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309个
华为Mate 60系列正式上线,华为供应链或迎来基本面大幅改善。我们看好核心材料的国产化替代:1)先进封装相关材料,看好ABF、导热材料以及特种树脂国产化替代;2)其他国产替代材料,包括特种涂料、OCA胶。 华为Mate 60系列正式上线,或带动华为手机销量高增长。 华为官方称,华为Meta系列手机在8月29日累计发货已达到1亿部,为此公司推出“HUAWEI Mate 60 Pro先锋计划”,让部分消费者提前体验。8月29日,华为商城正式上线Meta 60 Pro手机,定价6999元/部(256GB),目前预售销量火爆。Mate 60 Pro系列功能惊艳,配备卫星通话功能,且采用自研麒麟9000s芯片。据华为官方指引,其上调2023年公司智能手机出货量至4000万部,而2022年公司出货量仅为2800万部,主要依赖P系列以及Mate系列高端手机回归。 ▍华为手机供应链或迎来基本面显著改善 自华为高端芯片制程被限制以来,华为丢失了几乎全部高端智能手机市场,也明显降低了安卓配置升级速度,其手机配套供应商迎来行业寒冬。我们预计此次Mate 60 Pro及其后续新机型发布表明华为安卓系高端手机将稳步回归,以及公司自研芯片的顺利突破,其供应链或将迎来需求改善。 ▍看好核心材料的国产化替代 华为对于材料基本要求实现国产化,利好国内相关企业的国产化替代。芯片制程端,我们看好先进封装相关材料的国产化突破。整机相关材料端看好特种涂料、OCA以及光学镜头材料国产化替代。 ▍风险因素 华为手机销量不及预期;相关公司产品研发及导入进展不及预期;海外制裁进一步加剧。 ▍投资策略 华为Mate 60系列正式上线,华为供应链或迎来基本面大幅改善。我们看好核心材料的国产化替代:1)先进封装相关材料,看好ABF、导热材料以及特种树脂国产化替代;2)其他国产替代材料,包括特种涂料。
2023年8月29日,华为启动“HUAWEI Mate 60 Pro先锋计划”,搭载国产麒麟芯片的HUAWEI Mate 60 Pro有望拉动消费电子需求并推动半导体材料和零部件的国产化替代进程。①半导体材料方面:在半导体产业链遭到外部限制的大背景下,HUAWEI Mate 60 Pro充分体现了国内芯片的国产替代趋势,具备技术优势、有供应案例的零部件与材料龙头公司有望快速提升市占率;②消费电子材料方面:HUAWEI Mate 60 Pro的发布有望拉动消费电子市场的需求,吸引用户升级换机,进而拉动整体消费电子产业的增长。 华为启动“HUAWEI Mate 60 Pro先锋计划”。 2023年8月29日,华为商城宣布华为Mate系列手机累计发货达到1亿台,因此推出“HUAWEI Mate 60 Pro先锋计划”。Mate 60 Pro在华为商城12:08正式上线,让部分消费者提前体验Mate手机,12GB+512GB内存版本定价为6999元,有雅川青、白沙银、南糯紫、雅丹黑四种配色,成为全球首款支持卫星通话的大众智能手机,同时,Mate 60 Pro接入盘古人工智能大模型,为消费者提供更智慧的交互体验。 ▍2023二季度华为市场份额连续逆势增长 重返国内市场TOP5。 根据国际知名数据公司IDC公布的数据,2019年华为以2.406亿部手机的出货量占据了全球智能手机市场17.6%的份额,位居全球第二。2019年5月16日,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以国家安全为由,将华为公司及其70家附属公司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清单上的企业、个人购买或通过转让获得美国技术需获得许可。根据Omdia公布的数据,华为手机出货量在2020-2022年连续下降,分别为1.89亿、3500万和2800万部,2023Q1全球智能手机整体出货量同比下滑12.7%,环比下滑11.1%,出货量前10的手机品牌中,华为的出货量逆势增长,增幅最高,达到了14.3%,2023二季度华为的出货量继续增长至740万部。国内市场方面,根据IDC公布的数据,2023年二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6570万台,同比下降 2.1%,华为凭借P60系列、折叠屏Mate X3,出货量同比增长76.1%,重返国内市场TOP5,并且在国内高端市场排名第二,仅次于苹果。 