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9362

  • 宁德时代一季度毛利率创近2年新高 持续布局上游锂资源降低锂价暴涨暴跌对公司的影响

    SMM 4月16日讯:宁德时代发布其2024年一季度财报数据,据财报信息显示,公司一季度营业收入总计797.71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在105亿元,同比增长7%。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宁德时代一季度营收同比下降10.4%,但是公司净利润依旧维持涨势,并且维持在百亿的规模之上,这也与其毛利率的提升密不可分,据Choice数据显示,公司26.42%的销售毛利率为近两年同期最高,也正因此,宁德时代一季度业绩报被业内解读为“超预期”。 且2024年一季度,宁德时代动力电池全球市场份额也在稳步提升,据 SNE 统计,2024 年 1-2 月公司全球动力电池市场份额 38.4%,同比提升5 个百分点;根据动力电池联盟数据,2024 年 1-3 月公司国内动力电池市场份额 48.9%,同比提升 4 个百分点。 而近日,宁德时代也发布了投资者活动记录表,其中在被问及一季度电池出货量时,宁德时代表示,公司一季度电池销量约95GWh,同比增长25%,其中储能占比接近20%,其他业务收入占比约 4%。 对于出货量同比大幅增长但是收入有所下降的原因,宁德时代表示,主要是因为原材料成本下降,电池价格相应下行,产品结构变化不大。 据SMM现货报价显示,2023年一季度 电池级碳酸锂 现货均价维持在40.28万元/吨左右,而2024年一季度 电池级碳酸锂 现货均价却已然跌至10.15万元/吨,跌幅高达74.8%,足以可见原材料价格下降幅度之大。 对于未来碳酸锂供需展望,宁德时代表示,当前锂资源在全球范围不稀缺,很多新的项目都在开发进展当中,随着新增产能逐步释放,去年开始供需出现扭转,锂价相应下行。公司会持续布局全球优质的上游资源,随着自有矿产项目投产,有利于资源供应保障、平滑成本波动,降低资源价格暴涨暴跌对公司的影响。 无独有偶,锂电双雄之一的天齐锂业也在此前被问及碳酸锂后市展望, 天齐锂业彼时表示,尽管锂价存在周期性的价格波动风险,但下游终端特别是新能源汽车与船和储能产业未来的高成长预期、有关政策的倾斜是客观存在且可合理预期的;因此从中长期来看,公司认为锂行业基本面在未来几年将持续向好。 而不论是为确保资源供应、平滑成本波动亦或是对锂市场后期依旧充满期待,当前市场上依旧不乏仍在持续布局锂矿企业的存在。前段时间,大中矿业为“抢时间”首度使用TBM开采锂矿的消息便一度引发市场的热烈探讨,作为全国乃至全球第一家使用TBM设备开采锂矿的企业,TBM设备高昂的使用价格,每米直径价格就在千万元级别、施工和运维服务费用更是需要上亿元,无数人对此望而却步,在当前的锂价下,大中矿业此举无疑令市场好奇不已。 对此, 大中矿业董秘林圃正表示,据公司当前的成本测算,就算(碳酸锂产品价格)维持在10万元/吨,大中矿业也有较高的利润,所以越早投产,就能尽快产生正向的现金流。在其看来,锂矿属于周期性行业,周期低谷是项目建设的最好时期,项目建成后有利于公司抓住下一个上涨周期。 据SMM现货报价显示,4月初,碳酸锂现货报价整体维持上涨趋势,直到近日开始有小幅下行。对于此前碳酸锂价格上涨的原因, 据SMM调研显示,3月国内碳酸锂产量42,792吨,环比31.8%,锂盐企业检修后的生产恢复和利润空间修复是3月碳酸锂产量增加的主导因素,江西宜春地区的环保因素仅对当地中、小型锂盐企业的复产进度形成拖累;不过3月碳酸锂市场需求超预期环比增长70%,碳酸锂现货流动性较紧。 SMM预计4月碳酸锂产量在多数锂盐企业稳定生产的预期下环增24%至53,135吨,然而需求端仍持续增量,且锂盐企业散单挺价情绪仍浓,短期内碳酸锂现货流动性偏紧。 不过近几个交易日,碳酸锂价格略有下行,截至4月16日, 电池级碳酸锂 现货报价维持在11~11.3万元/吨,均价报11.15万元/吨。 》点击查看SMM新能源产品现货报价 从今日最新市场调研情况来看,上游锂盐企业虽然下调报价,但多数报价下降幅度并不大,报价仍然集中于高价位附近,挺价情绪并未有明显消减,仅个别锂盐企业整体报价有较多下调。而正极企业则更多通过少部分锂盐企业和贸易市场进行低价位货源的采购以补充长协外的散单供应,但其观望情绪随价格下跌而抬升,现货市场反而未出现正极企业大量采购的补库动作。整体来看,碳酸锂现货市场成交价格重心整体有所下移。 此外,有投资者表示,当前电池价格企稳,若是后续材料价格继续上涨,公司对单位毛利有何展望?宁德时代对此回复称,公司一季度报单位单位毛利额相对稳定。基于价格联动机制,从过去几个季度来看,虽然原材料价格时有波动,但单位毛利额保持相对稳定。 海外方面,针对下半年的欧洲市场,宁德时代表示,欧洲市场近期有短期需求波动的情况,但全球的电动化趋势已经非常明确,最终还是需要靠市场化驱动。随着欧洲车企新一代电动车型放量、产品竞争力提升、高性价比的锂离子电池推动、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宁德时代对欧洲市场需求抱有信心。 受良好的财报数据带动,东吴证券给予宁德时代买入评级,其表示,宁德时代一季度出货量95gwh,国内爆款车贡献增量,超预期;一季度均价基本稳定,毛利率微增,单wh毛利稳定;增值税加计扣除增厚其他收益,27年前具备持续性;一季度汇兑损失影响,费用率较高;预计负债持续增加,现金流亮眼。风险提示:电动车销量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竞争加剧超预期。

