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9362个
》查看SMM钴锂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2023 SMM (第八届)中国国际新能源大会暨产业博览会 日前,在新疆库尔勒市上库工业园区石化园区,新疆月星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新疆月星”)举行锂电池负极材料项目开工仪式。该项目计划总投资69亿元人民币,规划用地面积1050亩,拟建设年产20万吨高性能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 据了解,新疆月星系洛阳月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月星新能源”)旗下子公司,其主导产品为碳类及硅碳类锂电池负极材料等。去年3月,库尔勒市上库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与月星新能源达成合作协议。为推进项目运行,月星新能源在库尔勒市注册成立新公司新疆月星。 新疆月星表示,公司将积极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依托新疆当地石油焦、石墨矿、锂矿、石英矿等原料优势,围绕核心专利产品高纯石墨、石墨烯、无烟煤硬碳、硅碳复合材料等,开展新能源负极材料石墨化生产。 资料显示,新疆月星母公司月星新能源成立于2008年10月,目前该公司已经逐渐发展成为拥有天然石墨、人造石墨、复合石墨、中间相、其它负极材料(硅碳材料等)多元化的产品结构,产品广泛应用于中高端锂离子数码、动力及储能电池。 在生产中,月星新能源将光伏技术及储能电池循环协同利用,创造绿色环保能源,打造以光伏发电+锂电池材料+动力电池+储能+电动汽车的零碳最佳应用场景。该公司下游客户有国轩高科、捷威动力、比克电池等,配套的新能源车企有江淮、广汽、长城、吉利等。 电池中国注意到,2021年3月,月星新能源年产5万吨锂电池硅碳负极材料项目签约四川遂宁。同年9月,在成都举行的2021南充市制造业(成都)投资推介会暨项目合作协议签署仪式上,仪陇县与月星新能源签约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生产项目,协议总投资额25亿元。 受益于动力电池市场增长拉动,2022年我国锂电负极材料出货量约140万吨,同比增长达90%。从市场格局来看,我国负极材料市场集中度较高,其中,贝特瑞、江西紫宸和杉杉股份一直处于头部地位,整体市占率超过50%。 从供给来看,过去的一年负极材料投资扩产热火朝天,产能集中度持续向头部企业转移,几家头部厂家产能都在20万吨以上。同时,跨界玩家纷纷入局,龙佰集团、宝丰能源、宝武碳业、百川股份、道氏技术、尚纬股份、杰瑞股份、福鞍股份等纷纷投资建设负极材料项目。行业已经出现产能结构性过剩的迹象。 2023年以来,负极材料价格持续走弱。1月上旬,高端负极主流价格在6.8-7.5万元/吨,中端负极主流价格在4.8-5.8万元/吨,低端负极主流价格在3.2-3.5万元/吨。2月下旬,高端负极主流价格在5.8-7万元/吨,中端负极主流价格在4.2-5.2万元/吨,低端负极主流价格在2-3万元/吨。
日前,在新疆库尔勒市上库工业园区石化园区,新疆月星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新疆月星”)举行锂电池负极材料项目开工仪式。该项目计划总投资69亿元人民币,规划用地面积1050亩,拟建设年产20万吨高性能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 据了解,新疆月星系洛阳月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月星新能源”)旗下子公司,其主导产品为碳类及硅碳类锂电池负极材料等。去年3月,库尔勒市上库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与月星新能源达成合作协议。为推进项目运行,月星新能源在库尔勒市注册成立新公司新疆月星。 新疆月星表示,公司将积极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依托新疆当地石油焦、石墨矿、锂矿、石英矿等原料优势,围绕核心专利产品高纯石墨、石墨烯、无烟煤硬碳、硅碳复合材料等,开展新能源负极材料石墨化生产。 