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845个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对于华尔街而言,昨晚这个CPI之夜股债行情的大涨,让他们彻底感受到了久违的疯狂…… 正如金融博客ZeroHedge隔夜所言,“在经历了过去几个月CPI的意外上行之后,市场原本预计会出现更多类似的情况。然而,美国10月CPI数据较预期录得了全面回落,核心通胀进一步跌至了两年来最低水平。事实上, 如果你看看市场对数据的反应,就会发现这是今年最大的‘积极惊喜’反应。 ” 美国劳工部周二公布,由于汽油价格下跌,10月份整体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环比持平,同比上涨3.2%,涨幅均低于市场预期和前值。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项目的核心CPI在10月份环比温和上涨0.2%,同比上涨4%,亦创下2021年9月以来的最小年度涨幅。 如同我们昨日前瞻中提到的,能源和二手车价格在10月份CPI回落的过程中可谓功不可没。随着国际油价在10月经历短线冲高回落,能源分项出现了环比2.5%的跌幅,同时未调整的同比数据也出现了4.5%的跌幅。而在核心通胀项目中,交通运输服务、住所和医疗商品价格的同比增速达到9.2%、6.7%和4.7%,二手车的价格出现同比7.1%的跌幅。 在这份CPI数据公布后,如今已经被华尔街称为“尼基解密”(Nikileaks)的著名记者Nick Timiraos(另有绰号新“美联储通讯社”)在社交媒体平台X上分享了一篇帖子,“证实”美联储已经结束了加息周期。 随之而来的,则是全球金融市场隔夜的全面狂欢! 在CPI公布后,美国股指期货周二全面大幅上涨 ,标普500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期货均在短时间内就跳涨逾2%。道指期货跳涨约1.5%。事实上,昨夜美股期货的行情几乎都发生在美东时间20:30-22:00之间,随后行情则陷入了长时间横盘整理区间内。 截止全天收盘, 标普500指数上涨1.9%,11月累计涨幅达到7%。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上涨2.4%,本月累计涨幅接近10%。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周二上涨490点,涨幅1.4%,本月累计上涨5.4%。标普500指数和纳斯达克综合指数都创下4月以来最大单日涨幅。同时,标普500指数的11个类股全部上涨。 在技术层面,标普500指数目前已经升至了100日移动均线上方。 随着美联储鸽派转向希望的全面引燃,高盛编制的一篮子最被做空的股票指数隔夜飙涨了6%。 大量华尔街最具投机性的股票ETF“别无选择”——唯有上行一条路。 热门个股方面,英伟达股价周二上涨2.1%,收于历史新高,并实现连续10个交易日走高,创下了历史上最长的连续上涨纪录。 在股市全面飙升的同时,债市同样汹涌的买盘,则推动了美债收益率进一步大幅下跌,多个期限的美债收益率跌幅达到了惊人的20个基点。 截止纽约时段尾盘,2年期美债收益率跌20个基点报4.847%,录得自三月份硅谷银行危机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5年期美债收益率跌22.4个基点报4.446%,10年期美债收益率跌18.9个基点报4.456%,30年期美债收益率跌13.1个基点报4.626%。 美银的调查显示,眼下美国债市正经历着自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最大规模的投资热潮。 在外汇市场上, 彭博美元指数周二暴跌,创下2022年11月11日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 而在美元走弱的同时,金价则上涨约1%至每盎司1964美元。 为何市场涨幅如何猛烈? 也许有的投资者不禁会问,虽然昨夜的美国CPI数据确实表现优异,然而,这份常规的经济报告真的足以引发如此大的市场波动行情吗? 但其实, 如果我们仔细看一下隔夜掉期市场对美联储利率定价的变动,或许就不难理解业内人士如此激动的原因。 