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213个
本周硫酸镍延续上行态势。 供应端来看,湿法回收厂受限于废料系数高位所致的利润倒挂,因此目前来看,复产节奏仍较为缓慢。盐厂成品库存仍维持低位。据SMM调研了解,预计2024年3月份全国硫酸镍产量为3.07万金属吨,全国实物吨产量13.95万实物吨,环比增加19.66%,同比降低-17.83%。相比较于正常月来看,产量预期不及2024年1月。因此,3月供应偏紧情况仍无明显好转。 需求端来看,三元材料产业链年前主动去库基本完成后,3月车销数据的转好使得需求可以被顺利传导至三元前驱体端。因此,前驱体订单情况乐观于预期,叠加前驱企业原料库存低位,订单的好转带来了对镍盐采购需求增量。 成本端来看,当前MHP价格受供应紧张抬升至对LME镍81系数。且镍价近期稳中偏强。因此,整体原料成本有所抬升,在供需紧张的阶段,原料价格上行速度超成品致部分盐厂利润仍处倒挂。因此,当前节点成本对价格驱动仍强,硫酸镍价格仍存上行空间。但高价向下游传导困难,预计上行空间有限。
本周SMM锰酸锂(容量型)价格为3.9 -4.3万元/吨,价格上涨3000元/吨。 本周受原料碳酸锂现货价格继续上涨的影响,锰酸锂正极企业报价继续上行。此前观望的下游电芯厂开始恐慌性备货,锰酸锂订单新增较多。目前终端市场虽然有一些改善但并不强劲,市场火热的交投氛围多为原料端带动成本支撑增强。短期来看,锰酸锂价格多跟随碳酸锂现货价格而变化,而SMM认为,后市碳酸锂价格表现维稳。因此锰酸锂价格也将盘整。
在SMM主办的 2024 SMM 零碳之路- 光伏与储能峰会 上,SMM大数据总监刘小磊介绍了光伏产业链的定价逻辑与发展趋势,他预计,2024年,预计全球新增光伏发电容量将达到417GW,同比增长8%,待到2026年,全球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占比预计将超过60%。 光伏产业价格方法和逻辑 SMM是中国唯一获得IOSCO认证的光伏产业链价格权威机构 下图是光伏产业链的上中下游的结构一览,具体如下: SMM 严格遵循国际基准方法论、要求和流程。 Metal.com 每日追踪光伏行业超过74种产品的价格。 光伏产业市场概况 2024年,预计全球新增光伏发电容量将达到417GW,同比增长8% SMM整理了2010~2027年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光伏新增装机量的预测情况,其中2022年到2023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同比增长68%,预计2023年到2024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量或同比增长8%至417GW左右。 全球新增装机容量需求占比方面,预计自2023年到2024年,中国在全球需求占比中的比例将从49%下滑至45%,美国需求占比则保持在22%左右。 到2026年,全球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占比预计将超过60% SMM预计,2024年分布式光伏占比将在55%左右,集中式光伏发电占比在45%左右;待到2027年,分布式光伏发电比例将持续提升至63%左右,集中式光伏发电占比或收窄至37%左右。 中东已成为全球光伏装机容量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 在过去的15年里,美国光伏设备的安装速度实际上是由作为核心推动力的ITC税收抵免所驱动。2023年美国光伏装机量总计31.43GW,2024年预计同比增长30%至40.86GW左右。 预计政府政策出台的支持性政策、增加使用可再生能源以满足电力需求的努力,以及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或将成为推动市场的重要因素。 巴西市场方面:考虑到巴西高度依赖进口零部件,恢复进口关税可能会减少未来进入市场的零部件数量。因此,预计巴西地区2024年光伏装机容量同比增幅在10%左右。 印度市场方面:印度推出了一项屋顶光伏项目以促进分布式光伏发展,预计到2030年分布式光伏安装量将增长两倍。2024年印度光伏装机容量有望增至15GW左右。 欧洲是全球第二大光伏市场,2023年的光伏组件需求超过80GW,预计到2024年将增长至98至110GW 欧盟旨在到2030年达到1100GW的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占总能源消费的42.5%,成员国则努力达到45%的占比。 