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9362

  • 【SMM分析】4月隔膜排产环增1% 需求提振之下次月市场或迎回暖

    SMM5月15日讯,4月中国隔膜产量约83,824万平方米。环增1%,同增2%。 4月上半月,锂电市场延续了一季度以来的需求低迷状况,市场需求疲软且行业对后市恢复情绪较为悲观,电芯企业库存仍处高位,对隔膜需求较弱,市场总体较为清淡,企业排产、开工仍维持低位。至四月中下旬时,下游需求,尤其是储能需求有所恢复,带动隔膜需求小幅回暖,排产小幅上涨。 预期5月隔膜产量将达94,118万平方米,环增12%,同增7%。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张玲颖 021-51666775 马睿 021-51595780 杨玥 021-51666856 袁野 021-51595792 冯棣生 021-51666714 徐颖 021-51666707 吕彦霖 021-20707875 柳育君 021-20707895 于小丹021-20707870 孙贤珏 021-51666757 周致丞021-51666711

  • 一回收企业获10亿元增资 | 嘉能可计划建设欧洲最大电动汽车电池回收厂【5.8~5.14日电池回收周报】

    》查看SMM钴锂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公司】一锂电池回收项目签约 5月10日,为共同推进锂电池供应与回收、车电分离与电池银行等全新商业模式,中国诚通生态有限公司与威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诚通生态董事长梁明武、总经理马东及威马汽车创始人及董事长沈晖、集团副董事长冼大卫等出席活动。 梁明武称,诚通生态聚焦发展锂电池循环利用业务、生态环保业务,致力于打造现代循环经济产业生态原创技术策源地和产业链链长。希望双方发挥各自金融资本和电池管理技术优势,共同推进电池银行项目,合力打造锂电新能源“第三极”。 推荐关注 【公司】Rad Power 正在使用红木材料回收电动自行车电池 可持续性一直是电动自行车的核心。 话虽这么说,但就制造实践而言,大多数电动自行车制造商并不完全可持续。然而,最近几个月,我们看到一些电动自行车专家将回收材料整合到他们的产品中。得益于与 Redwood Materials 的合作,其中一款最新产品是 Rad Power 自行车。 Redwood Materials 是一家由前Tesla首席技术官 Jeffrey Straubel于 2017 年创立的公司,致力于寻找围绕电力应用的可持续方式。 Redwood Materials 总部位于内华达州卡森城,专注于电池回收技术,为福特、丰田和日产等主要汽车品牌提供回收电池。 该公司还与另一家自行车制造商 Specialized 合作,这表明 Redwood 完全有能力回收以性能为导向的电动自行车电池。 【公司】一锂电回收企业获10亿元增资 近日,天能动力宣布,其附属公司浙江天能新材料获10亿元增资。 公告显示,于2023年5月5日,甲方浙江天能新材料(本公司一间关连附属公司)、乙方(包括15名为独立第三方的外部投资者,即乙1方至乙15方及3名受本公司控制的投资者,即乙16方、乙17方及乙18方)及丙方(包括本公司两间间接全资附属公司,其为甲方的现有股东;及本公司一名关连人士,其为甲方的一名现有股东)订立了增资协议,据此乙方同意支付总认购价款(人民币10亿元)以认购新增注册资本(人民币3921.6万元,占甲方经增资扩大后的注册资本约28.57%)。 总认购价款将按下列方式注资至甲方的资本内:人民币3921.6万元用于甲方的注册资本;及人民币9.61亿元用于甲方的资本公积。 完成增资后,天能动力在甲方的间接持股比例将从65%降至约49.27%。 尽管公司在甲方的间接持股权益预计会减少,但由于甲方将继续受本公司控制,所以甲方将继续为本公司的非全资附属公司。 公告介绍,甲方浙江天能新材料主要从事废旧锂离子电池的回收处理、循环再用及梯次利用业务。甲方为中国浙江省首批固废资源综合利用重点企业之一,属工业和信息化部双白名单(回收与梯次利用)企业。 甲方的主要供应商为贸易商及中介,主要客户为行业领先的锂离子正极材料企业。 【公司】嘉能可计划建设欧洲最大电动汽车电池回收厂 据英国《金融时报》5月9日报道,嘉能可计划建立欧洲最大的电池回收厂,以寻求发展其自然资源业务。 嘉能可正在与加拿大的Li-Cycle开展一项联合研究,计划到2027年在意大利建设该设施。 【公司】吉锐科技冲刺创业板 拟募资11亿扩大锂电回收产能 锂电回收领军企业吉锐科技启动创业板IPO。 5月8日,赣州吉锐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业板上市申请获深交所受理,本次IPO计划募资11亿元。 吉锐科技深耕新能源锂电池循环利用领域,专业从事废旧锂电池正极材料回收利用及锂电池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与加工服务,主要产品包括电池级碳酸锂、磷酸铁、镍/钴/锰盐等,主要用于制造锂电池正极材料的原料,最终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储能、消费电子等领域。 吉锐科技盈利模式主要包括两种: 一是自产业务,通过直接采购废旧锂电池正极材料等,制造锂电池材料产品,销售给下游客户获利; 二是受托加工,由客户提供废旧锂电池正极材料,公司为其提供加工服务,按照合同提供锂电池材料,获取加工服务和产品收入。

