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378

  • 工信部:加快培育壮大新材料产业

    据工信部网站,6月1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江平在重庆市主持召开2024年全国原材料工业座谈会。会议总结前期工作,研判发展形势,部署下一步重点任务,动员全系统稳增长、强创新、促转型,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促进原材料工业高质量发展。 会议指出,工业和信息化系统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原材料工业对经济稳增长贡献明显,新材料产业加速壮大,数字化转型迈入快车道,绿色化发展取得新进展,结构布局优化成效显著。新时代新征程,要坚持新老并举、先立后破,既要守住原材料工业传统优势阵地,又要构建新材料等新的增长引擎,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努力实现质量效益型发展、供需平衡型发展、创新驱动型发展、绿色低碳型发展、数实融合型发展、安全高效型发展,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制造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会议强调,要全面落实新型工业化战略部署,系统推进原材料工业高质量发展重点任务。要全力推动原材料工业平稳增长,认真落实重点行业稳增长方案,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深入实施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工程,着力扩大重点行业需求,确保完成预期增长目标。要大力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组织实施好原材料工业数字化转型工作方案和重点行业实施指南,深入落实石化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等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升重点行业数字化绿色化水平。要加快培育壮大新材料产业,以保障重大应用需求和实现材料先行为目标,系统布局建设新材料大数据中心,推进新材料中试平台建设,完善首批次材料应用推广政策体系,加快补短板、拉长板、锻新板。要着力强化矿产资源安全保障,坚持资源开发、冶炼加工、材料制备、回收利用全产业链谋划,推进资源高效开发利用,加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全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要持续提升行业管理水平,发挥好战略、规划、政策、标准导向作用,强化规划政策引导,完善法规和标准体系,深化行业产能治理,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各省(区、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原材料工业相关负责人,有关行业协会、重点企业代表,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司局、部属单位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

  • 鼎森钢铁是青山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在非洲的三家子公司之一。2024年6月13日,鼎森钢铁公司一期高炉顺利出铁,标志着该项目正式步入生产阶段。 该项目位于津巴布韦中部省姆武马,是津巴布韦国家重点战略项目之一。鼎森钢铁预计在第一阶段生产60万吨产品,第二阶段增加到120万吨,第三阶段增加到320万吨,最终在最后阶段每年生产500万吨,为津巴布韦赚取大笔的外汇。 项目全面建成投产后将为当地国民经济建设、增加就业、改善居民收入水平提供强力支撑,为津巴布韦工业提供广泛的产品,该项目的直接就业人数将达到1万人。 (来源:泰科钢铁)

  • 【SMM热点】海外钢铁投资项目进展如火如荼 产能扩张将如何影响全球铁矿品种流向?