资料显示,新疆月星母公司月星新能源成立于2008年10月,目前该公司已经逐渐发展成为拥有天然石墨、人造石墨、复合石墨、中间相、其它负极材料(硅碳材料等)多元化的产品结构,产品广泛应用于中高端锂离子数码、动力及储能电池。 在生产中,月星新能源将光伏技术及储能电池循环协同利用,创造绿色环保能源,打造以光伏发电+锂电池材料+动力电池+储能+电动汽车的零碳最佳应用场景。该公司下游客户有国轩高科、捷威动力、比克电池等,配套的新能源车企有江淮、广汽、长城、吉利等。 电池中国注意到,2021年3月,月星新能源年产5万吨锂电池硅碳负极材料项目签约四川遂宁。同年9月,在成都举行的2021南充市制造业(成都)投资推介会暨项目合作协议签署仪式上,仪陇县与月星新能源签约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生产项目,协议总投资额25亿元。 受益于动力电池市场增长拉动,2022年我国锂电负极材料出货量约140万吨,同比增长达90%。从市场格局来看,我国负极材料市场集中度较高,其中,贝特瑞、江西紫宸和杉杉股份一直处于头部地位,整体市占率超过50%。 从供给来看,过去的一年负极材料投资扩产热火朝天,产能集中度持续向头部企业转移,几家头部厂家产能都在20万吨以上。同时,跨界玩家纷纷入局,龙佰集团、宝丰能源、宝武碳业、百川股份、道氏技术、尚纬股份、杰瑞股份、福鞍股份等纷纷投资建设负极材料项目。行业已经出现产能结构性过剩的迹象。 2023年以来,负极材料价格持续走弱。1月上旬,高端负极主流价格在6.8-7.5万元/吨,中端负极主流价格在4.8-5.8万元/吨,低端负极主流价格在3.2-3.5万元/吨。2月下旬,高端负极主流价格在5.8-7万元/吨,中端负极主流价格在4.2-5.2万元/吨,低端负极主流价格在2-3万元/吨。
国家工信部及相关机构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锂离子电池产量达750GWh,同比增长超过130%,其中,动力电池产量达545.9GWh,储能型锂电池产量突破100GWh;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等锂电一阶材料产量分别约为185万吨、140万吨、130亿平方米、85万吨,同比增长均超60%;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行业总产值突破1.2万亿元。 受益于下游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市场的需求爆发,2022年锂电池及上游部分原材料价格上涨,并带动相关企业业绩增长。截至今年3月1日,超50家国内锂电产业链企业披露了2022年业绩报告/快报或预告,大部分企业实现业绩增长或预计业绩增长。 上述数据中,2022年业绩同比增长(预增)排名前三的企业分别是融捷股份(预计3121.58%~3707.33%)、天齐锂业(预计1011.19%~1131.45%)和天华超净(预计602.76%~646.68%)。 分企业类别看,电池企业中,宁德时代、国轩高科、亿纬锂能、孚能科技、鹏辉能源、南都电源、派能科技等企业在2022年业绩同比增长或预计将增长,这也体现了头部电池企业通过控制成本、价格传导等方式,有效缓解了原材料上涨的压力。 包括宁德时代在内的多家企业均表示,2022年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和创新力度,产品解决方案推陈出新,同时加强市场开拓力度及深化客户合作关系,加之优质产能释放,产品产销量明显提升,实现了盈利规模的快速增长。 对于业绩大增,国轩高科表示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2022年其新建锂电池产能逐步释放,供货能力进一步提高,同时加强了国内外市场开拓能力和战略客户维护;二是,其积极布局动力锂电池上游产业,成本控制能力提升。 亿纬锂能也表示,在上游主要材料价格急剧上涨的背景下,其2022年适时调整产品定价机制,各产品线的盈利能力得到较好修复。其主业电池业务发展良好,随着新工厂、新产线进入量产阶段,带来营收同比增长约110%。剔除股权激励费用后,基于相关规则计算,其主业利润预计仍实现同比增长130%-150%。 此外,鹏辉能源除了其动力和消费电池业务对整体利润有所贡献外,其储能电池业务收入也同比大幅增加。2022年是全球储能市场强劲发展的一年,派能科技也表示受益于此,其毛利率和业绩同比有所提高。 