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4599

  • 沪锡sn2310合约今日报收216420元/吨,较前一交易日上涨3080元/吨。 基本面方面,缅矿停产时间仍具有不确定性,受制于佤邦财政收入,普遍认为当地停产时间至多2-3个月,且7月、8月中上旬中国进口缅甸锡精矿短线放量,对中国锡生产的影响可能拖延到四季度。LME锡库存在4月触底后进入回升通道,国内锡锭库存虽然有所去化,但整体仍处高位水平。LME锡0-3升贴水近期依然处于深贴水状态,后续伦锡累库节奏或将放缓。供需整体驱动不强,个别焊料企业表示近期订单有增长迹象,但需求总体是个别变量,终端需求整体在短期内并无明显大幅好转。锡价在本周短暂触底后表现出较强的抗跌属性,后续价格走势仍需关注供需变化以及佤邦禁矿的时间。

  • 【铜】周四中国8月制造业PMI虽高于上月及预期值,但仍在荣枯线下方拖累铜价,沪铜震荡收阴。月末SMM电解铜升水扩至325元/吨,洋山铜溢价升至54美元,铜现货交投偏紧,关注明日社库。海外美ADP新增就业人数录得五个月来新低,且二季度GDP遭下修,弱化联储加息预期。今晚公布芝加哥PMI,技术上继续关注伦铜8450阻力区表现,沪铜多单依托MA10日均线持有。 【铝】今日沪铝延续震荡偏强,华东现货升水收窄至百元以内。云南大规模复产后铝锭铝棒库存依然未见明显累库,表观需求较强。短期沪铝受现货低库存高升水以及仓单紧缺支撑重心抬升,关注四月高点附近阻力。氧化铝继续升水现货,近期生产商检修令供应继续阶段性偏紧,但现货已趋于平稳,行业平均利润已修复至近年偏高水平,3000元将有较强阻力,建议生产企业套保介入。 【锌】沪锌反弹前高压力附近承压。旺季来临,暂不过分看空需求,不过地产新开工不足,需求有韧性但增量空间不足。下游前期逢低备货较多,逢高采购积极性差,现货交投延续清淡。进口锭陆续到货,国内炼厂开工平稳。锌供需矛盾不突出,维持沪锌1.95-2.15万元/吨区间震荡判断。 【铅】铅高位震荡,多头仍坚守,精废价差维持200元/吨,显示再生铅炼厂逢高出货积极性有所增加。市场反应废电瓶供应情况略有好转,不过价格延续高位,成本端依旧提供沪铅较强抗跌能力。SMM原生铅报价小涨25元/吨,对交割月延续大贴水,部分持货商有意交仓,报价仍坚挺。但铅价整体高位,下游企业观望情绪较浓厚,长单采购为主,散单成交清淡。铅上方缺乏空间,前期高位空单继续持有。 【镍及不锈钢】周四沪镍震荡向下,市场交投活跃,但场内资金继续流出,持仓处于10.5万吨低位。现货来看,金川升水继续下滑至2750元,俄镍维持小幅贴水,现货端缺乏支撑。镍铁上下游分歧仍存,但印尼镍矿事件尚未落地,价格支撑仍存。不锈钢今日反弹,但实际成交缺乏积极信号,金九银十未有兑现。硫酸镍方面,前驱体整体市场情况较差,刚需补库为主,对于成本仍较为敏感。技术上看,镍价短期处于低位整理,等待明朗。 【锡】日内沪锡减仓上涨,周内现锡坚挺,且对交割月实时升水走扩到550元/吨。隔夜持续小步流入的伦锡库存出现单日去库,海外隐性库存显性化可能到顶,不过0-3月延续300美元以上贴水。预计沪锡转为震荡,今日收上短期均线,21万附近入场多单持有,观察20日均线阻力,短线以MA40周均线止损。

