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9378个
据了解,2025年7月4日—7月10日SMM五省铅蓄电池企业周度综合开工率为70.76%,较上周环比下滑1.07个百分点。 近期,电动自行车、汽车等蓄电池市场终端消费暂无较大起色,经销商多以消化库存为主,生产企业成品订单仍是偏弱,加之近期铅价呈偏强震荡,部分企业为了降低库存压力,工厂再次出现减停产情况,或是放假,或是直接减产,拖累本周铅蓄电池企业开工率走低。另美国关税暂停期即将结束,美国计划对多数贸易伙伴征收15%或20%的统一关税,铅蓄电池出口压力上升,后续需关注铅蓄电池出口变化对于生产企业开工率的影响。
SMM7月11日讯: 2025年上半年,磷化工行业经历了显著的价格波动和产能调整,主要受到全球经济形势、原材料供应、新能源需求增长等因素的影响。在需求方面,磷资源在新能源行业的消费持续增加。磷酸和工业一铵在正极材料磷酸铁锂行业中的应用、黄磷在电解液主原料六氟磷酸锂中的应用,其用量与去年同期都有较大量的提升。 一、磷化工产品价格回顾 2025H1,磷化工产品价格呈现分化态势。磷矿石、磷酸价格在不同地区有波动,反映出区域供需差异;工业一铵价格走势受下游需求及成本影响,有一定震荡 。六氟磷酸锂等产品价格随市场供需格局调整,整体在行业周期中寻平衡,体现出新能源产业链传导效应。 磷矿石 :价格呈现先涨后跌的趋势,年初由于供应紧张价格较高,随后因需求减弱而回落。磷矿价格预计全年会维持高位,磷矿企业有丰厚的利润。 磷酸:不同地区的磷酸价格差异明显,整体价格在上半年呈现稳中有降的趋势。工业一铵(工业级磷酸二氢铵)价格受农业冲施肥行业的影响,呈季节性的波动,3-4月份价格冲高,5-6月稳中下行。 二、供需下产能情况 产能方面,磷资源年度产能、磷酸铁锂等细分领域产能持续扩张,企业积极布局投产,行业规模效应逐步显现。产量数据中,六氟磷酸锂、磷酸铁锂等产品产量有阶段性变化,与新能源下游需求(如动力电池、储能)关联紧密,需求旺季产量提升,同时也受原材料供应、生产调度影响 。 磷化工与锂电产业链深度绑定,从磷系正极材料到六氟磷酸锂等电解质,支撑锂电材料体系。工业一铵等产品在新能源领域消耗占比变化,反映出新能源产业对磷化工拉动作用增强,而磷化工原材料价格波动,也反向影响锂电材料成本与市场竞争格局 。 三、2025年下半年展望 2025年上半年,磷化工产品市场经历了价格波动和需求变化,但整体保持增长态势。 短期看,2025H2 需关注新能源下游需求旺季(如新能源汽车产销旺季、储能项目集中建设)对磷化工产品的拉动,以及产能释放后市场竞争加剧带来的价格与利润变动 。 长期而言,随着新能源产业持续发展,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磷系锂电材料需求有望增长,磷化工企业需在技术研发(如磷系正极材料性能优化)、产业链协同(稳定上下游供应)发力,适配新能源产业升级,同时也要应对产能过剩、环保要求提升等挑战,谋求可持续发展 。 说明:对本文中提及细节有任何补充或关注固态电池的发展时,随时联系沟通,联系方式如下 : 电话021-20707860(或加微信13585549799)杨朝兴,谢谢!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马睿 021-51595780 冯棣生 021-51666714 吕彦霖 021-20707875 周致丞021-51666711 王子涵021-51666914 张浩瀚021-51666752 王杰021-51595902 徐杨021-51666760 陈泊霖021-51666836
本周铅蓄电池市场更换需求表现一般,经销商采购积极性较差,部分经销商因库存基数较大,继续对电池进行促销。而近期铅价呈偏强震荡,如电动自行车蓄电池一线品牌多次发布涨价计划,电池批发市场出现“喊涨”的情况,部分经销商计划同步上调电池批发价,主型号48V20Ah报400-430元/组,但更多的经销商表示电池销售困难,涨价预期难以兑现。另生产企业方面维持以销定产模式,周内铅价冲高回落后,部分企业按需逢低接货,以电解铅炼厂厂提货源为主,现货市场地域性成交向好。
英国关键矿产勘探公司Aterian Plc与英澳矿业巨头力拓集团合作,在卢旺达南部省进行的钻探作业中发现高品位锂矿藏。公司7月10日声明称,初步结果证实HCK项目存在高品位锂矿化,其中MWOG0002钻孔在174.6米深处发现6.9米厚的锂矿层,平均品位2.11%,其中3.45米段的品位高达3.20%。 根据2023年签署的合资协议,力拓已宣布行使第一阶段优先认股权,将获得HCK锂矿许可证51%的权益。协议规定,力拓在三年内追加750万美元投资后,持股比例可提升至75%。该项目覆盖南部省2750公顷土地,已确定19个含锂伟晶岩带。 Aterian首席执行官西蒙·罗勒森表示:"尽管仅测试了力拓实地勘察的12个远景区中的2个,这些早期发现已为后续勘探奠定良好基础。"他透露技术团队正在评估矿化规模及开发潜力,预计2025年底确定下一阶段勘探方案。 卢旺达矿业部门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7月,采矿业占该国经济总量的3%,创造7.2万个就业岗位,潜在收入达1500亿美元。锂作为电动汽车电池的核心材料,其发现将助推卢旺达新能源产业发展。
