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213

  • 【SMM动力电芯市场周评10.16】5系三元电池价格高涨

    》查看SMM钴锂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钴锂产品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本周,动力电池价格有所上涨,预计下周持续这一趋势。从成本端来看,近期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的铜箔成本受铜价影响较大,有所增长。碳酸锂现货价格相对稳定,对电池成本影响不大。三元锂电池受镍盐和钴盐影响,成本有所上升。尤其是钴含量较高的5系三元电池,成本受影响最大,成本直线上涨。从需求端来看,目前正值传统销售旺季,新能源车产销双旺,电芯需求向好。另外,新能源商用车渗透率出现快速增长的信号,磷酸铁锂动力电芯需求受到正面推动,但暂未影响动力电池的基本供需关系。从价格来看,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目前价格相对稳定;三元动力电池价格呈现上升趋势,5系三元电池价格逼近高镍三元电池价格。 马睿 021-51595780 冯棣生 021-51666714 吕彦霖 021-20707875 周致丞021-51666711 张浩瀚021-51666752 王子涵021-51666914 王杰021-51595902 徐杨021-51666760 杨涟婷021-51595835 杨玏021-51595898

  • 自由港将退出其主导数十年的铜价基准体系

    10月14日(周二),自由港麦克莫兰公司首席商务执行官表示,该公司计划退出支撑全球铜矿石销售的基准定价体系,以保护冶炼厂的盈利能力。 全球铜业长期依赖单一基准价交易半成品矿石(即精矿)。铜冶炼厂通过收取加工精炼费(简称TC/RC)将精矿转化为金属。 这一费用对维持冶炼厂运转至关重要,通常占冶炼厂收入近三分之一。 然而前所未有的供应中断、冶炼产能扩张以及贸易商强劲的采购需求,已将基准TC/RC费用推至2025年的历史低点。 “过去35年里,我从未见过这种情况,”自由港销售与营销高级副总裁Javier Targhetta表示,“我们自由港对客户亏损感到不满。” 许多人预计2026年该基准价将进一步暴跌,甚至可能转为负值——这意味着加工费将被加到精矿成本上,而非从成本中扣除。 Targhetta表示,若出现这种情况,自由港明年很可能选择不遵循基准价,转而签订能更好地保护冶炼厂利润的供应协议。 “市场正加速摆脱基准定价体系,这种趋势如今尤为明显。”他在LME周TC/RC基准谈判启动期间强调。 此番言论尤为引人注目,因Targhetta三十余年来一直负责与冶炼厂签署大型供应协议,这些协议长期为全球TC/RC基准提供定价依据。 Targhetta同时担任自由港旗下西班牙大西洋铜业冶炼厂董事长,该厂原料既来自自由港自有矿山,也采购第三方矿石。这加剧了他对加工费急剧下滑的忧虑。 (文华综合) 作为全球最大的铜消费国,中国产业链面临三大挑战:上游资源对外依存度攀升、中游加工环节产能过剩、下游需求受高铜价抑制。为助力行业应对变局,上海有色网携手铜产业链企业联合编制 《2026中国铜产业链分布图》中英双语版 ,点击此链接即可免费领取铜产业链分布图: https://s.wcd.im/v/470opZ19l/ 。 SMM联合制作联系人 刘明康 156 5309 0867 liumingkang@smm.cn