    近年来,中国钢企出海动作频繁;今年以来,部分钢企海外投资动作纷纷加快,除了多家钢企海外已投资项目进入新阶段,也有新的企业陆续加入海外投资队列。 4月30日,新兴铸管埃及25万吨铸管项目在阿拉伯埃及共和国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举行开工奠基仪式,标志着新兴铸管第一个海外铸管生产基地正式进入建设阶段。 a) 埃及项目是新兴铸管球墨铸铁管产品首个海外铸管生产基地,规划占地约27万平米,将建成全规格、全品种离心球墨铸管及相关制品的制造工厂。 b) 该项目拟投资10亿元人民币,年产25万吨球墨铸铁管,主要供应埃及、中东、非洲、欧洲等区域的给水、供排水、水利、海水淡化等领域。项目将为当地提供超过500个就业岗位,年销售额超过2亿美元。 SMM 分析 ▶ 目前海外钢铁投资规划项目遍布全球各大洲,但从已顺利投产的项目来看,主要集中在东南亚、欧洲、中东和非洲,尤其长流程项目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和欧洲。SMM统计,截止到2023年,已投产运营的海外钢铁投资产能大约2480万吨,炼铁-炼钢一体化产能持续增加。尤其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承担了我国绝大比例的高炉-转炉产能。 ▶ 分流程看 ,中国海外钢铁投资产能中,90%属于长流程工艺,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和欧洲。10%为短流程,主要包括了独立电弧炉和传统中频炉,以及其他一些熔炼炉。2016年,中国停止地条钢生产,促使部分民营企业考虑在海外建设炼钢厂。 ▶ 分投资方式看 ,中国企业与海外企业合资新建占比最大,并购是第二大主流方式。并且,不同地区呈现不同投资特点。在东南亚,新建项目备受投资者青睐;而在欧洲,并购是首选方式。这归因于欧洲新建钢铁产能非常具有挑战性,出于环境保护考虑,投资往往面临地方政府的严格审查和批准。而东南亚地区在环保要求、招商引资等方面都更具备新建钢厂优势。 海外钢铁已投产的长流程项目中,高炉配比及铁矿来源如何? ▶ 由于我国海外长流程钢铁投资项目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和欧洲地区,SMM了解其铁矿石来源具有区域特色: 欧洲地区 :中国钢企欧洲并购投资的长流程钢厂,高炉配比仍以烧结矿占主要比例,部分钢厂常年维持在60%-70%左右,搭配20%球团和10%块矿的比例调整。 a) SMM了解,欧洲钢厂烧结粗粉主要来自奥地利、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巴西、加拿大、利比里亚、毛里塔尼亚和南非、澳大利亚等国家。比如超特粉,罗布河粉,罗伊山粉,卡粉等品种在当地市场都有使用。 b) 不过,精粉往往来自加拿大和北欧,得益于距离以及资源优势,主要品种有IOC精粉,Tacora精粉等。精粉来源很少从澳大利亚和巴西采购。 c) 球团除自供外,外购来源主要是印度,加拿大,美国及欧洲地区等。由于国际冲突原因,前些年使用的俄罗斯球团近两年不再使用。目前使用的品种主要有LAKB,印球等。 d) 块矿主要来自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等国家。主流品种包括罗伊山块,Balffin块等。 东南亚地区进口铁矿石分品种来源如何? 东南亚地区 :由于东南亚的高炉-转炉设计、建设和运营模式几乎都来源于中国,高炉配比与国内钢厂相似度极高。烧结70%,球团20%,块10%的配比模式相较普遍。 a) 除了马来西亚混矿中心优势外,东南亚钢厂也从澳大利亚、巴西进口,相比国内,运输成本更具优势。进口粗粉品种中,澳洲粉比例最为集中,罗伊山粉始终是近几年流入东南亚地区最主流品种。不过,对于马来西亚、印尼、泰国、越南等不同国家,流入品种有些分歧。比如马来西亚近几年以罗伊山粉、FMG混合粉为主,占70%以上,巴混去年以来开始下降。而对于印尼,FMG混合粉和巴混是前两大主流粗粉使用品种。 b) 精粉使用品种中,主要以加拿大精粉和萨马科精粉为主,搭配巴精、俄精等。此外,印尼铁矿资源也给当地钢厂带来选择,不过印尼矿在造球方面不具优势。 c) 东南亚地区进口球团中,卡拉加斯球团占比最高,其次,巴林球和格兰奇球使用也较为普遍。 d) 块矿一般需要进口,主要使用品种有图巴朗块,纽曼块,PB块等,印度块较少。 结合“一带一路”政策引导,钢铁产能“走出去”, 未来超过1.6亿吨的海外钢铁产能投资计划正在进行中 ▶ 中国海外钢铁投资路线基本沿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如东南亚、南亚、西亚、非洲等。SMM统计数据显示,未来中国海外钢铁产能将超过1.6亿吨,其中亚洲占83%左右。亚洲中,东南亚国家占85%以上。也就是说,未来海外钢铁规划中,1.1亿吨左右的新增产能将集中在东南亚,约占中国整体海外钢铁投资产能的70%左右。 ▶ 大多数中国目标投资国仍处于净进口钢铁的状态,这也是中国钢厂投资考虑主要因素。例如,乌兹别克斯坦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但工业体系不健全,全国钢材需要进口超65%,高档建筑用钢、铁路用钢等全部需要进口。因此,新投资项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当地国家对钢铁的需求。同时,这也是对“一带一路”政策的积极响应,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将进一步化解国内钢铁产能过剩。 SMM基于对钢铁产业链及区域市场了解, 可为黑色金属产业链客户提供市场研究、 成本研究、尽职调查、市场进入战略、业务转型等一系列定制服务 SMM黑色咨询研究与报告展示 海外钢铁投资市场研究及投资机会展望 某国际贸易公司在东南亚地区投放钢坯市场筛选研究 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钢铁市场研究及进口机会研究 想了解更多行业资讯详情,欢迎联系我们。如您对国内钢铁市场,以及东南亚、欧洲等海外钢铁市场感兴趣,或对其他SMM黑色金属市场研究报告以及咨询定制化项目感兴趣,欢迎联系我们,手机号/微信号15000619785。(作者:SMM咨询研究-孙静) *本报告系上海有色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有色网”)独创的作品及(或)汇编作品,上海有色网依法享有著作权,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和适用之国际条约保护。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修改、销售、转让、展示、翻译、汇编和传播或以其他任何形式将上述内容泄露给第三方、许可第三方使用。否则一经发现,上海有色网将采用法律手段追究侵权责任,包括但不限于要求承担合同违约责任、返还不当得利、赔偿直接及间接经济损失。 本报告所载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资讯、文章、数据、图表、图片、声音、录像、标识、广告、商标、商号、域名、版面设计等任何或所有信息,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法规及适用之国际条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域名权、商业数据信息产权及其他权利之法律的保护,为上海有色网及其相关权利人所有或持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转载、修改、使用、销售、转让、展示、翻译、汇编和传播或以其他任何形式将上述内容泄露给第三方、许可第三方使用。否则一经发现,上海有色网将采用法律手段追究侵权责任,包括但不限于要求承担合同违约责任、返还不当得利、赔偿直接及间接经济损失。

