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4223个
在由SMM和日本高兴实业株式会社联合主办的 2024全球再生金属产业链高峰论坛-主论坛 上,SMM有色咨询项目经理费长云分享了 全球再生金属资源行业的发展前景展望。 背景 全球主要国家已发布碳中和/碳达峰时间表 其对全球主要国家发布的双碳时间进行了介绍。 再生金属优势明显节能减排效益突出 全球各国纷纷出台相关政策,促进再生金属产业发展。全球各地区发展再生金属工业的政策各不相同 其对主要经济体的再生金属政策进行了阐述。 再生铝 在过去10年中,北美、南美、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再生铝生产份额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同样,以发达国家为基准,发展中国家未来对废铝的需求潜力也将更大。 中国、北美和欧洲的废铝产量较高,其中PCR占很大比例。 中国、美国、欧洲和印度是最重要的废铝生产地区,占80%。受益于全球碳减排政策,各国的回收体系也在不断完善。未来,废铝产量将继续增长。 总体而言,欧洲、美国和中国从汽车行业回收的铝废料数量将继续保持相对稳定的增长。 尽管2022年美国是目前回收建筑业铝废料最多的国家,但预计未来中国从建筑业回收的废铝将迅速增长,到2042年将达到6892千吨。 未来,由于政策和其他因素,欧洲和中国将在包装铝回收领域占据主导地位,这将大大提高包装铝的回收效率。 2022年,轧制废铝总量最高,但挤压废铝未来增长最快,年复合增长率为5%。预计到2042年,挤压废铝将占到33%左右。 全球废铝出口结构稳定,但受降碳目标的影响,从2020年起,全球废铝出口量呈上升趋势。 印度因其快速工业化和中国2018年禁止进口低品位废铝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进口国。 中国的废铝来源于PIR废料、PCR废料和进口。2023年,PCR占中国废铝供应的39%,未来仍将是主要供应来源。 就中国废铝进口而言,东南亚是中国废铝的主要进口地区,占41%。同样,东南亚的RSI占中国进口RSI的79%。 随着汽车轻量化技术的发展,再生铝在乘用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汽车零部件,低碳/再生材料的发展对汽车零部件的成本变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压铸铝合金在汽车中的应用 其从动力系统、传动系统、转向系统、底盘总成、车身——轮毂以及其他等方面对压铸铝合金在汽车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 其以A356.2为例,分析高碳铝/低碳铝/再生铝的成本结构(基于2023年铝价)。 对A356.2铝合金轮毂(2023)的成本构成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未来发展前景:随着技术的发展,再生铝的添加比例将逐步提高,最高可达 80%,其余 20%将以低碳铝作为补充。在此比例下,碳排放和成本将实现最优配置。 中国的回收企业通过到海外开展业务,与汽车企业的碳中和计划相匹配。 再生铜 废铜市场的集中度和特征 其对废铜市场的集中度和特征进行了阐述。 全球废铜市场 2023 年亚太地区所占份额最大;2024-2030年间全球市场的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4.2%。 全球废铜使用量占总需求的百分比 废铜的全球贸易流通:其对2018-2023年的废铜贸易情况进行了介绍。 中国的废铜来源于PIR废料、PCR废料和进口。2023年,PCR占中国废铜供应量的43%,未来仍将是主要供应来源。 大部分 PIR 废铜来自下游制造过程,占 76%。电力行业产生的 PIR 废铜最多。就半成品而言,铜箔生产产生的 PIR 废料供应量最大,因为其产量损失率和出口比例都很高。 2023E-2035E 年,预计 PCR 废铜将以 8% 的复合年增长率快速增长。