  • 贝特瑞2023年正负极材料产销量稳步提升 研发投入9.58亿元

    4月15日晚间,贝特瑞(835185)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2023年,在全球锂电材料行业竞争压力加剧的背景下,全球负极材料龙头公司贝特瑞对内升级提效率,对外布局创价值,扎实推进各项工作。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1.19亿元,同比下降2.18%;归母净利润16.54亿元,同比下降28.42%;扣非归母净利润15.80亿元,同比下降2.59%。与上一年同期数据相比,整体营收和扣非归母净利润差距不大,行业下行期彰显经营韧性。 产销量稳步提升,彰显经营韧性 2023年,锂电正负极材料行业普遍面临去库存、降成本的发展压力。在行业下行期,依托高效的经营管理能力、完备的全产业链布局、领先的产品技术优势、全球高端的客户网络以及产能的逐步释放,公司产销量稳步提升,彰显经营韧性。 负极材料领域, 贝特瑞布局天然石墨、人造石墨和硅基负极产品体系。2023年,公司负极材料产量37.69万吨,同比增长10.72%;销量36.19万吨,同比增长9.53%;销售收入122.96亿元;毛利率24.36%,同比增加3.85个百分点。 正极材料领域, 贝特瑞生产的NCA、NCM811为代表的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具有能量密度高、性价比高等特征。2023年,公司正极材料产量为4.08万吨,同比增长22.89%;销量4.10万吨,同比增长25.77%;销售收入123.12亿元,同比增长19.52%;毛利率10.15%,同比增加2.46个百分点,实现正极材料业务的快速增长。 深化精益管理与降本增效,经营质量显著提升 面对高价库存叠加产品价格降低的挑战,锂电池材料企业盈利空间压缩。从自身出发,谋求降本增效和精益管理成了企业的重要竞争力。2023年,贝特瑞围绕原料采购、核心工序等方面全方位贯彻落实降本提效理念,使得原材料成本进一步下降。2023年,公司实现毛利率17.66%,较2022年提升1.83个百分点。同时,公司不断升级精益管理体系,强化存货管控,加大应收账款回收力度,提高资金周转效率和营运能力,显著改善公司现金流状况,进一步优化公司财务结构,为公司在面对产业周期波动时提供了更强的抵御能力。2023年,公司存货占总资产的比重为8.78%,较2022年下降了4.87个百分点;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2.60亿元,较2022年净增加了55.49亿元;截至2023年末,公司资产负债率为53.21%,较2022年下降了10.54个百分点。 此外,贝特瑞积极推进石墨化自供率提升,保证供应链稳定和产品质量。2023年,公司子公司四川瑞鞍、山东瑞阳负极项目相继投产,且预计山西瑞君和云南贝特瑞石墨化产线于2024年陆续建成投产。 加大海外布局,全球化战略快速推进 当前,国内锂电材料市场竞争加剧,叠加海外新能源汽车市场低渗透率以及欧美锂电产业链本土化保护政策的推出,锂电池材料企业陆续开启出海建厂新征程。 在全球化布局方面,贝特瑞走在行业前列。2023年,贝特瑞充分把握国际化发展的新机遇,加快推进全球化战略,加大海外布局提升全球市占率。负极材料领域,公司印尼年产8万吨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一期)正在积极建设,同时,新规划印尼年产8万吨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二期)。至此,贝特瑞已在印尼规划16万吨/年负极材料一体化产能。正极材料领域,公司计划在摩洛哥投资建设年产5万吨锂电池正极材料项目。供应链布局领域,公司将与澳大利亚Evolution就其权益下的Chilalo石墨矿项目的采销及下游合作等方面开展合作,保障产品质量,完善海外供应链布局。 前瞻性布局多项新型电池材料,构建长期竞争优势 作为一家新能源材料研发与制造企业,贝特瑞始终坚持以技术创新为引领,通过持续高强度研发投入,引领产品技术创新,构建长期竞争优势。2023年,公司研发投入为9.58亿元,占当年营业收入的比例为3.82%。高强度的研发投入为公司带来了丰硕的产品技术成果。 硅基负极领域, 贝特瑞硅碳负极材料已经开发第五代产品,比容量达到2000mAh/g以上,硅氧负极材料已完成多款氧化亚硅产品的技术开发和量产工作,比容量达到1500mAh/g以上。截至报告期末,硅基负极材料产能5000吨/年,出货量行业领先。 氢燃料电池领域, 贝特瑞自主开发“孔优化”技术,保障多物质传输孔隙通道,开发适合先进氢燃料电池膜电极使用的多孔电极碳材料。公司研发的燃料电池催化层碳材料“探氢BMC”和新型扩散层碳材料“探氢BGD”等新型材料,已经实现了多级介孔碳载体产业化突破。 固态电池领域, 贝特瑞开发出半固态和全固态电解质技术,提供一种高安全兼顾高能量密度电池材料解决方案。采用氧化物固态电解质、聚合物固态电解质及硫化物固态电解质三条技术路线,极致减少电解液用量,助力提升固态电池的安全、倍率性能与能量密度。 钠电池领域, 贝特瑞发布了比容量可达350mAh/g和首次充放电效率达90%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探钠350”、比容量可达145mAh/g和压实密度大于3.4g/cc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贝钠-O3B”。目前公司钠电正负极材料已通过国内部分客户认证,实现吨级以上订单,具备了量产供货条件。

