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608

  • 红海危机正改变石油贸易格局:大量印度柴油转向亚洲

    随着胡塞武装持续扰乱红海贸易航线,全球石油贸易格局也随之发生改变。其中,印度柴油的运输路线便受到了极大影响:大量原本应流入欧盟和英国的柴油转而运往亚洲。 本月到目前为止,从印度到欧洲的柴油运输量是2022年以来的最低水平。据Vortexa Ltd.数据显示,今年2月份的前两周,从印度到欧洲的燃油平均每天只有1.8万桶,与1月份的平均水平相比大幅下降了90%以上。 流入欧盟和英国的柴油流量大幅下降,原因是红海持续动荡引发的运费上涨,以及亚洲计划外的炼油厂维修,使得将货物运往东方的性价比要远高于运往西方。 斯巴达大宗商品(Sparta Commodities)分析师詹姆斯•诺埃尔-贝斯威克(James Noel-Beswick)表示,印度运往欧洲的燃油量大幅下跌的部分原因是上月运往西方的航运成本上升 ,而“向东方(新加坡地区)出口的经济性要比西方好得多 。” 由于胡塞武装的威胁,前往欧洲或大西洋盆地的油轮只能选择被迫绕道南非的好望角,这大幅增加了航程和成本;而如果这些油轮想要通过苏伊士运河经过,航线的风险性将大幅提高,而且需要购买极高的战争风险保险。 数据显示,今年2月的前两周,欧盟未能获得外部的柴油燃料,只有一批柴油进口到英国。而与此同时,从印度运往亚洲目的地的柴油类燃料——包括一些到沙特阿拉伯和孟加拉国的货物——在本月头两周激增。 诺埃尔-贝斯威克预测,随着套利空间提升,未来几周印度对欧洲地区的柴油出口预计有望增加。

  • 煤飞、油舞、电热!高股息巨头集体新高 红利概念再获热捧

    2月19日),高股息股再显强势,万亿权重中国海油续创历史新高,截至午间收盘,其收涨近6.5%,且盘中一度涨幅近8%。同时,陕西煤业、华能水电、国投电力等高股息股也于今日盘中录得历史最高点,此外,中国神华也再度刷新阶段新高。 注:今日上午盘中创新历史高的个股(涨跌幅、总市值数据截至2月19日午间收盘) 煤油电银人气高增,高股息股势头不减 作为万亿巨头,中国海油近期频频“大象起舞”,股价持续爆发,截至今日(2月19日)午间收盘,其年内累计上涨今年16%,月内涨幅近6.1%,远超A股同期水平。从资金面来看,其近期持续获北向资金加仓,截至2月16日数据,中国海油目前北向持股量近0.31亿股,较之去年年末增长近0.16亿股,年内增幅近104.9%,其中,中国海油本月持股量增长近0.05亿股,月内增幅近18.1%。 注:中国海油近期北向持股数量(截至2月16日数据) 除中国海油外,陕西煤业、华能水电等多只高股息股也频频活跃,并于今日上午盘中再度新高。作为防御策略之一,高股息股此前在市场调整时逆市拉升,而从节后表现来看,多只龙头今日早盘续创新高,红利方向仍受市场偏好。从板块指数上看,目前,高股息板块多跑赢市场,截至2月8日数据,煤炭板块年内涨幅位居首位,大金融、石化、公用事业、交通运输等高股息代表板块相对绩优。 注:各板块指数年内涨跌幅表现(截至2月8日数据) 红利ETF份额续增,低波方向增幅明显 受高股息股高热提振,红利相关ETF近期也持续获资金增持。筛选跟踪红利相关指数的16只ETF基金,截至2月8日数据,基金规模超100亿元且居首的红利ETF(510880)基金份额年内增长近7.7%,其2月份额继续增长,增幅达0.1%。其余ETF方面,红利低波动ETF(159549)、红利低波ETF(512890)年内份额增幅均翻倍,同时其月内增幅也分别达38%、14%。 注:红利相关ETF年内/月内基金份额变动情况(截至2月8日数据) 分类来看,红利低波方向更受资金青睐,筛选上述红利相关ETF,基金规模超5亿元的8只ETF中,跟踪红利低波、红利低波100指数的红利低波ETF(512890)、红利低波100ETF(515100)年内和月内基金份额增长明显。若以交投活跃度统计,红利ETF(510880)、中证红利ETF(515080)、红利低波ETF(512890)本月日均成交额居前,其均在3亿元以上。 注:基金规模超5亿元的红利相关ETF年内/月内基金份额变动情况(截至2月8日数据) 注:基金规模超5亿元的红利相关ETF年内/月内基金份额变动情况(截至2月8日数据)

