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2010个
周四(1月2日)美股盘前,全球新能源汽车龙头特斯拉在官网发布了2024年第四季度“成绩单”。 具体数据显示,特斯拉2024年第四季度汽车产量为459,445辆,同比下降超7%; 交付量录得495,570辆,同比上升约2.3%,但低于分析师此前预计的504,770万辆。 全年来看,特斯拉2024年共生产了1,773,443辆汽车, 交付了1,789,226辆 ;与之相比,2023年生产了1,845,985辆,交付了1,808,581辆。 这意味着,虽然特斯拉的季度汽车交付量在2024年底创下了历史新高,但这也是 2011年来首次出现了年度下降 。受这一消息影响,特斯拉美股早盘一度跌超7.5%。 去年,特斯拉的汽车业务遭遇了一系列的逆风:柏林工厂遭遇纵火袭击、航运改道以及整个电动汽车行业的转冷。4月时,公司宣布裁减超过10%的全球员工,以削减成本并提高生产率。 即便如此,特斯拉高管仍告诉投资者,其全电动汽车的需求正处于两波主要增长浪潮之间。去年10月,马斯克曾表示,预计将在2025年推出成本更低且自动驾驶的汽车,有望带来20%至30%的增长。 电动汽车咨询网站InsideEVs的主编Patrick George告诉媒体,他认为特斯拉在很多方面仍然比其他车企做得要好,尤其是在充电网络方面。 但George补充道,特斯拉在最近一个季度面临的最大运营挑战是“作为一家汽车公司,必须把每一件事都做好”。他指出,没有在“2024年推出更实惠的电动汽车”是一个错误。 行业研究机构Auto Forecast Solutions副总裁Sam Fiorani则表示,马斯克涉足政治可能“将他的注意力从核心业务上转移开”。 一些人们开始怀疑,特斯拉能否实现马斯克2025年的增长目标,尤其是“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声称要取消电动汽车税收抵免”的情况之下。
SMM 1月2日讯:2024年刚刚过去,在元旦的第一天,便已经有不少车企发布其各自的2024年销量“成绩单”。SMM整理了包含造车新势力在内的多家新能源相关车企的2024汽车销量情况,具体如下: 比亚迪作为国内电动汽车的“一哥”,其1月1日公众号发文称,2024年比亚迪销量达427.21万辆左右,同比增长41.26%,其不仅仅是中国汽车市场车企种的销项冠军,还是中国汽车市场品牌的销量冠军以及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销量冠军! 理想汽车作为国内造车新势力品牌中,销量排名一直处于前列的存在,其2024年不负众望成为首个达成年交付50万辆的新势力品牌,2024年共交付50.05万辆汽车,且12月交付量58,513辆的成绩,也创下来其历史新高。 同为造车新势力的零跑汽车全年总计交付29.37万辆,同比大涨103.76%,其中,12月零跑汽车完成交付42,517辆,同比增长128.37%,连续七个月创月交付历史新高。据悉,2025年零跑汽车的年销量目标定位50万辆,较2024年之前的销量目标翻倍。零跑汽车董事长朱江明表示,在新年期间推出前所未有的购车现金红包活动,凡是在活动期间购买零跑汽车的用户,均可享受至高1.5万元的购车现金红包与多项购车权益。 蔚来汽车2024年全年共交付新车221,970台,同比增长38.7%。2024年12月,蔚来公司交付新车31,138台,单月交付量超3万台创新高,环比增长51.3%,同比增长72.9%。 而在新的一年,蔚来汽车也宣布,2025年1月1日至1月31日支付定金购买蔚来车型,可享3年0息限时金融优惠,还有5年NOP+免费使用权等多重好礼相赠。围绕2025年目标,蔚来董事长李斌曾经提到,2024年全年销量预计22万辆,加上乐道品牌,蔚来2025年的整体销量目标是实现销量翻番,达到44万辆。 小鹏汽车全年共交付190068辆车,同比增长34.23%。12月单月交付新车36,695台,同比增长82%,创下单季度交付量历史新高,超过第四季度交付指引上限。且值得一提的是,小鹏汽车在德国埃伯斯贝格完成了欧洲第10,000辆新车交付,成为首个达成欧洲万辆交付的纯电新势力车企。 在新的一年,小鹏汽车同样推出了优惠活动,1月1日起,小鹏汽车即刻开启限时新春礼包派送,为鹏友提供10000元现金红包、888度电卡,详情请咨询当地小鹏汽车门店。 此外,奇瑞控股集团也发布2024年销售年报,奇瑞集团2024年全年销售汽车达到历史性的260.39万辆,同比增长38.4%,创造了年销量的历史新高。其中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总计58.36万辆同比增长232.7%;增速位居主流车企首位。其中,12月份新能源销量102,621辆,环比增长31.9%,单月新能源销量首次突破10万辆。 上汽集团表示,2024年上汽集团整车本年累计销量合计为401.302万辆,同比下降20.07%。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23.407万辆,同比增长9.90%;出口及海外基地销量为103.841万辆,同比下降14.06%。 至于今年刚刚诞生的小米汽车,据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表示,截至今日,小米今年已经交付13.5万辆汽车,小米汽车已开业门店200家、覆盖城市58个,2025年交付目标超过30万辆。 