  • 一回收企业获10亿元增资 | 嘉能可计划建设欧洲最大电动汽车电池回收厂【5.8~5.14日电池回收周报】

    》查看SMM钴锂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公司】一锂电池回收项目签约 5月10日,为共同推进锂电池供应与回收、车电分离与电池银行等全新商业模式,中国诚通生态有限公司与威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诚通生态董事长梁明武、总经理马东及威马汽车创始人及董事长沈晖、集团副董事长冼大卫等出席活动。 梁明武称,诚通生态聚焦发展锂电池循环利用业务、生态环保业务,致力于打造现代循环经济产业生态原创技术策源地和产业链链长。希望双方发挥各自金融资本和电池管理技术优势,共同推进电池银行项目,合力打造锂电新能源“第三极”。 推荐关注 【公司】Rad Power 正在使用红木材料回收电动自行车电池 可持续性一直是电动自行车的核心。 话虽这么说,但就制造实践而言,大多数电动自行车制造商并不完全可持续。然而,最近几个月,我们看到一些电动自行车专家将回收材料整合到他们的产品中。得益于与 Redwood Materials 的合作,其中一款最新产品是 Rad Power 自行车。 Redwood Materials 是一家由前Tesla首席技术官 Jeffrey Straubel于 2017 年创立的公司,致力于寻找围绕电力应用的可持续方式。 Redwood Materials 总部位于内华达州卡森城,专注于电池回收技术,为福特、丰田和日产等主要汽车品牌提供回收电池。 该公司还与另一家自行车制造商 Specialized 合作,这表明 Redwood 完全有能力回收以性能为导向的电动自行车电池。 【公司】一锂电回收企业获10亿元增资 近日,天能动力宣布,其附属公司浙江天能新材料获10亿元增资。 公告显示,于2023年5月5日,甲方浙江天能新材料(本公司一间关连附属公司)、乙方(包括15名为独立第三方的外部投资者,即乙1方至乙15方及3名受本公司控制的投资者,即乙16方、乙17方及乙18方)及丙方(包括本公司两间间接全资附属公司,其为甲方的现有股东;及本公司一名关连人士,其为甲方的一名现有股东)订立了增资协议,据此乙方同意支付总认购价款(人民币10亿元)以认购新增注册资本(人民币3921.6万元,占甲方经增资扩大后的注册资本约28.57%)。 总认购价款将按下列方式注资至甲方的资本内:人民币3921.6万元用于甲方的注册资本;及人民币9.61亿元用于甲方的资本公积。 完成增资后,天能动力在甲方的间接持股比例将从65%降至约49.27%。 尽管公司在甲方的间接持股权益预计会减少,但由于甲方将继续受本公司控制,所以甲方将继续为本公司的非全资附属公司。 公告介绍,甲方浙江天能新材料主要从事废旧锂离子电池的回收处理、循环再用及梯次利用业务。甲方为中国浙江省首批固废资源综合利用重点企业之一,属工业和信息化部双白名单(回收与梯次利用)企业。 甲方的主要供应商为贸易商及中介,主要客户为行业领先的锂离子正极材料企业。 【公司】嘉能可计划建设欧洲最大电动汽车电池回收厂 据英国《金融时报》5月9日报道,嘉能可计划建立欧洲最大的电池回收厂,以寻求发展其自然资源业务。 嘉能可正在与加拿大的Li-Cycle开展一项联合研究,计划到2027年在意大利建设该设施。 【公司】吉锐科技冲刺创业板 拟募资11亿扩大锂电回收产能 锂电回收领军企业吉锐科技启动创业板IPO。 5月8日,赣州吉锐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业板上市申请获深交所受理,本次IPO计划募资11亿元。 吉锐科技深耕新能源锂电池循环利用领域,专业从事废旧锂电池正极材料回收利用及锂电池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与加工服务,主要产品包括电池级碳酸锂、磷酸铁、镍/钴/锰盐等,主要用于制造锂电池正极材料的原料,最终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储能、消费电子等领域。 吉锐科技盈利模式主要包括两种: 一是自产业务,通过直接采购废旧锂电池正极材料等,制造锂电池材料产品,销售给下游客户获利; 二是受托加工,由客户提供废旧锂电池正极材料,公司为其提供加工服务,按照合同提供锂电池材料,获取加工服务和产品收入。

