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2424个
受益于地产政策利好,港股房地产股应声走强。截至发稿,世茂集团(00813.HK)涨10.19%、旭辉控股集团(00884.HK)涨4.65%、融创中国(01918.HK)涨3.97%、越秀地产(00123.HK)涨3.60%、远洋集团(03377.HK)涨1.06%。 注:房地产股的表现 消息方面,上海发布关于优化本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通知。具体来说,此次通知在住房限购政策上进行松绑:包括非本市户籍购房社保年限由5年调整为3年;非本市户籍单身人士可购买外环内二手房;人才购房由3年改为2年,范围由产业片区扩大为行政区;取消离婚三年合并计算限购套数的政策;取消赠与5年内计入赠与人住房套数的政策;支持企业购买小户型二手房;多子女家庭可额外增加一套购买名额。 注:关于优化本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通知 机构称上海房产销售有望迎来显著复苏 根据上海市房屋管理局发布的销售数据,2023年全年上海住宅商品房的销售面积达到1445万平方米,平均每月销售120万平方米。然而,截至2024年5月26日,上海住宅新房的累计成交面积仅为390万平方米,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36.5%,月均成交面积约为80万平方米。供应量的增加和需求的疲软共同导致了上海新房销售市场的低迷。 东吴证券在最新的研报中指出,放宽购房限制将释放更多的购房资格,降低首付比例和房贷利率则有助于降低购房成本和门槛。此次政策从购房资格和购房能力两个方面给予支持,预计将吸引更多有意在上海置业的非本地购房者,同时对于多孩家庭和离异家庭的购房限制也有所放宽。这些措施有望显著提升购房需求,预计上海楼市将逐步回暖。 东吴证券还观察到,在5月17日新政实施后,广东、广西、河北、山西、海南、云南、重庆等地迅速采取行动,降低首付比例,多个核心城市也下调了房贷利率。预计未来将有更多的城市跟进放松政策,房地产市场基本面的复苏预期将逐步实现。此外,考虑到之前机构对地产股的配置较低,当前政策拐点的到来可能会吸引更多的资金流入该板块。
据中国房地产业协会消息,5月23-24日,高品质住房建设与创新运维服务现场交流会在河南商丘召开。 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新怀表示,河南房地产发展形势与全国一样,既有挑战,也面临着重大的机遇。一方面房地产市场仍然处于调整期,市场信心尚未完全恢复。另一方面,房地产市场仍有较大的潜力和空间。从2023年房地产市场的情况来看,河南一二手房的销售面积总量是保持增长的,说明住房需求没有明显的萎缩,同时改善型的优质项目仍然热销,证明好房子是不愁销量的。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宜明提到, 房地产已经进入深度调整阶段,唯一的出路就是卧薪尝胆,奋发图强,盖好房子。 中国房协要把服务行业、服务企业的工作落到实处,组织召开这次会议,走进企业,宣传好的企业,宣传好的企业盖的好房子,让参会人员能够实实在在地看到房地产企业如何健康管理,能够通过活动切实学到东西,看到可供借鉴的经验。
SMM5月28日讯:今日0#锌主流成交价集中在24680~24840元/吨,双燕成交于24830~24990元/吨,1#锌主流成交于24610~24770元/吨。早盘市场当月票均价升水10~20元/吨,下月票均价平水到贴水5元/吨;第二交易时段,普通国产报价对2406合约贴水80~90元/吨附近,高价品牌双燕对2406合约升水60~70元/吨附近。早盘锌价继续拉涨,下月票均价小贴水附近成交,低价贴水贸易商出货意愿较弱,下游畏高刚需后点价或者长单交货为主,整体来看今日贸易商间交投为主。
SMM5月28日讯:天津市场0#锌锭主流成交于24530~24870元/吨,紫金成交于24610~24940元/吨,葫芦岛报在28050元/吨,0#锌普通对2406合约报贴水70~100元/吨附近,紫金对2406合约报贴水0~20元/吨附近,津市较沪市贴10元/吨。截止午市收盘,普通品牌驰宏对06合约贴80~100元/吨附近,红烨对06合约贴70~80元/吨附近,新紫对06合约暂无报价,百灵对06合约贴100元/吨附近,哈锌(免出库)暂无报价,高价品牌紫金对06合约报贴水0~20元/吨附近。今日盘面拉涨,下游畏高慎采,多以长单为主,今日成交多为贸易商之间成交,市场交投氛围清淡。1#锌锭成交于24510~24830元/吨附近。
上海发布关于优化本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通知,《通知》明确调整优化住房限购政策。以下为本次通知的重要看点: 限购政策调整方面 1、非沪籍单身人士购房区域,扩大至外环内二手住房; 2、非沪籍居民购房所需缴纳社保或个税年限从5年调整为3年(新城以及南北转型等重点区域2年); 3、取消离异购房合并计算住房套数规定; 4、已赠与住房不再计入赠与人拥有住房套数; 5、对二孩及以上的多子女家庭(包括本市户籍和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在执行现有住房限购政策基础上,可再购买1套住房; 6、优化多子女家庭在个人住房贷款中首套住房认定标准,减少购房利息负担。 