强的下压价格意愿;锂盐端出于对未来锂盐的悲观预期,对于长单谈单上存在一定挺价情绪,需要进一步持续关注。 预期短期内氢氧化锂价格持续将持续呈现跌势。 电解钴: 本周电解钴现货价格维持震荡。 供给端方面,受制于电钴生产经济性低,冶炼厂开工率依旧偏低,电解钴供应小幅下降。需求端方面,受刚果(金)政策小作文影响,部分冶炼厂和贸易商反映下游厂商询价意愿增强,但当前大部分买卖双方仍处于谈价阶段,市场整体成交仍偏淡。本周末刚果(金)政策或将正式出台,预计政策落地后现货价格恐将出现较大变化。 中间品 : 本周钴中间品现货价格持稳。 供给端方面,主流矿场依旧维持长单供应节奏,贸易商货源报价持稳。需求端方面,下游冶炼企业维持消库,部分贸易商询价情绪有增强,但实际成交有限。整体上看,本周由于刚果金后续政策仍未定,买卖双方仍偏谨慎,整体现货交易清淡。本周末刚果(金)政策或将正式出台,预计政策落地后,部分之前备货较少的冶炼厂将逐步恢复采购,市场成交或将得到改善。 钴盐(硫酸钴及氯化钴): 本周硫酸钴现货价格小幅阴跌。 供给端方面,硫酸钴主流冶炼厂报价变动不大,部分企业为年中冲业绩下调报价,回收厂报价仍处于市场低价。需求端方面,三元前驱体企业订单未见明显回暖,维持刚需采购,电钴由于经济性弱基本暂停采购,四氧化三钴企业因前期备库过多仍在消库。整体上看,虽然在刚果(金)小作文的消息的影响下,下游厂商询价意愿有所增强,但买方仍较为谨慎,询盘价格以探卖方底价为主,市场实际成交有限。本周末刚果(金)政策或将正式出台,预计靴子落地后硫酸钴现货价格恐出现较大波动。 本周氯化钴现货价格延续下行趋势,市场交易整体清淡。供应端方面,部分冶炼厂选择暂停报价与出货,静待即将公布的刚果(金)政策明朗化;少数冶炼厂则持续以较低价格出货,其行为对市场价格走势及市场心理预期产生一定扰动。需求端方面,下游企业库存水平相对充裕,市场询盘积极性不足,整体维持观望态势。近期非正式信息对市场情绪有所影响,但整体市场价格仍维持相对稳定,鉴于6月22日为刚果(金)政府政策发布的关键时间点,预期下周氯化钴价格将呈现显著波动。若政策最终如市场普遍预期采取“延期出口禁令并实施配额管理”的形式,则下周氯化钴价格存在大幅上涨的可能性。 钴盐(四氧化三钴):  本周四氧化三钴现货价格持续小幅回调。 供应方面,市场交易氛围冷清,多数冶炼厂坚守19万元/吨的价格底线,但仍有部分冶炼厂以低于该水平的价格出货。近期价格持续走低的主要驱动因素在于年中临近,多数冶炼厂存在清库存需求,低价资源的出现进一步压制了现货价格。需求方面,钴酸锂生产企业普遍坚持“以销定产”策略,对四氧化三钴采购持谨慎观望态度。本周末刚果(金)将最终确定其钴原料相关政策,预计下周钴市场将迎来重大变化。若政策走向符合当前市场主流预期,即“延期出口禁令并实施配额管理”,则下周四氧化三钴价格极有可能出现大幅上扬。 硫酸镍: 6月19日,SMM电池级硫酸镍指数价格为27363/吨,电池级硫酸镍的报价区间为27370-27800元/吨,均价较昨日有所下跌。 在成本方面,本周镍价回归基本面小幅下行,镍盐生产成本有所走弱。从需求端来看,本周部分前驱体厂开始询价下月订单,但整体需求仍低迷,其对镍盐价格接受度不高。供应方面,部分镍盐厂库存较高,面临出货压力,镍盐报价也有所松动。 展望后市,考虑到下游需求持续平淡,且部分买方议价能力减弱,预计短期内镍盐价格或进一步走弱。 三元前驱体: 本周,三元前驱体市场中,5系、6系及8系产品价格持续下行。 从原材料成本来看,受下游需求疲软影响,硫酸镍和硫酸锰价格持续小幅下跌;硫酸钴价格在刚果(金)新出口政策正式落地前,预计仍将延续下行趋势。近期市场成交整体清淡,动力市场方面,仅部分头部厂商的中高镍产品订单表现尚可,其余企业需求相对一般;消费类市场则步入季节性淡季,订单量出现回落。从产品系别来看,预计短期内6系三元前驱体将继续挤压5系和8系产品的市场份额。价格方面,下周三元前驱体价格或将延续小幅下行走势。 三元材料: 本周,三元材料价格继续下行。 受市场需求疲软叠加产能过剩的双重影响,三元材料价格缺乏上涨动力。在原材料方面,因下游需求不振,硫酸镍、硫酸钴和硫酸锰价格均呈小幅下行趋势;碳酸锂跌幅有所放缓,而氢氧化锂仍呈现较为明显的下跌态势。当前正值三元材料市场传统淡季,6月市场整体表现较为平淡。动力市场方面,仅有部分头部电芯厂对中高镍产品存在一定的新增需求,大多数厂商的订单表现平平;小动力及消费类市场的需求相对较好,但近期增速也有所放缓。整体来看,实际成交较为冷清,行业关注焦点集中在刚果(金)钴出口政策的变化。预计短期内三元材料价格仍将延续下行走势。 