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815

  • “增持”共振 创8个月新高 金价还有四大利多!

    国际金价创8个月新高 本周,在美国去年12月CPI重回“6时代”,市场对美联储加息节奏继续放缓的预期下,COMEX黄金期价迎来快速上涨,周度涨幅达2.8%。周五,COMEX黄金期货突破1920美元/盎司关口,上涨1.21%至1921.7美元/盎司,创8个月新高。 与此同时,黄金看涨情绪也继续高涨,基金经理大举增持黄金多头头寸。据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最新数据显示,1月10日当周,投机者所持COMEX黄金净多头头寸增加9769手合约,至82574手合约,创下最近8个月新高。 “本周公布的去年12月份美国通胀数据如期回落,非农数据中的薪资增速分项也环比走弱,美通胀端的压力日益缓解,使得美联储加息必要性持续下降。目前,市场不断押注美联储将继续放缓加息步伐,在美国通胀数据公布后,美债掉期市场显示今年2月份美联储加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上升至100%。”中信建投期货贵金属分析师罗亮说。 长江期货有色高级研究员李旎也表示,美国去年12月CPI同比增长6.5%,连续6个月回落,为近1年以来最低,随着这一通胀同比数据继续回落,市场预期美联储后续加息空间有限。具体来看,能源分项、二手车等耐用品分项、住宅分项、医疗服务分项是本轮美国高通胀持续至今的主要贡献项,去年12月,除住宅外的分项数据普遍下降,美国通胀压力得到缓解。 “而从美国核心通胀的最大构成项—住宅项来看,最近房租价格增速也已经开始下行,预计住宅分项有望在今年二季度迎来拐点,美国通胀已进入快速下行阶段。”李旎说,随着美联储加息预期降温,十年期美债收益率和美元指数近日来振荡走低,进而驱动黄金价格快速上涨。 罗亮还表示,上周公布的美国PMI数据显示去年12月份的美国制造业以及服务业数据继续处在萎缩区间中,也拖累了美元指数以及美债利率。总的来看,在美联储将放缓加息并可能很快降息的预期强化,以及美元指数以及美债利率的持续回落的双重利多因素影响下,黄金估值获得显著上涨。 数据显示,美元指数自1月6日以来加速下跌,自105.12下跌至目前的102.18附近,刷新近7个月低位,10年期美债收益率目前回落至3.498%。 随着美元指数的大幅下行,全球央行对黄金的需求则不断增长。据了解,中国央行已连续两个月大幅增持黄金,央行官网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11月,央行增持黄金103万盎司至6367万盎司,为2019年10月以来首次增持。据世界黄金协会统计,去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是宣布增储黄金最多的央行。 在央行积极“拥抱”黄金市场的同时,期货日报记者注意到,自去年年底以来,国内黄金消费也持续反弹。中国黄金协会数据显示,去年12月国内黄金消费环比11月大幅增长23%。而进入今年元旦后,因临近春节,国内黄金线下消费更是日渐火爆。 罗亮表示,今年元旦和春节假期期间,黄金的消费预期持续攀升,首饰金的价格也在不断上涨,在全球地缘政治冲突以及海外市场高通胀的背景刺激下,国内民众存在购金保值的需求。 “其实自去年三季度以来,国内黄金消费就开始逐步升温,前期因疫情延后的刚需类消费得到回补;进入去年11月后,美国加息预期放缓,黄金价格的持续上涨也促进了黄金消费。”李旎说,因黄金具有保值属性,在目前通胀高企和地缘政治风险仍存的情况下,投资者将更青睐持有黄金实物资产,黄金消费旺季有望持续至今年一季度末。 罗亮则更加看好国内黄金消费市场,在他看来,黄金消费市场的火热会贯穿今年上半年。 已处历史高位区,今年能否迎来牛市? 总的来看,近两个月国际金价的涨势大有开启新一轮牛市的节奏。记者梳理发现,去年11月初至今,国际金价上涨约280美元/盎司,涨幅高达17.4%。 “从目前黄金的价格来看,其绝对价格已处在历史高位区间中,特别是对比前几轮黄金价格的高点可以看到,黄金价格对美元指数以及美债利率均有一定的溢价空间。”罗亮表示,如果对标历史同期的美元以及美债利率,目前的黄金理论价格在1000—1200美元/盎司。 那么对于价格已处于历史高位区间的黄金来说,今年哪些因素将继续推升金价,又有哪些利空因素会对市场造成扰动? 对此,罗亮表示,当前市场对黄金的投资意愿更多来源于利多因素的边际支撑,在美元指数走弱以及全球经济衰退预期的背景下,黄金依然有边际利多因素,因此黄金依然存在上涨空间。 “当前COMEX黄金期价已反弹至2022年4月底以来的高位,虽然美加息终点利率仍未确认,但市场已对5%左右的终点利率定价,金价下方存在支撑。此外,美国经济数据显现衰退初期特征,消费动能逐渐衰减,失业率存在反弹可能,后续美联储加息空间受限,在美国经济走弱和美联储放缓加息的影响下,今年上半年美元指数大概率延续回落,金价将维持上涨趋势。”李旎说。 回顾历史金价走势,嘉盛集团分析师Jerry Chen表示,进入21世纪以来,黄金仅有5次遭遇年度跌幅,其中2次发生在过去两年;金价连续 3年(或以上)收低的情况在过去100多年中则仅出现过一次。从2023年来看,Jerry Chen看好黄金市场前景,主要考虑到以下四方面原因: 一是全球央行政策拐点带动基准利率回落。今年大幅加息不可持续,全球加息周期预计很快将迎来拐点。可以合理预期的是,在美联储政策转向的阶段,美债的收益率(不论是名义还是实际)将不可避免地下行。而黄金和10年美债期收益率在大部分时间都处于负相关性,对于作为无息资产的黄金来说,市场利率越低,持有黄金的机会成本就越低,黄金就越有价值。 