  • 硅锰市场偏弱暂稳 观望情绪主导【SMM硅锰日评】

    截至本周三,北方市场硅锰6517(现金)5625-5725元/吨,本周价格持平;南方市场硅锰6517(现金)5670-5730元/吨,本周价格持平。 当前硅锰市场呈现 “弱稳运行、观望主导” 的特征。 从成本端来看,焦炭市场暂稳,价格暂未出现调整;锰矿市场偏弱运行,近期价格小幅下跌。当前硅锰生产成本处于“弱支撑”状态。 从供应端来看,北方硅锰工厂生产节奏基本稳定,未出现明显停减产情况,但受市场价格低位影响,部分工厂已陷入亏损区间,出货难度加大。南方市场来看,广西、贵州两地硅锰工厂开工率长期维持低位,短期暂无明显变动;而云南地区受丰水期结束影响,电价即将上涨,硅锰生产总成本将显著抬升。目前已有云南工厂明确表示将在电价调整后启动减产,预计后续云南地区硅锰开工率将逐步下降 从需求端来看,河钢集团 10 月硅锰采购量确定为 16500 吨,较 9 月的 17000 吨环比减少 500 吨,采购量小幅收缩;同时首轮询价报 5750 元 / 吨,较 9 月最终定价 6000 元 / 吨环比下降 250 元 / 吨,量价双降直接反映出钢厂对硅锰的采购意愿降温。除河钢外的其余多数钢厂也等待主流钢招定价的指引。 总体来看,供需基本面无较大变动,十月份经济会议召开,宏观政策对市场的影响有待验证,短期硅锰市场仍将维持 “偏弱暂稳” 格局,后市硅锰合金价格需关注钢招定价对市场的指引以及经济会议对市场的影响。

  • 10月14日讯:北方港口:澳块40-40.5元/吨度,环比9月30日下降0.74%;南非半碳酸34-34.5元/吨度,环比9月30日下降0.58%;加蓬39.6-40.2元/吨度,环比9月30日持平;南非高铁29.3-30元/吨度,环比9月30日下降0.67%;南非中铁35-35.7元/吨度,环比9月30日下降0.56%。 南方港口:澳块40.2-40.9元/吨度,环比9月30日上涨0.50%;南非半碳酸36.6-37.1元/吨度,环比9月30日上涨0.82%;加蓬40.4-40.9元/吨度,环比9月30日上涨0.49%;南非高铁30.3-30.8元/吨度,环比9月30日持平;南非中铁36.4-37.1元/吨度,环比9月30日持平。 从需求端来看,由于节前备货已完成,加之无明显利好因素,节后周初下游合金厂采购持压价心态,南北方工厂对锰矿的采买需求不是太强烈,成交价格稍下行。 另外,中方对美船舶收取特别港务费今起正式施行,据调研,目前进口锰矿船舶中被收取特别港务费的船只占比相对较少,暂未对锰矿成本造成太大影响。 总体来看,近期锰矿市场偏弱运行,下游采购节奏一般,现货价格受下游承接作用以及宏观政策影响较大。

  • 德意志银行:今年第四季度至明年第一季度全球铜矿供应将下降

    10月13日(周一),德意志银行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至2026年第一季度全球铜矿供应将转为负增长,导致短期价格峰值达到平均每吨11,000美元。 德意志银行称矿山供应紧张应足以抵消需求疲软对价格造成的下行风险。 (文华综合) 作为全球最大的铜消费国,中国产业链面临三大挑战:上游资源对外依存度攀升、中游加工环节产能过剩、下游需求受高铜价抑制。为助力行业应对变局,上海有色网携手铜产业链企业联合编制 《2026中国铜产业链分布图》中英双语版 ,点击此链接即可免费领取铜产业链分布图: https://s.wcd.im/v/470opZ19l/ 。 SMM联合制作联系人 刘明康 156 5309 0867 liumingkang@smm.cn

  • 【SMM动力电芯市场周评10.9】下游需求持续增长

    》查看SMM钴锂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钴锂产品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本周,动力电池价格暂停上涨,尽管三元正极材料因镍钴原料价格上涨而剧烈波动,但此波动尚未传导至电芯环节。在终端主机厂降本需求强烈的背景下,电芯厂竞争愈发激烈。主机厂为降低成本,对电芯采购价格更为敏感,促使电芯厂在成本控制和价格策略上不断调整。电芯厂为了争夺市场份额,不得不在价格上做出让步,导致电芯价格中枢呈现下降趋势。这种价格调整不仅反映了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也体现了产业链上下游在成本压力下的博弈。未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原材料价格的不确定性,电芯厂需要在技术创新和成本控制上找到平衡,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马睿 021-51595780 冯棣生 021-51666714 吕彦霖 021-20707875 周致丞021-51666711 张浩瀚021-51666752 王子涵021-51666914 王杰021-51595902 徐杨021-51666760 杨涟婷021-51595835 杨玏021-51595898