2025年车市展望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在2025年1月1日发文评价称,2024年全国车市走势呈现U型增长态势,下半年的以旧换新和报废更新补贴政策力度超强,推动2024年全年车市预计零售2294万台增5.7%。2024年的各地以旧换新的政策拉动销量日益突出,2025年的以旧换新如果保持2024年的补贴力度,其个人估计报废更新和以旧换新的总体补贴资金的需求估计要超过2000亿元,这将远超历史补贴峰值。目前我按2024年的政策基本延续的基础,判断2025年国内车市零售2340万台,增2%,新能源乘用车零售1330万,增21%,渗透率57%。2025年外部环境复杂,欧盟与俄罗斯市场增量大幅下降、乘用车总体增速降到10%左右。 此外,崔东树还表示,目前2025年的中央报废更新和各地以旧换新的总体政策和操作文件尚未发布,1月是政策过度期,各地促销费鼓励政策本着不断档不熄火的思路保持延续2024年补贴力度,因此2025年春节前的2024年政策延续期是最佳购车时机。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表示,2024年汽车整体市场稳重有进,预计2025年销量3200万辆左右,其中国内市场2600万辆左右,增速3%。乐观估计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1650万辆(含出口)左右,增速接近30%,渗透率超过50%,内需有望达到1500万辆,渗透率超过55%。 据标普全球汽车(S&P Global Mobility)专家预测,2025年全球纯电动汽车(BEV)销量将达到1510万辆,在全球汽车销量中占据16.7%的市场份额。虽然2024年的最终数据尚未公布,但预计销量约为1160万辆,市场份额为13.2%。 有机构认为,当前商务部正与有关方面抓紧制定明年“两新”相关政策,后续政策的出台、落实有望利好明年国内汽车消费增长。此外,随着充电桩建设提速新能源汽车使用环境不断优化,叠加明年新车周期开启以及以旧换新等政策的延续,行业望持续向好。 2024年以旧换新成效显著 2025年优惠继续! 众所周知,以旧换新在2024年为汽车市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据第一财经记者12月10日的消息,其从商务部获悉,汽车以旧换新有力有序推进,政策效果加快显现。商务部数据显示,截至12月9日,全国汽车以旧换新合计突破500万辆,其中,报废更新超244万辆,置换更新超259万辆。11月份,全国报废汽车回收103.2万辆,同比增长141.6%。1-11月,全国报废汽车回收687.8万辆,增长64.6%。截至12月19日24时,全国汽车报废更新近270万辆,汽车置换更新超310万辆。 而在2025年来临之际,随着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商务部近期也明确2025年将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目前,也已经有多个地区宣布继续实施以旧换新政策,海南省商务厅近日发布表示,2025年1月1日起,海南继续实施家电、家装家居补贴以及汽车报废更新、汽车置换更新、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南京市表示,将于2025年1月1日起继续发放汽车消费补贴,购车补贴每辆3000元、4000元不等; 贵州省商务厅也发布公告称,从2025年1月1日起至2025年国家汽车报废更新补贴政策出台期间,消费者报废本人名下符合条件旧车并购买符合条件新车的给予一次性补贴; 广东省方面表示,广东省2025年将继续开展汽车报废更新、汽车置换更新、家电以旧换新、家装厨卫焕新、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和手机等3C数码产品购新补贴。请广大消费者及时关注广东省2025年以旧换新相关信息; 上海方面也表示,2025年将继续开展汽车、家电、家居和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活动,请广大消费者及时关注本市2025年消费品以旧换新相关政策。
据外媒报道,尽管美国汽车制造商特斯拉或将因美国下一任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重返白宫而受益,但华尔街并不确定特斯拉能否避免10多年来的首次全年销量下滑。 彭博社调查的几位分析师估计,今年第四季度,特斯拉或交付约510,400辆汽车,这将为特斯拉创造新的季度交付纪录,但这并不足以使该公司实现2024年销量小幅增长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特斯拉需要在第四季度实现创纪录交付量的基础上再多销售4,600辆汽车。据悉,2024年底,特斯拉推出了大量优惠活动,包括低利率贷款、多年免费充电服务及更实惠的租赁协议。 从美国总统大选日到今年12月中旬,特斯拉的市值增加了逾7,330亿美元,且特斯拉的估值一度达到了1.54万亿美元的峰值。由于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成为特朗普的主要捐助者,投资者押注这将为特斯拉带来红利,但特斯拉或无法实现2024年交付目标可能会引起一些投资者的质疑。 不过,目前,马斯克对2025年的销量增长仍然持乐观态度。