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61个
4月7日讯: 本周(4.1-4.5)上证综指上涨0.92%,沪深300指数上涨0.86%,SW有色指数上涨6.57%,贵金属方面COMEX黄金上涨4.18%,COMEX白银上涨9.96%。工业金属价格LME铝、铜、锌、铅、镍、锡分别变动4.97%、5.37%、7.59%、3.60%、6.52%、4.17%;工业金属库存LME铝、铜、锌、铅、镍、锡分别变动-3.43%、2.71%、-3.94%、0.30%、0.59%、-4.49%。 工业金属:国内外PMI超预期显示国内经济复苏强劲势头,商品价格持续上行。核心观点:美国3月非农新增就业超预期激增30.3万人,创下去年5月以来的最大增幅;中国3月制造业PMI录得50.86%,6个月来首次重返扩张区间,国内经济复苏势头强劲,国内宏观情绪形成强劲利好支撑,商品价格上行。铜方面,供应端,受海外复活节及国内清明节假期影响,铜精矿现货成交较为冷清;需求端,本周SMM铜线缆企业开工率环比提升2.15pct至75.22%,主要由于部分订单回暖叠加节前备货需求,同时铜价上涨也催生买涨情绪。铝方面,供给端,本周国内电解铝运行产能小幅增加,SMM测算约4214万吨,较3月初增长15万吨,主因云南地区复产企业产能有所提升,截止目前云南总启槽产能约20万吨左右,预计四月底第一批复产基本达成;需求端,国内铝下游消费持稳为主,铝价高位运行致部分铝材加工企业新增订单略微下降,另外假期部分小型企业放假叠加下游节前备库带动库存小幅下降。重点推荐:洛阳钼业、紫金矿业、神火股份、西部矿业、金诚信、中国有色矿业、中国铝业、云铝股份。 能源金属:供给扰动仍未消除,弱采购需求下短期价格或维持横盘震荡。核心观点:江西环保因素扰动仍未消除,供应整体偏紧;下游企业延续刚需采买策略,需求仍较弱,短期价格或维持横盘震荡。锂方面,江西宜春地区的中小型锂盐企业仍受到环保和锂云母精矿供应紧缺等因素影响,其短期内恢复生产的节奏仍存压力,正极等下游企业目前仍延续刚需采买策略,预计后续价格或维持横盘震荡。钴方面,供给端,电钴开工率相对稳定,冶炼厂库存较少,整体供给略显偏紧,刚果金战乱扰动催生些许挺价意愿;需求端,下游需求仍较弱,且对于钴盐高价接受意愿有限,预计钴价暂稳运行。镍方面,供给端,印尼镍矿配额审批不及预期,镍矿供给仍偏紧,需求端,下游对高价硫酸镍接受度逐步降低,由于某头部企业放量部分硫酸镍,硫酸镍价格或有下行压力。重点推荐:藏格矿业、永兴材料、华友钴业、中矿资源。 贵金属:美联储就业数据超预期降低降息预期,但黄金价格依旧坚挺上行。美国3月ISM制造业PMI和非农新增就业人数超市场预期,显示出美国经济韧性,美国经济数据超预期表现降低美联储6月降息预期,但黄金价格依旧坚挺上行,我们认为短期地缘紧张局势催生避险需求,中长期来看全球各国央行资产配置中黄金的地位不断上升,央行购金持续增加,继续坚定看好未来金价上涨,同时我们认为当下要重视白银的投资机会,金银比修复+PMI上行将共振,白银价格弹性空间大。重点推荐:银泰黄金、中金黄金、山东黄金、赤峰黄金、招金矿业、湖南黄金,关注盛达资源、兴业银锡、中国黄金国际、万国国际矿业。 风险提示:需求不及预期、供给超预期释放、海外地缘政治风险等。
华金证券研报指出,桌面机器人或为AI新载体,开启消费电子细分赛道。桌面机器人本质上是一种主要通过语音、视觉、手势等多种传感器获取信息,实现与人类交互,以达到一定目的的人工智能系统。随着互联网、人机交互、传感技术、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发展,为桌面娱乐机器人摆脱“高价玩具”称号,转向服务机器人提供了一定契机。 在欧美桌面娱乐器人已经在市场开发方面取得一定成功,成为一种流行的智能家居产品,并有着众多知名品牌和产品,向着更加高端、复杂、应用场景更广泛的方向发展。 在国内市场,虽然桌面娱乐机器人尚处于萌芽阶段,但已涌现出一批优秀企业和技术团队在进行研发和推广,故桌面娱乐机器人也由此有望成为国内机器人行业中的一个新增长点。 建议关注:海康威视、柯力传感、韦尔股份等。