磷酸铁锂: 本周磷酸铁锂价格小幅下跌,整体下降约60元/吨,这主要由于碳酸锂价格在本周小幅下行,累计下降约200元/吨。 市场端,本周材料厂整体生产较稳定,需求开始分化,受到美国关税下调影响后,储能订单的增量较明显,拉动行业整体生产积极性,然而,动力市场的订单依然维持小幅下滑趋势,这主要受到动力市场需求和表现不及预期,下游电芯厂动力端排产预期逐周递减。预计6月磷酸铁锂材料产量在储能需求的拉动下有望实现增量,但增量非常有限。 磷酸铁: 本周,磷酸铁的价格重心持续下滑,而原料市场则保持稳定。 具体来看,磷酸和工业一铵的价格暂未出现明显变动。值得注意的是,硫酸亚铁的价格近期有所上涨,供应也略显紧张。随着下游部分企业的产能扩大或生产活动的复苏,对磷酸铁的需求预计将会有所增长。磷酸铁市场整体呈现出平稳态势,未出现大幅波动。目前,随着年中招标和订单谈判的关键时刻即将到来,磷酸铁的账期问题也备受关注。据了解,大多数磷酸铁的账期维持在30至90天之间,若企业选择缩短账期,相应地,产品价格也会有所降低。 钴酸锂: 本周钴酸锂市场价格呈现下行态势。 具体来看,4.2V、4.4V及4.5V规格产品的主流报价分别回落至20.8万元/吨、21.2万元/吨及22.3万元/吨。价格调整主要受原料端成本变动驱动:近期电池级碳酸锂价格维持稳定,而四氧化三钴价格则延续了显著跌势,二者共同作用对钴酸锂价格形成下行压力。供应端方面,四氧化三钴生产商出货积极性有所提升;需求端方面,终端电芯厂商处于主动去库存阶段,导致其对正极材料的采购需求减弱,钴酸锂正极材料生产商相应地降低了原料采购力度。鉴于四氧化三钴市场预期可能发生显著变化,若其价格如期大幅上涨,预计下周钴酸锂价格将存在较强的跟涨动力。 负极: 在成本支撑减弱与供需失衡的双重作用下,本周部分人造石墨负极材料价格出现下滑。 成本端,上游原材料价格已连续两个月呈下滑趋势,为产品价格走低提供成本基础;需求端,受整车库存高企影响,新能源汽车生产节奏放缓,致使动力电芯需求承压下行;但小型储能市场需求回暖,在一定程度上冲减了终端对电芯需求的下滑幅度,这种需求结构的变化向上传导,使得电芯端对负极材料的需求保持稳定;同时,供应端依旧保持充裕状态。因此,本周人造石墨负极材料价格继续下滑。展望后续,虽然产能过剩短期内难以改善,但在成本端或将因地缘政治问题而止跌反弹的支撑下,负极材料价格或将持稳运行。 本周,在天然石墨成本端和供应端均未出现显著波动的背景下,然石墨负极材料价格维持稳定格局。展望后续,随着人造石墨负极的技术更新迭代,核心性能指标上与天然石墨负极的差距逐渐缩小。凭借技术突破带来的性价比优势,人造石墨负极开始抢占市场份额,部分下游客户需求出现明显转向,使得天然石墨负极材料面临较大竞争压力。预计后续,天然石墨负极材料价格将长期承受下行压力。 隔膜 : 本周内隔膜市场价格整体保持平稳。 具体来看:湿法隔膜主流报价: 5μm 为 1.35元/平方米,7μm 为 0.76元/平方米,9μm 为 0.74元/平方米。干法隔膜主流报价: 12μm 为 0.45元/平方米,16μm 为 0.44元/平方米。供应端受产能释放周期延长制约,前期累积存量产能尚未完全消化,市场持续呈现供给过剩格局。需求端则显现结构性分化:动力电池领域需求不及预期,而储能领域需求表现超出此前市场预判,两者对冲作用下推动行业整体需求实现环比微增。基于当前供需平衡态势,预计短期内隔膜价格将延续平稳走势,价格波动幅度有限。 电解液 本周,电解液价格暂稳。 成本端,电解液核心原材料六氟磷酸锂价格小幅下降,溶剂则受上游石化产品价格传导影响,小幅上涨,添加剂价格暂稳,使得电解液整体制造成本在近期未出现显著波动,成本端仍维持相对稳定的格局。需求端,动力市场受季节性因素主导,6 月作为新能源汽车传统销售淡季,车销表现平淡,致使动力电池需求环比小幅下滑。而在储能市场,因美国对华关税下调带来的积极效应逐步显现,储能需求有所增加,综合来看,需求无明显变化;供应端,电解液企业持续深化 “以销定产” 的运营模式。在电解液价格长期处于低位的背景下,部分企业会主动规避盈利空间小甚至亏损的订单。但受制于行业整体产能过剩的深层矛盾,仍有企业选择以价换量。综合多重因素来看,预计后续电解液价格将维持窄幅震荡态势。 钠电: 本周钠电市场持续向好发展,部分企业已经签订下半年储能项目战略合作。 启停市场订单增长较多,层氧、聚阴在启停方面都有订单。小储订单多以聚阴为主。正极、电解液价格随着量产规模增加,价格会有所下行,钠电成本逐步降低中。 回收: 本周锂盐价格震荡,钴盐,镍盐等产品价格持续下跌。