  • 蜂巢能源前两月全球市占率增长184% 一季度插混市占率逼近13%

    日前,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3月,蜂巢能源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达2.92GWh,同比增长274%。其中,蜂巢能源三元动力电池装机量高达2.16GWh,排名前三。2024年3月,蜂巢能源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1.03GWh,同比增长139.5%,市占率从去年3月的1.53%提升至2.97%,增速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蜂巢能源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持续攀升,核心驱动力则是短刀PHEV电池的大规模上车。今年一季度,蜂巢能源在乘用车插混的市占率逼近13%,稳居第三。 不止国内市场,蜂巢能源在国际市场也有新突破。根据SNE Research发布的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数据,2024年1-2月,蜂巢能源动力电池装机量为1.6GWh,同比增长184.3%,成为TOP10榜单中动力电池装机量增长速度最快的企业,市占率也从去年同期的0.8%一路飙升至1.8%。 2024年蜂巢能源在国内、国际市场的装机量有望再破新高。一方面,今年以来更多搭载蜂巢能源电池产品陆续上市,除了坦克重磅混动车型700Hi4-T、零跑C10、理想L7 2024款等热销车型搭载蜂巢能源电池外,宝马mini、Stellantis两大国际知名品牌产品也将搭载蜂巢能源高性能、长寿命电池陆续上市。另一方面,蜂巢能源泰国工厂已于2月正式量产,为长城和合众提供先进的LCTP电池包。 据不完全统计,蜂巢能源目前已经拿到了长城、吉利、东风、岚图、Stellantis等主流车企旗下部分热门车型的动力电池订单。随着基地产能的进一步释放和客户持续拓展,蜂巢能源2024年装机量预计迎来大幅增长。

  • 【4.16锂电快讯】智利将寻求开发3至5个新的锂项目 | 宁德时代布局锂矿资源降低锂资源价格暴涨暴跌对公司的影响

    【宁德时代:持续布局全球优质的上游资源 降低锂资源价格暴涨暴跌对公司的影响】 宁德时代在调研中表示,锂资源在全球范围不稀缺,很多新的项目都在开发进展当中,随着新增产能逐步释放,去年开始供需出现扭转,锂价相应下行。公司会持续布局全球优质的上游资源,随着自有矿产项目投产,有利于资源供应保障、平滑成本波动,降低资源价格暴涨暴跌对公司的影响。 【智利矿业部长:智利将寻求开发3至5个新的锂项目】 智利矿业部长表示,接受有关锂勘探的意向申明的程序已开放,智利将寻求开发3至5个新的锂项目。 【日本大型贸易公司加强锂开发业务】 日本大型贸易公司正在积极加强有色金属锂的开发业务。锂是电动汽车电池的原材料。日本将其指定为“重要矿物”。三井物产公司4月对美国阿特拉斯锂业公司投资约45亿日元。该公司正在推进开发巴西最大的锂矿山。据称,三井物产还与该公司签订合同,在未来约五年内购买可用于制造100万辆电动汽车的31万5000吨锂精矿。根据相关计划,该公司将在今年6月前启动矿山开发,年底投产。 