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9362

  • 电池厂抢矿 矿企造电池:电池新能源产业链布局提速

    自去年以来,锂矿及碳酸锂的供需动态及市场价格就一直是电池产业链企业持续关注的焦点。因原材料价格上涨引发的抢矿大战也在持续上演:车企开启自造电池模式,接连下场采矿;电池头部企业频频出手布局上游资源;正极材料供应商也在加速向上游延伸……  可以说,下游企业向上“挖矿”已渐成常态,与此同时,电池网注意到,上游资源端企业也已悄然进入电池制造领域,开始吃起“电池饭”。  “电池饭”开吃   经电池网梳理发现,在资源端“造电池”的队伍中,锂矿巨头赣锋锂业是最早入局的企业之一,电池业务已初显锋芒。11月23日,公司公告,在增资近27亿后,公司控股子公司赣锋锂电分拆上市提上日程。赣锋锂电最早起步于2011年,业务覆盖消费类电池、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固态电池等领域。赣锋锂业半年报显示,赣锋锂电目前有五个正在筹划及建设中的锂电池项目,其中三个位于江西新余,另外两个分别位于广东惠州和重庆两江新区。  在产能方面,安信证券报告显示,赣锋锂电已建7GWh产能,其2021年投产的3GWh产线可以满产,新建成的4Gwh产线还在调试;预计规划的2GWh第一代固态电池产能将逐步释放。 日前,赣锋锂业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也表示,截止2022年6月30日,锂电池系列产品占公司营业收入比重为13.02%。值得关注的是,在2021年年报中,赣锋锂业就曾提出,希望跻身全球锂电池行业第一梯队。  此外,碳酸锂生产商永兴材料也于近日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湖州永兴锂电池技术有限公司超宽温区超长寿命锂离子电池项目全面投产。超宽温区超长寿命锂离子电池项目建成投产后,公司锂电新能源业务将从上游原材料制备跨入下游锂离子电池制造的核心领域,极大地延伸了新能源领域的产业链,实现了新的跨越式发展。  除了现有锂电产业的企业,铁矿巨头大中矿业也跨界开启电池制造之路。据悉,大中矿业去年刚刚登陆深交所主板,公司切入电池新能源领域直接双管齐下,同时布局资源端与电池制造端。11月23日,公司公告,联手国城控股、上海锦源晟、景成投资拟在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豪掷200亿打造锂电全产业链“低碳”产业园区。其中,八个建设项目就包括10GWh锂电池制造项目、电池PACK和公共储能电站投资项目。而在20天前,大中矿业160亿元含锂多金属露天矿采选、碳酸锂及电池项目刚刚落地湖南郴州临武县,其中,仅锂电池生产项目就涉及投资金额100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区别于大中矿业直接入局锂电池生产制造,天齐锂业和盛屯矿业则选择了不同的路径参与电池环节,两家公司分别作为基石投资者参与了中创新航香港IPO,在股权层面与动力电池生产商深度绑定。  “全面布局”提速  电池网注意到,相较于之前锂盐企业布局矿端资源、负极材料加码石墨化产能、电解液添加剂及溶剂延伸电解液产品等细分领域内部的一体化布局,今年以来,像上游资源企业开吃“电池饭”等锂电行业向下、向上游环节延伸的“纵向一体化”布局明显增多,部分先行者已开始谋求全产业链的业务布局。其中逻辑,仅从本月部分公司官宣的动态就可窥一二:  11月18日,混动电池生产商科力远公告,拟通过股权转让及增资认购等方式,将宜春力元打造成为新材料总部,同时,公司还计划3.5亿元收购矿业公司部分股权,获得上游4处锂矿优质资源,实现构建锂电全产业链目标。  11月15日,电解液添加剂上市公司华盛锂电公告,拟与控股子公司华赢新能源合资设立子公司,12.6亿元投建“年产20万吨低能耗高性能锂电池负极材料项目”。  11月15日,艾迪精密公告,公司以1.2亿元收购亿恩新动力科技(山东)有限公司,全面推进电机、电控、电池、储能等相关产品及核心技术的开发,协同工程机械等相关产业的电动化转型,完善公司产业布局。  11月7日,东阳光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狮溪煤业拟携手车企旗下公司广汽零部件有限公司、遵义能源矿产(集团)有限公司,在贵州省遵义市从事相关矿产地质勘查和矿产资源的投资管理经营。  11月7日,蜂巢能源达州锂电零碳产业园项目开工。据了解,该产业园总投资规模约170亿元,规划建设内容包括磷酸铁锂和无钴正极材料生产线,磷酸铁锂前驱体和电解液生产线,电池回收拆解生产线和相关配套设施。  11月3日,中伟股份公告,拟与欣旺达战略合作,共建冰镍、锂资源产线。  上述动态无一不说明,锂电产业链企业正向上、或向下、或双向伸开业务“触手”,全产业链布局加码提速。  不仅是产能方面的布局,近期资本方面的动态亦是如是:岚图汽车完成近50亿元A轮融资,投资方里,赣锋锂业赫然在列;盛新锂能23亿元定增获批,比亚迪全额认购。  结语 “有锂走天下”。下游车企、动力电池及中游材料企业“向上游”渐成趋势,上游资源端“向下游”也水到渠成。  但也有业内人士分析,电池制造是重技术、重资产行业,上游入局还需警惕技术、生产工艺、客户市场开拓等关键因素是否匹配。 无论是向上走,还是向下游开拓,纵向布局看中的是成本压低带来的利润增厚。但值得关注的是,全产业链挑战性也不小,资本开支多、管理半径长、内控压力大,也考验加码企业的整体运营管控及融资能力。 综合来看,电池新能源产业链纵向布局正快马加鞭,但要想取得长效发展,投资还需谨慎,量力而为。

  • 锂离子电池产业链材料环节对锂盐单耗大盘点!【SMM分析】

    SMM11月25日讯:2022年“锂价”长期占据锂离子电池产业链关键词热搜榜。价格受供需、成本、利润影响,供需起决定性作用。从下图锂产业链图知,在锂离子电池产业链中,对锂盐的需求主要来自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以电解液中主流溶质六氟磷酸锂的生产需要消耗碳酸锂/氢氧化锂。 正极材料主要包含钴酸锂、三元材料(镍钴锰酸锂、镍钴铝酸锂)、磷酸铁锂、锰酸锂。据SMM调研,正极材料以及六氟磷酸锂对于锂盐的单吨生产消耗系数经验值盘点如下: 钴酸锂:生产一吨钴酸锂消耗电池级碳酸锂0.42吨; 三元材料:生产一吨5系及5系以下的三元材料消耗电池级碳酸锂0.43吨,生产一吨6系及6系以上的三元材料消耗电池级氢氧化锂0.47吨。其中6系材料由于技术路线不同,部分6系材料生产用电池级碳酸锂,部分6系材料生产用电池级氢氧化锂; 磷酸铁锂:生产一吨磷酸铁锂消耗工业级/电池级碳酸锂0.25吨; 锰酸锂:生产一吨锰酸锂消耗工业级碳酸锂0.25吨; 六氟磷酸锂:外采碳酸锂生产六氟的路线中,生产一吨固态六氟消耗工业级碳酸锂0.28吨;外采LiF生产六氟的路线中,生产一吨LiF消耗工业级碳酸锂1.6吨。 在企业实际生产中,由于各家采用的工艺路线不同,对于锂盐的单耗系数会上下浮动!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唐鹏 021-51666749 马睿 021-51595780 杨玥 021-51666856 袁野 021-51595792 靳怡 021-51595796 冯棣生 021-51666714 徐颖 021-51666707 吕彦霖 021-20707875 柳育君 021-20707895

  • 本周电钴由涨转跌 六氟磷酸锂单周跌去1.4万 | “天价锂矿”拍卖4亿触发熔断 一天后将再开拍【新能源产业一周要闻】