马斯克预测其自动驾驶汽车将带来下一轮扩张。据悉,特斯拉第一轮的销量增长是在该公司推出其最实惠的电动汽车Model 3轿车时开始的,第二轮的销量增长是由于该公司又推出了大受欢迎的Model Y SUV。 马斯克在特斯拉公布2024年第三季度财报时表示,他最乐观的猜测是该公司明年的销量或将同比增长20%至30%。而这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特斯拉在2025年上半年推出更多价格实惠的车型,但当前该公司尚未确定将推出哪些车型。 2024年12月30日,Evercore ISI的分析师Chris McNally在给客户的一份报告中写道,他最可能的猜测是,特斯拉将推出Model 3和Model Y的改版,通过改进电气架构和“去内容化”(即使用成本较低的汽车零部件,或移除某些汽车零部件或功能),这两款车型的售价将降低4,000美元至5,000美元。 然而,CFRA Research的分析师Garrett Nelson表示,马斯克对特斯拉2025年销量增长的预期或被证明是激进的。Garrett Nelson在2024年12月2日的一份报告中写道:“我们认为电动汽车销售面临的不利因素可能是美元走强、监管放松导致美国国内石油产量增加以及油价下跌。我们预计,特斯拉2024全年销量或同比持平,且2025年将同比增长10%至15%,而这仅为马斯克对特斯拉2025年销量预期的一半。”
汽车市场“价格战”,在2025年的第一天便已“鸣枪”。与以往不同的是,在国家层面2024年度“双新”补贴政策已到期的背景下,来自主机厂的促销方案更加多样化。 新年首个工作日,刚刚在过去一年突破50万辆交付量大关的理想汽车宣布,1月1日-1月31日定购并交付理想汽车的用户,在3月31日前“购车发票所在地未推出地方置换补贴”或“购车发票所在地推出地方置换补贴,用户不符合地方置换补贴条件”,可享受理想汽车给予15,000元/台的现金补贴。当车辆交付前,若所在地区的地方置换补贴政策已发布,上述兜底权益将终止。 同样针对补贴政策的过渡,蔚来汽车于2025年首日官宣,为响应国务院促进汽车等“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蔚来和乐道推出“以旧换新”补贴限时兜底政策——1月1日至2月28日开票购车用户,如因新车开票时间早于2025年政府“以旧换新”政策要求时间而无法申请政府置换补贴,蔚来和乐道将通过积分和等额加电补贴的形式,进行补贴全额兜底。 “蔚来与理想先后推出的‘补贴兜底’政策除给予消费者的权益不同外,其本质均是针对相关政策的过渡期。”有业内人士分析表示。 按照2024年7月公布的政策实施期限,“双新”补贴于2024年12月31日到期。尽管目前国家层面2025年的相关政策尚未明确,但已有多地出台地方性的补贴措施。其中,海南省商务厅近日发布关于2025年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衔接工作安排的公告。根据公告,2025年1月1日起,海南继续实施家电、家装家居补贴以及汽车“报废更新”、汽车“置换更新”等“以旧换新”补贴政策。稍早前,南京市亦宣布,为进一步促进汽车消费,南京市将于2025年1月1日起继续发放汽车消费补贴。 除海南、湖北、南京等地方政府及包括理想、蔚来等主机厂先后明确的过渡期内的补贴政策外,更多车企则选择了针对春节前消费旺季的“简单粗暴”的价格优惠或权益升级。 2025年1月2日,财联社记者在一家位于北京的岚图汽车销售中心了解到,针对岚图梦想家,岚图品牌车主置换补贴高达1.5万元,同时还可享受3000元的现金优惠。此外,北京市门头沟区自12月16日起分两批发放总计300万元汽车消费券,发完即止;而在北京购买岚图梦想家的车主,依旧可以享受到4000元的补贴。 “C16之前没有任何优惠,进入到1月,现金优惠可以到达9000元。”另一家零跑汽车北京销售中心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此前一天的1月1日,零跑汽车董事长朱江明表示,凡是在2025年新年活动期间购买零跑汽车的用户,均可享受至高1.5万元的购车现金红包与多项购车权益。 在2024年岁末的公司内部信中预测“价格战”将从1月开始的小鹏汽车,“身先士卒”的于新年首日开启限时新春礼包派送活动,包括1万元现金红包和888度电卡等;五菱汽车同日宣布,五菱缤果SUV多款车型调整,401公里续航版价格下调2000元至8.28万元、510公里续航版价格下调6000元至8.98万元;一汽丰田则在1月推出3000元的限时补贴和至高2万元的置换补贴。此外,广汽埃安、吉利翼真也于1月1日相继官宣了不同程度的促销政策。 更早之前,2024年12月27日,比亚迪宣布从即日起至2025年1月26日,第二代宋 Pro DM-i和秦 PLUS EV荣耀版两款车型推出优惠活动,最大降幅逾11%。特斯拉则推出上线“选购现车 尾款立减”活动,选购Model Y现车,尾款立减1万元,同时可叠加截止至明年1月31日的五年0息金融方案。 “个人估测,2024年全年全国汽车报废更新总量肯定超过300万台。”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1月1日发文分析认为,2024年全国车市走势呈现U型增长态势,下半年的“以旧换新”和“报废更新”补贴政策力度超强,推动2024年全年车市预计零售2294万台增5.7%。“目前2025年的中央‘报废更新’和各地‘以旧换新’的总体政策和操作文件尚未发布,1月是政策过渡期,各地‘促销费’鼓励政策本着‘不断档、不熄火’的思路保持延续,因此2025年春节前是最佳购车时机。”
