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44

  • 据媒体报道,知情人士透露,苹果将于当地时间9月9日举行今年最大规模的产品发布会,届时该公司将推出最新的iPhone、手表和AirPods。知情人士称,虽然具体时间尚未公布,但该公司正在为落在周二的这个日期做准备。在发布之后,新款手机将在9月20日开始销售,与苹果近年来的一贯做法相符。与此同时,在享界S9首批车主交付仪式上,余承东正面回应了关于华为首款三折折叠屏手机的发布时间,确定在今年9月正式亮相。 消费电子大厂新品将于9月集中发布,板块情绪有望得到进一步催化。华福证券表示,消费电子正处在短期企稳回暖、AI带动行业创新周期来临和巨头新品催化不断的三重拐点。(1)AI将率先落地手机等成熟消费电子产品,带动量价齐升。(2)此外,AI将加速新硬件形态探索。诸如ARVR、手表等AIOT产品有望在AR赋能下探索新的应用场景,加速消费电子新硬件形态创新。 据财联社主题库显示,相关上市公司中: 捷邦科技 主营消费电子精密功能件及结构件,大部分产品应用于苹果的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 锦富技术 主营的光学膜片、胶带及绝缘类模切制品、精密金属结构件及在投项目石墨烯散热膜等产品可广泛应用于各类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穿戴设备等消费电子产品。

  • 华为Mate60系列首度官方降价 或为Mate70系列新品上市做准备

    今日,华为终端微博发布消息称,华为Mate60系列开启秋季促销,最高优惠800元。这是该系列手机发布后的首次官方降价。 其中,华为Mate60优惠500元,售价4999元起;Mate60 Pro优惠800元,售价5699元起;Mate60 Pro+优惠800元,售价8199元起。而华为Mate60RS非凡大师并未调价。 上个月,华为还针对Pura 70全系列推出了限时优惠,Pura 70 Ultra优惠1000元,售价8999元起;Pura 70降价500元,现售价4999元起。此外,Pura 70 Pro与Pura 70 Pro+降价800元。 有消费电子产业链人士对记者表示, 此次华为Mate60系列首次降价,或为了后续华为Mate70系列上市做准备。此前有消息称,华为Mate70系列可能将在11月份发布。“提前3月开始清库存,在时间上差不多 。” 值得一提的是,10-11月期间,国产高端旗舰将陆续登场。除了Mate 70系列外,vivo X200系列、OPPO Find X8系列、小米15系列、一加13、iQOO13、荣耀Magic7系列有望陆续发布,旗舰手机大混战即将上演。 市场研究机构TechInsights数据显示,2024年第二季度,华为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49%,达到1160万台。同时,由于高端机型(Mate和Pura系列组合)占比较大,其批发平均售价(ASP)和批发收入均创历史新高。中国市场仍然是华为的主要市场,占其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的89%。 TechInsights称,华为的全球出货量增长主要得益于亚太地区,而中国在其中扮演了关键角色。本季度,华为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排名第三。然而,低于预期的增长表明,华为在定价策略、质量控制和系统优化方面面临挑战。更有可能的是,苹果在中国(尤其是Apple Intelligence)面临的障碍,仍将为华为在本土市场的高端领域留下增长空间。

  • 华为Mate60首次官宣降价

    华为Mate60系列官宣调价。 从华为商城看,华为Mate60优惠500元,售价4999元起。 Mate60Pro优惠800元,售价5699元起。 Mate60Pro+优惠800元,售价8199元起。 不过,华为Mate60RS非凡大师并未调价。