  • 杉杉股权风波尘埃落定 | 璞泰来拟赴瑞典投建10万吨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5.8~5.14日负极材料周报】

    》查看SMM钴锂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周评】本周负极价格仍偏弱运行 原料端:低硫焦价格目前大体持稳,部分厂家报价小幅上涨;针状焦近期出货情况无明显好转,下游负极厂家以消耗库存刚需采购为主,针状焦价格持续下行。 石墨化端:石墨化市场供需情况无明显好转,新进厂家会优先释放石墨化产能以代工业务为主,在下游负极厂持续向上传导压力下石墨化价格承压运行,后续或有脱离成本支撑下跌的可能。 近期消费端需求小幅转好但因占比较小对整体负极材料需求无支撑作用,动力与储能端短期仍以消化库存观望上游原料价格为主,市场订单情况无明显回暖,负极厂家本月多降低产线开工消耗自身库存为主。 本周: SMM人造石墨中端价格为3.65-4.74万元/吨,均价较上周下跌0.017万元/吨SMM天然石墨中端价格为3.55-4.30万元/吨,均价较上周下跌0.012万元/吨 【公司】中科电气:硅基类负极材料目前已建设完成中试产线,快充类负极产品已在客户端批量应用 中科电气近日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公司硅基类负极材料目前已建设完成中试产线,并有产品向客户进行送样测试。公司快充类负极产品已成功在客户端得到批量应用,在产品的性能及性价比上得到了市场的较好回馈,并成为公司主要产品之一。 推荐关注 【公司】璞泰来拟赴瑞典投建10万吨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 5月4日,上海璞泰来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拟通过全资子公司璞泰来(新加坡)有限责任公司在瑞典投资设立紫宸科技(瑞典)有限责任公司,并开展锂离子负极材料一体化生产研发基地的建设工作。 根据公告,上述项目计划建设年产10万吨负极材料的一体化生产研发基地,预计2025年具备5万吨负极材料产能,预计2026年底或2027年初具备10万吨负极材料产能。 上述项目计划总投资金额不超过157亿瑞典克朗。其中,璞泰来计划以自有资金出资约30%,计划项目贷款融资规模约70%,前期与境内外银行等金融机构已做了初步融资安排。截至2023年3月末,璞泰来货币资金余额为54.81亿元人民币,鉴于本次计划投资总金额较大,存在一定的项目资金筹措风险。 璞泰来方面表示,此次投资旨在积极抢占欧洲等海外市场锂电产业链构建的市场机遇,与下游客户形成长期稳定的配套合作机制,并充分获取瑞典在电力、清洁能源、交通及产业政策等方面的优势资源。 【公司】杉杉股份:股权风波尘埃落定 2023年5月10日下午,宁波杉杉股份有限公司召开了2022年年度股东大会。 会议选举了第十一届董事会成员,近期备受市场关注的股权问题也得以尘埃落定。 据悉,在本次股东大会上,周婷正式被选举为杉杉股份第十一届非独立董事。4月20日发布的杉杉股份《第十届董事会第四十一次会议决议公告》中,周婷曾被提名为董事候选人。 股东会现场郑驹表示,非常感谢社会各界对杉杉的关注和支持,公司坚定成为受人尊敬的全球化高科技企业的战略目标不动摇。对于股权问题,已和周婷女士达成一致,双方将共同努力,推动企业新一轮发展。 新任董事周婷表示,双方在建立正常沟通渠道的基础上,达成了基本共识。目前,周婷女士已经向法院提交了解除青刚股份冻结的申请。 后续双方将共同努力,从立足企业发展的大局考量,共同推进争议问题的尽快解决,携手维护杉杉股份投资人和股东的利益。 双方上述承诺无疑对打消市场疑虑,稳定投资者预期将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颇具挑战的2022年,杉杉股份负极材料和偏光片双主业依旧交出了一份靓丽的成绩单。

