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9362个
【产量】11月国内废旧锂电回收2.87万吨 回收市场向锂看齐 据SMM调研,国内2022年11月废旧锂电回收共28,656吨(包含电池、极片和黑粉形态的回收废料),回收量环比微增3%。 SMM数据显示,2022年11月废旧三元共回收20,635吨,废旧磷酸铁锂回收6,906吨,废旧钴酸锂1,114吨。 综合考虑, 12月预计回收29,044吨,其中废旧三元预计回收19,376吨,废旧铁锂回收8,645吨,钴酸锂回收1,023吨,回收总量环比微增1%。 【政策】电池回收重磅消息!中共中央、国务院、四部门发话 据权威媒体消息,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积极发展绿色低碳消费市场。健全绿色低碳产品生产和推广机制。 促进居民耐用消费品绿色更新和品质升级。大力发展节能低碳建筑。完善绿色采购制度,加大政府对低碳产品采购力度。建立健全绿色产品标准、标识、认证体系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加快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规范发展汽车、动力电池、家电、电子产品回收利用行业。 12月1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联合发布《关于深入推进黄河流域工业绿色发展的指导意见》。 其中,点名指出: 要鼓励建设再生资源高值化利用产业园区,推动企业聚集化、资源循环化、产业高端化发展。 推动山西、四川、陕西等省、区积极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强化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溯源管理,积极推进废旧动力电池循环利用项目建设。 【公司】钴业龙头进军电池回收市场!1000万元成立新公司 12月9日,赣州腾远循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000万元。该公司由赣州腾远钴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全资控股。 经营范围含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及梯次利用,再生资源回收,电子专用材料制造,电池销售,电池零配件生产,电池零配件销售,电池制造等。 【互动】2.5万吨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项目已经达产 南都电源12月14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 锂电回收方面,公司积极推进产业一体化,首期年处理2.5万吨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项目已经达产,将保证公司锂电产品的原材料供应,并提升锂电产品毛利率水平。 此外,目前公司储能业务主要分为新型电力储能及工业储能业务。 公司储能业务为全球化布局,目前新储能订单以北美、欧洲、亚太、非洲等为主。 【公司】SK与SungEel将在韩合建电动车电池回收厂 据彭博消息,根据SK的一份声明,SK Innovation和韩国电池回收企业SungEel HiTech于12月13日签署谅解备忘录,将于2023年在韩国成立一家合资企业,运营一家回收电动车电池的商业工厂。 工厂将于2025年开始运营,将从旧电池中提取锂、镍、钴和锰。 【公司】1.5万吨!海螺创业签约锂电回收项目 12月8日,海螺创业与芜湖市高新区管委会在海螺国际会议中心东海厅签署《新能源材料资源化循环利用项目投资协议》,海螺创业在芜湖市弋江区注册成立安徽海创循环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年资源化循环利用废旧锂电池1.5万吨项目,并作为海螺创业废旧锂电池资源化循环利用运营及发展的平台公司,通过全国布局,规划实现公司废旧电池资源化循环利用总规模100万吨/年。 【公司】格林美于深圳设超级绿色技术研究中心子公司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格林美(深圳)超级绿色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张坤,注册资本5500万元人民币。 经营范围包含: 新材料技术研发;资源再生利用技术研发;新型催化材料及助剂销售;以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等。 天眼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格林美100%控股。 【公司】美国电池回收公司Redwood斥资35亿美元建设电池组件工厂 当地时间12月14日,由特斯拉联合创始人J.B. Straubel创办的电池回收公司Redwood Materials表示,将斥资35亿美元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查尔斯顿(Charleston)一块600英亩的场地上建造一家工厂,回收、提炼和生产电池阳极和阴极部件。 Redwood方面预计,工厂建成后,每年将生产100 GWh的阴极和阳极组件,可为100多万辆电动汽车提供动力。 新工厂靠近查尔斯顿港,最终可以使Redwood向海外出口阳极和阴极材料。