二是美元将失去相对优势。去年以来,受加息政策刺激和避险情绪推动,美元持续走强,当这两个因素都发生逆转时,美元便将失去上涨动力。具体来看,预计欧洲将在今年更晚的时候结束加息,同时日本可能会从今年年中开始恢复货币政策正常化,这种周期错配会令美国与其他经济体的利差收窄,使得以日元或欧元为融资货币的套息交易的部分头寸被解除,资金回归欧元或日元,从而加速美元的走弱。另外,在没有黑天鹅事件(战争、疫情或能源危机等)的前提下,资金将会在欧美经济陷入困境的时候寻找具有更稳定环境和更高回报率的地方。今年的中国和其他亚洲新兴市场显然有着更大的潜力,美元将不再是具有相对优势的资产。 三是黄金在历次衰退周期中均表现出色。在由美国全国经济研究所(NBER)定义的过去5次衰退中,黄金期货价格全部上涨,平均涨幅5.7%;在过去7次衰退中有6次上涨,平均涨幅近16%。黄金整体表现远好于同期的标普500指数。而当经济陷入停滞性通货膨胀时(即高通胀+高失业率+经济停滞),黄金的抗通胀和避险属性将淋漓尽致地展现,比如1976—1980年,美国失业率维持在6%—8%,通胀最高14%,GDP增速最低为-0.3%,同期黄金从100美元/盎司左右强势升至最高650美元/盎司。 四是黄金需求全面爆发。基于黄金天然的抗通胀和避险属性,市场今年对黄金的需求将更为强烈。对个人投资者来说,在缺乏对冲风险的途径的情况下,黄金也是为数不多的避险或保值的选择。而对机构投资者而言,黄金与股市等资产的相关性较低,可以起到降低投资组合风险的作用。2022年虽然以美元计价的黄金基本原地踏步,但以欧元、日元、英镑等计价的黄金都有10%以上的涨幅,远高于股市、货币等资产类别。此外,全球央行也正在通过不断增加黄金持仓来对冲货币贬值、通胀以及债务违约等风险,同时也达到了去美元或多元化的目的。 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黄金市场也存在利空因素。罗亮表示,比如全球流动性收紧对通胀预期的打压,以及今年俄乌冲突大概率也会尘埃落地,届时市场避险情绪可能会有所降温。 “目前美国经济基本面仍强于欧洲,后续欧元区加息幅度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这将使年内美元指数的下跌幅度受限;同时,预计此轮美国经济衰退的幅度可能有限,在通胀快速回落后,实际利率可能再度反弹,也将对金价形成利空。”李旎说。

  • 距离春节放假仅剩一周,市场成交冷清,贸易商陆续放假,现货报价持平。本周建材日度成交量滑坡至5万吨以下,因春节提前,从农历来看与往年同期成交情况差别不大。节后下游需求验证需要一段,累库情况是节后影响行情最直接的基本面数据。通过对螺纹产量、表需的预测,推算库存变化结构以及行情走势。 螺纹产量预测: 本周螺纹产量环比继续下降9.84万吨,处于季节性低位。钢厂利润被原料挤压,生产主动性不强,原料库存也处于较低位置,预计节后产量恢复需要一定时间,节后两周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但与往年不同的是,钢厂在经历2022年的需求下降、钢价下跌之后,即使没有冬奥会限产的情况下,也不会迅速提升开工率,螺纹产量可能略低于去年水平,后续缓慢抬升,在春节后第九周(三月中旬)恢复正常生产。 螺纹需求预测: 根据季节性图,今年的表需略低于往年节前水平,预计下周继续下降,节后需求的恢复难言乐观。根据向周边贸易商调研,节后各工地开工的时间不一,部分工地存在赶工需求,春节期间不放假;节后开工较早的工地会在正月初十左右复工;而大部分可能要在正月十五之后才会产生需求。 中长期看,缓解房企资金紧张的“三箭齐发”政策只能用于还债、施工和保交楼,不能用于新开工,而地产销售暂未看到明显缓解,房企资金依然紧张。虽然2022年下半年拿地比上半年明显改善,但是开工意愿和资金支持不足,地产的需求难有明显好转。而基建方面需求仍在,将是节后主要的需求支撑。 综合来看,螺纹的需求在节后好转的速度不会很快,只能维持和去年同步的水平,但地产存量施工面积大,在三月中下旬将拉动需求好转。 螺纹库存及行情推演: 钢厂库存来看,为减少库存可能造成的亏损,钢厂的螺纹库存目前处于较低位置,而原料高价导致近期钢厂出厂价难以下跌,节后厂内库存也不会增长过快。贸易商冬储情绪弱于往年,部分钢厂被迫自储。近期随着焦炭提降、铁矿降温,钢厂即时利润出现好转,节后需求出现后,可能会为出货而主动降价。 根据产量和表需的数据,推算螺纹总库存情况,再减去钢厂库存得到社库情况。螺纹总库存高位出现的时间可能往后延, 节奏上来看,节后一个月内,库存未达到高位,而工地暂未复工,但需求难以证伪,预估盘面价格受预期而上涨的可能性较大;四月份,随着需求逐渐被证伪,同时库存达到高位,钢价下跌的风险增加。

  • 摘要: 春节前的这一次上涨,美金铜资金率先启动,海外继续交易加息放缓预期,国内全面放开的后经济强复苏预期相配合;产业基本面上亮点较少,现实利空因素较多,但价格核心驱动仍在加息幅度调整。往后看,短期类比11月,价格向上空间不大,面临回落压力,乐观情绪释放尾声,理性情绪回归,波动率状态收敛或是春节前后价格运行的主要特征。中期在国内强复苏预期不变的背景下,暂不宜过分看空;长期关注核心点在于海外需求及需求预期走弱下的衰退交易重启。 春节前第二周,铜价出现了快速拉涨,在外盘铜价引领下,国内铜价自64000元/吨涨至69000元/吨上方附近,LME铜自8200美元/吨涨至9200美元/吨,美元指数自105回落至102附近。缺乏基本面的共振,铜价在弱现实背景下快速上涨,其背后原因主要是预期调整,并以海外预期改善为主,国内预期为辅形成了一定共振。 