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87

  • 港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 航运和半导体股逆势走强

    尽管港股今日早间曾小幅上涨,但并未足以改变近期低迷的市场氛围。截至收盘,恒生指数跌0.11%,报收17915.55点;科技指数跌0.33%,报收3697.21点;国企指数跌0.08%,报收6368.1点。 注:科技指数的表现 值得关注的是,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18日在早盘宣布,港交所在恶劣天气下不停市。具体来看,9月23日起,香港证券市场在恶劣天气下将维持运作,香港悬挂八号风球或以上,或发出黑色暴雨警告信号期间,投资者仍可以继续交易。受以上消息刺激,恒生指数和科技指数盘中一度翻红,其中科技指数涨幅曾超1%。 今日市场 从市场表现来看,航运、半导体、汽车等个股上涨,而医药、房地产股走低。 集运欧线期货飙升近6% 中远海控涨超5% 航运股中,中远海控(01919.HK)、中远海发(02866.HK)、东方海外国际(00316.HK)分别上涨5.45%、4.59%、3.95%。 注;航运股的表现 消息方面,航运股主要受到欧线集运期货持续上涨。截至收盘,板块指数涨5.76%,报5028点。 注:欧线集运期货今日的表现 加之此前联合国通过巴以停火提案,但该议案为美国积极斡旋旨在实现自身战略下产物,巴以双方态度消极。华福证券指出,两方目标有不可调和的冲突,短期内局势难以缓和,绕行导致的舱位偏紧、港口拥堵以及提前进入旺季是支撑船公司提涨的主要驱动。 半导体股延续涨势 华虹半导体涨近4% 半导体股中,华虹半导体(01347.HK)、宏光半导体(06908.HK)、中芯国际(00981.HK)分别上涨3.83%、3.66%、3.21%。 注:半导体股的表现 消息方面,相关媒体报道,在产能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台积电将针对3nm、5nm先进制程和先进封装执行价格调涨。其中,台积电3nm代工报价涨幅或在5%以上,先进封装明年年度报价涨幅在10%—20%。 市场未受股神减持影响 比亚迪小幅收涨 汽车股中,长城汽车(02333.HK)、华晨中国(01114.HK)、比亚迪股份(01211.HK)分别上涨2.30%、1.18%、0.09%。 注:汽车股的表现 消息方面,根据港交所数据,“股神”巴菲特旗下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于6月11日减持134.75万股比亚迪H股,减持每股平均价格为230.46港元,减持金额为3.1亿港元,持仓比例由7.02%降至6.9%。从全天的表现来看,比亚迪的股价未出现较大波动,收盘仍小幅收涨。 此外,国家统计局6月17日发布数据显示,5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6%,环比增长0.30%。分产品看,3D打印设备、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6.3%、33.6%、17.3%。 医药股多数走弱 药明生物跌近2% 医药股中,腾盛博药-B(02137.HK)、药明康德(02359.HK)、药明生物(02269.HK)分别下跌6.19%、3.82%、1.79%。 注:医药股的表现 消息方面,医药股受美国《生物安全法案》风波影响,中国CXO企业药明生物美国伍斯特基地暂停建设消息引发市场猜测。药明生物回应称,这是公司内部的正常调整,只是暂停。 药明生物方面并没有回应是否跟美国《生物安全法案》草案风波有关,只是称:“所有基地在建设过程中,都会有设计调整,这是正常运营。” 房地产股延续弱势 龙湖集团跌3% 房地产股中,龙湖集团(00960.HK)、绿城中国(03900.HK)、中国海外发展(00688.HK)分别下跌3.18%、3.08%、2.53%。 注:房地产股的表现 消息方面,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5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42571亿元,同比下降24.3%。其中,国内贷款6810亿元,下降6.2%;利用外资11亿元,下降20.3%;自筹资金14816亿元,下降9.8%;定金及预收款12584亿元,下降36.7%;个人按揭贷款6191亿元,下降40.2%。 南向资金 今日南向资金持续净流入,其金额流入58.61亿元。自今年以来,南向累计流入近3154.20亿港元。 注:南向资金自今年以来的表现 个股新闻与异动 【武汉有机首日大涨近30% 公开发售获337倍认购】 武汉有机(02881.HK)上市首日大涨27.64%,报收7.02港元。根据招股结果,公开发售接获337.57倍认购,一手(500股)中签率5.01%。该公司主要专注于甲苯氧化及氯化产品、苯甲酸氨化产品、以及其他精细化工产品制造。 【协鑫科技涨超4% SNEC新技术频繁涌现】 协鑫科技(03800.HK)涨4.55%,报收1.38港元。华泰证券发布研报称,本次光伏SNEC展会新技术涌现频繁,“内卷”背景下产业链均希望通过更具性价比的新技术寻找破局之道。与降本增效相关的新技术若成功产业化,有望加速老旧产能出清。

