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291个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印发《能源重点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推动能源重点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支撑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方案》提出,到2027年,能源重点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重点推动实施煤电机组节能改造、供热改造和灵活性改造“三改联动”,输配电、风电、光伏、水电等领域实现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接受财联社专访表示,能源行业是资本密集型行业,该《方案》从短期看利好设备制造业,中长期来看对地方政府经济有稳定长期的拉动作用。 财联社:为什么在这个时间点提出能源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 林伯强: 这个时候提出应该有两个方面原因。一方面因为近期能源电力需求增长很快,所以政府积极推动全面绿色转型和节能减排工作。《方案》提及的改造是提高效率,说节能减排的一个重要方面。另一方面,目前经济情势比较弱,房地产基础设施这些方面需求很低,现在需要找到一个支点既能增进人员就业又能促进经济增长。设备更新改造是一个好的途径。因为电力等能源类是资本密集型行业,对经济拉动有一定的作用。 财联社:《方案》中提到三方面保障措施,这些措施需要哪些层面的执行互动?可能存在哪些推进困难?如何解决? 林伯强: 不同设备的更新改造有不同特点。比如光伏行业,因为早前的技术比较差,现在这批旧设备肯定是要退役的,退役就面临循环的问题。其他设备的改造,技术上是没有问题的,问题在于收益。也就说改造的投入和产出、节能减排的效益是否能成正比。我认为这是比较困难的,所以现在讲以旧换新、更新改造,很多需要政府补贴。特别对于供热供电这种基础设施来说,由于老化等问题,更新改造是必然趋势。如果更新改造是赚钱的,不需要政府推动,企业会积极主动做。目前看来由于投入和产出的收益问题,企业层面自主推进更新改造比较困难,需要中央政和地方政府要加大力度支持。 财联社:《方案》提出到2027年,能源重点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该方案的实施将对我国能源行业产生哪些影响? 林伯强: 投资规模的增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力度有多大。因为对于企业来说,动力是存在的。只要更新改造能够实现节能减排,今后能够赚钱,企业有动力去推进。老旧设备的改造,风电光伏的退役,都面临着怎么建立循环经济、怎么做技术处理的问题,这些意味着比较大的投入。所以我觉得这25%应该不是一个大问题,当然这边还还是取决于政府的,他的政策力度是否足够。 财联社:不同地区的能源禀赋不同,《方案》对哪些地区有更大影响? 林伯强: 《方案》是针对设备的,所以老旧设备多的地方潜力自然比较大,有钱的、经济活跃的地方潜力就比较大。 财联社:《方案》从短期以及中长期角度,利好哪些产业? 林伯强: 从短期讲,利好设备制造业,因为《方案》与直接更新改造有关的。从中长期来讲,由于能源是资本密集型行业,整体对于拉动地方经济有比较长期的好处。此外,设备更新改造后实现节能减排,对整个经济社会的低碳转型、绿色转型等有长期的效应。
今日港股石油股走势活跃,“三桶油”集体上扬均跑赢恒指。 截至发稿,中海油服(02883.HK)涨近2%,中海油(00883.HK)、中石油(00857.HK)、中石化(00386.HK)均涨超1%,中海油一度刷新两周以来高点。 消息面上,由于中东地区紧张局势加剧,黎以冲突出现升级,国际油价短线连续上涨。 截至发稿,全球基准布伦特原油价格再度逼近每桶80美元。 有分析指出,以色列对冲突的回应可能包括攻击伊朗方面的石油供应和相关基础设施,这将使全球石油供应的3%-4%面临风险。 另一方面,随着市场预期中的美联储9月降息节点临近,也推高了包括原油在内的大宗商品行情。 近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年会上表示,降息时机已经到来,并强调会阻止就业市场进一步降温,宽松路径仍将取决于未来数据,多位美联储官员发表了类似的看法。 值得注意的是,信达证券分析师左前明、胡晓艺还在8月26日的研报中指出,据EIA预计2025年原油市场仍将保持去库。 据IEA预测,2024-2025年中国化工用油需求或将出现更大回升。此外,由于欧美出行旺季促使成品油消费表现较好,海外汽油需求也仍在去库中。 不过,南华期货分析师刘顺昌则在8月25日的报告中表示,从历史来看,美联储降息周期通常对应美国经济和油价走弱的时间段。 南华期货认为,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进一步验证经济增长动能减弱,原油需求端依然承压,预计油价在短期反弹后,向上空间有限,布油上方阻力或在80-82美元/桶附近。