德国、西班牙、波兰和意大利是欧洲四大光伏市场,预计这四国2024年度的光伏组件需求合同或将占到欧洲市场需求的近50%,其中德国需求占比在24-26GW,西班牙8-10GW,波兰8-9GW,意大利7-8GW左右。 欧盟最初计划到2030年实现335GW的光伏装机目标,修订提交后,欧盟旨在到2030年实现425GW的光伏容量,直接增加了90GW。 中国光伏产业链制造商面临明显的产能过剩风险 多晶硅方面:国内多晶硅产能或将在2025年达到顶峰,到2026年可能开始出现新增产能投放。 硅片方面:当前硅片的产能很高,但同时也受限于石英砂短缺,预计2022年到2027年硅片产能的年复合增长率达18%左右。 太阳能电池方面:太阳能电池生产能力迅速扩张,加速供应过剩。 光伏组件方面:受产能相对过剩、开工率低以及价格下跌的影响,光伏组件产能的扩张已经放缓。 在过去的12个月里,光伏主要原材料的价格已大幅下跌,其中多晶硅的价格下降了65.7% 光伏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1、国际贸易与地缘政治风险 政策变化和地缘政治风险可能会对行业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导致供应链中断和成本增加。 2、政策和监管的不确定性 政策与补贴之间的关系或将影响光伏项目的可行性和投资回报。 3、技术标准与认证的挑战 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使消费者难以辨别,且增加了企业的开发和生产成本。 4、人才短缺和技能培训的挑战 人才短缺问题;员工需要持续的培训和学习。 5、电网接纳能力与储能系统需求的挑战 与其他能源源协调运行;储能技术的发展可以解决太阳能发电波动性问题。 6、太阳能效率提升和成本控制方面面临的挑战 SMM发展历程 SMM发展历史 SMM定期追踪光伏产业链,综合抽样覆盖率达90%以上。追踪客户包括通威股份、协鑫、隆基中环、阳光电源、东方日升等行业知名企业。 SMM以金属定价产品定位为基石,提供定制化、深度化服务,包括展会主办和咨询服务 SMM金属报价系统已实现1000万+企业下载,40万+日活跃用户,影响力不容小觑。
在SMM主办的 2024 SMM 零碳之路- 光伏与储能峰会 上,SMM储能首席分析师冯棣生围绕“全球储能市场的前景”的话题展开分享。他表示,预计到2024年,全球储能市场需求有望增长至超200GWh,2021年到2024年储能需求年复合增长率有望达到49%上下。而虽然在过去一年间,储能需求并没有达到年初设定的初步预期,增长有所放缓,但SMM认为,储能的长期积极发展趋势没有改变,预计到2030年,全球储能市场需求将超过800GWh,2024年到203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预计在23%左右。 全球能源转型推动了储能的发展 在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量逐年增加和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储能技术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全球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占比约在31%。为了实现“碳中和”的目标,预计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的比例将上升到约42%,到2050年,这一比例将达到约53%。 然而,风电和太阳能输出的波动性和随机性会增加移峰调频的压力,导致电网电压质量下降等问题。在此背景下,储能为减轻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带来的电网压力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它将显著提高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消费水平,是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转型的关键技术。 因此,随着全球减少碳排放和实现碳中和的行动不断进行,从化石燃料为基础的能源向清洁、低碳的能源体系过渡已成为一种明显的趋势,推动了储能的快速发展。 SMM预计随着后续时间的推移,以太阳能和风能为首的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将逐年扩大。 