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9362

  • 叠片短刀VS大圆柱:特斯拉宏图背后的电池“竞赛”

    叠片短刀、46大圆柱电池,正基于品质、效率、安全和成本争奇斗艳,共同助力锂电大规模制造时代到来。 日前,特斯拉在《宏图(第三篇章)》活动中表示,地球要走向完全可持续能源之路需要240TWh电池,且大规模发展电动汽车是其中关键一环,特斯拉的目标是2030年实现年产2000万辆汽车。 特斯拉认为,电动汽车要大规模制造就需要做到极致效率、极致降本以及极致规模。例如,特斯拉表示将继续减少车身零部件数量,把车身分解为几个部分,并采用一体化压铸技术。其中,电池将是底盘的一部分,将座椅放在底盘上是比较合理的方式,也就是CTC技术。 高度标准化的4680大圆柱电池,是特斯拉基于CTC整车集成在电池方面的创新,同时该电池在制造效率、能量密度、极致安全和降本方面的优势,引发全球整车和电池厂高度关注,被认为具备与方形电池分庭抗礼,是中高端电动车型终极路线之一。 而从全球来看,除了特斯拉极致探索的大圆柱电池,包括宁德时代、蜂巢能源、比亚迪、亿纬锂能、孚能科技等电池企业,在追求极致效率、极致降本和极限性能上,也是一往无前,成果丰硕。事实上,过去几年,中国企业在锂电池材料、结构、工艺、装备领域的创新此起彼伏,无论是在创新的数量还是质量方面,中国已经成为全球锂电池技术创新最大的策源地和技术风向引领者。 作为新的技术路线,大圆柱电池无疑是电池领域的“当红炸子鸡”,尤其是其兼顾了化学体系创新与结构创新两方面的需求,被认为是中高端新能源动力技术路线理想解决方案之一。 但就主流的方形电池来看,其技术迭代同样可圈可点。数据上来看,2022年中国市场动力电池装机量约为302.3GWh,其中方形电池装机273.9GWh,占比90.6%,方形电池依然是行业主流路线,而且长期处于绝对主导地位。事实上,基于电池形态的创新上,方形电池技术迭代、工艺创新、降本方案和效率追求依然是电池厂商和整车的主导方向。如去年亮相的麒麟电池、龙鳞甲电池、CTB电池、问顶电池等创新产品均基于方形电池,足可见方形电池的迭代创新密度更高,背后是方形电池在动储领域的应用规模和技术趋势所决定的。 极限性能:长薄化大容量电池成方形电芯趋势 随着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市场的发展愈发成熟,大容量、高安全、长寿命、低成本的大电芯逐渐成为趋势,方形电池缩小了电芯的缝隙,在提升安全、能量密度和电池容量方面有优势。目前国内主流车企,以及大众、福特、现代、丰田等海外车企均主要采用方形电芯封装。 基于应用端大电芯需求,刀片化电芯逐渐成为趋势。蜂巢能源董事长兼CEO杨红新表示,蜂巢能源已重点布局电动全域短刀化,涵盖从L300-L600的全尺寸短刀电池产品,覆盖从无钴、三元到磷酸铁锂全域化学体系。蜂巢能源的目标是,未来将短刀电池打造成为最具竞争力的代表性产品。 对于为何开发短刀,蜂巢能源给出的思路是:基于电芯性能发挥、尺寸兼容性、规模化制造要求等多个维度的综合考量结果。 从电芯性能的发挥上来看,L600短刀磷酸铁锂电芯在能量密度、安全性、循环寿命等表现上都有非常明显的优势。电芯能量密度达到185Wh/kg,另外其两侧出极柱的电芯设计,可支持pack环节采用上下双水冷技术,实现2C~4C快充性能,满足800V高压电气架构高端车型应用,同时与CTC全新技术具有更好匹配性。 在兼容性方面,L600短刀片磷酸铁锂电芯长薄化设计,突显叠片工艺电池优异性能,支持切换590标准模组,实现串并联方案灵活变化,以高标准化、灵活性的特点可最大化降低电池包的设计难度,实现A00-D级车型的全覆盖。 