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4586个
周三,LME镍库存减696吨,Cash/3M维持高贴水。价格方面,LME镍价格跌0.83%,沪镍主力合约跌1.03%。 国内基本面方面,周三现货价格报190600~197200元/吨,俄镍现货对04合约升水降至3450元/吨,金川镍现货升水7750元/吨。 进出口方面,根据模型测算,镍板进口盈亏平衡附近,短期国内供应和需求边际修复但过剩压力不减。镍铁方面,印尼镍铁产量持续增长下总体供应维持平稳增长趋势。 综合来看,需求回暖但短期镍铁和精炼镍实际基本面改善程度仍待观察。不锈钢需求方面,上周无锡佛山社会库存小幅去库,需求弱现实和经济回升预期博弈,现货和期货主力合约价格震荡,基差维持升水。 短期关注国内产业链需求回升拐点对原料价格支撑,中期关注中国和印尼中间品和镍板新增产能释放进度。 预计沪镍主力合约震荡走势为主,运行区间参考180000~225000元/吨。
【现货概述】3月8日国内不锈钢现货具体报价如下:天管、酒钢304/2B冷轧主流切边报价16550-17050元/吨,张浦报17150-17800元/吨,民营钢厂宏旺、甬金毛边基价报16600-17100元/吨,报价较上一交易日跌50-100元/吨,对2304合约平均基差1040(+190)。高镍铁主流成交价1285(-45)元/镍,出厂含税;高碳铬铁报价主流报9300(-0)元/50基吨(数据来源:Mysteel)。上期所注册仓单量87288吨(-1742吨)。 【市场分析】鲍威尔释放鹰派言论,最近的经济数据强于预期,这表明最终的利率水平可能会高于之前的预期。如果整体数据暗示有必要加快货币紧缩,将准备加快加息步伐。 高库存、低利润状态下月初已有钢厂陆续检修,影响产量有限,盘面延续弱势行情,关注钢厂检修面是否会扩大。随着沪镍、不锈钢走弱,现货报价跟跌,询价氛围较清淡,贸易商让利出货为主。虽仓单成交较好,但社库资源去化缓慢,且增产预期下价格较难有起色。不锈钢厂压价采购原料,叠加印尼镍铁回流量较大供应宽松,镍铁报价下调,不锈钢动态成本有下移预期,因此华融融达期货认为不锈钢期货大概率震荡筑底。 【技术分析】SS主连日线级别:日内跌2.06%,最高16160,最低15850,波幅310.单日成交量107082手(+46904手),持仓量81254手(+10949手)。指标上,MACD绿柱持续增加快慢线向下发散,KDJ指标向下拐头,技术信号偏空。截至收盘,资金净流入2.17亿,沉淀资金18.1亿,技术分析不作为入市唯一依据。 【操作建议】美联储加息预期增强,不锈钢预计持续增产,供需宽松关系短期难以改善,叠加原料价格下跌成本支撑下移,SS2204合约投机交易可关注15800附近支撑,16300附近压力,区间交易为主。(谨慎操作仅供参考) 【风险点】系统性风险。
3月8日讯:今日沪锡价格下跌,本周五将要公布美国非农数据,近期美国就业数据表现良好,增加美联储加息的压力。 现货端来看,今日沪锡仓单减少28吨至8152吨,下游逢低补库的意愿比较强。目前锡锭供应端较为充足,虽然目前锡矿比较紧张,但是没有传导到冶炼上,年后废料也增加很多,加上现在消费不好,电子消费因为出口走弱等原因消费比较低迷,现在只有光伏行业开工比较好,下游现在原料比较充足,需求难以释放,冶炼厂集中交仓抛货,所以社库较为庞大,庞大的社会库存对锡构成压力。不过从原料端来看,锡矿长期紧张,会对锡产量构成慢性伤害。 价格端来看,美联储加息预期增强,3月份可能会加息50BP,锡产业上只有强预期,但是现实端很弱,庞大的社会库存对锡构成了压力,锡价何时企稳,还要取决于消费回归及库存拐点,后续关注需求状况以及社会库存的变动。
大幅波动 沪锡年前受乐观宏观情绪的推动,强势上行,年后则画风大变,又连续向下调整。行情方向的转变背后其实是定价逻辑的切换。年前行情主打宏观预期,国内防疫政策转向,且以比预期更快的速度度过第一波感染高峰;海外美国通胀回落,美联储加息步长收窄,美元指数走弱,内外宏观情绪均较为利好,而沪锡本身又是2022年跌幅最大的几个品种之一,宏观情绪转变后,资金抄底做多的意愿偏强。在这个过程中,锡基本面其实始终偏弱,表现最为明显的是库存持续累积。基于预期的行情只有和现实基本面相互配合才能走的长远。年后,前期披露的宏观利好已被充分定价,而美国新公布的1月CPI、PPI、PCE、非农就业数据均超市场预期,美联储加息预期升温,美元走强令有色承压。宏观不利,转向基本面寻求支撑,但锡基本面年后其实并未有太多的好转迹象,库存继续累积,冶炼开工也较为稳定,需求较弱之下,供给仍偏过剩。宏观转向,基本面又无法提供支撑,锡价大幅下跌,截至3月7日,沪锡主力收盘报199030元/吨,已从年前高点下跌18.4%。 后市行情走向我们认为可能仍会以宏观为主,宏观决定方向,而基本面更多影响到的应该会是上行或下跌的幅度。 中短期内的宏观情形不容乐观,有较多的风险点。当地时间3月7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鲍威尔出席国会参议院银行、住房和城市事务委员会听证会时表示,美联储未来加息幅度可能超出此前预期。