4月1日讯: 石头科技旗舰级扫拖机器人新品V20及G20S发布。 V20:搭载全新星阵领航系统,基于石头首创双光源固态激光雷达导航避障技术。石头科技联合PMD、英飞凌、欧菲光三家行业顶尖机构,历时5年,共同研发创新出双光源发射方案,由于双光源可以同时发射不同距离的面阵激光,该方案可以同时解决导航和避障的问题,给予V20超精准还原地图以及超精准避障的能力。此外,V20搭载FlexiArm双机械臂,依靠机械臂的伸缩可完成对沿边和内角的高效清洁,边角覆盖率达98.8%。V20机身厚度为8.2cm,可以进入家具底部等低矮空间,扩展更多清洁面积。价格方面,V20水箱版的预售价为4799元,V20智能上下水版的预售价为5399元。 G20S:石头科技旗舰系列新品,汇聚尖端清洁技术。回顾G系列过往产品:G10产品搭载专利胶刷、升降式震动擦地及基站自清洁;G10S产品搭配自由选配的模块式基站及免维护式上下水;G20产品搭载双螺旋胶刷、双震擦地及双升降系统;G20S集机械臂边刷、四区双震擦地系统、自维护双螺旋清扫系统、超mini基站等领先技术于一体。价格方面,G20S水箱版的预售价为5399元,G20S智能上下水版的预售价为5999元。 家用空调4月排产发布,二季度排产数据增长明显。 家用空调二季度排产数据较2023年同期销量增长明显。根据产业在线排产数据,4月份家用空调内外销总排产2219.0万台,较去年同期销量同比+23.9%;5月份排产为2244.0万台,较去年同期销量同比+16.5%;6月份排产为2016.0万台,较去年同期销量同比+10.3%。分内外销看,内销方面,受到“以旧换新”、旺季高温天气预期的影响,内销排产在4/5/6月分别较2023年同期实绩增长20.9%/16.3%/13.5%;外销方面,在海外市场去库补库同步进行的情况下,外销排产4/5/6月分别较2023年同期实绩增长28.3%/16.7%/3.1%。 投资建议:从家电板块投资角度,建议从以下四条主线进行布局:1)出海及全球化:推荐海信家电、海信视像,建议关注美的集团、海尔智家。2)布局左侧清洁电器赛道:推荐石头科技,建议关注科沃斯。3)小家电板块:消费者购买逐渐回归理性,小型化、迷你化风潮起,同时多功能集成化与智能化或成为厨小电未来增长筹码,推荐小熊电器、苏泊尔。4)地产链:推荐亿田智能、建议关注老板电器、火星人。 风险提示: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销售不及预期风险、地产恢复不及预期。
4月1日讯: 投资要点: vivo发布第三代折叠旗舰手机Fold3系列,端侧AI深度融合大屏强化商务属性。3月26日,vivo发布新一代折叠旗舰智能手机vivo X Fold3系列(以下简称Fold3系列)。Fold3系列是vivo发布的第三代折叠屏手机,共包括Fold3和Fold3Pro两个版本,Fold3重量仅219g,比主流厂商的折叠屏旗舰手机更轻,且接近主流直板旗舰手机重量(iPhone15Pro Max重量221g,Pro重量187g),折叠后厚度仅10.2mm,单边厚度低至4.65mm。1)硬件方面,Fold3系列均配备8.03英寸主屏和6.53英寸副屏,采用AMOLED材质,刷新率为120Hz。其他亮点包括:采用半固态电池以解决低温续航难题;机身采用铠羽架构以提升耐摔性能,兼顾轻薄与坚固;铰链采用碳纤维材质将重量降至14.98g。Fold3采用高通骁龙8Gen2SoC,电池容量为5500mAh,支持80W有线充电,后置三摄模组(主摄、超广角、长焦均为5000万像素),IPX4防水等级,包括4种内存与存储配置(RAM+ROM:12GB+256GB,12GB+256GB,16GB+512GB,16GB+1TB),起售价6999元。Fold3Pro则采用8Gen3处理器,电池容量5700mAh,支持100W有线充电和50W无线充电,后置三摄模组较普通版有所升级(长焦为6400万像素),IPX8防水等级,包括2种内存与存储配置(16GB+512GB,16GB+1TB),起售价9999元。2)软件方面,Fold3系列同样搭载了vivo自研AI蓝心大模型,Pro版还实现了“端侧7B+云侧70B”超大参数规模部署。Fold3系列的AI蓝心大模型实现了与vivo Origin OS4系统的深度融合,将大模型与大屏组合,可通过桌面图标、原子组件、侧滑拉出、悬浮图标四大入口轻松调用AI蓝心大模型,通过语音、文字、图片拖拽、文档拖拽等形式与大模型快速交互,实现各种功能超过700种,大幅提升办公效率,全面激发大屏生产力。 华为三折叠屏手机专利公布;P70有望近期上市。3月29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开了一项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折叠屏设备”专利,该专利于2023年2月21日申请。根据专利内容,该申请提供了一种折叠屏设备,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三壳体、第一铰链、第二铰链和柔性屏等结构,多个壳体可以不等厚,降低了该折叠屏设备在折叠状态下的厚度,也使得该折叠屏设备的重量更轻,从而可以给用户提供更好的握持手感。