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213个
一、政策调整细节 暂停实施汽车置换更新补贴政策 暂停时间:自2025年9月28日24:00起,汽车置换更新补贴政策正式暂停。 过渡期安排:2025年1月1日至9月28日期间取得新车《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且符合补贴申报条件的消费者,需在2025年10月20日24:00前通过“苏新消费江苏消费品以旧换新平台”微信小程序或“苏服办”APP提交完整申报资料,逾期不再受理新补贴申请。 审核与补正:已按期提交申请的消费者,需通过平台及时关注审核进度。如需修改或补正申请资料,须在2025年10月31日24:00前完成提交,逾期未完成的,视为放弃申请。 汽车报废更新限额管理 资格领取:自2025年9月29日0:00起,汽车报废更新补贴政策实行“先领取资格,再申报补贴”的方式,具体实施办法及资格领取方式将另行通知。 过渡期安排:9月28日前取得新车发票的消费者,可通过全国汽车流通信息管理系统网站或“汽车以旧换新”微信小程序,按调整前政策正常提交受理。 二、政策调整背景与影响 此次政策调整是根据《省发展改革委 省财政厅关于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中“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实行限额管理、资格调控”的相关要求进行的。这一调整意味着江苏省在2025年对汽车以旧换新补贴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旨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政策实施的精准度和效率。
无负极电池,电动汽车的下一个革命? 铜箔上生长出的纳米结构,如同微小的手指引着锂离子整齐排列,曾经肆虐生长的枝晶在这双“手”的引导下变得规规矩矩。 “电池容量提升约25%,续航里程增加近150公里。”日本电子巨头松下在2025年9月宣布,计划在未来约两年内开发出无负极电池技术。作为特斯拉的主要电池供应商,松下的这一动向引发业界广泛关注。 与此同时,中国遂宁射洪市锂电产业园,一项投资55亿元的5000吨固态电池复合金属锂负极材料项目正式签约。项目投资方重庆锂德能源科技是全球仅有的两家掌握金属锂粉生产技术的企业之一。 学术界同样活跃。从西北工业大学到同济大学,从台湾明志科技大学到福州大学,全球实验室正争相攻克无负极电池技术难题。 01 何谓“无负极”? 传统锂电池在制造时,负极材料必不可少。而无负极电池在制造阶段完全不设负极材料,直到首次充电时才在电池内部形成锂金属负极。 这一微小改变带来了巨大优势。宁德时代在2025年4月推出的“自生成负极”技术,通过纳米级界面层将离子传导速度提升百倍。 理论能量密度是核心指标。西北工业大学马越教授团队开发的无负极软包电池,展现出450 Wh/kg的质量能量密度和1355 Wh/L的体积能量密度。 这一数字远超当前最先进的锂离子电池。 02 技术挑战 无负极电池的商业化道路上面临多重挑战。 锂枝晶生长是最为棘手的问题。锂枝晶不仅会导致电池容量衰减,还可能刺穿隔膜,引发电池短路起火。 同济大学联合团队在《科学》杂志发表的研究成果,首次发现了固态锂电池金属锂负极的疲劳失效现象。 “疲劳是金属材料在受到循环载荷作用时普遍面临的问题。”研究人员发现,金属锂负极在受到可逆剥离/镀层引起的循环机械载荷作用时会发生由疲劳造成的失效。 循环寿命短是另一大挑战。目前无负极电池的循环寿命普遍低于200次,远不能满足电动汽车的需求。 台湾明志科技大学的研究人员指出,完全无锂的“阳极自由”电池面临锂离子沉积不均匀、固体电解质界面不稳定等问题。 03 创新解决方案 面对技术难题,全球研究团队提出了多种创新解决方案。 集流体改造是有效途径之一。台湾明志科技大学的研究团队通过热氧化和湿法工艺在铜箔上构建了CuO/PDA双层人工固体电解质界面。 该设计使Li//PDA@Cu-30半电池在1 mA cm⁻²下实现97.80%的库伦效率,LFP全电池经800次循环仍保持85.87%容量保持率。 预锂化技术是另一突破口。西北工业大学马越教授团队创新设计了一种预锂化离子补偿隔膜Li2S@C|PE。 