【工信部:1-2月全国锂电池总产量超过117GWh 同比增长15%】 工信部数据显示,根据锂电池行业规范公告企业信息和行业协会测算,1-2月全国锂电池总产量超过117GWh,同比增长15%。电池环节,1-2月储能型锂电池产量超过17GWh。新能源汽车用动力型锂电池装车量约50GWh。1-2月全国锂电池出口总额达到619.4亿元。一阶材料环节,正极材料产量达27.7万吨,同比增长4.5%;负极材料产量达23万吨,同比增长5.6%;隔膜产量达24.5亿平方米,与去年同期持平;电解液产量达13.5万吨,同比增长3.8%。 》点击查看详情 【锂电产业链多家企业IPO“搁浅”】 近日,储能电池厂商双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撤回发行上市申请,深交所终止其发行上市审核。今年以来,多家锂电企业IPO“搁浅”,锂电设备企业杰锐思、诚捷智能和电池材料回收企业吉锐科技纷纷终止上市审核。此外,昆仑新材、朗泰通科技、海博思创等公司审核中止,需要补充提交新财务资料。“前两年因产业链上下游供需错配严重,上游碳酸锂和四大主材正极、负极、电解液、隔膜价格都出现不同程度上涨。在当前的行情下,部分公司的业绩难以满足上市标准。”上述人士告诉中证报记者。随着碳酸锂价格下探,行业企业普遍出现业绩大幅下滑。数据显示,截至4月15日,申万二级行业电池板块上市公司中共68家披露了2023年业绩预告,其中16家公司预增,52家公司预减;18家公司预计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超100%。 【国内充电桩更新建设将带动超3000亿元规模市场】 据央视财经方面消息,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增加,对充电桩的性能要求也在提升。在杭州,今年计划新增和改造充电设施3000个。业内人士表示,充电设备更新涉及全产业链,会带动相应电力增容、配电设备等升级,也会催生智能有序充电桩、光伏等增量市场,预计未来三年,充电桩更新建设将有3000亿到4000亿元投资规模。 相关阅读: 【SMM分析】4月全国有17个省市峰谷价差超过0.7元/Kwh 【SMM分析】24年Q1中国储能电芯出货量超30GWh 市场持续恢复中 【SMM分析】储能电芯产销恢复中 价格后续或仍有跌势 【SMM分析】全球储能市场格局回顾与展望 【SMM分析】3月动力电池产量环比大增52% 4月仍有环增预期 【SMM分析】订单虽增开工仍有限 石墨化价格弱势运行 【SMM分析】2024年3月正极产量环增55% 4月增速放缓预期增幅16% 【SMM分析】3月中国储能中标规模恢复显著 招标要求趋于严格 【SMM分析】锂电回收市场三月行情简述 本周钴系产品多下跌 | 固态电池赛道引发热议 | 消费品以旧换新方案出炉【新能源产业一周要闻】 钴系产品多下跌 电解钴供应紧张局面略有缓解 刚果(金)或采取措施支撑市场?【SMM周度观察】 消费者以旧换新方案再传重磅利好!汽车拆解盘中大涨逾4% 超越科技领涨【热股】 汽车整车板块午后拉涨 金龙汽车一度触及涨停 消费品以旧换新文件即将出台!【热股】 一季度汽车市场实现开门红 多家车企完成交付指引 4月表现需看这一车展!【SMM专题】 【SMM分析】3月锂电市场明显回暖 4月需求向上或将持续 天齐锂业:2023年锂精矿产量创历史新高 对未来锂行业基本面仍有信心

