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9362个
1月29日,浙江省发改委印发《浙江省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其中提到争取到2025年,产业集群化发展布局更加优化,产业规模和竞争力位居国内前列,新能源汽车年产量超120万辆。 目标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年产量超120万辆 率先开展自动驾驶汽车规模化商业应用 目标到2025年,产业集群化发展布局更加优化,产业规模和竞争力位居国内前列,新能源汽车年产量超120万辆,占全省汽车生产总量比重超过60%,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全国比重10%左右,关键零部件本地配套率显著提升;公共领域用车新能源比例国内领先,率先开展自动驾驶汽车规模化商业应用,充换电服务便利性显著提高;建设新能源汽车产业大脑,累计建设“未来工厂”20家,培育形成“十百千”创新型骨干企业梯队,产业数字化转型和绿色化发展走在全国前列。 鼓励实施政府定价的公共停车场(点)停放新能源汽车当日首次1小时内(含充电时间)免费 方案提出,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发放新能源汽车消费券,鼓励有条件的地市出台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政策、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鼓励各市对燃油车置换新能源汽车给予补贴。指导各地依法优化新能源车辆禁限行政策,在上路权限、牌照指标等方面予以支持。鼓励实施政府定价的公共停车场(点)停放新能源汽车当日首次1小时内(含充电时间)免费。 到2025年累计建成公共领域充电桩10万个以上、加氢站50座 方案提出,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在杭州、宁波、绍兴、嘉兴、湖州等地区率先建设5G-V2X车联网,实施智慧高速公路网建设工程、城市道路智能化改造工程,支持在具备基础设施条件的路段或区域开展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鼓励企业建设换电站,建成省级充电基础设施管理平台,推进浙里办“一键找桩”数字化应用,加快形成适度超前、快充为主、慢充为辅的充电网络。有序推进布局合理、安全高效的全省加氢网络体系建设。到2025年,累计建成公共领域充电桩10万个以上、加氢站50座。 点击跳转原文链接: 省发展改革委 省经信厅 省科技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
周日,市场研究公司IDC公布手机季度跟踪报告。报告显示,由于消费者支出谨慎,2022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13%,为近10年来国内该行业最大降幅。 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大跌 2022年全年,中国智能手机总出货量为2.86亿部,不仅低于2022年的3.29亿部,而且是自2013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也是自那以后全年出货量首次跌破3亿部。 2021年Q4至2022年Q4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来源:IDC) 安卓手机品牌Vivo是去年在中国最畅销的品牌,其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份额为18.6%,但总出货量同比下降25.1%。 荣耀是第二大畅销品牌,其基数较低,去年出货量增长了34%以上,是前五大品牌中唯一同比增长的。其所占市场份额也较前一年的11.7%大幅提高至18.1%。 苹果是2022年中国第三大最畅销的手机品牌,与OPPO并列,在国内市场份额为16.8%。苹果去年在中国销售额同比下降4.4%,表现总体好于市场整体趋势,在中国所占市场份额也较前一年有所提升。 事实上,智能手机销量暴跌的情况并不仅限于中国,去年全球的智能手机行业都不景气。 根据IDC的数据,2022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12亿部,亦为2013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同比下降11.3%。去年第四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18.3%,至略高于3亿部。 苹果Q4出货量不及预期 单看去年第四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7292万台,同比下降12.6%。前五大手机厂商(苹果、vivo、荣耀、OPPO、小米)在当季度无一例外地遭遇出货量大跌,跌幅从9%-35.5%不等。 在这其中,由于新品的推出,iPhone是当季度最畅销的品牌。但由于上游制造商富士康郑州工厂一度停工,导致iPhone 14 Pro/Max在一段时间内供应不足,使得当季度iPhone出货量仍然同比下降12.7%,表现不及预期。 折叠屏市场方面,2022年第四季度,中国折叠屏产品单季出货量再创新高,出货超过110万台。全年出货量近330万台,同比增长118%,增速高于预期。2022年全年,华为、三星、OPPO、vivo、荣耀、小米分列中国折叠屏手机市场份额前六位。