本周三元、钴酸锂黑粉等系数也维持下跌,以铁锂极片黑粉锂点为2200-2300元/锂点,铁锂电池黑粉锂点为2000-2150元/锂点。 而拿三元黑粉为例:现阶段三元极片黑粉现阶段镍钴系数为72-74%,锂系数在69-72%。三元电池黑粉系数镍钴系数为70-72%。需求端,多数三元铁锂湿法厂在本月采购量基本维稳,仅消耗基本库存,且由于市场对后续锂盐价格仍呈悲观态度,因此对黑粉采买谨慎,市场成交维持清淡局面。供应端,打粉厂及贸易商心理卖价随盐价持续下跌情绪有一定的松动,黑粉价格基本随盐价持续降价行为,市场成交清淡,成本端,目前除头部一体化的湿法厂外,多数湿法端利润仍位于盈余线之下,尤其是铁锂湿法厂受锂盐跌价影响较大。而打粉端利润略优于湿法,但部分中小厂的打粉端利润也持续倒挂。 下游与终端: 本周,直流侧电池舱的价格波动较小。 5MWh直流侧电池舱的平均价格为0.432元/Wh;3.44/3.77MWh直流侧电池舱的平均价格为0.437元/Wh。业主方和集成方仍观望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化机制的发展态势,储能市场整体维持稳定,直流侧电池舱价格波动小。SMM预计短期内直流侧电池舱的价格或将保持稳定。 6月17日,通辽市奈曼旗2025年新型储能专项行动50万千瓦/200万千瓦时电网侧储能项目一工程总承包(EPC)项目中标公示,项目位于内蒙古通辽市,总容量为500MW/2000MWh。中标人报价125800.14888万元,折算后中标单价为0.629元/Wh。 》订购查看SMM新能源产品现货历史价格 》点击查看SMM 新能源 产业链数据库 新闻:     【丰田通商与LG能源解决方案拟在北美成立汽车电池回收合资企业】丰田通商宣布,已与LG能源解决方案达成协议,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成立一家汽车电池回收合资企业。新成立的合资公司将运营一项预处理业务,对电池废料进行粉碎和分类,提取镍、钴和锂等有价金属,目标是建立一个将这些回收材料循环利用到新电池生产的供应链,相关设施计划于2026年开始运营。(科创板日报) 【丰山集团:丰山全诺半固态电池电解液研发测试中】丰山集团(603810.SH)披露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新能源业务方面,丰山全诺半固态电池电解液研发测试中,钠离子电池电解液主要向众钠等公司销售。(财联社)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张进华:我国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规模明显扩大】财联社6月18日电,在2025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大会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国际氢能燃料电池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张进华表示,我国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规模明显扩大,到2024年底累计推广超过2.8万辆。对中国燃料电池汽车下一步的发展,张进华建议,第一、推进典型场景示范应用是核心,加强燃料电池汽车在干线物流、城际冷链运输、矿区港区等中长途高强度场景的示范落地;第二、优化政策支持方式是关键,从财税、政策、基础设施示范运营等多个方面予以持续支持,特别是要推动相关示范推广政策涉及的财政支持,从车辆购置环节向使用环节转移;第三、加强技术创新与国际合作是重点,要聚焦高温高载核燃料电池电堆、大功率长寿命燃料电池系统、大容量低成本储氢系统等;第四、拓展应用场景、打造样板工程是支撑,推动其在储能化工等领域示范应用。(财联社)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马睿 021-51595780 林子雅 86-2151666902 冯棣生 021-51666714 吕彦霖 021-20707875 周致丞 021-51666711 王子涵 021-51666914 王杰  021-51595902 张贺  021-20707850 张浩瀚 021-51666752 陈泊霖 021-51666836 徐萌琪 021-20707868