由于电力等问题,欧洲和美国在储能方面先行一步;而中国的储能行业也在设立碳中和目标后,进入高速增长阶段;其他新兴国家也为储能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目前全球储能市场主要由三大市场主导:中国、美国和欧洲。2023年,中国、美国和欧洲新增储能装机量占全球市场份额的80%以上,引领了全球储能市场的发展。 预计到2024年,全球储能市场需求有望增长至超200GWh,2021年到2024年储能需求年复合增长率有望达到49%上下。而虽然在过去一年间,储能需求并没有达到年初设定的初步预期,增长有所放缓,但SMM认为,储能的长期积极发展趋势没有改变,预计到2030年,全球储能市场需求将超过800GWh,2024年到203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预计在23%左右。 政策和工商业储能的发展加速了中国储能市场的发展 中国储能市场发展回顾和展望 中国储能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推动。在官方政策的大力推动下,储能发电侧近两年发展迅猛。SMM预计,2024年,来自发电和电网侧的需求将占82%,贡献主要的增量。 在用户端储能方面,中国2023年在工商业储能领域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SMM预计未来其还将继续增长。 SMM预计,到2030年,中国储能市场需求或将达到320GWh左右,2024 - 203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或在25%上下。 在储能协调政策的推动下,中国发电侧储能快速增长 据SMM统计,全国已有近30个省份发布了新增储能部署文件,新增储能部署(配储比例)在10%-20%上下,大部分省份倾向于“新能源+储能”的配置组合。目前主导的能源配置时长为2小时。在未来,预计这一比例将进一步提高。且值得一提的是,当前各地推出储能项目投资补贴,重点多是放在发电侧发展。 工商业储能将成为中国储能市场需求增长的重要来源 自2023年年初以来,据SMM了解,各省用电时间不同,电价差异越来越大。据SMM统计,2023年,中国超过19个省、市、地区的平均峰谷电价差超过0.7元/千瓦时,这为基于峰谷差价的套利创造了基本条件。在分时电价政策下,储能系统在非高峰时段从电网购买低价电力,并在电价高峰时段释放,从而减少了电费支出。它们还有助于平衡电网的峰值负荷,并延迟电网扩建所需的投资。 此外,今年整个锂电池产业链的整体价格下降导致储能系统的成本降低,显著提高了工商业储能的经济性。 SMM预测,到2030年,中国工商业储能需求或将达到约26GWh。 多重干扰因素下的美国储能市场 美国储能市场发展回顾和展望 作为全球第二大储能市场,由于美国电力市场的成熟,市场力量在推动能源储存设施的安装和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尽管在2023年,由于联邦利率上升和某些储能结构件的交付期延长等因素,美国储能的增长有所放缓,但长期前景仍然乐观。在ITC政策、能源转型和市场动态的刺激下,美国储能市场有望保持强劲增长。 到2030年,美国储能市场需求预计将超过200GWh,足以保证其作为世界第二大储能市场的地位。 发电侧:美国发电和储能市场 数据显示,2022年在美国新增发电方面,风能和太阳能新增发电占比在13%左右,预计到2030年,美国风能和太阳能发电占比有望超过30%。 美国发电侧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电网是独立的,难以进行大规模的区域调度;美国发电侧储能项目审批时间过长,延迟了储能需求;储能系统中其他部件(如变压器)的短缺日益严重,可能会影响需求。 发展趋势与目标 随着光伏和陆上风力发电的逐年增加,美国很早就开始布局和发展发电侧的储能;ITC为光伏发电提供十年的补贴政策,风电项目需求持续增加。 未来几年,预计美国风电和光伏装机量均将保持稳定增长趋势。 ITC补贴政策将家庭储能纳入补贴范围,推动了美国BTM储能的发展 家庭储能市场的增长受到居民用电量波动和电力成本高企的影响,成为重点拓展领域。在美国,住宅电价在所有行业中属于最高价位,从2016年的12.55美分/千瓦时上涨到2023年上半年的15.91美分/千瓦时,涨幅高达16.5%。且除了昂贵的电费,美国还面临着停电的风险。因此,美国户储刚需性增加。此外,最近生效的ITC法案将家庭储能纳入税收减免优惠,将基本税率提高到30%,并延长了补贴期限,从而改善了美国家庭储能的经济性。 