信贷政策优化方面 1、首套商贷利率下限调整为不低于相应期限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减45个基点(调整后,5年期以上房贷利率下限目前为3.5%); 2、首套商贷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20%; 3、二套商贷利率下限调整为不低于相应期限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减5个基点,目前为3.9%(自贸区临港新片区以及嘉定、青浦、松江、奉贤、宝山、金山6个行政区目前为3.7%); 4、二套商贷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35%(自贸区临港新片区以及嘉定、青浦、松江、奉贤、宝山、金山6个行政区不低于30%); 5、首套个人公积金(含补充公积金)最高贷款额度调整为80万元,家庭公积金(含补充公积金)最高贷款额度调整为160万元; 6、多子女家庭贷款购买首套住房,最高贷款额度在此基础上上浮20%政策不变,即最高可达192万元; 7、申请公积金贷款购买首套住房的,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20%;申请公积金贷款购买第二套改善型住房的,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35%(自贸区临港新片区以及嘉定、青浦、松江、奉贤、宝山、金山6个行政区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30%)。
上海今日“官宣”楼市政策调整,广东省已经出炉的各类政策也在快速落地。 5月27日,财联社记者了解到,广东多家商业银行已落地19个城市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下称“524”房贷新政)。不仅如此,据市场机构监测,部分关联楼市成交量已小幅“回暖”。 据悉,广东19个城市包括珠海市、汕头市、佛山市、韶关市、河源市、梅州市、惠州市、汕尾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阳江市、湛江市、茂名市、肇庆市、清远市、潮州市、揭阳市、云浮市。但是,两大一线城市广州、深圳并不在其列。 多家商业银行快速响应,广州深圳仍在等待 5月24日,广东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按照因城施策原则,对广东进行了19个城市的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具体来看,对于贷款购买首套商品住房的居民家庭,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15%,取消利率下限。对于贷款购买第二套商品住房的居民家庭,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为不低于25%,取消利率下限。首套房和二套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的取消,也意味着19个城市步入房贷利率市场化时代。 但是,广东省内的两大一线城市广州、深圳并未包括在此次政策调整范围之内。 截至目前,多家国有大行回应,已响应广东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的最新政策指导,对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完成了相应调整。 财联社记者从农业银行广东分行获悉,首付比例方面,广东农行在19个城市均执行首套房15%,二套房25%政策;利率方面,各市“因城施策”执行差异化住房信贷政策,当前19城中执行首套房贷利率最低3.15%,之后随市场变化调整;二套房贷利率目前最低3.55%,之后将随市场变化调整。 “我行已对广东19个城市的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完成了相应调整。”中国银行广东分行相关负责人告诉财联社记者。除此之外,广东中行当前已根据广东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最新政策对19城市取消住房贷款利率下限,由当地各行根据市场实际情况实行差异化定价。 上述负责人补充,从前期经验来看,取消首套房利率下限提升了市场活力,增强了购房者的购买意愿,促进了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回暖。 部分城市成交量有所回暖 诸葛数据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5月20日至5月26日,监测重点城市新房成交环比小幅上升0.85%,二手住宅成交环比上升10.98%。据悉,监测重点城市中,环比呈现“涨多跌少”局面,7城二手住宅成交量环比上涨。而5月24日被纳入新政名单的佛山、东莞,二城位居环比涨幅第二、三位,报告期内二手住宅成交量均涨超一成。 5月17日,人民银行连发三条重磅政策,涉及降低房贷首付比例、降低公积金贷款利率,以及取消全国层面首套住房和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其中包括,降低全国层面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比例,将首套房最低首付比例从不低于20%调整为不低于15%,二套房最低首付比例从不低于30%调整为不低于25%;取消全国层面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 不过,同比来看成交情况仍较为疲软,楼市后续表现还有待观察。诸葛数据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从累计成交来看,截至5月26日,本月重点城市新房成交量较去年同期仍是下降38.63%,二手住宅成交也较去年同期下降13.81%。