安全性能方面,短刀电芯通过尺寸优化设计,长度增加,厚度减薄,在散热、膨胀、能量密度上更具优势,同时本身还可以作为结构件,增强电池系统结构强度。 除了蜂巢能源,近两年弗迪电池、亿纬锂能、中创新航、欣旺达等企业的方形电池也普遍长薄化。 极致效率:效率提升推动制造成本大幅降低 业内预测,今年中国市场新能源汽车产量有望达到900万辆,叠加储能市场爆发式增长,锂电池需求将保持高增长态势,迫切需求锂电高效率、大制造的到来。 46系列大圆柱电池之所以受到业界普遍关注,原因之一是其制造效率较现有电池产线可以提升30%,制造成本优势明显,契合锂电大规模制造时代需求。 方形电池方面,长薄刀片电芯+高速叠片工艺正成为方形电池发展的主流趋势,但前期囿于叠片效率较低,长薄电芯的高成本一直是业界一大难题。 去年12月,蜂巢能源在其电池日上对外发布了“飞叠技术”。该技术使得方形电池叠片效率达到0.125s/片,较2019年第一代叠片电池0.6秒/片的效率提升了3倍。同时,在效率翻倍提升的同时,设备占地面积减少了45%,实现效率极致提升和大幅降本。 据悉,第三代“飞叠”技术还集成了极片放卷、裁切、热压功能、叠片 CCD 在线监测、HI-POT在线监测,实现单片不良全检。在一致性方面,采用创新压刀结构,叠片对齐精度提升,制造良率有了明显改善。 蜂巢能源用了3年的时间,将叠片的核心壁垒攻克,破解了长薄电芯的成本痛点,也得以让大容量长薄电芯的多种优势得以在更大层面普及应用。 基于对极致效率的追求,蜂巢能源已经开始开发效率更高的下一代叠片设备。 作为重资产投入产业,制造效率的大幅提升无疑会大幅摊薄产品成本,同时也可更好满足TWh时代的电池需求。蜂巢能源在长薄电芯叠片工艺上的突破,无疑将掀开方形电芯的更大市场蓝图。 极致成组:方形电池成组效率持续领先 从整车视角来看,提升电池系统体积利用率,可以在同等电池包情况下装载更多电量,是提升整车续航的有效路径;同时结构件的优化,也是动力电池包成本下降的重要路径之一。 大圆柱方面,特斯拉基于4680电池的系统体积利用率已经做到63%。方形电池方面,基于系统层面的创新,去年5月,比亚迪发布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将电池包上盖与传统结构的车身底板集成,构成上盖、刀片电池、托盘的整车三明治结构,系统体积利用率提升至66%;宁德时代的麒麟电池,采用CTP 3.0技术,将系统体积利用率提升到72%;去年12月,蜂巢能源推出的龙鳞甲电池,创新采用了底部防爆阀和热电分离设计,其系统体积成组效率更是大幅提升至76%。 得益于76%的高体积成组效率,同等电池包下,采用磷酸铁锂电芯的龙鳞甲电池系统,续航超过800公里;采用高锰铁镍电芯续航超过900公里;采用高镍三元电芯续航则超过1000公里。 另外,在材料层面,蜂巢能源自主研发的层状无钴材料已实现量产,通过电化学体系优化和叠片设计,有效地提高了电池性能;研发的“高锰铁镍”电池,能量密度比磷酸铁锂更高,且成本可控。 特斯拉CEO马斯克表示,地球要走向完全可持续能源之路,大规模增加电动汽车的产量是有必要的,特斯拉的目标是2030年实现年产2000万辆新车。当前,中国新车中电动汽车渗透率仅有30%,海外市场这一数据更低,动力电池市场空间巨大,叠加储能市场需求,锂电池需求将数倍于当下,这就要求电池厂商持续加大技术创新能力,在制造效率、电池品质、产线良率、降本和安全等维度持续探索。唯有具备扎实技术创新、产品设计、工艺迭代、降本能力的企业,在全球锂电产业新发展格局中站稳脚跟。