  • 李想为纯电用户兑现承诺 超充站数量已超特斯拉

    在首款纯电SUV即将面世之际,理想汽车再次加固了其纯电战略的护城河。6月19日,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发微博称,理想5C超充站已经达到2500座,兑现了自己此前作出的承诺。 理想汽车目前在售车型中,除了MEGA这一款纯电MPV,理想L9、L8、L7及L6均为增程式电动车。一家以增程技术路线打开市场的品牌,如今却在超充站建设上遥遥领先甚至超越了特斯拉,这背后,是理想汽车再战纯电的定力与野心。 2500座超充站,已超过特斯拉国内充电站数量 李想作为国内首批特斯拉Model S的车主之一,一直将特斯拉当作学习的标杆。 他在微博中提到,“十一年前,我从马斯克手中接过Model S P85的钥匙,成为了中国首批特斯拉车主。特斯拉一直是我们在智能电动车领域学习的榜样,他们不仅展现了电动技术和智能化的超前能力,还表现在非常认真的在全球铺设充电基础设施,解决用户充电的难题。” 彼时,李想许下承诺:理想i8发布时,在全国范围内建设好2500座以上的自营超充站,超过15000根超充桩,让纯电用户也可以不再有充电的焦虑。 不难看出,在补能体系建设上,特斯拉“车桩协同”的前瞻布局,为李想构建理想汽车的能源生态提供了重要启示。 李想曾提到,自营超充桩是销售中高端纯电SUV必要条件,更宣布投入60亿元资金建设“理想直营5C超充站”。 今年4月份,特斯拉全球副总裁陶琳曾表示,目前特斯拉在国内已经建设了超过2000座超充站,100%覆盖中国内地所有省份和直辖市,其中还有450多座已经对其他一些品牌的车主开放。 如今,理想汽车2500座超充站的数量已经超过了特斯拉在国内的充电站数量。李想兑现承诺并超越特斯拉,短期内实现基础设施的规模化,既是对标行业标杆的宣言,也是向市场传递“增程与纯电双线并进”的决心。 自启动超充站建设计划以来,理想汽车在2年2个月的时间里,迅速完成了2500座超充站、13701根超充桩的建设,覆盖了31个省份、241个城市。预计到今年年底,理想汽车超充站的数量将达到 4000 座,进一步扩大其充电网络的覆盖范围,为更多的用户带来便捷的充电服务。 据悉,理想汽车第2500座超充站设立在上海迪士尼度假区,是其首个全5C超充站,站内配备了3组双枪5C超充桩。 “这远不是终点,我们还会在高速和城市中,为车主们持续建设更多更好的理想超充站。”李想强调。 用户选择理想i8/i6,已经有了一个核心理由 理想汽车的超充网络,以每天新增4座超充站的速度全面铺开。而之所以建站速度如此之快,李想表示,要为纯电车用户们,持续打造没有里程焦虑的用车环境。 值得注意的是,在2500座超充站背后,理想汽车也在开启场站的精细化运营,并积极扩大自身的补能朋友圈。 盖世汽车了解到,为致力于提升用户的补能体验,理想汽车将三电平台、充电平台等产品交由一个团队负责。站在用户视角下去经营多个平台的项目团队,获得了更加独立且不同的视角。充电快、覆盖广、体验好,这是理想汽车打造补能产品最必不可少的三个要素。 “用户真正的需求,是希望从低SOC到高SOC有更持久的超充性能,面对末端充电功率这样的行业难题,理想汽车一直在持续优化,让用户充到90%甚至更高的SOC依然保持较高的充电功率。”理想汽车整车电动产品负责人唐华寅表示,用户在意“充电快”,不一定是充电功率和时间,而是单位时间内能够充多少公里续航这一里程数。要真正站在用户角度,结合单位时间内充入的电量、和整车的能耗来评价一辆电动车的充电快慢。 按照李想的说法,7月上市的理想i8,9月上市的理想i6,都能使用理想5C超充桩,并且全系5C电池+5C充电桩,充电巨快,10分钟500公里,将成为用户选择理想汽车的核心理由之一。 不难发现,理想汽车的超充跃进,表面是技术竞赛,实则是用户心智与行业规则的争夺。 如今,理想汽车首款纯电SUV发布已进入倒计时,2500座超充站的成就也为其再掀热度。之后的发布会,理想汽车必定将揭晓更多的核心技术来吸引消费者。现在来看,用户选择理想纯电SUV,已经有了一个核心理由。