下周,宏观经济数据主要中国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中国6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美国6月未季调CPI年率、美国6月零售销售月率等数据;美联储将公布经济状况褐皮书。此外,目前美国对等关税是全球交易者最为关注的宏观事件之一,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计划对多数贸易伙伴征收15%或20%的统一关税,后续需重点关注关税政策变化。 伦铅方面,海外铅库存连续三周保持万吨级别的减量,最新降至25.24万吨,期间推动伦铅运行至2071美元/吨附近。而美国对等关税风波再起,影响从铅矿—铅蓄电池—终端汽车等板块,目前初步影响优先体现在中国进口矿和铅蓄电池出口成本抬升。同时作为东南亚铅蓄电池生产国之一的越南,与美国原就降低对美出口关税达成初步共识,但最后关头美国将税率提高至20%,越南方面至今未正式接受该协议,或在一定程度上打击铅蓄电池出口预期。日本汽车企业则是选择降价维持竞争力,据日本央行数据,上月日本对北美汽车出口价格指数同比暴跌19.4%,创下自2016年有记录以来的最大单月降幅。关税对铅消费端的影响预期加重,或拖累铅价震荡回落。预计下周伦铅将运行于2000-2060美元/吨。 国内沪铅方面,铅消费旺季预期尚未兑现,原生铅、再生铅供应亦是增量缓慢,供需两淡僵持。同时下周沪铅2507合约进入交割,交割带来的隐性库存转变为显性库存,或拖累铅价震荡回落。此外,国内铅精矿与废电瓶供应矛盾仍较突出,对铅价起到一定成本支撑作用,预计下周沪铅主力将合约运行于16900-17250元/吨。 现货价格预测:16800-17050元/吨。下周,原生铅、再生铅企业生产预计恢复,而期货交割或使现货流通货源减少,加上废电瓶等原料成本居高不下,原生铅、再生铅市场贴水交易的情况预计略有改善。另值得注意的是当前铅蓄电池市场消费好转有限,下游企业存部分逢低采购意愿,但采购量则相对有限。
SMM7月11日讯: 2025年7月8日,浙江天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 就固态电池业务向外披露。 天铁科技在金属锂的生产上拥有高效电解、除杂与净化、低温蒸馏等先进技术,确保产品纯度达到99.97%-99.98%。 公司已与欣界能源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将在欣界能源首条≥450Wh/kg固态电池2GWh量产线投产后供应金属锂材料 。欣界能源的产品主要 应用于eVTOL、机器人以及3C产品 ,这些产品对能量密度有高要求而对材料价格不敏感,未来有望进入动力电池市场。欣界电池的电芯容量为1-55Ah,能量密度为 450-550Wh/Kg,放电倍率为4C-10C,循环次数为800-1000次 。 单耗方面: 初步估算1GW产能需要约100吨锂金属负极材料。 与欣界能源的合作:供应金属锂材料, 年采购量不低于100吨,合作期限不少于5年。 天铁合作回顾: 就在5月22日晚间,天铁科技(300587)公告称当日与深圳欣界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在固态锂金属负极材料产品供应、新材料研发、产线建设等方面展开合作,为欣界能源固态2GWh量产线提供负极材料金属锂。天铁将在5年中为欣界供货超500吨,按SMM7月11日的电池级金属锂价格(552500元/吨,Li≥99.9%)测算,就当前价格55万测算,总价值近3亿! 天铁项目回顾: 2024年10月30日上午,安徽天铁锂电新能源有限公司年产5.3万吨锂电池用化学品及配套产品项目(一期)试生产仪式在合肥庐江化工园区隆重举行。项目总投资12亿元,占地300亩,产品广泛应用于医药、有机化工、橡胶、锂离子动力电池、全固态锂电、受控核聚变等多个领域。项目投产后,将形成年产3万吨无水氯化锂、1万吨电池级碳酸锂、1万吨电池级单水氢氧化锂、3000吨金属锂等生产能力。 SMM解读: 天铁科技在固态电池业务布局亮眼。凭借先进金属锂生产技术,牵手欣界能源,合作稳定且规模可观,潜在价值近3亿。与欣界能源合作瞄准高能量密度需求领域,未来或切入动力电池市场,想象空间大。 