搭载OLED屏幕和国产麒麟芯片,有望拉动消费电子需求并推动半导体材料和零部件的国产化替代进程。 HUAWEI Mate 60 Pro搭载了6.82英寸的OLED屏幕和国产的麒麟芯片,屏幕分辨率为FHD+2720×1260像素,支持10.7亿色、P3广色域、1-120Hz LTPO自适应刷新率和屏下指纹。HUAWEI Mate 60 Pro的发布预计将为疲软的消费电子市场注入新的需求,吸引用户升级换机,进而拉动整体消费电子产业的增长。另一方面,HUAWEI Mate 60 Pro搭载的海思麒麟芯片反映了国内半导体产业国产化替代的积极趋势,在当前海外对华半导体产业设限的大背景下,随着国内芯片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发展,半导体上下游厂商开始了国产化替代,减少对进口技术的依赖,以保障供应链的稳定性和自主可控性。HUAWEI Mate 60 Pro进一步验证了国产芯片的可行性和竞争力,有望进一步推动半导体材料和零部件的国产化替代进程。 ▍芯片国产替代趋势显现 利好半导体产业链国产化 在当前海外对华半导体产业设限的大背景下,国产替代与自主可控是半导体产业材料及零部件的长期主线。HUAWEI Mate 60 Pro的发布,预计将进一步推动芯片国产替代,对国内半导体产业链的国产化起到积极推动作用。随着芯片国产替代趋势的显现,国内半导体产业链将迎来重大机遇,设备零部件材料及半导体材料有望先后迎接放量机会,硅片、特气、光刻胶、CMP材料、湿电子化学品、靶材、零部件材料等半导体材料国产替代有望加速,具备技术优势、有供应案例的零部件与材料龙头公司有望快速提升市占率。 风险因素: 消费电子需求疲弱;华为手机销量不及预期;海外对华半导体限制加码;国产化技术突破不及预期。 ▍投资策略 HUAWEI Mate 60 Pro的发布有望拉动消费电子市场的需求,吸引用户升级换机,进而拉动整体消费电子产业的增长。同时,在半导体产业链遭到外部限制的大背景下,HUAWEI Mate 60 Pro充分体现了国内芯片的国产替代趋势,具备技术优势、有供应案例的零部件与材料龙头公司有望快速提升市占率。
安克创新表示,2023上半年营收为70.66亿元,同比增20.0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为8.2亿元,同比增42.33%。 报告期内,公司不断深耕主业,在发展优势品类的基础上持续聚焦重点战略品类,探索和布局新的智能硬件品类,致力于打造赋能全球化智能硬件创业者的平台。 1、主要业务、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1)充电类产品 公司充电类产品主要为Anker(安克)品牌的数码充电及周边产品,以及Anker旗下Anker SOLIX系列的家用光伏和储能产品等。充电类产品是公司最早推出的产品品类,目前仍是公司产品销售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也是公司持续、重点发展的产品领域。报告期内,公司充电类实现收入34.83亿元,营收同比增长18.29%,占总营收的49.30%。 在数码充电领域,凭借对创新技术、高品质、极致用户体验的不懈追求,Anker不断突破创新、探索产品定义,在充电技术前瞻性、产品功能、品质领先性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通过深入洞察用户需求和各类使用场景,2023年上半年Anker持续推出多款技术领先、适配不同人群的高品质新品,如定位Apple全家桶用户、获Apple官方认证的极致小体积的Anker三合一磁力魔方,定位潮流乐享年轻群体、主打便携场景的AnkerNano Power Bank能量盒,以及拥有60000mAh大容量与LED灯的首款户外应急充电宝Anker 548 Power Bank,可为户外用户补给电量并提供照明。 在家用光伏和储能领域,公司在成功推出便携式储能系列产品的基础上,发布了Anker旗下消费级新能源品牌系列Anker SOLIX,探索家庭能源解决方案,逐步开拓可持续发展未来。