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4224

  • 阿根廷积极吸引外国投资 涉及矿业项目180个 有50个为锂矿项目

    据BNAmericas网站报道,本周,阿根廷矿业代表团在加拿大勘探开发者协会(PDAC)年会上积极吸引外国投资,涉及项目180个、总投资额290亿美元。 在多伦多举办的一次活动中,阿根廷矿业企业家协会(CAEM)特别鼓励该国勘查投资。CAEM经济师纳达维·拉伊曼(Nadav Rajzman)称,2023年全球128亿美元的勘查预算中阿根廷仅占4.26亿美元。 据媒体报道,萨尔塔省能矿部们主管罗米纳·塞萨里尼(Romina Sassarini)强调,要简化行政审批程序,并制定为投资者提供法律保障以及促进项目开发的政策。 尽管面临经济低迷和能矿部人员调整,行业代表仍坚持吸引新的参与者。 去年,阿根廷矿产品出口额达到40.2亿美元,增长4%,明显低于2022年19%的增幅。 阿根廷代表团的数据显示,该国目前有普查项目29个,详查项目49个,勘探项目45个,初步经济评价项目12个,预可研项目4个,可行性研究项目12个,建设项目7个,以及在产项目22个。 以上项目中,有50个为锂矿项目。阿根廷希望成为全球排名前三位的产锂国。 项目详细目录可访问:https://www.argentina.gob.ar/sites/default/files/portfolio_mining_projects_2024.pptx.pdf

  • 加澳两国推进关键矿产合作

    据Mining.com援引路透社报道,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周一发布联合声明,双方同意加快推进关键矿产采选冶炼方面的共同优先事项。 这一声明是在多伦多举办的加拿大勘探与开发协会(PDAC)年度会议间隙发布的。 未来几十年,随着世界向清洁能源转型,电池用关键矿产需求将大幅增长。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关键矿产资源都很丰富。 通过他们所谓的无法律约束谅解备忘录,两国将寻求研发合作机会,并支持双方在采矿及服务行业的贸易和投资。 声明称,加拿大和澳大利亚还将推动提高关键矿产供应链透明度,并提倡在全球供应链中建立良好的ESG信誉。 加拿大自然资源部和澳大利亚关键矿产办公室将牵头关键矿产联合工作并协调政策和投资事项。

  • 期铜从五周高位回落 周末前投机客落袋为安【3月8日LME收盘】

    据外电3月8日消息,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期铜周五从五周高位回落,因数据显示美国2月份就业增长加速,投机者在周末前落袋为安。 伦敦时间3月8日17:00(北京时间3月9日01:00),LME三个月期铜下跌61美元或0.71%,收报每吨8,579.50美元,盘中触及8,689美元的1月31日以来最高,本周累计上涨0.9% 截至周五最高点,LME铜自一个月前触及8,127美元低点以来已上涨了7%。 周五的盘中高点标志着铜价近期区间的顶部,铜价曾在12月底和1月底触及该区间顶部,但每次都未能突破,然后回落。 美国就业数据喜忧参半,显示2月份非农就业岗位增幅高于预期,但失业率创两年新高。美联储决策者在权衡何时开始降息时又多了一个暂时按兵不动的理由。 美国劳工部周五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2月季调后非农就业人口增加27.5万人,为2023年11月来新低。美国2月失业率升至3.9%,为2022年1月来新高,劳动参与率下降0.1个百分点至62.5%。 经纪商Marex的Al Munro表示,卖出信号是由计算机驱动的交易模型触发的,导致持看涨头寸的投机基金获利回吐。 盛宝银行(Saxo Bank)的大宗商品策略师Ole Hansen称:“在铜市,投机兴趣一直在消退,并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接近中性,原因仅仅是市场一直处于区间波动。” 与铜市相对比,全球股市表现抢眼,投资者预期美联储将于年中开始降息。 美元指数走软,势将创下今年以来的最大单周跌幅,使得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对于持有其他货币的投资者而言变得相对实惠,从而减缓了金属的跌势。 秘鲁能源与矿业部长Romulo Mucho周五在一项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在2023年达到276万吨后,秘鲁铜产量今年将达到300万吨。 其他基本金属方面,LME三个月期锡上涨0.08%,至每吨27,630美元,盘中触及去年8月以来最高的27,810美元,周线上涨4.3%,此前印尼公布2月份精炼锡出口同比下降98%。 LME三个月期镍上涨0.16%至18,011美元,盘中触及四个月高点18,165美元,本周上涨2%。 LME三个月期期锌下跌0.3%至2,527.50美元,此前触及五周高点2,560.50美元,本周累计上涨4.57%;期铅在触及一个月高点2,139.50美元后下跌0.17%至2,104.50美元,本周上涨3.44%。