风险偏好回升,炒作两大乐观预期 本轮铜价快速拉涨的表征特点体现为外盘铜价的迅速上行,进口亏损从-200元/吨扩大至-1500元/吨, 沪铜价格被动跟涨,而内生原因在于海外市场在宏观预期的交易上显示出了极为乐观的情绪。 第一个宏观预期是市场交易美联储加息继续放缓至25BP甚至停止。市场对于美联储缺乏“信任感”,在2021年错误预判通胀情形以及2022年缺少了一些独立性的美联储,让市场与美联储产生分歧,尽管美联储从12月会议纪要中透露当前在经济问题上关注的顺序仍是通胀,经济增长和就业,认为继续加息以关注通胀回落进程是十分有必要的,但鹰派纪要并未得到市场的认可。市场则把重心放在了关注经济增长方面,美国ISM制造业PMI,服务业PMI回落至收缩区间,耐用品订单下滑,房地产市场露出疲态,市场认为通胀回落是大概率事件,美联储应重回关注稳经济政策目标上来,那么从货币政策端市场交易加息放缓甚至停止,下调联邦基金利率上限预期,从而使得美元自105跌向103,市场风险偏好回升,美股市场反弹,铜价对此较为敏感,海外资金推动上涨。 第二个宏观预期交易国内经济出现强复苏,随着防疫的全面放开和第一波感染高峰的回落,国内经济活动恢复,在今年政策背景仍以稳增长,稳预期为主线的任务下,经济刺激政策频出,尽管当前现实经济数据疲弱,但中国经济强复苏预期通过人民币汇率已经有所体现了,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从7升值至6.8.国内的强复苏预期在黑色市场的交易由为明显,但在预期尚未兑现却也难以证伪阶段,对铜价形成较强支撑,在市场情绪被海外资金点燃后,国内也有一定推升动力。 乐观预期与现实博弈 上述的两大预期成为短期市场交易的主线,因此出现淡季涨价的情形,但从当前乐观预期背后的逻辑看,我认为仍需要多一些谨慎,宏观预期在2023年预计仍会出现比较多情况的反复,在下表罗列了不同经济预期情况下可能对铜价产生的影响也会不同。 当前市场以路径一为交易目标,引领价格变化的还是在于海外在经济持续走弱的背景下,交易货币环境改善以达成浅衰退,软着陆的经济目的,因此美元持续走弱提高风险偏好,通胀预期继续回落并与铜价走势背离。但也正如我们前文所说,市场自发的为美联储后续的政策路径进行预期调整,但美联储之前控通胀政策目标尚未寻得改善机会,比如2%通胀目标制出现上调,货币政策目标重心重回经济增长等。因此这种情形会短期推升价格上涨,并且可能出现类似于这次的快速拉升,但持续性存疑。 路径二如果海外出现了深度衰退预期,中国也难有强复苏预期,市场以衰退为交易主线,那么对几乎所有风险资产都会产生冲击,价格回落是主要方向,但如果国内基本面坚挺,可能从基本面的角度能够寻到底部支撑,使得价格呈现宽幅震荡的状态。 路径三的预期下,美联储政策指引仍是关键,市场会尤为关注通胀情况与经济指标,衰退交易发生的概率较大,对价格影响是重心阶段性的回落。 路径四则为最悲观的预期,市场主要交易逻辑在于衰退,同时现实情况有可能与预期发生共振,从而使得价格快速回落。 在宏观预期的组合下,现实层面与预期是背离还是共振将影响着价格涨跌的幅度和持续性。以当前情况来分析,现实层面并未如预期层面的强势,尤其在淡季效应下,基本面的拖累和价格带来的负反馈效应仍是十分明显的。 站在国内产业现实的角度来看,传统淡季效应特征明显,高价铜实际交投情况较差,升水转贴水交易,库存持续累积,以春节前后三周为窗口期,铜库存从2022年底进入累库阶段,由于过去基数较低,实际累库速度是高于往年的,需求走弱的同时,供给增量也比较明显,预期今年一季度累库20-30万吨,如果价格在宏观预期刺激下维持高位,最终实际累库幅度可能超预期。 海外方面,铜自身并未有逼仓预期的发生,也并未配合价格的上涨出现变化,不过LME铜库存仍处低位,但后续去库预期不强且欧洲地区库存已经在持续上升,LME现货持续贴水交易,注销仓单占比尽管有所上升,但仍位于安全水平。 复盘与展望 我们回顾2022年5月之后铜价出现大波动的三次情况,会发现行情启动的关键都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加息节奏的变化,特别是在近两次加息幅度下调背景下的价格上涨,不看其他影响价格影响因子,单看加息幅度和价格表现却有着惊人的相似度。 11月初的价格上涨,美金铜资金率先启动,海外交易加息放缓预期,国内防疫政策调整预期相配合;与此同时基本面低库存下海内外均存在一定的挤仓驱动,有共振的合力,但我认为主要驱动在于加息幅度调整,其他是次要的利多因素。 1月的这一次上涨,美金铜资金率先启动,海外继续交易加息放缓预期,国内全面放开的后经济强复苏预期相配合;产业基本面上亮点较少,现实利空因素较多,但价格核心驱动仍在加息幅度调整。 以2023年为时间跨度,着眼短期价格变化,我认为此次交易加息幅度放缓推升价格,随着美国12月CPI的落地,2月加息25BP概率升至100%,铜价继续往上交易的空间已经不大,缺少基本面的配合以及经济现实情况的映证,价格持续性较弱,这一点可以类比11月的情况,因此短期我认为价格面临回落压力,乐观情绪释放尾声,理性情绪回归,波动率状态收敛,或是春节前后价格运行的主要背景。 中期来看,考虑到不同的经济预期下的组合带来的价格波动不同,我认为国内的经济强复苏预期持续的时间或相对长一些,因此在下游尚未回归和“两会”之前或不宜过分看空价格,铜价下方63000-64000元/吨的支撑仍存。 长期来看,宏观预期关注的核心变量在于海外是否会有衰退交易的重启,市场或对美联储从25BP到停止加息仍有一次乐观情绪,但二季度海外经济体面临的衰退压力将继续增加,只要货币政策端仍以控通胀为第一要务,需求以及需求预期压力将会逐步体现;落实到铜基本面上关注点就在于国内此轮累库的情况和下游回归的订单状况。不过我们预计在海外需求及需求预期压力下,衰退交易仍有概率回归,对应价格也会存在下跌空间。