SMM 12月19日讯:腾远钴业发布公告称,按照《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要求,依据《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经赣州腾远钴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申报、市工信委、省工信厅及工信部主管部门审核、专家评审、现场核查和网上公示等程序,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以下简称“工信部”)近日公告了《符合<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第四批)》(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2022年第32号),公司被列入类型为“再生利用”的第四批企业名单。 依据《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的通知》(国发〔2012〕22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35号)的有关要求,制订的《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旨在加强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管理,规范行业和市场秩序,促进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产业规模化、规范化、专业化发展,提高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水平。 公司此次被列入该名单,是对公司的综合条件、技术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充分肯定,有利于提高公司的整体实力和市场竞争优势,符合公司发展战略,将对公司发展产生积极作用。本次事项未对公司本年度经营业绩情况产生重大影响,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SMM 12月19日讯:腾远钴业发布公告称,按照《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要求,依据《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经赣州腾远钴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申报、市工信委、省工信厅及工信部主管部门审核、专家评审、现场核查和网上公示等程序,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以下简称“工信部”)近日公告了《符合<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第四批)》(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2022年第32号),公司被列入类型为“再生利用”的第四批企业名单。 依据《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的通知》(国发〔2012〕22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35号)的有关要求,制订的《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旨在加强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管理,规范行业和市场秩序,促进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产业规模化、规范化、专业化发展,提高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水平。 公司此次被列入该名单,是对公司的综合条件、技术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充分肯定,有利于提高公司的整体实力和市场竞争优势,符合公司发展战略,将对公司发展产生积极作用。本次事项未对公司本年度经营业绩情况产生重大影响,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据SMM现货报价显示,截止12月 19日,国产 电池级碳酸锂 现货报价已经跌至54.1~56.3万元/吨,均价报55.2万元/吨,较此前高点56.75万元/吨跌去1.55万元/吨,跌幅达2.73%。 此外,就在上周的12月14日,Pilbara完成第13次锂精矿拍卖,成交价为7505美元/吨FOB,较11月16日的拍卖成交价7805美元/吨FOB下跌3.84%。 虽说碳酸锂价格连跌、被看作“行业远期锂盐价格晴雨表”的P矿价格也出现下跌,但纵观业内各方分析师看法,针对“未来锂价究竟还跌不跌”这一问题,答案仍有显著分歧。 ▌乐观派:淡季正常波动 锂价仍将高位运行 看涨派指出,如今碳酸锂下跌仅是“伴随行业淡季的正常波动,并非价格拐点时刻”,预计碳酸锂价格高位运行时间或将维持较长周期。 例如,平安证券12月18日报告认为,P矿本次3.84%的跌幅“跌幅不大,(价格仍处历史高位)”。当前终端新能源汽车年末抢装周期结束,动力市场需求逐步趋弱。叠加明年Q1为传统销售淡季,下游采购热情减弱;且电池厂有一定库存,目前以消耗库存为主,导致近期碳酸锂贸易散单价有所回落,属于行业淡季前的正常波动。 中金公司12月18日研报也给出了相似观点:本次锂精矿价格的回落并非年内首次,今年7 月锂精矿拍卖价格也曾出现回落。从历史看,锂精矿拍卖价格往往跟随锂盐现货价变动,并不具有显著领先性,因此本次拍卖价格回落主要基于国内锂价调整的背景。 谈及行业价格日后走势时,多位分析师认为供给释放较慢,供需拐点或将延后出现,锂价高位运行周期拉长,仍有望维持较高中枢。 ▌谨慎派:需求或将持续走弱 供过于求即将到来 在近期锂价下跌原因上,看跌方给出的答案与对面大体一致—— 但在后市终端消费与价格走势上,这一方看法却不同。 SMM锂钴分析师马睿预计,上游锂盐厂年前挺价意愿仍较强烈,但考虑补贴完全退坡及一季度进入终端消费淡季等因素的考虑,终端消费仍具进一步走弱的可能,整体价格或呈小幅下行趋势。 另外,浙商证券12月14日的报告则明确给出了“供给或将过剩”的测算数据。其通过对比2023年各季度新增供给和需求量释放,从边际角度判断锂价走势: 资源端方面,预计全球44个主要锂资源项目,2023年Q1-Q4将分别带来5.7、6.6、10.0、12.9万吨供给增量,合计全年供给增量达35.2万吨。需求端来看,预计动力、储能、小型电池三大赛道,2023年Q1-Q4新增需求分别为5.7、6.3、7.3、8.2万吨LCE,全年总需求增量为27.6万吨CLE。 各季度供需平衡分别为-0.1、0.4、2.6、4.7万吨LCE,边际供大于求情况或将出现在2023年下半年。 ▌拐点如何观察? 总体而言,近年来,新能源终端需求带动锂消费的快速爆发与矿端产能的相对刚性,是锂价波动的核心矛盾。券商指出,从时间与空间上来看,目前处于2016年以来锂价格第二轮上行周期的后段。 那么,拐点具体何时到来?各方预期仍参差不齐,不过招商期货建议,可重点关注几个信号: 未来数个季度海外、国内大型锂矿产量增加节奏、中游动力电池、材料需求边际变化;新技术对锂材料体系的长期冲击等。其中: (1)新投产项目与减产项目供给修复具有高确定性:供给放量仍是本轮锂价格松动的最核心影响因素。2022年Q4-2023年Q3全球将迎来锂矿新项目投/扩产高峰期; (2)终端需求强度存在分析,注重库存变化的验证价值:需求边际下滑预期已形成短期现实,但预计仍保持相对高增速,预计对锂价格负向影响不及上一轮。而供需强弱的变化引起价格拐点的三个边际阶段:供给↑+需求↓;库存↑;期间价格↓,目前仍处于第一阶段早期,预计未来有望看到库存水平的增加,但偏验证与趋势确认意义。 (3)关注钠电池等新技术对锂材料体系长期影响:2023年为钠电池产业化的第一年,在高锂价格现状下,需关注钠电池渗透率提升空间,对锂产品需求的长期影响。
有“镍王”之称的青山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青山集团”)或许正在迎来旗下公司的首次上市运作。 12月14日晚间,主营动力及储能电池的瑞浦兰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瑞浦兰钧”)向港交所递交IPO招股书,至此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排名前十的企业均已上市或启动IPO进程。 瑞浦兰钧报告期内收入增速可谓“一日千里”。2019年至2021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33亿元、9.07亿元、21.09亿元,三年收入复合增长率高达200.7%。即便如此,瑞浦兰钧仍处于亏损状态,同期亏损额分别为1.12亿元、0.53亿元和8.04亿元。 亏损的原因或许与瑞浦兰钧产能利用率不足有关,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瑞浦兰钧年内累计生产的电池规模只有9.5GWh,与其设计的32.7GWh年产能仍存明显差距。 作为镍业大户青山集团旗下成员,瑞浦兰钧51%的股份受青山集团子公司永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统称“青山集团”)所控制,是这家矿业巨头旗下涉足动力电池领域的唯一选手。 背靠青山集团旗下众多镍钴锂矿资源,瑞浦兰钧的原材料成本波动也变得相对可控,但这同样给其带来了巨大的关联交易金额。 产能爬坡进行时 近年来持续处于高景气状态的新能源电池赛道,正在被更多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视为一体化发展的目标。 瑞浦兰钧自2017年10月设立之初就聚焦动力及储能电池业务。 目前瑞浦兰钧的动力电池已适配上汽通用五菱、东风等传统车企,同时为零跑、哪吒等新势力车企供货。2019年至2021年,瑞浦兰钧的动力电池分别创收0.83亿元、6.73亿元、9.82亿元,占比分别为35.5%、74.2%和46.5%。 虽然其收入规模与龙头宁德时代(300750.SZ)之间的差距达到了91倍之多,但仍然以2022年前三季度的3.6GWh装机量跻身了国内动力电池厂商的第十名。