  • 中钢协:6月上旬重点统计钢铁企业粗钢日产224.83万吨 环比增长3.30%

    6月14日,据中钢协统计数据,2024年6月上旬,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共生产粗钢2248.26万吨、生铁1989.28万吨、钢材2119.65万吨。其中,粗钢日产224.83万吨,环比增长3.30%,同口径比去年同期增长0.77%,同口径比前年同期下降1.76%。

  • 欧盟对华钢丝绳和钢缆作出第四次反倾销日落复审终裁

    据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12日消息,2024年6月7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称,于6月6日对原产于中国的钢丝绳和钢缆(Steel Ropes and Cables)作出第四次反倾销日落复审终裁:1. 裁定若取消反倾销措施,进口自中国涉案产品的倾销以及该倾销对欧盟产业造成的损害会继续或再度发生,因此决定继续维持对华涉案产品的反倾销措施,反倾销税率为60.4%。2. 同时裁定转口自摩洛哥(Remer Maroc SARL 除外)及韩国(不包括以下生产商:Bosung Wire Rope Co., Ltd.、Chung Woo RopeCo., Ltd.、CS Co., Ltd.、Cosmo Wire Ltd.、Dae Heung Industrial Co., Ltd.、Daechang Steel Co., Ltd.、DSR Wire Corp.、Goodwire MFG. Co. Ltd.、KiswireLtd.、Manho Rope & Wire Ltd.、Line MetalCo., Ltd.、Seil Wire and Cable、Shin Han Rope Co., Ltd.、Ssang YongCable Mfg. Co., Ltd.和YOUNGWIRE)的钢丝绳和钢缆适用的税率同上。涉案产品欧盟CN(Combined Nomenclature)编码为ex 7312 10 81、ex 7312 10 83、ex 7312 10 85、ex 7312 10 89和ex 7312 10 98(欧盟TARIC编码为7312 10 81 12、7312 10 81 13、7312 10 81 19、7312 10 83 12、7312 10 83 13、7312 10 83 19、7312 10 85 12、7312 10 85 13、7312 10 85 19、7312 10 89 12、7312 10 89 13、7312 10 89 19、7312 10 98 12、7312 10 98 13和7312 10 98 19。)本案的倾销调查期为2022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损害调查期为2019年1月1日至调查期结束。 1998年5月20日,欧盟对原产于中国、印度、韩国、南非和乌克兰的钢丝绳和钢缆发起反倾销调查。1998年7月30日,欧盟对原产于匈牙利、墨西哥和波兰的钢丝绳和钢缆发起反倾销调查。1999年8月12日,欧盟对原产于中国、匈牙利、印度、墨西哥、波兰、南非和乌克兰的钢丝绳和钢缆作出反倾销肯定性终裁,对原产于韩国的涉案产品作出反倾销否定性终裁。 2004年2月18日,欧盟对原产于中国的钢丝绳和钢缆发起反规避调查,审查中国涉案产品是否经由摩洛哥转口至欧盟以规避反倾销税。2004年10月30日,欧盟对该案作出肯定性终裁。 2004年8月17日,欧盟对原产于中国、印度、南非和乌克兰的钢丝绳和钢缆发起第一次反倾销日落复审调查。2005年11月8日,欧盟对原产于中国、印度、南非和乌克兰的钢丝绳和钢缆作出第一次反倾销日落复审肯定性终裁。 2009年8月12日,欧盟对原产于中国的钢丝绳和钢缆发起反规避调查,审查中国涉案产品是否经由韩国和马来西亚转口至欧盟以规避反倾销税。2010年5月11日,欧盟对该案作出终裁,裁定中国涉案产品经由韩国出口至欧盟以规避反倾销税;同时终止对马来西亚涉案产品的调查。 2010年11月13日,欧盟对原产于中国、南非和乌克兰的钢丝绳和钢缆发起第二次反倾销日落复审调查。2012年1月27日,欧盟对原产于中国和乌克兰的钢丝绳和钢缆作出第二次反倾销日落复审肯定性终裁,对南非的涉案产品作出反倾销日落复审否定性终裁。2017年2月8日,欧盟对原产于中国的钢丝绳和钢缆发起第三次反倾销日落复审调查。2018年4月20日,欧盟对原产于中国的钢丝绳和钢缆作出第三次反倾销日落复审终裁。2023年4月14日,欧盟委员会对原产于中国的钢丝绳和钢缆发起第四次反倾销日落复审调查。 (编译自:欧盟委员会网站) (潘晓君编译) (赵广霞校对) 原文:https://eur-lex.europa.eu/legal-content/EN/TXT/PDF/?uri=OJ:L_202401666