  • 余承东“曝光”华为三折叠屏手机 或将年内上市

    今天上午,多名数码博主在社交平台晒出了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在机舱里操作一款新机的照片。 照片显示,余承东手持一台三折叠屏新机,屏幕中显示疑似为微信App,左侧屏幕是消息列表,右侧是对话框或正在浏览的网页内容。右手边的保护壳内似乎还隐藏了手写笔。 今年以来,关于华为将推出“三折叠屏手机”的消息不断。此前有报道称,华为对于三折叠屏手机,已经开始了大举备货。由于转轴是折叠机最关键零组件,因此华为扩大了对中国台湾轴承厂商兆利和富世达的备料订单。此外,面板厂商也将会直接受益。 有消费电子产业链人士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华为三折叠屏新机已投入生产,“ 预计售价会很高,量不会很大。目前技术成熟度到底怎么样,还不知道。更多地是作为大秀肌肉的产品,带一波关注度 。可能会在今年Q3或Q4上市。” 7月15日,余承东曾在“与辉同行”的直播中透露,华为下一代折叠屏历经5年研发,即将面世。“ 下一代的折叠屏,别人都能想得到,但做不出来。我们已经想了五年了,终于可能快要出来了 。” 目前,华为折叠屏的市占率在国内市场位列第一。根据IDC数据,2024年Q2中国折叠屏手机出货量累计达到257万台,同比增长104.6%。其中华为的市场份额为41.7%;vivo、荣耀、OPPO、三星分为以23.1%、20.9%、8.4%、3%的份额分列二至五位。 天风证券认为,二季度国内折叠屏增速超100%,持续关注折叠屏产业链投资机会。“我们跟踪的折叠屏手机中UTG环节,在消费电子颓势时折叠手机下游需求仍高增,伴随行业价格带的不断下行,进一步促进下游需求有望实现正向循环。我们持续看好未来3-5年折叠屏手机的持续渗透。”

  • “苹果智能”要迟到?据称将错过iOS 18首发 并缺席首批iPhone 16

    据知情人士透漏,苹果公司即将推出的人工智能(AI)功能将晚于预期发布,无法在iPhone和iPad软件更新的发布时间一同发布,这给了该公司更多时间来修复漏洞。 根据知情人士的说法,苹果现计划在10月份之前向客户推出“苹果智能”(Apple Intelligence),作为其软件更新的一部分。这意味着9月发布的iOS 18和iPadOS 18没有AI功能,还要等几周之后才会在后续的iOS 18更新中加入“苹果智能”。 不过,他们还补充说,苹果公司计划最早在本周,通过iOS 18.1和iPadOS 18.1测试版首次向软件开发商提供Apple Intelligence,以便进行早期测试。 但值得一提的是,这种策略比较少见。据了解,苹果通常会在iOS的正式版本发布之后,才逐步推出更新和改进的预览。因此,这次若提前给开发者提供测试版,意味着软件风险将比往常更高。 与此同时,为了确保其在人工智能上的巨大赌注能够顺利向消费者发布,苹果需要开发者的支持,以帮助解决一些问题并在更大范围内测试功能。据悉,对苹果智能功能稳定性的担忧,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该公司从即将发布的初版iOS 18和iPadOS 18中分离出了这些功能。 “缺席”首批iPhone 16 今年6月,苹果在其全球开发者大会上宣布了这些新功能和操作系统,并表示“苹果智能”将作为iOS 18和iPadOS 18的一部分首次亮相。此次推迟意味着在新操作系统的后续更新之前,人工智能功能不会大范围推出和应用。 而且,据上述有关苹果智能的爆料推测,今年向消费者发货的第一批iPhone 16可能会缺乏新的人工智能功能,并需要在几周后软件更新。 苹果智能首批推出的功能,包括关键通知的优先级、网页和语音笔记摘要、提高写作的工具、Siri的改进以及OpenAI的ChatGPT的集成。 据媒体分析,即使苹果更新到iOS 18.1和iPadOS 18.1,“苹果智能”也会缺少一些功能。其中包括对Siri的一些最重大的改变,比如能够使用设备上的数据来帮助回答问题,以及系统可以使用用户屏幕上的内容来提供答案。 据报道,苹果计划在2024年底至2025年上半年期间,通过对iOS 18的多次更新,推出全套苹果智能功能。除了iPhone和iPad,苹果智能还会整合至Mac电脑上。此外,Vision Pro的苹果智能也在开发中,但该设备的发布计划要晚些时候才会公布。 为了在全球AI争霸中不落后于人,苹果公司在“苹果智能”上押下了“重宝”。过去一年,人工智能席卷全球,颠覆了企业和消费设备。苹果认为,这些新功能可能有助于今年新iPhone的销售。iPhone 16系列在设计上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因此软件相关的改进将成为推动新机型销售的主要因素。

  • 果链招工“抢人”!厂商透露产能利用率略高于去年 AI为苹果16注入强心针?