鲍威尔在当天听证会上表示,最新经济数据好于预期,这表明最终利率水平可能要高于此前预期。如果整体数据显示需加快紧缩进度,美联储未来将加快加息步伐。他认为要使通胀率回落到2%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且过程可能“颠簸”。 隔夜美元指数走强,3月加息50bp的概率大幅增加。此外,3月接下来的时间,还有几个重磅的宏观数据或事件出炉,分别为10日的美国2月的非农就业数据、失业率,将于月中公布的我国1-2月的宏观经济运行数据,14日的美国2月cpi,23日的美联储3月利率决议。若美国2月延续1月的强劲数据,美联储在3月加息50bp的概率会更上一层楼。 加工费下调 矿端边际走紧 矿端加工费持续下调,表明随着锡冶炼从上年四季度企稳走高后,矿端相对冶炼在边际走紧。截至3月7日,云南40%锡矿加工费为14100元/吨,已回落至两年前的水平,纯冶炼利润被压缩,但仍未亏损。2023年国内1月精炼锡产量为1.2万吨,同比减少11.77%,环比减少24.5%,主因春节假期,炼厂开工率低所致,春节假期后预计开工将恢复正常,2月产出量应该仍会是比较高的。 整个2022年国内共进口精炼锡2.13万吨,数量远超历年。2022年11约后进口窗口关闭,预计随着前期进口订单到货完毕后,精炼锡进口量将明显减少,可部分减轻国内累库压力。 需求仍较为疲弱,国内库存持续累库。有将近一半的精炼锡用于电子工业、消费电子、半导体中的锡焊料,而半导体中的大部分领域目前仍处于主动去库的下行周期中,何时能走完下行周期重回增长尚难以预期,无论如何短期内无望消费大幅反弹。部分市场观点认为2023年半导体周期有望见底;台积电也预期,本轮半导体周期将在2023年上半年触底,行业库存逐步出清,下半年恢复增长。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组织(WSTS)发布预期称,2023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将同比减少4.1%,降至5565亿美元。而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则预计,全球半导体设备总销售额在2023年将下降16.8%,DRAM设备销售额在2023年将下降25%,SEMI表示,半导体行业景气度低迷阶段或将蔓延更久,在前端和后端细分市场的推动下,全球半导体设备总销售额将在2024年才会出现反弹。 锡的其它消费领域亦难带来显著增量,锡在光伏、新能源汽车等领域也有应用,新能源增速很快,但耗锡量仅占总量的4%左右,不足以显著拉动需求。 持续的累库也是对需求相对供给偏弱的有力反映。海外库存2022年年末以来环比走势相对稳定,库存量一直在3000吨附近徘徊,国内库存则从2022年四季度开始,连续5个多月保持累库,其中的部分原因为国内2022年四季度在疫情影响下消费明显走弱、海外消费展现出韧性以及精炼锡进口窗口的开启。 行情展望 从库存绝对值看,LME库存处于历史中等稍低的位置,国内库存则处于近7年的历史同期最高点,两地库存合计亦处于7年来的高位。锡的主要下游消费电子、半导体仍处于主动去库中,消费疲软的局面没有改变,供给端的好消息是加工费在下调,矿端显现出相对冶炼边际走紧的信号,纯冶炼业务的利润被压缩,但距离成本线还有距离,春节假期结束,预计冶炼开工将恢复到上年末水平,2-3月的精炼锡产量应该仍在历史同期相对高位,全球锡库存的累库压力还将持续。内外结构上,精炼锡进口窗口从上年11月持续关闭,随着前期订单到货完毕,后续精炼锡进口量预计将明显下滑,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国内累库压力。总体而言,锡基本面的反转可能更多的应寄希望于需求端。 行情方面,在美国1月CPI、就业数据超预期之后,3月7日晚鲍威尔明确的鹰派发言令宏观再度承压。锡中短期的行情可能更多的还是会由宏观来主导,3月国内外会有多个重要宏观数据将出炉,特别是10、14日的就业和CPI数据,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美联储在3月再加息25还是50BP,宏观巨大的不确定性将带来锡价的大幅波动,注意风险控制。 操作上,鉴于美联储的鹰派表态,及美国1月数据中所表现出的通胀的“坚韧”性,同时基本面仍偏弱,宏观转向后基本面难以为短线锡价提供有力支撑,中短期内锡价或将延续弱势。
昨日镍价收跌1.41%至186830元/吨。海外资源流入导致俄镍相对充裕,昨日俄镍升水下行200元/吨至3300元/吨,而高品质镍板相对偏紧,金川镍升水边际企稳。市场消息称俄镍正在以SHFE和LME的混合定价模式向中国出售镍,侧面反映出俄镍出货压力偏高。若俄镍增加流入国内,则有望进一步加剧供应宽松预期。但在短期资源尚未流入前,低库存格局对镍价下方仍有支撑。 从下游不锈钢来看,昨日钢价跌破一体化成本线。镍铁价格坍塌,下游需求弱势传导至镍铁成本让利下行。但是从历史表现来看,尽管2022年弱势需求施压钢价,但一体化成本对钢价下方形成较强的支撑作用。若利润延续承压,预计钢厂或有减产动作的可能。