  • “宁王”一季度业绩超预期!毛利率创近两年新高、单季净利维持百亿规模

    在营收下滑的背景下,宁德时代净利润依旧维持升势,并保持百亿规模——这得益于公司毛利率的提升,Choice数据显示,公司26.42%的销售毛利率为近两年同期最高。这份Q1业绩报被业内认为超出预期,或基于此,今日穆迪评级将宁德时代的发行人评级从Baa1上调至A3。 据财报披露,宁德时代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97.71亿元,同比下降10.41%;归母净利润105亿元,同比增长7%。此前有业内人士预计,宁德时代一季度净利润在95-100亿元,电池全球出货在85-90GWh左右,今晚宁德时代的一季报表现被业内认为超出预期。 事实上,不止于此,今日穆迪评级公司( Moody's Ratings)将宁德时代的评级提升至 A3。在评级报告中,穆迪评级副总裁兼高级信用官Chenyi Lu表示:“即使价格竞争限制了收入增长,此次评级上调反映了我们的预期,即伴随着盈利稳定、杠杆率低、净现金头寸不断增加,宁德时代的信用状况将保持稳定。” 宁德时代的主营业务主要分为三大板块:动力电池业务、储能业务和电池材料及回收和电池矿产资源,前两项业务为宁德时代的主要收入来源。 目前公司主力业务,动力电池市场价格继续下滑。市场担忧电池价格下滑影响业绩,不过,财联社记者从业内人士处获悉,在今晚举办的一季报业绩交流会上,公司高管表示,公司对经营业绩的稳定性比较关注,不会到调价那天才按那个价格进行结算,跟车企之间会约定一个暂行价格,在谈判周期中按暂行价格结算,同时按合理的预计进行预估,“我们”认为价格大概率会调整的情况下,会按照比较稳定的原则进行预估,全年看我们价格波动对利润的波动不会那么明显。 从产销量来看,行业需求依旧保持增长。一季度电池行业销量,整体呈现同比上升的趋势。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1-3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合计累计销量为167.7GWh,累计同比增长35.5%。 从市场份额来看,宁德时代出货量占比较去年进一步提升,根据SNEResearch数据,去年宁德时代全球动力电池使用量市场份额为36.8%,今年1-2月市场份额升至38.4%。 对于一季度出货结构,宁德时代高管在业绩交流会中表示,整体电池出货量为95GWh,同比增长25%,其中储能占比20%,其他业务占比4%。这意味着的锂电池占比仍在70%以上,相比于2023年报披露,储能业务占比上涨6%。 财联社记者此前从业内人士处获悉,今年Q1储能订单行情超预期,往年Q1为行业淡季,另有电池企业表示Q1储能电芯接近满产状态。 科技创新方面,宁德时代透露,神行电池开始大规模交付。从3月15日对投资者交流会中,宁德时代已表示,神行电池超充10分钟就有400公里的续航能力,许多客户和几十款车都计划量产。