  • 杉杉股权风波尘埃落定 | 璞泰来拟赴瑞典投建10万吨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5.8~5.14日负极材料周报】

    》查看SMM钴锂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周评】本周负极价格仍偏弱运行 原料端:低硫焦价格目前大体持稳,部分厂家报价小幅上涨;针状焦近期出货情况无明显好转,下游负极厂家以消耗库存刚需采购为主,针状焦价格持续下行。 石墨化端:石墨化市场供需情况无明显好转,新进厂家会优先释放石墨化产能以代工业务为主,在下游负极厂持续向上传导压力下石墨化价格承压运行,后续或有脱离成本支撑下跌的可能。 近期消费端需求小幅转好但因占比较小对整体负极材料需求无支撑作用,动力与储能端短期仍以消化库存观望上游原料价格为主,市场订单情况无明显回暖,负极厂家本月多降低产线开工消耗自身库存为主。 本周: SMM人造石墨中端价格为3.65-4.74万元/吨,均价较上周下跌0.017万元/吨SMM天然石墨中端价格为3.55-4.30万元/吨,均价较上周下跌0.012万元/吨 【公司】中科电气:硅基类负极材料目前已建设完成中试产线,快充类负极产品已在客户端批量应用 中科电气近日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公司硅基类负极材料目前已建设完成中试产线,并有产品向客户进行送样测试。公司快充类负极产品已成功在客户端得到批量应用,在产品的性能及性价比上得到了市场的较好回馈,并成为公司主要产品之一。 推荐关注 【公司】璞泰来拟赴瑞典投建10万吨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 5月4日,上海璞泰来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拟通过全资子公司璞泰来(新加坡)有限责任公司在瑞典投资设立紫宸科技(瑞典)有限责任公司,并开展锂离子负极材料一体化生产研发基地的建设工作。 根据公告,上述项目计划建设年产10万吨负极材料的一体化生产研发基地,预计2025年具备5万吨负极材料产能,预计2026年底或2027年初具备10万吨负极材料产能。 上述项目计划总投资金额不超过157亿瑞典克朗。其中,璞泰来计划以自有资金出资约30%,计划项目贷款融资规模约70%,前期与境内外银行等金融机构已做了初步融资安排。截至2023年3月末,璞泰来货币资金余额为54.81亿元人民币,鉴于本次计划投资总金额较大,存在一定的项目资金筹措风险。 璞泰来方面表示,此次投资旨在积极抢占欧洲等海外市场锂电产业链构建的市场机遇,与下游客户形成长期稳定的配套合作机制,并充分获取瑞典在电力、清洁能源、交通及产业政策等方面的优势资源。 【公司】杉杉股份:股权风波尘埃落定 2023年5月10日下午,宁波杉杉股份有限公司召开了2022年年度股东大会。 会议选举了第十一届董事会成员,近期备受市场关注的股权问题也得以尘埃落定。 据悉,在本次股东大会上,周婷正式被选举为杉杉股份第十一届非独立董事。4月20日发布的杉杉股份《第十届董事会第四十一次会议决议公告》中,周婷曾被提名为董事候选人。 股东会现场郑驹表示,非常感谢社会各界对杉杉的关注和支持,公司坚定成为受人尊敬的全球化高科技企业的战略目标不动摇。对于股权问题,已和周婷女士达成一致,双方将共同努力,推动企业新一轮发展。 新任董事周婷表示,双方在建立正常沟通渠道的基础上,达成了基本共识。目前,周婷女士已经向法院提交了解除青刚股份冻结的申请。 后续双方将共同努力,从立足企业发展的大局考量,共同推进争议问题的尽快解决,携手维护杉杉股份投资人和股东的利益。 双方上述承诺无疑对打消市场疑虑,稳定投资者预期将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颇具挑战的2022年,杉杉股份负极材料和偏光片双主业依旧交出了一份靓丽的成绩单。