锂盐及资源企业,2022年受电池级碳酸锂、氢氧化锂等产品量价齐升的影响,带动相关企业一路“高歌猛进”。这类企业盈利能力在产业链中整体表现最为突出。 相关企业普遍表示,2022年锂电池企业加速产能扩张,其对锂盐需求强劲增长,锂盐产品一度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导致部分锂盐产品售价不断上涨。这类企业随着产品出货量的增长,带来较大利润贡献。 与锂资源企业赚得盆满钵满不同的是,钴盐及资源企业则面临很多不利因素。盛屯矿业表示,一方面,钴产品市场价格2022年下半年持续大幅下跌,其主营钴产品销售和效益都受到较大程度的影响;另一方面,部分地区限电导致期间减停产,以及其他成本上涨等因素,对当期业绩产生不利的影响。 正极材料企业中,大部分企业2022年业绩实现或预计将同比大幅上升。当升科技、龙蟠科技、丰元股份、厦钨新能等企业业绩同比增幅超过100%。 对于业绩增长,作为正极材料头部企业,当升科技表示,2022年其国际、国内市场进一步扩大,客户需求快速增长,产品销售规模大幅增加,新一代产品快速实现规模化销售,产品盈利能力持续提升;公司新产能顺利释放,产品供应能力大幅增强;精益管理成效显著,生产效率进一步提高,利润水平再创新高,公司市场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加强。 负极材料企业,在2022年也继续推进相关产能建设和项目投产,锂电池负极材料产量和销量同比大幅度增长。其中,璞泰来表示,其自建石墨化、碳化配套产能的逐步增加,缓解了上游原材料、能源及外协石墨化、碳化加工价格显著上升的压力,相关产品产销量快速增长。 已公布业绩的2家铜箔企业,当期业绩跌幅相差较大。超华科技表示受疫情、内部管理不善等影响,业绩降幅较大。而诺德股份、铜冠铜箔等企业尚未发布业绩预告。 电解液企业2022年业绩也有涨有跌。其中,多氟多披露,其不断扩大新材料产品的产能投放,产品销量同比大幅增长。同时,采用技术创新和成本管控等措施以应对疫情及原材料涨价带来的不利影响,使其盈利能力提升。 隔膜企业当期业绩同比普遍提升。其中,多家企业表示,前期投入项目产能释放、加强与现有客户的战略合作、加大开拓国内外市场力度等,是企业利润增长的主要因素。 目前,锂电池应用加速拓展,有利推动了“双碳”进程。预计2023年锂电池在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领域将继续加快应用渗透;在风光储能、通信储能、家用储能等储能领域也将迎来快速增长期。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近期碳酸锂等锂电池上游关键材料产品价格下降,或将搅动当前产业链供需格局;同时,钠离子电池等新技术路线崭露头角,这些因素将给锂电池产业链带来怎样的影响,电池中国将持续关注。
》查看SMM钴锂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2023 SMM (第八届)中国国际新能源大会暨产业博览会 国家工信部及相关机构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锂离子电池产量达750GWh,同比增长超过130%,其中,动力电池产量达545.9GWh,储能型锂电池产量突破100GWh;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等锂电一阶材料产量分别约为185万吨、140万吨、130亿平方米、85万吨,同比增长均超60%;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行业总产值突破1.2万亿元。 受益于下游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市场的需求爆发,2022年锂电池及上游部分原材料价格上涨,并带动相关企业业绩增长。截至今年3月1日,超50家国内锂电产业链企业披露了2022年业绩报告/快报或预告,大部分企业实现业绩增长或预计业绩增长。 上述数据中,2022年业绩同比增长(预增)排名前三的企业分别是融捷股份(预计3121.58%~3707.33%)、天齐锂业(预计1011.19%~1131.45%)和天华超净(预计602.76%~646.68%)。 分企业类别看,电池企业中,宁德时代、国轩高科、亿纬锂能、孚能科技、鹏辉能源、南都电源、派能科技等企业在2022年业绩同比增长或预计将增长,这也体现了头部电池企业通过控制成本、价格传导等方式,有效缓解了原材料上涨的压力。 