  • 钢材 节前强预期无法证伪,成本端居高不下,钢材价格短期向下调整空间比较有限,预计节前保持高位震荡的局面,不过目前市场上对年后需求兑现分歧较大,不排除投机资金年前部分止盈,落袋为安。本周价格已经上冲到4200,谨慎的投资者可以在4200附近部分止盈,轻仓观望。 从厂库和社库的库存结构来看,厂库仅173.6万吨的库存,远远低于社会库存497.55万吨,也低于往年同期的厂库水平,也就是说目前库存主要集中在一级代理商手上。从时间上来看,贸易商大规模拿货是从12月下旬开始的,当时的拿货成本普遍在3900以上,货权集中后,这个成本很难被打穿。 成本端,铁矿反弹幅度超过成材,双焦供应端的利空落地后,目前也是走年后钢厂复产逻辑,且原料的库存均处于非常低的水平,年后铁水产量大概率回升,原料的需求确定性强于成材,导致原料涨幅超过成材,成本端表现非常韧性,钢价的回调很难从成本端突破。 节后需要关注需求的恢复速度,如果节后需求无法承接、去库速度不及预期,价格就有下跌的风险。还有一个不确定的因素,就是今年过年大规模春运后,新一轮感染可能造成节后劳动力参与率恢复缓慢,终端需求修复时间拉长,导致垒库周期延长。疫情前,年后垒库一般会持续3-4周,2020-2022这三年年后垒库持续5-6周,预计2023年节后垒库会持续4周,螺纹库存高点在1300万吨附近,并不会比2022年高出多少。最需要关注的是过年期间及年后地产销售的情况,融资端政策放开后,需求端是最重要的指标,若房屋销售甚至房屋带看量不如预期,市场乐观情绪很可能打折扣,钢价回调空间可能会突破冬储成本防线。若需求兑现,销售指标回暖,且钢材库存快速去化,那么年后钢价还有继续上涨的空间,螺纹05合约可能涨至4500甚至更高。 热卷国内需求表现相对平稳,近期出口订单有所好转,可持续性不强。供给端来看,钢厂减产主要集中在建材,板材供给端受到的影响不大,从钢厂的排产情况来看,至少1月份钢厂生产热卷的意愿强于螺纹,因此热卷供需矛盾不大,分歧点不多,主要跟随螺纹的价格趋势运行。 铁矿 本周铁矿期货价格整体震荡偏强运行,周一下跌而后四个交易日震荡上涨,外盘掉期表现更为强势。从现货市场看,本周港口矿现货价格普遍上涨20-30元/湿吨,主港铁矿石成交量和远期现货成交量环比小幅增加,整体交投情绪偏积极。目前铁矿价格由钢厂复产预期主导,宏观环境偏暖、市场情绪乐观、钢厂低位补库的情况也对矿价有一定支撑。 从近期铁矿的基本面情况看,铁水产量表现不弱、钢厂补库力度较强是近期基本面的主要驱动因素。供给端,本期澳巴发运由增转降且减量较大,主要受巴西降雨减量影响,到港量由增转降。需求端,本期日均铁水产量由降转增,钢厂盈利略有好转,日均疏港量近两周小幅上行。近期日均铁水产量表现不弱,相较去年有10万吨左右的增量,对铁矿价格有一定支撑,预计节后铁水产量随钢厂复产而回升。库存方面,港口库存由降转增,钢厂补库力度接近往年水平,钢厂低位补库的现状对铁矿价格有较强支撑。库存绝对值相较往年仍有明显差距,补库终点不宜过高估计,目前钢厂仍处于低预期、低盈利的局面,钢厂刚需补库为主。从补库时间来看,现在距离春节只有一周左右的时间,钢厂节前补库接近尾声。另外,废钢到货量在春节前后难有快速回补,对铁矿价格构成短中期支撑。 近期发改委加强监管,或对矿价有短中期抑制作用。参考以往两轮铁矿价格监管的经验,发改委监管通常能在一个月左右达到比较理想的成效,调价幅度约18~20%。考虑到2305合约仍有利好因素支撑,我们预计本轮监管期间矿价的底部区间为730-780元/吨。短期来看,监管并非一步到位的事情,节前铁矿价格也有较为明确的利多因素驱动,市场情绪偏乐观,然而估值已处于阶段性高位,不排除多头抢跑集中兑现利润的风险。从近几年春节前后一周的矿价走势看,行情以震荡或震荡偏强为主。多空因素交织,预计节前矿价震荡运行。 展望后市,临近春节,行情或许难以发生较大变化,节前矿价以震荡思路看待,节后市场主导逻辑或将发生切换,节后重点关注钢厂复产与终端需求恢复的落地情况。考虑到短期政策利空及疫情因素扰动,我们建议2305合约短期可逢高试空,并且关注中期矿价回落后逢低做多的机会。 双焦 焦钢企业对焦煤的补库并不充分,低库存对焦煤价格形成支撑。 焦炭、焦煤的整体库存在12月上旬和11月上旬触及近五年低点,而后持续回升。当前库存绝对值仍位于同期最低位:焦煤总库存2428万吨,较去年春节前下降了25%;焦炭总库存941万吨,较去年春节前下降11%。当前钢厂和独立焦化厂的炼焦煤库存可用天数也面临类似的问题,可见焦钢企业对焦煤的补库并不充分,这可能源于两点:其一,年内炼焦煤库存快速枯竭,库存重建进程缓慢;其二,市场对于焦煤远期供应宽松有较强预期。 焦煤一季度供需边际宽松,不确定性在于第二波疫情感染和澳煤进口。 根据往年经验,日均铁水产量在3月末运行区间为220-232万吨,当前铁水产量在222万吨,上方空间约10万吨,假设一季度走势图预计与2022年四季度对称。考虑新旧合同更替对中蒙口岸通关量的扰动,我们预计进口蒙煤一季度同比增量约560万吨,可产出约7.6万吨/日的铁水;但进口蒙煤环比2022年四季度减量29万吨。根据数据,2022年末焦煤整体库存较2022年三季度末增加了61万吨,假设一季度国产煤生产节奏与2022年四季度类似,不考虑海运煤进口变动,那么一季度末焦煤整体库存将较2022年末增加38万吨左右。因此,整体来看,焦煤一季度供需边际宽松,风险点在于第二波疫情感染和澳煤进口。春节后若出现第二波疫情感染导致生产中断,结合去年经验,预计对生产的减量影响为煤矿>焦化厂>钢厂,利多焦煤。澳煤方面,我们认为贸易重构需要时间,预计持续一个季度,一季度澳煤增量不会很大,且会挤压山西高硫煤和俄罗斯煤的份额。 焦煤价格未能企稳反弹之前,焦化厂欲提涨难度较大。 