周日,市场研究公司IDC公布手机季度跟踪报告。报告显示,由于消费者支出谨慎,2022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13%,为近10年来国内该行业最大降幅。 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大跌 2022年全年,中国智能手机总出货量为2.86亿部,不仅低于2022年的3.29亿部,而且是自2013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也是自那以后全年出货量首次跌破3亿部。 2021年Q4至2022年Q4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来源:IDC) 安卓手机品牌Vivo是去年在中国最畅销的品牌,其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份额为18.6%,但总出货量同比下降25.1%。 荣耀是第二大畅销品牌,其基数较低,去年出货量增长了34%以上,是前五大品牌中唯一同比增长的。其所占市场份额也较前一年的11.7%大幅提高至18.1%。 苹果是2022年中国第三大最畅销的手机品牌,与OPPO并列,在国内市场份额为16.8%。苹果去年在中国销售额同比下降4.4%,表现总体好于市场整体趋势,在中国所占市场份额也较前一年有所提升。 事实上,智能手机销量暴跌的情况并不仅限于中国,去年全球的智能手机行业都不景气。 根据IDC的数据,2022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12亿部,亦为2013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同比下降11.3%。去年第四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18.3%,至略高于3亿部。 苹果Q4出货量不及预期 单看去年第四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7292万台,同比下降12.6%。前五大手机厂商(苹果、vivo、荣耀、OPPO、小米)在当季度无一例外地遭遇出货量大跌,跌幅从9%-35.5%不等。 在这其中,由于新品的推出,iPhone是当季度最畅销的品牌。但由于上游制造商富士康郑州工厂一度停工,导致iPhone 14 Pro/Max在一段时间内供应不足,使得当季度iPhone出货量仍然同比下降12.7%,表现不及预期。 折叠屏市场方面,2022年第四季度,中国折叠屏产品单季出货量再创新高,出货超过110万台。全年出货量近330万台,同比增长118%,增速高于预期。2022年全年,华为、三星、OPPO、vivo、荣耀、小米分列中国折叠屏手机市场份额前六位。
1月29日,宁德时代公布了2023年首个大项目——计划投资不超过238亿元建设新材料项目,直指锂电材料及回收业务。 公告称,为了推动公司锂电池材料及回收业务发展,并保障锂电池原材料的供应,公司拟由控股子公司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邦普循环”)在广东省佛山市佛北战新产业园大塘新材料产业园投资建设一体化新材料产业项目,项目投资总金额不超过238亿元。 宁德时代 将建设具备50万吨废旧电池材料回收(含兼容过程料)及相应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三元正极材料及负极再生石墨制造等集约化、规模化的生产基地。 该基地规划的用地面积约2965亩,项目建设期为4年。 这并非宁德时代首次大手笔投资锂电回收项目。自2015年收购邦普循环后,宁德时代深耕动力电池回收赛道,并在2021年向材料项目投入320亿元,主要建设具备废旧电池材料回收、磷酸铁锂及三元前驱体、磷酸铁锂、钴酸锂及三元正极材料、石墨、磷酸等集约化、规模化的生产基地。 ▌退役动力电池将迎回收放量期 千亿蓝海市场缓缓开启 电池回收的出发点在于缓解资源短缺难题,是新能源全产业链布局的重要一环。 民生证券近期研报指出,新能源车动力电池理论寿命4-8年,退役动力电池回收放量临界点将至, 预计2017年前后国内大规模装机的新能源车动力电池将在2023年迎来回收放量期 。