包括宁德时代在内的多家企业均表示,2022年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和创新力度,产品解决方案推陈出新,同时加强市场开拓力度及深化客户合作关系,加之优质产能释放,产品产销量明显提升,实现了盈利规模的快速增长。 对于业绩大增,国轩高科表示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2022年其新建锂电池产能逐步释放,供货能力进一步提高,同时加强了国内外市场开拓能力和战略客户维护;二是,其积极布局动力锂电池上游产业,成本控制能力提升。 亿纬锂能也表示,在上游主要材料价格急剧上涨的背景下,其2022年适时调整产品定价机制,各产品线的盈利能力得到较好修复。其主业电池业务发展良好,随着新工厂、新产线进入量产阶段,带来营收同比增长约110%。剔除股权激励费用后,基于相关规则计算,其主业利润预计仍实现同比增长130%-150%。 此外,鹏辉能源除了其动力和消费电池业务对整体利润有所贡献外,其储能电池业务收入也同比大幅增加。2022年是全球储能市场强劲发展的一年,派能科技也表示受益于此,其毛利率和业绩同比有所提高。 锂盐及资源企业,2022年受电池级碳酸锂、氢氧化锂等产品量价齐升的影响,带动相关企业一路“高歌猛进”。这类企业盈利能力在产业链中整体表现最为突出。 相关企业普遍表示,2022年锂电池企业加速产能扩张,其对锂盐需求强劲增长,锂盐产品一度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导致部分锂盐产品售价不断上涨。这类企业随着产品出货量的增长,带来较大利润贡献。 与锂资源企业赚得盆满钵满不同的是,钴盐及资源企业则面临很多不利因素。盛屯矿业表示,一方面,钴产品市场价格2022年下半年持续大幅下跌,其主营钴产品销售和效益都受到较大程度的影响;另一方面,部分地区限电导致期间减停产,以及其他成本上涨等因素,对当期业绩产生不利的影响。 正极材料企业中,大部分企业2022年业绩实现或预计将同比大幅上升。当升科技、龙蟠科技、丰元股份、厦钨新能等企业业绩同比增幅超过100%。 对于业绩增长,作为正极材料头部企业,当升科技表示,2022年其国际、国内市场进一步扩大,客户需求快速增长,产品销售规模大幅增加,新一代产品快速实现规模化销售,产品盈利能力持续提升;公司新产能顺利释放,产品供应能力大幅增强;精益管理成效显著,生产效率进一步提高,利润水平再创新高,公司市场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加强。 负极材料企业,在2022年也继续推进相关产能建设和项目投产,锂电池负极材料产量和销量同比大幅度增长。其中,璞泰来表示,其自建石墨化、碳化配套产能的逐步增加,缓解了上游原材料、能源及外协石墨化、碳化加工价格显著上升的压力,相关产品产销量快速增长。 已公布业绩的2家铜箔企业,当期业绩跌幅相差较大。超华科技表示受疫情、内部管理不善等影响,业绩降幅较大。而诺德股份、铜冠铜箔等企业尚未发布业绩预告。 电解液企业2022年业绩也有涨有跌。其中,多氟多披露,其不断扩大新材料产品的产能投放,产品销量同比大幅增长。同时,采用技术创新和成本管控等措施以应对疫情及原材料涨价带来的不利影响,使其盈利能力提升。 隔膜企业当期业绩同比普遍提升。其中,多家企业表示,前期投入项目产能释放、加强与现有客户的战略合作、加大开拓国内外市场力度等,是企业利润增长的主要因素。 目前,锂电池应用加速拓展,有利推动了“双碳”进程。预计2023年锂电池在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领域将继续加快应用渗透;在风光储能、通信储能、家用储能等储能领域也将迎来快速增长期。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近期碳酸锂等锂电池上游关键材料产品价格下降,或将搅动当前产业链供需格局;同时,钠离子电池等新技术路线崭露头角,这些因素将给锂电池产业链带来怎样的影响,电池中国将持续关注。