电力行业、交通行业和耐用消费品行业是 PCR 废铜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随着政策和要求的出台,生活垃圾回收体系将不断完善。对各类回收主体的监管也在不断加强。建立规范、完善的废铜回收体系将成为未来的重点。 随着双碳政策的实施和国内废铜供应量的持续上升,冶炼厂再生铜产品的产量将持续增加,从而导致废铜需求量大幅增加。 由于不同行业的回收和拆解难度不同,以及回收系统发展的差异,收集率和回收率也不尽相同。 其他再生金属 中国的再生镍消费比例持续上升。预计未来电池行业将成为主要增长点。 SMM分析: 中国的再生镍消费量持续增长,主要用于不锈钢行业,预计电池行业将是未来增长最快的行业。预计未来,随着回收体系的建立和低碳产品的推广,再生镍的消费量将进一步扩大。 目前,我国再生镍的回收利用仍处于体系不完善、回收率低、政策约束弱的初级阶段。其对制约再生镍发展的瓶颈进行了阐述。 随着钼回收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可开采资源量的逐年减少,钼的回收利用将成为钼行业的发展重点。中国国内再生钼的供应量将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 未来,随着钼行业越来越重视钼铁的回收利用,提高有价金属元素的综合回收率,钼铁行业的再生钼供应量有望进一步增加。 从长远来看,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和增长,石油消费将继续增加。预计再生钼酸铵体系中钼基油催化剂的再生供应量将保持同比增长趋势。 汽车行业是铂、钯回收的主要来源,未来还将继续上升。 》2024全球再生金属产业链高峰论坛专题报道
SMM6月29日讯:6月以来镍价持续走弱,下游采购情绪较好,利于消化库存,现货市场成交氛围偏暖,近期国内镍库存连续四周减少。 据SMM数据库显示,2023年9月以来国内分地区纯镍总社会库存持续增加。进入2024年延续累库,5月24日触及2020年10月以来新高至约3.87万吨,之后便连续四周去库,截至6月21日较5月24日高点减幅达22.98%。 国内分地区纯镍总社库变化走势: 与国内镍库存相比,近期LME镍库存却相向而行,5月以来持续增加, 6月27日库存 约为9.39万吨,触及2022年1月以来新高,较前一日增加600吨,主要来自釜山、柔佛仓库。 LME镍总库存变化走势: 供应端 产量方面: SMM预计6月国内精炼镍产量2.62万吨,环比明显回升。据SMM调研了解,6月期间镍价震荡下行,相对应的原料价格受镍价影响也逐渐下降,而海内外价差仍存,可以出口的镍企产量持续增加。另外,年初新投镍板产量仍处于爬坡阶段。 国内精炼镍月度产量变化走势: 进口方面: 据海关数据显示, 5月我国未锻压镍进口量 为8,214.707吨,环比增1.10%,同比减21.85%。印度尼西亚是第一大供应国,当月从印度尼西亚进口未锻压镍2,814.342吨,环比上升16.28%。俄罗斯是第二大供应国,当月从俄罗斯进口未锻压镍2,398.138吨,环比降4.30%,同比降65.87%。 我国未锻压镍月度进口量变化走势: 》点击查看SMM镍产业链数据库 需求端 据SMM调研显示,当前终端未有明显订单增量,但在原料库存不足的情况下,伴随镍价走弱下游采购情绪较为乐观,月内镍板需求明显增加。 SMM展望 整体来看,基本面供应端国内精炼镍产量为增加预期,未锻压镍进口量近3个月均呈增加趋势;需求端当前下游镍板采购情绪偏乐观,同时,内外价差下,我国电解镍企业大量出口镍板。 SMM认为短期国内镍库存或延续去库,长期呈累库趋势;LME镍库存短期内或继续增加。关注本周五SMM镍产业周度报告,公布周内镍库存数据。