另外,钢厂的焦炭库存可用天数已回升至同期中高位,在焦煤价格未能企稳反弹之前,焦化厂欲提涨难度较大。当前第二轮调降落地后,吨焦利润亏损扩大,焦化厂产能利用率已有下滑,这有利于焦炭价格企稳,但不利用焦煤价格企稳。 焦钢毛利差底部信号上调至-5%。 当前焦钢毛利差略低于0轴,做空动能减弱,但欲下滑至-20%也比较艰难。2022年铁水产量与螺纹高炉利润相关性较差,主要受“保GDP”和“保粗钢指标”影响。今年上述情况难有显著好转,因此,我们将焦钢毛利差底部信号上调至-5%,即下降至-5%时,做多双焦信号增强。 展望后市,考虑到钢厂当前焦炭可用天数,春节前及期间铁水产量低位暂稳,焦炭价格跌三轮的概率较大,对应现货仓单价格2760元;春节后,铁水产量将逐步回升,但考虑到焦煤一季度供应或边际宽松,焦炭价格预计最多提涨三轮,对应仓单价格3060元。当前双焦走势跟随成材,自身上涨驱动较弱,也不具备大幅下跌的条件,春节前后均建议区间操作为主,J05区间参考2760-3060;JM05区间参考1780-2000,焦煤仍可作为空配选择。 根据历史数据,我们发现春节前一周焦煤期货上涨偏多,春节后涨跌并无明显倾向;焦炭春节前后涨跌均无季节性规律。

  • 沪铝五连阳 下游步入假期 累库开启 关注假期累库程度【SMM周评】

    》查看SMM铝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SMM1月13日讯:本周沪铝走势一路小跑向上,虽然前两日涨幅有所放缓,昨日夜盘甚至一度下跌,但今日在美元走弱等乐观情绪的带动下,早盘攀升后高位震荡,截至日间收盘,涨幅达1.06%,报18515元/吨,录得五连阳,周度累计上涨3.73%。 》点击查看SMM沪铝行情走势 现货市场方面,本周同样开启上行行情,根据 SMM A00铝锭现货报价 显示,1月13日报价18440-18480元/吨,均价报18460元/吨为本周高点,较前一日上涨230元/吨。 而本周现货铝价相较于1月6日的均价17700元/吨,已累计上涨760元/吨,累计涨幅达到4.29%。 今日现货方面,华东现货较01合约平水,与昨日相比贴水缩窄30元/吨。早间无锡地区以SMMA00铝锭均价左右成交。巩义地区今日现货较SMMA00铝价贴水160元/吨左右,较贴水扩大10元/吨。今日市场一改前几日积极接货情绪,出货较多,较多企业不愿承担资金成本和囤货风险,在临近春节前最后一周出货心态迫切。另外,临近交割,市场担心下周现货贴水缩窄或升水扩大的趋势难以维持,也是出货较多的一个因素。 》点击查看铝产品现货报价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本周宏观面上压力因美联储加息放缓的预期持续缓解。周四晚间,美国公布12月通胀数据显示通胀率6.5%,核心通胀为5.7%,在市场预期之内,市场对美联储2月加息25个基点的预期较强。 与此同时,国内方面政策基调仍偏乐观。宏观氛围偏暖,提振有色金属走势。 回归基本面上,当前供应端与需求端上拉扯铝价,使得铝价虽有反弹,但却有所克制。 供应端方面,因西南地区限电而导致的减产,以及复产缓慢是目前供应端的主要扰动因素。供应端减量对于铝价有一定的支撑作用。 目前来看,国内电解铝供应端暂无规模性增产,而贵州地区电解铝的持续减产,预计仍有40万吨的减产规模。此外,四川、广地等地区因电力紧张及利润因素制约,复产进程放缓。 据SMM统计,截至1月初SMM统计的 国内电解铝建成产能 为4526万吨(包含已建成未投产的产能), 国内电解铝运行产能 4043万吨。结合未来产能变动的情况,SMM预计1月底 国内电解铝运行产能 或回落至4010万吨附近,预计1月产量或在340万吨附近,同比增长6.2%。 而需求端上,当前为传统的季节性淡季,同时因春节临近,下游陆续开始放假,虽然不放假企业仍有备库需求,但相较于往年表现偏弱,对于铝价的支撑持续走弱。 据SMM调研信息显示,目前全国大多铝型材企业临近放假,今年整体备货量低于往年,一方面当前下游加工企业对来年经济预期仍有较大不确定;另一方面当前市场挤压加工费较低,利润在行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大幅压缩,因此对铝价波动承受能力降低,企业谨慎态度加剧,备货以刚需为主。 与此同时,SMM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月12日,国内 铝下游加工龙头企业开工率 环比上周继续下跌1.4个百分点至61.4%。SMM预计,下周除铝板带箔企业外多数企业将放假停产,届时开工率将大幅走弱。 此外,库存端进入累库周期,虽然仍处相对低位,但自12月22日开启累库阶段以来,累库幅度高达35.16%,铝价上方持续承压。 根据SMM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月12日 国内电解铝社会库存 为64.2万吨,较上周四的库存增加6.6万吨,较12月底库存增价14.9万吨,较去年同期库存下降8.3万吨。 SMM认为,现在下游进入假期阶段,市场交易逐渐接近尾声,电解铝库存目前也已开启累库趋势,后期关注假期期间的相较同期的累库程度。 》点击查看SMM铝产业链数据库 因此,总体而言,SMM认为本周沪铝受到近期海外宏观数据、国内政策利好的影响,市场乐观情绪推动持续反弹,但因春节假期临近,下游终端逐渐进入假期,需求将持续走弱,并且铝锭库存快速步入累库节奏,铝价反弹压力重重,或将横盘整理。 2023年铝市将走向何方?产业链供需端将呈现什么变化?更多铝市基本面、政策面、消息面、技术面深度解析,敬请关注 2023SMM(第十八届)国际铝业峰会 ,与行业大咖一同探讨行业发展,把握市场先机!