    价格及基本面分析 【新能源产业周度观察:收储传闻消退 电钴由涨转跌 碳酸锂小跌500元依旧不减市场抢矿热情!】 本周钴锂市场依旧十分热闹,虽然反映在现货报价上,锂方面报价暂无太大波动,但是钴市场在本周却扭转了此前涨势,甚至在本周最后两个交易日回吐了前两个交易日的涨幅,钴盐方面,硫酸钴更是以高达5%的跌幅首当其冲…… SMM整理了本周钴锂市场颇受关注的几个产品的报价变动情况....... 》点击查看详情 【SMM分析:梯次利用电池定价初探】 11月16日晚,工信部发布拟公告的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公开征求意见,即针对第四批动力电池回收白名单企业的征求意见,意见共涉及企业41家。其中梯次利用牌照企业27家,占比高达约66%,国家对于“先梯次,后再生” 的综合利用思路进一步强调,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在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具有较好的环境效益。那么,梯次利用电池又该如何计价?价格是否具备一定的经济性?本文SMM将初探梯次利用定价模式及未来价格展望....... 》点击查看详情 【SMM分析:需求偏弱运行  原料价格下降带动六氟价格回调】 据SMM数据显示,近日六氟磷酸锂价格下跌,目前均价27.5万元/吨,据SMM调研了解,近期六氟磷酸锂价格下跌主因其原料端PCl₅市场供应增加,价格快速回落导致。从原料端来看,10月底随着PCl₅龙头企业宏达投产以及山东汉峰8月投产的项目爬坡,市场上的PCl₅供应量增加明显,价格快速回落。虽然目前LiF及碳酸锂价格依旧维持在此前高位附近,但是在PCl₅价格回落的带动下,六氟磷酸锂的成本较之前有所下降....... 》点击查看详情 官方消息 【两部门:严格查处锂电产业上下游囤积居奇、哄抬价格、不正当竞争等行为】 工信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发布做好锂离子电池产业链供应链协同稳定发展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到,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引导上下游企业加强对接交流,推动形成稳定高效的协同发展机制。鼓励锂电(电芯及电池组)生产企业、锂电一阶材料企业、锂电二阶材料企业、锂镍钴等上游资源企业、锂电回收企业、锂电终端应用企业及系统集成、渠道分销、物流运输等企业深度合作,通过签订长单、技术合作等方式建立长效机制,引导上下游稳定预期、明确量价、保障供应、合作共赢。落实《“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等要求,完善废旧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提高综合利用水平。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严格查处锂电产业上下游囤积居奇、哄抬价格、不正当竞争等行为,维护市场秩序。 》点击查看详情 【三部门:进一步扩大汽车消费 完善废旧动力电池等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 11月21日,工信部等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巩固回升向好趋势加力振作工业经济的通知》,其中提到,要深挖市场潜能扩大消费需求。进一步扩大汽车消费,落实好2.0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阶段性减半征收购置税、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延续等优惠政策,启动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城市试点。 》点击查看详情 【陕西省发改委发布进一步提升陕西省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 意见提到,因地制宜布局充电站,扩大网络覆盖范围,对于具备条件的商超、酒店、医院、写字楼、学校、公园等既有公共场所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速度,提升公共充电服务保障能力。对于新建公共停车场所,具备充电设施安装条件的车位不低于25%,建成的充电车位不低于10%。鼓励充电运营企业通过新建、扩建、改建、迁移等方式,及时对充电设施进行更新换代,逐步提高快充桩占比。 》点击查看详情 【云南昆明:重点发展储能电池产业 支持做大做强新能源电池终端产品】 昆明市人民政府印发昆明市“十四五”工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文件指出,明确新能源电池发展方向。在新能源电池领域,大力发展动力电池和消费电池产业,重点发展储能电池产业;在新能源电池材料领域,重点发展磷酸铁锂、磷酸锰锂、磷酸锰铁锂、三元(镍钴锰)等正极材料产业,加快布局生产石墨、氧化亚硅、电解液、隔膜、铜箔、铝箔等材料。充分利用锂、锰、镍、铜、硅、铝、磷、石墨等矿产资源,增强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提升关键基础原材料供应链稳定性。培育引进电池模组和电池包组装生产线,支持做大做强新能源电池终端产品。 》点击查看详情 【贵州新能源电池及材料研发生产基地建设规划征意见】 昨日,贵州省工信厅发布关于对《新能源电池及材料研发生产基地建设规划(2022-2030年)(征求意见稿)》(下文简称《意见》)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意见》中提到,到2025年,形成年生产动力电池120GWh,正极材料及其上游原材料600万吨,负极材料及其上游原材料80万吨,隔膜15亿平,电解液及其上游原材料45万吨,电池回收规模40万吨以及配套的其他辅材等,力争实现规上工业产值达到5000亿元以上。 》点击查看详情 【贵州:加大新能源汽车促销力度 深入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以旧换新活动】 11月24日,贵州省发改委发布等六部门发布关于印发《贵州省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的通知。其中提到,要大力发展绿色交通消费。加大新能源汽车促销力度,合理引导消费者低碳乘车、用车,深入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以旧换新活动。推动健全农村运维服务体系。 》点击查看详情 【7家锂电领域企业入围!工信部公布第四批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名单】 11月22日,工信部公布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名单(第四批),7家电池及材料领域企业及1家新能源车企入围。 》点击查看详情 上游矿端 【开拍22分钟之后 曾经的”天价锂矿“斯诺威股权拍卖价飙升至4亿触发熔断!】 11月25日10:00整,万众瞩目的四川雅江县斯诺威矿业54.2857%股权拍卖正式开拍,开拍短短22分钟之内,便有高达26次出价,并在第26次拍卖出价4亿之后直接触发熔断机制,结束本轮拍卖。下一轮拍卖将于1天后重新开拍,保证金提升至8000万,起拍价4亿元加价幅度为加价幅度上调至200万元或200万元整数倍,封顶价6亿元。对于后续拍卖结果,SMM将持续关注........ 