同时,自身锂电新能源项目投产,构建多元锂电化学品产能体系,从材料供应到合作应用,产业链布局逐步完善,有望在固态电池赛道抢占先机,释放更大发展潜力。 说明:对本文中提及细节有任何补充或关注固态电池的发展时,随时联系沟通,联系方式如下 : 电话021-20707860(或加微信13585549799)杨朝兴,谢谢!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马睿 021-51595780 冯棣生 021-51666714 吕彦霖 021-20707875 周致丞021-51666711 王子涵021-51666914 张浩瀚021-51666752 王杰021-51595902 徐杨021-51666760 陈泊霖021-51666836
据了解,截至7月10日,原生铅主要交割品牌厂库库存为1.34万吨,较上周减少0.65万吨。 本周华中地区铅冶炼企业突发设备故障,产量环比上周减量,同时距离沪铅2507合约交割日仅3个工作日,持货商移库交仓增多。此外铅价冲高后回落,下游企业按需逢低采购,进一步消耗冶炼企业厂库,使得冶炼企业整体库存转降。另下周沪铅进入交割时段,交割前持货商移库动作预计延续,同时铅冶炼企业设备检修结束,加上新建产能投产推进,预计交割后冶炼企业厂库或再次出现累库风险,且大概率体现在7月下旬。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6月份汽车经销商库存系数为1.42 同比上升1.4%】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7月10日发布2025年6月份“汽车经销商库存”调查结果:6月份汽车经销商综合库存系数为1.42,环比上升2.9%,同比上升1.4%,库存水平处于警戒线以下,但高于合理区间。综合预计,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联分会的统计,6月份乘用车终端销量208.4万辆,以此测算,6月末汽车经销商库存总量大致在295万辆左右。(财联社) 【中汽协: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693.7万辆 同比增长40.3%】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7月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至6月份,汽车市场延续良好态势,产销量均超过1500万辆,同比均实现10%以上较高增长。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1.4%和40.3%。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4.3%。在出口方面,今年1至6月份,汽车总体出口308.3万辆,同比增长10.4%。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106万辆,同比增长75.2%。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具体来看,国内市场在汽车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带动下明显改善,同比增速达10%以上,对车市整体增长起到很好支撑作用。新能源汽车延续快速增长态势,市场份额持续提升,引领产业加速转型升级。展望下半年,“两新”政策将继续有序实施,叠加企业新品供给持续丰富,将有助于拉动汽车消费的持续增长,汽车产业将保持健康平稳运行。(财联社) 【北京:优化小客车指标配置 更好服务家庭用车需求】 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北京市深化改革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其中提到,完善汽车消费新生态。优化小客车指标配置,更好服务家庭用车需求。培育壮大二手车经营主体,持续落实二手车销售“反向开票”、异地交易登记等便利化措施。加强汽车领域信息共享,支持第三方二手车信息查询平台发展,促进二手车放心便利交易。拓展汽车改装、租赁、赛事及房车露营等汽车后市场消费。在京津冀范围策划组织新能源汽车系列赛事,激发新能源汽车消费活力。(财联社) 【上半年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累计出口达127.3GWh,同比增长56.8%】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2025年6月动力电池月度信息。