由于处于产能爬坡阶段,瑞浦兰钧的2022年上半年的动力电池毛利率仅为5%,与宁德时代同期的15.04%存在明显差距。 据瑞浦兰钧宣称,旗下的动力电池能量密度已达到业内较高水平,例如其2022年8月推出的“问顶”电池体积能量密度可达到450Wh/L,超过当前行业400Wh/L的水平,续航里程可达到700公里。 相比于内卷程度较高的动力电池,瑞浦兰钧在储能领域似乎更具优势。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瑞浦兰钧以5.9GWh的储能电池装机量已位列国内第三名,不过与该领域排名首位的宁德时代同期的21.8GWh装机量仍有明显差距。 目前瑞浦兰钧的储能电池已被应用于家用储能、光伏逆变器等场景。 “瑞浦的出货,基本上都是电芯或者模组的形式,国内TOP10的储能系统集成,都是我们的客户,我们在家储这一块领域已经做得非常广。”瑞浦兰钧储能系统事业部总经理刘思曾于今年11月公开表示。 2022年上半年,瑞浦兰钧的储能电池创收18.81亿元,占比为46.8%。但同期毛利率仅为-12%,但较2021年上半年-16%的毛利率已有所收窄。 动力电池与储能两项业务的毛利率偏低甚至为负,或与瑞浦兰钧处在产能爬坡阶段有关。 截止2022年三季度末,瑞浦兰钧的设计年产能已达到32.7GWh。但按照装机量来看,2022年前三季度“动力+储能”电池的总产能仅为9.5GWh。 瑞浦兰钧也由此将扩充产能视为收入提升的关键。今年8月,瑞浦兰钧已定下“2026年200GWh的产能”目标,甚至还计划在2027年销售收入达到1000亿元。 如此大规模的目标能够如期实现,显然是对瑞浦兰钧未来产能与竞争力的考验。 年关联交易或超百亿 与比亚迪、长城等下游主机厂推动旗下电池业务上市不同,瑞浦兰钧的由来来自于国内矿业巨头青山集团的孵化。 招股书显示,青山集团旗下主体掌控着瑞浦兰钧51%的股份,而这也是青山旗下首家踏上IPO之旅的子公司。 作为镍矿之王,青山集团2021年以60万吨镍年产量占据全球市场的22.22%,旗下还对矿山开发、不锈钢制造、海运物流等多领域均有涉足。 近来让青山集团“出圈”的,毫无疑问是2022年3月伦敦金属交易所(下称“伦金所”)的“镍期货逼空大战”。 彼时出于现货风险管理,手握大量伦镍空头头寸的青山集团却在当月8日的一天内遭遇镍价的暴涨逼空,伦镍期货合约价在不到一个小时里从6万美元/吨攀升至10万美元/吨,继而诱发了青山集团的爆仓风险,出于风险防范,伦金所甚至一度暂停了所有伦镍合约的交易。 所幸的是,通过与交易对手方及金融机构达成协议,青山集团的此次爆仓危机最终得到了平稳化解。 瑞浦兰钧目前正是青山集团旗下唯一一从事电池业务的企业。背靠股东的资源禀赋,瑞浦兰钧在锂电领域所需的镍、锂及钴等矿产采购领域与青山集团存在明显的协同效应。 2022年以来,从动力电池到主机厂一直承受着锂价的暴涨压力。例如弗若斯特沙利文预估磷酸锂2022年平均价格为470元,达2021年的15.16倍。 尽管背靠矿业巨擘能够在原材料端实现一定程度的“近水楼台先得月”,但瑞浦兰钧在电池材料疯涨的2022年也未能避免最终的产品提价。 2022年上半年瑞浦兰钧的动力电池平均售价高达0.76元/Wh,同比上调了55.10%;同期储能电池的平均售价为0.75元/Wh,同比上涨了27.12%。 作为控股方的青山集团也在锂矿供应上“未雨绸缪”。今年11月宣布已和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硬岩锂储量之一的津巴布韦政府达成合作启动当地锂矿开采及加工业务。 但也正因这种上下游的绑定关系,瑞浦兰钧与青山集团间关联交易规模也将逐渐扩大。 2020年至2022年上半年,瑞浦兰钧自青山集团处采购原材料的金额分别仅为0.16亿元、2.12亿元、0.44亿元,但未来三年瑞浦兰钧对青山集团的原材料采购额或将进一步攀升。 根据二者的框架协议,2023年至2025年瑞浦兰钧对青山集团的原材料采购额最高可分别达到38.25亿元、111.25亿元和166.42亿元。 由于瑞浦兰钧部分客户需要青山集团的对接,因此在销售端也与之存在大规模关联交易。据二者的框架协议,2023年对青山集团的销售额将达到43亿元。 在A股IPO对关联交易审核从严的背景下,这或许也解释了瑞浦兰钧此番未选择A股IPO,转而将上市地定为港股市场的内在原因。 例如比亚迪(002594.SZ)旗下受阻的分拆项目——比亚迪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下称“BYD半导”)近期于注册环节撤回了申报材料,市场多个信息源均指出BYD半导与比亚迪之间较大规模的关联交易是其IPO失败的主要原因。 此次瑞浦兰钧的港股IPO之旅能否一路顺畅,市场正在拭目以待。
【产量】11月中国负极材料产量环比微降1% 同比增长95% 天然石墨方面,鳞片石墨主要产地萝北因气温降低,浮选受到影响,鳞片石墨产量下滑;人造石墨方面,前期负极投产项目有序爬坡,部分项目投产有所延后,主流厂家订单相对充足,供应变动较小,部分厂家因下游采购减弱降低产线开工,市场整体产量有小幅下滑。 12月,各家处于23年订单协商期,市场对于明年负极价格悲观,采购多持观望态度,下游需求弱势延续,负极厂家厂家开工进一步下调,预计中国负极材料产量124,705吨,环比下滑4%,同比增长93%。 【公司】蜂巢能源发布纳米网硅负极技术 12 月 15 日,在蜂巢能源第三届电池日上,蜂巢能源发布了全新一代的高安全动力电池系统化解决方案 —— 龙鳞甲电池 此外,蜂巢能源公布超高速叠片技术 3.0 的命名 ——“飞叠”,发布了高锰铁镍电池和纳米网硅负极,还宣布公司在储能领域的布局,开启“动力电池 + 储能电池”双轮驱动战略。 