》点击查看详情 【雅化集团子公司拟1.45亿间接拥有4个锂矿矿权控制权 对应氧化锂储量约15万吨至50+万吨】 11月24日,雅化集团发布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雅化国际拟收购中非实业两个全资子公司70%的股权,并间接拥有纳米比亚达马拉兰矿区四个锂矿矿权70%的控制权。该项目收购股权的对价总额不超过1.45亿美元....... 》点击查看详情 【天宜锂业获成都巴莫约3.6万公吨氢氧化锂订单 拟竞拍斯诺威股权】 11月24日,天华超净子公司天宜锂业与成都巴莫签署了《2023-2025年战略合作协议书》,天宜锂业2023年-2025年出售氢氧化锂的总数量合计36000±10%公吨。同日,天华超净董事会同意子公司天宜锂业参与斯诺威的股权竞拍,并授权公司管理层参与斯诺威公司的股权竞拍。 》点击查看详情 【盛讯达:拟收购宇瑞科技80%股权并增资、将间接持有蔡家锂矿和南阳山锂矿48%权益】 盛讯达(300518.SZ)公布,公司拟以现金方式收购卢氏县宇瑞科技有限公司(“宇瑞科技”)80%股权,交易价格800万元,并向卢氏县宇瑞科技有限公司增资14720万元。卢氏县宇瑞科技有限公司持有河南光宇矿业有限公司(“光宇矿业”)60%股权,光宇矿业持有河南省卢氏县官坡镇蔡家锂矿和南阳山锂矿100%权益..... 》点击查看详情 【大中矿业:联合投资主体拟200亿元共同投建锂电“低碳”产业园等项目】 大中矿业公告,公司、国城控股、上海锦源晟、景成投资(统称为“联合投资主体”)拟在赤峰市、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就锂矿等资源开发、新能源产业开发、共同投资建设锂电“低碳”产业园等项目。产业园区拟建设八个项目:投资约20亿元建设4万吨/年碳酸锂项目;约20亿元建设4万吨/年锂盐项目;约70-80亿元建设新能源电站开发项目;约46亿元建设25万吨/年磷酸铁、磷酸铁锂项目;约40亿元建设10万吨/年人造石墨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约20亿元建设10GWh锂电池制造项目;电池PACK和公共储能电站投资项目;充换电站投资项目。 》点击查看详情 【中矿资源回复津巴布韦锂矿传言:不影响我公司津巴布韦bikita矿山的精矿出口】 在继加拿大要求中国三家企业剥离在加拿大锂矿资产的消息之后,近期,市场上又有传言称,津巴布韦或将在几天内公布一项禁止出口原锂矿石法律的传闻,一时间,引得不少业内投资者的关注。考虑到中矿资源在津巴布韦有锂矿布局,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对中矿资源评论称核实关于津巴布韦禁止锂矿出口问题,对此,中矿资源表示,津巴布韦针对目前津巴布韦兴起的不规范的锂矿开采行为做出了相关决定,不影响我公司津巴布韦bikita矿山的精矿出口 。 》点击查看详情 【赣锋锂业:位于阿根廷的Cauchari-Olaroz锂盐湖项目预计今年年底至2023上半年逐渐释放产能】 赣锋锂业在互动平台回复称,公司位于阿根廷的Cauchari-Olaroz锂盐湖项目正在建设中,预计2022年底至2023上半年逐渐释放产能。 【传言确认!天华超净称子公司拟参与斯诺威公司股权竞拍】 天华超净公告,董事会同意子公司天宜锂业参与雅江县斯诺威矿业发展有限公司(简称“斯诺威公司”)的股权竞拍。同日公告,子公司天宜锂业与成都巴莫签署了《2023-2025年战略合作协议书》,天宜锂业2023年-2025年出售氢氧化锂的总数量合计36000±10%公吨。 》点击查看详情 【一个月累计斥资近400亿!200亿铁矿龙头加码锂矿布局】 总市值240亿元的国内铁矿石行业龙头企业大中矿业盘后公告,与国城控股、上海锦源晟、景成投资组成的联合投资主体拟在赤峰市克什克腾旗投资约200亿元,打造锂电全产业链“低碳”产业园区。 》点击查看详情 【吉翔股份:计划引入机构投资人 择机考虑对上游锂矿的投资】 得益于6月底永杉锂业“年产4.5万吨锂盐项目一期项目”如期全线贯通并实现销售,今年前三季度吉翔股份(603399.SH)业绩大增。在11月22日举行的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杨峰表示,“三季度毛利率较高,主要还是因为前期公司库存锂矿成本较低,未来公司将致力于构建稳定锂矿原料采购渠道。 》点击查看详情 【金圆股份:受到疫情影响 装车的精制碳酸锂运至格尔木和锂锂业加工厂进程有所滞后】 金圆股份11月18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受到疫情影响,装车的精制碳酸锂运至格尔木和锂锂业加工厂进程有所滞后。待疫情缓和后,公司将积极推进精制碳酸锂的加工提纯进度,力争早日形成销售。 中游电池企业 【SMM专题:别只盯着锂矿了!“千亿规模”的回收市场 已被上市企业争相哄抢!】 当前锂资源紧缺已成行业共识,在锂价高企的背景下,除了继续加快国内锂资源的开发,回收行业也开始悄然兴起,并早已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为稳定锂盐价格,推动锂电产业链健康发展,工信部等多部门也屡屡提及完善废旧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的重要性。仅是在近期,便有不少有关废旧电池回收的相关政策发布........ 》点击查看详情 【产能规划已超6TWh!动力电池面临产能过剩风险】 “2023年中国本土市场的新能源汽车增速很可能会下降,加上动力电池企业新建产能释放,随之电池供应一定会过剩。”实际上,不止王子冬,亿纬锂能董事长刘金成日前也在公开场合表示,电池全产业链预计最晚后年出现产能过剩。而再早一些,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曾于今年3月公开预测,2025年中国电池产能将面临过剩局面。 》点击查看详情 【10月中国市场装机量 TOP10排名再生变】 数据显示,今年10月,中国市场新能源汽车销量71.4万辆,同比增长81.7%;1-10月,中国市场新能源汽车销量已经达到528万辆,同比增长1.1倍,新车渗透率已达24%,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超600万辆毫无悬念。受新能源汽车热销和单车带电量增长,动力电池装机量也水涨船高。 》点击查看详情 【SMM新能源峰会】 浙江华友循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威乔提到,据中汽协数据显示,到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完成超过300万辆,是2015年10倍以上,原来预期2022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480万辆,目前应调整到550万辆以上,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将达到25%左右。1-10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548.5万辆和528万辆,同比均增长1.1倍,市场占有率达到24%。预计2022年产销将达到700万辆。蓬勃发展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也带来了庞大的退役电池数量,预计未来10年退役动力电池规模将持续增长。据国内咨询机构统计:2022年,国内累计退役的动力电池规模或可达到30万吨(约40Gwh),到2026年累计退役量约70万吨(约100Gwh),到2030年,我国的动力电池预期将为230万吨(约380Gwh)。 