隔夜最重要的消息其实是:市场几乎已彻底舍弃了美联储12月或明年年初还会有更多加息的预期。相反,现在业内人士认为,明年3月就降息的可能性已达到约25%,同时已完全了消化在明年7月底之前降息两次。 这与一天前的利率定价形成了鲜明对比。 下面这张Bespoke制作的图表,便能够更为一目了然地反馈出过去一个月利率定价的变动。 可以看到,过去短短两周时间里,人们先后经历了11月初的美联储决议(定价鸽派)、上周的鲍威尔IMF讲话(定价鹰派),再到昨日的美国CPI数据(定价鸽派)。在此过程中定价虽有反复,但美联储加息的可能性正变得越来越小,而明年大幅降息的可能性则越来越大。 而与此同时,另一个如今许多人可能才刚刚回味过来的现实情况是,如果美联储真的在未来不再加息,那么其本轮紧缩周期的最后一次加息,就将回溯到如今看来已有些遥远的今年7月,而这距离当前——已经过去了将近4个月的时间! 在美联储始终不愿意对利率走向给予明确指引的背景下,你也许会觉得四个月的时间并不长。但 回顾历史,美联储最后一次加息与首度降息之间的平均间隔,其实也就相距了八个月的时间。 这似乎也在一定程度上呼应了,眼下不少鸽派的激进人士缘何认为,美联储最早降息的时间点可能落在明年3月…… 最后,相信许多投资者看了上述多张股债汇商波动的走势图表,都会感慨隔夜全球市场走势的跌宕。但其实,如果算上昨夜这个美股大涨2%的日子的话,过去12个月标普500指数在CPI发布日的平均滚动振幅,反而从之前的0.95%降至了0.64%,而这只因为这组数据样本里剔除了去年11月同期CPI发布日当天的数据——那一天,标普500指数暴涨了5.5%。 **不少财联社的读者经常会在留言中询问,为何眼下还要关注美国的CPI数据。但相信昨夜的市场表现和这些行情图表,已经能够给到答案。 无论如何,美国CPI数据依然是当前美国乃至全球金融市场上影响力首屈一指的宏观经济指标。在美联储不愿给出具体的未来政策路径的背景下,所有市场人士都将试图从具体数据表现中寻找答案,而这往往也能带来投资交易的良机……
美国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PIMCO)前首席经济学家保罗•麦卡利(Paul McCulley)日前表示,美联储的下一步行动将是降息,因为10月份通胀对美联储官员来说是“游戏规则改变”的关键点。 麦卡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10月通胀放缓,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增速降至3.2%,低于分析师预期的3.3%。这对美联储来说是一个重大胜利。过去一年,美联储一直在大举加息,以控制不断飙升的物价。 麦卡利表示,最重要的是住房通胀出现“裂缝”,10月份住房通胀率同比上涨6.7%,明显弱于9月份的7.2%——这对整体通胀来说是个好消息,因为住房是9月份通胀上升的最大贡献者。 “我认为这(通胀下降)是一个游戏规则改变者。今天是理性繁荣的一天,因为数据清楚地显示了我们等待已久的东西。”麦卡利表示:“我认为,这使得美联储现在可以放心地宣布政策具有足够的限制性,这是一件大事,因为这意味着他们已经完成了紧缩,下一步行动将是宽松。” 降息预期升温 麦卡利补充称,投资者将就美联储何时降息展开讨论,不过大多数人预计首次降息将在明年某个时候发生。 根据CME的FedWatch工具, 市场预计到2024年6月,利率将低于当前水平(即降息)的可能性为85% 。 交易商周二押注,通胀降温将使美联储放弃进一步加息,并在明年5月开始降息。联邦基金利率期货合约价格暗示, 美联储在5月进行首次降息的可能性大于50%,而且2024年底短期指标利率将比现在低整整一个百分点 。 与此同时,利率期货价格暗示,联储将政策利率上调至高于当前5.25%-5.50%区间的可能性仅为5%左右,CPI报告公布前为28%。 瑞银甚至大胆预计,随着美联储转向“全面宽松”模式,到明年年底可能会降息至少275个基点。 利率降低对股市来说是个好消息,去年随着美联储开启激进加息周期,美股遭受重压。市场专家预测,美联储转向降息可能会引发美股新一轮牛市。 不过,也有一些经济学家警告称,美联储有过早降息的风险,这最终可能导致通胀抬头。经济学家穆罕默德·埃里安表示,这可能会导致消费者通胀预期失控,使经济陷入滞胀危机。