  • 2023年8月29日,华为商城上线HUAWEI Mate60 Pro,产品在卫星通信、充电方案、结构件、系统等多方面升级。展望下半年,一方面安卓品牌逐步迎来秋季旗舰机型发布潮,另一方面新品带动下需求有望逐步复苏,我们看好智能手机行业景气底部复苏,看好安卓链复苏+产品创新背景下相关公司的业绩表现。 ▍华为发布Mate60 Pro新品 产品在卫星通信、充电方案等多点创新 2023年8月29日,华为商城上线HUAWEI Mate60 Pro,产品主要创新在于: 1)卫星通信:前代产品为北斗卫星消息方案,新机改为天通卫星电话方案,在地面通信网络缺失背景下可拨打及接听卫星电话,亦可编辑卫星消息、生成轨迹地图等。 2)充电方案升级:前代产品最大支持66W有线超级快充,50W无线超级快充,7.5W反向充电;新机支持88W有线超级快充,50W无线超级快充以及20W无线反向充电。 3)结构件升级:新机搭载第二代昆仑玻璃,整机耐摔能力提升1倍,此外新机抗挤压能力提升10倍,抗冲击能力提升5倍(数据来自华为商城)。 4)鸿蒙系统:HarmonyOS 4采用全新华为方舟引擎(分别是优化动效体验的图形引擎、带来流畅应用操作体验的内存引擎、保证系统资源灵活调度的调度引擎、保证系统高性能读写的存储引擎、提升用户拍摄以及音视频浏览体验的多媒体引擎以及降低系统功耗以提升产品续航的低功耗引擎),致力于解决性能功耗等基础体验问题。 此外,我们亦观察到华为在2023华为开发者大会上首次将AI大模型(盘古大模型)技术落地在华为手机多个系统应用,已可实现图片创意、复杂场景任务编排、翻译并提炼英文新闻等功能,料后续有望持续优化手机端应用体验。 ▍下半年安卓新机发布逐步开启 行业景气有望逐步复苏 每年下半年为消费电子年内销售旺季,安卓品牌有望在三四季度迎来旗舰机型发布潮。根据IDC数据,2023H1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7%至1.3亿部,我们预计H2出货量同比-2%至1.4亿部,降幅有望收窄。具体而言,华为智能手机在2019年达到出货量峰值(约2.4亿部),后续由于外部环境影响,2021/2022年分别降至3752/3052万台。从产品结构来看,我们估算2019年华为P/Mate机型出货占比约30%-40%,其余机型占比60%-70%;2022年P/Mate机型出货占比20-30%,其余机型占比70%-80%。后续随着华为等安卓品牌在三四季度推出各自旗舰机型,安卓行业景气有望迎来逐步复苏。 ▍风险因素 全球宏观经济波动;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创新不及预期;国际产业环境变化;贸易摩擦加剧;行业竞争加剧;汇率波动等。 ▍投资策略 展望下半年,一方面安卓品牌逐步迎来秋季旗舰机型发布潮,另一方面新品带动下需求亦有望逐步复苏,我们看好智能手机行业景气底部复苏,看好安卓链复苏+产品创新背景下相关公司的业绩表现。

  • 华为Mate 60系列正式上线,华为供应链或迎来基本面大幅改善。我们看好核心材料的国产化替代:1)先进封装相关材料,看好ABF、导热材料以及特种树脂国产化替代;2)其他国产替代材料,包括特种涂料、OCA胶。 华为Mate 60系列正式上线,或带动华为手机销量高增长。 华为官方称,华为Meta系列手机在8月29日累计发货已达到1亿部,为此公司推出“HUAWEI Mate 60 Pro先锋计划”,让部分消费者提前体验。8月29日,华为商城正式上线Meta 60 Pro手机,定价6999元/部(256GB),目前预售销量火爆。Mate 60 Pro系列功能惊艳,配备卫星通话功能,且采用自研麒麟9000s芯片。据华为官方指引,其上调2023年公司智能手机出货量至4000万部,而2022年公司出货量仅为2800万部,主要依赖P系列以及Mate系列高端手机回归。 ▍华为手机供应链或迎来基本面显著改善 自华为高端芯片制程被限制以来,华为丢失了几乎全部高端智能手机市场,也明显降低了安卓配置升级速度,其手机配套供应商迎来行业寒冬。我们预计此次Mate 60 Pro及其后续新机型发布表明华为安卓系高端手机将稳步回归,以及公司自研芯片的顺利突破,其供应链或将迎来需求改善。 ▍看好核心材料的国产化替代 华为对于材料基本要求实现国产化,利好国内相关企业的国产化替代。芯片制程端,我们看好先进封装相关材料的国产化突破。整机相关材料端看好特种涂料、OCA以及光学镜头材料国产化替代。 ▍风险因素 华为手机销量不及预期;相关公司产品研发及导入进展不及预期;海外制裁进一步加剧。 ▍投资策略 华为Mate 60系列正式上线,华为供应链或迎来基本面大幅改善。我们看好核心材料的国产化替代:1)先进封装相关材料,看好ABF、导热材料以及特种树脂国产化替代;2)其他国产替代材料,包括特种涂料。