SMM3月3日讯: 原料环节: 【伊朗发现首座锂矿床 矿石储量估计为850万吨】 伊朗工业部地质勘探局局长易卜拉欣·阿里·莫拉贝吉(Ebrahim Ali Molabeygi)2月28日表示,伊朗地质勘探队队员在本国西北部的哈马丹省发现了第一座锂矿床,矿石储量估计为850万吨。 【智利化工矿业公司:争取将氢氧化锂产能提高至10万吨水平】 3月2日,智利化工矿业公司(SQM)称,将继续维持在锂矿产业的战略投资;争取将氢氧化锂产能提高至10万吨水平;已准备好让Salar Futuro锂业项目在2024年下半年正式投产;预期全球市场对锂的需求将在今年增长25%。 电池、汽车环节: 【LG新能源与本田合资企业在美国开建44亿美元电池工厂 目标2025年底投产】 3月1日,据韩联社消息,韩国LG新能源周三表示,该公司与本田的合资企业LH Battery已开始在美国俄亥俄州建造电动汽车电池工厂,目标2025年底投产。本田与LG新能源在去年8月成立LH Battery,计划在美国投资44亿美元新建电动汽车电池工厂,为本田在美组装的讴歌车型提供电池。按计划,该厂的电池年产能将达到40千兆瓦时。 【蔚来李斌:2023年全年销量较去年翻倍 四季度实现盈亏平衡目标不变】 3月1日,蔚来汽车董事长李斌在蔚来2022年第四季度财报电话会上表示,蔚来汽车全年销量目标相比去年翻倍,这将有利于毛利率提升。如果原材料价格按目前趋势达到公司预期的下降速度,将不改变2023年四季度蔚来品牌实现盈亏平衡的目标。李斌透露,NT2产品全部发布后,可将所有产品分为三类:ET5+ET5 Touring+ES6,目标月销20000台;ET7、ES7、ES8,合计目标月销8000-10000台左右;EC6、EC7月销1000-2000台。目前的产品组合可支持每月30000台的销量目标。“如果原材料价格按目前趋势达到我们预期的下降速度,我们不改变2023年四季度蔚来品牌实现盈亏平衡的目标。”李斌预计,“碳酸锂在四季度有机会下降到20万/吨甚至更低。” 【工信部:鼓励支持海南省依托产业基础 加快壮大新能源汽车产业】 据财联社2月28日消息,对于住琼全国政协委员提案《关于支持海南以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为突破口探索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有效途径》,工业和信息化部回复称,后续将充分发挥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部际联席会议机制作用,加强部门协同,鼓励支持海南省依托产业基础,强化统筹布局,促进区域集聚和中国品牌发展,加快壮大新能源汽车产业。同时,国家税务总局回复称,将积极配合牵头部门,根据产业行业主管部门意见,结合海南产业发展需要,对将新能源小轿车整车和零部件纳入“零关税”清单问题进行统筹研究。将积极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结合产业发展方向,围绕海南自由贸易港特色优势等方面,就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纳入鼓励类产业目录问题进行统筹研究。 企业动态: 【龙佰集团:公司磷酸铁产能已达10万吨】 2月26日,龙佰集团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新能源电池材料项目是公司着眼于长远发展战略,打造第二增长曲线重点布局的领域。目前,磷酸铁产能已达10万吨,进入行业前5位,三期10万吨年内将投产,届时总产能达20万吨。公司今年将加快提升产能利用率,不断改进工艺,提高产品质量,以满足下游客户的各类需求。2023年年初国内磷酸铁市场受新增产能陆续落地、节假日等因素影响,价格有所波动,但从长期来看,增长空间仍然较大,市场竞争格局尚未明朗。 【赣锋锂业: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关于赣锋锂电投资建设年产10GWh新型锂电池及储能总部项目的议案》】 2月28日,赣锋锂业公告,2023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审议通过《关于赣锋锂电投资建设年产10GWh新型锂电池及储能总部项目的议案》。1月19日,赣锋锂业控股子公司赣锋锂电与三峡水利、东方鑫源共同设立项目公司,建设年产24GWh动力电池和年产10GWh电池PACK装配生产线。赣锋锂电还拟投资50亿元,在东莞建设年产10GWh新型锂电池及储能总部项目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唐鹏 021-51666749 马睿 021-51595780 杨玥 021-51666856 袁野 021-51595792 冯棣生 021-51666714 徐颖 021-51666707 吕彦霖 021-20707875 柳育君 021-20707895