临近岁末,各大车企全力冲刺年度销售目标,经销商去库存力度增强。 12月31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最新一期“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调查”显示,2024年12月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0.2%,同比下降3.5个百分点,这也是今年以来的最低值,汽车流通行业景气度持续改善。 车企及经销商加速冲刺,车市年末翘尾明显 12月底,2024年国家汽车报废更新以旧换新政策将拉下帷幕,各地补贴也即将按上暂停键。为赶上年底政策红利,不少消费需求提前被释放。与此同时,各大车企及经销商促销力度增强,纷纷推出降价、权益加码等活动,再度激发了消费者的购车热度。多重因素驱动下,车市年末25%,较上月同期增长14%,今年以来累计零售2,195万辆,同比增长6%。 其中,新能源汽车零售量达81.7万辆,同比去年12月同期增长60%。今年以来累计零售1,041.3万辆,同比增长43%。 从经销商端看,12月市场需求、从业人员、经营状况指数环比均上升,库存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 纵观2024全年,乘用车销量持续增长,尤其是新能源汽车持续攀高,占比超过40%。这带动经销商店面流通和销售提升。据调查显示,有34.0%的经销商超额完成全年任务,26.1%的经销商完成率在90%-100%。不过,仍有26.8%的经销商任务完成率不足70%,距离全年任务目标差距较大。 销量增长/库存改善,生存压力依旧较大 尽管销量有所增长,库存情况有所改善,但价格战愈演愈烈的情况下,经销商盈利挑战与流动性紧张问题依然严峻。为了抢占市场蛋糕,部分经销商不得不以牺牲利润为代价,降价促销,甚至出现“价格倒挂”。 为此,在经销商指定的2024车市关键词中,价格内卷、生存挑战等赫然在列。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国内汽车经销商亏损比例过半,盈利比例仅35.4%。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预测,全年将有约4000家4S店退网。反观过去三年,每年退网经销商数量约2000家。 经销商深陷困境的背后,除了跟价格战相关外,燃油车销量下滑,合资车光环褪色,车企洗牌加剧等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可以说,汽车经销商集体陷入危情时刻,是行业巨变带来的连锁反应,也是新能源汽车规模化发展引发的必然冲击。 在新的市场形势下,不少经销商开始寻觅新出路,如转战新品牌尤其是新能源品牌。不过,从生态圈良性发展角度看,仅靠经销商自救已不足够,车企的携手扶持和保障是托底的关键。我们看到,部分车企已经在行动,今年7月,宝马中国宣布,下半年宝马将支持经销商稳扎稳打,退出价格战,进一步施行“降量保价”政策,以应对价格战导致的经销商门店亏损。 2025年已然到来,欣慰的是,在调查中,经销商对于明年消费持续复苏以旧持乐观态度。调查显示,25.5%的经销商预计明年乘用车市场销量表现与2024年基本持平。另外,有20%的经销商预计增长幅度在5%以内,18%的经销商则预计增长在5%至10%之间。新的一年,希望与挑战同时存在,但愿车企与经销商携手突破,共同迈向新的台阶。
1月1日晚间,比亚迪(002594)公告,2024年12月,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51.48万辆,其中乘用车销售509,440辆,同比增长49.8%。 2024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427.21万辆,同比增长41.26%。 2024年,比亚迪乘用车销售4,250,370辆,同比增长41.1%。其中,比亚迪乘用车海外销售417,204辆,同比增长71.9%。 另据比亚迪公布的数据,2024年,比亚迪蝉联三大销冠:中国汽车市场车企销量冠军、中国汽车市场品牌销量冠军、全球新能源车市场销量冠军! 此外,比亚迪2024年12月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装机总量约为23.495GWh,2024年累计装机总量约为194.705GWh。
理想汽车1月2日推出置换补贴兜底权益,2025年1月1日-1月31日定购并交付理想汽车的用户,在3月31日前“购车发票所在地未推出地方置换补贴”或“购车发票所在地推出地方置换补贴,用户不符合地方置换补贴条件”,可享受理想汽车给予15,000元/台的现金补贴。当车辆交付前,若所在地区的地方置换补贴政策已发布,上述兜底权益将终止。 此外,理想汽车还表示,2024年理想汽车累计交付量突破50万辆,成为首个达成年交付50万辆的新势力品牌,也是首个达成这一里程碑的中国豪华品牌。
12月31日,蔚来能源单日上线93座充换电站,12月新建379座充换电站,其中254座换电站、125座充电站。 截至12月31日,蔚来能源已在全国建成2995座换电站、其中949座高速换电站,25,033根充电桩,建成数量行业领先。 据悉,蔚来能源12月已建成覆盖全国的9纵9横高速换电网络,完成全国主要城市间高速换电网络建设,连通全国超700个城市。