【公司】江苏贝特瑞新材料获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 近日,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了“关于公布2022年度江苏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第二批)和复核通过企业名单”, 贝特瑞集团旗下子公司江苏新材料获得“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 【公司】10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顺利送电 12月11日凌晨1时39分,随着国网天水供电公司调度中心下达送电指令,甘谷10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顺利送电。 杰瑞负极材料项目位于甘谷县冀城产业园。 一期项目为10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于2022年3月11日建设开工,总投资25亿元。 【公司】13万吨硅基负极签约 12月12日,由成都市投资促进局、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指导,中共彭州市委、彭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天目先导新型高端纳米硅负极材料西南基地项目”签约仪式在成都彭州市举行。 此次签约总投资达50亿元,拟建设年产3000吨高端纳米硅材料、10万吨高端硅基负极材料和3万吨新型纳米硅材料西南生产基地,项目达产后预计年产值约90亿元,预计年税收约5亿元。 【公告】圣泉集团:拟24.8亿元 建年产10万吨生物基硬碳负极 12月16日,圣泉集团发布公告,根据公司发展及战略规划的要求,公司拟采用自主研发的生物质精炼技术,投资24.80亿元建设年产10万吨生物基硬碳负极材料项目,打造生物质精炼一体化产业集群,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产量】11月中国负极材料产量环比微降1% 同比增长95% 天然石墨方面,鳞片石墨主要产地萝北因气温降低,浮选受到影响,鳞片石墨产量下滑;人造石墨方面,前期负极投产项目有序爬坡,部分项目投产有所延后,主流厂家订单相对充足,供应变动较小,部分厂家因下游采购减弱降低产线开工,市场整体产量有小幅下滑。 12月,各家处于23年订单协商期,市场对于明年负极价格悲观,采购多持观望态度,下游需求弱势延续,负极厂家厂家开工进一步下调,预计中国负极材料产量124,705吨,环比下滑4%,同比增长93%。 【公司】蜂巢能源发布纳米网硅负极技术 12 月 15 日,在蜂巢能源第三届电池日上,蜂巢能源发布了全新一代的高安全动力电池系统化解决方案 —— 龙鳞甲电池 此外,蜂巢能源公布超高速叠片技术 3.0 的命名 ——“飞叠”,发布了高锰铁镍电池和纳米网硅负极,还宣布公司在储能领域的布局,开启“动力电池 + 储能电池”双轮驱动战略。 【公司】江苏贝特瑞新材料获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 近日,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了“关于公布2022年度江苏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第二批)和复核通过企业名单”, 贝特瑞集团旗下子公司江苏新材料获得“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 【公司】10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顺利送电 12月11日凌晨1时39分,随着国网天水供电公司调度中心下达送电指令,甘谷10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顺利送电。 杰瑞负极材料项目位于甘谷县冀城产业园。 一期项目为10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于2022年3月11日建设开工,总投资25亿元。 【公司】13万吨硅基负极签约 12月12日,由成都市投资促进局、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指导,中共彭州市委、彭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天目先导新型高端纳米硅负极材料西南基地项目”签约仪式在成都彭州市举行。 此次签约总投资达50亿元,拟建设年产3000吨高端纳米硅材料、10万吨高端硅基负极材料和3万吨新型纳米硅材料西南生产基地,项目达产后预计年产值约90亿元,预计年税收约5亿元。 【公告】圣泉集团:拟24.8亿元 建年产10万吨生物基硬碳负极 12月16日,圣泉集团发布公告,根据公司发展及战略规划的要求,公司拟采用自主研发的生物质精炼技术,投资24.80亿元建设年产10万吨生物基硬碳负极材料项目,打造生物质精炼一体化产业集群,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公司】天赐锂电池电解液项目正式开工 12月17日上午,总投资12亿元的天赐年产20万吨锂电池电解液及10万吨锂电池回收项目正式开工。 