》查看SMM钴锂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钴锂产品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电解液环节: 【多氟多阳福新材料2万吨高纯晶体六氟磷酸锂项目获批】近期,山西省生态环境厅批复了多氟多阳福新材料有限公司《关于<多氟多阳福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2万吨高纯晶体六氟磷酸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的请示》。项目位于阳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两期建设,每期建设规模为1万吨/年。多氟多阳福新材料有限公司股东结构中第一大股东为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大股东为韩国电解液公司EnchemCo.,Ltd.。 【宏源药业开启创业板IPO】2023年2月27日,湖北省宏源药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启创业板IPO招股,拟向社会公开发行不超过4725.72万股普通股,募资布局医药产业拓展和延伸。宏源药业在新能源领域布局有六氟磷酸锂,其在报告期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1-6月间,公司自有新能源业务毛利分别-962.49万元、378.00万元、23243.34万元、10570.60万元。分别占主营业务比例为-1.64%、0.76%、44%、43.96%。 【蓝固新能源推出系列钠电电解液产品】蓝固新能源成立于2021年,目前拥有江苏溧阳、浙江湖州和山东淄博三处生产基地。钠离子电解液的产能已实现年产5000吨,预计2023年5月具备年产5万吨产能。公司发展定位是成为新型电解质材料的高科技企业。通过“液态电解质-混合固液电解质-固态电解质”的技术路线,进行全产业链布局,关键原材料自我配套,打造成以液态电解质为基础,混合固液电解质为亮点,固态电解质为核心的电解质材料龙头企业。 【山东宝尼电解液锂盐项目环评公示】近期,山东宝尼新材料有限公司10万吨/年液体锂盐、6万吨/年六氟磷酸锂、5万吨/年双氟磺酰亚胺锂生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公示。该项目分三期建设,其中一期工程建设5000吨六氟磷酸锂装置配套高纯氟化氢提纯装置、1000吨双氟磺酰亚胺锂装置、10万吨液体锂盐装置,二期工程建设2万吨六氟磷酸锂装置、4.9万吨双氟磺酰亚胺锂装置,三期工程建设3.5万吨六氟磷酸锂装置,计划于2023年7月开工建设,2024年6月建成投产,建成后可年产六氟磷酸锂6万吨、双氟磺酰亚胺锂5万吨、液体锂盐10万吨。 隔膜环节: 【隔膜新秀长阳科技表示隔膜技术适用于钠离子电池】长阳科技2月27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目前生产的隔膜主要应用于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技术适用于钠离子电池,公司将积极关注相关市场和技术。据悉,长阳科技2022年10月公开隔膜产能已进入试生产,12月产线正式投入生产。 【湖北恩捷首条产线预计下半年投产】湖北恩捷位于湖北省荆门市,为上海恩捷与亿纬锂能合资创办的恩捷股份旗下首个华中地区的隔膜项目基地。项目总投资52亿元,总建筑面积近15万平方米,项目建成达产后,预计年产16亿平方米锂电池隔膜。湖北恩捷一期项目于2022年7月开工,目前部分车间已经开展设备安装,首条产线预计于今年下半年投产。 【恩捷2022年度净利达40亿元!】恩捷股份3月2日晚间公布了2022年年度报告,2022年实现合并营业收入125.91亿元,同比增长57.7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7.20%。 其他: 【捷威动力获东风乘用车公司2022年度优秀供应商】2022年,东风乘用车实现整车销量19.1万辆,同比增幅58.4%,市场地位与行业知名度得到稳步提升。捷威动力凭借在HEV市场多年的技术积累,成为奕炫MAX、皓极两款热销车型的独家电池供应商,获东风乘用车公司2022年度优秀供应商。 【三美股份年产5000吨PVDF项目开工】近期三美股份5kt/年聚全氟乙丙烯及5kt/年聚偏氟乙烯(PVDF)项目于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熟溪街道新材料产业园开工。