  • 2023年8月29日,华为启动“HUAWEI Mate 60 Pro先锋计划”,搭载国产麒麟芯片的HUAWEI Mate 60 Pro有望拉动消费电子需求并推动半导体材料和零部件的国产化替代进程。①半导体材料方面:在半导体产业链遭到外部限制的大背景下,HUAWEI Mate 60 Pro充分体现了国内芯片的国产替代趋势,具备技术优势、有供应案例的零部件与材料龙头公司有望快速提升市占率;②消费电子材料方面:HUAWEI Mate 60 Pro的发布有望拉动消费电子市场的需求,吸引用户升级换机,进而拉动整体消费电子产业的增长。 华为启动“HUAWEI Mate 60 Pro先锋计划”。 2023年8月29日,华为商城宣布华为Mate系列手机累计发货达到1亿台,因此推出“HUAWEI Mate 60 Pro先锋计划”。Mate 60 Pro在华为商城12:08正式上线,让部分消费者提前体验Mate手机,12GB+512GB内存版本定价为6999元,有雅川青、白沙银、南糯紫、雅丹黑四种配色,成为全球首款支持卫星通话的大众智能手机,同时,Mate 60 Pro接入盘古人工智能大模型,为消费者提供更智慧的交互体验。 ▍2023二季度华为市场份额连续逆势增长 重返国内市场TOP5。 根据国际知名数据公司IDC公布的数据,2019年华为以2.406亿部手机的出货量占据了全球智能手机市场17.6%的份额,位居全球第二。2019年5月16日,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以国家安全为由,将华为公司及其70家附属公司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清单上的企业、个人购买或通过转让获得美国技术需获得许可。根据Omdia公布的数据,华为手机出货量在2020-2022年连续下降,分别为1.89亿、3500万和2800万部,2023Q1全球智能手机整体出货量同比下滑12.7%,环比下滑11.1%,出货量前10的手机品牌中,华为的出货量逆势增长,增幅最高,达到了14.3%,2023二季度华为的出货量继续增长至740万部。国内市场方面,根据IDC公布的数据,2023年二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6570万台,同比下降 2.1%,华为凭借P60系列、折叠屏Mate X3,出货量同比增长76.1%,重返国内市场TOP5,并且在国内高端市场排名第二,仅次于苹果。 搭载OLED屏幕和国产麒麟芯片,有望拉动消费电子需求并推动半导体材料和零部件的国产化替代进程。 HUAWEI Mate 60 Pro搭载了6.82英寸的OLED屏幕和国产的麒麟芯片,屏幕分辨率为FHD+2720×1260像素,支持10.7亿色、P3广色域、1-120Hz LTPO自适应刷新率和屏下指纹。HUAWEI Mate 60 Pro的发布预计将为疲软的消费电子市场注入新的需求,吸引用户升级换机,进而拉动整体消费电子产业的增长。另一方面,HUAWEI Mate 60 Pro搭载的海思麒麟芯片反映了国内半导体产业国产化替代的积极趋势,在当前海外对华半导体产业设限的大背景下,随着国内芯片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发展,半导体上下游厂商开始了国产化替代,减少对进口技术的依赖,以保障供应链的稳定性和自主可控性。HUAWEI Mate 60 Pro进一步验证了国产芯片的可行性和竞争力,有望进一步推动半导体材料和零部件的国产化替代进程。 ▍芯片国产替代趋势显现 利好半导体产业链国产化 在当前海外对华半导体产业设限的大背景下,国产替代与自主可控是半导体产业材料及零部件的长期主线。HUAWEI Mate 60 Pro的发布,预计将进一步推动芯片国产替代,对国内半导体产业链的国产化起到积极推动作用。随着芯片国产替代趋势的显现,国内半导体产业链将迎来重大机遇,设备零部件材料及半导体材料有望先后迎接放量机会,硅片、特气、光刻胶、CMP材料、湿电子化学品、靶材、零部件材料等半导体材料国产替代有望加速,具备技术优势、有供应案例的零部件与材料龙头公司有望快速提升市占率。 风险因素: 消费电子需求疲弱;华为手机销量不及预期;海外对华半导体限制加码;国产化技术突破不及预期。 ▍投资策略 HUAWEI Mate 60 Pro的发布有望拉动消费电子市场的需求,吸引用户升级换机,进而拉动整体消费电子产业的增长。同时,在半导体产业链遭到外部限制的大背景下,HUAWEI Mate 60 Pro充分体现了国内芯片的国产替代趋势,具备技术优势、有供应案例的零部件与材料龙头公司有望快速提升市占率。