  • 超亿元!这一磷酸锰铁锂公司完成A轮融资

    来自江苏珩创纳米科技有限公司(下文简称:珩创纳米)的消息显示,近日,珩创纳米已顺利完成A轮超亿元人民币融资,本轮融资由广发信德领投,黄海金控、创维投资、电科基金、正景资本跟投,此轮融资将用于持续产能扩张。 据悉,珩创纳米成立于2022年2月,专业从事新能源电池核心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现有主营产品为锂电正极材料磷酸锰铁锂(LMFP),当前主要客户为头部电动二轮车、消费电子及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生产商等。 技术方面, 珩创纳米创始团队由全球一流头部企业原陶氏化学和GE的高管、商务、研发人员组成,具有丰富的锂电及正极材料行业经验。公司现有发明专利授权50余项,在全球12个主要国家和地区均拥有磷酸锰铁锂核心专利的布局;自公司成立以来,已申请10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9项,目前已授权6项(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1项)。 产能方面, 2022年底,珩创纳米一期基地年产5000吨锂电正极材料磷酸锰铁锂产线正式投产,同时竣工2000㎡研发中心;2023年中,公司正式量产出货,全年出货量超千吨,市占率超50%;今年4月底,公司年产1万吨磷酸锰铁锂产线将建设完成,届时公司一期基地将有1.5万吨磷酸锰铁锂产能。

  • 【SMM分析】4月全国有17个省市峰谷价差超过0.7元/Kwh

    》查看SMM钴锂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钴锂产品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SMM4月15日讯: 4月,根据SMM对一般工商业用电1-10Kv电价追踪来看,4月有17个地区的最大峰谷价差超过了0.7元/kWh,其中广东省依旧以超过1.3元/kWh的价差位居第一;浙江省本月也突破1元/kWh。一般工商业电价方面,除广东、安徽、河北、吉林、山东、浙江外,其他省份不再执行尖峰电价。 政策方面: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安徽省能源局下发《关于进一步优化峰谷分时电价政策等有关事项的通知》,对峰谷分时电价浮动比例和季节性尖峰电价作了调整。新政策自2024年4月1日起执行。 根据最新调价政策,用电容量100千伏安及以上工商业用户执行峰谷分时电价政策,低谷电价在用户购电价格加输配电价基础上下浮61.8%;季节性(1月、7月、8月、9月、12月)高峰电价上浮84.3%;其他月份高峰电价上浮74%。100千伏安以下工商业用户可按年度自愿选择是否执行峰谷分时电价。 对于尖峰电价,执行范围为用电容量315千伏安及以上执行工商业两部制电价和峰谷分时电价的工业用电。执行时段为7月、8月期间每日20:00—22:00,1月、12月期间每日19:00—21:00。尖峰电价在高峰电价基础上上浮20%。据介绍,之所以这么调整优化峰谷分时电价,目的是发挥政策引导作用,服务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鼓励用户削峰填谷,保障全省电力供需平衡和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张玲颖 021-51666775 马睿 021-51595780 杨玥 021-51666856 袁野 021-51595792 冯棣生 021-51666714 徐颖 021-51666707 吕彦霖 021-20707875 柳育君 021-20707895 于小丹021-20707870 孙贤珏 021-51666757