  • 景气度再超预期?港股航运概念连日走强 机构称7月运价或继续提涨

    受主要港口拥堵及头部船企业绩预期上调等利好带动,近日A股及港股航运概念持续走强,龙头中远海控AH股更是同步刷新阶段高位。 截至发稿,今日港股航运概念进一步上扬。中远海运港口(01199.HK)涨超6%,中远海控(01919.HK)涨超4%,创年内新高。太平洋航运(02343.HK)、中远海能(01138.HK)均涨超3%,东方海外国际(00316.HK)跟涨约2%。 消息面上,受市场需求强劲带动,集运指数欧线期货短线连日拉升。叠加近日多家头部航运企业上调业绩预期,市场对航运股的情绪持续升温。 其中,全球航运领头羊马士基一个月内两次上调全年业绩预期,最为市场所关注。 根据最新指引,马士基将全年基础息税折旧前净利润(EBITDA)预测提升至70亿至90亿美元,之前预估为40亿至60亿美元。 此外,花旗在近期的报告中,也将中远海控及东方海外国际的年度盈利预测分别上调了74%和101%。 另一方面,近日有关新加坡港口拥堵恶化的消息持续在市场中发酵,正逐渐成为推动航运股上涨的新动力。 华福证券分析师陈照林在本周的报告中指出,由于天气因素叠加旺季提前到来,全球第二大集装箱港口新加坡港堵塞恶化,货船停泊时间延长至7天,准班率预计进一步恶化,或支撑海运费进一步上涨。 对此,东证期货分析师兰淅6月4日发布报告表示,当前6月舱位已出现紧张,供需偏紧的格局或向7月延续,这意味着7月运价提涨概率大幅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航运股走强的过程中,市场对旺季提前抢运的需求爆发已有所反应。但显然6月航运市场的波动再一次引发了预期强化。 东证期货认为,目前航运需求转弱的节点并不一定会在8月底之前到来,但9月转弱的概率依然存在。而如果8月需求维持偏强,8月运价或被进一步推高。 不过,花旗提醒称,航运股股价已大致反映运费增幅和盈利前景,未来几个月市场情绪可能会保持强劲,但不建议投资者追涨入市。

  • 交易提示:端午节假期来临 港股、A股6月10日(星期一)休市1天

    6月10日为端午节,港股将在6月10日(星期一)休市一天,6月11日(星期二)恢复正常交易。 A股:6月10日(星期一)休市,6月11日(星期二)起照常开市。 沪、深股通(北向)、港股通(南向)方面,6月10日(星期一)不提供服务,6月11日(星期二)起照常开通服务。北向互换通亦于6月10日(星期一)关闭。 美股正常交易。