今日沪锡价格下跌,本周五将要公布美国非农数据,近期美国就业数据表现良好,增加美联储加息的压力。现货端来看,今日沪锡仓单减少28吨至8152吨,下游逢低补库的意愿比较强。目前锡锭供应端较为充足,虽然目前锡矿比较紧张,但是没有传导到冶炼上,年后废料也增加很多,加上现在消费不好,电子消费因为出口走弱等原因消费比较低迷,现在只有光伏行业开工比较好,下游现在原料比较充足,需求难以释放,冶炼厂集中交仓抛货,所以社库较为庞大,庞大的社会库存对锡构成压力。不过从原料端来看,锡矿长期紧张,会对锡产量构成慢性伤害。 价格端来看,美联储加息预期增强,3月份可能会加息50BP,锡产业上只有强预期,但是现实端很弱,庞大的社会库存对锡构成了压力,锡价何时企稳,还要取决于消费回归及库存拐点,后续关注需求状况以及社会库存的变动。
周二,沪镍04合约收188780元/吨,跌0.36%。 电解镍现货价格报193500——199700元/吨,镍豆环比涨2100元/吨至193900元/吨,进口镍现货对沪镍均升水3650元/吨,金川镍现货均升水8350元/吨。 镍矿方面,红土镍矿1.5%CIF持平至72.0美元/湿吨。 镍铁方面,Ni8%-12%高镍铁均价环持平至1322.5元/镍点。 新能源方面,电池级硫酸镍均价环比-100至39700元/吨。 宏观方面,美元计价,中国1-2月出口同比-6.8%,预期-9.0%,2月外汇储备持稳,央行进一步增持黄金。 产业方面,精炼镍库存维持低位,镍铁、纯镍与硫酸镍中期均指向过剩。预计沪镍主力震荡概率较大,关注逢高空单机会。
周三沪铜低开后窄幅波动,市场交投活跃,持仓仍在42万手相对高位。现货来看,上海升水继续抬升至45元,但考虑到期货价格重心下移,实际支撑不强,下游入市采购情绪积极,现货市场成交活跃。秘鲁1月铜产量下降1.6%,南部的Las Bambas、Antapaccay、Constancia均遭遇停产或限产。1月份智利铜产量为43.79万吨,同比增长2.9%。技术上看,铜价在7万遇阻,低位多头结束头寸。 昨晚鲍威尔释放鹰派信号令加息预期大幅走高,商品普遍下跌,沪铝跟随回落,华东现货贴水收窄至元。电解铝供减需增,基本面边际逐渐改善,上周铝锭铝棒综合库存出现去库迹象,去库力度还需进一步观望。沪铝维持在17000元以来通道内震荡格局不变,旺季存在明显供需缺口,震荡趋势中维持回调后多单布局以及跨期正套思路。 沪锌偏弱震荡,下游刚需采购对价格有一定支撑,跌幅明显小于伦锌。但3月精炼锌增产预期较强,消费回暖预期尚待验证,内外盘库存齐涨,叠加美元走强,基本面宏观共振利空,锌下行压力增加,关注能否站稳2.3万元整数支撑。欧洲炼厂逐步复产,内外盘供求差异逐步缩小,关注内外反套机会,单边暂不推荐。 铅价低位震荡,再生铅企业挺价意愿明显,部分企业暂停散单出货。原生铅较主力贴水20元/吨,精废价差接近平水,市场流通货源有限,下游企业按需采购,少数仍畏跌观望,散单成交局部好转。铅进一步下行空间有限,轻仓试多。 周三沪镍低位震荡,盘中尝试反弹但收盘基本回吐,持仓小幅增加。现货方面,金川升水大幅下调六百元至7700元每吨,现货支撑表现脆弱。高镍生铁报价1297.8元每镍点,华东钢厂大幅抛货,另印尼镍铁出口量激增加剧了市场供应面的恐慌气氛。技术上看,镍价处于低位整理,观望为主。 沪锡继续走跌,现锡报19.85万元/吨。市场仍在关注库存变化。国内锡供应较稳定,下游订单回暖暂受限,库存仍较充裕。技术上锡价跌向19.3-19.5万元,观望。
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23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8万亿元,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重点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以及加强重要能源、矿产资源国内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等。报告中明确提到了制造业、基建、房地产,这些行业都与钢材需求联系紧密。 制造业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要把制造业作为重点,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着力扩大国内需求。 近年来,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效果显著,各地积极推动制造业投资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多地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等大项目陆续开工,同时装备和高技术产业的市场需求扩大,制造业投资加快。