1月1日,小鹏汽车公布最新交付成绩,单月交付量连续4个月创历史新高! 2024年12月,小鹏汽车共交付新车36,695辆,同比增长82%,环比增长19%。其中,小鹏MONA M03交付超15,000辆;小鹏P7+交付量超10,000辆。 2024年第四季度,小鹏汽车交付量达91,507辆,创下单季度交付量历史新高,超过第四季度交付指引上限。
据上海市人民政府网站消息,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商务委、市交通委、市公安局制订的《上海市鼓励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实施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并发布。 12月31日,上海市政府办公厅发布《上海市鼓励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实施办法》政策解读。 全文如下: 近日,市政府办公厅转发了市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制订的《上海市鼓励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对消费者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继续给予政策支持。现就消费者关心的主要问题作一解读。 一、本次政策修订的背景是什么? 近年来,随着技术进步、成本下降、充电配套等条件的逐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正越来越多被社会所关注和接纳。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出台相关文件要求巩固和扩大新能源汽车发展优势,加快新能源汽车应用。 上海始终坚持贯彻落实国家要求,通过出台多轮政策,持续提供免费专用牌照额度支持,取得了积极成效。考虑到上一轮《实施办法》于2024年12月31日到期,为做好政策衔接、稳定新能源汽车消费,市有关部门在开展全面评估基础上,围绕落实国家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发展总体部署,兼顾促进消费和完善超大城市交通治理要求,启动了《实施办法》修订工作,期间广泛听取并采纳了各方意见,经过多次修改和完善,最终完成了修订。 二、购买哪些新能源汽车能享受政策? 《实施办法》明确,对已纳入《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或国家其他相关车型目录,在本市使用的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包括进口新能源汽车,可享受《实施办法》相应政策支持。 三、与上轮政策相比,修订后的《实施办法》对新能源汽车专用牌照额度的申领要求有哪些变化? 《实施办法》总体上延续了上一轮政策安排,对个人用户和单位用户购买新能源汽车继续给予免费专用牌照额度支持。具体有以下两处修订: 一是优化部分个人用户的申领要求。对持有《上海市居住证》的来沪人员,由上一轮政策要求“自申请之日前36个月在本市连续缴纳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调整为“自申请之日前48个月在本市累计缴纳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满36个月”。 二是对通过“以旧换新”方式置换新能源汽车的个人用户,支持申领免费专用牌照额度。《实施办法》继续要求增购新能源汽车的个人名下既“无使用本市专用牌照额度注册登记的新能源汽车”,也“无非营业性客车额度证明”,还“无使用非营业性客车额度注册登记的机动车(不含摩托车)”,但对名下同时拥有“使用本市非营业性客车额度注册登记机动车和在本市注册登记的非营业性新能源小客车”或者拥有“两辆及以上在本市注册登记的非营业性新能源小客车”的个人用户,转让或报废名下使用新能源汽车专用牌照额度注册登记的新能源小客车,并且通过以旧换新方式购买纯电动汽车新车的,支持免费申领新能源汽车专用牌照额度。 进行这些修订主要有以下两点考虑: 一是上一轮政策实施过程中,确有部分个人用户因工作单位调整、企业内部管理疏忽等原因,造成社保缴费中断,影响新能源汽车专用牌照额度申领。《实施办法》在延续社保或个人所得税缴费满三年的要求基础上,将“连续缴纳”调整为“累计缴纳”,既保证了政策的平稳衔接,也考虑了“客观原因断缴”的情况,政策更加人性化。 二是《关于贯彻促进消费品以旧换新决策部署进一步支持本市新能源汽车以旧换新有关工作的通知》自2024年9月发布实施以来,社会反响良好,解决了“以旧换新”政策堵点,有力支持了个人用户的新能源汽车以旧换新需求。《实施办法》将该政策有关内容纳入,延续实施相关优化举措。 四、修订后的《实施办法》对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和“信用状况良好”的界定有无新变化? 修订后的《实施办法》在这两方面没有新变化。其中,道路交通安全违法相关情形主要包括:驾驶机动车发生5次及以上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被处以暂扣或者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拘留的行政处罚,当前驾驶证状态为超分、停止使用、暂扣、吊销或扣留情形的,或者在一个记分周期内达到12分及以上的情形。 