    随着新一代iPhone发布日期的临近,果链企业也进入了紧张备货期,财联社记者近日走访深圳龙华汽车站招工市场了解到,7月以来,立讯精密(002475.SZ)、富士康、蓝思科技(300433.SZ)、伯恩光学等果链头部公司都在大举招工,果链企业的招工信息几乎已经“霸屏”招工市场的广告板,部分厂商还通过持续增加工价“抢人”,“今年招工旺季提前了,工价也比去年高。”一位富士康的劳务中介对财联社记者表示。 可以看出,在AI促进消费电子回暖之下,果链率先受益。多家受访果链企业人士表示,进入下半年消费电子传统旺季后,产能利用率逐步走高,相对上年也有一定程度回暖。“目前我们的产能利用率对比去年同期略微有一些增长。”德赛电池(000049.SZ)证券部人士告诉财联社记者。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还有消息传出部分苹果16订单由印度回流国内果链的消息,国内果链企业或有望获得更多订单。有果链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如果报道中提到的在印订单回流中国属实,立讯精密和比亚迪电子(00285.HK)或成为最大受益者。 招工旺季果链上演抢人大战 消费电子新品季将至,在深圳最大的招工市场龙华汽车站,劳务中介们正在全力帮助各大企业为今年的“战役”招兵买马。 7月19日上午,深圳下起瓢泼大雨,寻工者并不多,还未走近,一家中介便热情招呼记者,“这几家都是去做苹果手机,要不要去?高工价。” 财联社记者发现,在龙华汽车站多家招聘中介的广告牌上,代号为龙华电子厂(即富士康)、立真科技(即立讯精密子公司立臻科技)、泰蓝电子(泰州蓝思精密)、惠州电子厂(即伯恩光学)等的果链公司们已经成为目前招聘市场上的主力军,“招工旺季持续到9月,现在每天都招,像伯恩一天从我们这边走70、80个人。”一位劳务中介表示。 另一富士康直招中介告诉财联社记者,今年这轮招工自7月初开始,较去年高工价期来得更早。以富士康为例,WWW事业部今年7月19日的小时工工价为25元/小时,而去年同期则为24元/小时;郑州港区富士康方面,同样是IDPBG制造部门关键工站的返费工,目前政策系新员工返费6800元、老员工返费7300元,而同一中介处去年同期政策则为返费5500-6000元。 果链企业急需用人,对比同行出手也更加大方。在上述劳务中介向记者展示的招工表里,浏阳蓝思、黄花蓝思、江西立讯分列目前小时工工价榜前三名,19日的时薪分别为26元、26元、25元,工价远高于非果链的和而泰(002402.SZ)(21元)、高伟电子(01415.HK)(20元)等其他知名电子公司。“这个工价随时会变,今天是25,可能明天就涨了。”该劳务中介提醒记者。24日,该中介告诉记者上述工价榜前三名的企业已经将工价提升至28元、28元及26元每小时,可见“抢人大战”已经愈演愈烈。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或因消费电子产业链尚未完全回暖,今年不少电子厂缩减了暑假工的名额,在此情况下,富士康对招聘员工的年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年纪大的就去其他的事业部吧,做苹果手机要求更高,对年龄有要求,不能超过38岁。”上述劳务中介告诉记者。财联社记者翻阅2023年龙华富士康的招聘广告发现,当时该事业部对于工人的年龄限制为45岁。 外迁进行时,果链还香吗? 2024年,消费电子终于有了底部回暖迹象,作为全球最大消费电子品牌的供应商,果链们率先受益。 “上半年是消费电子淡季,进入下半年之后产能利用率会越来越高。机构对于市场整体需求的预测是不高,但是一定程度的增长。这也算是行业进入了触底复苏的阶段,所以市场需求也会跟着改善。手机、新能源都是增长的促进因素。”蓝思科技证券部人士告诉财联社记者。 从H1业绩来看,大部分公布业绩的果链公司涨势喜人。其中,头部厂商立讯精密预计上半年实现52.27亿元~54.44亿元,同比增长20%~25%、歌尔股份(002241.SZ)预计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1.81亿元~12.65亿元,同比增长180%~200%。