》点击查看详情 【锂电领域境外发行GDR再扩容!电解液头部公司拟赴瑞交所上市】 包括天赐材料在内,在锂电需求持续旺盛背景下,为推进国际化战略,锂电产业已有13家上市公司先后公告筹划发行GDR,涉及锂电池、上游原材料、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设备等多个领域。 》点击查看详情 【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将分别与宝马沈阳电池中心合作 提供电芯】 在继国内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后,宝马集团位于沈阳的动力电池中心也将与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合作,从后者采购电芯。就在前不久的11月11日,宝马集团宣布将投资100亿元人民币用于沈阳动力电池中心的扩产。 【亿纬锂能:与恩捷股份的合作项目未受影响】 亿纬锂能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与恩捷股份的合作项目未受影响,进展正常;双方按既定计划正全力推进16亿平方米湿法锂离子电池隔离膜和涂布膜项目的建设。 【赣锋锂业:拟筹划控股子公司赣锋锂电分拆上市】 赣锋锂业公告,董事会同意公司启动赣锋锂电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分拆上市的可行性方案论证工作,并授权公司及赣锋锂电管理层根据赣锋锂电经营情况和相关法律法规适时推进赣锋锂电分拆上市工作。 》点击查看详情 【万顺新材:全资孙公司与宁德时代签订合作框架协议】 万顺新材公告,公司全资孙公司安徽中基与宁德时代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在2023年1月1日至2026年12月31日期间,安徽中基承诺向宁德时代供应锂电铝箔,最低供货量合计为32万吨。 》点击查看详情 【多氟多:钠离子电池已有小批量成品下线 正在进行各类评测】 多氟多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锂离子电池现有产能满负荷生产,现正推进新增产能释放。钠离子电池已有小批量成品下线,正在进行各类评测。公司正在与下游意向客户积极接洽,加快推进钠离子电池规模化生产。 【贝特瑞:终止投建生产高性能锂离子电池项目事项】 贝特瑞公告,此前公司公告,下属子公司贝特瑞纳米拟与襄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署《项目进区协议》,拟在襄阳高新区内投资建设生产高性能锂离子电池项目的事项。由于上述《项目进区协议》约定的项目地点位于襄阳高新区汽车工业园原北京国能电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属子公司征用地块,该项目用地和土地上厂房存在瑕疵,导致贝特瑞纳米及湖北贝能无法使用该项目地块以及标的设备,项目协议的目的已不能实现。近日,经友好协商,贝特瑞纳米与襄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解除了上述《项目进区协议》。 【厦钨新能:拟投资建设年产2万吨磷酸铁锂项目】 厦钨新能公告,拟通过设备的采购安装,在雅安厦钨新能实现新增2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能,本项目计划新增总投资4.44亿元。 》点击查看详情 【国轩高科与VinES合作越南首个LFP电池工厂开工】 国轩高科与越南VinGroup合作的电池工厂11月18日 在越南河静经济开发区正式开工。该项目一期规划年产能5GWh,是越南第一个磷酸铁锂电池工厂,预计2023年末投产。越南VinES-Gotion河静电池工厂,由国轩高科及越南VinGroup集团旗下VinES共同投资,其中国轩高科持股51%,VinES持股49%,是越南首个磷酸铁锂电池制造工厂。 【林洋能源:逾13亿元转让山东林洋股权 年产10GWh储能电池项目投产】 林洋能源公告,当日,公司与亿纬锂能(300014)全资子公司设立的合资公司亿纬林洋建设的年产10GWh储能电池项目第一条产线已完成设备安装调试并正式投产。项目共有三条产线,将陆续完成调试投产。另外,公司拟将全资子公司山东林洋100%股权转让给中电投新农创,转让对价13.07亿元,涉及装机容量合计约380MW。此次出售电站容量占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公司自持电站的比例约27%,交易预计增加税前净利润额约2.08亿元。 【越南Vingroup与国轩高科合作 总投资2.75亿美元开建越南首座磷酸铁锂电池工厂】 越南最大民营企业集团Vingroup 18日发布声明,宣布旗下电池制造与研发公司VinES Energy Solutions与国轩高科在越南河静省永安经济区的合资工厂破土动工,将生产磷酸铁锂电池,主要用于电动汽车电池和储能系统(ESS)。该项目总投资近6.33万亿越南盾(约合2.75亿美元),占地14公顷,设计年产能为5GWh,预计2024年第三季度开始大规模生产,将成为越南首座磷酸铁锂电池工厂。 【中信证券:南美盐湖新建项目进度不及预期 锂价高位运行的时间或超出预期】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得益于下游需求持续旺盛,22Q3南美盐湖锂企业的产品售价高位运行,经营业绩持续增长。南美盐湖新建项目进度不及预期,锂价高位运行的时间或超出预期。海外锂资源开发难度加大,本土锂资源的重要性不断提升。建议关注布局南美盐湖资源的企业和拥有国内锂资源布局的企业。 【比亚迪:近期对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的传言均为不实信息】 针对市场有关比亚迪在相关电池领域动作的传闻,比亚迪官方表示,“近期对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的传言,经向公司确认后,均为不实信息”。近日,行业盛传“比亚迪全固态锂电池在重庆生产即将装车试验”、“比亚迪钠电也开始进入电池工况测试阶段”等消息。 【中国能建新能源与储能项目集中开工 总投资近117亿元】 近日,中国能建举行2022年第二批工程建设项目集中开工(奠基)仪式,此次集中开工(奠基)共6个项目,总投资近117亿元,总装机容量2055兆瓦。 》点击查看详情 【多家公司获上亿融资!电池回收成资本“宠儿”!】 今年下半年,电池回收及相关企业经济价值逐渐凸显,频频宣布完成大额融资,投资者不乏蔚来、陕西汽车、蜂巢能源等车企及电池厂身影。 》点击查看详情 【宁德时代入选全球电池联盟董事会 成为唯一入选的中国企业】 近日,全球电池联盟(GBA)宣布宁德时代入选新一任董事会,任期为2023年4月至2024年12月。宁德时代是唯一入选全球电池联盟董事会的中国企业,同时也是该联盟监督委员会成员。 》点击查看详情 【年产能20GWh!比亚迪又一动力电池基地落户浙江温州】 据悉,比亚迪新能源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将落地浙江温州永嘉县桥头镇,规划年产能20GWh。该项目拟生产的动力电池采用目前极具潜力的电池技术之一,预计2024年实现第一条产线投产。 》点击查看详情 【公开表态尚难安抚投资者?恩捷股份“高管涉案”或累及江西基地、定增项目】 近日,一则正副董事长被公安机关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消息,让国内电池隔膜巨头恩捷股份(002812.SZ)陷入漩涡之中,尽管公司再三公开表示目前生产经营一切正常,但仍无法完全安抚市场和投资人士的悲观情绪,事发两日总市值蒸发超200亿。》 