  • 去年阿联酋黄金、铝、铜线等非石油外贸额再破纪录 中国仍为主要贸易伙伴

    2023年阿联酋的非石油对外贸易额达到了创纪录的3.5万亿迪拉姆(9530亿美元),较前一年的2.2万亿迪拉姆增长了约60%。 阿联酋外贸国务部长Thani Al-Zeyoudi 指出,该国去年的非石油对外贸易包括2.6万亿迪拉姆的商品贸易和9000亿迪拉姆的服务贸易,其中商品和服务出口额首次突破了了1万亿迪拉姆大关。 去年阿联酋 非石油商品出口额 达4410迪拉姆,同比增长16.7%,占商品贸易的比重也从2019年的14.1%提升至17.1%。黄金、铝、石油、香烟、珠宝、铜线和乙烯聚合物是该国最主要的出口商品。 同时,阿联酋 非石油进口额 飙升至1.4万亿迪拉姆,同比增长14.2% ; 转口贸易 增长近7% ,达到6900亿迪拉姆。 十大贸易伙伴 中国继续保持阿联酋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其次是印度、美国、沙特和土耳其,再次是伊拉克、瑞士、中国香港、日本和阿曼苏丹国。 阿联酋总理、迪拜酋长heikh Mohammed bin Rashid Al-Maktoum周日表示,去年阿联酋与其前十大合作伙伴的非石油贸易大幅增长了26%,其中与土耳其的贸易额增长了103.7%,占总额的5.1%。 此前,两国曾于2023年3月签署了《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CEPA)并且于9月开始执行。 其次是中国香港,双边贸易额增长了47.9%,目前在阿联酋十大贸易伙伴中排名第八。此外还有美国(增长20.1%)、中国(增长4.2%)、印度(增长3.9%)等国家。

  • IEA:今年世界石油需求增长将趋缓

    据BNAmericas网站报道,国际能源署(IEA)日前发布石油市场月度报告称,今年世界石油需求增量将从230万桶/日降至120万桶/日。 IEA预计,2024年世界石油需求量将从2023年的1.018亿桶增至1.030亿桶/日。 IEA称,今年石油需求增速变缓是延续去年第四季度已经出现的趋势。 报告认为,中国、印度和巴西今年将继续“主导增长”,而经合组织(OECD)由于经济放缓,其需求增长“微弱”。 中国需求将创历史新高,尽管去年第四季度环比“骤降”50万桶/日。 报告还显示,今年1月份世界石油产量下降140万桶/日,原因是北极强风暴使得北美生产瘫痪了几天,以及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和盟友(OPEC+)“新自愿减产”30万桶/日。 该机构指出,另外一个因素是中东“敌对行动加剧”。 IEA上个月警告,红海航运风险“高”,将引发供应问题以及欧洲市场价格上涨。 IEA在报告中称,“从红海绕行的油轮堵塞了亚欧供应链,减少了运往大西洋的输送量”。 然而,创纪录的美国、巴西、圭亚那和加拿大开采量将帮助扩大非OPEC+供应量,今年将新增160万桶/日,尽管低于2023年240万桶/日的增量。 初步数据显示,1月份,世界石油储量减少了6000万桶,陆上石油储量降至2016年以来的新低。 “考虑到地缘政治风险上升以及全球石油储备水平不高,(生产)略微过剩有助于抑制市场波动”,IEA指出。 该机构还强调,由于中东冲突和北美生产中断,1月份原油价格出现上涨。 例如,布伦特原油1月份上涨了5美元/桶,为去年9月份以来首次月度上涨,报告编写时价格为83美元/桶。 IEA报告显示,去年12月份至今年1月份,俄罗斯石油出口稳定在770万桶/日,但由于价格上涨,同期出口额增长了1.7%。 俄罗斯原油价格在1月初时为60美元/桶,月底为66美元/桶,但在2月份跌至61美元/桶。 报告警告,最近乌克兰对俄罗斯炼油厂和其他石油设施的攻击如果不能及时修复将产生“严重”影响。