据外电6月28日消息,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期铜周五在美国通胀数据可能支持未来降息之前上涨,一些交易商在铜价未能跌破关键支撑位后出手买入。 北京时间20:21,LME三个月期铜价格上涨1.26%,报每吨9,635.5美元。该合约6月已累计下跌4.3%。 WisdomTree大宗商品策略师Nitesh Shah表示:“目前基本金属市场的推力和拉力对降息前景高度敏感。” “欧洲央行和瑞士已经降息,问题是什么时候通胀降温到足以让美联储出手。我们得到的数据似乎是支持性的,因此降息可能会相对较快。” 美联储青睐的通胀指标--个人消费支出(PCE)物价指数将于晚些时候公布。如果该指数的同比升幅如经济学家所预期的那样在5月份降至2.6%,则可能为今年晚些时候的降息开辟道路。 一位交易商称,铜价周四守在关键支撑位9,480美元上方后,也出现了买盘。如果跌破这一支撑位,铜价可能会跌至9,100美元左右。 StoneX公司分析师Natalie Scott-Gray称:“我认为,今年铜的平均价格将在每吨9500美元左右,但到年底价格可能会超过10500美元,届时美国预计首次降息。” LME期铝上涨1.69%,至每吨2,534.5美元;期镍涨0.83%,至17,245美元;期锌上涨1.55%,至2,974.5美元;期铅上涨1.33%,至2,203.5美元;期锡攀升2.74%,至33,090美元。
据外电6月27日消息,伦敦金属交易所(LME)铜价周四创下两个多月来最低,原因是多头进一步结清仓位,库存持续上升。 伦敦时间6月27日17:00(北京时间6月28日00:00),三个月期铜下跌0.26%或24.50美元,报每吨9,515.50美元,盘中触及4月18日以来最低点--每吨9,485.50美元,为4月17日以来最低水平。 早些时候,主要用于电力和建筑行业的这种金属因美元指数在美国周度初请失业金数据公布后走弱而暂时受到提振。美元下滑使得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对使用其他货币的买家来说价格较低。 ***三大交易所铜库存超过50万吨*** 与此同时,全球三大交易所铜库存自2021年8月以来首次超过50万吨。 LME铜库存自5月中以来猛增72%,达到177,750吨,为逾六个月来最高。 盛宝银行(Saxo Bank)大宗商品策略主管Ole Hansen表示,“当市场已经面临多头结清仓位的压力时,交易所铜库存总量上升至50万吨以上并不是市场所乐见的。问题是这次调整的幅度有多深。略低于每吨9,500美元的区域是一个重要的技术水平,如果我们继续走低,那么下一个目标可能是每吨9,100美元。” ***Codelco铜产量落后于生产目标*** 一份内部文件显示,全球最大的铜生产商之一智利国营铜业公司(Codelco)5月产量进一步落后于其生产目标。 智利铜业委员会 (Cochilco)周四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随着矿石品位下降,该国老化铜矿将需要在未来十年增加水和能源的使用,以保持产量。 报告显示,预计未来10年能源消耗将以高于采矿产量增长预期的速度增加,电力需求将增长31.4%,而铜产量将增长20.7%。
在由SMM和日本高兴实业株式会社联合主办的 2024全球再生金属产业链高峰论坛-主论坛 上,SMM有色咨询项目经理费长云分享了 全球再生金属资源行业的发展前景展望。 背景 全球主要国家已发布碳中和/碳达峰时间表 其对全球主要国家发布的双碳时间进行了介绍。 再生金属优势明显节能减排效益突出 全球各国纷纷出台相关政策,促进再生金属产业发展。全球各地区发展再生金属工业的政策各不相同 其对主要经济体的再生金属政策进行了阐述。 再生铝 在过去10年中,北美、南美、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再生铝生产份额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同样,以发达国家为基准,发展中国家未来对废铝的需求潜力也将更大。 中国、北美和欧洲的废铝产量较高,其中PCR占很大比例。 中国、美国、欧洲和印度是最重要的废铝生产地区,占80%。受益于全球碳减排政策,各国的回收体系也在不断完善。未来,废铝产量将继续增长。 总体而言,欧洲、美国和中国从汽车行业回收的铝废料数量将继续保持相对稳定的增长。 尽管2022年美国是目前回收建筑业铝废料最多的国家,但预计未来中国从建筑业回收的废铝将迅速增长,到2042年将达到6892千吨。 未来,由于政策和其他因素,欧洲和中国将在包装铝回收领域占据主导地位,这将大大提高包装铝的回收效率。 2022年,轧制废铝总量最高,但挤压废铝未来增长最快,年复合增长率为5%。预计到2042年,挤压废铝将占到33%左右。 全球废铝出口结构稳定,但受降碳目标的影响,从2020年起,全球废铝出口量呈上升趋势。 