  • 新宙邦4万吨电解液项目试生产成功 | 中欣氟材5000吨六氟磷酸钠项目开工【5.8~5.14日电解液周报】

    》查看SMM钴锂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周评】电解液价格暂稳 主因五一节前六氟磷酸锂跌至底部,且五一假期部分企业备库,故电解液企业购买了部分六氟以备安全库存。 下游需求恢复情况一般,电解液企业的六氟库存价格低,电解液相互竞争压力下,价格暂时没有拉涨。 但上游六氟的原料碳酸锂价格不断上涨,六氟多数不报价,六氟预期成交价上涨,但电解液预期下周价格暂稳,月底价格上调。 本周: 电解液(三元动力用)价格为41200-57200元/吨,均价较上周基本持平 电解液(磷酸铁锂用)价格为25200-33200万元/吨,均价较上周基本持平 电解液(钴酸锂用)价格为53200-66200万元/吨,均价较上周基本持平 电解液(锰酸锂用)价格为24200-29200万元/吨,均价较上周基本持平 【公司】波兰新宙邦4万吨电解液项目试生产成功 2023年4月,波兰新宙邦生产车间热火朝天。 生产部门、供应链部门、EHS中心、技术部门、品管部门等齐心协力:原材料入库——来料检验——投料完成——分装完成——成品全项目检测合格,第一批电解液试生产成功,现场同事欢呼雀跃,线上工作群里也迸发出阵阵掌声。 波兰电解液项目作为新宙邦“走出去”的第一步,历经磨难,苦尽甘来。 从2020年5月11日正式签订西雷姆工厂转让协议至今,波兰项目组共同努力,在海外克服种种困难,同时积极参与和支持当地群众活动,在西雷姆获得了良好的声誉和口碑。 2023年4月下旬,波兰项目获得生产所需的所有前置许可,稳步进入试生产阶段。 推荐关注 【公司】海辰药业: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及电解液项目预计下半年达到投产条件 海辰药业近期披露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公司已报在审产品有托拉塞米片(利尿药)、非布司他片(治疗痛风)及其原料药、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抗乙肝病毒)及其原料药,预计今年获批。 公司全资子公司安庆汇辰的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及电解液项目预计下半年达到投产条件,投产后尚需经历产能爬坡等阶段。 【公司】无棣:投资13个亿建设12000吨/年六氟磷酸锂配套20000吨/年PCl₅项目 5月9日,在无棣县鲁北高新技术开发区,鲁北超能新材料产业(山东)有限公司年产1.2万吨六氟磷酸锂配套2万吨PCl₅项目建设现场,项目桩基工程已接近尾声,其生产的产品是锂电池电解液的主要原料,项目投产后将进一步完善和延长当地的锂电新能源产业链条,助力当地打造千亿级锂电新能源产业基地。 该项目计划总投资13.33亿元,是全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支撑性项目,投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62.99亿元,利税21亿元。 目前,广大工程建设者昼夜不停搞建设、分工明确促生产,在确保项目当年开工当年投产的同时,通过设备工艺提升,一改产品传统间歇性生产模式,实现产品的连续化生产。 【互动】中欣氟材:第一期5000吨六氟磷酸钠项目开始建设 近日,中欣氟材在接受机构调研时称,目前公司钠离子电池电解液第一期5000吨六氟磷酸钠项目及原料配套项目已开始土建建设,主要设备已经开始定制。 中欣氟材表示,公司的R245fa全年生产的量有一部分会作为公司下游四代制冷剂的原料用量,预计除自用部分量外的对外销售量为2000-3000吨左右的量。 此外,于去年10月份开始对4万吨的无水氢氟酸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扩产改造后无水氢氟酸的生产量将达到7万吨的生产规模。