  • SMM1#锡均价213750元/吨;云南40%锡矿加工费15000元/吨。昨日夜盘伦锡涨0.65%,沪锡主力合约涨1.25%。 【投资逻辑】近期国内外锡价趋势性不强,转为震荡。基本面上,据机构调研,目前佤邦矿确实停工,但停工时间还不确定,市场有传闻称缅甸当地选矿厂正申请复工,口岸部分的锡矿仍可流入国内,8月进口预计持平,9月份开始受影响,若此后仍未复产,则影响较大。 基本面上,国内库存边际去化放缓,升水仍处于低位,国内冶炼开工率开始回升;随着供应的减弱,未来去库或将逐步兑现;需求端环比回升有限,锡价走低时有部分备货,但下游尚未迎来周期性好转。锡价若继续下跌将触及90分位成本线。长期来看,消费有望随终端行业周期出现好转,矿端收缩预期,对应的加工费持续走低,最终会传导到冶炼,使得供应降低,锡价有一定上行空间。持续关注禁矿时长、国内库存变化。 【投资策略】供需驱动不强,但成本也有支撑,逢低多单仍可参与,继续关注佤邦禁矿进展。

  • 政策面利多频出,氧化铝期货价格夜盘跟随铝价继续走强。主力2311合约再创新高,最高2997元/吨,收于2989元/吨。 早间现货市场则无明显表现,整体交投稀少,电解铝企业现货采购寥寥,现货价格基本平稳。当前供需基本面相对平稳,供应紧平衡。下游电解铝运行产能增量有限,对氧化铝消费也趋于稳定。而产量方面北方因复产有一定增量,南方则受个别工厂检修而产量略降,因此总体变化不大。在供需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下,短期氧化铝现货价格稳定为主。而期货价格短期仍跟随铝价为主,不过由于期货较现货已有明显升水,上涨空间或受限。短线以区间操作为主。

  • 周三沪镍震荡,日内跌0.2%,报收165800元/吨。夜盘沪镍震荡,LME期镍跌0.23%报20635美元/吨。 现货方面8月30日,长江现货1#镍报价165900-158500元/吨,均价报16720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跌650元/吨。广东现货1#镍报价168850-169250元/吨,均价报16905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跌700。今日金川公司板状金川镍报16750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持平。 宏观面,美国第二季度实际GDP年化季率修正值为2.1%,低于市场预期值2.4%,较初值下调0.3个百分点。美联储密切关注的通胀指标——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PCE)二季度上涨2.5%,初值为2.6%,撇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PCE为3.7%,同样下修0.1个百分点。美国8月ADP就业人数增加17.7万人,预期19.5万人,前值由32.4万人修正为37.1万人。美国7月成屋签约销售指数环比增长0.9%,为1月以来最大增幅,预期下降0.6%,前值增长0.3%。 美国二季度GDP下修,就业降温,通胀回落,为美联储停止加息添砝码,美指回落镍价受提振。基本面镍连续两日回调之后现货升水止跌,但下游消费并未好转,被动补库为主。硫酸镍及镍铁市场价格依旧较挺,不过价格向下传导不畅,为后续高价格持续性带来一定压力,镍价仍难逃震荡格局。 操作建议:观望。

