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3797

  • 成交跟进有限 镁价偏弱运行【SMM镁现货周评】

    镁市供应端库存高位的问题在经历了主产区连续减停产两个月以后得到了有效缓解,主产区一些工厂反馈成品库存缩减至千吨以内,也有个别镁厂库存仅剩百余吨现货以待出售,镁市低价货源收缩明显。 从主产区工厂了解,本周市场成交还是以刚需补货为主,周中市场下游跟进有限,得益于供应端兰炭整改政策影响,镁厂去库明显,低价出货意愿较低,市场没有大规模压价出货的局面。某大型贸易商表示,海外订单价格超出当前采购价格,外贸接单风险较高,同时市场传言因兰炭整改标准更新,镁厂复工时间较之前或有所提前。 SMM分析认为,目前镁市供需双弱的态势明显,一方面主产区减产成效明显,市场低价货源难寻,另一方面外单支撑不足,镁价上涨动力有限,预计短期镁价或维持窄幅震荡,SMM将持续关注后续现货成交变化情况。 》点击查看SMM镁现货历史价格

  • 环保检查 利润较差 焦炭供应或再度收紧【SMM分析】

    根据SMM调研,本周吨焦盈利30.9元/吨,利润增加1.0元/吨。本周焦炉产能利用率为76.9%,周环比减少0.5个百分点,其中山西地区焦炉产能利用率为77.6%,周环比减少0.2个百分点。 从价格角度来看,本周准一级干熄焦2200元/吨,增加焦企盈利。但从成本端来看,山西部分煤种价格上调50-100元/吨,其余为补涨,炼焦成本增加,挤占焦企盈利。 从盈利角度来看,本周吨焦盈利暂稳,没有对焦企生产状态造成负面影响。从库存角度来看,本周山西焦企明显去库,焦炭库存已经来到较低水平。但山西吕梁地区安全环保检查比较严格,加之焦煤价格涨幅过快过大,焦企生产积极性有所下降。   后续焦煤焦炭价格均有上涨预期,焦炭第三轮提涨落地执行希望较大,但焦煤价格涨幅有可能大于焦炭,所有即使焦炭销售情况良好,焦企吨焦盈利更大可能保持平稳,生产积极性难以提高,下周焦企焦炉产能利用率将小幅下降。

  • 下周煤焦现货市场将延续本周上涨趋势【SMM分析】

    本周焦企焦炭库存34.4万吨,环比减少5.7万吨,降幅14.2%。焦企焦煤库存330.7万吨,环比增加8.6万吨,增幅2.7%。钢厂焦炭库存261.6万吨,环比减少6.1万吨,降幅2.3%。港口焦炭库存174万吨,环比减少8万吨,降幅4.4% 。 山西地区焦企明显去库,山东以及河北地区焦企长期保持超低库存。目前下游采购积极性仍保持较高水平,部分低库存钢厂有催货现象,但因为成本上涨过快且幅度较大,焦企生产积极性难以提高。 山西吕梁以及内蒙古乌海安全环保检查的负面影响扩散,当地部分煤矿有减产情况,焦煤供应再度收紧,以主焦煤为例,价格来到1850元/吨。但长期按需采购导致焦企焦煤库存处于低位,为保证生产安全,多数焦企仍在积极采购。 钢厂铁水产量仍保持高位稳定,消耗较大,但部分焦企惜售,叠加运输受阻,焦炭到货情况不佳,下周钢厂焦炭库存或小幅下降。 综合来看,焦企对焦煤仍在补库,钢企对焦炭也同样在补库,下周煤焦现货市场将延续本周上涨趋势,焦煤价格或继续创新高,焦炭第三轮涨价或将落地。  