凭借在充电及储能领域的核心技术,Anker SOLIX系列产品为生活多种场景提供动力,目前拥有露营供电Camping系列、房车和家庭备用供能Flex系列、家庭能源解决方案系列产品等。报告期内公司推出应用磷酸铁锂电芯的超长寿命阳台光伏储能产品Anker SOLIX Solarbank E1600,以及Anker SOLIX F1200便携式移动电源等产品,持续丰富产品矩阵。 (2)智能创新类产品 公司智能创新类品类包括eufy(悠飞)智能家居、Nebula(安克星云)激光智能投影产品及其他创新类产品系列。报告期内,公司智能创新类实现收入19.46亿元,营收同比增长16.66%,占总营收的27.54%。 公司eufy旗下包含两大产品线,eufy Clean专注家庭智能清洁解决方案,用智能科技服务家庭清洁、守护家庭健康;eufy Security深耕智能家庭安防系统,通过智能可视门铃、智能门锁、智能无线安防摄像头等一系列安全、可靠、高品质产品构建创新家庭安防产品矩阵,使用“人脸识别+智能算法”全方位守护家庭安全。 在智能清洁领域,公司持续洞察市场趋势和消费者需求,积累深度清洁产品能力,在报告期内推出深度清洁扫拖一体机eufy Clean X9 pro,产品配备恒定动态压力的双涡轮动力MopMaster™系统及AI.See™智能感知检测系统,支持自回充、拖布自清洁等功能,并拥有5500pa超强吸力,为消费者提供更极致的家庭智能清洁体验。 在智能户用安防领域,公司聚焦于中高端市场,通过智能可视门铃、智能门锁、智能无线安防摄像头等一系列安全、可靠、高品质产品构建创新家庭安防产品矩阵,主打“人脸识别+智能算法”,并坚持打造安防生态系统,全方位守护家庭安全。2023年上半年,公司发布eufy Security新品SoloCam S220,迭代升级eufy Security太阳能板长续航功能,提升产品太阳能充电效率,为用户带来更长续航的家庭安防服务;此外,公司在今年6月纽约发布会上正式宣布eufy HomeBase 3总控设备将与eufy Security智能门锁智能门铃实现兼容,并计划在今年年底前实现与更多设备的完全兼容,为用户提供更全面的家庭安防服务。 公司Nebula激光智能投影产品目前主要包含三个系列,Cosmos旗舰系列主打家庭影院、Mars系列主打户外影音、Capsule系列主打极致便携。今年上半年,公司发布全球首款真户外便携式投影仪Mars3,亮度高达1000 ANSI流明,集合AI亮度调节、自动对焦和屏幕贴合工具等智能功能,为用户提供沉浸式户外电影体验。 (3)无线音频类产品 公司的无线音频类产品主要为“soundcore(声阔)”品牌的无线蓝牙耳机、无线蓝牙音箱等系列产品以及“AnkerWork”品牌的无线蓝牙麦克风、会议摄像头等系列产品。作为最早布局蓝牙音箱产品和真无线耳机产品的智能硬件厂商之一,公司在多单元喇叭、HearID、空间音频、AI通话降噪等多个领域自主研发,已积累上百项专利,在产品形态、外观、技术、功能等方面均有独到创新。通过聚焦用户细分需求、深入挖掘用户痛点,公司基于不同的使用场景推出多个音频产品系列,如TWS降噪耳机Liberty系列、头戴式降噪耳机Space系列、睡眠耳机Sleep系列、运动耳机Sport系列以及派对音响Flare和Rave系列、Motion户外系列等。报告期内,公司无线音频类实现收入15.63亿元,营收同比增长29.11%,占总营收的22.12%。 2023年上半年,公司发布深度降噪耳机soundcore Liberty 4 NC,自适应ANC2.0实时适应耳朵和环境,使用11毫米驱动器、使用LDAC的高分辨率无线音频,用创新科技为用户提供更优听音体验。在无线蓝牙音箱方向,公司推出了全球首款便携高保真空间音频蓝牙音箱Motion X600,实现5扬声器和3通道朝向的声学创新,轻便携带让消费者可随处创造沉浸式聆听空间;派对音箱Rave系列持续丰富产品线,增添soundcore Rave Party2便携胶囊音箱,应用partycastTM2.0技术实现声光互动,最高输出104db响度,将派对巨音装进胶囊音箱。未来soundcore将继续坚持自研核心技术、打造差异化竞争力,持续洞察消费者不同场景听音需求,为用户提供卓越听音体验。 在智能办公领域,公司报告期内推出了无线蓝牙麦克风产品AnkerWork M650,应用VoiceShield™降噪技术实现自由创作移动内容,为创作者在音频录制、视频直播等多个场景提供专业级音频服务。