  • 周三沪铝主力重心小幅上行,收18775元/吨,涨0.67%。夜盘沪铝震荡,LME期铝涨0.81%报2168美元/吨。现货长江均价19020元/吨,涨110元/吨,对当月升水120元/吨。南储现货均价18890元/吨,涨140元/吨,对当月贴水15元/吨。现货市场下游畏高,成交偏淡。 宏观面,美国第二季度实际GDP年化季率修正值为2.1%,低于市场预期值2.4%,较初值下调0.3个百分点。美联储密切关注的通胀指标——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PCE)二季度上涨2.5%,初值为2.6%,撇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PCE为3.7%,同样下修0.1个百分点。美国8月ADP就业人数增加17.7万人,预期19.5万人,前值由32.4万人修正为37.1万人。美国7月成屋签约销售指数环比增长0.9%,为1月以来最大增幅,预期下降0.6%,前值增长0.3%。 产业消息,国际铝业协会(IAI)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球7月氧化铝产量为1,217.9万吨,日均产量为39.29万吨。6月全球氧化铝产量修正为1,167.5万吨。中国7月氧化铝预估产量为733.7万吨。 即将进入交割月上期所社会库存继续下行至历史新低2.6万,当月铝价强势,结构性行情带动整体铝价上行。社会库存持续维持高位,现货升水强势,交易所库存短期或维持低位,结构性行情或持续,短期铝价偏强。 操作建议:单边观望,跨期买近抛远正套。

  • 主要逻辑: (1)供给:据SMM,7月国内电解铝产量356.8万吨,同比增长1.95%;根据铝水比例测算,7月国内电解铝铸锭量同比减少16.6%。7月运行产能增至4216万吨左右,全国电解铝开工率93.3%,环比增长2.7个百分点。目前云南地区基本达产。 (2)需求:据SMM,截至8月25日当周,铝下游加工龙头企业开工率63.6%,周环比下降0.1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下降1.8个百分点。1-7月竣工面积同比增长20.5%;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33.2%;1-7月光伏新增装机97.16GW,同比增长157.5%。 (3)库存:截至8月30日,LME铝库存52.4万吨,环比持平;上期所仓单2.64万吨,日环比降0.02万吨。SMM社库49万吨,环比降0.4万吨。 (4)估值:截至8月30日,A00铝锭报升水130元,日环比降50元。连续基差140元,日环比升15元;连三基差555元,日环比升80元。电解铝估算成本16572元/吨,日环比持平;吨铝利润2448元,日环比升110元。 综合分析: 继7月JOLTs职位空缺之后,美8月小非农ADP就业新增17.7万,低于预期19.5万,前值32.4万,同时美二季度实际GDP下修至2.1%,数据公布后海外加息预期继续回落,美股三大股指收涨,美债收益率与美元回落。国内利好政策继续推进,广州、深圳相继宣布“认房不认贷”,多部门发声金融支持民企,支持上市房企在资本市场融资。 基本面来看,云南地区基本达产;消费端也有韧性,地产竣工、新能车产量、光伏装机等终端消费增速不弱;国内主流消费低到货有限,叠加金九银十将近下游补库需求。随着地产政策利好继续推进与金九银十将近,A00铝锭提涨至19040元/吨,再次上冲万九关口,下游畏高接货情绪相对较弱,现货升水下调50元。 操作上,库存偏低与现货偏紧,延续回调做多思路,不宜追多。后续关注消费表现与库存拐点。 市场研判: 震荡运行,回调做多思路对待,不宜追多。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