  • 国家发改委:2024年继续实施粗钢产量调控 到2025年底废钢利用量达到3亿吨

    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印发《钢铁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的通知。通知提出,2024年继续实施粗钢产量调控。到2025年底,钢铁行业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占比达到30%,能效基准水平以下产能完成技术改造或淘汰退出。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要进一步提高钢铁行业能耗、环保、质量、安全、技术等要求,逐步淘汰限制类工艺和装备。到2025年底,废钢利用量达到3亿吨,电炉钢产量占粗钢总产量比例力争提升至15%。 通知提出,到2025年底,钢铁行业高炉、转炉工序单位产品能耗分别比2023年降低1%以上,电弧炉冶炼单位产品能耗比2023年降低2%以上,吨钢综合能耗比2023年降低2%以上,余热余压余能自发电率比2023年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2024—2025年,通过实施钢铁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形成节能量约200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5300万吨。 原文如下: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印发《钢铁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的通知 发改环资〔2024〕73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生态环境厅(局)、市场监管局(厅、委)、能源局: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加大节能降碳工作力度,深入推进钢铁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支撑完成“十四五”能耗强度降低约束性指标,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等部门制定了《钢铁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落实。 国家发展改革委 工业和信息化部 生 态 环 境 部 市场监管总局 国 家 能 源 局 2024年5月27日 附件: 《钢铁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pdf 《钢铁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ofd 点击查看通知详情: 》关于印发《钢铁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的通知

  • 中钢协:5月下旬重点统计钢铁企业粗钢日产217.64万吨 环比下降1.49%

    中钢协数据显示,2024年5月下旬,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共生产粗钢2394.04万吨、生铁2123.93万吨、钢材2461.18万吨。其中,粗钢日产217.64万吨,环比下降1.49%,同口径比去年同期增长3.87%,同口径比前年同期下降6.16%;钢材日产223.74万吨,环比增长5.54%,同口径比去年同期增长3.84%,同口径比前年同期下降1.27%。据此估算,本旬全国日产粗钢286.97万吨、环比下降1.04%,日产生铁238.38万吨、环比下降2.06%,日产钢材396.71万吨、环比增长0.11%。

  • 安钢股份与江苏宝华金属材料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暨技术合作协议

    据安阳钢铁消息,6月2日,安钢股份公司与江苏宝华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战略合作暨技术合作协议签订仪式在会展中心举行,河南钢铁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股份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程官江及恢弘集团董事长戴海峰作为双方代表签署协议并亲切座谈。安钢股份公司副经理商存亮参加协议签订仪式。 座谈中,程官江对戴海峰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安钢股份公司的生产经营情况。双方表示,将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互惠、联合开发、共求发展”的原则,在新型金属材料研制、生产、加工与应用方面发挥各自优势, 重点围绕新型耐腐蚀、绿色环保新材料的发展需求,以推进裸装耐候、锌铝镁产品及加工结构件的高效研发及推广应用为目标 ,促进双方在平台建设、科技攻关、产品开发、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深入合作,持续做大做强上下游产业链条,实现互信互利、利益共享。 座谈前,戴海峰一行实地参观了二炼轧作业部1780轧机生产线,观看了安钢宣传片,听取了厂情厂史讲解。