捷荣技术表示,2023上半年营收为9.47亿元,同比减31.5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为-4688.86万元,同比减25.71%。 主营业务分析 报告期内,受宏观经济及消费电子行业整体需求持续疲软影响,以智能手机为主的终端产品市场需求订单量和出货量下降,导致公司2023年上半年收入减少,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负。公司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在进行人员和成本结构优化等系列降低成本费用的情况下,加大市场开拓及客户服务力度,报告期第二季度经营业绩相比第一季度亏损减少。 从第二季度来看,公司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约4.93亿元,环比增长8.63%,单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621.24万元,环比亏损额减少1,446.37万元。 所属行业的发展情况 公司所处的行业是3C精密模具、精密结构件高端制造业,该行业主要产品为精密模具、精密结构件,是主要用于智能手机、智能手表、TWS耳机、VR/AR、平板/PC、智能音箱、智能家居等产品的高端硬件。公司精密模具、精密结构件产品除能满足3C行业的客户需求外,也能应用到智能家居、电子烟、新能源、医疗器械等众多行业。 2023年上半年,受行业周期、国际地缘环境、产业链供应链等多因素影响,全球消费电子整体需求疲软,以智能手机为主的终端产品出货量仍同比负增长,幅度收窄,终端消费需求尚未恢复。据工信部《2023年上半年电子信息制造业运行情况》显示,上半年我国智能手机产量5.07亿台,同比下降9.1%。 2023年上半年,在终端需求不振、上游成本上涨等多重压力背景下,公司经营依然承压。挑战与机遇并存,公司作为国内手机结构件行业内生产与收入规模较大的专业精密结构件生产企业,认为随着5G为代表的新一代通讯技术、物联网、人工智能、智能交互技术、新型显示等新兴技术与消费电子产品的融合,终端产品的应用场景和边界仍会不断拓展,产品迭代演化和新的产品形态将持续出现;随着消费产品购买驱动因素从功能为主向场景转变,未来以生活场景为驱动的内容和产品会更被消费者认可。在传统的智能手机等消费电子产品需求放缓背景下,行业企业积极寻求发展新业务,纷纷拓展智能穿戴、智能家居、汽车电子和新能源行业等新领域。
帝尔激光表示,公司主营业务为精密激光加工解决方案的设计及其配套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除光伏领域外,公司在显示面板、消费电子、集成电路、半导体封装等领域均有技术积累及平台化布局。 公司目前在手订单充足。公司经营状况正常。
中泰证券给予立讯精密买入评级。 评级理由主要包括:1)2023上半年消费电子稳健增长,新老产品持续助力增长;2)汽车、通讯业务维持高增态势,汽车Tier1定位进一步强化。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新业务进展不及预期;研报使用的信息更新不及时风险。
在一众消费电子公司的“暴雷”声中,立讯精密(002475.SZ)昨晚发布的半年报相对亮眼。公司上半年消费电子业务逆势增长,同时新兴业务汽车及通讯板块分别实现51.89%及68.42%的增幅。多位产业链人士表示,立讯精密消费电子业务的持续增长与其目前承担更多苹果手机订单有关。此外,立讯精密亦成为A股第一家单独披露三季度业绩预告的消费电子厂商,三季度业绩预计再度环比增长。 财报显示,立讯精密H1营业收入979.71亿元,同比增长19.53%;净利润43.56亿元,同比增长15.11%;扣非净利润41.54亿元,同比增长22.48%。 分业务来看,以手机为代表的消费性电子业务仍贡献超85%营收,也是增量最多的板块,同比增长129.1亿元,增幅为18.46%。低迷环境下消费电子业务持续向好,与立讯承担了更多苹果手机的生产份额有关。 Counterpoint分析师Ivan Lam向记者表示,在印度产能释放前,立讯获得的订单占比大致与去年14系列持平;全年来看,随着产能释放,立讯的整体占比会提高,拿到比去年更好的订单。 