  • AlixPartners:关税已使美国汽车价格增长近2000美元

    据彭博社报道,咨询公司AlixPartners称,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已经使美国市场的汽车价格平均每辆上涨近2,000美元。 根据AlixPartners的预计,汽车制造商将把特朗普关税带来的成本80%转嫁给消费者,每辆车将多支出约1,760美元。该咨询公司还警告称,美国政府不支持电动汽车的政策有可能使美国汽车制造商在全球电动汽车市场中沦为配角。 AlixPartners全球汽车市场负责人Mark Wakefield表示:“这些关税带来了巨大的成本壁垒。我们看到消费者将承担大部分的损失。”通用汽车公司和福特汽车公司已经表示,预计今年的关税影响将分别达到50亿美元和25亿美元,不过他们称将通过价格调整等方式来部分抵消这一影响。 Wakefield表示,更高的汽车价格将导致未来三年美国的汽车销量减少约100万辆。不过,随着关税影响的减弱,Wakefield预计美国的汽车销量2030年将达到1,700万辆,比去年多100万辆。 AlixPartners公司认为随着美国与其他国家就贸易协议进行谈判,关税税率将会下降。该公司预计,25%的汽车关税最终将降至整车的7.5%、零部件的5%,而符合美墨加贸易协定的汽车和零部件的关税则会更低。Wakefield表示:“这种关税壁垒不太可能永远持续下去。” 在Wakefield看来,更有可能产生长期影响的举措是特朗普政府采取的旨在减少并取消电动汽车激励的措施。Wakefield认为,这将使消费者放弃电动汽车,因为他们会“根据自身经济状况”选择购买传统的汽油动力汽车。 AlixPartners将其对美国市场电动汽车的销量预期下调近一半。该公司目前预计,到2030年,纯电动汽车在美国汽车总销量中的占比将仅为17%,而此前的预测是31%;传统内燃机汽车的销量将占一半,高于此前预测的约三分之一;传统混合动力车的占比将达27%,高于此前预测的24%;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增程型电动汽车的占比将仅为6%,低于此前预测的10%。 Wakefield指出,美国汽车制造商的竞争力将被削弱,甚至可能不得不依赖全球电动汽车领域的领军者中国。“这样一来,他们就更有可能选择与中方合作进行授权、成立合资企业,或者采用中国的平台和电动汽车技术了。” Wakefield表示:“(美国政府)对电动汽车的支持力度大幅削弱,将使美国汽车制造商陷入一个尴尬的境地:成为世界上大型高油耗发动机的领军者。而这种技术已经存在了一个多世纪,如今正在走向衰落。”Wakefield谈到美国汽车制造商时称:“到2028年,他们将拥有世界上最出色的V8发动机,而且很可能到时全世界仅有它们才有V8发动机。”

  • 特斯拉Robotaxi要推迟到9月才能上线?德州议员已联名致信……

    据报道,由于一项新法律即将实施,德克萨斯州立法者已正式要求特斯拉将其在奥斯汀的Robotaxi“上线计划”推迟至9月份。这对特斯拉CEO马斯克来说,可能是一个“天赐的好消息”。 马斯克此前已经官宣,特斯拉备受期待的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Robotaxi的首次公开试运营日期暂定为6月22日。他坦言这项服务“算不上真正的自动驾驶”,但在多次“食言”后,马斯克需要借此来展现该公司在自动驾驶领域的成果。 特斯拉的投资者和粉丝们对于Robotaxi的正式发布期待已久。马斯克打造更平价电动汽车平台的计划被搁置,转而将特斯拉的未来押宝在自动驾驶汽车上——特斯拉公司的估值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此。 因此,马斯克若想彻底扭转特斯拉此前的“颓势”,就必须遵守他自己给出的最后期限。不过,德克萨斯州立法者刚刚给了他一个“借口”。 德克萨斯州参议院和众议院的七名奥斯汀议员联名致信特斯拉,要求其将Robotaxi的发布时间推迟到9月: 作为德克萨斯州参议院和众议院奥斯汀代表团的成员,我们正式要求特斯拉推迟自动驾驶出租车的运营,直至新法于2025年9月1日生效。我们认为,这不仅符合公共安全的最大利益,也有利于建立公众对特斯拉运营的信任。 如果特斯拉选择继续在2025年6月22日推出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我们恳请您回复此信,并提供详细信息,证明特斯拉在奥斯汀推出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时将如何确保合规。 目前德克萨斯州的法律允许自动驾驶汽车公司在德克萨斯州的任何地方运营他们的车辆,只要这些车辆符合基本的注册和保险要求。这项新法案于上月在德克萨斯州议会获得通过,但尚未得到州长的签署。该法案将首次要求自动驾驶汽车公司申请在该州运营的授权。 新法规定,如果州政府认为无人驾驶汽车“危害公众”,它将赋予州政府撤销许可证的权力。公司还被要求向州政府提供有关警察和急救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如何处理这些车辆的信息。 马斯克和特斯拉几乎没有透露在奥斯汀推出Robotaxi的计划细节。今年5月,马斯克曾表示,特斯拉将在第一周推出约10辆Robotaxi服务,随后在几个月内增加到20辆、30辆或40辆,最终达到数千辆。 他还称,该公司将只在“我们认为最安全的奥斯汀地区”开始运营。马斯克也没有透露乘客将是谁,特斯拉将如何收费,他们将在奥斯汀的哪个地方运营,以及车辆的远程监控和操作将有多广泛。