  • 瑞银:A股市处于稳步上升调整阶段 香港新股市场正释放积极信号

    作为瑞银全球最大的论坛——瑞银亚洲投资论坛,正一连5日在香港召开。值得注意的是,论坛前身为瑞信的全球旗舰论坛,瑞银接手后的本次论坛以“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为主题。 自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亚洲投资论坛已成功举办了27届。今年的论坛更是吸引了3000名参与者,其中包括美国第68任国务卿、前美国总统气候特使约翰·克里、201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罗默、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及香港交易所行政总裁陈翊庭等100位演讲嘉宾。 中国股市正处于稳步上升的调整阶段 “当前市场环境与2016年颇为相似。除了政策层面的持续支持外,从微观层面来看,上市公司的基本面状况比2015年和2016年更为健康。目前,中国上市公司的杠杆率有所下降,远低于2015年和2016年的水平,现金流处于历史高位,且企业利润表现亦较为出色。”瑞银中国股票策略研究主管王宗豪表示。 王宗豪认为,中国股市目前正处于稳步上升的调整阶段。如果上述预期成真,随着房地产市场的逐步稳定,预计中国股市在明年将展现出更为强劲的表现。特别是港股市场,自4月中下旬以来已迎来了显著的反弹。从交易角度来看,一些海外长期资金已开始积极购入中国股票。 外资大量购入中国股票,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原因:首先,中国大型互联网公司的利润表现超出预期,每股收益(EPS)并未下调,这些公司正在进行大规模的股票回购或增加股息分配。其次,外资对中国房地产市场可能引发的潜在系统性风险的担忧正在减少,市场之前对房企债务问题的解决方式存在疑虑,但现在这方面的担忧已大幅减轻,外资对中国市场的信心得到增强。第三,去年中国股市板块轮动频繁,股价与基本面的关联度较低,导致外资在中国股市获利困难。而今年,基本面良好的公司股价呈现出相应的正面反应,股价与基本面的关联度更高,吸引了更多外资流入中国市场。 关于中国相关股票的配置建议,王宗豪表示,瑞银建议采取“杠铃型”配置策略。在杠铃的一端,瑞银建议投资者购买高股息率的股票。由于政策和股东需求,许多中国公司已逐步提高其分红比例。当前中国十年期国债利率处于历史低位,股息与十年期国债利率之间的息差处于历史高位,使得高分红股票极具吸引力。 在杠铃的另一端,作为进攻性策略,瑞银建议关注互联网等行业,并有选择性地考虑一些消费类股票。在消费股票中,建议投资者关注那些具有一定价格提升空间的行业,如啤酒行业。此外,还建议考虑与出行、服务相关的消费行业。 香港新股市场释放积极信号 瑞银亚洲股票资本市场部联席主管张倩嘉分析指出,尽管今年以来香港完成上市的新股数量较少,但瑞银手中仍有多个IPO项目,海外主权基金或长期基金的投资者对这些项目持积极态度,这表明香港新股市场正逐渐转向正面。 由于缺少大型项目,今年最初几个月香港IPO募集资金同比有所下降。然而,无论是从一级市场的认购情况,还是从二级市场的表现来看,都显示出资金正逐步加强对港股新股的关注。以一级市场为例,过去一个月内恒生指数表现强劲,国际性基金显示出增仓迹象,而在港上市的中国内地科技公司的业绩同样引人注目。在这种趋势下,预计下半年港股市场将有更好的表现。 “特别是中国证监会最近表示支持内地行业龙头企业来港上市后,许多公司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瑞银全球投资银行部副主席李镇国表示,相关政策的推出将有助于提振香港二级市场的气氛,并为短期内大型新股来港上市奠定基础。 据了解,陈翊庭在出席瑞银亚洲投资论坛时也提到,尽管年初至今香港只有约20家新股完成上市,且平均规模较小,但当前的投资气氛已较年初有明显改善,正在港交所“排队”的有效上市申请数量约有百个。在市场估值较低、监管支持和新兴投资主题等三大利好因素的推动下,预计今年香港将完成一系列不错的新股上市。 聚焦中国企业海外扩张趋势及机遇 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和国内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目光投向海外市场,扩大海外业务成为龙头企业拓展利润空间的重要手段。 瑞银研究表明,过去十年,A股上市公司的海外收入占比从5%-6%增长至2023年的11.5%。同时,海外市场的毛利率通常高于国内市场,这意味着海外扩张带来的利润空间更大。 瑞银证券证券研究部总监徐宾表示,企业海外扩张主要有两种方式,包括直接出口和“中国+1”战略,后者指的是在海外进行产能扩张和积极的投资建厂活动。目前,东盟国家、拉美地区以及欧洲市场已成为中国企业海外扩张的三大重点目的地。 “东盟国家的优势在于市场需求旺盛,同时也能避免美国对中国的直接关税影响。此外,以墨西哥为代表的拉美地区的投资热度也在上升,今年第一季度,近20家A股上市公司宣布了在墨西哥的投资计划,数量已超过东盟。最后,以德国和塞尔维亚为代表的欧洲市场已成为中国企业海外扩张的重要目的地。”徐宾提到。 随着企业海外扩张力度的加大,哪些行业将迎来投资机遇? 徐宾表示,我国直接出口的产品结构已经发生变化,并在全球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预计出口“新三样”将继续保持优势。此外,已经完成进口替代的公司也完全有能力将品牌竞争力扩展到海外市场。中国企业在本土生产具有成本优势,这种优势可以复制到海外市场。然而,海外扩张的最大瓶颈在于产业链优势短期内难以转移到海外市场。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企业的海外扩张将从单打独斗的方式转变为“以产业链的方式走出去”,这将使中国的成本优势完全复制到海外市场,展望未来,这可能成为中国企业海外扩张的重要方式。