  • 德方纳米:年产8万吨磷酸铁锂项目预计今年第一季度投产

    》查看SMM钴锂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点击查看SMM锂产品历史报价 》点击查看SMM新能源产品现货价格 3月3日,德方纳米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目前已建成磷酸铁锂产能26.5万吨/年,磷酸锰铁锂产能11万吨/年,补锂剂产能5000吨/年;宜宾德方时代年产8万吨磷酸铁锂项目预计将于2023年第一季度投产;后期规划的33万吨磷酸锰铁锂产能和2万吨补锂剂产能将根据市场需求情况稳步推进。 同时,公司有补锂剂产品,其作为一款新产品单独对外销售。公司的补锂剂是一款正极补锂材料,适用于各种体系的锂离子电池,应用领域包括动力电池、储能电池、数码3C电池等,其可以大幅提升各类锂离子电池的循环性能和能量密度,补锂效率高、补锂难度小、材料成本低、补锂安全度高。公司的年产2万吨补锂剂项目一期项目5000吨产能已于2023年2月底投产。 其进一步称,公司的年产11万吨磷酸锰铁锂材料项目已经投产,目前正在进行产能爬坡。 另外,德方纳米透露,33万吨磷酸锰铁锂项目目前正在做前期准备工作,公司将根据市场情况、资金情况推动项目的建设进程。公司磷酸锰铁锂产品的长期竞争力体现在其性能优势方面,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①相比磷酸铁锂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②降低电池成本,能量密度的提升可以减少材料的使用量,从而降低电池包整体成本;③提高续航里程,拓宽应用场景,从而应用到更多乘用车车型中;④低温性能优异,满足高纬度地区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要求;⑤保留了磷酸铁锂高安全性、低成本的竞争优势。 SMM新能源大会来袭 看大咖们如何看后市! 伴随全球能源安全、温室效应、大气污染等问题日益严峻,能源体系转型成为全球共识。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清洁能源替代传统化石能源的革命已经到来。为响应国家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和国家“双碳”战略,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动力电池产业发展。SMM将于2023年5月9-12日在湖南长沙举办“第八届中国国际新能源大会暨产业博览会”。 本次大会主题“创新驱动发展 低碳引领未来”。大会由SMM主办,采取线上线下同步举行。大会拟邀请政、产、学、研、融、介、媒等方面重要嘉宾出席大会,大会设立高质量开幕式、新能源企业家鸡尾酒会、融通高科之夜、商务考察活动、投资促进交流会、主论坛、12个分论坛、3大闭门会、5大理事会、展览会、CLNB友谊赛、健康乐跑等重大活动。 在此,SMM诚挚邀请您出席本次大会,与行业大咖一起,共同把2023第八届中国国际新能源大会暨产业博览会打造成为产业高速发展的重要平台、技术创新的核心驱动、全球共襄的世界级盛会,为抢占世界新能源产业竞争制高点、引领全球新能源产业发展、加快实现“双碳”目标、推动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点击了解并在线报名: 》 2023年第八届中国国际新能源大会暨产业博览会