  • 高端硅钢驱动低碳未来【SMM三电论坛】

    5月30日,在上海有色网(SMM)主办的 2024SMM(第三届)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博览会暨驱动系统三电技术论坛 上 , 宏旺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刘慧丹发表了重要报告,深入探讨了高端硅钢在推动低碳未来方面所发挥的关键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刘慧丹在5月29日下午为 2024SMM(第三届)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博览会暨驱动系统三电技术论坛 作了开幕致辞。 1.碳中和形势和未来发展 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 我们的双碳目标:碳中和、碳达峰 全球气候变暖:人类面临困难 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2023年二氧化碳排放》( CO₂ Emissions in 2023 )报告称,2023年全球与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374亿吨,较2022年增加4.1亿吨,再创新的记录。370亿吨的排放量也意味着减排面临一定的压力。 联合国政府此前在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指出,1.5℃ 是全球变暖的一个关键阀值,突破这个阀值可能会发生一些难以想象的气候灾难。 2023年11月17日,欧盟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监测到的数据显示,当天全球地表平均温度比工业化前的水平高出 2.06℃,是全球升温幅度首次超过 2℃。 碳中和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的共识 我国实现碳中和面临巨大的挑战 全球能源使用现状: 2022年全球能源消费总量同比增长1.1%,煤、石油和天然气仍然是当前能源系统中的主力军,全球化石能源消费占一次性能源的比重仍保持在82%左右。 中国能源消费现状: 从2022年中国能源消费结构看,电能占比27%,其他占比73%,其中总装机25.6亿KW,新增发电量的78%为新能源发电,非化石能源装机13.9亿KW,占总装机量的54%,风、光装机9.7亿 KW,占非化石能源的70%,是全球风、 光装机量的1/3。 中国能源未来展望 中国新能源从补充能源走向主体能源,化石能源从主体能源走向保障性能源中国新能源开发利用规模稳居世界第一。 新能源发电成本正快速下降。新能源从补充能源走向主体能源还有一个条件,构建新能源为主体的全新电力系统,以新能源为主体、风光水火核多能互补。 化石能源中具备灵活调节能力的气电和煤电是补偿风、光间歇性的重要手段,平衡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波动性,提供保障性电力和灵活性电网。 未来社会的电气化是一种趋势 传统电气化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能源、材料和信息技术,大规模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并替代化石能源,最终实现以清洁能源为主体的高度电气化社会。 利用能量的存储、转化来克服风、光波动性大的天然缺陷。 基于零碳电力进行化学储能,制取可再生燃料氢、氨和合成燃料,对于难以电气化的行业去碳化发挥重要作用。 2022年中国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达27%,高于OECD国家5%。 2.高端硅钢驱动低碳未来 低碳硅钢路线图 其对以上低碳硅钢路线图进行了阐述。 十年间我国硅钢产量趋势变化 2023年我国硅钢产量达到1469.09.3万吨,占全球70%以上,其中取向硅钢265.02万吨,无取向硅钢1204.07万吨。 家用电器 其对家用空调、冰箱冰柜以及洗衣机等家电2021-2023的产销情况进行了介绍。 工业电机 中小电机行业对电工钢的年需求量大约400-450万吨左右,目前市场以YE2电机为主,产量占60%以上,采用50W1000,50W800,50W600等。 新国标GB18613-2020正式实施后,YE2系列电机的淘汰,50W800和50W600需求量将减少;YE3,YE4系列电机产量扩大,50W470,50W350,50W310,50W270,50W250及薄规格产品产量将增加。 新能源汽车电机 汽车行业无取向硅钢需求年复合增长率为 6.0%,高于平均值 2.6%。 驱动电机材料以高牌号为主:车企为了在市场竞争中获取优势,越来越多的舒适性、科技性配置将在中低端车型上普及,这其中就包括了更多的电机的应用。这部分电机大多以小型或微型电机为主,主要应用的无取向硅钢以 50W470或宝钢 AVH2100 以上的高牌号硅钢为主。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高: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进一步推广,特别是在商用车领域的渗透率的提升,未来新能源牌号硅钢的需求占比将逐步提高,成为汽车行业主要的需求牌号。 新能源汽车用低碳贡献 据中国汽车中心发布数据,相比于燃油车,平均每辆纯电动汽车从生产到报废的全生命周期中碳减排贡献约为14.1吨/辆。相当于一个成年人33.9年呼吸所产生的碳排放量。 显然,这只是一个开始。随着整个产业配套能力的进步,这个数字在未来或许更高。但即便按照14.1吨来计算,对于未来全球减碳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这些看似简单的数字背后,却藏着从政府、上游设备商、整车厂再到消费者、电网、充电桩,电池循环商,整个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中不同主体一点点“挤”出来的“减碳量”。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驱动新能源汽车行业产销量结构来看,纯电动仍占据市场主流地位,2022年产量占比为77.5%,销量占比为77.9%,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其市场占有率将进一步扩大。 新能源汽车给电工钢带来了难得的机遇期,到2060年,相当于7个5年规划。 预测2030年全球将超5000万辆。 新能源汽车用硅钢 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2022年全球占比突破60%,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58.7万辆和949.5万辆,渗透率达31.6%。 新能源汽车发展及需求方向 不同类型汽车电机需求:低铁损(20~35W1200一1900);高磁感(20~35WH1500一1900);超高磁感(27~30-35WG1400~1700);高强度(25WYS500);高强低铁损(25W1250H)。 电工钢性能需求:高效率—低铁损;高转矩—高磁感;高转速—高强度。 新能源汽车用硅钢需求 驱动电机是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发展方向是高转速,高功率密度,高效率,低噪声,高安全性。对无取向硅钢的要求是高磁感,高频低铁损,高强度。 3.宏旺硅钢产品介绍 公司简介 湖南宏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宏旺控股集团全资子公司,是集团冷轧硅钢、铁心和配套精加工产品主要生产基地之一,高牌号无取向硅钢综合产能达到36万吨、高磁感取向硅钢综合产能达到30万吨。 宏旺的工艺和装备的优势 宏旺开创性地使用多辊连轧工艺, 使高端硅钢可以轧得更薄,生产效率更高, 成材率更高,能耗更低。 宏旺的产品结构及规模 其还对材料到整车一体化性能分析、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的工作外特性、产品应用研究(结合电工钢材料性能,基于EVI电磁仿真分析、加工性研究等方式,为客户提供最优选材、电机电磁、结构优化设计分析)、硅钢性能测试、打造最权威的硅钢EVI数据库、无取向-“材料+电机“性能对比分析等内容进行了介绍。 》2024SMM(第三届)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博览会暨驱动系统三电技术论坛专题报道 》点击观看CLNB2024(第九届)中国国际新能源产业博览会直播