BTM 储能引领的储能已经开始——欧洲储能市场 欧洲储能市场发展回顾与展望 欧洲是全球最大的家用储能市场。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短期内推高了欧洲地区的电价,也因能源短缺而导致停电。在高电价和电力供应不稳定的双重影响下,欧洲家庭储能市场发展迅速。 而当前,欧洲正在经历能源转型。SMM认为,虽然2024年欧洲地区新能源建设和储能设施的需求可能会放缓,但长期来看仍将呈现继续增长的态势。 SMM预测,到2030年,欧洲对储能的需求将超过160GWh,继续保维持其作为世界第三大储能市场的地位。 欧洲公用事业规模的储能初具规模,多国规划推动未来的增长 据SMM了解,在过去的五年中,欧洲约有50%到60%的能源消耗依赖于化石燃料的进口。欧盟对外天然气依存度高达90%,对外石油依存度高达97%。在俄乌冲突中,欧盟意识到欧洲必须摆脱对俄罗斯化石燃料的严重依赖,加快提高自身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比例。此外,欧洲的政策举措也刺激了储能的发展。 政策方面,德国和英国等国相继发布了与储能相关的政策,共同推动未来其全球储能行业的增长。 在2022年俄乌战争的影响下,欧洲电价迅速上涨,导致家庭储能刚性需求增加 2022年的俄乌冲突导致天然气价格大幅上涨。欧洲居民平均电价创历史新高。自去年以来,随着冲突态势的改变,欧洲居民的电价暂时下降。然而,供需平衡无法使天然气价格长期保持在低位,目前欧洲居民的平均电价仍比其他地区高出三倍多。家庭储能的基本需求依然存在。 储能行业面临的挑战 在储能行业的高人气下,相关企业的数量更是增长迅速,导致产业链产能过剩 在储能行业的蓬勃发展之下,储能相关的企业数量增长迅速,产业链产能过剩明显,从储能各环节的全球分布来看,储能电池生产环节,目前中国的产能占全球总产能的80%;集成环节,中国产能占全球总产能的66%,同时美国和欧洲分别贡献19%和14%;需求环节,虽然中国在全球需求中,其份额占37%。而美国和欧洲剩余的需求合计占47%。 随着产能的迅速扩张,技术迭代也在持续进行。从电池单元到储能系统,迭代的步伐从未停止。 作为第二大储能市场:在《通胀削减法案》下,美国储能产业链有望加速布局 当前储能需求呈现全球化发展的态势,然而,作为第二、第三大市场的美国和欧洲,为了加速构建自身产业链,已陆续推出了《通胀削减法案》(IRA)和《欧盟电池法》。其中IRA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ITC,今年ITC补贴宣布了储能补贴比例的提升,以及补贴持续时间的延长。 进入2023年以来,储能系统成本进入下行调整路线 下图是SMM电池级碳酸锂现货报价以及中国储能电池的价格走势回顾,从其中可以发现,自进入2023年以来,在电池级碳酸锂现货报价下跌的背景下,储能电池价格也下跌明显。碳酸锂价格的明显下降,直接带动储能电池成本和价格快速下降。 》点击查看SMM新能源产品现货报价 且据SMM了解,2小时储能系统和EPC的月度中标价格也在2023年整体呈现下行趋势,EPC同比降幅在25%左右,储能系统月度中标降幅在49%左右。 总结 市场: 虽然短期内全球储能市场新增装机量因某些因素而有所放缓,但长期来看,随着全球能源转型的持续推进,预计未来全球储能需求仍将稳步增长。 价格: 随着碳酸锂价格进入周期性低谷,电池储能系统(BESS)的成本也在下降。同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预计短期内锂电池储能系统的价格或将维持低位。 更多锂电行业的相关动态及展望分析,敬请关注SMM将于2024年5月28日-31日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召开的 CLNB2024(第九届)中国国际新能源产业博览会 。 大会由上海有色网、苏州市人民政府(暂)联合主办,以“智启双碳.绿动未来”为主题,集“论坛、展览、活动”于一体,将举办开幕式、主论坛、分论坛、企业家沙龙、专业学术研讨等系列活动。届时,政府领导、两院院士及国内外科学家、数十个国家外宾,各行业领军企业家出席大会。大会突出三个引领——引领中资企业国际化、加强对外合作;引领科技创新,适应技术快速迭代;引领新能源上中下产业链安全构建。 大会将围绕新能源各产业,原料、材料、光伏、储能、氢能、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电池回收等领域进行广泛交流,展示最新成果。届时,展会将覆盖8大展馆,1200多家国内外参展商将集中亮相。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