中金公司研报指出,美国10月CPI同比3.2%,核心CPI同比4.0%,低于市场预期。尽管医疗保险价格因统计口径原因反弹,但汽油、房租、二手车、酒店等价格增速疲软使得整体通胀仍得以回落。短期来看,通胀放缓意味着美联储进一步加息的必要性下降,美国经济软着陆的希望上升,投资者风险偏好改善,前期调整较多的资产有望反弹。 中金提示,不宜对美国货币宽松有过度期待,中金提出的基准情形是美联储在明年上半年保持现有的利率水平,下半年转向降息,首次降息或在明年9月。 以下为其最新观点: ► 美国10月通胀放缓的原因来自几个方面:一是汽油价格下跌。 尽管10月初发生的巴以冲突引发市场担忧,但到目前为止并没有明显导致原油价格持续上涨,相反,布伦特原油价格从9月底96美元/桶的高位降至11月初的83美元/桶,美国本土汽油零售价格也自9月下旬以来持续下跌,目前已跌至3.5美元/加仑以下。油价压力渐小,对于经济而言是一件好事,因为来自能源供给不足的“滞胀”风险将降低。 ► 二是房租通胀放缓。 10月业主等价租金增速由9月超预期反弹的0.6%回落至0.4%,但主要居所租金增速仍维持在0.5%。整体而言,权重更高的“长租类”租金在今年展现出了比预想更强的粘性,我们预计房租通胀将继续下降,但速度或没有此前市场乐观预期显示的那么快。 ► 三是部分核心商品与服务价格下跌带来拖累。 随着供需进一步平衡,10月核心商品价格环比下跌0.1%,其中,二手车价格进一步下跌0.8%,不过跌幅较上月2.5%有所收窄;新车价格环比转负,家具、玩具、电脑、智能手机等价格增速也较为温和。美联储最为关注的非房租核心服务上月也有所降温,其中,波动较大的酒店、机票价格环比下跌, 但医疗保险价格季调后环比增速在统计口径调整下由此前-3.5%转为上涨1.1%,这意味着医疗服务价格对通胀的拖累告一段落。 ► 往前看,由于基数原因,11月与12月的通胀仍可能出现“翘尾”现象。 由于去年最后两个月基数偏低,假设11月和12月通胀环比增速与10月一样,那么整体CPI同比增速或分别反弹至3.3%和3.7%,核心CPI同比增速或分别反弹至4.1%和4.2%。另外11月和12月季调因子往往会向上推高通胀增速,这或也意味着季调后的通胀环比增速可能也会出现反弹。 ► 但整体而言,10月通胀回落仍是一个积极信号,它意味着美联储进一步加息必要性下降,美国经济软着陆的希望上升。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11月FOMC会议后曾表示,当前美联储面临的风险是双向的,言下之意是既要继续抗通胀,也要关注高利率带来的风险。明年美联储的目标是引导经济软着陆,如果通胀能够进一步放缓,那么美联储就可以保持更多耐心,不急于重启加息(详情请参见《美联储暂停加息有利风险偏好改善》)。美联储的谨慎也意味着货币政策“做得太过”的风险下降,美国经济通往软着陆的曙光将更明亮一些。 ► 对于市场来说,通胀放缓支撑风险偏好改善,前期调整较多的资产或仍处于反弹窗口期之中。 我们在此前的报告《海外宏观变化带来交易窗口期》)中指出,美国10月非农数据不及预期,制造业PMI偏弱,美联储表态不急于加息,美国财政部发债计划偏“鸽”,这些因素叠加使投资者风险偏好改善,美股反弹,美债利率下跌,美元回落。今天公布的美国通胀数据进一步强化了上述交易逻辑。 ► 但我们也提示,投资者不宜对美联储宽松预期过度押注。 我们在年度展望报告《海外宏观2024年展望:迎接高利率挑战》中指出,受益于基数效应,2024年美国通胀有望继续下行,但近几年人口老龄化、政府干预经济、地缘冲突频发、逆全球化等不利供给的因素增多,这意味着通胀持续时间会更久,美国通胀中枢或系统性抬升。对货币政策的含义是,美联储在增长与通胀之间将更难以取舍,明年为了引导经济软着陆,可能需要提高通胀容忍度。基准情形下,美联储在明年上半年保持现有的利率水平,下半年才会转向降息,首次降息或在9月。中期来看,美联储或上调通胀目标。 图表1:美国CPI与核心CPI同比增速继续放缓 资料来源:BLS,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2:美国分项通胀增速概览 资料来源:BLS,中金公司研究部