“517”新政十日后,5月27日,上海发布《关于优化本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通知》,进行了一揽子房地产政策优化调整,相关政策于28日起施行。 整体来看,上海此次政策优化涉及内容丰富,包括住房限购政策、信贷政策、二手房政策等多个方面,并对多子女家庭、居住困难家庭采取进一步支持措施。其中,上海地区首套房贷利率下限降至3.5%,最低首付比例调整为20%;二套(除部分重点区域)房贷利率下限降至3.9%,最低首付比例35%。 在专家看来,此番上海房地产政策优化是该市房地产市场的一次重要调整,率先表明了核心城市、一线城市对此前“5.17”会议的响应。相关政策结合近期国家调整优化住房信贷政策等精神,充分体现上海因城施策、综合施策的导向,旨在更好地适应市场供求关系的新变化,满足居民的住房需求,推动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 首、二套房首付比例降至20%、35%,房贷利率最高下调45bp 具体来看,根据《通知》,上海地区首套房贷利率下限调整为不低于“LPR-45个基点”(即3.5%),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20%。除部分重点地区外,二套房贷利率下限调整为不低于“LPR-5个基点”(即3.9%),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35%。 同时,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以及嘉定、青浦、松江、奉贤、宝山、金山6个行政区(下称“重点区域”)全域继续实行差异化政策,二套房贷利率下限调整为不低于“LPR-25个基点”(即3.7%),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30%。 据了解,在此之前,上海地区首、二套房首付比例分别为30%、50%,重点区域二套房首付比例为40%,此番政策分别下调10个百分点、15个百分点及10个百分点。同时,此前上海地区首、二套房贷利率下限分别为“LPR-10个基点”“LPR+30个基点”(即3.85%、4.25%),重点区域二套房贷利率下限为“LPR+20个基点”(即4.15%),此番政策调整后分别下降了30bp、35bp及45bp。 不过至于商业房贷利率具体调整情况,仍需银行业金融机构根据要求,结合自身经营状况、客户风险状况等因素,合理确定每笔贷款的具体首付款比例和利率水平。 同时公积金贷款方面,首套房个人公积金(含补充公积金,下同)最高贷款额度调整至80万元,家庭公积金最高贷款额度调整至160万元;多子女家庭首套房最高贷款额度在此基础上上浮20%政策不变,即最高可达192万元。二套房个人公积金最高贷款额度调整为65万元,家庭公积金最高贷款额度调整为130万元。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认为,此番政策优化了首套住房贷款的认定标准,并通过降低首付款比例和调整房贷利率下限、调整公积金贷款额度等新政减轻了购房者的经济压力,尤其是对于首套房和改善型住房的购买者而言,有助于鼓励居民购房,为房地产市场注入新的活力,也有助于拉动银行住房按揭贷款的增长。 同时,在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看来,降低首付比例和房贷利率下限,一方面是顺应和贯彻“5.17”国家政策部署,另一方面也是针对本地非户籍和非户籍人才群体多,需要加大优惠力度。同时,也并没有降至15%和20%,体现出与非一线城市的差异性。“下一步的走势要看后续市场走势,如果下滑颓势不改,未来可能好会下调首付和利率,以为后续留足政策空间。”他表示。 多维度降低房贷成本,一揽子政策增强市场信心 实际上,除上述贷款利率、首付比例及公积金额度等政策优化外,上海此次政策优化还涉及了住房限购政策、二手房政策以及优化住房保障供给、支持居住困难家庭改善居住条件等多个方面。 “上海此次发布的房地产新政,是对该市房地产市场的一次重要调整,旨在更好地适应市场供求关系的新变化,满足居民的住房需求,并推动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明明进一步指出,此次新政降低了外地居民在上海购房的门槛,有助于吸引和留住人才;同时,新政提出对居住困难家庭补贴、“以旧换新”等政策也将为低收入群体提供更多的住房选择,提升这部分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了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在中泰证券研究所政策团队首席分析师杨畅看来,上海房地产政策措施做出积极调整,正是对“5.17”会议的落实,率先表明了核心城市、一线城市对中央要求的响应。 他认为,上海此次进一步放开限购意味着外环内的二手住宅向刚性需求积极打开,支持多子女家庭住房需求等政策措施意味着全市范围内的住宅向改善需求积极打开;同时首、二套住房贷款利率、首付比例均较前期明显下调,大幅度降低了购房贷款门槛及资金成本;此外,通过国有平台公司等主体收购也有望对存量房源形成明确的需求,有利于去化存量房源,对房地产开发商的现金流改善形成支撑。 同时,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也分析指出,上海此次调整优化住房限购政策,覆盖了外地户籍、人才、单身、离异、企业、多孩家庭、赠予等各个层面,更好落实服务安居导向。同时,明确优化住房信贷政策,落实商贷和公积金贷款调整,从首付比例、利率、额度等维度持续降低房贷成本。 “政策落地和实施,将更好引导市场预期和增强市场信心,也将进一步促进上海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在他看来,一方面,该政策立足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新变化、人民群众对优质住房新期待,同时充分结合近期国家调整优化住房信贷政策等精神,充分体现上海因城施策、综合施策导向。另一方面,此次政策统筹市场和保障、存量和增量,在提升住房品质、促进职住平衡同时,更好满足了居民刚性住房需求和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