  • 德方纳米:年产8万吨磷酸铁锂项目预计今年第一季度投产

    3月3日,德方纳米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目前已建成磷酸铁锂产能26.5万吨/年,磷酸锰铁锂产能11万吨/年,补锂剂产能5000吨/年;宜宾德方时代年产8万吨磷酸铁锂项目预计将于2023年第一季度投产;后期规划的33万吨磷酸锰铁锂产能和2万吨补锂剂产能将根据市场需求情况稳步推进。 同时,公司有补锂剂产品,其作为一款新产品单独对外销售。公司的补锂剂是一款正极补锂材料,适用于各种体系的锂离子电池,应用领域包括动力电池、储能电池、数码3C电池等,其可以大幅提升各类锂离子电池的循环性能和能量密度,补锂效率高、补锂难度小、材料成本低、补锂安全度高。公司的年产2万吨补锂剂项目一期项目5000吨产能已于2023年2月底投产。 其进一步称,公司的年产11万吨磷酸锰铁锂材料项目已经投产,目前正在进行产能爬坡。 另外,德方纳米透露,33万吨磷酸锰铁锂项目目前正在做前期准备工作,公司将根据市场情况、资金情况推动项目的建设进程。公司磷酸锰铁锂产品的长期竞争力体现在其性能优势方面,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①相比磷酸铁锂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②降低电池成本,能量密度的提升可以减少材料的使用量,从而降低电池包整体成本;③提高续航里程,拓宽应用场景,从而应用到更多乘用车车型中;④低温性能优异,满足高纬度地区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要求;⑤保留了磷酸铁锂高安全性、低成本的竞争优势。

  • 珠海冠宇:储能和动力电池项目积极建设中 已有部分量产供货

    》查看SMM钴锂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点击查看SMM锂产品历史报价 》点击查看SMM新能源产品现货价格 储能和动力市场加速爆发,不少消费领域电池企业“学而优则仕”,向该领域积极发力。珠海冠宇近期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浙江冠宇规划年产2.5GWh的(储能和动力)产线已经开始量产供货。同时,浙江基地另有规划建设年产10GWh锂离子动力电池项目,目前该项目正在建设中。 在公司的西南基地,重庆冠宇规划总投资预计约40亿元,拟建设6条高性能新型锂离子电池智能化生产线,最终形成年产15GWh高性能新型锂离子电池的产能规模,目前还在前期规划中。 珠海冠宇成立于2007年,于2021年10月在科创板上市,截至发稿公司市值超过220亿元。公司总部位于珠海,并在中国重庆、浙江,以及印度建有生产基地。公司目前主要从事消费类聚合物软包锂离子电池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同时布局动力和储能锂离子电池。 具体来看,珠海冠宇的消费类电池产品包括电芯及PACK,应用领域涵盖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智能穿戴设备、消费类无人机、电动工具等领域;公司动力类电池产品包括电芯、模组及PACK,主要应用于汽车启停系统和电动摩托、储能、农业无人机等领域。 在客户方面,珠海冠宇已发展成为全球前列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供应商,消费领域的客户包括苹果、惠普、戴尔、联想、华为、小米等全球顶尖消费电子公司。动力和储能业务市场拓展方面,珠海冠宇目前已与豪爵、康明斯、中华汽车、上汽、通用、中兴、Sonnen等厂商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 “消费类锂离子电池仍然为公司目前的核心产品,也是公司未来发展的首要方向。未来公司将在保持消费类聚合物软包锂离子电池领域行业领先地位基础上,根据公司新开拓的动力类客户及潜在客户的动力类电池订单情况,循序渐进地扩大产能和丰富产品品类。”珠海冠宇表示。 根据规划,珠海冠宇将在继续夯实农业无人机电池、电动摩托车电池业务基础上,从低压启停电池逐步延伸至汽车动力电池领域,从家庭储能、通讯备用电池逐步延伸至工商业储能等领域,最终实现在动力电池、储能电池领域的全面布局和规模化生产。 2月23日,珠海冠宇发布了2022年业绩快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10.62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9068.89万元。 为了顺应消费锂离子电池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增强主营业务产品市场优势,珠海冠宇于去年8月拟发行可转债不超31.3亿元 用于锂电池叠片生产线建设等项目,以实现由卷绕工艺到叠片工艺的消费类锂离子电池生产工艺升级,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 “本项目有助于公司完成叠片工艺的生产布局,强化产品核心竞争力,从而满足现有客户的潜在需求,巩固并扩大现有市场份额;同时,本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增强公司产品的市场认可度,助力潜在客户的后续挖掘。”珠海冠宇表示。 SMM新能源大会来袭 看大咖们如何看后市! 伴随全球能源安全、温室效应、大气污染等问题日益严峻,能源体系转型成为全球共识。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清洁能源替代传统化石能源的革命已经到来。为响应国家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和国家“双碳”战略,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动力电池产业发展。SMM将于2023年5月9-12日在湖南长沙举办“第八届中国国际新能源大会暨产业博览会”。 本次大会主题“创新驱动发展 低碳引领未来”。大会由SMM主办,采取线上线下同步举行。大会拟邀请政、产、学、研、融、介、媒等方面重要嘉宾出席大会,大会设立高质量开幕式、新能源企业家鸡尾酒会、融通高科之夜、商务考察活动、投资促进交流会、主论坛、12个分论坛、3大闭门会、5大理事会、展览会、CLNB友谊赛、健康乐跑等重大活动。 在此,SMM诚挚邀请您出席本次大会,与行业大咖一起,共同把2023第八届中国国际新能源大会暨产业博览会打造成为产业高速发展的重要平台、技术创新的核心驱动、全球共襄的世界级盛会,为抢占世界新能源产业竞争制高点、引领全球新能源产业发展、加快实现“双碳”目标、推动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点击了解并在线报名: 》 2023年第八届中国国际新能源大会暨产业博览会

