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9362个
8月7日,亿纬锂能马来西亚工厂动土仪式圆满举行。惠州市委常委、秘书长冯起忠一行等领导,中国驻槟城总领事周游斌,吉打州EXCO成员Dato' Wira Dr. Ku Abdul Rahman Ku Ismail,马来西亚投资发展局副总裁Ms. Lim BeeVian,居林市长Dr. Haji Nadzman bin Mustaffa,吉打州投资局首席运营官Mr. Noor Ikhsan bin Hj AbdAziz,马来西亚槟州华人大会堂主席Tan Sri Dato' Seri, Dr. Tan KhoonHai,亿纬锂能海外事业部总经理陈星宇博士等公司高管出席,共同参与马来西亚动土仪式。 本次动土仪式,标志着亿纬锂能在国际市场的战略布局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仪式上,亿纬锂能海外事业部总经理陈星宇博士表示,感谢惠州市委、市政府对公司发展的大力支持,并表示马来西亚工厂的投产将进一步推动中马两国在新能源领域的合作。 惠州市委常委、秘书长冯起忠先生表示,亿纬锂能作为惠州发展成长起来的明星企业,技术水平处于国际领先位置。今天亿纬锂能马来西亚工厂正式动土,必将推动公司进一步做大做强,持续提升国际竞争力、影响力。希望参会各位领导嘉宾能一如既往地大力支持帮助亿纬锂能等惠州企业在马来西亚的发展建设,同时欢迎马来西亚各界人士到惠州观光旅游、投资兴业。 随后,参加仪式的领导、嘉宾与亿纬锂能高层共同开展动土仪式,象征着双方携手共进、共创未来的美好愿景。仪式上,双方代表共同打下了象征团结、合作的基石,为马来西亚工厂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亿纬锂能马来西亚工厂暨亿纬锂能第五十三工厂,打造“国际化圆柱电池产业园”项目,投资不超过42,230万美元,位于马来西亚吉打州居林县,建成后主要生产圆柱电池,直接带动就业600人。 项目主要生产电动工具、电动两轮车用21700圆柱电池。目前,亿纬锂能已具备该类产品的生产能力和技术储备,将进一步扩大该类产品的生产供给能力,充分满足下游客户产品需求,确保亿纬锂能产品始终聚焦于行业优势产品,并助力电动两轮车、电动工具应用更具性价比的21700电池,强化亿纬锂能在圆柱电池领域的领先地位。 亿纬锂能马来西亚工厂动土仪式的举行,不仅为中马两国的友好合作搭建了更坚实的平台,也为惠州市在推动创新发展、拓展国际合作方面增添了新的活力。双方将继续携手,深化合作,共同开创清洁能源领域的新未来。
东方电热表示,公司年产2万锂电池预镀镍钢基带项目进展顺利,连续退火线正在抓紧设备安装,预计8月热联动试车、9月投产。 消费电池领域,目前市场去库存已接近尾声,市场有回暖,但客户订单上量都比较保守。公司预计第三季度会有部分客户开始逐步切换至国产预镀镍材料并会逐渐放量。 动力类领域,国内大部分潜在客户都在等公司的连续退火线建成投产,主要是对标国外工厂的生产工艺路线。
东方电热表示,公司年产2万锂电池预镀镍钢基带项目进展顺利,连续退火线正在抓紧设备安装,预计8月热联动试车、9月投产。 消费电池领域,目前市场去库存已接近尾声,市场有回暖,但客户订单上量都比较保守。公司预计第三季度会有部分客户开始逐步切换至国产预镀镍材料并会逐渐放量。 动力类领域,国内大部分潜在客户都在等公司的连续退火线建成投产,主要是对标国外工厂的生产工艺路线。
SMM 8月10日讯:8月9日一则关于四川省金川县李家沟北锂矿勘查权竞拍的消息引爆市场,8月10日上午,该锂矿勘查权拍卖未止,另外一则四川马尔康市加达锂矿勘查区块拍卖又继续点燃市场热情,一时间,市场关于上述两家李矿拍卖的消息层出不穷。 据SMM了解,截止8月10日下午18:08分左右,四川省金川县李家沟北锂矿勘查权竞拍价已经从起始的57万元起拍价,飙升至82767万元,升值率高达145105.26%;而8月10日上午刚开启竞拍的四川省马尔康市加达锂矿勘查权起始拍卖价为319万元,当前竞价已经飙涨至255619万元,升值率高达80040.75%。 据四川省政府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在此前发布的公告显示,四川省金川县李家沟北锂矿勘查首次出让期限为5年,总面积7.551平方千米。其限时竞价开始时间原本定为2023年08月3日上午10时,之后因为成都大运会召开的缘故延迟到8月9日。 同样受到此待遇的还有四川马尔康市加达锂矿勘查区块的拍卖,其原定于在8月4日10:00开启竞拍,也因成都大运会的原因而延迟到了8月10日10时00分开始。四川马尔康市加达锂矿勘查首次出让期限同样为5年,总面积21.2247平方千米。 