  • 厦钨新能拟在法国设立正极材料及前驱体合资企业

    5月15日,厦钨新能公告,计划于北京时间2023年5月16日与法国ORANO公司下属公司(简称“ORANO”)签署合资协议,拟在法国北部港口城市敦刻尔克设立一家电池正极材料合资企业及一家前驱体合资企业。   公告显示,电池正极材料合资企业将由厦钨新能下属子公司持股51%、ORANO持股49%,前驱体合资企业由厦钨新能下属子公司持股49%、ORANO持股51%。 厦钨新能在公告中还提到,根据相关规定,成立境外合资公司仍需获得中国国内境外投资管理机构及公司内部有权决策部门审议批准,合资协议的签署及具体实施尚存在不确定性。 资料显示,厦钨新能是厦门钨业(600549)的全资子公司,产品涵盖钴酸锂、三元材料、前驱体、磷酸铁锂、高镍材料、NCA等全系列新能源材料产品。 2022年,厦钨新能实现营业收入287.51亿元,同比增长80.55%;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2亿元,同比增长93.66%。   2022年,厦钨新能累计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销量为7.96万吨,其中,三元材料销量实现4.64万吨,同比增长71.30%,保持行业第一梯队地位,Ni9系三元超高镍材料通过多家电池客户测试,进入到海外车厂体系认证,已实现小批量生产;钴酸锂销量为3.32万吨,同比下降26%,但仍稳居龙头地位。 2023年一季度,厦钨新能实现营业总收入35.86亿元,同比下降40.67%;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16亿元,同比下降46.17%。公司称,一季度营收下降主要系报告期内受终端消费需求下降影响,公司新能源锂电正极材料产品销量下降,叠加本期原材料价格大幅下降。   客户方面,厦钨新能执行大客户战略,拓展了国内外众多知名电池客户。在3C锂电池领域,公司与ATL、三星SDI、村田、LGC、欣旺达、珠海冠宇及比亚迪等国内外知名电池企业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产品广泛应用到下游中高端3C电子产品中;在动力锂电池领域,公司与中创新航、松下、比亚迪、欣旺达、宁德时代及国轩高科等知名电池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