  • 珠海冠宇:储能和动力电池项目积极建设中 已有部分量产供货

    储能和动力市场加速爆发,不少消费领域电池企业“学而优则仕”,向该领域积极发力。珠海冠宇近期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浙江冠宇规划年产2.5GWh的(储能和动力)产线已经开始量产供货。同时,浙江基地另有规划建设年产10GWh锂离子动力电池项目,目前该项目正在建设中。 在公司的西南基地,重庆冠宇规划总投资预计约40亿元,拟建设6条高性能新型锂离子电池智能化生产线,最终形成年产15GWh高性能新型锂离子电池的产能规模,目前还在前期规划中。 珠海冠宇成立于2007年,于2021年10月在科创板上市,截至发稿公司市值超过220亿元。公司总部位于珠海,并在中国重庆、浙江,以及印度建有生产基地。公司目前主要从事消费类聚合物软包锂离子电池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同时布局动力和储能锂离子电池。 具体来看,珠海冠宇的消费类电池产品包括电芯及PACK,应用领域涵盖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智能穿戴设备、消费类无人机、电动工具等领域;公司动力类电池产品包括电芯、模组及PACK,主要应用于汽车启停系统和电动摩托、储能、农业无人机等领域。 在客户方面,珠海冠宇已发展成为全球前列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供应商,消费领域的客户包括苹果、惠普、戴尔、联想、华为、小米等全球顶尖消费电子公司。动力和储能业务市场拓展方面,珠海冠宇目前已与豪爵、康明斯、中华汽车、上汽、通用、中兴、Sonnen等厂商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 “消费类锂离子电池仍然为公司目前的核心产品,也是公司未来发展的首要方向。未来公司将在保持消费类聚合物软包锂离子电池领域行业领先地位基础上,根据公司新开拓的动力类客户及潜在客户的动力类电池订单情况,循序渐进地扩大产能和丰富产品品类。”珠海冠宇表示。 根据规划,珠海冠宇将在继续夯实农业无人机电池、电动摩托车电池业务基础上,从低压启停电池逐步延伸至汽车动力电池领域,从家庭储能、通讯备用电池逐步延伸至工商业储能等领域,最终实现在动力电池、储能电池领域的全面布局和规模化生产。 2月23日,珠海冠宇发布了2022年业绩快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10.62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9068.89万元。 为了顺应消费锂离子电池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增强主营业务产品市场优势,珠海冠宇于去年8月拟发行可转债不超31.3亿元 用于锂电池叠片生产线建设等项目,以实现由卷绕工艺到叠片工艺的消费类锂离子电池生产工艺升级,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 “本项目有助于公司完成叠片工艺的生产布局,强化产品核心竞争力,从而满足现有客户的潜在需求,巩固并扩大现有市场份额;同时,本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增强公司产品的市场认可度,助力潜在客户的后续挖掘。”珠海冠宇表示。