当地时间周二,有“新美联储通讯社”之称的著名记者Nick Timiraos通过联合撰文称,通胀放缓的趋势延续到了10月份,美联储可能已完成了本轮加息周期。 当天,美国劳工部发布的数据显示,美国10月CPI环比不变,同比增速降至3.2%;剔除食品、能源价格的核心通胀环比上升0.2%,同比增速略降至4.0%,均表明潜在的价格压力正在减弱。 Timiraos指出,截至10月份的五个月内,核心通胀率折合成年率为2.8%,远低于今年前五个月的5.1%。这种放缓反映了汽车和机票价格的下降,以及住房和其他服务成本的温和增长。 通胀报告引发了股市和债市的剧烈波动,因投资者认为美联储已结束加息,并将注意力转向官员可能开始降息的时间。 美联储今年已将利率上调至22年来最高水平,旨在通过放缓经济活动来对抗通胀。官员们在本月初的会议上延长了暂停加息的时间,美联储下一次会议将于12月12日-13日举行。 Timiraos称,10月的就业报告和通胀报告强烈暗示,美联储本轮最后一次加息发生在7月。下次联储会议辩论焦点可能不是是否还要加息,而是是否以及如何修改会后声明中的指引,以反映近期通胀的进展,以及加息前景的日益暗淡。 他补充道,如果美联储下个月保持利率不变,预计将把目前的暂停期延长至6个月左右。 Timiraos指出,美联储希望实现所谓的软着陆,即在不引发经济衰退的情况下降低通胀率,目前看来,招聘活动逐渐放缓,消费者支出强劲,这一结果是可以实现的。 包括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内的官员一直不愿宣布在通胀问题上取得胜利,他们指出,过去他们认为价格压力正在消退,结果却事与愿违,继续走高。 就在周二,芝加哥联储主席古尔斯比声称,对美国通胀回落的最新数据表示欢迎,但同时补充说,通胀率距离达到美联储2%的目标还有一段路。鉴于围绕经济前景的许多其他不确定因素,美联储官员应该主要关注通胀数据。 里士满联储主席巴尔金也发出警告,通胀压力还有反复,不相信通胀会一帆风顺地朝着美联储2%的目标迈进。 Timiraos表示,但事实上,因为最新的CPI报告,利率期货市场的投资者撤销了他们之前保留的对美联储今年12月和明年1月进一步加息的押注,开始将联储首次降息的预计时间提前,5月降息的概率升至50%以上。 对于通胀放缓的趋势能否延续下去,部分取决于未来一年经济对美联储过去的货币紧缩政策的反应。强劲的消费者支出帮助增强了今年的经济韧性,但经济学家预测,随着美联储加息的影响继续渗透到经济中,美国人将会缩减支出。
在美国发布了低于预期的10月CPI后,市场欢呼雀跃。就连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周二也改变了对进一步加息的预期,策略师们宣称美联储的加息周期已经结束。 美国劳工部劳工统计局(BLS)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美国10月名义CPI环比不变,同比增速降至3.2%,低于9月份的3.7%,为去年6月份以来的最低水平。与此同时,去掉食品、能源价格的核心通胀率同比增速也略降至4.0%,低于普遍预期。 美银在周二的报告中称,这份(CPI)报告是“压垮加息周期的最后一根稻草”。本周之前,美联储曾辩称,官员们倾向于在12月不加息,不过该行对即将公布的数据仍采取了“观望”态度。在美银看来,周二的温和数据证实了这一预测。 “因此,我们改变了对美联储的预测,”策略师们表示:“我们现在认为加息周期已经结束。” 市场似乎也同意这一观点。在最新的通胀数据公布一小时后,CME“美联储观察工具”显示12月美联储议息会议“继续加息”的概率从近14%降至0%,明年1月加息的概率则从近30%跌至2%。截至发稿,市场也并未动摇。 无独有偶。有“新美联储通讯社”之称的著名记者Nick Timiraos在最新通胀报告发布后也表示,通胀放缓的趋势延续到了10月份,美联储可能已完成了本轮加息周期。 此外,美银在最新报告中还表示,只有通货膨胀再次大幅加速,美联储才会在2024年恢复上调基准利率,而这种情况不属于该公司的基本预期。 该行策略师们预计,美联储将从2024年6月开始降息,并以每季度一次的速度降息。 “10月份CPI报告无疑是个好消息,”策略师们坚称,“然而,我们必须记住,9月份是坏消息,月度通胀数据可能非常波动。话虽如此,迄今为止我们已经看到了明显的通胀下降,这对美联储来说是个好消息。未来的道路可能仍然崎岖不平,但我们确实认为未来几年可能会出现进一步的通胀下降。” 与此同时,股市反映了这些乐观情绪。美股三大指数周二高开高走。截至收盘,道指涨1.43%,报34827.70点;纳指涨2.37%,报14094.38点;标普500指数涨1.91%,报4495.70点。 市场咨询公司Fairlead Strategies的策略师Katie Stockton周二表示,标准普尔500指数在过去几天的强劲上涨表明了看涨的季节性因素,该指数今年应该会继续走高。
