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2614个
2月9日,中芯国际(00981)公告,2022年全年,公司实现营收495.16亿元,而上年营收为356.31亿元;实现净利润121.33亿元,而上年净利润为107.33亿元(2022年度数据未经审计)。 值得一提的是,中芯国际港股公告显示,2022年毛利率创历史新高。 然而,具体到第四季度,由于整体代工市场的不景气,中芯国际第四季度业绩受到了影响。2022年第四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7.5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4.6%;毛利38.9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6.2%;毛利率为33.1%,上年同期为32.7%。净利润27.44亿元,同比下降19.7%。 中芯国际解释称,第四季销售收入下降主要由于2022年第四季产能利用率下降及产品销量减少所致。 公司管理层在公告中表示,四季度销售收入与毛利率,符合公司对行业的判断和给出的指引。管理层给出的2023年第一季指引为季度收入环比下降10%至12%,毛利率介于19%至21%的范围内。 产能方面,去年四季度,中芯国际月产能由同年三季度的70.6片8英寸约当晶圆增至71.4万片;但产能利用率下滑至79.5%;全年产能利用率为92%。 至2022年底,中芯深圳进入投产阶段,中芯京城进入试生产阶段,中芯临港完成主体结构封顶,中芯西青开始土建。中芯京城因瓶颈设备交付延迟,量产时间预计推迟一到两个季度。 同时,中芯国际也明确指出, 持续投入过程中,公司毛利率会承受高折旧压力 ,但公司会始终以持续盈利为目标,努力把握产能扩建节奏,保证一定的毛利率水平。 展望2023年,中芯国际表示, 上半年行业周期尚在底部,外部不确定因素带来的影响依然复杂。 公司预计2023全年:销售收入同比降幅为低十位数,毛利率在20%左右;折旧同比增长超两成,资本开支与上一年相比大致持平;到年底月产能增量与上一年相近。 值得关注的是,部分芯片设计公司从去年三季度开始去库存, 中芯国际 稼动率首先2Q22降至3Q22的92%。而行业大面积开始去库存发生在4Q22, 联电 的稼动率从满产降至90%, 台积电 和 三星 代工也出现了下滑,尤其是台积电7nm稼动率下滑至60-70%。23年一季度开始,晶圆代工厂稼动率预计达到近十年历史低位,联电预计进一步降至70%,由于疫情管控放松,手机市场在1月份率先恢复增长,芯片设计公司一方面给减少下单,另一方面手机需求复苏加速了行业库存去化。 Counterpoint分析师Shivani Parashar指出。由于库存调整和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2023年上半年将是艰难的。尽管下半年将有所增长,但预测智能手机APSoC出货量将在2023年出现萎缩。 Counterpoint预计,2022年全球逻辑代工行业销售额同比增长27%,但消费者需求疲软以及IC库存高企给2023年带来了巨大风险。预计2023年全球代工半导体收入将下降5%-7%,预计本季度平均产能利用率将下降至2022年水平的75%左右。 光大证券判断 ,短期来看,由于半导体行业景气度的波动,快速扩产或使中芯国际产能利用率和盈利能力承压;但中长期来看,由于我国的芯片自给率仍然较低,公司的产能储备将使其在国产替代背景下充分受益。
今日晚间,中芯国际在A股发布业绩快报,2022年第四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17.53亿元,同比增长14.6%,环比下降10.76%;归母净利润27.44亿元,同比下滑19.7%,环比下降12.56%;扣非净利润18.03亿元,同比增长13.1%,环比下降35.58%;毛利率33.1%,同比增加0.4个百分点。 公司管理层在港股公告中表示,四季度销售收入与毛利率,符合公司对行业的判断和给出的指引。 产能方面, 去年四季度,中芯国际月产能由同年三季度的70.6片8英寸约当晶圆增至71.4万片;但产能利用率下滑至79.5%;全年产能利用率为92% 。 ▌2022年全年表现如何? 根据今日业绩快报计算,中芯国际2022年全年实现营收495.13亿元,同比增长38.96%,高于其三季报给出的494亿元预期;归母净利润121.34亿元,同比增长13.08%。值得一提的是,中芯国际港股公告显示, 2022年毛利率创历史新高 。 选取五家券商机构给出的中芯国际业绩预期可以看到, 公司2022年全年实际营收接近券商预测区间上沿(495.27亿元),净利润高于券商预测均值(118.80亿元) 。 