  • 长安汽车:2023年全年目标为280万辆 确保规模增长高于行业10个百分点以上

    3月7日,长安汽车披露投资者调研活动记录表显示,从总体目标看,2023年全力以赴向全年280万辆的目标冲击,确保规模增长高于行业10个百分点以上。 到2025年,力争实现集团销售400万辆,其中,长安品牌销售300万辆,新能源销售占比35%,海外销售占比15%;到2030年,力争实现集团销售500万辆,其中,长安品牌销售400万辆,新能源销售占比60%以上,海外销售占比30%。

  • 最高补贴7000元!东方纳米购车补贴持续到3月31日

    3月7日,东风纳米面向全国推出购车惠民补贴活动。此次优惠涵盖东风纳米旗下纳米BOX、EX1 PRO等多款主力车型,最高优惠达7000元,并将持续到2023年3月31日。 图片来源:东风纳米 其中,纳米BOX追风版351KM进阶型的补贴金额高达7000元,东风EX1 PRO轻风版201KM标准型补贴后的价格低至4.97万元。 公开资料显示,东风纳米原为东创紫联,是东风集团旗下二级板块。东创紫联成立于2020年10月28日,主打A级纯电市场,专注于经济型、时尚纯电汽车市场,是东风集团在“十四五”规划期间,推进国有企业战略结构转型、全力迈向自主新能源赛道的核心助推企业之一。 2021年,东创紫联实现销量过万。次年,该品牌推出纯电小SUV纳米BOX。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销量超3.5万辆。 今年2月,东创紫联对外表示,企业名称发生工商变更,更名为东风汽车纳米科技有限公司。工商变更完成后,东风纳米专注小型纯电赛道,并开启独立运营模式。

  • 赛力斯董事长张兴海两会建议:解决新能源汽车出口认证难、物流难等问题

    今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赛力斯集团董事长(创始人)张兴海今年提交了四份提案,分别是:《关于加强数字化人才培养,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提案》《关于支持中小型民营企业上市融资,助推企业科技创新的提案》《关于支持自主新能源汽车参与全球竞争的提案》《关于重视和加强自主工业软件开发的提案》。 针对中国数字化人才短缺、供需错位等问题,张兴海建议:一是强化产教结合,建议由国家教育部主导,加快推进中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体系的改革。调整现有专业和课程体系,扩大数字化专业人才的培养;二是拓宽和延展数字化相关技能人才的成长通道,让“新蓝领工人”事业更有奔头,建议国家人社部牵头,强化人才职业发展顶层设计,完善国家数字化职业鉴定工种,同时及时建立新工种的评价体系;三是完善地方政府和汽车行业人才引育政策,加大对数字化人才吸引和激励力度。 针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面临的出口认证难、出口物流难等问题,张兴海建议:一是给予政策技术性指导,助力车企开拓海外市场,帮助车企在技术交流、海外参展等方面提供便利,帮助解决“认证难”,帮助车企熟悉海外汽车市场规范等;二是协调解决出口运输运费高、运力不足等突出问题,铁运降本,补贴运价,打通多港出海,打通广州南沙港、宁波港等其他港口运输通道。 针对中小型民营企业上市直接融资较难等问题,张兴海建议:一是借股票发行注册制的相关落地实施契机,加大力度支持具有科技实力的专精特新中小型民营企业上市;二是发挥好政策驱动作用,鼓励银行与有科技实力的专精特新中小型民营实体企业构建中长期银企关系,给予5到10年的低息中长期贷款,实行信用贷款,而不是抵押贷款。 针对工业软件领域存在的国产化率低、原创性差、国际技术封锁、缺少开发人才等问题,张兴海建议:一是在国家层面重视和扶持自主工业软件开发;二是鼓励支持以企业为主体,打造协同创新研发联盟;三是建立工业软件人才培养体系。