总投资10.8亿元,建设工期为2023-2026年,2023年计划投资4亿元。 【乳源东阳光PVDF项目环评公示】乳源东阳光氟树脂有限公司1万吨/年PVDF与2.7万吨/年R142b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征求意见稿公示。其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新增PVDF及R142b的扩建项目预计将在2023年上半年开始陆续投产,扩建项目完成后,公司将会形成2.5万吨/年的PVDF以及4.5万吨/年R142b的产能。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张玲颖 021-51666775 马睿 021-51595780 杨玥 021-51666856 袁野 021-51595792 冯棣生 021-51666714 徐颖 021-51666707 吕彦霖 021-20707875 柳育君 021-20707895 唐鹏 021-51666749 于小丹021-20707870 孙贤珏 021-51666757
据外媒报道,根据土耳其官方公报3月3日公布的一项总统决定显示,土耳其已对从中国进口的纯电动汽车征收40%的额外关税。不过,外媒并没有透露土耳其采取这一措施的原因。 据悉,土耳其本地的消费者更喜欢进口汽车,但土耳其已经采取行动促进本土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所以此举可能是为了保护本土产业。 土耳其每年可以生产150万辆汽车,其中有70%至80%会出口到海外,主要是欧洲。因此,欧盟是土耳其主要的海外汽车市场,并与土耳其签署了关税同盟贸易协议。土耳其正在追随欧洲的无碳计划,希望成为电动汽车生产中心,并以此提升其工业竞争力。 土耳其政府也有自己的电动汽车开发和制造项目。土耳其第一家本土汽车制造商TOGG(由土耳其工业巨头组成)宣布计划在13年内投资220亿土耳其里拉(约24亿美元),每年生产五款共17.5万辆电动汽车。 2020年,土耳其仅售出800辆电动汽车。2021年2月,土耳其政府将电动汽车的消费税从目前的3%至15%提高到10%至60%。专家指出,这一举措可能会阻碍电动汽车在土耳其的普及和采用。
》查看SMM钴锂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SMM 3月3日讯:据SMM现货报价显示,本周钴市场依旧与锂市场呈现出了截然不同的价格走势,包括钴粉、电解钴以及硫酸钴等在内的一众钴系产品价格均相较前一周有不同程度的上涨。SMM整理了本周钴市场主要产品的价格变动情况,具体如下: 电解钴 方面: 据SMM现货报价显示,本周 电解钴 市场现货报价加速上行,截止3月3日, 电解钴 现货报价涨至28~33万元/吨,均价报30.5万元/吨,较2月24日上涨1万元/吨,涨幅达3.39%。 》查看SMM钴锂现货报价 基本面来看,据SMM近期调研显示,当前头部厂商因为交储流入零单现货较少,叠加头部厂商出厂价格仍居于高位,外盘电钴价格高位情绪面影响国内电钴价格坚挺。 但是长期来看,考虑到3月交储需求缩减,流通于现货市场的电解钴体量有望增长。叠加当前电解钴现货价格与钴盐价差较大,因此SMM预测3月电解钴价格或将有所下行。 硫酸钴 方面: 据SMM现货报价显示,本周已经是 硫酸钴 现货报价连涨的第三周,截止3月3日, 硫酸钴 现货报价已涨至4.15~4.25万元/吨,均价报4.2万元/吨,较2月24日上涨2000元/吨,涨幅高达5%。 》订购查看SMM钴锂产品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具体基本面来看,据SMM近期调研显示,从硫酸钴供给端来看,近期回收端冶炼厂受碳酸锂价格频频下调影响,对回收料采购谨慎,因此回收端钴产量受限; 从需求端来看,贸易商囤货潮刚过,化工厂商与前驱厂商开启新一轮询价采购;而成本端,一季度头部原料矿企被禁矿料或将无法运出,因此国内部分冶炼厂的部分矿料需零单采购,近期零单市场火热导致矿料价格有所上行。 SMM硫酸钴指数 方面也一同上行,截止3月3日,SMM硫酸钴指数报41752元/吨,较2月24日上涨2474元/吨,涨幅达6.8%。 四氧化三钴 方面: 四氧化三钴现货报价也在本周一同上行,截止3月3日, 四氧化三钴 现货报价涨至16.8~17.2万元/吨,均价报17万元/吨,较2月24日上涨2500元/吨,涨幅达1.49%。 消息面上,钴作为动力电池的原材料之一,如今也愈发受到各方面的重视。