  • 23年电煤中长期合同覆盖面扩大,首套住房贷款利率动态调整机制建立。(1)sxcoal:国家能源局在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介绍,22年国内煤炭总产量约44.5亿吨,同比增加3.2亿吨(增速8%),23年将积极推进智能化煤矿核准建设,推动在建煤矿尽快投产达产,全面增强煤炭安全增产保供的能力和韧性。电煤中长期合同方面,预计22年实际兑现量约20亿吨,23年进一步提升至26亿吨,覆盖面超过85%。(2)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决定建立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和同比连续三个月均下降的城市,可阶段性维持、下调或取消当地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3)sxcoal:IEA报告显示,22年全球煤炭使用量将增长1.2%,首次超过单年80亿吨,超过2013年创下的纪录。我们认为,23年煤炭或供需双升,整体维持平衡,叠加国内电煤中长期合同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现货煤价中枢有望依然维持高位。 疫情叠加春节致日耗显著低于同期,港口煤价预计短期仍弱势趋稳。(1)本周秦港煤价1185元/吨,环比/同比+10/370元/吨(增幅0.9%/45.4%)。榆林5800、鄂尔多斯及大同5500大卡指数环比+12/-13/-39元/吨至1185/959/1035元/吨。(2)本周(12月30日-1月5日),沿海八省电厂平均日耗203万吨,较去年同期-12%(上周分别为201万吨、-9.6%);平均库存3019万吨,较去年同期-9.6%(上周分别为2981万吨、-13.4%)。我们认为,疫情政策优化后,经济活动短期或受到一定负面影响,且随着春节假期逐渐临近,电厂日耗显著低于近几年同期水平,非电需求短期也难以提振。供给端生产积极性亦有减弱,岁末年初供需整体双弱,在23年春节前最后一波补库带动下,近期港口煤价有所反弹,但预计短期仍弱势趋稳,后续仍需继续关注政策调控力度及下游需求实际释放情况。 23年底前山西4.3米焦炉全面关停,双焦短期或承压。(1)山西省政府:《山西省“十四五”节能减排实施方案》提出,2023年底前全面关停4.3米焦炉以及不达超低排放标准的其他焦炉。(2)截至1月6日,供给端,焦化厂开工率74.9%,环比+0.9pct我们认为,随着前期焦炭价格持续提涨落地,焦企利润持续修复,且运输改善后原料到货顺畅,开工率持续回升。需求端,虽然本周焦炭首轮降价已全面落地,钢厂利润稍有修复,但受终端市场疲软影响,铁水产量仍小幅下降,钢厂采购积极性有所回落,后期仍需观察钢焦企业盈利、终端需求复苏及秋冬季环保限产情况。中期看,关注23年焦化去产能情况。焦煤方面,产业链终端需求疲软,叠加焦炭首轮降价落地,焦煤价格亦不同程度回调,但考虑到下游库存持续低位,若需求边际出现改善弹性可期,后期需关注产业链终端需求恢复情况及钢厂补库进度。 投资建议:随着防疫政策进一步优化,叠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扩大内需、房地产政策部署,今年经济发展有望进一步复苏,煤炭需求改善可期,建议关注:1)受益下游需求边际改善的焦煤公司山西焦煤、潞安环能;2)稳健高分红的中国神华、陕西煤业、兖矿能源;3)新能源转型公司华阳股份、电投能源;4)受益煤炭产量增长和投资增加的煤机公司郑煤机、天地科技。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大幅下滑、保供稳价及限产政策影响需持续跟踪。

  • 22年保供增产成效显著,23年煤炭需求有望复苏。(1)国家卫健委:12月26日印发《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23年1月8日起实施,对新冠病毒感染者不再实行隔离措施,不再判定密切接触者;不再划定高低风险区;不再对入境人员和货物等采取检疫传染病管理措施等。(2)国家发改委:要求煤炭生产企业提前制定两节和元月份的生产计划,元旦春节期间做到不停工、不停产、供应不断档,指导各有关方面继续做好2023年电煤中长期合同签订工作,并严格执行好电煤中长期合同。我们认为,22年主要产煤省份保供增产成效显著,保障全国能源供应稳定,23年继续挖潜增产能力或有所下降。随着疫情政策优化、稳经济等措施不断狠抓落实,稳增长有望取得明显成效,23年经济发展和煤炭需求有望进一步复苏。 疫情致日耗显著低于同期,港口煤价承压下跌。(1)本周秦港煤价1175元/吨,环比/同比-90/+387元/吨(增幅-7.1%/+49.1%)。榆林5800、鄂尔多斯及大同5500大卡指数环比-23/-13/-58元/吨至1173/972/1074元/吨。(2)本周(12月23日-29日),沿海八省电厂平均日耗201万吨,较21年同期-9.6%(上周分别为204万吨、-0.8%);平均库存2981万吨,较21年同期-13.4%(上周分别为3017万吨、-13.8%)。我们认为,疫情政策优化后,经济活动短期或受到一定负面影响,电厂日耗显著低于近几年同期水平,且随着春节假期逐渐临近,短期非电需求难以提振。供给端生产积极性亦有减弱,后续完成年度保供任务后或停产检修,岁末年初供需整体双弱,煤价继续弱势下行,后续仍需继续关注政策调控力度及下游需求实际释放情况。 终端需求仍未复苏,双焦连续提涨后短期或承压。(1)截至12月30日,供给端,焦化厂开工率74%,环比+0.6pct我们认为,随着焦炭价格持续提涨落地,焦企利润持续修复,且运输改善后原料到货顺畅,开工率持续回升。需求端,受终端市场疲软影响,钢材价格震荡运行,叠加焦炭价格上涨,钢厂利润有所收缩,铁水产量整体平稳,钢厂采购有所放缓,山西、山东、河北等地部分钢厂已提出首轮降价,降幅100-110元/吨,后期仍需观察钢焦企业盈利、终端需求复苏及秋冬季环保限产情况。焦煤方面,产业链终端需求疲软,对高价煤种较为抵触,焦煤价格不同程度回落,但考虑到下游库存持续低位,若需求边际出现改善弹性可期,后期需关注产业链终端需求恢复情况及钢厂补库进度。 投资建议:随着防疫政策进一步优化,叠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扩大内需、房地产政策部署,23年经济发展有望进一步复苏,煤炭需求改善可期,建议关注:1)受益下游需求边际改善的焦煤公司山西焦煤、潞安环能;2)稳健高分红的中国神华、陕西煤业、兖矿能源;3)新能源转型公司华阳股份、电投能源;4)受益煤炭产量增长和投资增加的煤机公司郑煤机、天地科技。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大幅下滑、保供稳价及限产政策影响需持续跟踪。