  • 入局锂电负极材料领域!刹车制动产品制造商牵手索通发展

    》查看SMM钴锂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点击查看SMM锂产品历史报价 》点击查看SMM新能源产品现货价格 3月6日晚间,北摩高科(002985)发布公告,3月3日,公司与索通发展签署了《索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与北京北摩高科摩擦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之合作协议》,共同开发碳/碳、碳/陶复合材料在锂电池负极材料和电解铝行业的应用。 协议约定,北摩高科与索通发展将成立合资公司,对研发产品进行产业化及市场推广,在合资公司中北摩高科股权占比60%,索通发展股权占比40%。北摩高科主要负责产品的研发、试验和生产,索通发展进行独家销售并对接应用场景。 资料显示,北摩高科主要从事军、民两用航空航天飞行器起落架着陆系统及坦克装甲车辆、高速列车等高端装备刹车制动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系军工领域高端装备制造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在碳/碳、碳/陶复合材料方面技术沉淀已久,是国内首家掌握碳/碳复合材料从预制体编织技术到快速沉积工艺并具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北摩高科的碳/碳、碳/陶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重点军工装备,具备高可靠性、高门槛的军工产品品质。 北摩高科此次涉及的用作负极材料和材料电解铝领域的先进材料皆为负极材料制造和电解铝冶炼工艺中所需要的重要材料,碳/碳、碳/陶复合材料在负极材料及电解行业等民品领域的应用,将有助于拓展北摩高科碳材料技术及产品在新领域的应用,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同时,北摩高科进一步介绍,公司原有碳/碳、碳/陶材料技术与负极材料领域具有高度融合性。在负极材料行业中,碳/碳、碳/陶复合材料具有强度更高、承载能力更大、使用寿命更长的特点,有望逐步替代现有的石墨材料,未来市场空间较大。 根据研究机构EVTank、伊维经济研究院联合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共同发布的《中国负极材料行业发展白皮书(2023年)》数据,2022年全球负极材料出货量达到155.6万吨,同比增长71.9%,其中中国负极材料出货量同比增长84.0%达到143.3万吨,同比增速创历史新高。EVTank数据显示,中国企业负极材料出货量全球占比继续提升,2022年已经超过90%。展望未来,EVTank预计在下游锂离子电池需求量的带动下,全球负极材料出货量在2025年和2030年将分别达到331.7万吨和863.4万吨,其中90%以上将是中国企业生产。 北摩高科表示,索通发展作为预焙阳极龙头企业,在负极材料一体化布局优势明显。索通发展此前收购的欣源股份已形成包括粗碎、粉碎、造粒、分级、石墨化、成品筛分等一体化布局,北摩高科可以在石墨化环节为索通发展提供质量稳定、一致性好的碳/碳、碳/陶复合材料构件,同时,借助索通发展在预焙阳极生产以及服务电解铝客户的丰富经验,共同探索碳/碳、碳/陶材料在电解铝行业的应用。 此外,在双碳背景下,索通发展可以构建“绿电+新型碳材料”的发展模式,为石墨负极材料的发展提供电力供应与支持。索通发展目前已在甘肃省嘉峪关市取得770MW的绿电光伏发电指标,可以为北摩高科的碳/碳、碳/陶复合材料项目提供电力供应和支持,降低北摩高科用电成本。 SMM新能源大会来袭 看大咖们如何看后市! 伴随全球能源安全、温室效应、大气污染等问题日益严峻,能源体系转型成为全球共识。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清洁能源替代传统化石能源的革命已经到来。为响应国家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和国家“双碳”战略,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动力电池产业发展。SMM将于2023年5月9-12日在湖南长沙举办“第八届中国国际新能源大会暨产业博览会”。 本次大会主题“创新驱动发展 低碳引领未来”。大会由SMM主办,采取线上线下同步举行。大会拟邀请政、产、学、研、融、介、媒等方面重要嘉宾出席大会,大会设立高质量开幕式、新能源企业家鸡尾酒会、融通高科之夜、商务考察活动、投资促进交流会、主论坛、12个分论坛、3大闭门会、5大理事会、展览会、CLNB友谊赛、健康乐跑等重大活动。 在此,SMM诚挚邀请您出席本次大会,与行业大咖一起,共同把2023第八届中国国际新能源大会暨产业博览会打造成为产业高速发展的重要平台、技术创新的核心驱动、全球共襄的世界级盛会,为抢占世界新能源产业竞争制高点、引领全球新能源产业发展、加快实现“双碳”目标、推动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点击了解并在线报名: 》 2023年第八届中国国际新能源大会暨产业博览会