印度因其快速工业化和中国2018年禁止进口低品位废铝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进口国。 中国的废铝来源于PIR废料、PCR废料和进口。2023年,PCR占中国废铝供应的39%,未来仍将是主要供应来源。 就中国废铝进口而言,东南亚是中国废铝的主要进口地区,占41%。同样,东南亚的RSI占中国进口RSI的79%。 随着汽车轻量化技术的发展,再生铝在乘用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汽车零部件,低碳/再生材料的发展对汽车零部件的成本变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压铸铝合金在汽车中的应用 其从动力系统、传动系统、转向系统、底盘总成、车身——轮毂以及其他等方面对压铸铝合金在汽车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 其以A356.2为例,分析高碳铝/低碳铝/再生铝的成本结构(基于2023年铝价)。 对A356.2铝合金轮毂(2023)的成本构成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未来发展前景:随着技术的发展,再生铝的添加比例将逐步提高,最高可达 80%,其余 20%将以低碳铝作为补充。在此比例下,碳排放和成本将实现最优配置。 中国的回收企业通过到海外开展业务,与汽车企业的碳中和计划相匹配。 再生铜 废铜市场的集中度和特征 其对废铜市场的集中度和特征进行了阐述。 全球废铜市场 2023 年亚太地区所占份额最大;2024-2030年间全球市场的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4.2%。 全球废铜使用量占总需求的百分比 废铜的全球贸易流通:其对2018-2023年的废铜贸易情况进行了介绍。 中国的废铜来源于PIR废料、PCR废料和进口。2023年,PCR占中国废铜供应量的43%,未来仍将是主要供应来源。 大部分 PIR 废铜来自下游制造过程,占 76%。电力行业产生的 PIR 废铜最多。就半成品而言,铜箔生产产生的 PIR 废料供应量最大,因为其产量损失率和出口比例都很高。 2023E-2035E 年,预计 PCR 废铜将以 8% 的复合年增长率快速增长。电力行业、交通行业和耐用消费品行业是 PCR 废铜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随着政策和要求的出台,生活垃圾回收体系将不断完善。对各类回收主体的监管也在不断加强。建立规范、完善的废铜回收体系将成为未来的重点。 随着双碳政策的实施和国内废铜供应量的持续上升,冶炼厂再生铜产品的产量将持续增加,从而导致废铜需求量大幅增加。 由于不同行业的回收和拆解难度不同,以及回收系统发展的差异,收集率和回收率也不尽相同。 其他再生金属 中国的再生镍消费比例持续上升。预计未来电池行业将成为主要增长点。 SMM分析: 中国的再生镍消费量持续增长,主要用于不锈钢行业,预计电池行业将是未来增长最快的行业。预计未来,随着回收体系的建立和低碳产品的推广,再生镍的消费量将进一步扩大。 目前,我国再生镍的回收利用仍处于体系不完善、回收率低、政策约束弱的初级阶段。其对制约再生镍发展的瓶颈进行了阐述。 随着钼回收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可开采资源量的逐年减少,钼的回收利用将成为钼行业的发展重点。中国国内再生钼的供应量将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 未来,随着钼行业越来越重视钼铁的回收利用,提高有价金属元素的综合回收率,钼铁行业的再生钼供应量有望进一步增加。 从长远来看,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和增长,石油消费将继续增加。预计再生钼酸铵体系中钼基油催化剂的再生供应量将保持同比增长趋势。 汽车行业是铂、钯回收的主要来源,未来还将继续上升。 》2024全球再生金属产业链高峰论坛专题报道