点击查看详情 【国轩高科越南电池合资工厂破土动工】 据媒体报道,越南最大的私营企业集团Vingroup的一家新电池厂已破土动工,当前,该集团正寻求在越南本土建立自己的电动汽车供应链。该电池工厂位于越南中部河静省,是Vingroup子公司VinES Energy Solutions和中国电池生产商国轩高科的合资企业,其中国轩高科持股51%,VinES持股49%。 》点击查看详情 【亿纬锂能又成立两家新公司 涉及电池制造和材料制造等领域】 近日,亿纬锂能又成立两家新公司,涉及电池制造和材料制造等领域。企查查显示,11月22日,沈阳亿纬锂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沈阳亿纬”)成立,注册资本1亿元,法定代表人物为李沐芬,由亿纬锂能100%控股。该公司经营范围包含电池制造;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新能源原动设备制造;蓄电池租赁等。 》点击查看详情 【远景动力再拿日本车企电池订单】 11月22日,马自达公司发布中期经营计划及2030年业绩目标,更新了电气化战略及规划,将在全球范围内推出纯电动车,并透露了其最新的电池供应规划。计划显示,马自达已同远景动力达成供应协议,以在增加日本国内电动汽车产量的同时,确保电动汽车电池的稳定供应。 》点击查看详情 【超越科技与矿投集团战略合作 布局动力电池回收等领域】 11月22日,超越科技公告,公司与矿投集团就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项目和其他环保领域项目达成战略合作。 》点击查看详情 【电解液周报:永太科技年产15万吨电解液项目试产!农药企业牵手众钠能源发力电解液领域】 11月,终端新能源车企临近年末,排产增速较峰值有所放缓,叠加六氟供应端产能持续爬坡,预计中国六氟磷酸锂产量13,320吨,环比增长9%。 》点击查看详情 【厦钨新能拟合资近40亿加码正极前驱体 自筹4.44亿扩产磷酸铁锂】 厦钨新能拟与中色国贸在安徽省铜陵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合资设立中色正元(安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年产6万吨锂电正极材料前驱体(含2万吨四氧化三钴、4万吨三元前驱体)生产线。 》点击查看详情 【容百科技与力勤资源签镍钴产品长单 关联基金还将参与其港股IPO】 容百科技与力勤资源签订《长单采购协议》,自2022年11月起至2026年12月止,力勤资源作为公司镍钴湿法中间品、硫酸镍的核心供应商,每年稳定向容百科技供应电池镍钴产品年度总出货量的20%,采购价格由双方根据约定的定价机制执行。 》点击查看详情 【85亿元!埃克森新能源电池产业园项目落户云南大理】 埃克森新能源(祥云)电池产业园项目规划总投资85亿元,拟计划在云南大理祥云经济技术开发区分两期建设18GWh储能和特种电池产能。 》点击查看详情 【派能科技:预计年底形成6-7GWh电芯年产能 钠离子电池项目进展稳定】 在11月22日举行的2022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派能科技副总裁、财务负责人、董事会秘书叶文举在接受《科创板日报》记者提问时表示,该公司预计今年年底将形成6-7GWh电芯年产能,目前行业景气度较好,需求较为旺盛。财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派能科技实现营业收入为35.68亿元,同比增长175.62%........ 》点击查看详情 【宁德时代子公司时代新安一期项目开工 总投资50亿元】 时代新安一期项目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淞江科技产业园,占地173亩,总投资50亿元,总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包括研发总部大楼、生产测试车间及测试跑道等。 》点击查看详情 【20亿元!3.5GWh高效锂电池电芯产业基地项目落户山东东营】 山东高登赛能源集团拟在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建设3.5GWh高效锂电池电芯产业基地项目,计划投资20亿元,占地约80亩,建成后预计可实现销售收入35亿元,年利税3.5亿元。 》点击查看详情 【为拿美国补贴 LG化学斥资30亿美元在美建电池正极材料工厂】 韩国化学材料制造商LG化学(LG Chem Ltd.)周二表示,计划投资超30亿美元在美国田纳西州建立电池正极(阴极)材料工厂,以满足电动汽车零部件日益增长的需求。正极材料是由镍、钴、锰和铝组成的关键电池部件,约占电池生产成本的40%。在矿产成本上升的情况下,确保正极材料的稳定供应日益成为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商的重要因素。 》点击查看详情 【永太科技:全资子公司年产15万吨电解液项目试生产】 永太科技公布,近日,公司全资子公司浙江永太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年产15万吨电解液项目生产车间已完成设备安装调试工作,试生产方案于2022年11月18日经专家评审通过。该项目具备了试生产条件,正式进入试生产阶段。 》点击查看详情 【布局锂电产业链:科力远3.5亿涉锂 打造宜春力元为新材料总部】 科力远拟通过股权转让及增资认购等方式,将宜春力元打造成为新材料总部,与此同时,公司还计划收购鼎盛新材旗下矿业公司70%股权,获得上游锂矿优质资源,实现构建锂电全产业链目标。 》点击查看详情 【林洋能源与亿纬锂能合资储能电池项目投产 年产能10GWh】 林洋能源与亿纬锂能全资子公司设立的合资公司亿纬林洋建设的年产10GWh储能电池项目第一条产线已完成设备安装调试并正式投产。项目共有三条产线,将陆续完成调试投产。 》点击查看详情 下游新能源车企 【特斯拉召回部分进口Model S、Model X及部分进口和国产Model 3电动汽车】 据市场监管总局网站消息,日前,特斯拉汽车(北京)有限公司、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要求,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决定自即日起召回以下车辆。 》点击查看详情 【受新能源车产业链带动 设备厂商出口订单排到明年9月】 中汽协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10月,我国汽车出口创历史新高,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占出口总量的32.3%。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的持续增长,汽车设备生产企业也紧跟车企步伐加速布局海外。某新能源设备生产企业生产负责人表示,今年是锂电设备出口订单最旺盛的一年,工人必须三班倒才能满足生产需求。目前出口的订单,已经排单排到了明年的九月份。 【菲律宾将取消电动汽车和零部件关税】 菲律宾将取消电动汽车和零部件关税。 11月24日,由菲律宾总统马科斯(Ferdinand Marcos Jr .)领导的一个跨部门小组批准取消电动汽车关税,以刺激高油价下的市场需求。 