上述二者确定竞得人的标准和方法一致,都是为无底价挂牌,采用增价报价方式,每次增价幅度为人民币10万元或人民币10万元的整数倍。按照价高者得原则确定竞得人,不低于起始价的最高报价者为竞得人。无人报价或者竞买人报价低于起始价的,不成交。 锂储量丰富 两则锂矿勘查权引发拍卖者“哄抢” 公开资料显示,金川县李家沟锂辉石矿床位于川西甘孜—松潘造山带,属于著名的可尔因稀有金属矿田的一部分。据《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显示,四川马尔康可尔因-金川李家沟能源资源基地主要涉及马尔康市、金川县及壤塘县。可尔因地区锂矿资源量(氧化锂)达161.84万吨,矿石量12521.53万吨。 此前据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化探队勘探数据显示,李家沟锂辉石矿共探获矿石资源量4036.172万吨,折合氧化锂资源量51.2185万吨,氧化锂(Li2O)平均品位为1.30%。 而四川省马尔康市加达锂矿方面,据中国地质调查局在2019年公开的数据显示,彼时在加达矿区于2019年7月至8月完成第一期4个验证钻孔的施工,总进尺908.65米,全部见矿,钻孔(ZK001)获得氧化锂(Li2O)最高品位2.44%,平均品位1.26%的矿体,单孔初步估算氧化锂资源量3.86万吨。 目前,相比于四川省金川县李家沟北锂矿勘查尚无企业公开宣布参与竞拍的情况,8月9日晚间,天华新能高调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同意子公司宜宾市天宜锂业科创有限公司参与四川省马尔康市加达锂矿勘查探矿权竞拍。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前文提到,金川县李家沟锂辉石矿床位于川西甘孜—松潘造山带,属于著名的可尔因稀有金属矿田的一部分。东方财富证券研报此前提到,可尔因地区位于四川省阿坝州马尔康市与金川县接壤地带,派生出的花岗伟晶岩脉多达1000余条。该地区成矿条件优越,锂资源储量丰富。 因此,今年7月,在有包括国成控股、宁德时代等企业通过直接或间接持股等方式于马尔康注册矿业公司的情况下,业内普遍认为其行为或与四川锂矿的勘查探矿权出让关系密切。据SMM了解,四川省金川县李家沟北锂矿勘查区块挂牌出让公告和加达锂矿勘查挂牌出让公告最初均是在6月20日公示,如此来看,业内上述猜测或许并不是空穴来风。 据悉,7月5日,国城控股集团在马尔康注册了全资控股公司马尔康国城国康矿业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包括非煤矿山矿产资源开采、金属矿石销售、非金属矿及制品销售等;7月11日,宁德时代间接全资持股的马尔康时代矿业有限公司注册成立,经营范围包含矿产资源勘查、新材料技术研发、矿物洗选加工等;7月23日,由四川省天府矿业、四川路桥、川发龙蟒共同组建的四川西部锂业集团有限公司也在马尔康注册成立。 截止18:08分,四川省金川县李家沟北锂矿勘查累计获得2488次竞价;四川马尔康市加达锂矿勘查累计4664次竞价,足以可见其火爆程度。 当前锂价持续走软 锂矿拍卖需理性看待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上述两则锂矿拍卖进行得如火如荼,但是 锂辉石精矿(CIF,中国) 现货报价却自2023年5月底以来便整体进入下行通道,截止8月10日,其现货报价已经跌至3200~3630美元/吨,均价报3415美元/吨,较5月30日4135美元/吨下跌990美元/吨,跌幅达23.94%。 》查看SMM钴锂现货报价 》订购查看SMM钴锂产品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与此同时,电池级碳酸锂现货报价也在供大于求的背景下持续下行,从此前站稳的30万元/吨关口接连下探,截止8月10日, 电池级碳酸锂 现货报价跌至23.8~25.6万元/吨,均价报24.7万元/吨。 据SMM此前调研,对于锂辉石精矿而言,受碳酸锂的价格影响,部分锂盐厂的生产成本再次与售价产生倒挂,使得锂辉石的需求小幅走弱。当前锂辉石市场呈现供应增加但需求疲软的状态,不过虽然当前临单成交很少,但考虑到市场对四季度下游需求回暖的良好预期,近期下游询盘问价增加。短期来看,SMM预计锂辉石价格会随着碳酸锂的价格而持续承压下行。 不过虽然当前锂价表现不佳,但考虑到锂已经被多个国家列为战略储备资源,在各国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当下,锂资源的未来依旧不可限量。 此前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朱家德提到,四川锂矿资源储量占全国总量57%,居全国之首,现已具备采矿权的矿石储量达到1.58亿吨。