对于网传立讯已承担iPhone15系列超25%产能的信息,该公司证券部人士回应记者表示,基于契约精神,公司不对具体客户及产品发表评论。 此外,汽车及通讯板块亦保持上年以来的高增势头,分别增长51.89%及68.42%。不过,公司电脑板块业务营收下滑4.83%,公司方面表示,目前PC等电子产品供需状态已得到有效改善,公司电脑互联产品及精密组件业务在第二季度呈同比增长态势。 H1,立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数据净额88.14亿元,同比增长263.74%,公司表示与期初库存变现及商务优化有关。财报显示,公司存货账面余额已由381.25亿元减少至258.01亿元,其中库存商品下降108.68亿元,降幅约45%。不过,去库存的同时,确实也牺牲了一定的毛利空间,公司消费性电子类产品毛利率下降2个百分点。 与半年报一同受到关注的,还有公司的三季度业绩预告。延续半年报提前一整个季度预告的行事作风,立讯精密此次成为A股首家单独披露三季度业绩预告的消费电子厂商。 三季度一直是“果链”厂商们的产能爬坡期,立讯精密三季度业绩仍预期向好。公告显示,立讯精密预计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85亿元–33.25亿元,同比增长2.61%-27.08%;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26.05亿元–34.05亿元,同比增长0.69%-31.61%。在今年的低迷环境中,立讯精密季度业绩持续向好。计算可知,公司二季度扣非净利润预计环比涨幅约为9%-43%,继二季度环增34.5%之后再度增长。 Ivan Lam告诉记者,预计整个消费类电子下半年会比上半年好,但是对增长预期,其仍持保守的态度。 记者:王碧微 编辑:曹婧晨
在一众消费电子公司的“暴雷”声中,立讯精密(002475.SZ)昨晚发布的半年报相对亮眼。公司上半年消费电子业务逆势增长,同时新兴业务汽车及通讯板块分别实现51.89%及68.42%的增幅。多位产业链人士表示,立讯精密消费电子业务的持续增长与其目前承担更多苹果手机订单有关。此外,立讯精密亦成为A股第一家单独披露三季度业绩预告的消费电子厂商,三季度业绩预计再度环比增长。 财报显示,立讯精密H1营业收入979.71亿元,同比增长19.53%;净利润43.56亿元,同比增长15.11%;扣非净利润41.54亿元,同比增长22.48%。 分业务来看,以手机为代表的消费性电子业务仍贡献超85%营收,也是增量最多的板块,同比增长129.1亿元,增幅为18.46%。低迷环境下消费电子业务持续向好,与立讯承担了更多苹果手机的生产份额有关。 Counterpoint分析师Ivan Lam向记者表示,在印度产能释放前,立讯获得的订单占比大致与去年14系列持平;全年来看,随着产能释放,立讯的整体占比会提高,拿到比去年更好的订单。 对于网传立讯已承担iPhone15系列超25%产能的信息,该公司证券部人士回应记者表示,基于契约精神,公司不对具体客户及产品发表评论。 此外,汽车及通讯板块亦保持上年以来的高增势头,分别增长51.89%及68.42%。不过,公司电脑板块业务营收下滑4.83%,公司方面表示,目前PC等电子产品供需状态已得到有效改善,公司电脑互联产品及精密组件业务在第二季度呈同比增长态势。 H1,立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数据净额88.14亿元,同比增长263.74%,公司表示与期初库存变现及商务优化有关。财报显示,公司存货账面余额已由381.25亿元减少至258.01亿元,其中库存商品下降108.68亿元,降幅约45%。不过,去库存的同时,确实也牺牲了一定的毛利空间,公司消费性电子类产品毛利率下降2个百分点。 与半年报一同受到关注的,还有公司的三季度业绩预告。延续半年报提前一整个季度预告的行事作风,立讯精密此次成为A股首家单独披露三季度业绩预告的消费电子厂商。 三季度一直是“果链”厂商们的产能爬坡期,立讯精密三季度业绩仍预期向好。公告显示,立讯精密预计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85亿元–33.25亿元,同比增长2.61%-27.08%;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26.05亿元–34.05亿元,同比增长0.69%-31.61%。在今年的低迷环境中,立讯精密季度业绩持续向好。计算可知,公司二季度扣非净利润预计环比涨幅约为9%-43%,继二季度环增34.5%之后再度增长。 Ivan Lam告诉记者,预计整个消费类电子下半年会比上半年好,但是对增长预期,其仍持保守的态度。 记者:王碧微 编辑:曹婧晨