而飞荣达(300602.SZ)、东山精密(002384.SZ)、大族激光(002008.SZ)、长盈精密(300115.SZ)、欣旺达(300207.SZ)等果链企业均实现净利润大幅增长。 市场对于果链们的未来并非没有担忧,随着苹果推行“多供”政策,订单外迁已经成为了悬在果链企业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目前,尽管印度等国家承接苹果订单份额仍小,但Counterpoint高级分析师Ivan Lam告诉财联社记者,iPhone等产品的制造外迁是按部就班的,逐步在印度等地增长。目前,印度的生产比例一直都在提升,但是Pro系列依然在中国生产。iPhone 16系列前期依然是以中国生产为主,印度会持续一些老机型的生产,到后面承接一些基本款iPhone16。 不过,近期这一趋势似乎发生了转变。23日,有海外媒体报道称,“去年印度厂组装iPhone15不顺遭到退货,还被迫大幅降价,库克本人还前往中国大陆重新整顿供应链。经此教训,今年苹果已将部分产能再转回中国代工厂。” 对此,一位来自果链的人士告诉财联社记者,“印度的电子产品消费市场固然存在一定的潜力,但其电子制造业底子薄弱,产业链配套不完整、工程师匮乏、原材料与零部件大多依赖进口,同时还叠加当地习俗文化等因素,才导致今天海外报道提到的iphone订单需要回流中国大陆的情况发生,站在当下看,印度生产不顺利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尽管该人士未向记者确认该信息的真实性,不过他告诉记者,如果该报道中的内容属实,立讯精密和比亚迪电子或能成为最大受益者。 “23年底,和硕宣布将其在上海的工厂出售给立讯精密,此举将进一步提升立讯精密的iPhone组装份额,而比亚迪电子于23年收购捷普位于成都、无锡的工厂,也有望参与到下一代iPhone的零部件生产与整机组装业务中,同时,国内还有很多的产业配套厂商也将得到提振。”他表示道。 AI拉动苹果16出货?分析出现分歧 市场对于果链的关注,主要还是来自对于苹果今年新作的高期待。今年的全球开发者大会上,苹果公布了万众瞩目的苹果智能(Apple Intelligence)模型及套件,苹果拥抱AI的这一举措大幅提振了市场对iPhone销量的预期。 此后不久,华尔街投行韦德布什(Wedbush Securities)分析师丹·艾夫斯(Dan Ives)发布报告估计,苹果新手机的发货量将接近9000万部,超出华尔街的预期。还有媒体报道称,苹果在近一个月内两次追加iphone16相关备货量,乐观估计追加后新机总备货量目标约达9500万部。在此情况下,苹果公司市值在上周一度飚至3.6万亿美元,创下新高。 不过,也有不少人对于AI拉动销量这一观点并不买账。 知名苹果分析师郭明錤发文称,尽管有些报道声称苹果增加了iPhone 16的订单,但实际情况似乎并非如此,苹果在2024年下半年订购的iPhone 16数量约为8700万部,低于2023 年苹果订购的9100万部iPhone 15。他还表示,某些供应商可能被要求增加生产,但这可能是由于“个别行业或组件的特定需求”。 财联社记者采访的多位分析人士观点相似,他们都认为AI确实会促进一部分苹果16系列的销量,但是数量十分有限。 IvanLam告诉财联社记者,目前,生成式AI功能的实现,Apple Intelligence不会比其他家有更好的地方,“苹果的Apple Intelligence确实会加速一部分的换机,但是我们会比较保守的看待,相对可能会比上一代稍微好一点点。” IDC中国研究经理郭天翔则认为,16系列的有利因素在于iphone13是一个销售顶峰,到今年部分用户也开始进入换机周期,所以对于iphone16会有一些推动。 不过,他同时对该系列在中国市场的表现表示担忧,“由于在中国市场苹果AI功能什么时候获得许可,什么时候应用,以及与哪家第三方合作等问题依然是未知数,所以对于苹果在中国市场的表现预期并没有太多提高。另外华为Mate70的上市时间和定价,对于苹果还会有明显影响。”