  • 厦钨新能拟在法国设立正极材料及前驱体合资企业

    5月15日,厦钨新能公告,计划于北京时间2023年5月16日与法国ORANO公司下属公司(简称“ORANO”)签署合资协议,拟在法国北部港口城市敦刻尔克设立一家电池正极材料合资企业及一家前驱体合资企业。   公告显示,电池正极材料合资企业将由厦钨新能下属子公司持股51%、ORANO持股49%,前驱体合资企业由厦钨新能下属子公司持股49%、ORANO持股51%。 厦钨新能在公告中还提到,根据相关规定,成立境外合资公司仍需获得中国国内境外投资管理机构及公司内部有权决策部门审议批准,合资协议的签署及具体实施尚存在不确定性。 资料显示,厦钨新能是厦门钨业(600549)的全资子公司,产品涵盖钴酸锂、三元材料、前驱体、磷酸铁锂、高镍材料、NCA等全系列新能源材料产品。 2022年,厦钨新能实现营业收入287.51亿元,同比增长80.55%;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2亿元,同比增长93.66%。   2022年,厦钨新能累计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销量为7.96万吨,其中,三元材料销量实现4.64万吨,同比增长71.30%,保持行业第一梯队地位,Ni9系三元超高镍材料通过多家电池客户测试,进入到海外车厂体系认证,已实现小批量生产;钴酸锂销量为3.32万吨,同比下降26%,但仍稳居龙头地位。 2023年一季度,厦钨新能实现营业总收入35.86亿元,同比下降40.67%;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16亿元,同比下降46.17%。公司称,一季度营收下降主要系报告期内受终端消费需求下降影响,公司新能源锂电正极材料产品销量下降,叠加本期原材料价格大幅下降。   客户方面,厦钨新能执行大客户战略,拓展了国内外众多知名电池客户。在3C锂电池领域,公司与ATL、三星SDI、村田、LGC、欣旺达、珠海冠宇及比亚迪等国内外知名电池企业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产品广泛应用到下游中高端3C电子产品中;在动力锂电池领域,公司与中创新航、松下、比亚迪、欣旺达、宁德时代及国轩高科等知名电池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