在黎巴嫩真主党和以色列周日交火之后,本周一,澳大利亚联邦银行(CBA)矿业和能源大宗商品策略师达尔(Vivek Dhar)警告称,中东紧张局势和冲突升级的风险下,油价可能会继续走高。 黎以冲突推升油价上涨 当地时间周日,以色列军方宣布,在探测到黎巴嫩真主党准备发动“大规模”袭击后,对真主党目标发动了“先发制人”的打击。黎巴嫩真主党发表声明对此予以否认,并宣布向以色列发射大量无人机和火箭弹,就上个月以军空袭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南郊炸死其军事领导人舒库尔一事对以色列进行报复,同时宣布第一阶段袭击取得成功。 在这一消息推动下,国际油价周一上涨。截至发稿,WTI原油周一日内上涨0.57%,布伦特原油日内上涨0.75%。 “虽然市场的预期集中在伊朗方面(包括黎巴嫩)的袭击会伤害以色列而不会引发更广泛的地区冲突,但以色列的反应也同样重要。以色列的回应可能包括攻击伊朗方面的石油供应和相关基础设施,这将使全球石油供应的3-4%面临风险。”达尔表示。 黎以交火并不代表冲突升级? 不过研究公司BMI董事总经理兼全球风险主管塞德里克·切哈布(Cedric Chehab)有不同的观点。他表示,黎以周日的交火并不意味着“全面战争”迫在眉睫。 切哈布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真主党想做的,伊朗想做的,本质上是威慑。所以,在进行威慑方面,他们已经完成行动了。” 他补充说,尽管中东冲突有升级为更广泛冲突的风险,但仍有降级的空间。 他认为, 以色列和伊朗领导人“都不希望局势失控并升级 ……别忘了,伊朗有一位未经考验的新总统,他们的想法是向以色列施加压力,但不一定要直接对抗。” 中东冲突还将继续… 虽然CBA的达尔部分同意切哈布的观点,即周日的黎以冲突事件不太可能成为该地区全面战争的催化剂,但他警告称,在哈马斯政治领袖伊斯梅尔·哈尼亚上月在德黑兰被暗杀后,伊朗尚未对以色列进行报复。 达尔还表示,加沙停火谈判的进展将是伊朗、真主党和哈马斯如何解读周末发生的事件的一个指标。 据报道称,周日就加沙冲突举行的会谈没有就停火达成协议。埃及安全部门的消息人士透露,哈马斯和以色列都不同意调停方提出的建议——这对于中东冲突的缓和前景来说显然是个负面信号。 达尔预测,9月份布伦特原油期货的交易价格将在每桶75美元至85美元之间。如果加沙停火的希望减弱,以及伊朗对以色列的报复“仍有可能”,油价可能会有更大的上涨空间。 “更广泛地说,中东爆发更广泛冲突的风险将伊朗永久卷入其中,这对我们的前景来说是一个上行风险。”
受煤炭销售价格同比下跌等因素影响,总市值超1700亿元的煤炭龙头中煤能源(601898.SH)上半年净利同比下降近两成,但二季度净利同比微升。 中煤能源今日晚间公告,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29.84亿元,同比下降1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7.88亿元,同比下降17.3%。 从单季度盈利来看,公司Q2净利48.18亿元,较Q1的49.7亿元略有下降,但较去年同期增长约3%。 公告显示,上半年,公司煤炭业务收入777.67亿元,同比减少16.8%。中煤能源表示,受煤炭销售价格同比下跌影响,公司煤炭业务实现毛利198.48亿元,同比下降11.9%;毛利率25.5%,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主要是毛利率较低的买断贸易煤收入占比降低。其他业务方面,受尿素、硝铵销售价格同比下跌影响,公司煤化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3.5%。 产销量方面,中煤能源上半年商品煤及煤化工产品产销量同比均出现下滑。其中,商品煤产、销量分别为6650万吨、13355万吨,同比分别减少0.9%、8.9%;煤化工产品产、销量分别为292.7万吨、308.3万吨,同比分别下降2.5%、4%。 公开资料显示,中煤能源主营煤炭、煤化工、煤矿装备以及金融业务,其中煤炭及煤化工业务营收占比分别约为八成和一成。 从行业整体来看,煤炭价格回落影响下,煤炭企业业绩普遍同比下滑。中煤能源表示,受国内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以及社会预期偏弱等宏观因素影响,上半年煤炭需求同比小幅下降,各环节库存有所升高,煤炭价格整体震荡偏弱。 对于投资者关心的分红情况,中煤能源2024年中期利润分配方案显示,按照归母净利97.88亿元的30%计29.36亿元向股东派发现金股利,每股派0.221元。 对比其他同样市值超千亿的煤炭上市公司,中煤能源的分红比例相形见绌。如:兖矿能源(600188.SH)、陕西煤业(601225.SH)、中国神华(601088.SH),三家公司虽尚未公布2024年中期利润分配方案,但公告显示,2023年的分红比例分别达55.04%、60.03%和75.2%,中煤能源同期为30%。对比行业情况,据民生证券援引各公司公告数据显示,2023年煤炭板块分红比例均值为46.57%,同比增长1.52%。 不过,在中煤能源已制定的2023年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基础上,公司又增加特别分红15亿元。据公司公告,控股股东中国中煤提议,向全体股东派发特别红利15亿元,每股派发特别红利0.113元(含税)。