  • 【SMM分析】储能电芯产销恢复中  价格后续或仍有跌势

    》查看SMM钴锂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钴锂产品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SMM4月15日讯: 2024年3月,280Ah方形磷酸铁锂储能电芯月均价为0.41元/Wh,环比下跌3%;100Ah方形磷酸铁锂储能电芯月均价为0.45元/Wh,环比下跌1%。 据SMM测算,截至3月末,280储能电芯理论成本为0.336元/Wh。虽然3月电芯产销近期均所有好转,但电芯供应过剩局面仍未缓解,且进入2024年,市面300+Ah电芯的迭代有所加速,对于280Ah电芯的市场或有冲击,企业竞争加剧及去库需求也造成目前市场低幅价格下探较多。后续来看,方形磷酸铁锂储能280Ah电芯价格或仍有下跌趋势。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张玲颖 021-51666775 马睿 021-51595780 杨玥 021-51666856 袁野 021-51595792 冯棣生 021-51666714 徐颖 021-51666707 吕彦霖 021-20707875 柳育君 021-20707895 于小丹021-20707870 孙贤珏 021-51666757

  • 【SMM分析】24年Q1中国储能电芯出货量超30GWh 市场持续恢复中

    》查看SMM钴锂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钴锂产品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SMM4月15日讯: 从SMM追踪数据来看,2024年一季度中国储能电芯出货量超33GWh,相比2023年四季度减少27%。拆分细分市场表现来看,表前储能市场出货约28GWh,表后储能市场(包含户储、工商业、备电等)出货约5GWh。 从2024年Q1中国储能电芯的出货区域来看,中国地区占比为82%,海外仅占18%。一季度,海外储能市场整体需求较弱。 2023年Q4,储能电池行业仍处于减产去库过程中。虽12月国内集成商为系统集中交付期,但由于前期市场储能电池库存高位,因此四季度出货量虽有所回升,但企业库存压力仍在。同时,海外欧洲继续去库,美国装机延期,其余新兴市场难以贡献有效增量,海外整体储能需求仍较低迷。 进入2024年Q1,储能市场进入传统需求淡季。拆分来看:2024年1月,国内1230年末并网冲量结束,市场成交迅速降温。但此阶段红海危机导致的市场囤货情绪,带动一部分表后储能需求,1月出货占比中表后储能达到16%,但整体1月中国储能电芯出货环比下降约24%;2024年2月,处于国内春节假期,市场需求降至全年低位,中国储能电芯出货环比下降约30%;2024年3月,电芯供应过剩局面仍未缓解,且进入2024年市面300+Ah电芯的迭代有所加速,对于280Ah电芯的市场或有冲击,企业竞争加剧及去库需求造成市场价格下探较多。而需求端结束春节影响叠加为后续并网备货,储能电芯出货量明显恢复,3月中国储能电芯出货环比大增约102%。 后续来看,SMM预计在下游需求逐步恢复及并网备货下,储能电芯出货量在二季度或将持续快速增长。但从细分市场需求结构来看,表前储能市场仍是主要需求来源;而表后储能市场需求,SMM认为或将在二季度海外去库进入尾声后,迎来稳步恢复。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张玲颖 021-51666775 马睿 021-51595780 杨玥 021-51666856 袁野 021-51595792 冯棣生 021-51666714 徐颖 021-51666707 吕彦霖 021-20707875 柳育君 021-20707895 于小丹021-20707870 孙贤珏 021-51666757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