  • 鸿蒙智行行至“中盘”:尊界增产目标确定、“三界”渠道或将独立

    行至2025年年中,鸿蒙智行旗下“五界”开始进入到各自节奏下的“提速期”。 作为定位高端、成立较晚的尊界,6月18日,尊界S800正式批量投产。根据规划,尊界S800将于6月26日开启首批交付,8月中旬规模批量交付。“在尊界S800的基础上,我们还在加速推进尊界品牌第二、第三款产品的研发。”江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项兴初表示。此前一日,江汽集团与华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进一步推动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在江汽集团车型平台上搭载应用,包括但不限于辅助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车控、智能车云、智能车载光、车载通讯等。 最新数据显示,尊界S800上市19天大定突破5000台,这一成绩背后是位于安徽合肥的尊界超级工厂产能爬坡压力的骤增。江汽集团方面表示,接下来将与华为共同围绕大批量产能准备做冲刺,目标为:9月冲刺月产能3000台、年底月产能冲刺4000台。 “尊界S800是中国汽车高端化的代表车型之一,但同时也给了此前未涉及百万豪车项目的江淮汽车很大考验。此外,尊界S800在终端市场不错的热度,正在带动鸿蒙智行其他品牌、产品的市场表现。”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 第三方数据统计,2025年第24周(6月9日-6月15日)鸿蒙智行周交付11600台,连续4周突破万辆大关,其中问界M8单周交付量突破5000台,上市45天交付量突破20000台。据此前消息,尚界首款车型、享界S9猎装版、问界M7改款等新车将于今年下半年陆续推出。 产品数量快速扩充、终端热度持续不减等因素在“督促”产能升级的同时,亦在倒逼鸿蒙智行销售模式的迭代,继问界之后,独立渠道或将成为主流方案之一。有市场消息称,在5月中旬专网渠道招募大会举办后,如今智界、尚界已进入到经销商资质筛选阶段。同时,享界也正筹划单独建网。 “鸿蒙智行‘五界’不断扩充产品阵容与加速产品升级迭代,这是维持、提升市场竞争力与热度的重要方式之一。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后续将发布的新品牌、新车型也必须尽快完成产品落地、抢占市场。同时,作为合作伙伴的五大主机厂,也须做好生产、交付、服务,以及后续的销售等工作,从而保证品牌的良性发展。”前述业内人士表示。

  • 三部门召开加强新能源汽车安全管理工作视频会

    据工信部网站,6月1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质量发展局、国家消防救援局消防监督司(以下统称三部门)联合召开加强新能源汽车安全管理工作视频会,研究部署本年度新能源汽车安全管理工作。 会议指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成绩来之不易,需要倍加珍惜。有关各方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不遗余力防范化解新能源汽车安全风险,提升安全水平,持续巩固产业发展良好局面。 会议要求,车辆生产企业和动力电池生产企业要自觉扛起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围绕产品设计验证、生产制造、售后服务等方面做好风险防范,严格履行告知义务,引导消费者正确使用车辆,不得进行夸大和虚假宣传,坚决守牢安全底线。要坚守长期主义,不搞“内卷式”竞争,绝不能偷工减料、以次充好,以牺牲产品性能、降低产品质量为代价实现短期的“降本增效”。 下一步,三部门将进一步加强工作协同,推进信息共享,组织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和缺陷调查,加大生产一致性监督检查力度,督促企业提升安全监测平台效能,严肃查处企业违规行为,坚决维护产业发展良好秩序,推动我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各地工业和信息化、市场监管、消防救援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召回技术中心,有关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动力电池生产企业以及行业组织和检验检测机构等单位代表参加会议。