  • 【SMM分析】突发!中国对锂电池及关键材料实施出口管制

    2025年10月9日,商务部、海关总署联合发布公告2025年第58号,决定对 锂电池、正极材料和石墨负极材料 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该措施将于2025年11月8日正式实施,旨在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履行防扩散等国际义务。 根据公告,受管制的物项包括重量能量密度大于等于300Wh/kg的高端锂离子电池、关键电池生产设备、多种正极材料及其前驱体,以及人造石墨负极材料和相关生产设备、技术。 这是中国在 关键矿产资源领域 系 列管控措施的最新进展,此前已对 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技术、稀土物项 等实施了类似管制。 公告原文: 商务部 海关总署公告2025年第58号 公布对锂电池和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的决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管制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条例》有关规定,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履行防扩散等国际义务,经国务院批准,决定对下列物项实施出口管制: 一、锂电池相关物项 (一)3A001 重量能量密度大于等于300 Wh/kg 的可充放电锂离子电池(包含电芯和电池组)(参考税则号列:85076000)。 (二)3B901.a. 用于制造可充放电锂离子电池的设备 : 1. 卷绕机(参考税则号列:84798999); 2. 叠片机(参考税则号列:84798999); 3. 注液机(参考税则号列:84798999); 4. 热压机; 5. 化成分容系统; 6. 分容柜。 (三)3E901.a.用于生产3A001项所管制物项的技术。 二、正极材料相关物项 (一)3C901.a.1. 压实密度大于等于2.5 g/cm 3 且克容量大于等于156 mAh/g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 (参考税则号列:28429040)。 (二)3C901.a.2.三元正极材料的前驱体相关物项: a. 镍钴锰氢氧化物 (参考税则号列:28539030); b. 镍钴铝氢氧化物 (参考税则号列:28539050)。 (三)3C901.a.3. 富锂锰基正极材料。 (四)3B901.b. 用于制造可充放电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设备: 1.辊道窑; 2.高速混料机; 3.砂磨机; 4.气流粉碎机。 三、石墨负极材料相关物项 (一)3C901.b.1. 人造石墨负极材料 。 (二)3C902.b.2. 人造石墨和天然石墨混合的负极材料 。 (三)3B901.c.1. 用于生产石墨负极材料的造粒工艺设备 : a. 造粒容积大于等于5 m 3 的立式造粒釜; b. 造粒容积大于等于5 m 3 的连续造粒釜。 (四)3B901.c.2. 用于生产石墨负极材料的石墨化设备 : a. 箱体炉; b. 艾奇逊炉; c. 内串炉; d. 连续石墨化炉。 (五)3B901.c.3. 用于生产石墨负极材料的包覆改性设备 : a. 容积大于300 L的融合包覆设备; b. 容积大于60 m 3 的喷雾干燥设备; c. 桶体直径大于0.5 m的化学气相沉积(CVD)回转窑。 (六)3E901.b. 用于生产石墨负极材料的工艺及技术 : 1. 造粒工艺; 2. 连续石墨化技术; 3. 液相包覆技术。 出口经营者出口上述物项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管制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条例》的相关规定向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申请许可。 出口经营者应当对报关商品的真实性负责,加强出口物项识别,属于管制物项的,必须在报关单备注栏中注明“属于两用物项”并列明两用物项出口管制编码;不属于管制物项但参数、指标、性能等接近的,必须在报关单备注栏中注明“不属于管制物项”并填写具体参数、指标。对上述填报信息完整、准确、真实性存疑的,海关将依法质疑,质疑期间出口货物不予放行。 本公告自2025年11月8日起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清单》同步予以更新。 