美东时间周二,由于最新公布的美国10月CPI数据好于预期,全球市场被点燃欢庆气氛。美股高开高走,标普500指数创下今年4月以来最大涨幅。 不过,在万众欢腾的时刻,摩根大通CEO杰米·戴蒙却站出来泼了一盆冷水。 美国加息周期迎来终结? 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潜在的价格压力似乎正在减弱:美国10月CPI环比不变,同比增速降至3.2%,剔除食品、能源价格的核心通胀环比上升0.2%,同比增速略降至4.0%。 数据显示,美联储抗击通胀的措施似乎正在发挥作用。不少华尔街人士认为,这一数据意味着美国加息周期的终结。 美国银行经济学家Stephen Juneau在报告中表示:“我们现在认为加息周期已经结束。” 有“新美联储通讯社”之称的著名记者Nick Timiraos也撰文称,美国通胀放缓的趋势延续到了10月份,美联储可能已完成了本轮加息周期。 摩根大通泼冷水 然而,美国摩根大通CEO戴蒙在接受采访时却表示,人们对短期数据反应过度了,“他们应该停止这样做”。 “我担心通货膨胀不会那么快消失,”戴蒙表示,美联储暂时暂停加息是正确的,但“他们可能需要做得更多一点。” 他表示,尽管目前形势良好,但美国消费者和企业仍面临重大阻力,包括量化紧缩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 过去一年多来,戴蒙一直对美国通胀持担忧态度。 今年9月份时,他还曾警告称,摩根大通已经告诉客户,要为7%的利率环境做好准备,美联储可能不得不进一步提高基准利率以对抗通货膨胀。
美东时间周二,里士满联储主席托马斯·巴尔金表示,尽管近几个月来抑制物价压力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但他不相信通胀会一帆风顺地朝着美联储2%的目标迈进。 巴尔金在南卡罗来纳州的一个活动上明确指出:"我不相信通胀会平稳地达到2%,通胀数字确实已经有所下降,但下降的大部分源于后疫情时代的形势逆转,如需求旺盛和供应短缺的问题出现了缓解。" 这位里士满联储主席警告称,美联储正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但最近的数据“显示经济似乎非常有弹性”,为遏制需求和通胀,需要采取更多措施。“住房价格和住房通胀仍高于历史平均水平,服务业通胀也是如此。” 未来几个月,住房成本将受到密切关注。今年住房成本有所下降,经济学家一直预测这一趋势的持续将有助于降低核心通胀率。 另一个不确定因素是医疗保健成本。几个月来,医疗保险价格一直拖累通胀,原因是方法上的调整,而这些调整可能很快就会开始产生相反的效果。 在他发表演讲之前,美国劳工部发布了最新的美国10月CPI数据。报告显示,美国10月CPI同比上升3.2%,预估为上升3.3%,前值为上升3.7%;美国10月CPI环比持平,预估为上升0.1%,前值为上升0.4%。 好于预期的通胀数据引爆了金融市场,美股开盘后持续走高,截至发稿,标普500指数涨幅达2%,道指涨幅达1.52%,纳指涨2.33%。 尽管巴尔金的言论颇为“鹰派”,但丝毫未能打压市场情绪,因为这次的CPI报告对美联储来说是个好消息,它证明货币政策仍然有效,彻底排除了12月加息的可能性。甚至不少投资者预计,7月加息是本轮周期的最后一次加息,焦点将转向美联储会试图将降息推迟至多久以后。 分析师Anna Wong表示,美国10月核心CPI出人意料地疲软,这将增强美联储官员的信心,使他们相信利率已有足够的限制性。尽管如此,核心CPI 仍需继续保持这一趋势数月,FOMC才能宣布明确结束加息周期。从核心通胀率12个月的变化来看,其速度仍然是美联储2%目标的两倍。总体而言,通胀距离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通往目标的道路肯定会崎岖不平。 另外,巴尔金还表示,他在上次的政策会议上支持维持利率不变,因金融环境不断收紧,这与他上周在新奥尔良一次会议上的讲话相呼应。 他声称,企业不到迫不得已,是不会降低价格的,这可能需要经济增长放缓,而他确实看到了某种放缓。 Wilmington Trust首席经济学家Luke Tilley表示,对于物价压力而言,最大的风险是支出放缓没有实现。“如果有些情况没有出现,通胀将重现上行趋势,那是因为消费者总体上比我们想象的要强。” 美联储决策者将于12月12日至13日再次召开政策会议,在通胀报告发布后,据CME“美联储观察工具”显示,美联储12月维持利率在当前5.25%-5.5%区间的概率已升至99.8%,远高于昨日的86%。