  • 合并成“一个福特”?福特、江铃:没有资产重组整合计划

    为福特“从ICU病床上站起来”的“手术刀”仍没有落下。6月19日凌晨,针对近期市场“江铃福特将并入长安福特”的传闻,江铃汽车发布声明称,作为上市公司,江铃汽车目前没有资产重组整合的相关计划。 “我们不对毫无根据的谣言和猜测发表评论。”江铃汽车方面表示,在当下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为保持竞争力,打造一个健康、充满活力和可持续发展的销售服务网络,江铃汽车一直在与其合资伙伴和经销商伙伴共同努力,不断提高运营效率和跨网络的协同作用,提升企业和经销商的整体盈利能力。 此前一日晚间,福特中国也给出了类似的回应,称“不对毫无根据的谣言和猜测发表评论”。福特中国强调,在这个日益激烈的市场中保持竞争力,打造一个健康、充满活力和可持续发展的销售服务网络是福特在中国长期战略的核心。“福特一直在与我们的合资伙伴和经销商伙伴一起努力,不断提高运营效率和跨网络的协同作用,从而提升企业和经销商的整体盈利能力,改善客户体验和服务。” 6月18日,有媒体发布消息称,江铃福特将被并入长安福特体系之下,进行资源整合。据知情人士透露,长安福特和江铃福特的整合已在销售渠道开始,以后在中国可能仅剩一家福特,且合并成“一个福特”之后,长安福特体系的产品线得到进一步丰富,将会形成轿车、SUV、皮卡、商用车的全车系矩阵。 江铃与福特的合作可追溯到1995年,双方此后推出的商用车“江铃福特全顺”是中国第一款中外联合开发的产品。1995年9月和1998年11月,江铃汽车共计增发3.44亿股B股,福特汽车成为公司的股东。2021年江铃汽车又与福特汽车共同成立江铃福特汽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江铃持股51%,福特持股49%。 此后福特不断加码,2024年年报显示,福特汽车持有江铃汽车32%的股份,为公司第二大股东。 在乘用车领域江铃福特并未形成较大规模。财报数据显示,2023年和2024年,江铃福特的销量分别为3.9万辆和近5万辆;江铃福特科技的营业收入分别为6.4亿元和53.2亿元,净亏损分别为8.4亿元和6.8亿元。 值得留意的是,江铃汽车和长安福特在股权架构上存在密切交集。除双方均有福特汽车参股外,长安汽车间接持有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约20.1%的股份,与江铃汽车集团共同为江铃汽车的实际控制人。在销量表现上,长安福特旗下车型持续领先江铃福特。数据显示,长安福特2024年销量为24.7万辆,同比增长5.97%。 “与大众、宝马等德系跨国车企相比,福特汽车的电动化转型颇为缓慢,且成效不佳。”业内人士表示,目前,长安福特旗下除了福特电马、锐际新能源之外,再无其他真正意义上的新能源车型,而江铃福特在新能源领域的声量较小,电动车乏力、油车困守,福特必须寻找解决之法,“在中国车市新能源转型的大前提下,并不是福特在面临压力,而是整个合资品牌都在面临压力,若‘一个福特’可以有效整合渠道、技术和供应链,可能重塑福特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

  • 商联会:中国新能源商用车市场形势及展望!