  • 一、供给端 (一)镍矿发运处于季节性淡季,港口库存不断去化 2023年全年来看,国内共进口镍矿4482万吨,同比增长11.4%,其中自菲律宾进口3872万吨,同比增长15.74%;一季度菲律宾处于雨季,国内进口将处于低位,同时港口库存呈现季节性去化。 (二)国内铁厂减产持续,印尼放量明显 2023年全年来看,国内高镍生铁产量29.47万金属吨,同比增长21.38%,国内镍生铁进口量844.98万吨,同比增长43.31%,其中进口自印尼791.51万吨,同比增长46.84%,印尼镍生铁产量141.39万金属吨,同比增长25.46;今年一月份来看,印尼继续放量,产量同比增幅达24.25%;全年新增产能充足,预计2024年在35万金属吨左右。 (三)中间品产能充足,MHP持续高增,且国内进口稳定增长,印尼占比处于高位 2023年全年来看,印尼高冰镍产量24.49万金属吨,同比增长30%,MHP产量17.82万金属吨,同比增长82.21%;今年一月份来看,高冰镍产量1.13万金属吨,同比小幅回落,MHP继续高增,产量1.96万金属吨,同比增幅达84.91%;预计全年高冰镍新增产能在5.7万金属吨,MHP新增产能在23万金属吨,后续仍将有较高增长。 2023年全年来看,国内MHP进口达132.07万吨,同比增长47%,高冰镍进口达30.05万吨,同比增长达62.26%;从进口国别来看,自印尼进口占比长期稳定在80%左右,而印尼本身投产充裕,无其他因素干扰之下,预计后续将保持高水平。 (四)国内精炼镍企业维持高开工,产量增幅较大 2023年全年来看,国内精炼镍企业维持高开工,产量达24.51万吨,同比增长38.51%,进口受到利润以及国内产量增长的影响,同比回落41.6%;今年一月份来看,精炼镍产量达2.27万吨,同比增长50.32%,全年新增产能在33万金属吨,后续将稳步释放。 二、需求端 (一)不锈钢一二月份减量明显,关注后续复产情况 2023年全年来看,国内不锈钢粗钢产量3561.2万吨,同比增长6%,其中300系增幅达8.42%,冷轧系产量1483.92万吨,同比增长3%,其中300系减量1.3%;印尼不锈钢粗钢产量420.5万吨,同比减量11.8%,其中300系减量12.7%;今年一月份,国内冷轧300系产量环比下滑,印尼小幅增加,预计二月份仍有减量,三月份进入正常复产期。 (二)硫酸镍受利润制约较大,产量小幅回落 2023年全年来看,国内精炼镍企业开工有所回落,主要受到新能源景气度以及镍价大幅下行的影响,但从产量的角度看,仍同比小幅增长9.74%,进口性价比凸显,同比增长123.22%;今年一月份产量2.9万金属吨,同环比均小幅回落;后续来看,随着镍价反弹,利润修复,下游需求好转,产量仍有增长空间。 (三)新能源产量仍在高位,政策红利持续,但三元材料系列占比下滑,安全性能问题有待突破 2023年全年来看,国内新能源车产量955万辆,同比增长35.63%,销量944.8万辆,同比增长34.5%,全球新能源车产量1367.5万辆,同比增长35.8%;2023动力电池产量达738.877GWh,同比增长36.43%,其中三元材料系列产量241.725GWh,同比增长15.14%,占比33.12%;动力电池装车量387.647GWh,同比增长31.56%,其中三元材料系列装车量126.159GWh,同比增长14.23%,占比32.37%;就三元系列来看,受到成本以及安全性能的影响,占比较2022年下滑明显;今年一月份国内新能源车产销持续大幅增长,动力电池产量65.2GWh,其中三元材料系列22.7GWh,动力电池装车量32.3GWh,其中三元材料系列12.6GWh,环比减量,但同比有较大增幅。 后续来看,新能源购置税减免、汽车下乡以及近期国常会审议通过的《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等政策叠加车企纷纷降价,预计新能源产销仍将维持高位,但就三元系列来看,除非技术性突破取得较大进展,不然安全性将持续困扰其发展,难以产生较大增量。 (四)国内制造业景气度持续性不强,合金补库意愿不足 从全球原生镍消费结构来看,其下游主要应用于钢铁、镍基合金、电镀、电池等领域,其中不锈钢占比达70%,镍基合金占16%,电镀占8%,电池占5%,其它占1%;精炼镍方面,国内34%用于合金特钢,32%用于电池,13%用于不锈钢,14%用于电镀,其它领域占7%;而从国内300系不锈钢原料占比来看,精炼镍由于高价,仅占4%左右。 2023年全年来看,电解镍表观消费量26.12万吨,同比减少6.156%;从国内制造业PMI来看,受假期因素影响,2月份PMI同环比走弱,连续5个月处于荣枯线以下,制造业景气度持续性不足,合金领域拉动有限。 三、库存端:社库持续累积,交割品扩容后,内外期货库存缓慢上升 最新数据显示,国内精炼镍社会库存2.83万吨,较今年年初增8208吨,其中镍板2.71万吨,增8352吨,镍豆0.13万吨,减144吨;上期所期货库存13253吨,较今年年初增加1530吨,上期所交割库库存17758吨,较今年年初增加4294吨,LME期货库存69330吨,较今年年初增加5172吨;国内期货库存以及交割库存回到近年来高位,后续随着供应提速同时需求端疲软,库存不排除进一步累积的可能。 四、宏观面:通胀高位回落但经济增长仍有韧性,降息预期修正 美国1月份非农数据强劲,新增就业人数35.3万人,失业率维持在3.7%,平均时薪同比上升至4.5%,同时核心CPI同比增长3.9%,远超市场预期,美国经济依然强劲;联储官员纷纷表示对于降息维持谨慎,市场乐观预期逐步修正,据CME“美联储观察”表示,3月维持利率在5.25%-5.50%区间不变的概率为96.0%,到5月维持利率不变的概率为74.0%;是否今年年内开启降息,降息频率以及降息的幅度,还有待商榷,更多是依赖经济数据变化,不断修正。 五、估值端 (一)国内铁厂及硫酸镍各产线亏损较大,成本支撑显著 从成本角度看,当下国内镍生铁生产利润率延续负值,但印尼回流量较大,既是补充国内缺口也是成本优势下的挤压;硫酸镍各产线来看,电镀级尚有利润,电池级全部处于亏损状态,故当下硫酸镍成本支撑显著,对于盘面也产生一定支持,精炼镍进口窗口持续关闭,而国内一直放量状态,进口意愿不佳。 (二)现货升水接连下调,现货略显悲观 从升贴水的角度看,金川镍升水从高点回落接近3000元/吨,俄镍一直处于贴水状态,LME贴水扩大80美元/吨,镍不锈钢比价近期小幅反弹,但仍位于中性偏高位置。 六、行情回顾:大幅回调后反弹突破震荡区间,消息面影响较大 截止当前,沪镍主力本轮反弹最高价接近139040元/吨,涨幅接近14%,究其原因,消息面影响至关重要: 一是美国总统拜登2月20日表示,计划于当月23日公布对俄罗斯的一揽子“重大”制裁方案;参考2022年阶段性制裁消息对镍走势的影响,由于俄镍在全球镍资源供应以及欧洲市场占据重要地位,故制裁引发供应担忧。 二是印尼矿商开采工作计划和预算(RKAB)审批进程缓慢,目前通过仅30余家,镍矿端供应预期偏紧,印尼在当下镍资源供给中是妥妥的老大哥的地位,尤其对于镍矿、镍铁、中间品方面,当仁不让;如果审批进程拖累,将严格影响到后续产出。 三是2月22日必和必拓宣布由于镍价大幅下跌,考虑关闭其在西澳洲的镍业务,对旗下Nickel?West进行保养和维护,并预计其位于Kambalda的选矿厂将于6月开始进入维护和保养阶段;此外,必和必拓正在评估West?Musgrave项目的开发阶段和资本支出,以决定未来的战略方向。 四是当下为菲律宾雨季,镍矿发运呈现季节性回落走势,国内库存持续去化,也产生一定支撑。 消息面接连驱动,盘面闻风而动,在当周上涨9370元/吨,涨幅达7.42%,之后高位震荡。 七、后市展望:过剩压力不改,中线仍可考虑反弹后布局空单 单边:就纯镍而言,国内维持高开工,产量持续处在高位,可以有效对冲进口减量,而需求端主要增长点合金领域也不温不火,补库意愿不足,市场反应平平;从整个镍元素来看,纯镍、镍生铁以及中间品、硫酸镍产量今年仍有较高增长,过剩压力仍存;短线跟随消息面波动,美国制裁俄罗斯以及印尼镍矿审批进展需要持续关注,预计会继续扰动市场情绪,尤其估值端镍生铁以及硫酸镍处于亏损状态,将对盘面产生一定支撑,但中线过剩预期下仍可把握逢高空机会,整体上维持短多长空的思路。 套利:空镍不锈钢比价继续入场。 风险点:宏观政策变动、地缘政治扰动、主产国政策、需求恢复状况、突发事件影响。