去年全年, 中芯国际资本支出完成约432亿元,占全年原资本开支计划的94.74% ——在去年三季报中,中芯国际曾宣布上调全年资本开支,由此前的320.5亿元上调至456.0亿元,增幅高达42.28%。 至2022年底,中芯深圳进入投产阶段,中芯京城进入试生产阶段,中芯临港完成主体结构封顶,中芯西青开始土建。 中芯京城因瓶颈设备交付延迟,量产时间预计推迟一到两个季度 。 ▌2023年展望如何? 展望2023年,中芯国际指出,上半年行业周期尚在底部,外部不确定因素带来的影响依然 复杂。 因此, 预计今年第一季度营收环比下降10%-12%,毛利率降至19%-21% 。 基于外部环境相对稳定的前提下, 预计2023年全年,营收同比降幅为低十位数,毛利率20%左右(港股公告显示,2022年全年毛利率38%);折旧同比增长超两成,资本开支与2022年大致持平;到年底月产能增量与2022年相近 。 光大证券去年11月研报指出,短期来看,由于半导体行业景气度波动,快速扩产或使中芯国际产能利用率和盈利能力承压;但中长期来看,由于我国的芯片自给率仍然较低,公司的产能储备将使其在国产化背景下充分受益。
SMM2月9日讯: 今日SMM1#电解铜现货对当月2302合约报于贴水10~升水10元/吨,均价报于平水价格,较昨日上涨15元/吨。隔夜沪铜2302合约高开低走,期间探底67900元/吨,早盘反弹至68000元/吨上方,伴随空方持续减仓触高68300元/吨,随后重心下行,上午表现微幅收跌至68230元/吨。沪期铜2302与2303合约月差主于contango150~contango120元/吨频繁波动,重心企稳contango130元/吨。 广东地区1#光亮铜报价62800元/吨~63000元/吨,精废价差为1315元/吨,精废价差小幅缩窄,位于优势线上方区域,利于再生铜原料消费。江西地区今日再生铜杆主流报价67700-67900,较昨日上涨50元/吨。今日再生铜杆价格对盘面扣减430元/吨。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
SMM2月8日讯: 今日SMM1#电解铜现货对当月2302合约报于贴水30元/吨-平水价格,均价报于贴水15元/吨,较昨日上涨15元/吨。美指涨势暂缓,利好铜价。早盘沪铜2302合约高开,上午交易时段盘面呈现W型走势,期间短暂测试68150元/吨后反弹,高位反复上测68350元/吨上方,继续上行略显乏力,上午收涨于68270元/吨。沪期铜2302与2303合约月差主于contango150~contango120元/吨频繁波动,重心位于contango130元/吨,较前日表现扩大。 广东地区1#光亮铜报价62800元/吨~63000元/吨,精废价差为1340元/吨,精废价差小幅扩大,位于优势线上方区域,利于再生铜原料消费。江西地区今日再生铜杆主流报价67800-67900,较昨日上涨250元/吨。今日再生铜杆价格对盘面扣减420元/吨。据了解,近期再生铜杆厂终端消费逐渐复苏,但原料材料采购节奏依然较慢。这主要是因为部分再生铜杆厂还是以消化自己已备原料库存为主。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
在一众围绕电池和组件等产业链下游的扩建项目中,通威股份的硅料扩产方案似乎有点格格不入,但也展示出这家硅料巨头“秀肌肉”的底气。从业内分析人士获悉,硅料预计进入过剩周期,新一轮行业洗牌在即,头部企业此时扩张有望获得更高的集中度和话语权。 昨日晚间公告显示,通威股份计划于乐山市新增投资约60亿元,建设年产12万吨高纯晶硅项目及相关配套设施。项目计划于2023年6月底前开工建设,在各方要素条件具备,满足项目工程建设实际需求的前提下,力争2024年内投产。 公告发出后,有不少投资者表示不解。事实上,此时投建硅料产能,或许未必是好时机,关于硅料过剩的预警早已有之。根据机构此前作出统计,预计到2025年底,中国多晶硅产能将超过500万吨/年,若包括海外供应,共计可以满足全球1500GW左右的装机量需求,远超终端需求。 而就近期情况看,硅料价格拐点后的下行周期也已出现。去年四季度至今,硅料新产能陆续进入释放期,据硅业协会预计,今年一季度产量或超31.5万吨,年底或达20万吨/月,对冲下游需求增量的压力不大,后续硅料价格持续上行缺乏支撑。 不过,通威股份在硅料产能上的扩张,并未受到市场因素影响。根据此前规划,2023年末公司硅料产能将达到35万吨。去年8月,公司宣布拟在包头和保山各建设年产20万吨多晶硅项目,单个项目投资140亿元,并预计于2024年投产。加上此次新建项目,公司在2024年硅料产能有望达到87万吨,这一数字接近2022年国内多晶硅产能之合。 事实上,通威股份作为硅料和电池片的双龙头,其一体化的“野心”或许不仅于此。2022年,受益于多晶硅量价齐升,公司预计全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52亿元-272亿元,同比增长207%-231%。 