6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合计出口24.4GWh,环比增长27.9%,同比增长22.5%。合计出口占当月销量18.5%。其中,动力电池出口量为15.8GWh,占总出口量65.0%,环比增长17.1%,同比增长16.6%;其他电池出口量为8.5GWh,占总出口量35.0%,环比增长54.7%,同比增长35.2%。1-6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累计出口达127.3GWh,累计同比增长56.8%。合计累计出口占前6月累计销量19.3%。其中,动力电池累计出口为81.6GWh,占总出口量64.1%,累计同比增长26.5%;其他电池累计出口量为45.6GWh,占总出口量35.9%,累计同比增长174.6%。(科创板日报) 【红星发展:部分固态电池企业采购公司锰系产品用于验证】 红星发展在互动平台表示,下游部分固态电池企业向公司采购了部分锰系产品,用于电池性能的验证。公司涉及到锰系产品的产能主要为电解二氧化锰和高纯硫酸锰,产能均为3万吨/年;同时,公司掌握有四氧化三锰产品生产技术,该产品已经完成中试验证,但暂无产品产出。(财联社) 【德瑞锂电:正在全力推进新建产能的竣工验收工作】 德瑞锂电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正在全力推进新建产能的竣工验收工作,目前尚未投产。根据项目的规划,新建产能将结合公司销售和订单的情况,逐步释放。首期投入的产能及产品类型仍以公司从事的锂锰、锂铁等锂一次电池为主。(财联社) 相关阅读: 韩国启动聚合物基固态电池项目 三大项目协同助力技术突破【SMM分析】 美国Nuvvon 宣布推出新一代固态锂离子电池 实现重大技术突破【SMM分析】 英国Ilika与韩国SK On在固态电池领域取得重大进展【SMM分析】 美国Nuvvon 宣布推出新一代固态锂离子电池 实现重大技术突破【SMM分析】 西高院宣布在建项目完成后将具体固态电池的检测能力【SMM分析】 【SMM分析】 周度磷酸铁锂市场小结 【SMM分析】多重因素影响下 2025年H1负极材料行情回顾 我国在固态电池制造领域取得里程碑式进展!固态电池板块再度活跃【SMM热点】 【SMM分析】近期回收事件新进展:6.30-7.4 【SMM分析】特朗普“大而美”法案终止电动车税收优惠:美国新能源车市场政策退坡与产业博弈 【SMM分析】玻利维亚国会爆发激烈冲突 锂矿合作争议引发抗议浪潮 价格战、汽车关税、智驾“更名” 上半年汽车市场“忙到飞起” !【SMM热点】 【SMM分析】 周度磷酸铁锂市场小结 【SMM分析】 电芯大厂招标开启,下半年磷酸铁锂价格会继续跌吗? 固态电池赛道持续火热!7月刚过 已有超20家企业回应相关布局【SMM热点】 【SMM分析】6月正极材料产量环比微增 动储两端需求差异明显 【SMM分析】成本端承压缓解 助推6月负极产量增长 【SMM分析】2025年6月SMM国内碳酸锂总产量环比增长8% 同比增加18%
7月10日,中汽协发布6月汽车工业产销情况。6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79.4万辆和290.4万辆,环比分别增长5.5%和8.1%,同比分别增长11.4%和13.8%。 上半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562.1万辆和1565.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5%和11.4%,产量增速较1-5月收窄0.2个百分点,销量增速扩大0.5个百分点。 新能源车产销逼近700万辆 出口突破百万大关 新能源车方面, 6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6.8万辆和132.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6.4%和26.7%,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5.8%。 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1.4%和40.3%,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4.3%。 国内销量方面, 6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112.4万辆,环比增长2.7%,同比增长16.7%。