  • 据外电3月7日消息,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基本金属周四普遍上涨,中国贸易数据好于预期提振期铜触及五周高点,期锌则因韩国一家大型冶炼厂减产而大涨。 伦敦时间3月7日17:00(北京时间3月8日01:00),LME三个月期铜上涨63.50美元或0.74%,收报每吨8,640.50美元,盘中触及1月31日以来最高的8,680美元。 中国海关总署7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6.61万亿元,同比增长8.7%。其中,出口同比增长10.3%;进口同比增长6.7%;贸易顺差8908.7亿元,同比扩大23.6%。 Amalgamated Metal Trading研究主管Dan Smith称:“中国的贸易数据相当不错,出口强劲。铜进口也在增长,因此看起来需求实际上还不错。” 海关数据显示,1-2月,中国未锻轧铜及铜材进口量为90.2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2.6%;铜矿砂及其精矿进口量为465.8万吨,较上年同期增长0.6%。 洋山铜溢价周三升至每吨60美元,为1月19日以来最高,表明中国对进口铜的需求有所改善。 智利央行周四公布,全球最大铜生产国智利2月份铜出口额达到34.7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77%。 分析师和一位交易商表示,韩国Young Poong Corp的Seokpo冶炼厂减产20%,推动锌价上涨至五周高位。 LME三个月期锌攀升40.50美元或1.62%,收报每吨2,535美元,盘中触及1月31日来的最高点2,540美元。 另有交易商指出,锌价上涨也受到锌精矿供应收紧支撑,其补充称中国的需求目前同比持平。 美元指数走软也有助于支撑基本金属价格,美元创下一个月新低,使得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对使用其他货币的买家来说价格较低。 海关数据显示,中国1-2月未锻轧铝及铝材出口量为96.6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9.8%。 LME三个月期镍攀升1.50%,收报每吨17,983美元,盘中触及去年11月以来的最高点18,000美元。 期锡上涨1.53%,至每吨27,607美元,盘中触及27,680美元,为去年8月以来最强。