上海发布关于优化本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通知。《通知》明确调整优化住房限购政策。一是优化非沪籍居民购房条件。缩短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以及单身人士购房缴纳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的年限,扩大购房区域。二是调整相关政策口径。取消离异购房限制,调整住房赠与规定,支持企业购买小户型二手住房用于职工租住。《通知》自2024年5月28日起施行。 根据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广东、湖北、广西、山西、陕西、河北等十余地已陆续宣布,取消辖内首套住房和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同时将首套、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统一调整为不低于15%、25%。开源证券齐东认为目前中央稳地产信号明确,未来房地产政策将延续宽松基调,购房需求仍有释放空间。持续看好投资强度高、布局区域优、机制市场化的强信用房企。 据财联社主题库显示,相关上市公司中: 万科A 坚持走不动产开发+经营+服务并重的道路,目前公司拥有业内最全面的不动产赛道布局,而且公司在全国多个城市参与了旧城改造、老旧小区改造等不同类型的项目实践。 新城控股 秉持“住宅+商业”双轮驱动的运作模式,以上海为中枢,长三角为核心,现已基本完成全国重点城市群及重点城市的布局。
上海发布关于优化本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通知。《通知》明确调整优化住房限购政策。一是优化非沪籍居民购房条件。缩短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以及单身人士购房缴纳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的年限,扩大购房区域。二是调整相关政策口径。取消离异购房限制,调整住房赠与规定,支持企业购买小户型二手住房用于职工租住。《通知》自2024年5月28日起施行。 此外,《通知》还提到,扩大重点区域非沪籍人才以及非沪籍单身人士购房区域。立足促进区域职住平衡,将新城以及南北转型等重点区域的非沪籍人才购房区域,扩大至所在区全域;非沪籍单身人士购房区域,扩大至外环内二手住房。 上海优化调整房地产市场政策 综合施策支持合理住房需求 促进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本市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完善“市场+保障”的住房供应体系,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更好满足居民刚性住房需求和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5月27日,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市房屋管理局、市规划资源局、市税务局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优化本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调整优化住房限购政策、支持多子女家庭合理住房需求、优化住房信贷政策、支持“以旧换新”以及优化土地和住房供应等九条政策措施。《通知》自2024年5月28日起施行。 一、《通知》主要内容 《通知》明确调整优化住房限购政策。一是优化非沪籍居民购房条件。缩短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以及单身人士购房缴纳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的年限,扩大购房区域。二是调整相关政策口径。取消离异购房限制,调整住房赠与规定,支持企业购买小户型二手住房用于职工租住。 《通知》强调支持多子女家庭合理住房需求。一是可增购1套住房。二是优化多子女家庭在个人住房贷款中首套住房认定标准。 《通知》提出优化住房信贷政策。一是按照因城施策原则调整优化个人住房信贷政策。二是进一步发挥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支持居民合理住房需求的作用,适度提高本市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最高额度。 《通知》提出支持居住困难家庭改善居住条件。阶段性采取给予过渡租房、装修搬家等适度补贴措施,支持居住困难家庭住房“以旧换新”,促进改善居住条件。 《通知》要求优化土地和住房供应。充分发挥城市总规的统领作用,合理把握区域规划时序和开发节奏、结构,着力提升土地资源配置效率,根据区域基础设施、公共配套、产业发展、市场需求等,实现高质量精准供地。完善房地联动机制,差异化调整优化中小套型住房面积标准和比例要求,支持区域统筹、总体平衡,更好促进区域人口、土地、住房协调发展。 根据《通知》规定,上海还将建立健全住房保障体系,探索通过国有平台公司等主体收购、趸租适配房源,优化住房保障供给;加快推进“两旧一村”改造等城市更新,多渠道改善广大人民群众的居住条件和环境质量;提升住房品质,支持建设绿色、低碳、智能、安全的好房子;加强监测监管,维护房地产市场秩序。 二、具体政策解读 (一)调整优化住房限购政策方面 为满足合理住房需求,服务人才安居,促进职住平衡,差异化、分区域调整优化住房限购政策。 一是缩短非沪籍居民购房所需缴纳社保或个税年限。将非沪籍居民购房所需缴纳社保或个税年限从“连续缴纳满5年及以上”调整为“连续缴纳满3年及以上”;新城以及南北转型等重点区域的非沪籍人才购房相应从“连续缴纳满3年及以上”调整为“连续缴纳满2年及以上”,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的非沪籍人才购房继续执行“连续缴纳满1年及以上”规定。 