  • 房市再迎利好 远洋集团飙升超40%领涨地产股

    利好政策再度推动房地产股走强。截至发稿,远洋集团(03377.HK)、世茂集团(00813.HK)、旭辉控股集团(00884.HK)、雅居乐集团(03383.HK)、龙湖集团(00960.HK)分别上涨41.03%、25.47%、21.05%、14.75%、14.31%。 注:房地产股的表现 消息方面,政治局会议提出要“优化增量住房”大背景下,近段时间多个城市出台减少公摊面积新规,再度引发市场对公摊面积的讨论。 有市场消息称,2024版《深圳市建筑设计规则》将于近日正式发布,修订内容包括:减少住宅公摊面积,有效提高得房率,住宅和宿舍实行150米限高等。对此,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方面向记者表示,相关文件预计将于下周在官网上发布,具体内容以发布文件为准。 此外,杭州市临安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日前发布公告,经临安区人民政府研究决定,将收购一批商品住房用作公共租赁住房。房源要求位于杭州市临安区范围内。 对于杭州临安收购商品住房政策用于公租房的政策,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此次政策属于全国首创,同时也说明国家队入手,是对中央政治局会议“统筹研究消化存量房产和优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的落实,这也是针对房企的库存房源落实了新的去化导向。 近期超50城表态支持住房“以旧换新” 除了以上利好之外,广州市花都区房地产行业协会、广州市房地产中介协会花都会员服务委员会、广州市花都区建筑装饰协会近日官宣,将于2024年5月15日—2025年5月14日期间,联合开展商品房以旧换新“焕新购”活动,推进商品房“以小换大”“以旧换新”“以低配换高配”。 然而广州的“以旧换新”并非首例。根据中指研究院监测数据,截至5月6日,全国已有超50城表态支持住房“以旧换新”,包括上海、深圳等均出台了相关政策。 对此国泰君安证券指出,政策作用下,预期市场信心的逐步提振将引导销售走向企稳,而土地市场将会迎来多地供应规模、节奏、方向等的调整。从销售市场看,近期政策密集落地有助力市场预期修复,并带动市场交易活跃度的提升。

  • 港股概念追踪 | 铜价创两年来新高 机构表示供需短缺以及通胀交易将继续推升铜价

    周三欧盘交易时段,伦敦金属交易所(LME)三个月期铜上涨2.7%,创下两年来新高,达到每吨10390美元。与此同时,纽约商品交易所的铜期货主连价格一度大涨逾4%,创下了历史新高。铜价最近一路高歌猛进,反映出人们对以美国为首的全球经济恢复增长的乐观情绪,以及对中国经济的看好。此外,希望从持续的通胀压力中获利的人也对铜有需求。 值得关注的是,美国基础通胀的指标在4月出现了六个月来的首次降温,昨日美联储公布的数据显示,剔除食品和能源成本的核心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环比上涨0.3%,同比上涨3.6%,符合预期,前值3.8%。机构分析师Adam Button表示,今天的美国CPI报告为美联储今天再次降息打开了大门,并导致了一轮广泛的美元抛售。国联证券表示2024年以美联储为代表的海外经济体央行将重启降息以提振经济,对铜价抑制逐渐弱化。 同时,五矿证券表示,在“二次通胀”预期渐起,矿端持续偏紧背景下,工业金属价格均出现较大幅度反弹,本轮上涨主要系金融属性与供需层面共振,金融属性上,年初降息预期延后,海外重回通胀状态,以美元计价的金融品种整体偏强,供需层面,矿端复产推迟、TC持续下行,海内外冶炼厂减产使得锭端过剩程度有所缓解。全球制造业PMI重回扩张区间预示制造业开始触底回升带动需求回暖。 此外,美欧日发达经济体和我国或处于本轮动去库周期的末期,叠加主要东盟经济体的制造业景气度自2023H2以来陆续重回扩张区间,海内外有望迎来补库周期共振。目前海外需求率先修复,2024年以来LME+COMEX铜库存去化超20%。国内方面,考虑到能源转型对电网、电源端投资和锂电产业链的拉动,叠加3月国内制造业PMI创下近一年新高并显著超预期。 供需方面,在矿端扰动不断和冶炼端隐忧犹存的背景下,叠加海内外需求修复,中信证券预计2024年全球精炼铜供需平衡为-15.8万吨,有望从紧平衡转为小幅短缺。随着需求修复以及中长期供给增量下滑,该行预计全球精炼铜供给缺口将于2025年起大幅拉阔,预计2025-2026年全球精炼铜供需平衡为-65.4/-94.0万吨。 与此同时,赞比亚削减电力供应,中非铜矿带面临产量减量。若赞比亚1/5的矿企产量受到影响,预计影响铜产量15.2万吨。铜矿减停产事件持续发生,前期减停产的CobrePanama和Sossego铜矿复产预期再度推后。2023年全球铜矿产量2200万吨,其中赞比亚产量76万吨,刚果金产量250万吨,分别占比3.5%和11.4%。 天风证券表示,供应端短期矿端干扰事件频发导致产出不及预期,中长期低资本开支限制矿端供给,虽然冶炼端新投产能较多,但考虑到急速下滑的加工费以及原料端原生矿以及废铜增量有限,预计电解铜产出受限。而需求端全球传统需求预计有修复预期,此外新能源需求有望在未来几年持续提供增量。供紧需增背景叠加当前全球铜库存水平位于历史低位,预计中长期铜价中枢将稳步上行。 另外,人工智能计算迅速崛起,拉动铜需求快速提升。数据中心用铜需求主要集中在配电设备(75%)、接地与互联(22%)、管道暖通空调(3%)。此外,英伟达超级AI芯片GB200引领“高速铜连接”新篇章。随着数据中心建设推进及耗电量的持续提升,用铜需求不断增长,国金证券预计2026年全球数据中心用铜量约为46-112万吨。AI及5G促进PCB产值提升及电子电路铜箔产业升级,预计2026年中国和全球PCB用铜箔量分别为35.84/68.30万吨。 中信证券近期研报表示,2024年3月以来铜价持续上涨,此前一度突破9500美元/吨。展望未来,该行认为在矿端持续偏紧、冶炼端减产落地预期下,叠加海内外主动补库周期时点临近,铜供需格局或将转为短缺。金融属性方面,铜的交易逻辑从此前的降息预期过渡到通胀预期,在需求和成本两维度为铜价提供支撑。建议按照“成长、价值、组合”维度配置国内铜矿板块。 相关概念股: 紫金矿业(02899):2023年度,紫金矿业矿产铜101万吨,同比增长11%;矿产金67.7吨,同比增长20%;矿产锌(铅)46.7万吨,同比增长3%;矿产银412吨,同比增长4%。 洛阳钼业(03993):公布2024 年主要产品产量和实物贸易量指引,公司铜、钴产量继续高速增长。根据指引,公司2024年计划产铜52-57万吨,产钴6-7万吨,较2023年增加铜产能10万吨以上、钴产能1万吨以上。此外,公司计划产钼1.2-1.5万吨,产钨0.65-0.75万吨,产铌0.9-1万吨,产磷肥105-125万吨,实现实物贸易量500-600万吨,较2023年保持稳定。 五矿资源(01208):致力于勘探铜锌资源,全球铜锌资源领军贡献者。公司一直致力于采矿业,主要开采铜及锌,以及少量黄金、银等矿产资源。五矿资源作为一家多元化基本金属公司,拥有四个运营矿山。公司第一大股东为中国五矿香港控股有限公司,五矿资源属于中央国有企业。公司未来营业收入与利润会随着Las Bambas铜矿恢复满负荷运转而大幅提高。 江西铜业股份(00358):江西铜业拥有国内最大的露天铜矿——德兴铜矿。除德兴铜矿外,还有永平铜矿、城门山铜矿、武山铜矿、银山铜矿四家全资控股的矿山,公司五大矿山铜资源储量合计730万吨,平均剩余可开采37年,公司仅五大矿山铜储量约占全国储量的21%。