从中足以可见四川在锂资源方面的实力,而四川省锂矿则主要分布在川西高原马尔康-金川、道孚-雅江-康定-九龙一带。因此,企业争相在四川马尔康等地注册矿业公司或许出于当地丰富的锂矿资源考量。 不过对于锂矿拍卖这一点,SMM认为仍需理性对待。此前,市场上不乏拍卖时炒至天价,但最终却被悔拍或者因弃购而被官方出手公开惩戒的存在。前者是在2021年5月历时5天拍卖的斯诺威矿业股权拍卖,最终竞拍者谭威以约20亿元的价格拿下标的,但随后悔拍,致使斯诺威股权“梅开二度”,再度于2022年11月被抬上拍卖桌,在经历九度熔断,竞拍价再度冲上20亿之后,因重整计划草案可能对本标的有重大影响而被暂停拍卖,最终被宁德时代收入囊中。 而后者则是发生在今年2月,志特新材以60亿元拍下新疆若羌县瓦石峡南锂矿的勘查探矿权,拍卖成交价较起拍价溢价385倍,但是最终因志特新材因自身原因未按出让公告约定签订《探矿权出让合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取消新疆志特新材料有限公司竞得资格,并对该公司实施联合惩戒,3年内禁止该公司参与全国矿业权出让交易活动。 但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墨西哥、智利等锂资源丰富的国家正逐步加强其国内锂矿的管控,实现“锂国有化”,加之当前全球经济环境不稳定,对于中国锂企而言,海外锂矿布局存在一定的经济、地缘或法律上的潜在风险。而国内多个海外锂矿投资意向合作终止也印证了这一点。中信建投期货锂电研究员张维鑫表示,近年来,海外多国发声干扰锂资源行业,或将增加海外锂矿开采难度。短期内海外的干扰因素可能会影响国内锂的供应。资源国若以国家安全、资源保护的名义阻碍当地锂资源开发,全球碳酸锂投产项目数量或将低于预期。 同时,他也提到,我国锂资源的开发利用有较大潜力。相较于锂辉石提锂,盐湖提锂成本较低,以后或能代替一些低品位的锂云母。 中信证券则对澳洲锂矿方面做出预测,其表示,澳洲锂矿在2023年第二季度产销量增幅显著,销售价格虽然环比下滑幅度较大,但仍处于相对高位。澳洲锂矿售价高位运行是当前锂价最重要的支撑因素。 考虑到澳矿供应增长缓慢,新建项目投产进度不及预期,且锂精矿成本显著上升,中信证券预计澳洲锂矿价格下跌过程缓慢,或能支撑国内锂盐价格在20万元/吨附近出现阶段性企稳行情。
8月10日,中国充电联盟发布2023年7月全国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运行情况。2023年7月比6月公共充电桩增加6.2万台,7月同比增长40.4%。截至2023年7月,联盟内成员单位总计上报公共充电桩221.1万台,其中直流充电桩93.8万台、交流充电桩127.3万台。从2022年8月到2023年7月,月均新增公共充电桩约5.3万台。 公共充电基础设施省、区、市运行情况 :广东、浙江、江苏、上海、湖北、北京、山东、安徽、河南、福建TOP10地区建设的公共充电桩占比达71.3%。全国充电电量主要集中在广东、江苏、浙江、四川、河北、福建、上海、陕西、山东、河南等省份,电量流向以公交车和乘用车为主,环卫物流车、出租车等其他类型车辆占比较小。2023年7月全国充电总电量约32.5亿度,较上月增加2.9亿度,同比增长48.4%,环比增长9.9%。 公共充电基础设施运营商运行情况 :截止到2023年7月,全国充电运营企业所运营充电桩数量TOP15,分别为:特来电运营43.9万台、星星充电运营39.9万台、云快充运营36.1万台、国家电网运营19.6万台、小桔充电运营12.1万台、蔚景云运营10.4万台、深圳车电网运营8.0万台、南方电网运营7.3万台、依威能源运营7.2万台、汇充电运营5.8万台、万城万充运营5.1万台、蔚蓝快充运营4.2万台、万马爱充运营3.0万台、上汽安悦运营2.5万台、中国普天运营2.4万台。这15家运营商占总量的93.9%,其余的运营商占总量的6.1%。 充电基础设施整体运行情况 :2023年1-7月,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171.8万台,其中公共充电桩增量为41.3万台,随车配建私人充电桩增量为130.5万台,同比上升39.6%。截止2023年7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692.8万台,同比增加74.1%。 充电基础设施与电动汽车对比情况: 2023年1-7月,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171.8万台,新能源汽车销量452.6万辆,充电基础设施与新能源汽车继续快速增长。桩车增量比为1:2.6,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能够基本满足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