国盛证券则表示,经测算, 我国动力电池回收实际市场规模2022年预计约为146亿元,至2030年理论可达1406亿元 ,锂电回收整体市场规模2022年预计约为314亿元,至2030年理论可达2351亿元。 巨大的行业利润吸引下,宁德时代之外,锂电产业链多家企业也纷纷加码。天奇股份、格林美、赣锋锂业、欣旺达、中伟股份、旺能环境、光华科技等多家公司均有业务进展。从投资角度来看,锂电回收行业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目前仍是蓝海市场,上述具备良好回收基础且已有相关布局的企业均有望一展身手。 与此同时, 我国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存在的政策法规强制性不足、发展不规范、龙头企业尚待成型等问题也有望逐步解决 。 今年1月18日,工信部新闻发言人田玉龙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国新能源汽车已经进入全面市场拓展期,将加快制定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健全回收利用体系。 2022年11月16日,工信部就拟公告的符合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第四批)公开征求意见,第四批白名单企业41家,加上此前发布的三批白名单企业,动力电池回收白名单企业已经超过80家,纳入节奏加快,行业头部集中趋势明显。 光大证券便表示,第四批征求意见稿中的企业数量较此前批次明显增加,预计随着更多的企业进入白名单,国内动力电池回收市场也将更加规范化。
1月29日,宁德时代公布了2023年首个大项目——计划投资不超过238亿元建设新材料项目,直指锂电材料及回收业务。 公告称,为了推动公司锂电池材料及回收业务发展,并保障锂电池原材料的供应,公司拟由控股子公司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邦普循环”)在广东省佛山市佛北战新产业园大塘新材料产业园投资建设一体化新材料产业项目,项目投资总金额不超过238亿元。 宁德时代 将建设具备50万吨废旧电池材料回收(含兼容过程料)及相应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三元正极材料及负极再生石墨制造等集约化、规模化的生产基地。 该基地规划的用地面积约2965亩,项目建设期为4年。 这并非宁德时代首次大手笔投资锂电回收项目。自2015年收购邦普循环后,宁德时代深耕动力电池回收赛道,并在2021年向材料项目投入320亿元,主要建设具备废旧电池材料回收、磷酸铁锂及三元前驱体、磷酸铁锂、钴酸锂及三元正极材料、石墨、磷酸等集约化、规模化的生产基地。 ▌退役动力电池将迎回收放量期 千亿蓝海市场缓缓开启 电池回收的出发点在于缓解资源短缺难题,是新能源全产业链布局的重要一环。 民生证券近期研报指出,新能源车动力电池理论寿命4-8年,退役动力电池回收放量临界点将至, 预计2017年前后国内大规模装机的新能源车动力电池将在2023年迎来回收放量期 。国盛证券则表示,经测算, 我国动力电池回收实际市场规模2022年预计约为146亿元,至2030年理论可达1406亿元 ,锂电回收整体市场规模2022年预计约为314亿元,至2030年理论可达2351亿元。 巨大的行业利润吸引下,宁德时代之外,锂电产业链多家企业也纷纷加码。天奇股份、格林美、赣锋锂业、欣旺达、中伟股份、旺能环境、光华科技等多家公司均有业务进展。从投资角度来看,锂电回收行业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目前仍是蓝海市场,上述具备良好回收基础且已有相关布局的企业均有望一展身手。 与此同时, 我国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存在的政策法规强制性不足、发展不规范、龙头企业尚待成型等问题也有望逐步解决 。 今年1月18日,工信部新闻发言人田玉龙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国新能源汽车已经进入全面市场拓展期,将加快制定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健全回收利用体系。 2022年11月16日,工信部就拟公告的符合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第四批)公开征求意见,第四批白名单企业41家,加上此前发布的三批白名单企业,动力电池回收白名单企业已经超过80家,纳入节奏加快,行业头部集中趋势明显。 光大证券便表示,第四批征求意见稿中的企业数量较此前批次明显增加,预计随着更多的企业进入白名单,国内动力电池回收市场也将更加规范化。