据外电6月26日消息,伦敦金属交易所(LME)铜价周三触及两个多月来的最低水平,因美元走强、库存增加等因素而承压。 伦敦时间6月26日17:00(北京时间6月27日00:00),三个月期铜下跌0.32%或31.00美元,报每吨9,540美元,盘中触及4月18日以来最低点--每吨9,508美元。自5月20日投机性买盘将铜价推高至11,104.5美元的纪录高位以来,铜价已回落了14%。 美元指数在美元兑日元汇率创下38年新高后上涨了0.3%。美元走强使得以美元计价的商品对使用其他货币的买家来说更加昂贵。 ***铜库存升至逾六个月来最高*** LME注册仓库的铜库存持续上升,至175,475吨,为六个多月来最高。 LME现货铜对三个月合约的贴水在周二创下每吨148.4美元的历史新高后,周三报每吨141美元。 然而,美银证券(BofA Securities)在一份报告中称,铜矿供应紧张可能会在今年下半年为铜价带来上行空间。 “始于1月份的基本金属涨势一直在消退,重复着过去两年的模式:投资者往往在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推高价格,但由于实货需求跟不上,工业金属随后会回吐部分涨幅。” “尽管如此,今年的基本面背景要强劲得多,因此我们认为下行空间最终有限。”
据外电6月25日消息,日本研究人员在该国专属经济区内的太平洋发现超过2亿吨富含电池金属的锰结核。 来自东京大学和日本财团的专家小组说,这些拳头大小的结核覆盖了东京偏远岛屿南鸟岛附近的大片海底。 这些富含金属的岩石位于约5500米的深处,被认为与太平洋克拉里昂-克利珀顿带发现的多金属结核非常相似,因为它们除了含有锰外,还含有钴、镍和铜。 据《日本时报》报道,该团队估计该矿床含有61万吨钴(相当于日本75年的消费量)和74万吨镍(11年)。 日本财团Nippon Foundation和其他机构预计,明年将开始大规模提取结核,并将其交付给有能力处理结核的日本公司。从2026年开始,该非营利组织计划与多家日本公司成立一家合资企业,将这些矿物开发为当地来源的材料。 东京大学将从学术角度为该项目做出贡献,对从海底提取的物质进行详细分析。 该地区锰结核的存在是在2016年的一次调查中首次发现的,该调查由该大学和其他组织的一个团队参与。 BMO分析师Colin Hamilton表示,这些结核的发现深度使得开采它们比听起来要复杂得多。他在周二的一份简报中写道:“开采并不简单,我们认为这是一个潜在的测试案例,可以检验深海开采与全球燃料向材料转变有关的材料的利弊。” Hamilton指出,几个主要金属消费实体已经表示,在对这些活动的潜在影响进行进一步研究之前,他们不会购买深海来源的材料。 多金属结核,也被称为锰结核,在一个矿石中含有四种基本的电池金属“钴、镍、铜和锰”。 全球主要银行如瑞士信贷、劳埃德、NatWest和渣打银行,荷兰银行ABN Amro和西班牙集团Banco Bilbao Vizcaya Argentaria最近都出台了政策,排除为深海勘探和开采提供资金的可能性。 未来几十年,镍和钴的需求预计将激增。根据白宫的一份文件,随着电池供电技术取代石油和天然气供电系统,对这些金属的需求预计将增加400%至600%。 美国金属公司Metals Company是最先进的海底结核开采公司之一,该公司于6月初宣布,已成功生产出完全从海底多金属结核中提取的硫酸钴,为全球首例。 国际海底管理局(ISA)目前正在制定全球首部水下采矿法规,计划在2025年之前完成。尽管没有正式规定,但从技术上讲,深海采矿最早可能于7月开始,与国际海底管理局即将召开的会议时间一致。 原标题:《日本在海底发现逾2亿吨电池金属资源》
据外电6月25日消息,日本研究人员在该国专属经济区内的太平洋发现超过2亿吨富含电池金属的锰结核。 来自东京大学和日本财团的专家小组说,这些拳头大小的结核覆盖了东京偏远岛屿南鸟岛附近的大片海底。 这些富含金属的岩石位于约5500米的深处,被认为与太平洋克拉里昂-克利珀顿带发现的多金属结核非常相似,因为它们除了含有锰外,还含有钴、镍和铜。 据《日本时报》报道,该团队估计该矿床含有61万吨钴(相当于日本75年的消费量)和74万吨镍(11年)。 日本财团Nippon Foundation和其他机构预计,明年将开始大规模提取结核,并将其交付给有能力处理结核的日本公司。从2026年开始,该非营利组织计划与多家日本公司成立一家合资企业,将这些矿物开发为当地来源的材料。 