  • 欧线集运期货冲破4000点 “二轮提价”预期催化航运港股走强

    受欧线集运期货连日上扬催化,港股航运板块今日再度走强,多只个股创下阶段新高。 截至发稿,乐舱物流(02490.HK)涨近8%,中远海发(02866.HK)涨超6%,中远海控(01919.HK)涨超5%,中远海能(01138.HK)涨超4%,东方海外国际(00316.HK)、海丰国际(01308.HK)等公司均有跟涨。 消息面上,今日欧线集运主连高开高走,截至发稿,欧线集运期货主连价格涨超15%,突破4000点大关,引爆市场情绪。 另据报道,上周宁波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NCFI)报收于1812.8点,较前一周上涨13.3%,连续两周环比涨幅达两位数。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部分航线舱位紧张状况持续,目前船公司已普遍推涨下旬开航航次运价。 广发期货分析师张若怡在5月10日的报告中还称,上游船司5月报价提涨力度较大,目前主流船司公布的运费报价来看,二轮涨价在即。 另一方面,由于即将来临的海运传统旺季,进一步催化了市场对航运需求预期的走高。 来自广发期货的数据显示,随着海运旺季的来临,全球港口挂靠近期有所回升,市场活跃度有所改善。 与此同时,集装箱船闲置比例整体小幅回落,目前集装箱船仅有1.8%的闲置运力,其中热闲置运力约1.8%,几乎没有冷闲置。 此外,由于此前全球航运交通事件和巴拿马运河干旱发酵,导致本月全球港口拥堵率也有所提升,目前全球港口拥堵运力约813万 TEU,同比上升1.69%,拥堵运力占所有船队运力的28.75%。 南华期货则在5月10的航运周报中也指出,从基本面来看6月出货量良好,供应端也有船公司调控运力,供求压力均有所缓解,利好于集运期价。