而在“赚钱到手软”的同时,公司在产能扩张上同样也不“手软”。组件方面,公司在去年下半年进军组件环节后,产能密集扩张。去年12月,公司预计在江苏南通投资40亿建设25GW的高效光伏组件产能。 此前从通威股份获悉,公司在2022年底已实现14GW组件产能。出货方面,根据第三方机构统计,公司去年预计实现9GW组件出货,进入出货排行前十。产能方面,2023年还有多个在建项目,到年底有望实现80GW产能,一举进入组件产能头部阵营。 因此,有业内分析认为,硅料产能扩张,或是为组件产能增加后的一体化布局,且利用其上游成本优势,增强其在组件环节的控制。机构分析称,硅料价格周期向下时,具有成本优势的企业将更具有竞争力,这或许是这家硅料巨头扩产底气。
天准科技公布,公司于2022年12月份正式发布第六代光伏硅片分选机设备,并于近日获得客户的批量订单,订单总额合计8110万元(含税)。 公司第六代光伏硅片分选机设备实现了12000 PCS/H的超高速产能,相比上一代设备的8000 PCS/H,产能提升了50%。产品搭载了公司自研的视觉检测软件VispecAOI4.0,通过采用传统视觉检测算法与深度学习算法相融合的检测技术,将检测时间降低至200ms以内,瑕疵检出率提升至98%以上。同时,公司针对设备下料站,发明了基于伯努利原理的悬浮式高速硅片传输技术(该技术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ZL2022104966307),突破了上一代设备的顶升式下料机构的技术瓶颈,实现了硅片分选机产能的大幅提升。 第六代光伏硅片分选机的发布及取得批量订单是公司在光伏硅片检测领域的又一次突破,体现了公司技术创新力的进一步提高,所发明的基于伯努利原理的悬浮式高速硅片传输技术将有助于巩固和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对公司产品在光伏行业的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通威股份公告,公司拟与乐山市人民政府、乐山市五通桥区人民政府共同签署《投资协议》,就公司在乐山市新增投资约60亿元,建设年产12万吨高纯晶硅项目及相关配套设施达成合作。通威股份公告称,本项目计划于2023年6月底前开工建设,力争于2024年内投产,预计不会对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及净利润构成重大影响。 公告显示,上述项目是为推动通威股份2024-2026年高纯晶硅业务发展规划有效落地,充分发挥公司已有的技术研发、成本效率、综合管理、市场渠道等方面的领先优势,进一步提升公司规模优势及市场占有率,同时促进乐山市作为我国多晶硅发源地具有的人才优势和水电清洁能源等资源优势的高效利用,助力乐山市中国绿色硅谷建设。 公司表示,本项目的实施符合公司在高纯晶硅业务方面的发展规划,有利于公司充分发挥已形成的技术、成本、品质、管理等综合优势,进一步巩固公司在高纯晶硅领域的龙头地位。 光伏板块方面,通威股份的主营业务聚焦于上游硅料与中游电池片。市场信息显示,2021年公司太阳能电池、硅料业务营业收入占比分别为36%、27%。其中,2021年公司高纯晶硅业务全年实现销量10.77万吨,较上年增长24.30%;电池及组件销量达到34.93GW,同比增长57.61%。 今年1月,通威股份发布2022年业绩预告,预计2022年净利润为252-272亿元,同比增长207%-231%。 对于业绩变动,通威股份称主要原因是,受益于光伏行业持续快速发展,2022年高纯晶硅和太阳能电池产品需求旺盛。公司高纯晶硅产线持续满负荷运行,各项生产指标进一步优化,新项目快速投产达产,量利同比实现大幅增长;太阳能电池产能规模持续扩大,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盈利同比明显提升。
SMM2月7日讯: 今日1#电解铜现货对当月2302合约报于贴水50~贴水10元/吨,均价报于贴水30元/吨,较昨日上涨40元/吨。隔夜沪期铜2302合约回调至68000元/吨下方,于早盘收复部分夜间失地。早盘盘初盘面下测67750元/吨附近,随后伴随空头减仓情绪抬升,盘面重心上抬,短暂摸高67990元/吨后重心下行,但仍运行于日均线上方,上午收跌于67910元/吨。沪期铜2302与2303合约月差主于contango130~contango90元/吨频繁波动。 广东地区1#光亮铜报价62500元/吨~62700元/吨,精废价差为1284元/吨,精废价差持续缩窄,但仍位于优势线上方。江西地区今日再生铜杆主流报价67500-67600,较昨日下跌150元/吨。今日再生铜杆价格对盘面扣减310元/吨。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