  • 沪铜触及五周高位 受助于美联储降息预期

    据外电3月7日消息,沪铜周四攀升至五周高位,受美国今年降息前景支撑,韩国减产亦帮助锌价创下五周高点。 沪铜主力2404合约上涨0.5%,至每吨69,370元。盘初一度触及69,580元,为2月1日以来最高。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再次保证可能在未来几个月内降息,这可能推动经济活动改善和金属需求增加,从而支撑价格。鲍威尔周三在向议员作证时表示,“如果经济发展大致符合预期”,而且一旦官员们对通胀稳步放缓有了更多信心,那么今年晚些时候降息“很可能是合适的”。 海关总署网站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第一大消费国中国进口90.2万吨未锻轧铜及铜材,同比增长2.6%。中国1-2月铜矿砂及其精矿进口量为465.8万吨,较上年同期增长0.6%。 洋山铜溢价周三升至每吨60美元,为1月19日以来最高,表明中国进口铜的需求有所改善。 然而,伦敦金属交易所(LME)三个月期铜下跌0.21%至每吨8,559美元,在周三上涨后回落,原因是需求不确定性。 沪锌攀升1.11%至20,985元,稍早亦触及2月1日以来高位。LME三个月期锌周四大体持平于2,495美元,但上一交易日飙升至2月1日以来最高。韩国Young Poong Corp Seokpo冶炼厂减产20%,推动锌价反弹。 沪铝涨0.29%,报每吨19,085元;沪镍涨0.22%,报每吨135,860元;沪铅涨0.37%,报每吨16,065元;沪锡涨1.22%,报每吨221,430元。 LME三个月期铝下跌0.02%,报每吨2,234.50美元;三个月期镍下跌0.18%,报每吨17,685美元;三个月期铅上涨0.94%,报每吨2,085美元;三个月期锡上涨0.1%,报每吨27,220美元。

  • 第一量子关闭巴拿马铜矿的成本大约在8亿美元

    据外电3月6日消息,贸易及工业部长Jorge Rivera周三表示,关闭加拿大矿商第一量子(First Quantum)在巴拿马的铜矿的成本估计约为8亿美元。 Rivera对记者表示,一个跨部门联盟正在制定该矿的关闭计划,并正在研究其他措施来收回资金,以便成本不会来自于国库。 去年12月,要求加强环境保护的抗议活动在全国各地爆发,法院裁定该矿的经营合同违宪后,巴拿马政府下令关闭该矿。 目前尚不清楚谁将支付关闭铜矿的费用,但巴拿马政府周二表示,第一量子在该国的子公司将提供财务担保,以支付关闭其利润丰厚的铜矿的成本。 上述部长称,制定关闭该矿的计划可能需要六到八个月时间,巴拿马将于5月举行选举,因此下一任总统将负责完成这一计划。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数据,该矿的活动占到该国GDP的大约5%,由于该矿的关闭,巴拿马2024年经济增长预计从7.5%放缓至2.5%。 推荐阅读: 》第一量子预期将在几周内发运巴拿马矿场的铜精矿 》江西铜业:以2.87亿加元认购第一量子普通股票 》 第一量子2023年铜产量同比减9%Cobre铜矿关闭影响产量四季度亏近14.5亿美元 》最大矿山被强制关闭后第一量子进行资本重组以减少债务 》惠誉:第一量子旗下Cobre铜矿停产给巴拿马政府评级带来下调压力 》加拿大政府致力于支持第一量子公司 》第一量子拟出售12万吨铜精矿为支付基本保护活动成本 》第一量子:CobrePanama铜矿关闭后四季度铜产量降22%暂停派息拟出售资产 》第一量子要求进入CobrePanamá铜矿运送必要设备和物资以维护环境稳定 》注意!巴拿马最高法院裁定FirstQuantum签订的Cobre铜矿合同违宪 》FirstQuantum暂停巴拿马铜矿生产因封锁影响关键供应 》FirstQuantum计划对巴拿马提起仲裁工会主席称巴拿马铜矿工人遭袭击 》FirstQuantum:已进一步缩减CobrePanama铜矿业务若继续封锁将暂时停止生产 》第一量子与巴拿马即将就Cobre铜矿达成协议 》年产35万吨的Cobre铜矿停产全球铜矿供应格局将变? 》铜存储接近“临界点”FirstQuantum或2月23日暂停巴拿马运营 》巴拿马与FirstQuantum谈判取得进展 》第一量子已暂停CobrePanama港口铜精矿装载作业 》巴拿马不允许第一量子扩大铜矿面积环境影响是谈判焦点 》巴称第一量子有误导之嫌让其支付3.75亿美元运营费! 》第一量子:将对巴停矿令进行上诉新合同谈判中 》巴拿马政府命令第一量子停止Cobre铜矿运营 》态度大转弯!巴拿马和第一量子就Cobre铜矿运营重新谈判