  • 填补空白!河钢集团旗下单位牵头制定的钛铁多元素检测国家标准正式发布

    近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公告,河钢材料院牵头制定的《钛铁 硅、锰、磷、铬、铝、镁、铜、钒、镍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GB/T 4701.13-2024)正式发布。该项国家标准的发布,标志着河钢材料院在特种合金原料检测领域取得突破,填补了钛铁合金产品多元素检测标准领域的空白,为我国冶炼合金料检测提供了准确可靠的检测依据。 钛铁,作为一种用途广泛的特种合金钢原料,其质量直接关系到特种钢的性能和应用。然而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检测方法,如何准确快速地测定钛铁合金中微量元素的含量,一直是行业内的技术难题。 河钢材料院紧紧围绕钢铁行业发展需求,聚焦行业关键共性难题,持续创新开展检测技术方法研究,积极主导、参与国家标准制定。针对钛铁合金中钛元素高且易水解的问题,充分发挥科技人才优势潜能,组建钛铁检测专项攻关小组,明确细化攻关方案与职责分工。紧盯样品制备、溶解测试、精密度实验等关键环节,从常温溶解、高温溶解、微波消解三种溶样方式入手,深入研究溶解机理,不断优化酸溶液配比方案。经过上百次的实验测试,最终攻克了这一技术难题,形成了稳定可靠的解决方案,为钛铁合金的多元素检测提供了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和方法。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