该方法在首次充电过程中可按需补充定制化的Li⁺库存,同时构建富含锂硫化物的正极界面。 界面工程同样关键。西北工业大学黄维院士团队官操教授课题组构建了一种顶部LiPON保护的三维有序空心氧化锌基体。 研究显示,即使在100%空腔利用率条件下,该体系仍能实现三维空腔内高效且可逆的锂沉积-剥离过程,并保持结构完整性。 04 产业化进程 无负极/锂金属负极技术正处在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应用的前夜。 松下公司计划在未来约两年内开发出无负极电池技术。该技术有望将电动汽车的电池容量提升约25%。 在中国,重庆锂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55亿元的5000吨固态电池复合金属锂负极材料项目正式签约。 该公司计划2026年实现400吨级产能投产;2027年达到800吨级产能并申报IPO;2030年实现5000吨级产能投产。 学术界与产业界的合作也在加强。清华大学实验室与重庆锂德能源科技联合开展金属锂与固态电池负极材料产业化应用研制。 05 未来展望 随着研究不断深入,无负极电池技术前景可期。 福州大学郑云教授等在《Advanced Materials》上发表的综述文章,系统性地从“有效锂损失”角度剖析了无负极固态锂金属电池面临的挑战。 创新性地提出“有效锂损失 = 不可逆锂损失 + 迟缓锂动力学”的公式,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台湾明志科技大学的研究团队发现,聚多巴胺的氮原子通过“获取-补偿”机制调控锂沉积,可实现均匀的锂沉积。 这种生物启发的PDA材料与金属氧化物结合,为解决锂金属电池关键瓶颈提供了新策略。 无负极电池的能量密度优势明显。但循环寿命和安全问题仍是瓶颈。 西北工业大学的马越教授指出,采用预锂化隔膜策略的安时级无阳极软包电池,已实现450 Wh/kg的质量能量密度。 然而,从实验室的纽扣电池到车规级大容量电池的跨越,需要解决界面降解、正极结构崩塌及锂沉积不可逆等一系列问题。 这项技术走出实验室、实现商业化量产的时间点,可能在2026-2027年左右。届时,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将再上一个新台阶。
截至本周五,北方市场硅锰6517(现金)5650-5750元/吨,环比上周五持平;南方市场硅锰6517(现金)5675-5775元/吨,环比上周五持平。 从成本端来看,近期成本支撑仍较坚挺。一方面,锰矿整体持稳,受库存压力的影响个别锰矿价格小幅波动;另一方面,本周北方主产地运输成本小幅上涨,合金整体生产成本抬升,成本支撑力度稍强。 从供应端来看,本周硅锰期货震荡偏弱,市场情绪谨慎。内蒙宁夏工厂生产波动不大,近期市场利好条件较少,市场以观望心态为主,报价意愿低,现货南北成交价格差距不明显。 从需求端来看,本周南北钢招定价随着期货盘面波动压价情绪渐浓,集中在承兑含税到厂5850-5950元/吨,对合金的承接力度偏弱。 总体来说,当前硅锰市场基本面驱动力有限,更多需关注情绪面变动,预计国庆节前硅锰合金价格窄幅震荡。
》查看SMM钴锂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钴锂产品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本周动力电池价格跟随原料端情况上涨。上游碳酸锂价格在震荡中企稳,下游电芯厂多按需采购,补库力度有限。头部厂商凭借规模化采购优势维持成本稳定,中小厂商则在订单与利润上承压。需求端方面,国内新能源车企迎来“金九银十”,新车型集中上市带动阶段性装机,但整体放量节奏仍显温和。动力电池价格短期仍以窄幅上行为主。三元电芯受原料镍、钴价格波动影响更大,近期原料价格上涨,电芯结算价见涨,6系三元和8系三元均有明显涨价,但车企多在观望中按需采购。铁锂动力电池竞争激烈,二三线厂家价格竞争态势愈发明显,行业均价可能会被市场竞争行为拉低。 马睿 021-51595780 冯棣生 021-51666714 吕彦霖 021-20707875 周致丞021-51666711 张浩瀚021-51666752 王子涵021-51666914 王杰021-51595902 徐杨021-51666760 杨涟婷021-51595835 杨玏021-51595898