东京大学将从学术角度为该项目做出贡献,对从海底提取的物质进行详细分析。 该地区锰结核的存在是在2016年的一次调查中首次发现的,该调查由该大学和其他组织的一个团队参与。 BMO分析师Colin Hamilton表示,这些结核的发现深度使得开采它们比听起来要复杂得多。他在周二的一份简报中写道:“开采并不简单,我们认为这是一个潜在的测试案例,可以检验深海开采与全球燃料向材料转变有关的材料的利弊。” Hamilton指出,几个主要金属消费实体已经表示,在对这些活动的潜在影响进行进一步研究之前,他们不会购买深海来源的材料。 多金属结核,也被称为锰结核,在一个矿石中含有四种基本的电池金属“钴、镍、铜和锰”。 全球主要银行如瑞士信贷、劳埃德、NatWest和渣打银行,荷兰银行ABN Amro和西班牙集团Banco Bilbao Vizcaya Argentaria最近都出台了政策,排除为深海勘探和开采提供资金的可能性。 未来几十年,镍和钴的需求预计将激增。根据白宫的一份文件,随着电池供电技术取代石油和天然气供电系统,对这些金属的需求预计将增加400%至600%。 美国金属公司Metals Company是最先进的海底结核开采公司之一,该公司于6月初宣布,已成功生产出完全从海底多金属结核中提取的硫酸钴,为全球首例。 国际海底管理局(ISA)目前正在制定全球首部水下采矿法规,计划在2025年之前完成。尽管没有正式规定,但从技术上讲,深海采矿最早可能于7月开始,与国际海底管理局即将召开的会议时间一致。 原标题:《日本在海底发现逾2亿吨电池金属资源》
据外电6月25日消息,伦敦金属交易所(LME)铜价周二下滑,因美元走强刺激了大量卖盘,库存飙升加剧了市场的消极情绪。 伦敦时间6月25日17:00(北京时间6月26日00:00),三个月期铜下跌0.93%或90.00美元,报每吨9,571.00美元。自5月20日创下逾每吨11,100美元的纪录高位以来,铜价已经下跌逾10%。 ***美元走强引发基金卖盘*** 交易商称,美元走强引发了基金卖盘,而纽约开盘后,一位美联储官员的鹰派言论又加速了卖盘。美元走强使得金属对其他货币的持有者来说更加昂贵。 美联储理事鲍曼(Michelle Bowman)周二表示,她仍不认为美联储今年会下调指标利率。 ***库存飙升拖累市场情绪*** 一位金属交易商说,“市场是看跌的,库存也拖累了市场情绪。” 自5月16日以来,LME注册仓库铜库存已跃升67%,达到172,850吨的六个月新高,其中大部分库存来自中国。 供应过剩迹象推动现货铜较三个月期铜的贴水达到接近每吨150美元的历史新高。 然而,对未来短缺的预测有望提振铜价,并有可能创下历史新高。 盛宝分析师在一份报告中说,“长期基本面支持未来电动汽车、电网基础设施和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对铜的强劲需求,而生产可能难以满足需求。”
据外电6月25日消息,勘探商Karelian Diamond Resources周一表示,由独立顾问准备的一份评估报告证实,该公司在北爱尔兰的可勘探地区中存在镍、铜和铂族金属。 地质学家Larry Hulbert的这项研究是继去年10月Karelian的发现之后进行的,当时Karelian在其许可勘探区域的溪流沉积物采样项目中发现了电池金属和铂族金属指标。 该公司董事长Richard Conroy说,报告显示,这“与发现世界级镍、铜和铂矿的地区在地质上有相似之处”。 该独立报告将美国鹰滩和鹰滩东部之间的镍、铜和铂类金属矿床进行了比较,建议遵循在这些矿床中应用的勘探模式。 Karelian以在芬兰寻找世界级钻石矿床而闻名,现在已经申请了两个许可,覆盖约500平方公里面积,毗邻其现有的KDR-1许可勘探区域。 Conroy说:“在钻石勘探计划的过程中,镍/铜/铂矿的发现并非未知,最著名的例子是加拿大Voisey Bay镍矿的发现,我们乐观地认为这可能是真的。” 镍价去年下跌29.1%,过去几周继续下跌,主要原因是来自最大生产国印尼的产量不断增加。包括麦格理金融服务公司(Macquarie Financial Services)在内的专家表示,价格可能已经触底,供应过剩已将该行业推入危险境地,因为在当前价格水平下,半数镍矿无法盈利。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