  • 【SMM焦炭市场周报7.21】

    核心观点:供应端,本周焦炭第二轮涨价落地执行,焦企销售情况良好,下游有催货情况,部分焦企惜售待涨,且山西吕梁以及内蒙古乌海有安全检查,供应呈现收缩状态。需求端,钢材铁水产量保持高位,对焦炭消耗较大,部分焦企控制发货量,钢厂补库有一定困难。成本端,本周部分煤种上涨50-100元/吨,其余煤种跟涨,焦企炼焦成本再度增加。综合来看,焦炭供需仍偏向紧平衡,且成本支撑较强,下周焦炭第三轮涨价落地概率较大,焦炭市场或偏强运行。 焦炭现货价格(元/吨) 本周焦炭价格第二轮落地执行,干熄焦上调60元/吨,水熄焦上调50元/吨。一级冶金焦-干熄2340元/吨;准一级冶金焦-干熄220元/吨;一级冶金焦1940元/吨;准一级冶金焦1858元/吨。 本周港口焦炭贸易出库价格上调,一级水熄焦2170元/吨,周环比上涨80元/吨,准一级水熄焦2070元/吨,周环比上涨70元/吨。 焦炭期货价格(元/吨) 本周焦炭期货震荡偏强运行,但周末有所转弱。周初,煤矿事故负面影响扩散,山西吕梁以及内蒙古乌海开始进行安全环保检查,现货焦煤供应收紧,价格大幅上涨,带动焦炭期货上涨。周中,国家发展改革委发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焦炭期货继续拉涨。周五,唐山部分钢厂高炉限产,对焦炭期货形成负面影响。 目前焦炭现货市场有第三轮提涨预期,或给予焦炭期货市场支撑,抵消唐山高炉限产带来的负面影响,下周焦炭期货盘面或保持震荡。 焦化利润(元/吨) 根据SMM调研,本周吨焦盈利30.9元/吨,利润增加1.0元/吨。 从价格角度来看,本周准一级干熄焦2200元/吨,增加焦企盈利。但从成本端来看,山西部分煤种价格上调50-100元/吨,其余为补涨,炼焦成本增加,挤占焦企盈利。 焦炭第三轮提涨落地执行希望较大,但后续焦煤价格同样有上涨预期,煤焦同步上涨,下周吨焦盈利或保持平稳。 焦炉产能利用率 根据SMM调研,本周焦炉产能利用率为76.9%,周环比减少0.5个百分点,其中山西地区焦炉产能利用率为77.6%,周环比减少0.2个百分点。 从盈利角度来看,本周吨焦盈利暂稳,没有对焦企生产状态造成负面影响。从库存角度来看,本周山西焦企明显去库,焦炭库存已经来到较低水平。但山西吕梁地区安全环保检查比较严格,加之焦煤价格涨幅过快过大,焦企生产积极性有所下降。 后续焦煤焦炭价格均有上涨预期,但焦煤价格涨幅有可能大于焦炭,所有即使焦炭销售情况良好,焦企生产积极性也难以提高,下周焦企焦炉产能利用率将小幅下降。 焦炭库存情况分析 本周焦企焦炭库存34.4万吨,环比减少5.7万吨,降幅14.2%。焦企焦煤库存330.7万吨,环比增加8.6万吨,增幅2.7%。钢厂焦炭库存261.6万吨,环比减少6.1万吨,降幅2.3%。港口焦炭库存174万吨,环比减少8万吨,降幅4.4% 。 本周山西地区焦企明显去库,山东以及河北地区焦企长期保持超低库存。目前下游采购积极性仍保持较高水平,部分低库存钢厂有催货现象,但因为成本上涨过快且幅度较大,焦企生产积极性难以提高,下周焦炭供应或继续偏紧,焦企焦炭库存或继续小幅下降。 本周山西吕梁以及内蒙古乌海安全环保检查的负面影响扩散,当地部分煤矿有减产情况,焦煤供应再度收紧,以主焦煤为例,价格来到1850元/吨。但长期按需采购导致焦企焦煤库存处于低位,为保证生产安全,多数焦企仍在积极采购,下周焦企焦煤库存或小幅增加。 本周钢厂铁水产量仍保持高位稳定,消耗较大,但部分焦企惜售,叠加运输受阻,焦炭到货情况不佳,下周钢厂焦炭库存或小幅下降。 市场看涨情绪有所冷却,认为焦炭第三轮涨价基本是钢厂接受的上线,部分贸易商离市观望或者开始出货,预计下周两港焦炭库存或小幅下降。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 本周焦企焦炭库存34.4万吨【SMM煤焦库存】

    》查看SMM钢铁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点击查看SMM金属产业链数据库 本周焦企焦炭库存34.4万吨,环比减少5.7万吨,降幅14.2%。焦企焦煤库存330.7万吨,环比增加8.6万吨,增幅2.7%。钢厂焦炭库存261.6万吨,环比减少6.1万吨,降幅2.3%。    

  • 本周焦炉产能利用率为76.9%【SMM焦企开工】

    》查看SMM钢铁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点击查看SMM金属产业链数据库 根据SMM调研,本周焦炉产能利用率为76.9%,周环比减少0.5个百分点,其中山西地区焦炉产能利用率为77.6%,周环比减少0.2个百分点。