  • 港股恒生科指3日再度领涨三大指数 快狗打车单日飙升超90%

    虽然港股市场五一假期期间只有两个交易日,但是其表现仍很抢眼。截至收盘,恒生指数、科技指数、国企指数分别累计上涨4.01%、7.31%、4.36%,报收18475.92点、3971.29、6547.29点。 注:恒生科技指数的本周表现 具体来看,恒生科技指数在5月2日到3日期间累计上涨近7%。这一走势与该指数成份股的表现有关。 哔哩哔哩领涨恒生科技指数成份股,在这两日累计上涨11.38%。同期阿里巴巴-SW(09988.HK)、腾讯控股(00700.HK)、网易-S(09999.HK)分别上涨6.52%、4.95%、4.52%。 港股科技指数两日持续反弹与近日美联储的表态有关。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此前指出,美联储下一步行动“不太可能”是加息,声明暗示降息概率仍存。另外,美联储会议宣布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范围继续维持在5.25-5.5%按兵不动,符合市场预期。 加之隔夜热门中概股全线大涨。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涨超6%,创去年11月底以来收盘新高。其中,哔哩哔哩涨逾15%,贝壳涨逾12%,金山云、京东涨逾11%,阿里巴巴涨逾6%,市值站上2000亿美元。 近日大涨或与外资投资者看好有关 值得注意的,这两日港股大涨并非由南向资金所推动,而是外资。根据相关报道,花旗指出美国投资者普遍认同中国互联网行业提供极具吸引力的机会,因为股东回报和盈利质量不断改善,且估值不高。 该行还指出,近期与美国投资者进行会议,主要讨论议题包括中国互联网行业近期股价反弹的原因;最新的中国宏观经济和公司基本面;股东回报政策和估值。 今日市场 从市场表现来看,除了持续反弹的科技股之外,房地产、航运、黄金等多数个股延续涨势,而医药、黄金股持续走弱。 多重利好提振房地产股 美的置业涨超5% 房地产股中,美的置业(03990.HK)、建发国际集团(01908.HK)、中国金茂(08817.HK)分别上涨5.13%、4.55%、4.41%。 注:房地产股的表现 消息方面,2024年5月3日,上海市房地产行业协会、上海市房地产经纪行业协会积极响应第五届上海“五五购物节”,联合倡议在本市发起商品住房“以旧换新”活动。该活动旨在通过“以旧换新”模式,方便居民置换住房,更好地支持居民合理的梯度置业需求。 商品住房“以旧换新”,主要针对计划出售二手住房并购买新房的购房居民。购房居民先与房地产开发企业达成购买新房的意向,再由房地产经纪机构优先推动其旧房交易,旧房成功出售后按约定完成新房交易。 北京市住建委在4月30日发布《关于优化调整本市住房限购政策的通知》。自该通知印发次日起,在执行现有住房限购政策的基础上,符合相应条件居民家庭(含夫妻双方及未成年子女)或成年单身人士,可在北京五环外新购买1套商品住房(包括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 5月运价提涨落地超预期 海丰国际涨超4% 航运股中,海丰国际(01308.HK)、中国外运(00598.HK)、中远海控(01919.HK)分别上涨4.22%、2.52%、2.35%。 注:航运股的表现 消息方面,五一节前部分船司供应紧俏,甚至出现“一舱难求”的情况,40英尺的集装箱运价上涨最多达2000美元,部分航线涨幅近70%。 此外,中金发布研报称,近期受红海绕行持续、美线需求增加、船公司运力控制和五一节前出货影响,运价持续上涨。 五一澳门旅游热度提振博彩股 美高梅中国涨超7% 博彩股中,美高梅中国(02282.HK)、金沙中国(01928.HK)、银he娱乐(00027.HK)分别上涨7.04%、4.92%、3.59%。 注:博彩股的表现 消息方面,澳门旅游局今日发布消息称,随着五一劳动节假期的到来,访澳旅客的热情持续高涨。根据澳门治安警察局公布的最新数据,5月2日当天,澳门共接待了近30万旅客的出入境,其中入境旅客达到15万人次,通过关闸入境的旅客有7.4万人次,而出境旅客则为14.4万人次。 美高梅中国的母公司美高梅国际在近日宣布了其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三个月财务业绩,部分关键财务指标实现了显著增长。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在澳门运营的综合度假村表现出色,其经调整后的物业EBITDAR(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高达3.01亿美元,同比去年同期增长了78%。 医药股多数调整 药明合联跌超10% 医药股中,药明合联(00268.HK)、药明康德(02359.HK)、药明生物(02269.HK)分别下跌10.41%、5.30%、4.12%。 注:医药股的表现 消息方面,招银国际下调了对药明康德A股的目标价,从67.3元人民币降至53.23元人民币。该机构对药明康德未来几年的财务前景进行了预测,预计在2024年、2025年和2026年,药明康德的收入同比增长率分别为-5.6%、+10.0%和+12.5%。同时,经调整的non-IFRS(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在这几年预计分别为-12.4%、+10.5%和+16.4%。 黄金股多数调整 灵宝黄金跌近3% 黄金股中,灵宝黄金(03330.HK)、中国黄金国际(02099.HK)、紫金矿业(02899.HK)分别下跌2.61%、1.52%、1.03%。 注:黄金股的表现 消息方面,国际金价持续走弱,从五一节前的24000美元降至如今2300左右。不过高盛表示,仍然预测黄金将在年底前升至每盎司2700美元。 南向资金 本周南向资金因节假日因素并未交易。不过自今年以来,南向累计净流入已超2000亿港元。 注:南向资金今年的表现 个股新闻与异动 【快狗打车单日飙涨超90% 一举收复年内跌幅】 快狗打车(02246.HK)涨91.55%,报收0.68港元。消息方面,该公司在昨日大涨近25%后再度走强,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今日已收复年内跌幅,总市值超4亿港元。 【赣锋锂业涨超4% 一季度亏损4.4亿符合预期】 赣锋锂业(01772.HK)涨4.24%,报收25.8港元。消息方面,该公司近日公布2024年一季度报告,报告期营业收入50.58亿元,同比下降46.4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39亿元,同比盈转亏。中金表示,公司Q1业绩符合预期,前期高价精矿库存的逐步消化是生产成本下降的主要原因。