》点击查看详情 【上海今年前10个月进出口同比增5.3%,新能源产品出口迅猛】 今年前10个月,上海外贸进出口总值累计3.46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3%,总体保持平稳增长,占全国外贸进出口比重10%。其中,出口1.41万亿元,同比增长12.5%,进口贸易值2.05万亿元,同比增长0.9%。新能源产品出口迅猛,显示我国新能源产业国际竞争力上升。受益于上海市高端产业引领功能的持续增强,国内优势新能源产品抢占国际市场步伐加快。前10个月,上海市出口机电产品9580.8亿元,增长11.4%。其中,锂离子蓄电池、电动载人汽车和太阳能电池分别出口199.9亿元、650.2亿元和70.3亿元,分别增长4.6倍、1.2倍和53%。 【LG化学将斥资超30亿美元 在美国建首座阴极材料工厂】 LG化学周二宣布计划投资超30亿美元,在美国建造首座阴极材料工厂,工厂将位于田纳西州。LG化学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该工厂的目标是到2027年年产12万吨阴极材料,足以为近120万辆电动汽车提供动力。 【乘联会:铁锂电池的成本优势有望进一步显现】 根据乘联会发布的最新报告,磷酸铁锂电池在短期内依然保持快速增长,10月铁锂电池份额超67%,环比增长5.3%。当前磷酸铁锂能量密度基本可以满足当前市场中端车型需要,且近期正极材料价格又有继续上涨趋势,铁锂电池的成本优势可进一步显现。 【韩国卡车司机罢工 将影响汽车出口】 据报道,韩国卡车司机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第二次举行罢工。此次罢工目标是主要港口,目的是破坏从汽车到石化产品等关键产品的出口。报道称,罢工开始于11月24日上午,韩国全国16个地点都出现了示威活动。在11月23日的一份声明中,工会并没有提供罢工的细节,但一名代表本周早些时候表示,此次罢工计划封锁韩国的所有港口。 》点击查看详情 【集邦咨询:三季度新能源车销售287万辆 比亚迪纯电动车款销量紧追特斯拉】 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统计,2022年第三季新能源车(包含纯电动车、插电混合式电动车、氢燃料电池车)销售总量为287万辆,年成长70%。其中纯电动车(BEV)销量为214.7万辆,年成长75%,插电混合式电动车(PHEV)销量71.4万辆,年成长57%。 》点击查看详情 【吉利辟谣涨价传闻背后:后补贴时代下 新能源汽车市场凸显竞争焦虑】 作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两大“顶流”,特斯拉和比亚迪相继祭出的调价行为牵动着主机厂的神经。“目前,吉利汽车对新能源车型价格未进行调整。”11月24日,针对市场传闻旗下新能源车型涨价的信息,有吉利汽车高层在进行辟谣的同时对记者坦言,“明年国补退出以及上游材料的上涨,对新能源汽车销售价格可能会带来影响。” 》点击查看详情 【通用汽车计划2025年在华电动汽车产能达100万辆】 至2025年,通用汽车在中国市场将推出超过15款基于奥特能电动平台的全新电动车型,并于当年实现在中国市场电动汽车产能达100万辆的目标。 》点击查看详情 【车购税减免倒计时下车企大力促销 专家提醒:谨防“杀鸡取卵”】 年终将至,在车购税减免倒计时下,留给传统燃油车企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叠加年末冲量和世界杯这一营销契机,多家传统燃油车企推出的较大力度的促销手段。尽管受疫情影响,北京4S店内看车的顾客不多,但店内张贴的各种促销海报,都显示出了商家要在年末“大干一场”的决心。 》点击查看详情 【因取消补贴政策及电池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 比亚迪多款新能源车型官宣涨价!】 11月23日,比亚迪官方宣布,将对王朝、海洋和腾势相关新能源车型进行调价,价格上涨幅度在2000元到6000元不等。对于涨价原因,比亚迪表示,主要受到国家取消补贴政策、电池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的影响。 》点击查看详情 【小米又双叒投资锂电产业链!】 来自企查查的消息显示,11月17日,安徽新宸新材料有限公司(简称“新宸新材料”)发生注册资本变更与投资人变更。注册资本变更方面,由变更前的1344.54万元变更为1512.61万元,提升幅度为12.5%。》点击查看详情 【10月全球车市:13国销量齐增长 俄罗斯跌跌不休】 随着“金九银十”的到来,全球各地区汽车(包括电动汽车)销量普遍实现了同比增长。其中,中国车市连续五个月保持稳定增长;美国和欧洲车市也连续三个月保持增长;而俄罗斯汽车市场仍受困于俄乌局势带来的影响,在全球汽车市场普遍增长的态势下呈大幅下跌趋势。 》点击查看详情 【吉利布局上游、小鹏开搞“副业” 主机厂加速切入电池自研自产赛道】 短短一天内,吉利电池项目签约宜春、小鹏投资50亿注册新公司、小米再投电池材料企业,三则貌似不相关的企业行为背后,是“造车也要造电池”观点的应验,更是自研自产电池的深度垂直整合大势。 》点击查看详情 【订单增量不及预期?特斯拉:不实消息】 11月22日,网传在经历过两次促销后,特斯拉的订单增量仍不及预期,所以将会在年底前进一步推出新的“降价手段”以促进销量。特斯拉某负责人对盖世汽车表示,为不实消息。上月底,特斯拉宣布,即日起,中国大陆地区特斯拉在售Model 3及Model Y售价调整,最大降价幅度达到3.7万元。 》点击查看详情 【AFS:今年全球因缺芯已减产405.5万辆车 中国地区受影响较小】 根据汽车行业数据预测公司AutoForecast Solutions(以下简称为“AFS”)的最新数据,截至11月20日,由于芯片短缺,今年全球汽车市场累计减产约405.51万辆汽车。AFS预测,到今年年底,全球汽车市场累计减产量将攀升至442.28万辆。 》点击查看详情 【新能源补贴退出前车市众生相:“国补促销”频现 “摊牌式抢单”花样百出】 2022年已近尾声,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也进入倒计时阶段。最后一个多月里,新能源车企营销手段花样百出,借用“国补”突击年末销量的意图昭然若揭。根据财政部等四部委发布的《关于2022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的通知》,2022年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于2022年12月31日终止。 》点击查看详情 【第365批公告:三元电池反“逆袭”?无钴电池配套高端车型】 近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对第365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进行了公示。据统计,此次申报新能源汽车产品的共有152家企业的361个型号,其中,纯电动产品共114家企业282个型号、插电式混合动力产品共20家企业47个型号、燃料电池产品共18家企业32个型号。 》点击查看详情 【自2025年4月开始 英国将对电动汽车征收消费税】 据报道,英国财政大臣Jeremy Hunt表示,从2025年4月起,电动汽车将不再免征消费税,称此举旨在使汽车税收体系“更公平”。英国皇家汽车联盟(RAC)表示,预计这一变化不会抑制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需求。但包括英国汽车协会(AA)在内的其他机构警告称,此举将减少人们转向电动汽车的动力。 》点击查看详情 相关阅读: 年末消费电子需求或有望回暖 钴酸锂价格走势将何去何从【SMM分析】 需求偏弱运行  原料价格下降带动六氟价格回调【SMM分析】 储能专题六:全球与全国储能政策【SMM分析】 硅碳VS硅氧  谁是未来趋势?【SMM分析】 梯次利用电池定价初探【SMM分析】 加速锂电发展缓解资源紧张 多家企业加码锂电回收布局 【SMM分析】 动力终端走弱趋势明确 三元材料企业减产应对!【SMM分析】 11月磷酸铁锂产量预期下调 预计小幅环降2.4%?【SMM分析】 11月碳酸锂产量预计维持高位 需求或小幅下降【SMM分析】 磷酸铁锂产业链梳理【SMM分析】 10月三元前驱体出口大幅下降 其中NCM环比下降12%【SMM分析】 智利进口数据环降 10月碳酸锂进口总量减少34%【SMM分析】 海关数据:10月钴原料到港量环比锐减28% 大部分省份进口量均有所减少【SMM分析】 10月三元正极产量环比小增 终端需求下降11月排产走弱!【SMM分析】 》点击查看SMM新能源产品报价 》点击查看SMM新能源产品历史价格 》订购查看SMM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 吸引多家企业布局电池产业链 加拿大这座小城有啥魅力