二是扩大重点区域非沪籍人才以及非沪籍单身人士购房区域。立足促进区域职住平衡,将新城以及南北转型等重点区域的非沪籍人才购房区域,扩大至所在区全域;非沪籍单身人士购房区域,扩大至外环内二手住房。 三是调整相关政策口径。取消离异购房合并计算住房套数规定,对夫妻离异后购房的,不再按离异前家庭计算拥有住房套数。调整住房赠与规定,已赠与住房不再计入赠与人拥有住房套数。 四是支持企业购房用于职工租住。对企业购买小户型二手住房(系指2000年前竣工、建筑面积在70平方米及以下的二手住房)用于职工租住的,不再限定购买住房套数。 (二)支持多子女家庭合理住房需求方面 为满足多子女家庭合理住房需求,在住房限购和信贷等方面采取支持措施。 一是增购1套住房。对二孩及以上的多子女家庭(包括本市户籍和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在执行现有住房限购政策基础上,可再购买1套住房。 二是优化首套住房套数认定。优化多子女家庭在个人住房贷款中首套住房认定标准,减少购房利息负担。 (三)优化住房信贷政策方面 按照因城施策原则,调整本市新发放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的有关政策: 一是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调整为不低于相应期限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减45个基点(调整后,5年期以上房贷利率下限目前为3.5%),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20%。 二是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调整为不低于相应期限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减5个基点(调整后,5年期以上房贷利率下限目前为3.9%),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35%;自贸区临港新片区以及嘉定、青浦、松江、奉贤、宝山、金山6个行政区全域继续实行差异化政策,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调整为不低于相应期限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减25个基点(调整后,5年期以上房贷利率下限目前为3.7%),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30%。 银行业金融机构根据要求,结合本机构经营状况、客户风险状况等因素,合理确定每笔贷款的具体首付款比例和利率水平。具体贷款业务可向经办银行咨询。 (四)优化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政策方面 进一步发挥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支持居民合理住房需求的作用,优化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政策。 一是提高贷款额度。对购买首套住房的职工,个人公积金(含补充公积金)最高贷款额度调整为80万元,家庭公积金(含补充公积金)最高贷款额度调整为160万元。多子女家庭贷款购买首套住房,最高贷款额度在此基础上上浮20%政策不变,即最高可达192万元。对购买第二套改善型住房的职工,个人公积金(含补充公积金)最高贷款额度调整为65万元,家庭公积金(含补充公积金)最高贷款额度调整为130万元。 二是降低首付款比例。申请公积金贷款购买首套住房的,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20%;申请公积金贷款购买第二套改善型住房的,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35%,所购住房在自贸区临港新片区以及嘉定、青浦、松江、奉贤、宝山、金山6个行政区的,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30%。 (五)支持居住困难家庭改善居住条件方面 为支持居住困难家庭改善居住条件,对符合条件的“以旧换新”居民家庭,给予住房置换期间过渡租房、装修搬家等适度补贴。 一是补贴对象。自《通知》施行之日起,在一年内出售外环内2000年前竣工、建筑面积在70平方米及以下的唯一住房,并购买外环外一手住房的居民家庭,可以向购入一手住房所在区房地产交易中心申请补贴。 二是补贴标准。按出售住房建筑面积实行分档定额补贴,建筑面积30平方米以下的,每套补贴标准2万元;住房建筑面积30~50平方米的,每套补贴标准2.5万元;住房建筑面积50~70平方米的,每套补贴标准3万元。在办理新购一手住房不动产权证后领取补贴。 本市将坚持因城施策,适应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的新变化,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住房的新期待,统筹存量和增量、市场和保障,多措并举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促进房地产高质量发展。
SMM5月27日讯:今日0#锌主流成交价集中在24370~24580元/吨,双燕成交于24520~24730元/吨,1#锌主流成交于24300~24510元/吨。早盘市场当月票均价升水5~20元/吨,下月票均价平水;第二交易时段,普通国产报价对2406合约贴水65-80元/吨附近,高价品牌双燕对2404合约升水0-40元/吨附近。早盘锌价持续高位,下月票均价成交,贸易商收货挺价情绪较浓,现货贴水小幅上行,下游畏高持续观望,市场以贸易商间交投为主。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