SMM8月10日讯: 近日,多家日本有色金属企业正致力于从只能手机电池,车载锂离子电池中回收稀有金属,以实现循环利用。其中,JX金属公司金春全面启动全日本最大规模的相关实证实验。实验由其子公司”JX金属循环解决方案“负责实施。从锂离子电池中提取镍,钴,锂,并把这些稀有金属还原为电池材料的设施已于3月竣工。 JX金属公司是日本最大的石油精炼商,也是有色金属的生产商。今年3月,该公司的子公司“JX金属循环解决方案”在神奈川县建成了全日本最大规模的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设施,主要处理家电和电脑的锂离子电池,通过物理和化学的方法,从电池中提取镍、钴、锂等金属,并把这些金属还原为电池材料。该公司计划在2025年度实现每年回收3000吨废旧锂离子电池的目标,并加快纯电动汽车车载电池的循环利用技术开发。 与中国现有回收政策环境略有差异,海外国家普遍要求生产企业为回收责任人。由于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此前在铅酸电池、消费锂电池等的回收起步较早,建立的回收体系取得了良好效果,因此对于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基本沿用了此前的回收经验,形成了由动力电池生产企业承担电池回收主要责任的生产者责任衍生机制,配套政策体系相对完善。目前,日本已经初步建立起 “蓄电池生产销售—回收—再生处理”的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同时日本 民众自发成立很多民间组织,参与到废旧电池产品回收的各个环节。法律法规方面,1993 年起日本颁布了多部相关法律,施行“3R”计划(Recycling,Reuse,Reduce),明确要求建立电池“循环-再利用”回收系统。基于日本国民良好的回收意识,在参与者自愿努力的基础上,由电池生产商利用零售商家、汽车销售商和加油站等的服务网络,免费从消费者那里回收废旧电池,交给专业的电池回收利用公司进行处理。SMM认为,日本的退役锂电池回收市场的日益完善和法律法规的日益细化,将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回收政策的逐步标准细化与市场完善,并为我国锂电回收利用市场提供更多的借鉴意义。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张玲颖 021-51666775 于小丹 021-20707870 马睿 021-51595780 杨玥 021-51666856 徐颖 021-51666707 冯棣生 021-51666714 柳育君 021-20707895 吕彦霖 021-20707875 孙贤珏 021-51666757 袁野 021-51595792 林辰思 021-51666836 韩欣桐 021-51666908
8月9日,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产品及应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若干措施》围绕新型储能产品和应用高质量发展需求,链接市发改委制定的《关于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相关内容,拟定4大方面共16条措施。《若干措施》提出,培育一批行业优质企业,打造“新型储能广州品牌”,对国家级“小巨人”企业给予10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省级专精特新企业给予20万元一次性奖励。 探索在工业园区、大型企业、大数据中心、5G基站、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等场景建设新型储能电站。 支持工业企业节能低碳改造。鼓励工业企业利用现有厂区或者租用厂外空间,通过自建或引进第三方建设等方式,投资建设新型储能设施。 