据媒体报道,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印发《能源重点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实施方案》,鼓励开展老旧变电站和输电线路整体改造,加快更新运行年限较长、不满足运行要求的变压器、高压开关、无功补偿、保护测控等设备,提高电网运行安全能力。 中国银河发布研报称,全球电网投资高增,电力设备出海可期。全球电网投资2030年有望翻番达6000亿美元。受益于工业化、城镇化、科技革命带来的用量高增,能源转型以及发达经济体老旧电网设备更新,全球电网投资高增,2024年欧洲、美国、中国和拉丁美洲部分地区领跑,后续将从发达经济体转移至新兴市场,配电网投资在电网总投资中仍占大部分。 据财联社主题库显示,相关上市公司中: 迦南智能 公司的主要产品为智能电表及用电信息采集终端等产品,主要客户集中在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 惠程科技 公司拥有配电设备行业20多年的产品、技术及市场沉淀,具备配网全套产品制造能力。
8月22日,国家能源局发布7月份全社会用电量等数据。 7月份,全社会用电量939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7%。从分产业用电看,第一产业用电量14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第二产业用电量565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0%;第三产业用电量187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8%;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72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9%。 1~7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5597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为53239亿千瓦时。从分产业用电看,第一产业用电量76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5%;第二产业用电量3632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6%;第三产业用电量1039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0%;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848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4%。
今年上半年煤炭价格承压,多家煤炭企业业绩下滑,恒源煤电(600971.SH)也不例外。尽管上半年商品煤产、销量同比均有所增加,但受煤炭价格下滑拖累,公司上半年净利同比下降超三成。 公司今日晚间发布公告,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93亿元,同比下降8.13%;归母净利7.58亿元,同比下降32.14%。 从机构预期来看,同花顺数据显示,最近6个月以来,共有7家机构对公司的2024年度业绩作出预测,预测均值为19.59亿元,较去年同比下降3.79%。 恒源煤电在半年报中表示,上半年,公司原煤、商品煤产量和商品煤销量较同期均有所增加,但是由于公司煤炭产品价格较同期下降较多,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同比均下降。报告期内,公司原煤产量494.17万吨,同比增加10.33%,商品煤产量384.75万吨,同比增加6.98%,商品煤销量388.15万吨,同比增加 2.36%,煤炭主营业务收入37.05亿元,同比下降7.07%。 恒源煤电主要从事煤炭开采、洗选、运输、销售以及生产服务等业务,煤炭产品主要用于电力、钢铁等行业。回顾今年上半年,多家煤炭企业在业绩预告中表示,主营业务受到煤炭产品价格下滑等因素影响,盈利同比下降。 从行业来看,有业内人士表示,当前动力煤消费旺季接近尾声,非电终端开始错峰复产,但下游基建消费偏弱,非电需求消费有边际增量,但需求量不大。