我们认为,此专利或与三折叠屏智能手机有关,华为有望在2024年内发布类似产品。此外,我们认为,华为或将于近期发布P70系列智能手机新品,有望带动智能手机产业链持续复苏。 投资建议:折叠屏手机与AI大模型赋能有望开启新一轮创新周期,建议关注智能手机上下游产业链。尽管智能手机市场增长乏力,但高端机型占比仍在持续提升。根据Counterpoint数据,2022年全球智能手机总出货量同比下降了12%,但是批发价在600美元以上的高端机型出货量增长到2.59亿部,在智能手机总出货量的占比也进一步提升至21%。IDC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市场折叠屏手机价格段持续下探,600-800美元机型占比提升至14.1%,已降至主流旗舰直板手机区间。Counterpoint预计到2025年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将增长至5500万部。我们认为AI大模型入驻手机后,将带动交互方式变革和刺激大屏、分屏需求,折叠屏手机有望于AI手机深度耦合,折叠屏手机的价格下探、持续轻量化有望推动出货量高速增长。建议关注智能手机产业链标的:1)显示面板:京东方A、TCL科技、和辉光电、深天马A、凯盛科技;2)光学:高伟电子、瑞声科技、联创电子、舜宇光学科技、丘钛科技、欧菲光、昀冢科技、韦尔股份、思特威、东田微、水晶光电;3)PCB&被动元件:鹏鼎控股、东山精密、兴森科技、深南电路、风华高科、顺络电子、三环集团;4)结构件&功能件:银邦股份、福日电子、长盈精密、立讯精密、歌尔股份、蓝思科技、隆扬电子、东睦股份、汇创达、汇顶科技;5)电池&散热:欣旺达、精研科技、中石科技;6)整机:华勤技术、闻泰科技、龙旗科技、光弘科技等。 风险提示:消费电子复苏不及预期风险;AI大模型在手机端渗透不及预期风险;折叠屏手机需求不及预期风险。
4月1日讯: 事件:3月27日,工信部、科学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提出到2027年,我国通用航空装备供给能力、产业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现代化通用航空基础支撑体系基本建立,政策催化下低空经济引发关注。 低空经济蓄势待发 30年我国市场规模有望达2万亿 低空经济是指以民用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为主,以载人、载货及其他作业等多场景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政策端,21年2月,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低空经济提升至战略性新兴产业,24年两会期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积极打造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技术和配套产业链体系日趋成熟,叠加政策持续催化,我国低空经济正加速崛起,据新华社测算,23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超5000亿元,30年有望达到2万亿元,迎来持续快速增长,7年CAGR达22%。 低空经济崛起 上游相关材料迎发展机遇 一代材料,一代航空器。在低空经济浪潮下,围绕轻量化与性能必要性需求,我们认为产业链上游相关材料迎来发展机遇,具体受益材料包括:铝合金&钛合金、碳纤维、非晶合金等:1)铝合金:有望继续发挥轻量化优势;2)钛合金:兼具轻量化、高强度、耐腐蚀、耐高温等优异性能,低空领域应用潜力可期;3)碳纤维:高性能、高强度、轻质特性匹配低空经济零部件性能需求;4)非晶合金:非晶电机的高效率、轻量化和高功率输出特性使其成为飞行汽车提升续航能力的理想选择,非晶电机从0到1突破有望持续提振非晶合金需求。 建议关注低空经济产业链上游材料发展机遇及相关公司:(1)铝合金:南山铝业;(2)钛合金:宝钛股份、西部超导(军工组联合覆盖)、西部材料;(3)碳纤维:光威复材、中复神鹰(化工、建材组联合覆盖);(4)非晶合金:云路股份。 风险提示:技术发展不及预期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产业政策推进不及预期风险。