具体原文如下: 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产品及应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为加快推动广州市新型储能产品和应用高质量发展,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根据《广东省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粤府办〔2023〕4号)、《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产品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粤制造强省〔2023〕24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措施。 一、培育新型储能产业生态 (一)加大力度培育优质企业。重点支持新型储能产业链各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充分利用国家、省、市相关支持政策,培育一批行业优质企业,打造“新型储能广州品牌”。支持本地储能企业在穗扩大产能,加强新型储能电池产业化攻关,推进先进储能技术及产品规模化应用,加快培育一批新型储能行业的专精特新、制造业单项冠军、产业链领航优质企业。对国家级“小巨人”企业给予10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省级专精特新企业给予20万元一次性奖励。 (二)积极引进国内外领先企业。加大新型储能项目招商力度,市区联动,精准招引国内外新型储能电池、终端产品集成、能源电子、关键信息技术以及先进制造项目。对科技含量高、带动效应强的新型储能重大项目,采取“一事一议”“一企一策”方式在用地、用能、环保、金融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对符合条件的新型储能产业项目按照省、市先进制造业投资奖励政策予以支持。 (三)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支持成立新型储能产业联盟等社会组织,开展产学研合作、标准制定、决策咨询、行业交流等服务活动。会同广州供电局推动建设市级储能项目管理平台,强化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推动市场服务共享、技术研发共通、质量标准体系共建、知识产权共用等,助力打造世界一流新型储能产业基地。 (四)创建国家新型储能创新中心。支持广东省新型储能创新中心申报创建国家新型储能创新中心,在资金、用地、人才等方面给予支持。支持创新中心研发成果在广州先行示范应用,支持重点领域技术创新突破,促进成果快速转化并落地,增强持续研发能力。对符合条件的储能领域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公共服务平台和创新平台建设,按省、市相关政策规定予以奖补。 (五)加强人才保障。加大对国内外储能领域高端人才和团队的引进力度,培育新型储能产业重点方向高级技工人才,组织企业开展产业人才专场招聘,参照我市人才政策对新型储能企业人才给予补助。 二、加快推进重点项目 (六)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强化土地、资金、人才、税收、金融、科技等各方面要素支持,做好重大项目的跟踪服务,发挥并联审批机制作用,推动新型储能原材料、设备制造、系统集成、工程应用以及前沿技术研发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尽早投产达产。对“十四五”期间投资10亿元以上的新型储能产业化项目,在省级对其新增实际固定资产投资额普惠性制造业投资奖励基础上,市级财政按1:1给予配套扶持。对具有强链补链作用的重大项目,充分发挥市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领导小组、先进制造业重大项目专项工作小组等议事协调机构作用,加快项目落地。 (七)支持先进储能技术产品制造。聚焦高安全、低成本、长寿命储能电池以及管理系统方向,重点支持面向锂离子电池、全矾液流电池、钠离子电池、氢储能等技术路线的原材料、元器件、工艺装备、电芯模组、电池管理系统、变流器、系统集成、建设运营、市场服务、电池资源综合利用等重点领域发展。 (八)打造新型储能产业园区。优化产业布局,建设若干新型储能研发制造产业园区,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和各应用环节协同,支持黄埔、南沙、番禺、花都、白云、增城等区打造储能制造特色产业园。鼓励各区建设一批新型储能企业专用产业载体。 (九)支持产业基金投资。