  • 商品贸易巨头托克再踩坑 镍事件后又面临蒙古业务的巨额亏损

    据媒体报道,知情人士透露,托克集团在蒙古的石油活动正面临巨额亏损,这家全球最大的大宗商品交易商之一又一次受到打击。知情人士说,托克在过去几个月发现了其蒙古石油业务存在的一个问题。其中几位知情人士说,这可能导致数亿美元的损失。 托克发言人表示,该公司最近与蒙古的石油产品客户就债务偿还时间表达成了一致。“多年来,我们一直在蒙古进行石油和金属贸易。我们在成功从新兴市场的同行那里收回债务方面有着良好的记录,”该发言人表示,但拒绝就风险敞口的规模置评。就在几乎一年前,托克披露自己是一宗大规模镍欺诈案的受害者,并损失了逾5亿美元。

  • 美银:石油需求增速或已见顶 未来六年增幅将远不及过往

    美东时间周二,美国银行发布报告中称,尽管未来几年石油需求仍将增长,但由于技术进步和转向替代燃料等因素,石油需求的增长速度可能已经见顶。 未来六年石油需求增速将放缓 美国银行大宗商品策略师弗朗西斯科·布兰奇(Francisco Blanch)为首的分析师预测,在全球石油需求从疫情低点大幅反弹后,从现在到2030年,全球石油需求的增长速度将放缓。 2023年第三季度,全球石油需求达到创纪录的1.03亿桶/日,相较于2020年疫情期间能源需求萎缩时的9200万桶/日大幅增长。但美国银行预计,未来六年间,石油日需求净增幅预计只有约370万桶。 布兰奇团队在报告中写道:“如果按年平均增长60万桶/日计算,到2030年石油需求的增长速度应该只是过去三年的一小部分。” 该团队认为,尽管在航空、化工和海洋运输等难以脱碳的行业,石油需求预计仍将有明显增长。然而,随着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38个成员国出现能源效率提高、人口老龄化和收入增长放缓的大趋势,应该能够抵消上述高碳行业能源需求的增幅。 全球多数经济体的石油需求增长乏力 美国银行预测,随着电动汽车的蓬勃发展,中国的石油消费将在2030年左右见顶。 同时,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也将导致石油需求增速放缓。 此外,美国、欧洲和一些亚洲国家在内的发达经济体正准备引领替代能源的潮流,同时这些国家人口结构的变化也将对石油需求的持续增长构成挑战。 美国银行认为, 纵观全球,只有印度仍将是增长最快的主要石油市场。 布兰奇表示:“无论如何,实现净零排放的最终目标不会改变。而且可再生能源价格也在逐步下降,相较于传统燃料能源越来越具备竞争性…… 到2030年以前,石油消费量可能会持续增长,但石油需求增速可能已经见顶 。”