恒源煤电表示,煤炭市场供需趋于宽松,价格承压运行,出现“旺季不旺”的态势,根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预计,受产量、进口量、能源消费结构升级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半年我国煤炭市场供需关系整体宽松,煤炭市场将延续上半年趋弱态势,但长协机制和下游需求改善,对煤炭市场有一定支撑。 有行业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今年整体上新能源和水电的消费情况较好,下游消费端,水电和新能源的替代作用比较明显,所以火电的日耗消费情况不是很理想。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国发〔2024〕7号),推动能源重点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组织编制了《能源重点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实施方案》。其中提出,目标到2027年,能源重点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重点推动实施煤电机组节能改造、供热改造和灵活性改造“三改联动”,输配电、风电、光伏、水电等领域实现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 两部门:目标到2027年 能源重点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印发《能源重点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实施方案》的通知,其中提到,目标到2027年,能源重点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重点推动实施煤电机组节能改造、供热改造和灵活性改造“三改联动”,输配电、风电、光伏、水电等领域实现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 两部门:鼓励开展老旧变电站和输电线路整体改造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印发《能源重点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实施方案》,鼓励开展老旧变电站和输电线路整体改造,加快更新运行年限较长、不满足运行要求的变压器、高压开关、无功补偿、保护测控等设备,提高电网运行安全能力。重点推动高海拔、高地震烈度、重覆冰、高寒地区、台风频发区、内涝频发区、山火频发地区输变电设备改造更新,提升电网设备防灾抗灾能力。适度超前建设配电网,提升配电网承载力,满足分布式新能源和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重点推进老旧小区配变容量提升和线路、智能电表改造。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引导带动作用,积极推进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推动柔性直流输电、交直流混联电网、低频输电、智能调度等先进技术研发和应用,加快推进电网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改造,加快新一代集控站建设,提升电网控制和故障诊断能力。 两部门:支持光伏电站构网型改造 鼓励通过高效光伏组件、逆变器等关键发电设备更新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印发《能源重点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实施方案》的通知。其中提到,支持光伏电站构网型改造,通过电力电子技术、数字化技术、智慧化技术综合提升电站发电效率和系统支撑能力。推动老旧光伏电站光伏设备残余寿命评估技术研发,鼓励通过高效光伏组件、逆变器等关键发电设备更新,合理优化光伏电站开发建设布局和规模,提升光伏发电系统单位面积能量密度和光伏电站土地使用效率,提高光伏电站发电能力。推进光伏组件回收处理与再利用技术发展,支持基于物理法和化学法的光伏组件低成本绿色拆解、高价值组分高效环保分离技术和成套装备研发。 两部门:推进风电设备更新和循环利用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印发《能源重点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实施方案》,按照《风电场改造升级和退役管理办法》的要求鼓励并网运行超过15年或单台机组容量小于1.5兆瓦的风电场开展改造升级。鼓励单机容量大、技术先进的行业主流机型替代原有小容量风电机组,支持绿色低碳材料、新型高塔技术、节地型技术、高效率及智能化风电机组应用,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发电量,提升设备设施修旧利废水平,实现风能、土地和电网资源提质增效。推动建立风电场改造升级和退役项目全过程信息监测。鼓励发电企业、设备制造企业、科研机构开展新技术、新标准和新场景研究,建立健全风电循环利用产业链体系,培育和壮大风电产业循环利用新业态。