  • 高盛:是的 中国交易回来了!

    中国经济强劲复苏的预期下,港股上演了一场史诗级大反攻! 自1月低点至今,恒生指数累计上涨近21%,恒生科技指数累计上涨逾28%。最近几周,港股主要指数已相继跑进牛市。 恒生指数1.19至今 恒生科技指数1.19至今 “是的,中国交易回来了!” 高盛在最新的资金流动报告中指出,全面精准有力的支持政策、美中关系的改善和可预测性,正在成为市场积极情绪的催化剂。 高盛分析表明,如果 A 股能够在股东回报等方面缩小与全球平均水平的差距,那么 A 股可能会上涨约 20%,若能达到全球领先者的水平——最乐观的假设, 涨幅可能高达40% 。 美银美林也表示, 中国市场“最糟糕”的时期已经过去 。中国股票是一个更便宜、仓位轻、相关性低的对冲工具,即使美联储将利率水平更久维持在高位或者全球其他市场出现局部动荡,中国股市也是一个更为安全的投资选择。 全球对冲基金、共同基金,都在加速买进中国股票 种种数据表明,全球对冲基金、共同基金都在争相追逐中国股票。 高盛报告显示,对冲基金4月份对中国股票持仓有所增加,总持仓规模增加至5.1%(在过去5年中排第7个百分位数),而净持仓规模增加至7.5%(在过去5年中排第10个百分位数)。不过, 对冲基金持仓水平仍接近5年来的低点,这表明对冲基金持仓还有较大的空间增加。 4月份, 对冲基金净买入中国股票,过去五个月中有四个月出现净买入 ;中国境内外股票(离岸和在岸)总体被净买入,买入量是卖出量的5倍。 全球共同基金对中国股票的持仓也在持续恢复。 根据 EPFR 数据,截至 3 月底,全球共同基金在中国股票上的配置总计为 5.2%,在过去十年中属于极低仓位水平。 3 月份,全球、新兴市场和亚太(除日本)地区的纯股票型投资组合在3月份适度增加了对中国股票的配置。 今年以来,北向资金流入A股103亿美元,超过2023年全年的 81 亿美元。南向则出现了270亿美元的强劲买盘。 最后在期权方面,高盛指出,对冲基金买家在纽约宏观交易期间购买了看涨期权和 ETF。继本周上涨之后,FXI 1 个月看跌期权偏度现已回到历史低点附近,表明对上行敞口的需求增加。

  • 港股领涨全球!美联储降息梦碎背后 亚洲股市反倒成了香饽饽?