  • 据外电3月6日消息,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期铜周三上涨,美元走弱和交易所库存下降提供了支撑,抵消了人们对需求前景的担忧。 伦敦时间3月6日17:00(北京时间3月7日01:00),LME三个月期铜收高85.50美元或1.01%,报每吨8,577美元。 美元指数周三下跌,此前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尽管美联储仍预计将在今年晚些时候下调指标利率,但通胀方面的持续进展“无法得到保证”。 美元走软使得铜和其他以美元计价的金属对使用其他货币的买家更具吸引力。 LME周三公布的数据显示,LME注册仓库的铜库存继续下滑,至六个月来最低的113,775吨。 由于头号生产国印尼的供应前景改善,LME三个月期镍下跌42美元或0.24%,收报每吨17,717美元。 LME三个月期锌上涨39.50美元或1.61%,收报每吨2,494.50美元,盘中触及2月1日以来的最高点2,497美元。 韩国Young Poong Corp表示,该公司已将其Seokpo锌冶炼厂的产量削减了五分之一,并补充称,市场有关该冶炼厂可能关闭的猜测是不正确的。 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在一份报告中称,矿山供应应会继续支撑锌价,预计2024年平均锌价将达到2,375美元。

  • 必和必拓:预计2024年镍市供应将再度过剩 过剩程度同比减少

    迈入2024年之际,必和必拓对大宗商品市场短期供需平衡的展望进行了更新。我们预测,2024年镍市场将再度经历供应过剩的情况,尽管过剩程度相比去年有所减少。 在2023年,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的镍价同比下跌了46%。这个“断崖式”下跌并非突然发生,而是由一系列人们熟知且被广泛讨论的事件引起:首先是印尼二级镍和镍中间品供应量的大增;其次是亚洲现货市场上非一级镍对LME贴水价格的显著提高等。从2020年至2023年,二级镍产量连续四年大幅度增长(中国和印尼的NPI产量自2019年以来净增长约1.6倍,其中仅印尼产量就增长了3.6倍)。同时,印尼的镍中间品产量也呈现出强劲的增长趋势。 最近,LME开设新的镍产品注册“快通道”使得过剩的二级镍和镍中间品能直接进入原本供需平衡的一级镍交易市场。这与电池产业链需求侧的去库周期以及发达国家对不锈钢需求疲软态势相叠加,导致了镍价格大幅调整。 当LME镍价达到1.6万美元/吨时,考虑到现金运营成本和折旧,全球一半的镍生产商可能会亏损。一些生产商最近已经公开宣布减产,其中包括西澳大利亚州的多个镍矿。 展望未来,我们认为只有需求量接近我们预测区间的上限,才能化解产能激增带来的压力,并在2020年代中期恢复整个供应曲线的盈利能力。如果市场需求量增速一般,则在2020年代末之前,市场供需格局可能难以恢复平衡,供过于求的局面可能会持续多年。 从需求方面来看,2023年全球电动汽车销售势头强劲(同比增长约40%),但镍和锂等关键电池金属材料的价格却大幅下跌,两者形成了鲜明对比。镍价下跌对镍企造成了重大冲击,但与中国碳酸锂现货价格从峰值下跌85%相比,这只是小巫见大巫。中下游的持续大幅度去库存加剧了上游的颓势。 就镍行业而言,我们估计去库存导致2023年全年“需求损失”约10万吨。好消息是,库存波动只是阶段性的,在2024年某个阶段,去库存可能转变为补库存。此外再结合海外发达地区的工业经济复苏,和除印度尼西亚以外的减产计划,我们预计镍行业当前供应过剩的情况可能会在2024年和2025年有所改善。但坏消息是,供应过剩量减少并不意味着过剩量绝对值减小。 从长期来看,我们认为镍市场将成为全球电气化大趋势的主要受益者,其中硫化镍矿资源将尤其紧俏。同时,整个镍行业正在经历艰难时期,这种情况可能会持续多年,硫化镍运营商显然也无法幸免。