信用状况良好是指个人或单位用户在本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上未记载相关失信信息。失信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下列情形:各类税费欠缴信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逃票信息;酒驾等信息;考试作弊信息;涉及财产纠纷的民商事生效判决信息,不执行生效判决的信息;以及从事非法客运信息等。 五、 新能源汽车厂商需要承担哪些责任和义务? 《实施办法》总体延续了对新能源汽车生产厂商和销售商责任落实情况的监督管理要求,主要体现在:(1)细化厂商责任要求。主要包括:车辆性能和售前售后服务的保障责任;相关数据接入公共数据采集平台责任;为消费者提供符合智能化技术要求和安全标准的充(换)电设施配套服务;承担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处置责任。(2)明确厂商评估和退出机制。一是厂商未提供年度评估自查报告,或经评估认定确未能履行相关责任;二是销售的新能源汽车发生重大安全或质量事故(包括但不限于爆炸、起火、漏电),并造成人员伤亡或恶劣社会影响的;三是新能源汽车生产厂商或销售机构存在服务不规范、出具虚假票据信息、未履行相关承诺、整车或动力电池性能未能达到相关标准。若出现上述情形,《实施办法》明确相关部门将启动对厂商落实责任落实情况的评估工作,对无法切实履行相关责任的厂商,不再给予本市相关政策支持。 六、消费者在哪里申请专用牌照? 通过“以旧换新”方式置换新能源汽车的个人用户在“e起充”小程序或“e起充”网页版( https://echarge.evcard.vip/echarge-system/)申领新能源汽车专用牌照额度,其余情形的个人用户和单位用户仍在“一网通办”平台申领。 七、这次《实施办法》有效期设定为1年的考虑是什么? 近年来,伴随着新能源汽车产品性能日趋成熟,充换电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本市新能源汽车应用快速普及,已成为市民出行的重要选择工具之一。上海作为超大城市,平衡汽车增长和缓解道路拥堵矛盾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任务。本市在坚定不移支持新能源汽车应用前提下,需要持续研判行业发展趋势,把握新能源汽车不同发展阶段应用特征,不断完善相关政策,统筹新能源汽车应用与城市交通管理要求。 基于当前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态势,《实施办法》有效期暂定为1年,即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至2025年12月31日截止。市相关部门已就后续政策启动研究,期间将广泛听取社会各方意见,依法依规发布信息,确保相关安排平稳有序衔接。 上海市鼓励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实施办法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 为贯彻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有效推进本市大气环境治理和节能减排工作,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加快发展,制订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实施办法所适用的新能源汽车,是指已纳入《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或国家其他相关车型目录,在本市使用,符合本实施办法管理规定的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 本市公交汽车、巡游出租车领域使用新能源汽车,不适用本实施办法。 第三条(职责分工) 市发展改革委负责本实施办法施行的总体协调,对本实施办法实施效果进行评估。 市经济信息化委负责本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总体推进和协调;受理新能源汽车车型登记,指导新能源汽车生产厂商或进口新能源汽车生产厂商设立或授权的销售公司(以下统称“新能源汽车厂商”)落实本实施办法明确的责任,并对落实情况组织开展评估;指导新能源汽车厂商提供充(换)电设施配套服务;会同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委、市交通委、市公安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税务局受理并核查消费者(含二手新能源汽车受让人)新能源汽车专用牌照额度(以下简称“专用牌照额度”)申请,并出具确认凭证;按照有关规定,细化并落实新能源汽车及车用动力蓄电池数据采集与监测管理要求,委托独立第三方机构开展相关工作;会同相关部门开展车用废旧动力蓄电池监督管理工作。 市交通委负责管理新能源汽车专用营运额度(以下简称“专用营运额度”),并指导相关营运企业予以申领;会同市经济信息化委发放专用牌照额度。 