    政策导向、场景落地、出口提速——中国新能源商用车正重塑产业格局。 商联会秘书长卢华平 将应邀出席 ASCC·2025 SMM(第七届)汽车供应链大会 ,围绕市场格局与发展前景展开权威解读。 发言议题: 中国新能源商用车市场形势及展望 卢华平 全国新能源商用车生态联席会 秘书长 中汽协后市场分会 顾问 中汽研数据资源中心 市场研究专家委员会 特聘专家 中国市场学会 研究员 ASCC 2025SMM(第七届)汽车供应链大会 暨新材料应用高峰论坛 2025年9月3-5日,湖北·武汉 限时超级早鸟价 倒计时2天 参会 直降1000元/人 (原价3800元) 扫码查看会议详情 01会议核心亮点议题 01 / 商用车技术论坛 本次论坛旨在汇聚国内外商用车整车企业,共同探讨:底盘智能化的推进,中国商用车出海面临的机遇,商业模式的创新。 02 / 汽车三电系统革新 ( 电池、电机、电控 ) 深入解析三电技术的材料创新与工艺优化,探索高能量密度电池、高效电机驱动系统及智能电控的产业化路径。 03 / 底盘与车身结构创新 聚焦一体化压铸、复合材料应用等前沿技术,推动汽车设计与制造向模块化、高安全性方向演进。 04 / 供应链全球化与出海战略 研判国际经贸环境变化,分享车企及供应商在海外布局、本土化运营、跨境协作中的实践经验与风险管理策略。 05 / 低空经济与未来出行 前瞻无人机物流、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等新兴领域对汽车供应链的联动需求,探索新材料与智能化技术在立体交通中的融合应用。 扫码查看会议详情 02 日程概览 01|9月3日 13:00-18:00 嘉宾入场签到 14:00-17:30 汽车三电生态链论坛 14:00-17:30 商用车技术跃迁与全球化新机遇论坛 02|9月4日 09:00-12:00 企业家高层论坛 14:00-17:00 海外国际论坛 14:00-17:00 汽车底盘&车身论坛 18:00-20:00 汽车人晚宴之夜 03|9月5日 09:00-11:00 低空经济论坛 14:00-16:00 企业考察 拟考察:东风、岚图 扫码查看会议详情 03 发言议程 ·9月3日下午 汽车三电生态链论坛 商用车技术跃迁与全球化新机遇论坛 ·9月4日下午 企业家高层论坛 ·9月4日下午 海外国际论坛 汽车底盘&车身论坛 ·9月5日上午 低空经济论坛 扫码查看会议详情 04 往届参会名单 ·可上下滑动查看 扫码查看会议详情

  • 【SMM动力电芯市场周评6.19】整车生产节奏放缓

    》查看SMM钴锂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钴锂产品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本周动力电芯市场价格整体平稳,但三元和铁锂电芯表现分化。​受部分高端车型排产减少影响,三元电芯需求下降,出货量放缓。车企采购量缩减,电芯厂商为争取订单,市场价格出现下行预期,竞争加剧。铁锂电芯因主流经济型车型仍保持一定采购量,需求相对稳定,价格在低位小幅波动,暂时维持平稳。不过若整车生产持续放缓,铁锂电芯价格后续也可能承压。​在成本方面,碳酸锂等核心原料价格持续低位,电芯生产成本较低,但进一步降价空间不大。当前电芯价格变化主要由需求端调整和库存压力导致。终端整车企业仍在消化库存,采购谨慎且订单零散。头部电芯企业优先保障核心客户供应,生产维持稳定;中小电芯厂商因订单不足,可能降价抢占市场。在车企价格战背景下,​预计电芯价格将继续低位波动,市场竞争也会愈发激烈。​ 马睿 021-51595780 冯棣生 021-51666714 吕彦霖 021-20707875 周致丞021-51666711 张浩瀚021-51666752 王子涵021-51666914 王杰021-51595902 徐杨021-51666760 杨涟婷021-51595835 杨玏021-51595898

  • 美国作出低速载人车辆双反终裁

    2025年6月17日,美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对进口自中国的低速载人车辆(Low-Speed Personal Transportation Vehicles)作出反倾销终裁,裁定广东绿通新能源电动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Guangdong Lvtong New Energy Electric Vehicle Technology Co., Ltd.)的倾销率为119.33%(抵消补贴后的保证金调整为119.33%)、厦门市戴尔乐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Xiamen Dalle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 Ltd.)的倾销率为312.31%(抵消补贴后的保证金调整为312.31%)、获得单独税率的企业倾销率为291.04%(抵消补贴后的保证金调整为291.01%)、中国生产商/出口商的倾销率为478.09%(抵消补贴后的保证金调整为478.09%)。同时,美国商务部对进口自中国的低速载人车辆作出反补贴终裁,裁定广东绿通新能源电动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Guangdong Lvtong New Energy Electric VehicleTechnology Co., Ltd.)补贴率为31.45%、河北机械进出口有限公司(Hebei Machinery Import and Export Co., LTD.)和山东奥德斯工业股份有限公司(Shandong Odes Industry Co., Ltd.)因未参与应诉,补贴率均为679.44%、厦门市戴尔乐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Xiamen Dalle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 Ltd.)补贴率为44.38%、中国其他生产商/出口商的补贴率为41.14%。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预计将于2025年7月31日对本案作出反倾销和反补贴产业损害终裁。本案主要涉及美国海关编码8703.10.5030项下产品。 2024年7月10日,美国商务部对进口自中国的低速载人车辆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2024年11月25日,美国商务部对进口自中国的低速载人车辆作出反补贴初裁。2025年1月24日,美国商务部对进口自中国的低速载人车辆作出反倾销初裁。 (编译自:美国商务部官网) (潘晓君编译) (赵广霞校对) 原文: https://www.trade.gov/ec-ad-cvd-final-determinations-low-speed-personal-transportation-vehicles-china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