得益于海内外需求共振,智能电网行业上市公司业绩普遍走高。第二季度,代表企业之一的海兴电力(603556.SH)业绩加速增长,单季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9亿元,同比增长22.32%,环比提升49.07%,创下历史同期新高。 今日晚间,海兴电力发布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收22.55亿元,同比增长20.04%;归母净利润5.33亿元,同比提升22.00%。此前,多家券商预测海兴电力2024全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分别在25.65%、23.00%上下。 分季度看,海兴电力业绩保持逐季增长。今年第二季度,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环比分别增长50%和49.07%。一季度,海兴电力实现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02亿元和2.14亿元,到第二季度,这两项数据提升到13.53亿元和3.19亿。 作为出口导向型公司,海兴电力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海外市场贡献。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海外项目多点开花,中标了非洲市场的大用户费控装置项目和巴西的重合器项目;在亚洲实施的首个AMI气表解决方案EPC项目实现了顺利交付和验收。同时,公司在海外的产能布局仍在推进中,其中,欧洲工厂已成功试产,墨西哥工厂建设有序推进,非洲新合资工厂建设规划也已启动。 此前,公司董秘金依接受财联社记者采访时曾表示,“随着海外产能和市场布局的加速扩张,国内智能电表行业头部企业在全球市场的份额将持续提升。”在其看来,海外市场竞争力是海兴电力区别于同行的关键所在。主要电表出海企业中,海兴电力约66%的营收来自海外,占比大幅领先三星医疗(601567.SH)和威胜控股(03393.HK)。 国内市场方面,海兴电力明显受益于电网招标规模扩张。据国家电网公司披露,今年全年电网投资将首次超过6000亿元,比去年新增711亿元。在此背景下,2024年上半年,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用电计量产品统招中,海兴电力分别中标3.02亿元和2.5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约21.56%和224.91%,国内用电板块将迎来稳健增长。
受到煤矿生产安全压力和下游行业需求不足等影响,平煤股份(601666.SH)上半年煤炭产品产量和价格均有所下降,净利润同比下降近四成。 总市值约250亿元的平煤股份发布2024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2.54亿元,同比增长1.78%;归母净利13.93亿元,同比下降37.66%。 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今日,6个月以内,共有18家机构对公司的2024年度业绩作出预测,预测最小值为34.17亿元,最大值为46.61亿元。 不过,其他煤炭股的财报亦显示上半年业绩普遍承压,如冀中能源(000937.SZ)净利同比减少70.26%,兰花科创(600123.SH)净利同比预降58.88%-63.29%,山西焦化(600740.SH)净利同比预降78.78%-84.23%,山煤国际(600546.SH)净利同比预降52.58%-59.12%。 平煤股份在中报中表示,2024年上半年,国内煤炭行业受严峻的安全形势和下游行业需求不足的影响,产量和价格较同期均有所下跌;全国煤炭进口量再创新高,累计进口煤炭2.5亿吨,同比增长12.5%,进口炼焦煤5739万吨,同比增长25.83%。 公司7月披露的经营数据显示,上半年公司原煤产量1420.82万吨,同比下降7.56%;商品煤销量1348.75万吨,同比下降13.2%;商品煤销售收入和毛利同比均有所下降,分别下降5.12%和12.72%。 公开信息显示,平煤股份主营业务为煤炭开采、洗选加工和销售,产品主要为精煤和混煤。其中,精煤产品可分为主焦煤、1/3焦煤、肥煤等,主要供钢铁、化工行业使用;混煤又称动力煤,主要供电力、建材等行业使用。 回顾上半年,受电厂高库存掌握主动权及价格谈判优势,煤炭高进口冲击等因素影响,煤炭价格承压运行。需求方面,平煤股份表示,2024年上半年,因下游需求未见起色,钢企和贸易商采购积极性不高,以刚需采买为主,维持低库存状态。有行业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煤价走势主要就是看下游需求,目前煤炭需求一般而供给很稳定。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