    在北美地区努力打造电动汽车电池区域供应链的过程中,加拿大魁北克省的一座小城脱颖而出。 它就是Becancour。从今年3月至今,该市已经成功吸引了十余家电动汽车电池产业的玩家入驻布局,包括巴斯夫、淡水河谷和通用汽车等行业巨头,被政府视为“电池谷(Battery Valley)”。 Becancour有啥? 首先,优越的地理位置。Becancour坐落在贯穿北美的圣劳伦斯河(St. Lawrence River)与Becancour交汇处,位于加拿大面积第一大省魁北克省前两大城市蒙特利尔和魁北克市之间。根据维基百科的信息,Becancour面积为440平方公里,人口数量在1.4万左右。 优越的地理位置带来了便利的交通。通过圣劳伦斯河沿岸的主要公路、铁路和航运,人员和货物可以轻松到达美国和欧洲市场。巴斯夫就曾表示,这座小城市提供了高效物流的理想组合,可以将电池材料运送到北美其它市场和欧洲。 其次,丰富的矿产资源。Becancour位于加拿大东部,而加拿大东部拥有丰富的电池材料制造所需的矿物和金属。根据加拿大政府网站的数据,魁北克目前拥有一些优质项目、矿山、冶炼厂和精炼厂,涵盖锂、镁、稀土元素、石墨、钛、镍、钴、铂族金属、钒、铌和铝等矿产资源,而其中大部分都可用于制造电动汽车电池。 图片来源:加拿大政府官网 此外,水力发电是魁北克省的一大优势,因此在电价方面,魁北克相较于北美其它地方都是遥遥领先的。除了电价优势之外,利用水力发电,能够降低产品的碳足迹,而这一优势可以传递到下游的电池制造和电动汽车行业,有助于汽车企业实现减碳目标。 通用汽车加拿大分公司副总裁David Paterson表示:“Becancour坐落在加拿大矿产资源丰富地区和我们(现有)工厂之间,地理位置完美,因此非常有吸引力。” 再者,政府的大力支持。无论是当地省政府还是加拿大联邦政府,都将Becancour视为加拿大东部的“电池谷”,并制定了扩大关键矿产开发和建立供应链的战略。魁北克经济和创新部长Pierre Fitzgibbon表示,“首先,我们希望开发魁北克的矿产,以生产电池组件。第二,我们想生产动力电池以为汽车组装厂供货。第三,我们希望利用魁北克的技术开发电池回收。最后,我们希望增加商用电动汽车的产量”。 另外,政府的投资部门还充当风险投资者的角色,为关键的矿产项目提供大量的支持,包括减免贷款和优惠的利率,并吸引私人资本。比如,2019年加拿大锂业开发商Nemaska Lithium申请破产保护,魁北克省随后入股了该公司。几年后,Nemaska加大了在Becancour的投资,计划五年内在Becancour开设工厂生产电池级氢氧化锂。 Fitzgibbon透露,仅魁北克对Becancour的投资就可能达到30亿加元。其中,3.5亿加元(约合2.6亿美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以连接政府拥有的未开发工业用地。 大咖们接踵而至 正是基于种种优势,Becancour成功吸引了多家积极在北美布局电池供应链的企业。 2021年年初,加拿大锂业开发商Nouveau Monde Graphite(NMG)宣布将在Becancour建设工厂为锂电池负极生产涂层球形纯化石墨(coated spherical purified graphite,或CSPG)。为了向世界顶级电池和汽车制造商提供在采矿和加工过程中不会产生二氧化碳排放的石墨负极材料,NMG希望在魁北克开发完整的从矿山到负极材料(mine-to-anode)的供应链。 该公司在魁北克省另外一座城市Saint-Michel-des-Saints附近的矿山和加工厂生产的石墨将被运往Becancour,在那里升级为涂有涂层的球形石墨,然后被装入锂离子电池负极中。在前两期项目中,该工厂每年将生产42,000公吨负极材料,以及约3,000吨纯化巨型石墨。 在NMG的投资之后,Becancour开始频繁出现在电池领域。 2021年底,浦项化学和通用汽车宣布将共同创建一家合资企业,为北美地区生产正极活性材料(CAM),浦项化学和通用汽车将分别持有85%和15%的股份。该合资公司名为Ultium CAM,将在Becancour建设一个年产3万吨材料的工厂。该工厂于今年8月动工建设,计划2024年下半年竣工,每年生产数千吨材料,主要供应给通用美国的Ultium Cells工厂。 通用汽车加拿大总裁兼董事总经理Scott Bell表示:“很高兴看到通用汽车加拿大公司和魁北克在北美新兴的‘矿到出行(mines to mobility')’电动汽车电池生态系统的建设中发挥关键作用。有了Becancour新工厂的加持,通用汽车将领导电动汽车电池供应链。” 通用汽车本月早些时候还宣布与巴西矿商淡水河谷(Vale)达成合作。淡水河谷在Becancour拟建的工厂将为通用提供电池级硫酸镍,用于通用汽车的Ultium电池正极,每年供应约35万辆电动汽车,而预计交付时间是从2026年下半年开始。 另一家电池CAM供应商巴斯夫也于今年3月签署了一项协议,在Becancour获得一大片土地,用于建设CAM生产设施。新工厂空间足以每年生产多达10万吨的CAM,而且将与其全球金属采购网络相连,具备镍和钴金属精炼厂的能力,并可回收包括锂在内的所有电池金属。进展顺利的话,巴斯夫将在2025年启用Becancour工厂的初期项目。 上个月,松下能源有限公司宣布与NMG签署谅解备忘录,在北美建立石墨供应链,用于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活性材料。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转向电动汽车,松下能源正致力于在美国增加电动汽车电池的生产。这种需求的增加将加大材料的本地化采购,并建立可持续的供应链。此次交易将涉及提炼在NMG Matawinie矿(魁北克)开采的石墨和Bécancour电池材料工厂生产的负极活性材料。 从上面的信息可以看出,目前在Becancour规划生产的产品涵盖正负极材料,证明Becancour志在打造电池关键矿物质的完整生态系统。因此,未来或许将有更多的玩家入驻。 特斯拉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制造商自然也是绯闻对象之一。Fitzgibbon的新闻经理Mathieu St-Amand曾对媒体Electrek表示,魁北克经济部长去年年底曾与特斯拉高管会面,称魁北克比较符合特斯拉电动汽车的雄心壮志。考虑到特斯拉在整个电池供应链上的活跃程度,以及将布局垂直延伸到金属矿山,因此如果其在Becancour设立中心,也并不令人意外。 11月初,有报道称,福特汽车正与韩国电池制造商SK On和电动汽车电池材料公司EcoPro BM谈判,计划在Becancour建立电池正极材料工厂,投资额将超过7亿美元,预计将在未来三个月内官宣。随后,一位政府人士证实,魁北克省正与EcoPro BM和福特进行谈判。