钴酸锂市场方面,主流生产企业多暂停报价,少数企业4.45V产品成交已达25.0万元/吨,价格上行主要受上游氯化钴、四氧化三钴调涨传导影响。当前正极材料和电芯企业库存相对充足,对原料价格的快速上涨形成一定缓冲,降低了短期紧急补库的需求。因此,尽管成本面持续施压,下游电芯厂仍以观望为主,实际成交偏少。预计节前钴酸锂价格将维持坚挺,但成交活跃度提升仍需时间。 王聪 021-51666838 马睿 021-51595780 冯棣生 021-51666714 吕彦霖 021-20707875 周致丞021-51666711 张浩瀚021-51666752 王子涵021-51666914 王杰021-51595902 徐杨021-51666760 杨涟婷021-51595835 王照宇021-51666827
截至本周三,北方市场硅锰6517(现金)5650-5750元/吨,环比上周三持平;南方市场硅锰6517(现金)5675-5775元/吨,环比上周三持平。 从成本端来看,上周数据来看,南北港口锰矿库存均有明显下降,库存压力不大,矿商挺价心态浓厚,锰矿价格坚挺暂稳;南方港口南非半碳酸现货可流通库存降低,矿商惜售心态愈浓,半碳酸价格回归高位。 从供应端来看,本周锰硅盘面震荡运行,市场情绪谨慎。内蒙宁夏工厂生产波动不大,近期市场利好条件较少,市场以观望心态为主,报价意愿低,大多封盘不报。 从需求端来看,9月河钢定标6000元/吨,对硅锰市场情绪提振不大,合金厂报价冷清;不锈钢市场并未呈现出明显的走强态势,市场并未展现出旺季应有的热烈成交景象,不锈钢现货成交价格仍以稳定为主,市场仍持较重的谨慎观望心态,对高硅硅锰的采购也偏谨慎。 总体来说,近期硅锰市场震荡运行,由于成本支撑力度仍存,预计近期硅锰合金价格仍以震荡为主,具体价格走势仍需关注供需变化以及情绪面引导作用。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9月23日讯:北方港口:澳块40.6-41.1元/吨度,环比上周二持平;南非半碳酸34.2-34.7元/吨度,环比上周二持平;加蓬39.6-40.2元/吨度,环比上周二持平;南非高铁29.4-29.9元/吨度,环比上周二上涨0.67%;南非中铁35.3-35.8元/吨度,环比上周二持平。 南方港口:澳块40.3-41元/吨度,环比上周二持平;南非半碳酸36.3-36.8元/吨度,环比上周二持平;加蓬40.2-40.7元/吨度,环比上周二持平;南非高铁30.5-31元/吨度,环比上周二持平;南非中铁36.7-37.4元/吨度,环比上周二持平。 近期锰矿市场坚挺运行,在矿商挺价和下游合金厂压价博弈下,本周锰矿价格暂稳。 从需求端来看,下游合金厂维持刚需采购。一方面,国庆节前下游对锰矿备货采购不及预期,南北方工厂对锰矿的采买需求不是太强烈;另一方面,近日台风对钦州港影响不大,下游合金厂没有“抢货”的紧张情绪,港口锰矿询盘平淡。 从宏观来看,月初大家对美联储降息、周末银川锰系会议预期较大,但落地后结果不及预期,宏观消息提振力度不强,锰矿上涨驱动力不足。 总体来说,近期锰矿市场坚挺运行,价格暂稳,未来锰矿价格还需关注下游承接作用。
截至本周五,北方市场硅锰6517(现金)5650-5750元/吨,环比上周五上涨50元;南方市场硅锰6517(现金)5675-5775元/吨,环比上周五上涨50元。 从成本端来看,当前锰矿市场持续偏强运行,焦炭价格企稳,成本支撑偏强。 从供应端来看,期货方面,本周锰硅盘面围绕5990元/吨一线高位震荡运行,市场出货纠结情绪稍有缓解,报价意愿有所提升,但成交价格上涨空间不明显,且由于近期锰硅期货盘面持续高位震荡运行,工厂交付期货订单意愿较强,开始出现期货套保情况;零售方面,现货库存较少,多数工厂仍选择观望期货动态,零售报价以及出货意愿仍偏低。 从需求端来看,河钢集团9月硅锰最终定价6000元/吨,较首轮询价5800元/吨上涨200元,较符合市场预期,但相比8月硅锰定价:6200元/吨,仍有较大的下降。市场信心得到小幅提振,部分合金厂报价意愿稍强。 总体来看,硅锰合金情绪面变动明显,基本供需无明显波动。近期美联储降息、反内卷会议等宏观面消息较多,硅锰市场情绪偏积极,本周价格小幅探涨,后市锰矿价格仍需关注宏观消息以及硅锰盘面走势。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