  • 《科创板日报》18日讯,据Canalys数据,2024年第二季度,印度智能手机市场微增1%,总出货量达3640万台。 小米在六个季度后,以670万台出货量及18%的市场份额,重夺榜首,vivo、三星紧随其后。

  • 《科创板日报》18日讯,根据TechInsights无线智能手机战略(WSS)的最新研究,2024年Q1,拉丁美洲智能手机出货量强劲增长,同比增长21%。 报告显示,在过去的51个季度以来,三星一直在出货量方面领先,不过,三星是前五大供应商中唯一一个出现下滑的供应商,同比下降8%。

  • 《科创板日报》19日讯,据DSCC的报告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出货量和营收较2023年同期分别增长了50%和3%。 由于面板平均售价(ASP)的下降以及宏观经济环境稳步向好,同时2024年第一季度表现好于预期,DSCC预计,2024年OLED智能手机出货量将同比增长21%,营收同比增长3%,其中柔性OLED出货量同比增长13%,折叠式OLED出货量同比增长26%,刚性OLED出货量同比增长46%。

  • 智通财经APP获悉,CINNO Research表示,2024年上半年,LCD智能手机面板需求减弱,价格持续处于下滑通道,a-Si/LTPS面板价格累计降幅分别为5%/6%,7月,LCD智能手机面板价格仍将下行,a-Si面板价格将继续下降0.1美金,LTPS面板价格将下降0.2美金;CINNO Research预测,8月a-Si/LTPS价格持续下行,a-Si面板将以每月0.1美金的速度下滑,LTPS面板将以每月0.2美金的速度下滑;刚性AMOLED面板价格短期内相对稳定;柔性AMOLED面板价格将下降1美金。 CINNO Research首席分析师周华表示:“2024年上半年,a-Si/LTPS面板价格累计降幅分别为5%/6%,7月,LCD智能手机面板价格仍将下行,a-Si面板价格将继续下降0.1美金,LTPS面板价格将下降0.2美金;刚性AMOLED面板上半年累计涨幅达10%,价格短期企稳;柔性AMOLED面板在持续了一段时间的涨价之后,价格开始小幅下降,7月将下降1美金。” CINNO Research简评: 2024年上半年,LCD智能手机面板需求减弱,价格持续处于下滑通道,a-Si/LTPS面板价格累计降幅分别为5%/6%,7月,LCD智能手机面板价格仍将下行,a-Si面板价格将继续下降0.1美金,LTPS面板价格将下降0.2美金;刚性AMOLED面板在主力厂商三星显示(SDC)的策略调整下价格成功上调后企稳,上半年累计涨幅达10%;柔性AMOLED面板在持续了一段时间的涨价之后,价格开始小幅下降,7月将下降1美金; a-Si方面:a-Si 模组厂价格竞争持续激烈,导致产品价格接近承压线,预计a-Si面板价格降幅将有所收敛,或将短期在触底中趋于稳定; LTPS方面:对比其他技术别面板,LTPS面板需求明显偏弱,2024年上半年累计降幅6%,降幅最大,7月LTPS面板价格仍将下行,将下降0.2美金; AMOLED方面:刚性AMOLED面板在主力厂商三星显示(SDC)的策略调整下上半年价格累计涨幅达10%,国内品牌对三星显示(SDC)刚性AMOLED面板需求将持续下调;柔性AMOLED面板需求回落,价格将小幅下降。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