天赐项目的顺利落户和开工将为新会区贯彻落实市委“1+6+3”工作部署,深入推进江门市“六大工程”,建设“一园三中心”提供坚实支撑,为新会区打造新能源动力电池全产业链,竞逐新能源动力电池产业赛道注入强劲动力。期望天赐公司以此为新起点,紧抓机遇,乘势而上,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以优质产品拓展市场,以诚信经营赢得客户,以科技创新开创未来。 【产量】11月六氟磷酸锂产量约1.2万吨 环比下滑1% 11月,中国六氟磷酸锂产量12,063吨,环比下滑1%。主流厂家多以交付长单为主,部分厂家前期新增项目有序爬坡,但下游需求偏弱运行叠加六氟成本下行趋势,下游采购多持观望态度,市场现货成交清淡,部分六氟厂家微降负荷以调整库存。 【公告】电解液巨头12亿元扩产! 新宙邦12月13日晚间公告,拟以全资子公司惠州宙邦为项目实施主体,在惠州市大亚湾石化区投资建设电池及半导体等电子化学品生产、研发和中试基地,计划总投资不超过12亿元,建设周期2年。 【互动】钒钛股份:试验线钒电解液生产能力目前达1000m3/年 有投资者向永太科技提问, 董秘,你好,请问公司的15万吨的电解液的产能是否已经正式投产并供货。是否对4季度的公司业绩产生积极的正面的影响 12月15日,钒钛股份在接受调研时指出,公司与大连融科共同投资成立的四川钒融储能科技有限公司,计划在2022年内在攀枝花市建设电解液产线,实现产能2,000立方米/年,预计2023年上半年建成投产。 【公告】多氟多:拟6亿元参与投资设立氟基新材料产业基金 多氟多12月13日公告,公司拟出资6亿元参与投资由天津金梧桐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作为普通合伙人,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南宁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期母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枣阳汉江光武新动能产业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作为有限合伙人的梧桐树(南宁)氟基新材料转型升级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暂定名,以市场监督管理局最终核准登记的名称为准)。 【技术】防止锂离子电池爆燃!斯坦福大学研发超高盐度电解液 雷切尔·Z·黄和她在斯坦福大学和SLAC国家加速器实验室的同事们已经开发出一种能够忍受高温而不着火的电池。 这种新型聚合物电解质含有大量的锂盐,称为“LiFSI”,占其总重量的63%。 与直觉相反的是,这与易燃溶剂分子配对,两者形成了一种共生关系,有利于电池的安全和性能。 溶剂分子使电解质能够传导离子,并表现为与传统电解质相同的水平,而高浓度的盐固定这些分子,防止它们蒸发,进而着火。 该团队的不易燃电解质在锂离子电池中进行了测试,该电池能够从室温一直安全工作到212°F(100°C)。 斯坦福大学教授鲍哲南(音译)表示:“这一新发现为基于聚合物的电解质设计指明了一种新思路。这种电解质对于开发高能量密度和安全的未来电池非常重要。” 【互动】新宙邦:公司年产2400吨新型锂盐项目的一期投产 12月9日,此前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提问新宙邦:湖南福邦新型锂盐项目正式投产没,产量如何? 新宙邦对此回复表示:公司年产2,400吨新型锂盐项目的一期已于今年顺利投产。 【公司】多氟多总经理李云峰当选全国工商联执委 在12月12日刚刚闭幕的中国工商业联合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河南省工商联副主席、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云峰当选全国工商联执委。 【公司】多氟多:拟出资6亿元参与氟基新材料产业基金 多氟多晚间公告,公司拟出资60,000万元参与投资由梧桐树资本作为普通合伙人,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南宁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期母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枣阳汉江光武新动能产业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作为有限合伙人的梧桐树(南宁)氟基新材料转型升级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产业基金”)(暂定名,以市场监督管理局最终核准登记的名称为准)。 【互动】永太科技:公司15万吨电解液项目已于11月21日公告试生产 有投资者向永太科技提问, 董秘,你好,请问公司的15万吨的电解液的产能是否已经正式投产并供货。是否对4季度的公司业绩产生积极的正面的影响 公司回答表示,感谢您的提问!公司15万吨电解液项目已于11月21日公告试生产。谢谢!