当地时间周一,纽约联储发布的消费者预期调查报告显示,10月通胀预期总体走软,尽管对未来汽油价格上涨的预期上升,而就业和个人财务前景基本稳定。 受访者预计,一年后的通胀预期从9月份的3.7%降至3.6%,三年后的通胀预期为3%,与9月份持平,五年后的通胀预期从9月份的2.8%降至2.7%。 报告称,10月房价预期涨幅维持在温和的3%,而未来汽油价格上涨的预期从9月份的4.8%上调至5%。调查发现,消费者对就业市场前景的看法几乎没有变化,预计明年失业率会上升的人数减少,预计未来12个月失业的人数略有增加。10月份支出预期增幅稳定在5.3%,远低于一年前7%的水平,而10月份家庭收入预期增幅为3.1%,高于9月份的3%。 该报告还表示,家庭对当前个人财务状况的看法有所改善,对一年后的情况持“好坏参半”的看法。 因其对通胀预期的解读,纽约联储的报告受到市场密切关注。纽约联储的预期数据总体相对稳定,这与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调查结果形成鲜明对比。 密歇根大学上周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11月份消费者一年期的预期通胀率录得4.4%,为2023年4月以来的最高水平,明显高于新冠大流行前两年2.3%-3.0%的区间,市场原本预期这一数字会下降至4%。长期通胀预期——五至十年期的预期通胀率从上月的3%进一步反弹至3.2%,为201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当前,美联储正处于货币政策的转折点,而通胀数据决定了该央行的利率路径。官员们认为,价格压力的预期走向对目前的通胀水平有很大影响。 在过去一年半的时间里,美联储一直在积极提高利率,试图为高通胀降温。由于通胀压力减弱,美联储在本月初的政策会议上维持利率不变。但如果通胀率没有进一步向目标回落,美联储仍有可能采取更多行动。 鲍威尔近日表示,过去一年,美国的通胀有所下降,但仍远高于我们2%的目标。如果需要进一步收紧政策,我们将毫不犹豫地这样做。 LPL Financial首席经济学家Jeffrey Roach认为:"投资者应关注纽约联储公布的更令人鼓舞、更有力的调查。"他表示,纽约联储的调查样本基数更大,且比密歇根大学的调查更能全面反映消费者行为。 最后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消费者对美国股市在未来12个月上涨的平均预期概率下降了2.5%,至34.2%,为2022年10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即便美联储还在倔强维持“仍在考虑加息”的人设,但市场的焦点正在逐步转向 美联储终将会到来的降息 。 颇为吸引眼球的是,瑞银投资银行的策略分析师Arend Kapteyn和Bhanu Baweja,在最新报告中喊出了“ 美联储明年降息275个基点 ”的大胆预期,差不多是目前市场主流定价的接近4倍。瑞银分析师们也表示,通胀的持续下行将使得美联储 最快从3月开始降息 ,幅度也与过往典型的宽松周期类似。 (美国联邦基金利率上限,来源:tradingeconomics) 按照两位策略师的预期,经历过去一年半暴力加息525个基点后,美联储仅在明年一年时间里就要“腰斩”政策利率,而 目前市场的主流预期仅为降息75个基点,最快从明年7月开始 。 判断的依据是? Baweja介绍称,团队并没有发现能够引发这一轮的降息周期“大不一样”的因素,通胀正在迅速正常化,等到明年3月份的时候,美联储将会看到实际利率(政策利率-通胀)处在一个非常高的状态。 瑞银策略团队预期到2024年底,美联储的政策利率将回落至2.5%-2.75%区间,而到2025年初的“终点”利率则会处于1.25%。值得一提的是,瑞银团队目前仍预测 美国经济将在明年二季度滑入衰退 。 这两位分析师也表示,根据过去30年G10央行(不算日本)降息周期的行为研究,他们平均在开始降息的头15个月里调降320个基点。