1月29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上海市提信心扩需求稳增长促发展行动方案》,其中提出,促进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延续实施新能源车置换补贴,2023年6月30日前个人消费者报废或转出名下在上海市注册登记且符合相关标准的小客车,并购买纯电动汽车的,给予每辆车10000元的财政补贴。实施绿色智能家电消费补贴,对消费者购买绿色智能家电等个人消费给予支付额10%、最高1000元的一次性补贴。 机构人士认为,此前由于补贴退出,市场普遍对Q1新能源车市预期较为谨慎,新年伊始上海宣布延续实施新能源车置换补贴,有望刺激后续需求增加。展望2023年,全球新能源车市场有望维持高景气,新能源车消费将为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之一,预计行业全年仍将实现快速增长。 据财联社主题库显示,相关上市公司中: 赛力斯 问界系列产品订单充足,2022年12月新能源汽车销量16643辆,同比增长170.62%。 长安汽车 是研发实力位居中国汽车行业第一的国产汽车集团,具备控制系统软硬件开发、电池系统集成设计、电驱系统集成设计等核心能力,突破和掌握多项新能源关键核心技术。
孚能科技(688567.SH)发布公告,公司拟与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以下合称“双方”)签订《年产30GWh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投资合作协议》(以下简称“协议”或“本协议”)。双方就孚能科技投资建设年产30GWh动力电池生产基地(以下简称“项目”或“本项目”)相关条款达成一致。 据悉,本项目拟规划的产品类型包括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和三元材料动力电池。公司预计本次项目投资的金额较大,资金来源包括但不限于自有资金、银行借款、股权融资等,具体融资方式的确定、最终能否足额筹集资金尚存在不确定性,如果不能按计划筹措资金,则存在项目延期、中断、终止等风险。 公告称,本协议的签订有助于公司巩固研发引领优势,增强产品供应能力和服务保障能力,就近满足主要客户的需求。广州所在的华南地区车企密集,且终端用户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旺盛,有利于公司开拓新客户,进一步提高市场份额。
孚能科技(688567.SH)发布公告,公司拟与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以下合称“双方”)签订《年产30GWh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投资合作协议》(以下简称“协议”或“本协议”)。双方就孚能科技投资建设年产30GWh动力电池生产基地(以下简称“项目”或“本项目”)相关条款达成一致。 据悉,本项目拟规划的产品类型包括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和三元材料动力电池。公司预计本次项目投资的金额较大,资金来源包括但不限于自有资金、银行借款、股权融资等,具体融资方式的确定、最终能否足额筹集资金尚存在不确定性,如果不能按计划筹措资金,则存在项目延期、中断、终止等风险。 公告称,本协议的签订有助于公司巩固研发引领优势,增强产品供应能力和服务保障能力,就近满足主要客户的需求。广州所在的华南地区车企密集,且终端用户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旺盛,有利于公司开拓新客户,进一步提高市场份额。
1月29日,藏格矿业发布2022年业绩预告称,预计2022年净利润56.3亿元-57.8亿元,同比增长294.44%-304.95%。 对于业绩增长的原因,藏格矿业表示,一方面,报告期内公司氯化钾产量约130万吨,销量约110万吨,氯化钾产品销售价格和销量相比上年同期有所上涨,带动公司子公司藏格钾肥营业收入及利润较上年同期上升;且公司万吨碳酸锂生产线全面达产达标,碳酸锂产销稳定,碳酸锂产量约1.05万吨,销量约1.07万吨。得益于碳酸锂产品的量价齐升,公司二级子公司藏格锂业营业收入及利润较上年同期大幅上升。 另外,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确认的巨龙铜业投资收益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
1月29日消息,赣锋锂业公告,公司预计2022年盈利180亿-220亿元,同比增长244.27%-320.78%。 对于业绩增长的原因,赣锋锂业表示,本报告期内,受益于全球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下游客户对锂盐的需求强劲增长,公司锂盐产品的销售价格较上年同期有较大幅度上涨。加之动力电池及储能产业市场持续增长,锂电池板块产销量明显提升,故公司的经营业绩同比增长。 据此前数据显示,第三季度净利75.41亿元,据此计算,第四季度净利预计32.05亿元-72.05亿元,环比下降4%至57%。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