  • 卫浴产品上半年出口表现不乐观 铜棒市场承压较大【SMM分析】

    作为铜棒重要的下游行业,龙头及旋塞等卫浴产品占据了铜棒市场较大的比例,出口作为卫浴产品的重要去向,2023年前2个季度出口总量表现并不乐观,出口总量累积同比下降15.34个百分点,使得对于铜棒的需求量显著下降。 具体来看,美国作为我国出口卫浴产品量占比第一的位置并没有发生改变,但截止到2023年6月其进口总量同比2022年下降25.29个百分点,累计总量同比出现显著下滑,据SMM了解,其主要原因是美国对我国出口产品征收高额关税,使得许多美国许多企业选择自美洲或者东南亚地区进口,从而降低企业资金成本。此外,来自欧洲的订单也出现显著下滑,据出口企业反映,欧洲多番加息使得经济承压,耐用品需求量明显下滑,其中德国作为欧盟最大的国民经济体,其在我国出口卫浴类产品去向中占据第二,2023年前两个季度的累计进口量也下滑40.17个百分点。而来自于东南亚的需求也有所下降,除越南进口量有所提高,来自泰国、印度以及印度尼西亚的订单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据部分下游企业反映,或许存在部分订单在越南进行转口,以避免高额关税征收。 整体来看,根据2023年上半年出口数据反映,海外卫浴产品订单出现显著下滑,使得部分企业将重心转移至国内市场,市场竞争激烈程度加剧。目前,海外紧缩政策尚未结束,经济压力短期内难以出现显著缓解,预计出口市场后市仍难以为铜棒订单带来增量。但据最新消息,美国或将只对高科技产业限制,对于其他产业的限制有望放宽,或将对出口有所带动。

  • 临沂金属城再生铜吞吐量变化不大 预计本周或将出现增加【SMM分析】

    2023年7月10日-7月16日华东有色金属城再生铜吞吐量2.13万吨,环比上涨0.73%。据SMM数据显示7月10日-7月14日,1 #电解铜周均价为68664元/吨,环比上涨0.1%;华东有色金属城光亮铜周均价为63200元/吨,环比上涨0.56%;打包缆粗周均价为63500元/吨,环比上涨0.55%。 据SMM数据显示,(7月10日-7月14日)临沂金属城再生铜吞吐量变化不大,仅环比上升0.73个百分点。具体来看,上周电解铜周均价环比变化较小,且电解铜期货价格高位运行也使得再生铜消费受到压制。据临沂金属城贸易商反映,目前最主要的问题依旧是再生铜货源紧张,若想补充足量货源,则必须高价采购,而来自于下游再生铜杆厂家订单量有限,临沂金属城再生铜贸易商高价囤货意愿并不高。因而,货源有限叠加消费不佳,使得临沂金属城再生铜吞吐量维持在相对低位,环比上周变化不大。 展望本周(7月17日-7月23日),据临沂金属城再生铜贸易商反映, 近期铜价高位震荡,无论是上游贸易商还是下游再生铜杆厂,对铜价后市看空者较多,上游贸易商趁高出货,下游因担忧后市货源更加紧张,采购积极性也相应提高。据SMM了解,临沂金属城再生铜贸易商对于铜价后市走低较为担忧,因而大多数贸易商仅保持百吨左右库存。综上所述,本周再生铜货源供应紧缺环比有所缓解,预计本周临沂金属城再生铜吞吐量将出现回升。

  • 钛矿小幅探涨 钛市场整体持稳运行【SMM钛现货周评】

    钛精矿 本周钛矿价格整小幅探涨,攀西地区钛精矿(TiO2≥46%)市场主流报价2000-2100元/吨,攀西地区钛精矿(TiO2≥47%)主流报价2300 -2350元/吨。目前攀西地区中矿价格上行,选厂运营成本上升,区域精矿报价恢复坚挺。某钛精矿企业负责人表示利润压缩严重,短期矿价再降显难,随着中矿资源的收紧,预计后续钛矿价格维持坚挺运行。 高钛渣 本周钛渣价格维持弱势,由于北方招标价格较上月下行,钛渣市场信心受挫,市场报价8100-8600元/吨,钛渣市场整体偏弱。目前北方地区已有钛渣企业选择减产降低去库压力,在终端钛白粉市场依旧低迷的情况下,短期钛渣市场难有起色,预计后续价格维持低位平稳。 钛白粉 本周国内钛白粉价格较上周整体持平,截至本周五国内金红石型钛白粉主流报价15000 -15500元/吨,锐钛型钛白粉主流报价12500 -13500元/吨。本周受钛矿价格回暖影响,部分钛白粉企业因成本上升报价恢复坚挺,钛白粉市场低价货源收紧。某大型钛白粉企业销售人员表示,因天气炎热以及以及下游需求低迷,该厂减产动作或持续到8月中下旬,在成本支撑下,短期钛白粉价格或维持平稳。 四氯化钛 本周四氯化钛价格维持稳定,市场报价在6800-7000元/吨。因下游市场低迷,四氯化钛企业出货压力增加,部分订单实际成交价可谈,个别成交价至6500元/吨。某四氯化钛企业销售人员表示,行业淡季效应明显,在钛矿价格上涨的情况下,近期四氯化钛价格涨跌皆难,预计后续四氯化钛价格维持稳定运行。 海绵钛 本周国内1级海绵钛市场报价下调至5.5-5.8万元/吨,民用海绵钛需求低迷,市场交投氛围清淡。目前民用海绵钛供应过剩的情况仍在持续,供应端出货压力增加,海绵钛企业相互压价,市场难称乐观,预计后续海绵钛价格维持弱势运行。 》查看SMM钛每日报价