  • 广信材料(300537) 广信材料新增控股子公司加速深耕光刻胶: 广信材料发布公告报:2022年12月14日,公司公布对外投资控股子公司的公告。公司欲加速扩张感光材料产品规模,再度深耕平板显示和半导体光刻胶及配套电子材料研发制造,光刻胶、涂料等感光材料产品受益匪浅。 江苏广信感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广信材料)为满足公司战略发展,新增对外投资子公司。由公司出资(600万元,60%股权)和光刻胶前辈尤家栋先生(180万元,18%股权)和广州锦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锦龙科技)(220万元,22%股权)共同在江西省龙南市投资设立“江西扬明微电子材料有限公司”(简称新增子公司)。新增子公司注册资金为1000万元,将进行平板显示和半导体光刻胶及配套材料微电子材料研发、制造、销售和技术服务。 强强联手,有望进一步突破光刻胶市占率。尤家栋先生曾担任苏州市电子材料厂有限公司厂长、总经理、董事长,苏州瑞红电子化学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董事长,苏州晶瑞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其参与了光刻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包括863计划),领导和主持承担了国家02重大专项(i线,248光刻胶产业化),为国内资深光刻胶产业领军人物。广信材料与尤家栋先生合作,会进一步加速公司在新材料尤其是平板显示及半导体光刻胶及配套材料的技术、研发和生产进程,将进一步夯实微电子材料战略布局和市场推进。 光刻胶、3C涂料领域国产替代指日可待。我国消费电子涂料领域龙头地位长期被外资企业占领,光刻胶严重依赖国外进口,甚至近年外资市占率高达近70%。公司新设立子公司后有望进一步实现材料性能优异化、环保化、契合行业绿色环保大背景。在与尤家栋先生的合作中,公司有望继续突破材料研发、制造瓶颈,在材料性能方面夺得优势,替代外资厂商,实现国产化替代。 光伏材料行业加速,推动光伏产品快速上量。公司前瞻性布局在光伏领域新工艺路线中的光伏绝缘胶、光伏感光胶等新材料,并根据下游用户需求定制开发及配合工艺快速迭代,在此领域拥有一定的先发优势及工艺积累优势。下游光伏组件企业推进HPBC、HJT等新电池技术路线,预期大幅加快光伏绝缘胶(应用HPBC、IBC电池领域等领域)、掩膜(应用于HJT电镀铜工艺)材料的进一步研发和生产。因此预计2023、2024年公司光伏业务即将放量。 光伏、光刻胶核心原材料生产部署,将大幅提升公司盈利能力。预计新增子公司用于生产PCB光刻胶、LCD光刻胶、涂料等产品的核心原材料树脂。受近年疫情等宏观事件影响,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已经从2020年5月谷底20美金/桶上涨到2022年7月的90美金/桶,与其相关系数较高的树脂价格上涨对油墨行业利润产生冲击,合资公司的设立预计可降低公司材料端生产成本,提高公司抵御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我们预期明年上半年PCB光刻胶毛利将迅速修复至原来的25%-30%水平。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 受益于公司综合管理能力、研发能力、扩产能力提升以及费用率逐步降低,毛利向好,2022年以来公司经营情况逐步好转,2022Q3实现单季度盈利,业绩符合市场一致预期。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09、0.64、1.81亿元。公司基于原有产品与技术,持续向光伏、新能源车等高附加值新应用领域进行技术开发、产品迭代,将有效地拓宽公司产品的销售渠道,加速实现国产化替代。后续,伴随着子公司项目建成以及公司产品盈利能力的增强,首次覆盖公司,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产能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研发进程不及预期、公司未来业绩的不确定性、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宏观经济环境潜在风险等

  • 午报:三大指数小幅上涨 消费与家居股集体走强 赛道方向陷入调整

    一、【早盘盘面回顾】 市场高开后震荡走高,三大指数均小幅上涨,沪指偏强。盘面上,家居家电股集体走强,曲美家居、大亚圣象涨停,兔宝宝一度涨停。眼科概念股震荡走强,何氏眼科涨超10%,普瑞眼科、华厦眼科涨超8%。猪肉股展开反弹,上海梅林涨超5%。券商等金融股临近收盘前异动拉升,湘财股份一度涨停,大智慧、中信建投跟涨。整体上,市场热点继续快速轮动,大多数板块均呈现冲高回落走势。下跌方面,数字经济概念股陷入调整,英飞拓跌停。总体上个股涨多跌少,两市超2400只个股上涨。沪深两市今日成交额4051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181亿。截至上午收盘,沪指涨0.56%,深成指涨0.55%,创业板指涨0.5%。北向资金方面,沪股通早盘净流入27.6亿,深股通早盘净流入23.27亿。 两市共24股涨停(不包括ST及未开板新股),15股未封住涨停,两市炸板率38%。今日两市连板股6家,其中数字经济概念股天威视讯4连板,三胎概念股金发拉比3连板,电子纸概念股合力泰、汽车零部件股索菱股份、充电桩概念股泰永长征2连板。 板块方面,消费方向迎来集体反弹,其中食品饮料方向涨幅居前,五芳斋、天佑德酒涨停,上海梅林、桃李面包、克明食品、泉阳泉等个股涨幅居前。山西证券在近期的研报中表示,预计23年宏观经济逐步回暖,消费场景及消费信心逐步恢复,板块估值将逐步进入改善和修复通道。因此在需求复苏方向已定、坚守确定性的前提下,把握复苏节奏是取得相对受益的重要前提下,重点关注餐饮供应链相关板块后续有望释放收入及利润弹性。 养殖业同样表现活跃,其中顺鑫农业、海大集团涨超5%,巨星农牧、广弘控股、温氏股份、湘佳股份涨幅居前。有业内分析人士认为,由于供应端仍然充足,年前加速出栏现象普遍,所以猪价仍将承压。但根据一线调研获悉,随着春节越来越近,猪肉消费上升有望支撑猪价年前小幅回暖,但价格上涨有限,养殖端利润修复仍需时日。 家居家装股在盘中走强,其中曲美家居、大亚圣象涨停,金牌橱柜、志邦家居、梦天家居、匠心家居、我乐家居涨超6%,尚品宅配、欧派家居、慕思股份等个股涨幅居前。消息面,有关部门起草了《改善优质房企资产负债表计划行动方案》。行动方案主要针对专注主业、合规经营、资质良好的优质房企,重点是其中经营规模较大、覆盖区域较广,具有一定系统重要性的优质房企。 华金证券认为,地产利好政策频出,叠加疫情防控逐步优化,房地产市场加速恢复预期进一步提升,有望带动家居板块估值的修复。同时,保交付下大宗业务逐步回暖,零售端业务有望通过多品类融合、整装大家居模式下赋能企业成长。随全国新冠感染数据逐步达峰后,线下零售卖场及客流有望回升,同时春节后开门红营销活动、315 大促来临,家居企业零售业绩增速有望持续回暖。 证券板块异动拉升 ,湘财股份一度触及涨停,后续小幅回落涨超8%,中信建投涨超4%,广发证券、长城证券、国元证券、哈投股份涨幅居前。东吴证券在近期的研报中表示,整个券商板块包括部分的金融科技公司的估值,其实都是处于历史分位数的最底部,估值性价比较高。