充分发挥广州产业投资母基金、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基金、新兴基金等产业投资基金作用,支持投资布局新型储能企业,进一步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鼓励融资租赁公司参与新型储能项目建设。 三、推动能源电子融合发展 (十)支持发展光储端信产品和技术。制定政策,支持发展太阳能光伏、新型储能电池、重点终端应用、关键信息技术及产品(统称光储端信)等,系统谋划能源电子重点产业链条,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快速推进产业化发展,推动能源电子技术及产品广泛应用于工业、通信、能源、交通、建筑、农业等领域,提升广州企业在能源电子产业的影响力。 (十一)提升关键元器件供给能力。加快推进芯粤能、粤芯半导体等集成电路制造项目,支持新型储能系统发展耐高温、耐高压、低损耗、高可靠性的功率器件及模块,支持发展小型化、低功耗、集成化、高灵敏度的敏感元器件以及微型智能传感器等。 (十二)支持储能系统集成规模化量产。支持发展高技术、低能耗、高附加值的储能系统集成产品和技术,加快研发储能电池PACK集成、BMS、PCS以及EMS、电芯及电池PACK测试等技术,形成规模化量产效应。发挥区位优势,积极培育一批开展储能技术咨询、运维、检测、安全评估等业务的优质企业。 四、支持多元化场景应用 (十三)积极推进虚拟电厂建设。探索在工业园区、大型企业、大数据中心、5G基站、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等场景建设新型储能电站。修订《广州市虚拟电厂实施细则》,完善储能电站优先参与虚拟电厂需求响应新机制。探索储能电站试点参与电网调频,拓宽储能设施收益来源。供电部门应按照相关要求,统筹开展电网规划和建设,加快出台新型储能并网接入技术要求,明确并网接入、调试验收流程与工作时限,完善新型储能(含用户侧储能)计量体系建设,为新型储能项目提供电网接入服务。 (十四)鼓励储充一体化建设。鼓励电动汽车充换电站配套建设储能设施,开展“储充一体化”应用场景示范项目建设,建立健全储充一体站管理机制。 (十五)支持工业企业节能低碳改造。鼓励工业企业利用现有厂区或者租用厂外空间,通过自建或引进第三方建设等方式,投资建设新型储能设施。应纳入技术改造统计的,符合条件的可申请技术改造项目事后奖励。 (十六)推动技术创新试点示范。发挥新型储能应用示范引领效应,开展源网荷储充一体化示范项目建设,重点促进钠离子电池、全钒液流电池和飞轮储能等新型储能试点建设。推进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示范园区、小虎岛电氢智慧能源站、V2G(车网互动技术)应用示范等建设,支持飞轮储能和超级电容等能量回收装置在广州轨道交通上示范应用,加快产业化落地。 相关新闻: 【文字解读】《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产品及应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点击跳转原文链接: 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产品及应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铅和锂资源的现状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成为了关注的焦点。铅碳电池,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储能、轨道交通等领域的设备,以其资源丰富、可回收利用率高、安全性高、成本低廉、制造工艺简便和技术成熟的优势,赢得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铅碳电池的比功率和比能量偏低,充放电倍率低,传统铅酸电池寿命较短,这些都是需要面对的挑战。长兴太湖能谷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副总裁周群在近期召开的会议上公开表示,通过在负极添加改性碳材料,铅碳电池在储能应用场景部分荷电态(PSOC)循环条件下的性能得到了显著改善,这为其在新能源储能领域的推广提供了巨大的潜力。 太湖能谷专注于将TEC-Engine™核心技术应用于铅碳电池,创建了极其安全,超高经济性(超低成本)和高可循环再利用(99.9%以上)的完整的铅碳电池储能产品及系统。打造出了适用于所有电化学储能的全生命周期、实时远程运营运维平台,大幅提高了储能系统的安全性和性价比,打造出全方位电力服务的智慧能源平台。 周群表示,太湖能谷技术方案考量安全、经济、复制和环保因素。