商务部 海关总署 2025年10月9日  SMM分析 一、管制范围全覆盖:从电池成品到制造技术 根据商务部、海关总署公告2025年第58号,出口管制措施涵盖锂电池产业链的多个关键环节。 高端锂离子电池方面,管制针对重量能量密度大于等于300Wh/kg的可充放电锂离子电池,包含电芯和电池组。 这一技术指标远高于普通动力电池水平,涵盖了当前最先进的电池产品。 电池制造设备也被纳入管制范围,包括卷绕机、叠片机、注液机、热压机、化成分容系统和分容柜等核心装备。 这些设备是构建电池生产线的关键,直接影响电池产品的性能和质量。 正极材料领域,管制涉及高压实磷酸铁锂材料(压实密度≥2.5g/cm³且克容量≥156mAh/g)、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镍钴锰氢氧化物、镍钴铝氢氧化物)以及富锂锰基正极材料。 石墨负极材料方面,人造石墨负极材料及其与天然石墨的混合材料被纳入管制。 同时,用于生产石墨负极材料的造粒工艺设备、石墨化设备和包覆改性设备,以及相关工艺技术也受到限制。 需要明晰的是管制不等同于禁止。本次管制更多的目的是限制海外锂电产业链本地化建设,以及高端技术的发展。 二、精准政策布局:维护安全与保障产业并重 此项政策出台遵循了中国在关键战略资源领域一贯的精准管控思路。 从法律依据看,该措施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管制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及《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条例》相关规定,经国务院批准实施。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在解释类似措施时曾表示,这是“顺应我国技术发展变化形势、完善技术贸易管理的具体举措”,旨在“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国际经济技术合作”。 从技术维度分析,此次管制聚焦高端锂电池及材料,并未涉及全产业链。 例如,仅对能量密度≥300Wh/kg的高端电池进行限制,这一标准高于当前大部分动力电池水平。 三、产业影响深远:重塑全球电池供应链格局 中国在全球锂电池产业链中占据主导地位, 此次出口限制将极大影响海外锂电池本土化制造进程 。 根据行业数据,中国在锂电池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领域的全球市场份额均超过70%,在电池制造环节的产能占比超过80%。 此项管制措施的出台,将直接影响全球高端电池产品的供应格局。 国际电池厂商可能面临高端锂离子电池供应短缺,或需要加速自身技术研发和产能建设。 海外新能源汽车企业依赖高端电池产品的项目可能面临供应链调整压力,需要重新评估电池技术路线和供应商选择。 对于国内产业链而言,短期内可能面临市场调整压力,但长期看有利于保持中国在高端电池领域的领先优势。 同时,政策将促使中国电池企业更加注重国内市场,加速国内高端电池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四、企业合规指引:明确申报要求与法律责任 根据公告要求,出口经营者在出口上述物项时,需依照相关规定向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申请许可。 企业需对报关商品的真实性负责,加强出口物项识别。 属于管制物项的,必须在报关单备注栏中注明“属于两用物项”并列明两用物项出口管制编码;不属于管制物项但参数、指标、性能等接近的,必须在报关单备注栏中注明“不属于管制物项”并填写具体参数、指标。 对填报信息完整、准确、真实性存疑的,海关将依法质疑,质疑期间出口货物不予放行。 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内部合规机制,对拟出口物项进行严格审查,确保符合法规要求。 如有无法确定是否属于管制物项的情况,可通过官方渠道咨询,避免因违规出口而承担法律责任。 五、结语 随着中国此次出口管制措施的出台,日韩、欧美电池企业将面临高端材料供应和技术获取的双重挑战。 短期内,全球高端电动车和高能量密度储能系统项目或将面临供应链压力。而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则在国家安全与产业竞争优势的双重目标下,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 【SMM分析】今年最后一批69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已下达