其中,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销量105.4万辆,环比增长2.3%,同比增长14.7%;新能源商用车国内销量7万辆,环比增长8.2%,同比增长58.6%。 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587.8万辆,同比增长35.5%。其中,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销量552.4万辆,同比增长34.3%;新能源商用车国内销量35.4万辆,同比增长55.9%。 6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占汽车国内销量比例为48.6%;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销量占乘用车国内销量比例为51.8%;新能源商用车国内销量占商用车国内销量比例为25.2%。 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占汽车国内销量比例为46.8%;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销量占乘用车国内销量比例为50.4%;新能源商用车国内销量占商用车国内销量比例为21.8%。 新能源乘用车产销方面, 上半年,新能源乘用车中,各级别销量均呈不同程度增长,目前销量主要集中在A级和B级,累计销量分别为192.8万辆和17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2.3%和14.2%。C级新能源乘用车同比显著增长。 上半年,新能源乘用车中,30-40万价格区间销量同比下降,其他价格区间销量均呈正增长。目前销量仍主要集中在15-20万价格区间,累计销量151万辆,同比增长16.8%。 销量排名方面, 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五位的集团销量合计为659.9万辆,同比增长43%,占新能源汽车销售总量的95.1%,高于上年同期1.8个百分点。 出口方面, 6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20.5万辆,环比下降3.6%,同比增长1.4倍。其中,新能源乘用车出口19.7万辆,环比下降3.8%,同比增长1.4倍;新能源商用车出口0.8万辆,环比增长2.9%,同比增长2.2倍。 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106万辆,同比增长75.2%。其中,新能源乘用车出口101.1万辆,同比增长71.3%;新能源商用车出口4.9万辆,同比增长2.3倍。 具体来看,6月,我国纯电动汽车出口13万辆,环比下降6.1%,同比增长1倍;插混汽车出口7.5万辆,环比增长1.1%,同比增长2.4倍。 上半年,我国纯电动汽车出口67万辆,同比增长40.2%;插混汽车出口39万辆,同比增长2.1倍。 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近300GWh 出口量为81.6GWh 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的2025年6月动力电池月度数据, 产量方面 ,6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合计产量为129.2GWh,环比增长4.6%,同比增长51.4%。 上半年,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累计产量为697.3GWh,累计同比增长60.4%。 销量方面 ,6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销量为131.4GWh,环比增长6.3%,同比增长41.7%。其中,动力电池销量为94.1GWh,占总销量71.6%,环比增长7.6%,同比增长34.9%;其他电池销量为37.4GWh,占总销量28.4%,环比增长3.4%,同比增长62.5%。 上半年,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累计销量为659.0GWh,累计同比增长63.3%。其中,动力电池累计销量为485.5GWh,占总销量73.7%,累计同比增长51.6%;其他电池累计销量为173.5GWh,占总销量26.3%,累计同比增长108.5%。 