  • 入局锂电负极材料领域!刹车制动产品制造商牵手索通发展

    3月6日晚间,北摩高科(002985)发布公告,3月3日,公司与索通发展签署了《索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与北京北摩高科摩擦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之合作协议》,共同开发碳/碳、碳/陶复合材料在锂电池负极材料和电解铝行业的应用。 协议约定,北摩高科与索通发展将成立合资公司,对研发产品进行产业化及市场推广,在合资公司中北摩高科股权占比60%,索通发展股权占比40%。北摩高科主要负责产品的研发、试验和生产,索通发展进行独家销售并对接应用场景。 资料显示,北摩高科主要从事军、民两用航空航天飞行器起落架着陆系统及坦克装甲车辆、高速列车等高端装备刹车制动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系军工领域高端装备制造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在碳/碳、碳/陶复合材料方面技术沉淀已久,是国内首家掌握碳/碳复合材料从预制体编织技术到快速沉积工艺并具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北摩高科的碳/碳、碳/陶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重点军工装备,具备高可靠性、高门槛的军工产品品质。 北摩高科此次涉及的用作负极材料和材料电解铝领域的先进材料皆为负极材料制造和电解铝冶炼工艺中所需要的重要材料,碳/碳、碳/陶复合材料在负极材料及电解行业等民品领域的应用,将有助于拓展北摩高科碳材料技术及产品在新领域的应用,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同时,北摩高科进一步介绍,公司原有碳/碳、碳/陶材料技术与负极材料领域具有高度融合性。在负极材料行业中,碳/碳、碳/陶复合材料具有强度更高、承载能力更大、使用寿命更长的特点,有望逐步替代现有的石墨材料,未来市场空间较大。 根据研究机构EVTank、伊维经济研究院联合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共同发布的《中国负极材料行业发展白皮书(2023年)》数据,2022年全球负极材料出货量达到155.6万吨,同比增长71.9%,其中中国负极材料出货量同比增长84.0%达到143.3万吨,同比增速创历史新高。EVTank数据显示,中国企业负极材料出货量全球占比继续提升,2022年已经超过90%。展望未来,EVTank预计在下游锂离子电池需求量的带动下,全球负极材料出货量在2025年和2030年将分别达到331.7万吨和863.4万吨,其中90%以上将是中国企业生产。 北摩高科表示,索通发展作为预焙阳极龙头企业,在负极材料一体化布局优势明显。索通发展此前收购的欣源股份已形成包括粗碎、粉碎、造粒、分级、石墨化、成品筛分等一体化布局,北摩高科可以在石墨化环节为索通发展提供质量稳定、一致性好的碳/碳、碳/陶复合材料构件,同时,借助索通发展在预焙阳极生产以及服务电解铝客户的丰富经验,共同探索碳/碳、碳/陶材料在电解铝行业的应用。 此外,在双碳背景下,索通发展可以构建“绿电+新型碳材料”的发展模式,为石墨负极材料的发展提供电力供应与支持。索通发展目前已在甘肃省嘉峪关市取得770MW的绿电光伏发电指标,可以为北摩高科的碳/碳、碳/陶复合材料项目提供电力供应和支持,降低北摩高科用电成本。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