美国贸易代表戴琪(Katherine Tai)周末在一份最新声明中称,印度预定11月1日起对进口电脑产品实施限制,从其他国家进口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一体机、超小型电脑和服务器等产品时须先获得当局许可。对于这项政策,她已向印度方面表达了担忧。 戴琪对印方的最新喊话,正值美国商界对于印度这项新政的疑虑加剧之际。人们担心这一许可证制度可能会影响苹果和戴尔等美国公司对印度的出货量,并迫使这些企业加大印度本土制造规模。 在戴琪与印度贸易部长皮尤什·戈亚尔(Piyush Goyal)周六会晤后,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表的声明称,“戴琪指出,一些利益相关方需要有一个窗口来审查和提供意见,以确保该政策一旦实施,不会对美国对印度的出口产生不利影响。” 戴琪上周在印度参加了在拉贾斯坦邦举行的二十国集团贸易投资部长会议。 印度新的许可证制度将于11月1日生效,旨在“确保可信的硬件和系统”进入印度。据一位印度政府官员称,该制度还有意减少对进口的依赖,促进本地制造业,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印度与他国的贸易不平衡问题。 据悉,苹果和英特尔等美国品牌此前已经对印度的许可证制度表示了强烈反对。这些企业认为,这些限制将阻碍他们在印度市场销售产品的能力。 本月早些时候,美国消费者技术协会、资讯科技产业委员会、半导体行业协会等八大行业协会也联合发起了一份请愿书,请求美国商务部等评估印度此项政策带来的风险。 请愿书认为,“印度宣布的进口许可证要求是一项重大非关税贸易壁垒。最起码,这些措施造成了不确定性和延迟,给进口和国际供应链的顺畅运作带来负担。当以限制性方式执行时,其影响相当于配额或其他数量限制。WTO的规则正当地约束着此类行为,美国坚持这些标准以阻止印度及其他地区进一步扩大贸易限制措施至关重要。” 美方周末发布的最新声明还表示,针对美国与印度在世界贸易组织(WTO)中目前唯一的双边争端——当中涉及印度对美国某些农产品实施的进口限制,两国会继续寻求解决方案。在今年早些时候,两国已就其他6项争端达成解决共识。 编辑:潇湘
根据媒体报道,苹果秋季发布会或将定在9月12或13日,推出iPhone15系列包括四款机型。此外,近日有消息称华为秋季新品发布会将于9月12日举行,将于近期开启预热。据传闻,本次发布会的主题或为“万象更芯,重构非凡”,华为可能将推出Mate 60双版本战略。 根据AMD、美光等海外大厂的指引,预计2023年下半年手机市场需求有望复苏,产业库存经多季度调整有望恢复健康。天风证券研究团队指出,随着各类大模型的陆续发布,AI应用场景从目前的PC和云端逐步延伸到智能手机、智能音箱、智能家居等IoT设备领域的趋势明确,消费电子产品的用户体验有望在AI的赋能下被重新定义,手机和IoT设备有望在未来成为万物互联和AI+应用的主要流量接入口,将有望提升下游智能硬件价值量、促进各类AI软件生态的创新、并加速下游消费电子产业的更新换代及复苏节奏。 据财联社主题库显示,相关上市公司中: 立讯精密是我国消费电子精密制造龙头,苹果无线充电发射端核心供应商、AirPods核心组装商、苹果Lighting连接线核心供应商。公司也是华为“金牌供应商”。 东睦股份确立了“以粉末压制成形P&S、软磁复合材料SMC和金属注射成形MIM三大新材料技术平台为基石,致力于为新能源和高端制造提供最优新材料解决方案及增值服务”的发展战略,并确定SMC板块为最优先级发展方向,华为、苹果均是公司客户。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