出口方面 ,6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合计出口24.4GWh,环比增长27.9%,同比增长22.5%,合计出口占当月销量18.5%。其中,动力电池出口量为15.8GWh,占总出口量65.0%,环比增长17.1%,同比增长16.6%;其他电池出口量为8.5GWh,占总出口量35.0%,环比增长54.7%,同比增长35.2%。 上半年,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累计出口达127.3GWh,累计同比增长56.8%,合计累计出口占前6月累计销量19.3%。其中,动力电池累计出口为81.6GWh,占总出口量64.1%,累计同比增长26.5%;其他电池累计出口量为45.6GWh,占总出口量35.9%,累计同比增长174.6%。 装车量方面 ,6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58.2GWh,环比增长1.9%,同比增长35.9%。其中三元电池装车量10.7GWh,占总装车量18.4%,环比增长2.0%,同比降低3.4%;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47.4GWh,占总装车量81.5%,环比增长1.9%,同比增长49.7%。 上半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299.6GWh,累计同比增长47.3%。其中三元电池累计装车量55.5GWh,占总装车量18.5%,累计同比下降10.8%;磷酸铁锂电池累计装车量244.0GWh,占总装车量81.4%,累计同比增长73.0%。
SMM7月10日讯: 聚合物基固态电池项目启动 5月19日,韩国贸易、工业和能源部宣布启动一个关键研究项目,致力于开发聚合物基固态电池技术。该项目荟萃了韩国科研与产业界的顶尖力量,包括Amo Greentech公司、忠南国立大学以及韩国光子技术研究所。项目旨在为快速增长的小型IT和可穿戴设备市场,开发出轻量化、高能量密度且安全的固态电池,满足智能手表、VR耳机、无线耳机和智能戒指等设备的需求。 目标明确:支持小型化市场,推动可穿戴设备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小型IT与可穿戴设备市场迅速扩张。然而,现有电池技术在重量、安全性和能量密度上的局限,成为制约这些设备发展的瓶颈。此次的聚合物基固态电池项目正为解决这一瓶颈而生,计划从2025年持续到2028年,总投资额高达358亿韩元,其中政府出资250亿韩元,私营部门投入108亿韩元。 项目目标是开发轻量化、高能量密度且具有高安全性和柔性化特点的固态电池,以满足小型可穿戴设备的特殊需求。韩国政府希望通过这一项目,加速可穿戴设备的普及,使设备更加轻便、安全,并彻底消除火灾隐患,为用户提供更为安全和可靠的使用体验。 多项目协同推进,构筑固态电池技术矩阵 除了聚合物基固态电池项目,韩国还同时推进另外两个国家资助的固态电池项目,构建了一个全面的固态电池开发矩阵。 超小型层压陶瓷固态电池项目(氧化物基) 项目于2023年启动,计划持续至2026年,总投资294亿韩元,其中政府投入212亿韩元,私营部门出资82亿韩元。目标是开发低功耗、高安全性的氧化物基固态电池,能直接贴在PCB基板上,作为电子设备辅助电源,进一步推动电子设备的微型化和高性能化。 高性能下一代二次电池技术项目(硫化物基) 该项目投资额高达1172亿韩元,由固态电池企业和科研机构联合研发,目标是开发适用于中大型应用的硫化物基固态电池,探索锂金属电池和锂硫电池等下一代技术。这一项目不仅专注于电池性能提升,还推动环保出行,为电动汽车和储能系统提供有力支持。 三大项目协同,投资总额超过1800亿韩元 韩国这三个固态电池开发项目的总投资额高达1824亿韩元(约合9.54亿人民币)。通过对聚合物基、氧化物基和硫化物基三种技术路线的同步推进,韩国旨在实现固态电池技术的全面突破,不仅满足小型可穿戴设备的需求,还为中大型应用提供高性能解决方案 说明:对本文中提及细节有任何补充或关注固态电池的发展时,随时联系沟通,联系方式如下 : 电话021-20707860(或加微信13585549799)杨朝兴,谢谢!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马睿 021-51595780 冯棣生 021-51666714 吕彦霖 021-20707875 周致丞021-51666711 王子涵021-51666914 张浩瀚021-51666752 王杰021-51595902 徐杨021-51666760 陈泊霖021-51666836 杨朝兴021-20707860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