4月1日讯: 市场回顾 本周(3月25日-3月29日)电子板块涨跌幅为-4.14%,相对沪深300指数涨跌幅-3.93pct。本周电子行业子板块涨跌幅分别为消费电子设备3.20%,面板0.59%,其他电子零组件Ⅲ-3.26%,被动元件-3.58%,半导体设备-3.65%,消费电子组件-3.81%,安防-3.94%,显示零组-4.73%,PCB-4.80%,LED-6.22%,分立器件-6.96%,半导体材料-7.01%,集成电路-7.10%。 行业要闻 1、折叠屏加速渗透,把握有斜率的创新。3月29日,华为申请的“屏幕两次折叠”专利公布,其中申请折叠屏设备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三壳体、第一铰链、第二铰链和柔性屏。该折叠屏设备可以折叠两次,在展开状态下的屏幕比例可以更好地与多种场景进行匹配。 2、华为P70发布在即,AI手机兵家必争之地。4月份华为P70系列发布备受期待;AI手机成兵家必争之地:据彭博社消息,苹果正洽谈将谷歌的Gemini人工智能引擎植入iPhone。 3、英特尔发布会,强调AI PC商用落地。3月26日,英特尔举办“2024全新英特尔商用客户端AI PC产品发布会”,强调了英特尔酷睿Ultra处理器给商用电脑带来的技术革新。 4、小米汽车SU7重磅发布,人车家全生态版图完善。3月28日,小米召开小米汽车上市发布会,小米汽车SU7正式发布。新车定位C级高性能生态科技轿车,共3个版本,价格区间为21.59-29.99万。SU7上市24小时,大定88898台。4月底标准版、MAX版开始交付,5月底Pro版开始交付。 5、面板:价格持续上涨,供给端格局进一步出清。3月份TV面板价格继续上涨。需求端来看,备货旺季来临,整机厂增加采购计划。供给端来看,日媒报道夏普旗下10代线SDP可能在6月份停产,全球LCD产能有望进一步出清。 6、低空经济打开万亿蓝海市场。3月27日,工信部、科技部、财政部、民航局四部门联合印发《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3月29日,民航局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重点介绍低空经济发展所做工作及下一步考虑。 本周(3月25日-3月29日)观点:立足当下,AI是最核心的投资方向,从云到端的变革汹涌,以COWOS、HBM为代表的先进封装,有望接力国产替代,成为下一阶段投资重点;存储则周期成长兼备,重视切入企业级存储的龙头公司。此外,P70发布在即,手机产业链孕育着全新机遇;面板价格涨势持续,关注产业链整合方向。 AI算力:供给侧看先进封装,核心关注:长川科技、兴森科技、精智达、ASMPT、通富微电、赛腾股份。 存储链:关注德明利、江波龙、澜起科技、聚辰股份。 手机链:关注1)屏幕创新:东睦股份、精研科技、统联精密、凯盛科技、戈碧迦;2)光学创新:韦尔股份、思特威、欧菲光、水晶光电、昀冢科技。 面板链:关注京东方A、TCL科技、彩虹股份。 风险提示:电子行业周期复苏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汇率波动。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近日市场关于“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中逐步增加国债买卖”的讨论增加,也让人联想到货币政策和特别国债的关系。 中信证券预计,央行会对特别国债发行给予充分的流动性支持,但形式上,通过降准对冲特别国债供给压力的可能性比央行购买国债的可能性更大。从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的角度,未来央行有可能增加国债买卖,但这一过程预计是循序渐进、谨慎开展的。 ▍央行购债的法律依据和实践情况。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央行不得于一级市场认购国债,但其中第四章的第二十三条表明在二级市场买卖国债来实施货币政策在法理上是具备可行性的。历史上我国央行购买国债次数较少,资产负债表中“对政府债权”项目很少出现变化,其中比较明显的一次增长出现在2007年,源于央行在二级市场上买入1.35万亿的特别国债。 ▍国外央行购买本国国债的操作模式。 海外许多经济体均存在央行购买本国国债的经验,以此增加基础货币供给,向市场注入流动性,但从具体的操作方式和购买范围等方面来看,仍有较大的差别:美联储采用逆向歧视性拍卖的方式购买国债;日本央行不仅购买国债,甚至新增了私营部门金融资产的购买计划;欧债危机爆发后,欧央行宣布购买资产支持债券和担保债券,三个购买计划中,公共部门购买计划规模最大、效果更显著。 ▍央行支持特别国债发行的方式。 特别国债或将于今年二季度发行,届时可能会对资金面以及市场情绪形成一定的冲击。近期关于央行买卖国债的讨论,也让人联想到货币政策和特别国债的关系。我们预计央行会对特别国债发行给予充分的流动性支持,但形式上通过降准对冲特别国债供给压力的可能性比央行购买国债的可能性更大。 ▍未来央行购买国债的可能。 参考海外经验,央行购买国债一方面缓解了国债供给的压力,另一方面释放了流动性,进而引导利率下行。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关于金融工作论述摘编》一书中提到“要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中逐步增加国债买卖”。需要注意的是,总书记的表述中存在“逐步”二字,说明短期内央行不太可能大规模地参与国债交易,而从当前经济环境、政策空间来看,央行购债的紧迫性也不强。 ▍风险因素: 货币政策不及预期;经济修复不及预期;流动性超预期收紧等。
3月制造业PMI的强势反弹,似乎亮出了当前经济的“底色”,一季度GDP增速或保持在5%以上。时隔半年之久,3月制造业PMI终于一跃升至荣枯线之上,同时此次春节过后PMI的反弹幅度为历史第二强(仅次于2023年),可见今年“开门红”的成色很足。与2023年不同的是,这一次制造业需求端的反弹“来得更猛”,3月PMI新订单指数上升幅度甚大的背后,更多是由于全球制造业景气度的回升。 以史为鉴,制造业PMI与2个月后的政策出台数量呈负相关关系。这也就意味着PMI越低,未来2个月内政策出台的速度会加快。鉴于3月PMI反弹幅度远超预期,我们预计至少在4月政治局会议以前,政策大概率将处于“空窗期”。 PMI这次究竟好在哪里?新订单的回升是关键。3月PMI各分项指数几乎都全线回升,其中引领PMI反弹的关键在于新订单的直线上升,PMI新订单指数从2月的49.0%一跃至3月的53.0%(环比+4.0pct)。 除了内需,外需的反弹力度同样很大。3月PMI新出口订单指数录得51.3%(环比+5.0pct),也是从荣枯线之下、升至荣枯线之上。我们认为3月内需和外需的“携手向前”更多是源于全球制造业景气度的上行——我国PMI新订单指数、以及新出口订单指数,往往与全球制造业景气度呈现正相关。今年以来全球制造业PMI的持续上升,也引领着我国制造业需求端的改善。 除了需求,生产也对PMI的上升有所贡献。除了订单量的上升,3月PMI的反弹还与春节过后工业的复工复产相关。3月PMI生产指数为52.2%(环比+2.4pct),成为拉动PMI上行的另一大因素。不过比起新订单指数,3月生产指数的上升幅度更符合春节过后的季节性规律。 两大价格指数“一上一下”,压力再次给到中下游行业。正是因为需求端的明显好转,带动了生产商经营活动预期的升高,原材料价格也因此爬升。3月PMI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50.5%(环比+0.4pct),但是3月出厂价格指数却不升反跌、取得47.4%(环比-0.7pct),可见利润传导出现梗阻状况。“高进低出”的价格格局导致以中下游为首的企业盈利空间可能将进一步收窄,利好中下游企业的“新质生产力”发展亟需提速。 节后中小型工业企业的信心也“回归”了?3月各规模的工业企业景气度均有上升,大、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51.1%(环比+0.7pct)、50.6%(环比+1.5pct)、50.3%(环比+3.9pct),中小型企业PMI重回扩张区间。这一次呈现出的规律似乎是“企业规模越小、节后PMI反弹力度越大”。我们认为可能原因在于春节期间停工、以及出口链的短暂“打烊”对中小型企业的影响远大于大型企业,所以待节后一切“回归正轨”之后,中小型企业的反弹力度也会更大些。 新一轮补库周期即将初现?需求端的企稳需进一步“坐实”。不同于2月的下降,3月PMI产成品库存指数升至48.9%(环比+1.0pct)。工业企业“告别去库、步入补库”之路走得“跌跌撞撞”,主因在于需求端尚未完全地企稳复苏。目前反映需求不足企业占比仍然超过60%,我们认为此次补库周期的开启更多是源于已有库存的见底,并非完全是依靠需求端的拉动。 非制造业也紧跟制造业的“步伐”。除了制造业PMI,3月建筑业PMI与服务业PMI也在回升。3月建筑业PMI为56.2%(环比+2.7pct),虽然有所回升,但绝对值来看还是停留在疫情后的历史次低。后续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或可为建筑业PMI“充电”。3月服务业PMI依旧保持稳健上升趋势,取得52.4%(环比+1.4pct)的好成绩,春节过后消费表现依旧不俗。 作者:陶川、钟渝梅,来源:川阅全球宏观,原文标题:《3月PMI: 强势反弹有何不寻常?》