所以在一系列的政策,包括盈利的持续改善的情况下,相信整个板块可能面临一个比较系统性的机会,故基于中性假设证券行业2023年整体的增长有望在20%左右。后续可重点关注两大方向:其一是数字经济和金融IT建设有望经历整体提速;其二是财富管理的机遇在今年体现会越来越明显。 总之,今日早盘三大股指小幅收涨,依旧保持沿5日线震荡向上的结构,但量能进一步萎缩,市场整体依旧呈现分化整理的走势。其中消费板块迎来集体反弹,食品饮料、农林牧渔、酿酒、零售等板块均在盘中活跃。而受到盘中地产消息面的利好刺激,家居家电股走强,此外券商等金融股在收盘前异动拉升,另一方面,今日赛道方向集体陷入回调,像昨日活跃的工业母机、信创、MicroLED今日均跌幅居前。另外需注意的是,人气高位股退潮仍在延续,英飞拓、黑芝麻、麦趣尔跌停,西安饮食、安奈儿、如意集团等个股跌跌超7%。随着前期的高位抱团逐步瓦解后市或有望开启新的赚钱周期。 午间涨停分析图 二、【市场新闻聚焦】 1、有消息称,转基因玉米品种审定会议或将很快进行。头部种企人士表示,对会议时间暂不知情,但据其了解,首批审定转基因玉米品种数量在18个左右,公司已经做好了准备。“如果品种通过审定,公司会有一批种子可以外销。销量方面,由于农业农村部给每家种企划定的小规模扩繁自种面积各不相同,并且严格保密,生产出来的种子会有专人看守,因此,其他公司的产量我们不知情。”据悉,大北农转基因研发起步早,大豆和玉米生物技术行业领先,并持有多个安全证书。丰乐种业联合多家目前已完成铁391、奥美95等多个正在经营的主要玉米品种的转化工作,正在等待审定。万向德农有转基因品种的战略储备,并且公司玉米种子营收占比在种企种为最高。 2、国家税务总局最新数据显示,为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和绿色低碳发展,税务部门落实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2022年全年累计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超800亿元。2022年全年,我国累计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879亿元,同比增长92.6%。这项税收优惠政策直接降低了消费者的购车成本。以一辆25万元的新能源汽车为例,免征车购税后,购车可节省2万多元。

  • 核心观点 光伏: 2022 年央企光伏组件招投标 154.99GW,定标 118.55GW。 根据国际能源网统计, 2022年央企光伏组件招投标项目数量高达 375个,合计容量 154.99GW。 采购定标项目合计容量为 118.55GW,占总采购容量的 76.49%。 2022 年央企光伏逆变器招投标 136.94GW,定标 109.08GW。 根据国际能源网统计, 2022年央企光伏逆变器招投标项目数量高达 237 个,累计招标量在 136.94GW。采购定标项目合计容量为 109.08GW,占总采购容量的 79.66%。 硅料成交价继续下探,最低 145元/kg。 1 月 4 日硅业分会自 2022 年 9 月 8 日硅业分会宣布暂停发布价格后,首次发布硅料价格。 “暂停发布价格”时间上前后对比,多晶硅料价格跌幅高达 42.4%。 单晶硅片 12 月大幅减产,硅片价格继续下跌。 硅业分会 2022 年 1 月 5 日发布本周单晶硅片价格, M6 单晶硅片( 166mm/155μm)价格区间在 3.2-3.55 元/片,成交均价降至 3.5 元/片,周环比跌幅为 20.5%; M10 单晶硅片( 182mm/150μm)价格区间在 3.6-3.8 元/片,成交均价降至 3.74 元/片,周环比跌幅为 17.4%; G12 单晶硅片( 210mm/150μm)价格区间在 4.75-5 元/片,成交均价降至 4.9 元/片,周环比跌幅为 25.3%。 风电: 国家能源局:电力企业要加强直流近区风电、光伏集中地区的电网运行管理。 1 月 5 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强直流输电系统安全管理的通知》。《通知》指出,加强直流近区电网运行管控。电力企业要加强直流近区风电、光伏集中地区的电网运行管理,配合国家能源局研究制定防止新能源机组大面积脱网的反事故措施。 贵州省发布能源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风光 75GW。 1 月 3 日,贵州省能源局发布关于《贵州省能源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到2025 年,全省风电和光伏发电规模分别达到 1080 万千瓦、 3100 万千瓦;到 2030年,力争风电和光伏发电总装机规模达到 7500 万千瓦。 安徽省“十四五”期间将分布式风电纳入交易范围。 1 月 5 日,安徽省节能减排与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安徽省“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规划》的通知,通知指出,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发展光伏发电,因地制宜建设集中式光伏电站。积极推动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试点,出台本地交易试点规则,将分布式风电和光伏项目纳入交易范围。 本周风电整机采购开标总计 933MW(约 0.93GW),最低中标单价 1695 元/kW。 本周( 1 月 2 日-1 月 6 日)开标含塔筒陆上风电项目 3 个,规模总计378MW,项目中标均价为 2093 元/kW,最低中标单价 1965 元/kW,最高中标单价2315 元/kW。不含塔筒陆上风电项目有 3 个,规模总计 255MW,项目中标均价为1837.5 元/kW,最低中标单价 1695 元/kW,最高中标单价 1980 元/kW。含塔筒海上风电项目 1 个,规模总计 300MW,项目中标均价为 3774.3 元/kW。 投资建议与投资标的 光伏板块:建议关注电池片环节钧达股份(002865,未评级)、爱旭股份(600732,未评级); 昱能科技(688348,未评级)、禾迈股份(688032,未评级)、德业股份(605117,未评级); 建议关注光伏电站运营商,新投电站成本下降,年投建规模提升芯能科技(603105,未评级)、太阳能(000591,未评级)等; 辅材环节,量升利稳,胶膜环节福斯特(603806,未评级)、海优新材(688680,未评级)、支架环节意华股份(002897,未评级)、玻璃环节福莱特(601865,未评级)、亚玛顿(002623,未评级)等; 风电板块:建议关注的海风成长性相关度高与抗通缩表现较强的海缆与塔筒管桩环节东方电缆(603606,未评级)、大金重工(002487,未评级)、海力风电(301155,未评级)、天顺风能(002531,未评级)。 风险提示 光伏行业增长不及预期;风电行业增长不及预期;工控行业增长不及预期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