  • 必和必拓:预计2024年镍市供应将再度过剩 过剩程度同比减少

    迈入2024年之际,必和必拓对大宗商品市场短期供需平衡的展望进行了更新。我们预测,2024年镍市场将再度经历供应过剩的情况,尽管过剩程度相比去年有所减少。 在2023年,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的镍价同比下跌了46%。这个“断崖式”下跌并非突然发生,而是由一系列人们熟知且被广泛讨论的事件引起:首先是印尼二级镍和镍中间品供应量的大增;其次是亚洲现货市场上非一级镍对LME贴水价格的显著提高等。从2020年至2023年,二级镍产量连续四年大幅度增长(中国和印尼的NPI产量自2019年以来净增长约1.6倍,其中仅印尼产量就增长了3.6倍)。同时,印尼的镍中间品产量也呈现出强劲的增长趋势。 最近,LME开设新的镍产品注册“快通道”使得过剩的二级镍和镍中间品能直接进入原本供需平衡的一级镍交易市场。这与电池产业链需求侧的去库周期以及发达国家对不锈钢需求疲软态势相叠加,导致了镍价格大幅调整。 当LME镍价达到1.6万美元/吨时,考虑到现金运营成本和折旧,全球一半的镍生产商可能会亏损。一些生产商最近已经公开宣布减产,其中包括西澳大利亚州的多个镍矿。 展望未来,我们认为只有需求量接近我们预测区间的上限,才能化解产能激增带来的压力,并在2020年代中期恢复整个供应曲线的盈利能力。如果市场需求量增速一般,则在2020年代末之前,市场供需格局可能难以恢复平衡,供过于求的局面可能会持续多年。 从需求方面来看,2023年全球电动汽车销售势头强劲(同比增长约40%),但镍和锂等关键电池金属材料的价格却大幅下跌,两者形成了鲜明对比。镍价下跌对镍企造成了重大冲击,但与中国碳酸锂现货价格从峰值下跌85%相比,这只是小巫见大巫。中下游的持续大幅度去库存加剧了上游的颓势。 就镍行业而言,我们估计去库存导致2023年全年“需求损失”约10万吨。好消息是,库存波动只是阶段性的,在2024年某个阶段,去库存可能转变为补库存。此外再结合海外发达地区的工业经济复苏,和除印度尼西亚以外的减产计划,我们预计镍行业当前供应过剩的情况可能会在2024年和2025年有所改善。但坏消息是,供应过剩量减少并不意味着过剩量绝对值减小。 从长期来看,我们认为镍市场将成为全球电气化大趋势的主要受益者,其中硫化镍矿资源将尤其紧俏。同时,整个镍行业正在经历艰难时期,这种情况可能会持续多年,硫化镍运营商显然也无法幸免。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