中银证券研报指出,智能手机和PC等消费电子产品在经历了长时间的销量下滑之后,产业链库存去化接近尾声,未来在“被动换机”需求和AI PC等新产品的“主动换机”需求双重刺激下,消费电子行业景气度有望持续回暖,相关3C设备有望充分受益,另外钛合金、XR设备、折叠屏等新材料、新产品、新技术的快速导入,也为相关设备厂商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给予行业强于大市评级。 中银证券观点如下: 消费电子终端需求否极泰来,多维度需求带动行业回暖。 智能手机和PC等消费电子产品在经历了长时间的销量下滑之后,产业链库存去化接近尾声,出货量增速已经见底回升,出现边际改善迹象。展望未来,首先,智能手机和PC均临近换机周期临界点,“被动换机”需求有望复苏;其次,具备更强AI能力的智能手机以及AI PC的推出,或将刺激“主动换机”需求;最后,XR设备在硬件迭代和内容成熟的驱动下,有望打开消费级市场,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因此,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有望带动消费电子行业景气度持续回暖 3C设备涉及种类众多,需求受下游产品周期影响具有一定的周期性。 3C产品的生产流程复杂、工序良多,并且具备较强的定制化属性,因此专用设备众多,据智研咨询的统计,截至2022年全球3C自动化设备市场规模约为503.79亿美元,其中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3C产品制造国占比超过60%。目前智能制造装备主要技术已趋于成熟,推动下游客户设备采购需求增长的主要因素为新产品旺盛的市场需求带来的产能扩张,以及新产品较大幅度的工艺变化带来的对设备更新换代的需求。随着消费电子行业的复苏,3C设备有望迎来新一轮的需求上行。 钛合金加速导入,带来新的成型及加工工艺需求。 由于钛合金轻量化和高强度的特性,可以满足消费电子产品对材料的减重、坚固、耐磨等多重需求,2023年以来包括苹果、三星、小米等手机厂商纷纷发布了钛合金相关产品,未来随着技术进步、成本下降,钛合金在消费电子领域的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由于钛金属热导率小、化学活性高、变形系数小、弹性回复较大的特性,造成钛合金成型及加工难度较大,目前钛合金主要有CNC加工和3D打印两种主要的加工成型方式,随着钛合金应用的推广,将增加相关切削设备、刀具耗材、抛磨设备、3D打印设备的需求。 XR设备快速发展,相关设备迎来新机遇。 XR设备行业在经历过数次热潮之后,受到内容开发商数量和应用场景有限的制约,一直尚未真正普及。苹果MR产品的发售,在软硬件方面提出诸多创新,尤其是通过投资并购和专利研发布局内容生态,有望打破产业瓶颈,带动XR行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显示屏、光学模组作为XR设备创新的聚焦点,Micro-LED和Pancake光学膜组的不断迭代或将催生相关机械设备新机遇。 投资建议:建议关注消费电子行业复苏以及新产品、新技术带来的相关设备投资机会: 1)消费电子行业复苏,建议关注燕麦科技(688312.SH)、赛腾股份(603283.SH)、劲拓股份(300400.SZ)等; 2)AI PC、XR等新产品带来的需求增量,推荐杰普特(688025.SH)、春秋电子(603890.SH)、智立方(301312.SZ)等; 3)钛合金渗透率提升带来的成型和加工设备及耗材需求,推荐创世纪(300083.SZ)、鼎泰高科(301377.SZ)等。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复苏不及预期;新产品或新技术的市场接受程度不及预期;技术迭代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方正证券研报指出,在高性能AI处理器的加持下,AI+N类终端的时代浪潮已至,AI改变的不只是PC与手机,科技赋能将全方位渗透,消费电子将迎来全新的增长机遇。 建议关注:华勤技术、亿道信息、领益智造等。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