    今 年以来,国家 发展改革委会同财政部等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 “两新”政策的决策部署, 有序 下达超长期特别国债 资金 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 。各地各 有关部门持续完善实施机制,强化资金监督管理, 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 政策 取得积 极成效。 今年 1 - 8 月, 全国共有 3.3 亿人次申领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带动相关商品销售额超过 2 万亿元 ; 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文化办公用品、家具、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 28.4% 、 22.3% 、 22.0% 、 21.1% ,支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 4.6% 。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已会同财政部,向地方下达 了 今年第四批 690 亿元超长期特 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至此,全年 3000 亿 元中央资金已全部下达。 下一步,各有关部门将进一步组织地方合理把握工作节奏,完善资金使用计划,均衡有序支出补贴资金,加强产品质量和价格监管,严厉打击骗补套补等违法违规行为,平稳有序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推动补贴资金用到实处、见到实效。

  • 【SMM分析】中国电动乘用车出口管理新规:许可证制度与境外售后能力成关键

    政策原文 (一)实施对象 对货物名称为 仅装有驱动电动机的具有车辆识别代码(VIN码)的其他载人车辆 (参考海关商品编号为8703801090)实施出口许可证管理。 (二)申报要求 申报出口资质的企业条件、管理方式、申报程序、出口许可证申领与发放等,依照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海关总署、原质检总局、原国家认监委《关于进一步规范汽车和摩托车产品出口秩序的通知》(商产发〔2012〕318号)的相关规定执行。 (三)海关检验 海关对出口纯电动乘用车的检验以现行有效的必须实施检验的进出口商品目录为准。 (四)实施时间 本公告自202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政策深度分析 (一)出口许可证管理 自2026年1月1日起,对纯电动乘用车实施出口许可证管理。企业需向主管部门申领许可证,否则将无法出口。这一措施将有效堵塞无证出口的漏洞,规范市场秩序。具体而言,企业需满足以下条件: 资质要求:企业需列入工信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并具备有效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CCC认证)。 申报程序:企业需按照《关于进一步规范汽车和摩托车产品出口秩序的通知》(商产发〔2012〕318号)的规定,提交相关材料,包括企业基本情况、生产能力和质量管理体系等。 许可证申领:企业需向商务部或其授权的机构申领出口许可证,许可证有效期为一年,逾期需重新申领。 (二)境外售后服务能力 车企需具备与出口量相匹配的境外维修服务能力。例如,一类企业需达到50个以上境外售后维修服务网点。企业还需提交海外服务网络建设方案,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配件储备:配件储备率不低于20%,确保常见故障的配件供应。 维修响应时间:维修响应时间不超过48小时,确保用户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及时获得支持。 服务网点布局:服务网点需覆盖主要出口市场,提供24小时紧急救援服务。 (三)海关检验 海关对出口纯电动乘用车的检验将依据现行有效的必须实施检验的进出口商品目录进行。企业需确保出口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否则将面临海关的严格审查和处罚。 行业影响 (一)提升品牌形象 通过规范出口秩序和提升售后服务能力,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国际市场上的品牌形象将得到显著提升。这将有助于构建健康可持续的出口生态,增强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二)推动高质量发展 该政策标志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从“规模扩张”全面转向“质量为先”,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海外市场的高质量发展筑牢制度屏障。企业将更加注重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提升用户体验和品牌忠诚度。 (三)强化企业责任 强化了“谁出口、谁负责”的责任机制,推动企业从“规模导向”转向“质量导向”。企业需在技术研发、质量管理和售后服务方面加大投入,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未来展望 (一)技术与服务升级 随着政策的实施,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将面临更高的出口标准和要求。这将促使企业加大在技术研发、质量管理和售后服务方面的投入,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例如,企业需在电池技术、自动驾驶技术等方面持续创新,同时在海外市场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 (二)市场拓展与合作 政策的实施将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国际市场上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企业将有机会与更多国际合作伙伴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拓展市场份额。例如,与国际汽车制造商、经销商和售后服务提供商合作,共同提升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国际市场影响力。 (三)全球市场格局变化 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不断提升,全球汽车市场格局将发生显著变化。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将在全球市场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推动全球汽车产业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方向发展。 此次政策的发布和实施,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步。通过规范出口秩序和提升售后服务能力,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将更加注重产品质量和用户体验,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这将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全球市场的持续增长奠定坚实基础,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全球市场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