Kapteyn进一步表示,这一次也会是一个常规的降息周期, 这些央行降息的程度通常要比外界预期得更多 。 对于近期很火热的长端美债策略,瑞银策略师们却认为 即便美联储大幅降息,长端美债收益率的降幅并不会那么大 。Baweja预计,由于美债的发行量依然很大,所以明年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的底部大约在3.5%左右。这意味着在美联储大幅降息275个基点的过程中,十年期美债收益率只会下降100个基点。 (十年期美债收益率日线图,来源:TradingView) 市场预期并不清晰 事实上对于许多策略师而言,“美联储降息”依然是一个比较新的热门议题,这也意味着市场并不存在广泛共识。 举例而言, 摩根士丹利经济学家团队 在上周日的研报中就预期,本轮美联储的首次降息将在明年6月出现,然后是9月以及四季度开始的每一次会议。这将使得美国政策利率到2025年底降至2.375%附近。 同样在上周日, 高盛经济学家David Mericle 的预期则是,美联储要等到明年四季度开始降息,然后每个季度降一次直到2026年中。这意味着到那个时候美国政策利率仍将处于3.5%-3.75%的位置。值得一提的是,这样的降息路径,也与美联储9月颇为鹰派的点阵图类似。 (美联储9月点阵图,来源:美联储) 对欧洲央行的降息预期也“非主流” Arend Kapteyn和Bhanu Baweja也对欧洲央行的政策走向给出预期。在高呼美联储激进加息之时,他们却认为欧元区经济能够勉强避免衰退,这样能使得欧洲央行获得延后降息的空间。 他们的最新预测是, 在美联储明年3月降息后,欧洲央行将在6月跟进,同时全年仅降息75个基点 。目前的市场定价是欧洲央行最快将从明年4月开始降息,同时全年降息100个基点。
在穆迪将美国信用评级展望下调至“负面”,美国两党就支出问题持续博弈之际,前纽约联储主席、普林斯顿大学经济政策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学者比尔·杜德利警告称,由于在债务成本飙升之际缺乏解决危机的政治意愿,美国的财政状况正处于“不可持续的轨道上”。 "情况将变得更糟,因为政府债务将以比过去15年高得多的利率重新定价,"杜德利在悉尼的一次会议上通过视频电话表示。 他还指出, 随着婴儿潮一代退休,医疗保健和社会保障成本不断膨胀,这进一步令财政前景恶化 。 “我们面临的最后一个问题是政治问题。在解决问题方面,美国目前没有一个非常有效的政府。”杜德利表示。“我们绝对处在一个不可持续的轨道上。” 对美国政府财政状况及其对新债需求的持续担忧,损害了全球市场的人气。上周,30年期美债拍卖录得过去十年最差结果之一。 上周五,全球三大评级机构之一穆迪警告称,由于美国预算赤字不断扩大,该机构已将美国的评级展望从“稳定”下调至“负面”。 由于美国预算法案依旧难产,美国政府最早可能在本周陷入关门,尽管这一风险现在有所缓解。新上任的美国众议院议长约翰逊上周六公布了一项分两步实施的临时拨款法案,以避免联邦政府因资金耗尽而陷入部分停摆的境地。 美联储不太可能迅速降息 对于美国利率前景,杜德利表示,在累计升息525个基点后,美联储决策者仍在努力解决当前的利率水平是否具有足够的限制性以拉低通胀的问题。 美联储在过去两次会议上均按兵不动,这促使金融市场押注该央行将从明年年中开始降息。 摩根士丹利周日预计,美联储将在2024年6月开始降息,到2025年底,政策利率或大幅下降300个基点至2.375%。而高盛的预测相对更为保守,该行预测,美联储将在2024年第四季度首次降息,直至2026年中期总共降息175个基点,将目标利率区间降至3.5%-3.75% 美联储官员一再强调,他们并不急于降息,首要任务是继续冷却通胀。 眼下,市场焦点转向将于周二公布的美国10月CPI报告,这份报告将为美联储未来的政策走向提供更多线索。目前业内预计美国10月CPI同比增速将从3.7%放缓至3.3%,环比料从0.4%降至0.1%;10月核心CPI同比预计将维持在4.1%不变,环比料维持在0.3%不变。 杜德利补充称, 美联储不太可能像市场预期的那样迅速降息 。 “真正需要关注的是劳动力市场,”他称。“美联储可能需要劳动力市场更宽松一点,才能将工资通胀降至符合2%通胀目标的水平。”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