  • 又一城市官宣皮卡“解禁” 五菱、比亚迪抢占纯电皮卡赛道

    进入2023年,皮卡市场的积极声音不断,解禁范围不断扩大的同时,市场也在朝着多元化加速迈进。 5月12日,厦门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发布关于调整载货汽车部分车型通行限制的通告,提出自2023年5月17日起,多用途货车(即,皮卡)在全市道路不再限制通行,厦门实现皮卡全面解禁。在此之前,杭州、上海、天津、南京、郑州、武汉等地已在不同时间点发布皮卡解禁有关通告。 公安部今年3月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97%的地级以上城市已取消皮卡车进城限制,267个地级以上城市对新能源轻型厢式货车不限行,10个城市试点赋予部分中型厢式货车与轻型货车同等通行权。 “自2016年皮卡解禁试点以来,国家对放开皮卡进城的重视程度首次从部委上升到国务院层面,皮卡解禁再度迎来强有力的政策支持,皮卡全面解禁可期。”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在国家促进汽车消费政策的总基调下,皮卡车型的“三包”政策、路权政策是对皮卡消费的大力支持,主力车企也推出乘用化皮卡产品。“在皮卡文化日益活跃的共同推动下,皮卡市场消费持续高增长。” 乘联会皮卡市场信息联席会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4月份皮卡市场销售4.2万辆,同比增长24.5%,处于近5年的中高位水平;环比下降11.2%,环比下降降幅不大。“由于去年疫情下皮卡生产受阻,今年的皮卡需求形势有改善,促进了2023年皮卡的国内外销售形势好转并走强。海外需求暴增推动皮卡出口持续增长,进一步促进我国汽车行业出口外销走强的特征。”乘联会皮卡市场信息联席会表示。 从短期来看,皮卡市场的绝对主力仍是燃油车型。在4月皮卡厂商销量排行榜中,长城汽车依旧排名第一,销售18,651辆,同比增长41.2%,单月销量超出排名二至五位的江淮汽车、江铃汽车、郑州日产、上汽大通之和。今年前4个月,长城汽车累计销售皮卡车型67468辆,同比增长20.1%,领先第二名江淮汽车4.88万辆。“4月皮卡厂商销量排名,是国内外市场销量的共同贡献的结果。长城汽车保持强势皮卡领军地位,部分皮卡企业抓住出口机遇实现强势增量,长城皮卡、江淮汽车、上汽大通、福田汽车的出口占其厂商总量30%以上。”崔东树表示。 站在中长期角度,电动化在皮卡市场的融入亦是大势所趋,多车企开始加速抢占这一新赛道。 5月8日,上汽通用五菱官方发布了宝骏悦也两门两座纯电皮卡车型的官图,新车外形与将于5月25日上市的宝骏悦也如出一辙,只是尾部变成了皮卡造型;同日的长安汽车2022年度业绩说明会上,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表示,到2025年,长安系中国品牌将推出27款全新新能源产品,其中便包括凯程智慧物流、电动皮卡等7款产品;更早些时候,比亚迪全新皮卡谍照被曝光,该车有望推出DM、EV两种动力版本。 在纯电皮卡市场,特斯拉无疑是先驱者,且此细分市场在海外汽车品牌眼中同样是诱人蛋糕。特斯拉CEO马斯克表示,预计将于今年第三季度举行Cybertruck交付活动;Stellantis NV首席执行官Carlos Tavares则透露,该公司计划在美国的一家工厂生产其广受欢迎的Ram卡车的纯电版本,并将很快宣布生产地点。据悉,该车将与F-150 Lightning、雪佛兰Silverado EV一同竞争特斯拉Cybertruck;另有消息称,通用汽车将停产雪佛兰Bolt EV,目的即为电动皮卡车型的生产让路。 “在2022年,(皮卡市场)增量主要来自二、三线市场。增量主要是工程建筑、市政电力、农林牧渔、批发零售业原有的领域以及高端化、乘用化、越野玩车的这类全新客户。”在崔东树看来,专用车领域仍是皮卡的主要市场,但近年电动化、乘用化的趋势亦不能忽视。

  • 中科电气年产10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一期投产

    据贵阳日报报道,近日,作为贵阳省贵安新区重点引进的“新材料”重大项目,中科电气(300035)年产10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一期建成投产。据介绍,目前,该项目一期的2号、3号、4号、5号、6号厂房已建成投产,1号、7号厂房(不影响生产)正在进行主体工程施工,办公生活区主体施工已基本完成,正在装修。 中科电气2021年12月发布的公告显示,公司贵安新区年产10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总投资额约25亿元,采用分期建设模式,一期项目总投资为17亿元,占地约400亩,建设周期不超过24个月,建成年产6.5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二期项目总投资为8亿元,占地约200亩,建设周期不超过18个月,建成年产3.5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 在锂电负极产能建设方面,中科电气此前在2022年年报中表示,2022年,公司稳步推进云南中科星城年产10万吨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贵安新区中科星城年产10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兰州新区“年产10万吨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四川甘眉“年产13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等新增产能项目的规划及建设,致力于打造成低排放、低能耗、低成本、高效率、高安全的绿色智能示范工厂,为实施负极材料海外本土化战略做好准备。 业绩方面,中科电气2022年实现营业总收入52.57亿元,同比增长139.61%;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3.64亿元,同比下降0.35%。不过,得益于优质客户绑定和产能扩张,2022年公司锂电负极板块实现营业收入49.58亿元,同比增长157.40%;实现负极材料出货量12万吨、确认收入数量11.40万吨,同比分别增加104.81%和93.24%。 中科电气还提到,海外市场是公司的重要战略市场,随着近年的持续投入,拓展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预计2023年公司海外销售占比有较大提升。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