  • 2023年上半年未锻轧铝合金进口量53万吨 同比下滑20%【SMM分析】

    SMM 7月21日讯: 近日海关总署发布了2023年6月份进出口数据,根据海关数据显示: 2023年6月未锻轧铝合金进口量8.87万吨,同比减少25.0%,环比增加7.2%。2023年1-6月累计进口53.22万吨,同比减少20.3%。 2023年6月未锻轧铝合金出口量2.07万吨,同比增加21.6%,环比增加4.4%。1-6月累计出口11.41万吨,同比增加13.2%。 下图为2021-2023年月度未锻轧铝合金具体进出口量:        我国2023年1-6月未锻轧铝合金分国别进出口情况: 2023年上半年我国未锻轧铝合金进口量排名前五的国家分别是马来西亚(21.87万吨)、越南(5.94万吨)、泰国(4.99万吨)、韩国(4.16万吨)及俄罗斯(2.64万吨),占比分别达到41.1%、11.2%、9.4%、7.8%及5.0%,剩余其他国家总占比约为25%左右。其中自东盟等关税协议地区进口占比逾75%。 上半年出口至日本的未锻轧铝合金数量为5.5万吨,占比接近总量的一半,主要以来料加工及进料加工的贸易方式为主。  2023年1-6月份未锻轧铝合金分贸易方式出口情况: 2023年1-6月份未锻轧铝合金分注册地进口情况: 2023年上半年我国未锻轧铝合金进口量排名前五的省市分别是浙江(23.06万吨)、广东(9.96万吨)、江苏(5.66万吨)、福建(5.32万吨)及山东(1.90万吨),占比分别为43.3%、18.7%、10.6%、10.0%及3.6%,以上省份总占比超85%,主要集中于华东、华南两个地区。 整体来看,2023年上半年未锻轧铝合金进口量总计为53.22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下滑20.3%。减量主要受制于以下原因: (1)上半年国内需求不足。 2023年后疫情影响逐渐消退,市场预期的消费大规模复苏却并未出现,甚至订单出现萎缩。 据中汽协数据,1-6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24.8万辆和1323.9万辆 ,同比分别增长9.3%和9.8%,一季度,整体车市处于负增长状态,二季度在同期低基数影响及多重利好因素的共同推动下,汽车产销数据开始好转,但行业整体依然承压较大消费不足的压力。 另外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78.8万辆和374.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2.4%和44.1% ,市场占有率提升至28.3%,燃油车产销相较去年同期几乎没有增量, 而再生铝合金目前终端仍主要应用于传统燃油车领域, 新能源汽车增加了对变形铝合金及原生系铸造合金的使用量,降低了再生铸造铝合金的比重。除汽车外,其余通讯、机械等终端需求上半年同样无亮点出现,压铸企业开工率不断走弱,拖累再生铝合金需求下滑,也降低了国内对进口铝合金锭的需求。 (2)海内外价格长期倒挂。 今年海外原料成本提升,导致进口成品锭价格相对高企,上半年进口国标ADC12价格主要运行于2200-2500美金/吨区间,而国内因需求不佳,价格“跟跌不跟涨”且市场内卷严重,厂家及贸易商低价甩货情形十分普遍,因此内弱外强下贸易商进口积极性有所下滑。 (3)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跌。 今年二季度以来,海外加息预期升温,美元指数持续上涨,叠加国内经济数据未及预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进入新一轮贬值通道,6月份一度跌破“7.2”关口。人民币贬值导致国内进口铝合金锭成本增加,进口优势进一步消减。 进入下半年,伴随政策效应持续显现,汽车市场消费潜力将被进一步释放,“金九银十”旺季预期或可期,届时将带动再生铝需求增长,进口量或有抬升,但预计难以达到去年进口水平。 》点击查看SMM金属产业链数据库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