►【公司】天赐锂电池电解液项目正式开工 12月17日上午,总投资12亿元的天赐年产20万吨锂电池电解液及10万吨锂电池回收项目正式开工。 天赐项目的顺利落户和开工将为新会区贯彻落实市委“1+6+3”工作部署,深入推进江门市“六大工程”,建设“一园三中心”提供坚实支撑,为新会区打造新能源动力电池全产业链,竞逐新能源动力电池产业赛道注入强劲动力。期望天赐公司以此为新起点,紧抓机遇,乘势而上,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以优质产品拓展市场,以诚信经营赢得客户,以科技创新开创未来。 【产量】11月六氟磷酸锂产量约1.2万吨 环比下滑1% 11月,中国六氟磷酸锂产量12,063吨,环比下滑1%。主流厂家多以交付长单为主,部分厂家前期新增项目有序爬坡,但下游需求偏弱运行叠加六氟成本下行趋势,下游采购多持观望态度,市场现货成交清淡,部分六氟厂家微降负荷以调整库存。 【公告】电解液巨头12亿元扩产! 新宙邦12月13日晚间公告,拟以全资子公司惠州宙邦为项目实施主体,在惠州市大亚湾石化区投资建设电池及半导体等电子化学品生产、研发和中试基地,计划总投资不超过12亿元,建设周期2年。 【互动】钒钛股份:试验线钒电解液生产能力目前达1000m3/年 有投资者向永太科技提问, 董秘,你好,请问公司的15万吨的电解液的产能是否已经正式投产并供货。是否对4季度的公司业绩产生积极的正面的影响 12月15日,钒钛股份在接受调研时指出,公司与大连融科共同投资成立的四川钒融储能科技有限公司,计划在2022年内在攀枝花市建设电解液产线,实现产能2,000立方米/年,预计2023年上半年建成投产。 【公告】多氟多:拟6亿元参与投资设立氟基新材料产业基金 多氟多12月13日公告,公司拟出资6亿元参与投资由天津金梧桐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作为普通合伙人,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南宁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期母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枣阳汉江光武新动能产业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作为有限合伙人的梧桐树(南宁)氟基新材料转型升级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暂定名,以市场监督管理局最终核准登记的名称为准)。 【技术】防止锂离子电池爆燃!斯坦福大学研发超高盐度电解液 雷切尔·Z·黄和她在斯坦福大学和SLAC国家加速器实验室的同事们已经开发出一种能够忍受高温而不着火的电池。 这种新型聚合物电解质含有大量的锂盐,称为“LiFSI”,占其总重量的63%。 与直觉相反的是,这与易燃溶剂分子配对,两者形成了一种共生关系,有利于电池的安全和性能。 溶剂分子使电解质能够传导离子,并表现为与传统电解质相同的水平,而高浓度的盐固定这些分子,防止它们蒸发,进而着火。 该团队的不易燃电解质在锂离子电池中进行了测试,该电池能够从室温一直安全工作到212°F(100°C)。 斯坦福大学教授鲍哲南(音译)表示:“这一新发现为基于聚合物的电解质设计指明了一种新思路。这种电解质对于开发高能量密度和安全的未来电池非常重要。” 【互动】新宙邦:公司年产2400吨新型锂盐项目的一期投产 12月9日,此前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提问新宙邦:湖南福邦新型锂盐项目正式投产没,产量如何? 新宙邦对此回复表示:公司年产2,400吨新型锂盐项目的一期已于今年顺利投产。 【公司】多氟多总经理李云峰当选全国工商联执委 在12月12日刚刚闭幕的中国工商业联合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河南省工商联副主席、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云峰当选全国工商联执委。 【公司】多氟多:拟出资6亿元参与氟基新材料产业基金 多氟多晚间公告,公司拟出资60,000万元参与投资由梧桐树资本作为普通合伙人,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南宁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期母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枣阳汉江光武新动能产业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作为有限合伙人的梧桐树(南宁)氟基新材料转型升级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产业基金”)(暂定名,以市场监督管理局最终核准登记的名称为准)。 【互动】永太科技:公司15万吨电解液项目已于11月21日公告试生产 有投资者向永太科技提问, 董秘,你好,请问公司的15万吨的电解液的产能是否已经正式投产并供货。是否对4季度的公司业绩产生积极的正面的影响 公司回答表示,感谢您的提问!公司15万吨电解液项目已于11月21日公告试生产。谢谢!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