市公安局负责办理新能源汽车相关登记。 市商务委负责指导监督二手新能源汽车市场规范运营。 市数据局负责建设和运维“一网通办—新能源汽车专用牌照申领一件事数据平台”,该数据平台将依托市大数据资源平台,确保各部门数据交互及时稳定。 第四条(消费者) 本实施办法所称的消费者,包括单位用户和个人用户。 单位用户是指本市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当前信用状况良好,且在本市缴纳职工社会保险人数超过5人或自申请之日前1年在本市连续缴纳税收的企业单位、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 个人用户是指信用状况良好、持有有效的机动车驾驶证,且不存在道路交通安全违法相关情形的下列人员: (一)本市户籍居民; (二)现役军人和现役武警; (三)持有《上海市居住证》,且自申请之日前48个月在本市累计缴纳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满36个月的来沪人员; (四)持有《上海市居住证》,积分达到标准分值,且自申请之日前6个月在本市连续缴纳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的来沪人员; (五)持有有效身份证件,且自申请之日前6个月在本市连续缴纳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的港澳台居民、华侨和外籍人员。 本条所称道路交通安全违法相关情形包括:当前驾驶证状态为超分、停止使用、暂扣、吊销或扣留情形;自申请之日前1年内(含申请日)驾驶机动车发生5次及以上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或累积记分达到12分。 第五条(专用牌照额度) 本市在非营业性客车总量控制的原则下,对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用于非营运的,免费发放专用牌照额度。 个人用户申领专用牌照额度,应当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一)本人名下无使用本市专用牌照额度注册登记的新能源汽车; (二)本人名下无非营业性客车额度证明; (三)本人名下无使用非营业性客车额度注册登记的机动车(不含摩托车)。 使用专用牌照额度注册登记的新能源汽车报废以及办理转让和变更登记、注销登记、失窃手续的,专用牌照额度自动作废。 第六条(支持以旧换新) 对于符合本实施办法第四条有关条件的个人用户,有以下情形的,可以申领专用牌照额度: (一)名下同时拥有使用本市非营业性客车额度注册登记机动车和在本市注册登记的非营业性新能源小客车的个人用户,转让或者报废名下使用专用牌照额度注册登记的新能源小客车,并且通过以旧换新方式购买纯电动汽车新车。 (二)名下拥有两辆及以上在本市注册登记的非营业性新能源小客车的个人用户,转让或者报废名下使用专用牌照额度注册登记的新能源小客车,并且通过以旧换新方式购买纯电动汽车新车。 第七条(专用营运额度) 按照本市现有营运车辆额度管理相关规定,新增营运额度时,优先发放专用营运额度。 使用专用营运额度注册登记的新能源汽车办理转让和变更登记、注销登记等手续的,按照本市交通管理部门制定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八条(车型登记) 新能源汽车厂商销售的新能源汽车需享受专用牌照额度政策,且符合本实施办法第二条规定的,新能源汽车厂商应当通过本市指定平台完成车型信息登记,市经济信息化委对登记信息进行确认。 第九条(专用牌照额度申领) 本市通过“一网通办—新能源汽车专用牌照申领一件事”等窗口,办理新能源汽车确认凭证审核事项。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申领专用牌照额度时,可以按照规定渠道和程序提出申请,并提交相关材料。 市经济信息化委对消费者提交的申请材料和新能源汽车厂商提交的销售车辆合格证明等材料进行审核,符合专用牌照额度申领条件的,发放确认凭证。 市交通委凭确认凭证等相关材料,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发放专用牌照额度。 第十条(车辆注册登记手续办理) 消费者可以凭购车发票、专用牌照额度、相关税费凭证等材料,按照现行机动车注册登记有关程序,向市公安局申请办理车辆注册登记手续。 第十一条(车辆转让和变更) 在本市注册登记的新能源汽车所有权发生转让或在共同所有人之间变更,符合《机动车登记规定》有关情形,且受让人符合本实施办法第四条、第五条规定的,受让人可以申领专用牌照额度,并向市经济信息化委提出申请。市经济信息化委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对符合条件的,发放确认凭证。市交通委根据确认凭证,发放专用牌照额度。受让人不符合要求的,新能源汽车发生所有权转移时,市经济信息化委不再向受让人发放确认凭证。 第十二条(公共数据采集) 市经济信息化委委托的独立第三方机构(以下简称“第三方机构”),承担全市新能源汽车公共数据采集与监测市级平台建设、运营维护、数据研究和信息发布等工作。