尽管铅电池曾被视为污染源,但现已实现99.9%回收,解决环保问题。中国铅资源丰富,占全球20%,能满足大规模制造需求,并有出口潜力。铅资源丰富和99.9%的回收率支撑了铅碳电池的可持续发展。 2023年9月10-11日,长兴太湖能谷将作为重点支持企业,在“碳中和能源院士高峰论坛暨第三届中国国际新型储能技术及工程应用大会”上隆重亮相。此次论坛由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联合南方科技大学碳中和能源研究院、南方电网能源发展研究院等储能领域的100余家单位共同举办。 在国家“双碳”战略的大背景下,太湖能谷已与若干央企(包括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及其下属的多个分子公司)和大型地方国企达成深度战略合作。公司整体规模将超常规的发展,除了长兴总部外,将在上海、杭州、南京、广州、深圳、北京、新疆等地设立分子公司。 智能铅碳储能系统适用多场景 太湖能谷的储能产品和系统具有全球通用性,完备的特性使其不仅有望在国际市场占据重要地位,而且能迅速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相关业务。 通过将其独特的TEC-Engine™技术与传统的铅酸/铅碳电池相结合,并采用行业领先的液冷系统,太湖能谷成功打造了创新的“智能铅碳储能系统”。该系统适应性强,能够满足发电、电网和用户侧的多种应用需求,并能根据实时指令灵活地在不同场景之间切换,实现源、网、荷的储能共享,技术水平位居全球前列。 “智能铅碳储能系统”在安全性、经济性、环保性、便捷性和灵活性方面都表现出色。这些核心优势确保了在用户侧储能、配电侧虚拟增容、通信基站与IDC储能备电、发电侧储能、电网侧储能、微网、离网应用以及综合智慧能源应用等多个领域都能提供卓越的解决方案。 太湖能谷正以“新能源小镇”为核心,持续专注于储能技术的研发创新,推进电池管理技术的迭代和智慧能源管理平台的建设。公司致力于构建完整的能源电子产业链,包括BMS、PCS、EMS和电源芯片,实现储能领域从电池、能源电子、系统集成到数字平台的全链条覆盖,旨在打造具有长兴特色的新型储能全产业链,并努力成为新能源高端产业的聚集中心。 打造零碳电厂、引领零碳未来 太湖能谷在能源行业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其核心优势不仅仅局限于某一项技术或策略,而是涵盖了多个关键维度,如技术研发、市场定位、创新能力和战略规划。这些维度相互支撑,共同为太湖能谷创造了持续的竞争优势,使其在日益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保持领先地位。 推动能源转型并助力绿色发展是太湖能谷的首要任务。作为一个以储能系统为核心的能源互联网管理公司,太湖能谷不仅关注当前的能源需求,更着眼于未来的能源挑战。面对全球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积极研发并提供了一系列创新且可持续的解决方案,确保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聚焦能源创新是太湖能谷的核心理念。公司的成立宗旨“让世界没有难用的清洁能源”不仅是一个口号,更是公司的行动指南。绿色能源的真正价值在于其可持续性和高效性。因此,大力推进可再生资源与储能的协同发展,确保清洁能源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同样,这是中国能源转型的关键步骤。 打造零碳电厂和引领零碳未来,是太湖能谷的远景规划。依托于其在地域和产业上的双重优势,太湖能谷正在构建一个从“源头创新到产业集群”的完整产业链。这一链路不仅涵盖了技术研发、产品开发、场景应用,还包括了产业化和产业集群的形成。太湖能谷的目标是建立一系列零碳电厂,为未来的零碳城市提供可靠的能源支持。以浙江为中心,太湖能谷的影响力正在逐渐扩展到全国,成为能源行业的知名品牌。
8月8日,华东光能沛县基地10GW N型TOPCon高效光伏电池项目举行投产活动,项目首批电池片成功下线。 根据此前消息,该项目是华东重机于今年3月29日与江苏省徐州市沛县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署《投资合同书》后开始建设,项目总投资20亿元,分两期建设,首期规划建设3.5GW N型TOPCon高效太阳能电池片;二期规划建设6.5GW电池片产能, 进入2023年后,华东重机重点聚焦光伏领域,不断加码光伏电池板块布局。除了华东光能沛县基地10GW N型TOPCon高效光伏电池项目之外,今年7月5日,华东重机与安徽亳芜现代产业园区签订华东光能年产10GW N型高效太阳能电池片项目合作协议,该项目总投资60亿元,占地334亩,主体建筑总面积15万平方米,计划今年7月份开始厂房土建施工,12月份可试生产。该项目建成全部投产后,预计年总产值超100亿元,年税收贡献约3亿元,可提供1300个就业岗位。