在2月27日,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还发布关键矿物保障战略,将锂、镍等10种半导体、蓄电池生产所需矿物指定为关键矿物并予以重点管理。 这十大矿物包括锂、镍、钴、锰、石墨、稀土等。 国内市场上, 2月27日,格林美披露其此前下属子公司——格林美(江苏)钴业股份有限公司辅助车间失火事件的相关进展。 其中提到,1月7日,格林美(江苏)生产钴产品的辅助工序锰铜综合回收提纯车间失火,所幸火势已于当日扑灭,未造成任何人员伤亡。同时,园区主导产品钴产品制造的核心工序以及园区其它核心设备也没有受到影响。 事故发生后,格林美(江苏)也严格按照上级监管部门要求对事故隐患进行排查和认真整改。在2月25日,格林美(江苏)收到泰兴市应急管理局下发的《整改复查意见书》,同意格林美(江苏)对主导产品钴产品制造核心产线恢复生产。 据悉,其恢复生产的装置和配套设备生产的核心产品为四氧化三钴、金属钴、钴酸锂等钴产品。这也意味着目前格林美(江苏)主导产品钴产品制造核心产线已全面恢复生产。 提及此失火事故对公司的影响,格林美表示,该事故虽对格林美(江苏)经营活动产生一定影响,不过考虑到公司其他下属公司生产经营情况正常,因此,该事件对公司整体经营活动未产生重大影响。 此前在格林美发布的投资者活动调研信息中,格林美曾提到,公司计划2023年销售四氧化三钴15000吨以上,动力电池回收业务计划销售20亿元以上。 SMM新能源大会来袭 看大咖们如何看后市! 伴随全球能源安全、温室效应、大气污染等问题日益严峻,能源体系转型成为全球共识。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清洁能源替代传统化石能源的革命已经到来。为响应国家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和国家“双碳”战略,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动力电池产业发展。SMM将于2023年5月9-12日在湖南长沙举办“第八届中国国际新能源大会暨产业博览会”。 本次大会主题“创新驱动发展 低碳引领未来”。大会由SMM主办,采取线上线下同步举行。大会拟邀请政、产、学、研、融、介、媒等方面重要嘉宾出席大会,大会设立高质量开幕式、新能源企业家鸡尾酒会、融通高科之夜、商务考察活动、投资促进交流会、主论坛、12个分论坛、3大闭门会、5大理事会、展览会、CLNB友谊赛、健康乐跑等重大活动。 在此,SMM诚挚邀请您出席本次大会,与行业大咖一起,共同把2023第八届中国国际新能源大会暨产业博览会打造成为产业高速发展的重要平台、技术创新的核心驱动、全球共襄的世界级盛会,为抢占世界新能源产业竞争制高点、引领全球新能源产业发展、加快实现“双碳”目标、推动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点击了解并在线报名: 》 2023年第八届中国国际新能源大会暨产业博览会
》查看SMM钴锂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钴锂产品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SMM3月3日讯:电解液本周价格持续小幅下调。六氟磷酸锂近期现货成交价受碳酸锂价格下跌影响持续下跌,部分企业以执行原有长单为主,长单价高于现货价。但目前现货购买主流成交价已至15-16万元/吨。电解液中除六氟磷酸锂外的其他组分价格相对稳定,预计短期内电解液将随六氟磷酸锂价格下跌而继续下跌。 本周电解液(三元动力用)价格为52400-66400元/吨,较上周环降3.4%。电解液(磷酸铁锂用)用)价格为33400-46400万元/吨,较上周环降5.0%。电解液(钴酸锂用)价格为64450-75450万元/吨,较上周环降3.4%。电解液(锰酸锂用)价格为30150-31150万元/吨,较上周环降3.2%。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张玲颖 021-51666775 马睿 021-51595780 杨玥 021-51666856 袁野 021-51595792 冯棣生 021-51666714 徐颖 021-51666707 吕彦霖 021-20707875 柳育君 021-20707895 唐鹏 021-51666749 于小丹021-20707870 孙贤珏 021-51666757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