第三方机构应当严格执行《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若干规定(试行)》,规范新能源汽车数据处理活动,及时向相关部门报送风险评估报告,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 第十三条(厂商责任) 新能源汽车厂商销售新能源汽车,享受本实施办法有关政策的,应当具备以下条件,并承担相应责任: (一)新能源汽车厂商具备较强的研发和生产能力,向消费者提供完善的销售服务及售后应急保障服务,严格履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汽车维修技术信息公开实施管理办法》等明确的责任和义务,按照有关规定,接受相关监管部门开展的产品质量检查。销售的新能源汽车产品,符合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和质量保障要求,并与《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保持一致。 (二)新能源汽车厂商销售新能源汽车时,主动出示具有相关资质的检测机构出具的车辆参数证明文件。消费者申请专用牌照额度时,新能源汽车厂商向消费者和相关审核部门提供真实、完整、有效的车辆信息,将充(换)电设施建设纳入销售服务保障体系,为消费者提供符合智能化技术要求和安全标准的充(换)电设施配套服务。相关充(换)电设施配套应满足消费者实际需要。 (三)新能源汽车厂商在销售新能源汽车时,确保新能源汽车及装载的车用动力蓄电池具备相关数据采集能力,并主动向消费者告知第三方机构实施数据采集和远程监控的依据、范围和用途。 (四)进口新能源汽车生产厂商在境内设立或授权的销售公司是独立承担相关法律责任的主体,按照相关规定,向海关监管机构申报。进口新能源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应当符合我国有关质量标准、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并满足我国强制性认证和进口许可规定。 新能源汽车厂商应当严格落实上述责任,及时向市经济信息化委递交企业责任评估自查报告。 第十四条(车用动力蓄电池监管) 新能源汽车厂商或其指定的车用动力蓄电池生产厂商承担废旧车用动力蓄电池溯源和回收主体责任,可以按照《汽车动力蓄电池编码规则》(GB/T34014-2017),对车用动力蓄电池进行编码管理,具备对车用动力蓄电池全过程监管和追溯能力。 新能源汽车厂商销售新能源汽车时,应当将车用动力蓄电池编码纳入销售合同主要条款。二手新能源汽车所有权转让交易时,转让方应当在新能源汽车厂商指导下,开展车用动力蓄电池编码过程溯源采集,并将电池编码纳入车辆所有权转让合同主要条款;对未完成车用动力蓄电池编码采集的,二手新能源汽车所有权转移时,本市不再发放专用牌照额度。 消费者使用新能源汽车,不得擅自拆装、丢弃车用动力蓄电池。新能源汽车发生报废的,车辆或车用动力蓄电池所有人应当主动将车用动力蓄电池交还至有资质的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拆卸处置。 第十五条(退出机制) 新能源汽车厂商对新能源汽车产品安全性和一致性、销售及售后服务能力、废旧车用动力蓄电池回收处置等承担主体责任,应当协助相关部门开展事中事后监管。新能源汽车厂商未履行上述责任,经市经济信息化委等相关部门提出整改要求后,拒不整改或整改后仍不符合要求的,暂停享受本实施办法相关支持政策。 第十六条(监督管理) 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商务委、市交通委、市公安局按照各自职责,进行监督管理。 消费者(含二手新能源汽车受让人)对提供的申请材料的真实性负责,新能源汽车厂商对车型登记信息、销售产品的一致性和提供申请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对提供虚假信息、材料,骗取专用牌照额度的,市经济信息化委撤销确认凭证,市交通委收回专用牌照额度,市公安局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收缴新能源汽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消费者将非营业性新能源汽车用于经营性用途或未按照有关规定处置车用动力蓄电池的,一经查实,相关信息依法依规记入上海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在本实施办法施行期间禁止申请专用牌照额度。 第十七条(有效期) 本实施办法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5年12月31日。 第十八条(附则) 根据国家相关政策调整和新能源汽车技术进步、产业发展、推广应用规模等因素,本市将适时调整本实施办法,并及时向社会公布。 今后本实施办法有关标准和规定如与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不一致的,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执行。 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上海市商务委员会 上海市交通委员会 上海市公安局 2024年12月20日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