【四川李家沟北锂矿勘查权竞拍首日升值已超663倍】 据澎湃新闻方面消息,尽管当前国内碳酸锂价格又进入小幅下跌空间,但国内锂矿的争夺仍然火热。 8月9日10点,四川省金川县李家沟北锂矿勘查权竞拍正式开始。该矿勘查权起售价为57万元,截至昨日晚间,其最高报价已经达到3.78亿元,报价次数达669次,升值幅度达到了37810万元,升值率为66333.33%。李家沟北锂矿的拍卖走向如何令人关注。另外,根据国家自然资源部的公告, 8月10日位于马尔康市的加达锂矿勘查权限时竞拍也将开始,起拍价为319万元。 【天华新能:子公司拟参与加达锂矿勘查探矿权竞拍】 天华新能公告,子公司拟参与四川省马尔康市加达锂矿勘查探矿权竞拍,本次探矿权出让挂牌起始价人民币319万元。 【天力锂能:与鹏辉能源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天力锂能公告,与鹏辉能源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探索国内外储能市场的合作机会;双方将在产品供销、加工等方面进行长期稳定合作,力求月度均衡购销,双方预计2023-2027年正极材料的供需总量为8-15万实物吨,年均1.6-3万实物吨。 【印尼:三菱今年将在该国生产电动汽车 计划明年投资近3.75亿美元扩大产能】 印度尼西亚工业部周三表示,三菱汽车公司计划在2024年投资5.7万亿印尼盾(约合3.75亿美元),以扩大其在印尼产能。根据印尼工业部声明,三菱汽车计划2024年将年产量提高到25万辆,并在今年年底前开始在印尼工厂生产Minicab-MiEV电动汽车。 【比亚迪王传福:预计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有望达60%】 在比亚迪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发布会上,贝壳财经方面了解到,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表示,比亚迪在核心技术上持续投入,目前比亚迪已有11个研究院,研发人员9万多人,平均每个工作日专利授权15项。当日,比亚迪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腾势N7下线。王传福表示,新能源汽车为中国汽车品牌发展提供了全新的“加速度”,预计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有望达60%;在新能源汽车的变革浪潮中,中国汽车品牌大有可为,预计2025年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将提升至70%。 【海南:2030年私人增换汽车新能源占比将达100%】 经海南省政府同意,海南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近日印发《海南省新能源汽车推广中长期行动方案(2023-2030年)》,提出到2030年,海南省将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超150万辆,私人用车领域新增和更换新能源汽车占比达100%。 相关阅读: 碳酸锂期货四日最大跌幅高达7.5% 现货价格因何重归下行?【SMM快讯】 【SMM分析】收得率提高50%!澳洲锂矿巨头携手电池厂商开发新型矿石提锂技术 【SMM分析】年中冲量后终端需求增速有所放缓 7月负极材料产量环比上涨8% 【SMM分析】7月锂电隔膜产量突破13亿平 环比增长5% 【SMM分析】新增产能逐步释放 氢氧化锂产量环比微增 弯道超车 2022-2023H1磷酸铁(FP)市场供应情况变化【SMM分析】 本周钴系产品颓势不改继续下行 下周电解钴报价有望维稳?【钴市周度观察】 【SMM分析】需求恢复不及预期 氢氧化锂价格跌跌不休 【SMM分析】从供需平衡看碳酸锂下半年价格走势 【SMM分析】锂盐项目延期导致股价大跌 CEO的解释是否能够唤回投资者的信心? 【SMM分析】电解液7月价格运行回顾 【SMM分析】钴资源概况梳理(1) 【SMM分析】北美电池回收先行者Li-Cycle进军欧洲大陆 宣布德国工厂已开展回收业务 【SMM分析】磷酸铁锂前驱体磷酸铁的原料消耗情况简介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