  • 原油供应危机将至?巴菲特爱股西方石油:2025年供需将会逆转

    全球原油储量正在告急,原油的供应危机将至?“股神”巴菲特重仓押注的西方石油公司最新指出,到2025年底,石油市场的供需情况将发生逆转,而未来几年的石油供应将非常短缺。 西方石油公司首席执行官Vicki Hollub在周一(2月5日)接受采访时表示, 由于全球无法足够快速地更新现有的原油储量,到2025年底,石油市场将面临供应短缺 。 Hollub指出,目前,全球约97%的原油都是在20世纪发现的。而 在过去十年中,全球生产的原油中只有不到50%被补充上。 。 她在Smead投资者绿洲会议上阐明了目前现状,她指出,“我们现在的情况是, 几年后我们的供应将非常短缺 。” 供应缺口 Hollub指出,目前总体来看市场供过于求,美国、巴西、加拿大和圭亚那的石油产量创下历史新高,而部分地区经济疲软打压了需求。因此,尽管目前中东地区正在发生地缘冲突,油价还是被压低了,WTI原油期货和布伦特原油期货在2023年全年下跌逾10%。 然而,原油价格的下跌却掩盖了一个事实, 全球原油的供应缺口已经达到了创纪录水平 。 根据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今年1月时的预测,随着全球经济的强劲增长,2025年全球石油需求将增加180万桶/日,而非欧佩克国家的原油供应将增长130万桶/日。这一预测暗示,除非欧佩克放弃目前的减产计划并提高自身产量,否则全球将出现供应短缺。 Hollub同样表示, 到2025年底,供需前景将发生逆转 ,“市场正在失去平衡, 短期内是需求问题,但从长期来看是一个供应问题 。” 这并不是Hollub第一次指出原油市场的供需问题。在上月的达沃斯经济论坛上,Hollub指出,由于对原油的勘探活动将滞后于需求增长,从2025年起,全球将出现原油供应短缺。 Hollub当时指出,在20世纪下半叶的大部分时间里,石油公司发现的原油储量大约是全球需求量的5倍,但近几十年来,这一比例直线下降,目前仅有约25%。 一直以来,Hollub都在警告称,随着老油田的衰落,世界需要新的资源、新的投资和新的产能来维持当前的供应水平。 今年以来,全球基准原油价格上涨了1%以上,本周一(2月5日),WTI收于每桶72.78美元,布伦特原油收于每桶77.99美元。Hollub去年12月时预计,到2024年,西德州中质油的平均价格将在80美元左右。

  • 惠誉:地缘政治再次成为大宗商品最大风险 石油、铜和铝等需求增长可能在2024年放缓

    据外电2月5日消息,惠誉(Fitch)周一在一份报告中称,地缘政治和政治(事件)将成为2024年大宗商品的最大风险。 报告称,包括石油、铜和铝在内的全球大宗商品需求增长可能在2024年放缓。 报告预计大多数大宗商品的地缘政治价格溢价将持续。预计美国液化天然气出口设施审批暂停不会影响2024年全球液化天然气供应。 惠誉还表示,2024年,全球铜供应将受到Cobre Panama铜矿暂停运营的影响。

  • 国家发改委:1月31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均提高200元

    1月31日,国家发改委消息,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自2024年1月31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标准品,下同)每吨均提高200元。 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公司及其他原油加工企业要组织好成品油生产和调运,确保市场稳定供应,严格执行国家价格政策。各地相关部门要加大市场监督检查力度,严厉查处不执行国家价格政策的行为,维护正常市场秩序。消费者可通过12315平台举报价格违法行为。 附:各省区市和中心城市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

  • 看衰全球石油需求前景?沙特阿美搁置产能提升计划

    当地时间周二(1月30日),全球最大的石油巨头沙特阿美表示,其最大产能将维持在1200万桶/日,而不是提升至1300万桶/日。 沙特阿美自称,公司是在沙特能源部的要求下做出这一决定的,但该公司没有透露沙特政府这样做的原因。沙特阿美表示,将在3月份公布2023年全年业绩时更新其资本支出指引。 沙特目前的产能上限为1200万桶/日,实际日产量约为900万桶。此前,沙特宣布了多轮减产措施,以支撑国际油价。 2020年3月,沙特能源部曾要求沙特阿美在2027年之前将产能提高到1300万桶/日。自那以来,沙特阿美已经投入了数十亿美元资金用于扩产。 随着沙特阿美突然搁置提升产能的计划,市场对全球石油需求前景的担忧加剧。 新加坡能源咨询公司Vanda Insights创始人Vandana Hari表示:“这是迄今为止最明显的迹象,表明沙特正在下调对未来几年全球需求增长的预期。”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上月发布的年度报告,2023年全球石油需求预计增加230万桶/日至1.017亿桶/日;2024年,由于主要经济体的GDP增长仍将低于趋势水平,全球石油需求增长将大幅放缓,增量降至110万桶/日。 咨询公司Energy Aspects研究主管Amrita Sen表示,市场现在并不需要沙特达到1300万桶/日的产能,因为在欧佩克(石油输出国组织)集体减产后,沙特有了充足的产能闲余。 维持额外的闲置产能成本高昂,尤其是在未来石油需求可能随着能源转型进一步放缓的情况下。尽管石油仍然是沙特的经济支柱,但该国正在扩大天然气、化工和可再生能源的投资。 一位熟悉沙特转型计划的人士透露,这三类企业有望从因石油产能扩张搁置而节省下来的资金中分一杯羹。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