    美联储可能维持更长时间高利率的大环境,通常会被业内人士视为亚洲股债汇市场的一大利空。眼下,不少亚洲经济体的债市和汇市,确实也正陷入于风雨飘摇之中…… 不过,这一回,亚洲股市却可能成为一个例外…… 多家业内机构近期表示,全球长期利率走高的环境,正在使市场参与者从那些风险资产,转向寻找能提供更为稳定回报的领域。在这一背景下,估值接近历史低位的中国股票颇具吸引力,同时日本和韩国的企业改革措施也支撑着价值投资的逻辑, 亚洲市场的“价值投资策略”可能会在这段时间“焕发光芒”。 摩根大通资产管理公司和安联全球投资目前就认为,日本和韩国的企业改革将支持价值投资理论;同时,英国资管巨头M&G则正对中国股票的低估值产生着浓厚兴趣。其他被这些机构视作“避风港”的领域,还包括了亚洲出口商和印度股票。 Allspring Global Investments投资组合经理Gary Tan表示,“尽管利率长期走高的趋势确实会对流入亚洲的资本构成不利因素。但在这种环境下,一些以国内为重点的行业可能会成为避风港,如 印度基建股、韩国治理改革受益股以及中国国内的消费和公用事业股。” 港股领涨全球 A股备受看好 近来,中国稳中向好的经济和通胀数据表现以及中国政府重振经济增长的努力,正使中国内地和香港市场焕发生机,并对美联储降息延后等外围不利因素更为具有免疫力。经济势头好转和企业盈利改善的迹象,也吸引了不少海外资金流入中国市场。 M&G投资管理公司的多元资产基金经理Gautam Samarth就对A股和港股市场情有独钟。他认为,中国市场具有引人注目的低估值优势,非常适合投资。 汇丰控股策略师在近期一份报告中写道,全球新兴市场基金对中国大陆股票的持仓目前已从低配转为中性,而亚洲基金的持仓则更是达到了七个月来的最高水平。 与此同时,上周就曾 报道过 , 瑞银近期也已将MSCI中国指数评级上调至了超配 ,理由是那些MSCI中国指数中最大的成分股,在盈利及基本面方面整体表现良好。 瑞银指出,鉴于中国消费回暖浮现出的早期迹象,瑞银目前对中国股票的盈利前景更加乐观,认为家庭储蓄有望转化为消费,并最终流入市场。 周一,A股市场便继续延续了放量上攻走势,沪指成功站上3100点,创业板指大涨3.5%。 而 在全球范围内,港股近来更是可谓一马当先。 自2024年2月中旬至上周五,恒生科技及恒生指数的区间涨跌幅分别达到16.27%、11.16%,显著跑赢标普500、日经225在内的全球重要指数。上周,恒生指数更是迎来五连阳,单周便大幅上涨近9%,创下2011年以来最佳表现,完美收复了年初下跌的“失地”。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近来涨势喜人,但恒生指数的远期市盈率目前还仅为8.3倍,低于10.2倍的过去五年平均水平,这预示其或许还有更多估值修复的空间。 这些日股板块还有后劲? 尽管日本股市本月早些时候一度接近了10%的技术性回调区域,但由于该国经济复苏的持续和企业治理改革的推进,日本股市目前仍然是许多业内人士眼中的首选。 美国的高利率意味着日元兑美元汇率今年已下跌约10%,尽管存在日本当局干预风险,但从长期趋势看,日元仍可能保持疲态,这对于与日元汇率存在较为紧密反向关联的日股无疑将是一大利好。 富达国际基金经理George Efstathopoulos表示,“ 无论是出口商还是与旅游相关的板块,都将继续从日元贬值和全球需求改善中受益。” 日本央行逐步提高利率的预期,也有望为日本金融股带来利好。在利率上升的预期下,东证银行指数今年以来已上涨了约25%,几乎是日股大盘涨幅的两倍。 PineBridge Investments公司驻纽约的全球多重资产主管Michael Kelly认为, 金融股 是日本国内的投资热点。他补充称,他们在日本的投资规模相当大。 据知情人士周末透露,以激进策略著称的华尔街“秃鹫”基金Elliott Management Corp.目前已购入了大量住友商事(Sumitomo Corp.)的股份,后者是“股神”巴菲特持有的五家日本商社之一。自巴菲特一年前表示将增持日本商社的股票以来,这些商社的股价已飙升至创纪录水平。 韩国、印度市场也有“避风港” 除了中国和日本市场,韩国与印度市场的一些领域目前也正被不少全球投资者视作避风港。 其中,一处值得关注的领域是韩国的芯片行业。 韩国政府正致力于消除所谓的“韩国折价”问题——作为近年来新晋的发达经济体,韩国股票的市盈率却明显低于全球同行。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这使得韩国芯片股比亚洲同行更具优势。 安联国际亚太区多元资产主管Zijian Yang表示,“从策略上讲,我们特别看好韩国股票,这要归功于该国以出口为主导的经济复苏,半导体行业稳健增长、美国需求回暖以及中国经济复苏势头也构成着支撑。” 此外,印度拥有庞大的国内消费群体和不断增长的制造业实力,尽管眼下估值昂贵,但印度股票仍然是许多人的长期最爱。 摩根大通资产公司多元资产解决方案投资专家Jin Yuejue表示,“在强劲的人口结构和宏观经济稳定性的支持下,印度的国内消费表现突出。全球企业重新思考其供应链足迹的趋势,也有利于该国的商品和服务行业。”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