  • 上下游全面加速 半固态电池无限接近批量装车

    得电池者得天下的电动化时代,固态/半固态电池及钠离子电池正成为各方角力的焦点。 “150度(kWh) 半固态电池包还是按原来的计划在明年上半年上车。”尽管蔚来汽车方面没有给出最新的具体时间点,但此前一日卫蓝新能源官宣的一则消息却表明,搭载卫蓝150度半固态电池包的蔚来ET7有望在明年一季度推出。 11月24日,蔚来汽车固态电池供应商卫蓝宣布,其于11月22日在湖州基地迎来第一颗固态动力电芯下线。据悉,这一投资139亿元、年产20GWh固态电池项目,产后预计实现年销售收入200亿。 “湖州基地第一颗固态电芯的顺利下线,将确保项目后续的量产工作按计划稳步推进。”卫蓝新能源表示。 今年9月,在蔚来2022年第二季度财报电话会上,蔚来汽车董事长李斌表示,“对于150kWh的半固态电池包,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还在进行各方面的准备工作,今年四季度将无法提供服务,会延期几个月的时间推出”;在此之前的3月,卫蓝新能源首席科学家、创始人李泓曾透露,卫蓝新能源已开发出混合固液电解质动力电池,并将在蔚来ET7车型上量产应用,单次充电可行驶1000km,电池包电量达到150kWh,单体能量密度达到360Wh/kg。 “固态电池被认为是液态电池的下一代技术,目前已成为动力电池的重要发展方向。”银河证券研报指出,固态电池拥有更为稳定的电解质机械和化学特性,静态及循环寿命将得到极大提升;对温度不敏感,能在-50℃-200℃温度保持放电功率,可以极大程度缓解冬天电池容量衰减的问题;能量密度得到极大提升,预计能达到当前三元锂电池的2-10倍。 为了在行业中获得更高的话语权和市场地位,主机厂均在推动下一代电池的研发和技术储备。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球范围内致力于固态电池技术研发和应用的车企、动力电池公司有几十余家,其中包括丰田、大众、宝马、福特等全球车企巨头;在国内,到2023年,上汽、东风、蔚来、高合等主流车企和造车新势力旗下近10款电动汽车将配套固态电池。 “全固态电池将在2025年至2030年间得以应用。”业内人士表示,大致来看,无论国内海外,已明确率先在整车上应用的是固液混合电池,在今年或明年电池厂为车企提供样品,进行装车测试,并进行小批量制造,确保有意装车应用的车企能够按照时间规划推出新车,“如孚能给宝马、戴姆勒送样,清陶给北汽、上汽、哪吒等送样,国轩与高合,卫蓝与蔚来合作等。” 值得留意的是,在清陶、卫蓝、辉能等数十家企业相继推出能量密度达400Wh/kg的固态电池,且计划在2022年至2023年投入量产的背后,亦离不开材料端的大力支持。其中,瑞泰新材今年9月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在固态电池等新型电池方面持续性地进行了相关的研发投入与积累,部分产品已作为固态电解质或添加剂进入固态电池客户供应链;7月,当升科技披露,清陶能源承诺2022年-2025年期间向其采购总量不低于3万吨固态锂电正极材料;4月,高镍龙头容百科技公告称,2022-2025年,卫蓝新能源将向公司采购固态锂电正极材料产品不低于3万吨。 此外,恩捷股份表示,在半固态电池方面,已与北京卫蓝、溧阳天目先导成立合资公司江苏三合,进行半固态电池隔膜的研发和生产。“半固态电池需要在隔膜工艺和涂层方面进行调整,隔膜附加值更高,公司的中期目标是2025年占全球隔膜市场份额的50%。”恩捷股份称。 在前述业内人士看来,若以1GWh电池对应1500吨正极材料用量计算,当升、容百两家各3万吨正极材料或有望实现约20GWh的电池总产量。“在上下游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半固态电池上车越来越卷,对产业化和普及也就越有利。”

  • 当地时间11月24日上午,2022“动力电池领先城市”浦项市国际会议在韩国庆尚北道浦项市POSCO国际馆正式开幕,中伟股份董事长、总裁邓伟明受邀作主题致辞,并与浦项市政府签订《投资谅解备忘录》。根据备忘录,中伟将在韩国迎日湾产业园区内建立全球领先的锂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和电池级硫酸镍工厂,韩国庆尚北道、浦项市将为中伟项目建设提供相应的支持。 此前,中伟股份透露,公司的中青项目已于印尼中部时间10月25日下午正式投料试产并成功产出冰镍,标志着公司全球首次工业化应用富氧侧吹炉工艺冶炼红土镍矿取得成功,实现世界性冶炼技术工程新的突破,开创了红土镍矿冶炼新的技术路线。项目目前正在生产调试及产能爬坡过程中,整体运营情况良好。 中伟股份表示,公司将积极了解相关政策和行业发展潜力,公司已在贵州布局磷酸铁生产基地,后续磷系产品将涉足储能市场和动力市场,公司材料体系多元化路线正在逐步实施当中。同时,公司会努力争取获得相关政策支持并积极开拓市场。 据悉,中伟股份主要从事锂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的研发、生产、加工及销售,坚持以高镍低钴三元前驱体、高电压四氧化三钴为研发与产销方向,主要产品包括三元前驱体、四氧化三钴。中伟股份被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与国内外数十家知名企业达成战略合作,核心产品成功跻身多家世界500强企业高端供应链,产品广泛应用于各大3C领域、动力领域、储能领域。

  • 工业级一铵出口巨头20万吨铁锂产线进展顺利 未来可期?【SMM分析】

    SMM11月22日讯,近期,我国磷化工巨头川发龙蟒在接受投资则调研时透露当前公司所正在推进的锂电新材料项目进度情况。 其中由旗下子公司德阳川发龙蟒为主导,在德阿产业园投资120亿元建设的20万吨磷酸铁锂及磷酸铁产线为省市重点推进项目,该项目已与2022年3月正式开工,其中一期项目的所需的审批手续已全部取得,当前项目正处于建设磷酸铁锂的生产线的阶段。 攀枝花钒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投资72.5亿元的20万吨磷酸铁锂、磷酸铁及配套设施方面,目前公司已取得土地审批,稳评、环评、安评的批复,但能评手续仍待办理。 此外,而公司在湖北南漳和荆州分别投建的5万吨新能源材料磷酸铁项目及配套设施,正在有序推进之中。 据了解,川发龙蟒在磷、钛产业深耕多年,在磷矿到磷酸一铵环节布局较多,为全球产销量最大及出口最多的工业级磷酸一铵生产企业之一,同时其在饲料级磷酸氢钙领域同样处于领先低位,其主营业务涉及磷矿、磷肥、复合肥等多种领域。 而近年来,随着磷酸铁锂赛道景气度持续提升,此前在上一个周期尾部产能清退致行业产能处于低位区间,需求爆发之下铁锂供应偏紧格局出现,磷酸铁锂企业及部分磷化工、钛白粉企业争相进军磷酸铁锂赛道。自2021年以来,市场对磷酸铁锂规划总产能已超过500万吨。川发龙蟒凭借其在磷矿资源端及磷酸一铵等磷源方面的资源及技术优势,同样对外发布多条公告,进军磷酸铁及磷酸铁锂领域。据SMM统计,当前川发龙蟒目前所规划的磷酸铁锂及磷酸铁项目总产能已达50万吨左右。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唐鹏 021-51666749 马睿 021-51595780 杨玥 021-51666856 袁野 021-51595792 靳怡 021-51595796 冯棣生 021-51666714 徐颖 021-51666707 吕彦霖 021-20707875 柳育君 021-20707895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