制造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16.98万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31.4万亿元,2022突破40万亿元大关,占GDP比重达到33.2%。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5%左右。若2023年制造业工业增加值保持上升,GDP占比也将小幅提升。从目前来看,进入2023年,我国经济向好预期增强,2月制造业PMI提升至52.6%,连续两月上升,进入扩张期,企业信心继续增强,企业对行业恢复发展较为乐观。 制造业投资较快增长,可通过设备需求间接带动钢材消费,制造业投资对于设备的需求包括通用设备和各个行业生产所需的专用设备,通用设备包括工业机器人、机床等产品,专业设备则应用于某一行业或特定产品,品类繁多。由于通用及专用设备制造业细分领域和产品品类众多,行业空间大,生产中涉及的钢材品种也较多,包括中厚板、棒材、型材、热轧薄板等,制造业投资的增长将带动这些钢材品种的需求,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粗钢的分配,从而影响螺纹和热卷的供应。 房地产:政策托底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坚持房住不炒定位,建立实施房地产长效机制,扩大保障性住房供给,推进长租房市场建设,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要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要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改善资产负债状况,防止无序扩张,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发展。 房地产行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对经济增长、就业、财税收入、居民财富、金融稳定都具有重大影响,相关数据显示,房地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7%左右,加上建筑业则占到14%,土地出让收入和房地产相关税收占地方综合财力接近50%,占城镇居民家庭资产的6成,房地产贷款加上以房地产作押品的贷款,占全部贷款余额的39%。因此在2023年“稳增长”目标下,要实现宏观经济5.0%左右的增长,房地产市场的稳定更加重要,市场回暖对消费、投资的稳步增长均有积极带动作用。 房地产用钢方面,新开工阶段用钢量占比达70%左右,远高于施工和竣工阶段。数据显示,2月份重点城市新房、二手房成交规模连续4周环比增长,但仍处在2016年以来同期较低水平;企业拿地虽出现边际改善,但整体依然延续低迷态势。考虑房企目前已有大量在建项目,销售好转,资金改善后大概率将优先用于解决在建项目的竣工问题,并且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土地购置面积大幅下降,拿地到新开工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所以预计今年上半年地产开工数据将延续疲弱,下半年有望好转。 基建:专项债提升至3.8万亿元 近些年为应对经济下行,新增专项债额度总体快速攀升,从2015年约1000亿元增至2021年36500亿元,2022年与2021年持平。从今年专项债规模看,今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8万亿元,较上年增加1500亿元,规模上升,有利于一大批重大工程从节奏上尽快落地,短期内有利于扩大基建投资,带动社会投资,稳定总需求;中长期看有利于优化供给结构,提高经济社会运行效率。 从具体实施情况来看,2022年11月财政部提前下达了2.19万亿元的2023年新增专项债额度,且监管要求提前批专项债于2023年上半年使用完毕。政策指引下,2023年1月新增专项债发行明显放量,合计发行4911.84亿元,从新增专项债的投向来看,基建类投向占比超70%,预计今年上半年基建项目依旧是螺纹钢需求的重要支撑。 整体来看,随着稳增长政策的逐步落地,企业现金流有望迎来改善,预计2023年制造业投资全年增速将高于去年,制造业代表的汽车、船舶、家电、工程机械用钢同比出现增长;基建有望进一步扩大,且或将在上半年集中发力,支撑今年的钢铁需求;地产端则上半年继续释放风险,下半年有望出现好转。
隔夜锡价震荡,沪锡仍在20万元/吨偏下位置,市场仍在关注库存变化。昨日上期所与LME锡库存小幅流出,SMM现锡报200250元/吨。 国内锡供应较稳定,下游订单回暖暂受限,库存仍较充裕。观望。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